二年级《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假如

教学内容:《假如》一课教学目标:1.学习并理解《假如》一课的内容。
2.学会运用所学课文,能够准确朗读并理解句子的含义。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假如”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假如》一课的内容。
2.学会真实朗读和理解句子的意义。
教学准备:1.《假如》的教材2.黑板和白板笔3.PPT或教学课件4.学生课本和练习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艘船和一个岛屿,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大家看一看这张图片,你们能够发现什么?这个岛上可能有些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海、山、树、石头等。
教师:非常好!那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如果你们来到这个岛上会发生什么呢?请你们想一想并说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提出各种想象。
Step 2:呈现课文(1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内容,以适当的速度展示给学生。
教师:大家好好听,我要给你们读一篇好听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一个假如的故事,意思就是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其中一种情况发生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大家一起听。
教师边读边演示动作和表情,尽量生动活泼地朗读课文。
Step 3:配合PPT学习(20分钟)教师使用PPT或教学课件,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和提问,辅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故事吧,你们觉得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呢?(教师出示幻灯片,展示故事情节)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他们回答。
然后,教师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话的意义。
教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假如我们来到这个岛上,岛上的山会迎接我们。
”你们觉得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并给予肯定。
Step 4:巩固练习(2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练习内容可以包括: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2.根据图片描述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选择适当的练习题目。
Step 5:小结归纳(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问。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假如》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假设》原文及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假设》原文及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原文】假设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一能快乐地成长不会在冰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假设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让小树在冬天鸟妈妈在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直哭假设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前的小树和小燕而是和我们在一起在草场上奔跑,在草地上嬉戏假设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教案】教学要来: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9个生字。
2.知道诗歌的内容,了解作者美好的愿望。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是重点。
读懂诗意,了解作者纯洁美好的心灵是难点。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诵课前准备:CAI课件或幻灯片、录像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启示谈话,揭示课题。
大家知道神笔马良吗?他用一枝神笔为穷人造福,他也用一枝神笔惩治贪官污吏。
马良的神笔的确很奇妙,本文作者也期望具有一支这样的神笔,那么他要这枝神笔干什么呢?板书课题:假设。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1.看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诞生字,读一读。
3.说说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三、自由读课文,提出不知道的字词讨论。
四、细读课文,知道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节。
(1)读一读作者要用神笔干什么?(2)指名回答。
(用神笔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它快乐成长)(3)指导朗诵,背诵。
2.学习第2节。
(1)看图,读诗句,作者想用神笔画些什么,为何?(2)学生归纳,指名回答。
二年级语文假如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假如”的意思和用法,并能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内容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好“假如”这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复习:“我们学过了‘假如’这个词,它是什么意思?”2.导入:“我们来讨论一下,如果你明天中了500万元大乐透,你会怎么办?”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们表达出他们的意见。
3.讲解:“‘假如’是一个假设的词,它可以用来描述假设的情况或者是条件。
我们可以用‘假如’来描述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来展开我们的想象力。
”4.启发:“我们常说‘假如时间能倒流’,那么请你们举例子,假如时间能倒流,你们想做什么?”鼓励学生举手回答。
5.展开讨论:“我们假如到了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你会看到什么?”让学生随想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记录下来。
6.板书总结:“假如+句子,句子。
”对于学生录入的想法,进行总结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假如”这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7.练习:“我们用‘假如’这个词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假如明天不下雨,我就去游泳。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回答。
8.情景演绎:“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使用‘假如’来进行回答。
例如:假如你是一个飞行员,你下一步要做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辅导和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达。
9.扩展练习:“同学们,请你们找一个同学,两人一组,用‘假如’来进行对话。
例如:A:假如你是一只小鸟,你飞到哪里去?B: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到天上去。
”10.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假如’这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你们掌握了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进行总结。
11.作业:“同学们,请你们回家后写一篇《假如我会飞》的作文,可以畅想一下,如果你会飞,你会做些什么?字数不少于80字。
”12.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假如》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文:10 假如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是一首儿童诗歌,作者大胆采用想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新一代儿童关爱他人,希望给人快乐的美好心灵和人文情怀。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
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识“寒、袭、击、觅、饿、泣”6 个字,会写“击、叹、泣、粒、腿、幸、哭”7 个字及以下词语:叹息、哭泣、米粒、不幸。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美好心愿,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 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
课前准备:
1. 生词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假如》教学设计范文

《假如》教学设计范文标题:《假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准确运用“假如”这一句型进行口头和文本表达。
2.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用“假如”构思创意故事。
3.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完成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黑板、书籍《假如》等教具。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PPT,上面写着“你假设”的字样)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假如”这个词,那么,请问大家,你们知道什么是“假设”吗?学生:(回答)教师:很好。
那我们站在“假设”的基础上,来探索一下“假如”的用法和意义吧。
2.新知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书籍《假如》,并朗读一段)教师:看看这本书,它叫做《假如》。
有没有人读过这本书或者听过关于它的故事?学生:(回答)教师:非常好。
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本书中的一段话吧。
(教师朗读“《假如》讲述了一个故事,主人公乔纳森发现了印有“假如”两个字的纸条,他发现,只要他写下自己的愿望和假如,他的愿望就能成真。
”)教师: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假如”在这里就是一个连接词,它表示一种假设的情况,就像一个想象游戏一样。
有没有人觉得这很有趣呢?学生:(回答)3.操作练习(2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册子上完成一些关于“假如”的练习题,包括选择、填空等)教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些题目,把答案写在练习册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4.想象训练(20分钟)(教师让学生准备好纸和笔,做一个想象游戏。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构思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
学生可以写下一句“假如”开始自己的故事,然后继续展开。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想象游戏。
现在,请你们先写下“假如”,然后继续完成你们自己的故事。
你们可以写完后,互相交换故事,让大家听一听。
5.表达展示(20分钟)(学生相互交换故事,并互相阅读,然后评价对方的故事,包括创意、情节、语言等。
二年级语文上册《假如》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假如》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假如》教案教材简析:《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
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设计理念:《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
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优美,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学以致用;应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表达中悟情、明理;让学生的情、作者的情与教者的情相互交融,达到一致的境地。
教学目标: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
会写“寻、哭”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渗透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思想。
课前准备:收集《神笔马良》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有用相机拍过照吗?假如,现在给你一个照相机,你最想拍什么呢?2、师:孩子们,虽然只是假如(师板假如),可都是你们美好的`心愿呀!(出示题目:假如)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2、分节检查课文,正音。
教师指导读准“缩着身子”、“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等难读的词语。
3、学习最后一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假如》教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假如》教案教学目标1.能听懂、读懂《假如》这篇课文。
2.能正确朗读《假如》这篇课文。
3.能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写出新的“假如”故事。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课文《假如》的理解和朗读。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一定的想象和拓展。
3.利用“假如”的句子模式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对“假如”的虚拟语气的理解和运用。
2.能够正确使用“假如”进行故事编写。
教学准备1.课文《假如》的教材。
2.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材料。
3.学生课堂练习册。
4.创作素材:纸、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故事或动画片来导入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学习课文1.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假如》这篇课文。
2.逐句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结构,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概念讲解1.老师简单讲解“假如”这个虚拟语气的用法,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句子中的意思。
2.老师可以通过一些例句或者小故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假如”的用法。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让他们讨论课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发生了另外的事情会怎么样。
2.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够用“假如”的句式进行表达。
创作小故事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用“假如”句式写出一个小故事。
2.鼓励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故事时,多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展示与分享1.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小故事分享给全班同学,让其他学生也能够欣赏和学习。
2.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提出建议和意见。
总结1.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简单总结,肯定他们的表现和创作。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巩固所学的知识。
课后作业1.自己编写一个“假如”故事,写在练习册上。
2.复习课文《假如》,准备下节课的课堂表演。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假如》中的内容,并能够正确运用“假如”的句式进行故事编写。
二年级语文《假如》教案

教案主题:《假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儿歌《假如》的歌词。
2.听懂歌词中的基本内容,理解歌曲的意思。
3.学会朗读歌词,培养语感和节奏感。
4.能够模仿并表演歌曲中的动作。
教学重点:1.掌握歌词的读音。
2.理解歌词中的意思。
3.能够模仿并表演歌曲中的动作。
教具准备:1.PPT或黑板。
2.《假如》的歌曲录音。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先听歌曲,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Step 2:歌曲分解(15分钟)1.教师出示歌词的PPT或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朗读歌词,重点讲解生词含义和读音。
2.指导学生按照歌词中描述的内容,动作模仿。
Step 3:歌曲理解(1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2.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意义,了解歌词内容以及歌曲背后的含义。
3.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中的隐含意思。
Step 4: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重点训练歌曲的发音和节奏。
2.逐句指导学生朗读歌词,要求学生注意歌词中的停顿和韵律。
Step 5:唱歌表演(15分钟)1.学生分组准备表演《假如》。
每个小组挑选一名学生担任主唱,其余成员负责合唱和动作表演。
2.学生表演《假如》,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Step 6:歌曲复习和总结(10分钟)1.再次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复习之前学习的歌曲内容。
2.总结歌曲的学习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对歌曲的理解。
Step 7: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假如》的歌词背诵熟练,并尝试用小故事的形式来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Step 8: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延伸:1.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以加强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歌曲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3.可以邀请专业音乐老师来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音乐的魅力。
二年级假如教案

二年级假如教案引言:假如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设定虚构的场景和情境,让学生在假如的情况下进行思考和行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等能力。
本文为二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份假如教案,以帮助他们在课堂中更好地发展这些能力。
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知识。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假如吗?假如可以应用在哪些场景中?二、创设情境(约5分钟)1. 藏起一块绿色的蛋糕,并告诉学生:假如我们找到这块绿色蛋糕,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 让学生自由发挥,给出各自的答案。
三、团队合作(约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给每组发放纸和彩笔,让他们一起讨论并画出找到绿色蛋糕后发生的故事。
3. 鼓励学生积极合作,互相讨论并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分享与展示(约15分钟)1. 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作品。
2.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提出建议,从而激发更多的创意和思考。
五、讨论与总结(约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过程,思考他们在此次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总结假如教学法的优点和作用,如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
六、课堂延伸(约15分钟)1.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运用假如教学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给出一些拓展题目,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七、作业布置(约5分钟)1. 让学生写下自己对本堂课的感想和收获。
2. 要求学生在家中找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并想象它能带给自己哪些有趣的体验,写下来带到下一堂课上分享。
结语:通过假如教学法,二年级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希望本文设计的假如教案能为教师们在课堂中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和参考。
《假如》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假如》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学生分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
”我们应当看到,儿童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
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寻”等八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小组合作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学习重点分析1.识字和写字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五、学习难点分析:读悟结合,理解文意。
六、课前准备(1)教具:课件、字卡、词卡。
(2)学具:红色心形卡片七、学习过程(一)故事导情,激趣入题1.讲故事,奠定情感基础:a.播放课件中《神笔马良》的故事。
b.激情引说:是啊,这枝笔可真神奇!画什么,什么就会变成真的。
假如,你有一枝这样的神笔,你最想画什么?(“神笔”可谓神来之笔,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贯穿全文始终,因此,上课伊始,我便用《神笔马良》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既为口语交际和朗读做准备,又奠定了学生的情感基石。
)2.揭示课题,板书齐读a.引语:小朋友的愿望都那么纯真而美好,今天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另一位同学的愿望,她写了一首小诗,名字叫《假如》。
b.板书课题,齐读。
(顺势而引,将文本自然呈现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1.配乐范读,激趣读文。
(在优美的音乐中,将学生带入文本,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23年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_1

2023年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2023年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假如》是一首儿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诗歌从儿童的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基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认读4个生字“寒、袭、、觅、饿”。
会书写7个生字:“击、叹、哭、泣、粒、腿、幸”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身边老弱病残人群的生活,通过读书、感悟、体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铺垫,激趣揭题。
播放课件:《神笔马良》动画片片段1、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孩子用马良的神笔画了什么吗?板书课题:《10、假如》并让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1、同学们,老师很想把这首优美感人的诗歌读给你们听,你们听听老师读的怎么样,好吗?2、提出听读的要求这首诗歌有几小节?边听边用笔标出序号。
3、你们要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说“假如有什么?”三、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语。
师: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看课后“我会认”和“我会写”里的生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拿铅笔用“——”勾出“我会认”里的生字词语,用“~~”画出“我会写”里的生字词语。
2、说出生字朋友的名字。
(出示生字的课件,多种形式认读)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师:这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
4、去掉拼音读:这些生字宝宝摘掉了头上的帽子你还认识吗?2023年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童诗歌,作者大胆采用想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一个小朋友要用神笔给小树以阳光雨露,给小鸟以米粒,给不幸的西西一双好腿的强烈心愿,表现了新一代儿童关爱他人,希望给人快乐的美好心灵和人文情怀。
小学二年级语文《假如》原文及教案

【导语】《假如》是⼀⾸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诗歌,语⾔清新活泼,充满⼉童的想像⼒、创造⼒, 表达了对⼩树、⼩鸟、残疾⼈发⾃内⼼的关爱,显⽰了⼉童博⼤⽽纯真的⼼。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假如》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假如》原⽂ 《假如》 假如我有⼀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树 画⼀个红红的太阳。
让⼩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 缩着⾝⼦,轻轻叹息。
假如我有⼀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树上的⼩鸟 画许多好吃的⾕粒。
鸟妈妈再也不⽤ 到遥远的地⽅去寻⾷, 让⼩鸟呆在家⾥ 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假如我有⼀枝 马良的神笔, 我⼀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 画⼀双好腿, 还他⼀个健康的⾝体。
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 望着窗外的⼩树和⼩燕, ⽽是和我们⼀起 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假如我有⼀枝 马良的神笔……【篇⼆】⼩学⼆年级语⽂《假如》教案 (⼀)故事导⼊,激趣铺垫 ⼩朋友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给⼤家讲讲呢?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想拥有⼀枝马良这样的神笔吗?有个⼩朋友也想拥有⼀枝这样的神笔,她还把⾃⼰的愿望写成了⼀⾸⼩诗,愿意欣赏⼀下吗?诗歌的名字叫《假如》,就藏在108页,快去读读吧! (故事导⼊,不仅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还为下⾯的教学给予铺垫。
) (⼆)⾃学探究,识记⽣字 1、初读课⽂,正⾳输⼊ (1)读诗,读到你满意为⽌。
(2)谁能⼤⽅的读给⼤家听?看看谁是神⽿朵,听的最专⼼。
(3)⽣互评、正⾳。
2、⾃学⽣字,交流⽅法 (1)⽤你喜欢的⽅式学习⽣字,如果你觉得⾃⼰的识字⽅法好极了,就把你的⽅法介绍给你们组的⼩朋友吧! (2)全班交流识字⽅法。
(3)多种⽅式认读⽣字。
(多媒体课件辅助识字) (学⽣已有⼀年的识字基础,因此,学⽣已具备⼀定的⾃学⽣字的能⼒。
于是,我⿎励学⽣⾃学⽣字,共同交流识字⽅法,并变换不同的⽅式认读⽣字,使学⽣对⽣字的接触处于⼀种常识尝新的状态。
小学二年级语文《假如》原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假如》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假如》一文。
该文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描述了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为他人带来哪些美好变化。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想象力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的想象力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美丽的图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假如他们有一支神奇的马良神笔,会给这幅画添加哪些内容。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书写。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假如他们有一支马良神笔,会为他人做哪些好事。
5. 课堂交流: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6.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
7.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比喻句,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主题:《假如》1. 生字词2. 课文内容概括3. 比喻句讲解4. 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神笔,你会为他人做哪些好事?答案:学生发挥想象,描述自己为他人做的美好事情。
2.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人,关心他人,为他人提供帮助。
开展“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神笔”主题班会,分享学生们的美好愿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想象力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小学二年级语文《假如》原文及精品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假如》原文及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3. 学习生字词,掌握句子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提高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培养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字义和组词。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4.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仿写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培养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假如》2. 板书内容:(1)课文结构:总分总(2)生字词:云、雨、雪、花、草等(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流利朗读。
(2)用生字词造句。
(3)仿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2. 答案:(1)略(2)示例:雪花像洁白的羽毛,飘落在地上。
(3)示例: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到天空,为大地歌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开展“假如我是……”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作品。
2023年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_3

2023年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2023年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目标:1、认识“良、缩”等生字,会写8个生字中的4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诗歌的节奏性。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诗歌的节奏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2、马良用这枝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
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有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假如》。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1、请小朋友听一听课文录音,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播放视频)2、刚才大家听录音时专注的神情,老师看出了你们也非常喜欢这篇课文。
请小朋友们轻轻把书翻到108页,在读书之前,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温馨小提示:(大屏幕出示)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或周围的同学请教③把圈出的生词多读几遍,用心记一记3、学生自由读文4、检查识字(1)课文中藏了好多淘气的生字宝宝,现在它们连着词语从课文中跳了出来,你能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叫出它们吗?(自由练习后指名领读)(2)没有拼音宝宝的帮助,你还能正确地叫出它们吗?(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顽皮的生字宝宝又单独跳到小朋友们的面前,谁能当小老师来领读、男女生比赛读(4)交流识字方法(5)巩固识字:摘苹果的游戏5、检查读文三、再读理解1、小声再读课文,思考:(大屏幕出示)①“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②假如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文中的小作者都想做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2020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3《假如》教学案例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听平湖实验小学的陆国琴老师执教《假如》一课后,我感受到: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语文教育应重视其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
一、生字教学,扎实合理教学片段:(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
生:(自由读)师:谁愿意把朗读水平向大家展示?(指名读第一小节)师:第一小节中藏着几个生字,来认一认吧。
(出示:缩。
指名读)谁有好办法记一记呀?生:几百人在一起,他们很冷,缩在一个屋子里。
师:你们能做个动作吗?(生表演)评析:老师启发学生回顾以前的识字方法趣味识字,鼓励孩子们进行大胆尝试,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演理解字义,有机地将音、形、义教学进行了整合,让课堂"活"起来,让孩子们"动"起来,使他们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张扬,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使他们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顺利有效地完成难点字的教学。
师:(出示“叹息”),谁来读读。
师:(出示“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谁来读读。
(指名读,齐读)师:谁来读读第二小节。
(指名读)师:(出示“学、遥、寻、食、泣”,指名读。
)师:谁来读读第三小节。
(指名读,师正音“西西”第二个字读轻声。
)师:这一小节中藏着一个多音字(出示“还”),以前我们读(生“hái”,现在我们读(生“huán”)。
出示句子:还它一个健康的身体。
(生读)……评析:老师把二会字的教学融合渗透在课文朗读中。
二年级上册《假如》教案

二年级上册《假如》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假如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会认6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汉字。
3、能展开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并能拓展课文内容,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学生简单讲述。
2、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
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3、师: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想听吗?今天,我们就学习23课《假如》。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1、师: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诵,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
2、师:听完朗诵,你有什么感受?指名答。
中3、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小作者用神笔画了些什么?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答。
三、识记生字1、师:你喜欢这篇课文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顺,并画出生字。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1)读一读,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
(2)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3、汇报交流(1)抽读卡片,检查自学。
(2)提出难记生字。
(3)学生针对难记生字,谈个性化识记方法。
(4)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师:同学们,如果我把这些生字放在句子中你还能认识吗?(出示句子)①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②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③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④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huán]他一个健康的身体.⑤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5)指名读。
三、细读感悟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读完后学生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小树,太阳,小鸟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谈个性化感受
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么?
马良用这枝神笔为老百姓画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使他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想有一枝这样的笔?有位小朋友和你们的想法一样,那么,他要用神笔来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23课《假如》中看一看吧。
1.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诵,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师范读)
2.听完朗诵,你有什么想法?
3.指名答。
4.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小作者用神笔画了些什么?(自由读课文)
5.指名答,师贴出相应的图画。
二、识记生字,谈个性化识记方法
1.你喜欢这篇课文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顺,并画出生字。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
(1)读一读,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
(2)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3.汇报交流
(1)抽读卡片,检查自学。
(2)提出难记生字
(3)学生针对难记生字,谈个性化识记方法。
(4)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
同学们,如果我把这些生字放在句子中你还能认识么?(出示句子)
①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②让小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③鸟妈妈再也不用
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让小鸟呆在家里
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④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
画一双好腿,
还[huán]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⑤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
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而是和我们一起
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5)指名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读完后学生评价。
2.指导停顿。
今天咱们学的是一首小诗,和课文不一样,要能读出音乐美、节奏感。
比如,第一行后虽没标点,但也要稍稍停顿。
3.自己练习,体会。
4.理解内容,指导感情。
感觉一下小作者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画这样一个太阳?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叙述:冬天到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
正在这时,天空出现一轮红红的太阳,温暖的阳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温暖如春,小树不冷了,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
如果你是这棵小树,你会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你觉得这一小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5.试着练练。
6.指名读。
7.四人小组自学后两小结:读一读,议一议,弄清作者为什么画谷粒和双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想办法读出感情。
8.指名读,检查自学成果。
9.选出读得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教师相机总结:读课文时,可以把重点字词加重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读,可以把自己想成小作者进入情境读,还可以想着诗中描绘的画面读。
10.学生练习。
11.男女赛读。
12.教师引读。
四、感知升华,扩展延伸,发展学生语言。
小作者极其渴望有枝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用来干些什么?
小结:前面我们学过这样一句话:“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吧!
【评析】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采用整体性阅读,适当点拨教学法。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每小节仍从整体入手,通过“读读—说说—议议—读读”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
具体过程操作如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谈个性化感受。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精华,它融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以精辟的语言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
教学初始我先请学生听配乐朗诵,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接着自读课文后了解主要内容,提出问题:①作者用神笔画了什么?②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以此引导学生概括文意,把握全局。
在学生逐段概括时,我以简笔画的形式把大家概括的内容展示于黑板,既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又能感受诗中所蕴涵的图画美。
2.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交流个性化识字方法。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任凭教师无休止的“填鸭”,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
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先四人小组自学生字,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再向小组成员讲一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比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把它看成一幅画,培养个性化识字方法。
接着全班汇报交流,先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自学成果,对于易读错或记忆有难度的字在全班交流,共同识记。
最后组词,把生字放在句子中认读,进一步巩固字的音形义,突破重点。
3.细读课文,感悟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
这首小诗语言浅显,内容简单,学生极易理解,因此教学时使学生整体把握小结内容后,我把重点放在感情朗读上。
先以问题激发学生情感:你喜欢这首小诗吗?为什么喜欢?怎样读出感情。
带着这些问题开展自学,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读一读,议一议。
一定程度后全班交流,自学小组以齐读方式展示自学成果,接着相互评议他们读得好在何处,(请优胜组介绍感情朗读的经验,此时教师可做适当点拨与总结),如何带着表情去读,可想象着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读,可把自己当成小作者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总之把学生读得精彩之处加以总结,学生用上这些方法继续练读。
最后教师引读,达到背诵,从而解决又一重难点。
4.升华感知,扩展延伸,发展学生语言。
在学生充分阅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整体,说说此时的想法与感受,比如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爱心,并产生关爱他人的愿望,从而实现本课的情感目标。
最后扩展延伸,说说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干些什么?让学生尽情想象,畅所欲言,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培养爱心。
总之,整个设计我注意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