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下册《假如我是巨人》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学习内容。
2.通过分析巨人画作,讲解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美术元素在表现巨人形象时的运用方法。
3.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分步骤讲解创作技巧,强调如何通过线条、形状和颜色的组合来表现巨人的特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彼此对巨人形象的认识和想法,探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绘画巨人的关键要素和技巧。
3.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挥想象,为自己的画作构思独特的内容。
(四)课堂练习
1.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和示范讲解,开始进行课堂绘画练习,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巨人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突破创作中的难点。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借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完成绘画作品。
(五)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作者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2.学生分享自己对巨人的认识,讨论巨人的特点。
二、示范
1.教师展示巨人画作,分析作品中的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
2.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三、实践
1.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的巨人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和指导。
四、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关注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假如我是巨人课程设计背景本篇教学设计适用于美术二年级下册。
本课程旨在通过巨人这一题材,帮助学生们拓展想象力,培养创新灵感以及锻炼绘画技巧水平。
教学目标1.了解巨人的相关知识,如巨人形象,特征等。
2.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发挥他们的画画潜力。
3.提高学生们的绘画技法水平和绘画表现力。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在教室布置一些巨人装饰品,如画巨人的书本等。
2.老师准备一些与巨人相关的图片,如童话书和电影中巨人的形象。
导入环节1.老师进行口头问答,并且让学生们谈一谈巨人这一题材他们的看法和想法。
如:•学生们能否介绍一下巨人的特征?•你们对巨人有什么样的想象?•你们小时候看过哪些关于巨人的电影或动画片?2.老师展示一些关于巨人的图片,并且引导学生们评论巨人图像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表现方式。
实践环节1.老师现场演示巨人的画法,提供一些草稿纸以便学生们进行放画实践。
2.老师要求学生们在空白纸上画出他们心中想象的巨人形象,并且鼓励学生们尽可能的敢于创新。
评估和展示1.老师现场评估学生们的画作,并且给予鼓励或者建议。
2.学生们把自己画的巨人展示给同学们并且分享画画的过程以及所体验的乐趣。
教学延伸1.老师建议学生们通过借鉴图片和动画等参考资料继续深入研究巨人。
2.孩子们可以通过脑海中所想象的巨人,写出一篇巨人故事,把巨人的形象融入到他们的作品里。
3.学生们可以借助景深、透视等画画技法,创造出更逼真的画面,更好地展现出巨人魅力。
总结通过今天的教学环节,学生们了解了巨人的基本特征。
通过实践绘画巨人,他们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水平和表现力。
本次体验的训练对于不同的学生受众来说,参考资料和教学方法也可以进行不同的精细化调整。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23 假如 教学设计

23、假如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法、朗读感悟、想象法、创设情境法教学准备:生字、新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字书写美观。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课件播放:《神笔马良》的动画片段】听完故事,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人?马良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他用一枝神笔为穷人画画。
假如你们有这样的神笔,会做哪些事呢?(出示:假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你们想知道诗的内容吗?先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要边听边思考【出示:假如有什么?课文中几次出现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播放:课文范读】2、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出示:生字】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用铅笔把它们找出来。
你们把这几个小淘气找到了吗?这些小淘气朋友叫什么名字呢?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
你们刚才读时发现了什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蹦蹦跳跳地又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
快!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谁愿意读一读?你们在课文中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
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9个生字都找到了,你们仔细看看,有些的生字是好朋友,组在一起是个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假如

教学内容:《假如》一课教学目标:1.学习并理解《假如》一课的内容。
2.学会运用所学课文,能够准确朗读并理解句子的含义。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假如”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假如》一课的内容。
2.学会真实朗读和理解句子的意义。
教学准备:1.《假如》的教材2.黑板和白板笔3.PPT或教学课件4.学生课本和练习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艘船和一个岛屿,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大家看一看这张图片,你们能够发现什么?这个岛上可能有些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海、山、树、石头等。
教师:非常好!那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如果你们来到这个岛上会发生什么呢?请你们想一想并说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提出各种想象。
Step 2:呈现课文(1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内容,以适当的速度展示给学生。
教师:大家好好听,我要给你们读一篇好听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一个假如的故事,意思就是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其中一种情况发生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大家一起听。
教师边读边演示动作和表情,尽量生动活泼地朗读课文。
Step 3:配合PPT学习(20分钟)教师使用PPT或教学课件,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和提问,辅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故事吧,你们觉得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呢?(教师出示幻灯片,展示故事情节)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他们回答。
然后,教师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话的意义。
教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假如我们来到这个岛上,岛上的山会迎接我们。
”你们觉得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并给予肯定。
Step 4:巩固练习(2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练习内容可以包括: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2.根据图片描述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选择适当的练习题目。
Step 5:小结归纳(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问。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ac497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0.png)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1.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这异于“坐井观天”啊。
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理念: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
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教学流程及意图: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咱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假如》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假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机能(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懂诗意,了解作者纯洁美好的心灵。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渐渐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通过创设情境的品读,展示的,评的,激读,赛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触发情感,在读中培养学力,升华文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陶冶美好的的情操,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读懂诗意,了解作者纯洁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在感悟作者爱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心,仿写诗句。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感悟作者爱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心,仿照诗句说一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提问导入,感悟“神”。
2、揭示课题。
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画出许多有用的东西,而且她把自己的心愿啊,写成了一首诗《假如》。
[设计意]:通过孩子们较熟悉的神话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读文、识字读词。
1、播放动画录音,思考:假如有什么?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1)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卡。
(2)去拼音认字。
(3)词语闯关游戏。
(4)生字回归课文。
(5)写字指导。
出示“寻”“哭”两个字,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在认读生字中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比赛也是学生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感悟。
1、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这首诗有几个小节?课文里的小作者有哪些愿望呢?2、指名回答。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假如》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文:10 假如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是一首儿童诗歌,作者大胆采用想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新一代儿童关爱他人,希望给人快乐的美好心灵和人文情怀。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
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识“寒、袭、击、觅、饿、泣”6 个字,会写“击、叹、泣、粒、腿、幸、哭”7 个字及以下词语:叹息、哭泣、米粒、不幸。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美好心愿,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 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
课前准备:
1. 生词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9课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9课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培养学生对巨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巨人的特点,学会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进行创作。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巨人的概念:介绍巨人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神话、童话等作品中的形象。
2. 巨人的绘画技巧:讲解如何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表现巨人,以及线条、色彩等绘画要素的运用。
3. 巨人作品欣赏:欣赏国内外艺术家的巨人作品,分析其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巨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掌握夸张、拟人等绘画手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和创意的巨人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巨人故事,激发学生对巨人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巨人的概念、特点及绘画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巨人。
3. 作品欣赏:欣赏艺术家们的巨人作品,分析其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4.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巨人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假如我是巨人2. 课题要求:培养学生对巨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掌握夸张、拟人等绘画手法。
3. 教学内容:巨人的概念、特点、绘画技巧、作品欣赏。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学习、作品欣赏、实践环节、展示与评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以“假如我是巨人”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表现出巨人的特点,作品具有创意和个性化。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假如》教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假如》教案教学目标1.能听懂、读懂《假如》这篇课文。
2.能正确朗读《假如》这篇课文。
3.能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写出新的“假如”故事。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课文《假如》的理解和朗读。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一定的想象和拓展。
3.利用“假如”的句子模式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对“假如”的虚拟语气的理解和运用。
2.能够正确使用“假如”进行故事编写。
教学准备1.课文《假如》的教材。
2.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材料。
3.学生课堂练习册。
4.创作素材:纸、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故事或动画片来导入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学习课文1.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假如》这篇课文。
2.逐句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结构,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概念讲解1.老师简单讲解“假如”这个虚拟语气的用法,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句子中的意思。
2.老师可以通过一些例句或者小故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假如”的用法。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让他们讨论课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发生了另外的事情会怎么样。
2.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够用“假如”的句式进行表达。
创作小故事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用“假如”句式写出一个小故事。
2.鼓励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故事时,多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展示与分享1.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小故事分享给全班同学,让其他学生也能够欣赏和学习。
2.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提出建议和意见。
总结1.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简单总结,肯定他们的表现和创作。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巩固所学的知识。
课后作业1.自己编写一个“假如”故事,写在练习册上。
2.复习课文《假如》,准备下节课的课堂表演。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假如》中的内容,并能够正确运用“假如”的句式进行故事编写。
人美版二年级下册《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

第9课假如我是巨人一、教材分析:《假如我是巨人》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小学低年级学生都幻想,不受时空约束地自由遐想,可以说,假如我是巨人幻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
孩子们是在童话故事和动画的陪伴下长大的,在不断的梦想中长大的。
一段新奇有趣的动画片,可以让学生神之以往;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更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这一时期,正是孩子们的想像力最为活跃的时期,孩子们快乐的想象会像小小的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如果引导得当,就会有大量充满情趣的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
《假如我是巨人》这一课,就是让学生大胆自由、敢于打破常规地把想象的故事表现出来。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编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他们乐意想象自己就是某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这种趣味的想象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出他们对某种事物的真实感受,也更容易引发他们相关的联想。
二、教学目标:1、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三、教学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人美版小学美术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四、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创新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假如我是巨人。
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美术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巨人的童话故事及卡通片光盘、教学课件。
学生:学生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
七、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过卡通片《小人国》吗?故事讲的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河漂流到了一个神奇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
你们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吗?2、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听老师讲解,想象场景,进入新课学习中。
探究学习2、欣赏卡通片《小人国》片断。
引导学生观察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奇遇,及小人国景物与格列佛的对比。
教学设计《假如》教学过程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PPT模板课件

(2)没有太阳的时候,小树会怎样呀?小树 在可怜地说话,课文里用了哪个词告诉我们 呀?
课文教案
相信小朋友们看到小树快活地成长也一 定很高兴,你能不能用高兴地语气自己 先来读读看这一小节呀!出示(假如我 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 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 身子,轻轻叹息。)自读
课文梳理
阅读课文
星期六,我兴致勃勃来到展览馆,观看农业科技 成就展览。 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最引人注目。讲 解员阿姨介绍说,他培育了杂交水稻良种,大大 提高了水稻产量。我们用百分之七的产量,养活 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隆平爷爷 立了大功
朗读感悟
LANGDUGANWU
朗读感悟
说起农业的变化,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最引人注目。你知道“引 人注目”是什么意思吗?谁能当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贡献? 用四个字概括:杂交水稻
我们教室到校门能算遥远吗?那怎样可 以用上“遥远“呢,鸟妈妈还用翅膀飞 翔,一天要飞很多的来回,画上的鸟妈 妈已经筋疲力尽飞不动了。你画得真像。 那寻食呢?(要用心的寻找食物,也很 累很辛苦)巡场时针对性地挑选好与寻 食有关的图画。
课文教案
介绍完鸟妈妈,看得出小鸟在家等着妈妈也 很痛苦。你这么画小鸟一定有你的理由,你 又从哪里找到你的依据呢?(等待、哭泣) 随机教学:哭
四人小组合作画画:上台题
KE HOU XI TI
课后习题
学到这,我们知道了小作者三个美好的愿望,他 那时的心情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兴奋,那么你 有什么最想实现的愿望吗?能学着课文的样,也 来当当小作家吗? 写作交流,师生互评。及时反 馈孩子的爱心,给予最高的荣誉和肯定。
二年级假如教案

二年级假如教案引言:假如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设定虚构的场景和情境,让学生在假如的情况下进行思考和行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等能力。
本文为二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份假如教案,以帮助他们在课堂中更好地发展这些能力。
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知识。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假如吗?假如可以应用在哪些场景中?二、创设情境(约5分钟)1. 藏起一块绿色的蛋糕,并告诉学生:假如我们找到这块绿色蛋糕,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 让学生自由发挥,给出各自的答案。
三、团队合作(约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给每组发放纸和彩笔,让他们一起讨论并画出找到绿色蛋糕后发生的故事。
3. 鼓励学生积极合作,互相讨论并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分享与展示(约15分钟)1. 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作品。
2.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提出建议,从而激发更多的创意和思考。
五、讨论与总结(约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过程,思考他们在此次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总结假如教学法的优点和作用,如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
六、课堂延伸(约15分钟)1.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运用假如教学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给出一些拓展题目,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七、作业布置(约5分钟)1. 让学生写下自己对本堂课的感想和收获。
2. 要求学生在家中找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并想象它能带给自己哪些有趣的体验,写下来带到下一堂课上分享。
结语:通过假如教学法,二年级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希望本文设计的假如教案能为教师们在课堂中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和参考。
小学二年级语文《假如》原文及教案

【导语】《假如》是⼀⾸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诗歌,语⾔清新活泼,充满⼉童的想像⼒、创造⼒, 表达了对⼩树、⼩鸟、残疾⼈发⾃内⼼的关爱,显⽰了⼉童博⼤⽽纯真的⼼。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假如》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假如》原⽂ 《假如》 假如我有⼀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树 画⼀个红红的太阳。
让⼩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 缩着⾝⼦,轻轻叹息。
假如我有⼀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树上的⼩鸟 画许多好吃的⾕粒。
鸟妈妈再也不⽤ 到遥远的地⽅去寻⾷, 让⼩鸟呆在家⾥ 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假如我有⼀枝 马良的神笔, 我⼀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 画⼀双好腿, 还他⼀个健康的⾝体。
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 望着窗外的⼩树和⼩燕, ⽽是和我们⼀起 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假如我有⼀枝 马良的神笔……【篇⼆】⼩学⼆年级语⽂《假如》教案 (⼀)故事导⼊,激趣铺垫 ⼩朋友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给⼤家讲讲呢?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想拥有⼀枝马良这样的神笔吗?有个⼩朋友也想拥有⼀枝这样的神笔,她还把⾃⼰的愿望写成了⼀⾸⼩诗,愿意欣赏⼀下吗?诗歌的名字叫《假如》,就藏在108页,快去读读吧! (故事导⼊,不仅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还为下⾯的教学给予铺垫。
) (⼆)⾃学探究,识记⽣字 1、初读课⽂,正⾳输⼊ (1)读诗,读到你满意为⽌。
(2)谁能⼤⽅的读给⼤家听?看看谁是神⽿朵,听的最专⼼。
(3)⽣互评、正⾳。
2、⾃学⽣字,交流⽅法 (1)⽤你喜欢的⽅式学习⽣字,如果你觉得⾃⼰的识字⽅法好极了,就把你的⽅法介绍给你们组的⼩朋友吧! (2)全班交流识字⽅法。
(3)多种⽅式认读⽣字。
(多媒体课件辅助识字) (学⽣已有⼀年的识字基础,因此,学⽣已具备⼀定的⾃学⽣字的能⼒。
于是,我⿎励学⽣⾃学⽣字,共同交流识字⽅法,并变换不同的⽅式认读⽣字,使学⽣对⽣字的接触处于⼀种常识尝新的状态。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假如我是他 全国通用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假如我是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换位思考的意义和作用2. 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3. 同理心的培养4. 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练习册、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者实例,引出换位思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换位思考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换位思考。
例如,让学生扮演家长、老师、同学等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和需求。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认识到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假如我是他2. 主题:换位思考3. 副同理心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换位思考的日记。
2. 设计一道关于换位思考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同理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小学二年级语文 《假如》诗歌续编教学设计2

《假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悲天悯人的美好情怀。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疑问,“神笔马良”的故事,是放在课堂里好,还是放在课堂外好呢?)同学们,昨天,我们听了“神笔马良”的故事。
有一个小朋友叫做小明,他也听了这个故事,他可羡慕了马良了。
他想着,要是我也有那样一支神笔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画出那个梦寐以求的变形金刚了!这天晚上,小明还抱着美好的愿望上床睡觉了。
他做了一个美梦,梦醒了,他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他拿起笔写下了一首小诗。
他做了个什么美梦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明的梦境)这儿不知是在哪儿,小明远远的看见了一个人,正在画一片树林。
“你是谁?”“我是马良!”“马良,那个有神笔的马良?”“你是说它吗”马良举了举手中的神笔。
“哇,真棒!这就是传说中的神笔吗?真想要呀!你可以把它借给我画画吗?”马良想了一会儿,说:“可以呀!不过你只能用它画三样东西。
”“好的!”小明高兴的答应了。
他快乐的接过神笔。
马良消失了。
兴奋的小明开心的往前走。
他打算给自己画一个变形金刚。
二、新课讲解2.1示范讲解第一节这时,小明忽然听到一个声音(ppt播放“叹息声”)师:这是什么声音?生:叹息声(师追问,什么样的叹息呢?引导生回答“轻轻的叹息”)小明大着胆子,循着声音的方向往前走。
(ppt播放图片“缩着身子的小树”)师:小明看见了什么?生:小树(师追问,是什么样的小树呢?引导生回答“缩着身子的小树”)师:是什么让小树缩着身子呢?请自读课文的第一节,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生:(读课文,寻找答案)因为寒冷的北风在吹着(ppt出示“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师:(指导朗读)小树真的很可怜,谁能来读一读这一句,读出小树怕冷、可怜的感觉。
生:(指名读)师:面对小树的无奈,你会怎么帮助他们呢?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学音乐人教二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六单元童年的游戏-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

《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并感受歌曲幸福快乐的2、能准确演唱附点音符的节奏,并能够清晰的吐字。
3、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歌曲的创编,并能随音乐的节拍自如地表演动作。
教学重难点: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2、能准确演唱连续附点音符的节奏。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引出主题师: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的课堂。
我是张老师,希望这节课我们合作愉快,首先张老师想问一下大家知道什么是幸福吗?师:当你觉得幸福的时候,你会怎么样来表现这种幸福呢?二、自由创造幸福的动作进一步引导可以通过我们的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具体你是怎么表现的,请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
生:帮家长拿东西。
并示范处动作。
生:帮家长洗碗。
示范其动作。
鼓励学生创造出更多更不一样的动作。
每个人表达幸福的动作都不一样,我们来看看不同动物他们表达幸福的方式是怎么样的呢?看小马正踏着欢快的马蹄声跑来了,它心里可高兴可幸福了。
小马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它的幸福的呢?师:谁能模仿马蹄声呢?生:、、、、、、、(抽2人次,评价,鼓励)(学生模仿马蹄声,初步感受附点音符的节奏)师:让马蹄声随着我们的音乐跑一跑,好吗?(出示练声旋律,生跟琴用"哒”模唱旋律。
注意控制学生声音的力度和弹性)师:刚才我们模仿的模仿的马蹄声有什么特点呢?生:、、、、、、(评价、鼓励)师:回答得真棒!真是认真仔细的好孩子!我们模仿的马蹄声叫附点节奏。
( 出示节奏型,学生齐读)三、歌曲学习师:音乐会上要演唱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一起来听-听。
(播放歌曲《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范唱,出示乐谱)师:这是一首好听的歌曲。
我们赶紧来学习吧。
师:同学们,学习要高效,自学很重要。
一起来看自学要求吧。
(课件展示自学要求,教师导读)(1)、我能按附点节奏朗读歌词。
(2)、找能准确演唱歌曲,展现歌曲欢乐的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童诗歌,作者大胆采用想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一个小朋友要用神笔给小树以阳光雨露,给小鸟以米粒,给不幸的西西一双好腿的强烈心愿,表现了新一代儿童关爱他人,希望给人快乐的美好心灵和人文情怀。
这首诗共有4节。
前3节每节内容相近,结构相似,写法相仿。
第4节只有一句诗“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使本课内容意味悠长,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整首诗内容浅显明了,语言通俗易懂,情感浓郁动人,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维训练和语言学习的极好教材。
学情分析:伟大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
是的,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
《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
这都要建立在关爱之情的培植基础上。
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目标:1.随文本情境认读“缩、健康、遥远、操场、哭泣”等生字,指导书写“良、食”两个字。
2.在梳理作者的心愿时发现、积累并学习“的字短语”。
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发现诗歌“分行”的特点,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学习“的字短语”。
教学难点:发现诗歌“分行”的特点;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
活动一:看图猜人,导入新课1、分别出示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图,猜人物和事件。
2、出示马良图师:这是谁?来叫叫他的名字。
(随机学习生字“良”,出示卡片指名读,齐读)。
你们是怎么知道他是马良?(圈出“神笔”)所以人们又叫他——神笔马良。
3、了解神笔的“神”,引题传说,马良的这枝笔可神奇了,他画了小鸟,小鸟飞了;画了公鸡,公鸡喔喔地叫了;画了一座金山,金子全变成真的了。
你们想拥有这枝神笔吗?有个小朋友也想拥有这枝神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儿童诗——《假如》。
(板书课题)齐读。
活动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作者有哪些心愿呢?让我们打开书,读课文找答案。
(2)指名四人分小节读课文。
2、学习新词(1)第一小节里有个生字缩:正音,缩着身子做动作。
人在什么时候会缩着身子呢?(冷、害怕)(2)猜猜它是哪个生字?(出示“泣”最初的文字写法)你是怎么猜的?“泣”字代表一个人站立在那哭,可见,泣就有哭的意思,那它的好朋友哭也有泣的意思,两个字合在一起,还是哭的意思,真有意思。
像这样的词,两个字的意思一样,这一小节里还有呢,你能找到吗?(交流:遥远、等待)那“寻”该找谁做朋友呢?齐读词语:哭泣遥远等待寻找(3)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活动三:梳理心愿,品味悟情1、默读课文,梳理心愿(1)孩子们,现在你知道小姑娘要给谁画什么了吗?默读课文,拿起笔,画出小姑娘的心愿吧!(2)汇报交流并出示心愿的三个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2、学习“的字短语”(1)多么美好的3个愿望啊,(板书:红红的太阳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
读短语。
(2)指导读好“的字短语”。
读好这样的词语,有个小秘密。
(出示红红的太阳,师范读。
)生看文字听范读找到朗读的秘密.(练读)再出示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练读,齐读。
(3)谈发现。
孩子们,看着这些词,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有“的”字,前面都是什么的……)评:你发现一个共同点了,还有共同点吗?像这样表示怎样的什么的词语,我们叫它“的字短语”,你能试着再说几个吗?这样的的字短语,诗歌里还有很多,瞧,老师都把它们画出来了。
(出示课文里的的字短语)在平时的写话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它们,所以的字短语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哦。
(齐读)3、品味吟诵,读中悟情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姑娘的第二个心愿吧。
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1)自由读;播放第二节录音对比读。
(2)体会分行的节奏,指导读法诗歌里藏着一个秘密呢!出示长句子: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自由读这些长句子,什么感觉?(再课件演示把它分行)方法指导:把一句分成两行,就叫分行,我们读到分行处,可以稍稍停顿一下,吸口气,这就是读好诗歌的秘诀。
练读掌握了秘诀,朗读水平也就提高了。
(3)出示句式:鸟妈妈飞过(怎么样)的(地方)。
小结:小鸟飞过高山,飞过森林,飞过很多很多地方,就是遥远的地方。
(4)再次想象说话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呆在家里会想什么说什么呢?小鸟呆在家里。
指导读好: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5)此时的小鸟最需要什么啊?(课件出示谷粒)这就是小作者美好的心愿。
引读:有了这么多好吃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6)播放配乐生齐读第2节这美好的心愿,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把这种美好心愿通过朗读传递下去。
(齐读)活动四:指导书写1、出示:良食,你发现了什么?2、这两个“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食”中的“良”将捺变成点,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字中有两笔捺,必须有一笔捺要变成点,这样的字才漂亮。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书写,作业讲评。
板书设计:23.假如红红的太阳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教学反思: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仿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语文的技能。
”让学生模仿课文写话,不失为写话起步阶段一种有效的方法。
两课时学完这首小诗后,孩子们对小作者的诗文兴趣浓厚,对结尾的“……”产生了心灵的共鸣,于是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仿写练习,充分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在发散思维的同时进行语言训练。
我说,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用它画什么呢?然后让孩子们模仿课文的写法,也来当一回小诗人。
于是孩子们驰骋在想像的天空,用自己稚嫩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学着写诗歌。
孩子还真的是天生的诗人,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虽然是模仿,但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在模仿中有所创新,每一个句子无不向我们展示着童真童趣,这就是进步。
对低年级而言,模仿就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当学习课文读得琅琅上口,受到一定熏陶感染后,启发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以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引导学生,激发表达的欲望,可以说,他们所表达的内容有时比课文还生动。
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发挥想象,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
4、初步认识诗歌的特点,学写诗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低年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都喜欢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同学们听?师: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一定会画出你最想实现的愿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假如》。
(板书课题:假如并读读课。
)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作者最想实现的愿望吧![通过讲述孩子们较熟悉的神话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二、读文、识字、感悟1、自读课文师:请小朋友借助枫叶和苹果上的拼音读准字音,读准句子。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认读后讨论:哪些字容易记。
(反馈时,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就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3、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到5颗星)4、再读课文师:课文一共有4个小事,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在诗中出现几次?每一次出现都是为了画什么?5、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作者愿望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用“我用马良的神笔画——”说话,师随机板书)6、师:你能把刚才3位小朋友谈的话并成一句话来说吗?(引导用我用马良的神笔画——、——和——说话)。
7、师:作者想实现很多愿望,这些愿望我们该怎么读呢?现在我们一节一节读,好吗?[在认读生字中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比赛也是学生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用我用神笔事——的句式,说清了诗的大意,把感知的课文与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又用“我用神笔画——和——、——”进行句式的转换,让学生初步感受同一意思可用同的方式来表达。
]三、指导朗读,诵读课文创设情境1、出示句子。
“我要给小树画一个个红红的太阳”“我要给小鸟画,许多好吃的从粒”“我要给西西画一双好腿”“我要给西西画一双好腿”假如你是小树,小鸟、西西,你怎么读这三个句子,体会情感上的不同。
(指导学生分别读出“兴奋——喜悦——沉重”的语气)2、借助板书,诵读课文[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
它既是理解语言训练。
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
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诵读课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四、发挥想象,运用语言五、识写训练(写字指导)略板书:小树太阳我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谷粒西西双腿育人眼睛山树学校沙漠绿洲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假如》是一首儿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诗歌从儿童的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基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认读4个生字“寒、袭、、觅、饿”。
会书写7个生字:“击、叹、哭、泣、粒、腿、幸”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身边老弱病残人群的生活,通过读书、感悟、体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铺垫,激趣揭题。
播放课件:《神笔马良》动画片片段1、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孩子用马良的神笔画了什么吗?板书课题:《10、假如》并让学生齐读课题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