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人教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022年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思维导学】【背记要点】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1)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2)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名称时间历史特征社会特点春秋前770——前476年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战乱与纷争;春秋以争霸为主;战国以兼并为主战国前475——前221年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更残酷,有统一的趋势知识点01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知识点02 王室衰微1、原因:社会动荡;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周王无力控制诸侯;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2、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

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知识点03 诸侯争霸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

2.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3.影响:(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2)积极影响:①加快统一的步伐。

②促进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4.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天子,攘四夷”为旗号,通过葵丘会盟成为首霸。

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利弊:给社会带来了重重灾难(春秋无义战)。

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促进了民族交融(在不断的战争中,中原的“诸华”“诸夏”同周边的少数民族交流不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 (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 (1)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2022版课标
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前476年。(易混易错:周朝分为西周和东
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动 荡
农业:春秋后期,___铁__制___农具和___牛__耕___出现,促进了农
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B)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8.春秋时期,晋国在与楚国争霸的过程中,不断经营西面和北面的
腹地,取得战马、铜料、食盐和兵源,将原来的山戎、赤狄、白狄等
族群都吸纳为晋人。这反映出当时
(A )
A.大国争霸推动了民族交融
B.晋与周边地区民族矛盾尖锐
(4)结合材料四中列宁对战争的看法,简要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总结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新考法·历史评价)
评价:一方面,它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另一方面,它又 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它破坏了僵化和落后的西周体制,逐渐形 成了局部地区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文化交流。基本方法:评价 历史事件,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思考;把历史事件或 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图1 西周时期 图2 春秋时期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时期周王室发生的变化。 周王室衰微,已无力控制诸侯,分封制瓦解,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时空观念——观霸主兴替,展霸主风采】 材料三
__________争霸
①东临大海,盛产鱼盐 条
→ 结果:_____________
②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件

荡 的 春 秋 时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制度——王位世袭制。

(1)确立背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第一个王朝夏。

(2)正式确立:禹死启继,并把王位传给后代。

(3)政治影响:逐渐形成“家天下”局面。

2.王权特点: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制度。

(1)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

【问题导思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提示: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是历史的进步。

原因: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又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预习检测1】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

这表明(A)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 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解析:“民事”体现的是政权,“神事”体现的是神权。

“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表明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故A项正确。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地方管理体制)。

1.实行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基本内容。

3.主要作用。

(1)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统治阶级内部等级序列。

(2)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3)后来成为周朝统治瓦解的制度因素。

温馨提示: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是分封制瓦解的表现和原因。

【问题导思2】分封制能长期治国吗?为什么?提示:不能。

因为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分封制便利其实力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以血缘为纽带也不能维护长久的政治联系。

【预习检测2】在分封制下,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一:分封制(一)。

前提。

武王伐纣,西周建立。

(二)。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

(三)。

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2.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

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

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

(四)。

主要封国:主要王族:燕鲁功臣:齐先代贵族:宋(五)作用:1:起初起到加强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周享国800 年)2: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六):春秋末期分封制瓦解:原因: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政治: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表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

二:宗法制(一):含义: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是西周政治的典型制度。

(二)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三)目的:巩固王权,巩固父系家长制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是分封制得以延续的基础。

(四)基本内容:1 按血缘关系划分大宗小宗。

2 大宗小宗关系:(1)血缘上:兄弟(2)政治上:君臣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五)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六)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七)影响:1 宗法制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2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3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4对封建政治的影响(皇位继承)5对社会生活影响(等级观念,重视人情)(八):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利的原则。

三:西周政治制度特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高度集中。

分封制和宗法制—— 2011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一) 北京田子刚2•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总结:中国早期(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②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实质(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
④作用:(对罗马)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对欧美)是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对东方)对日本和中国也有很大影响。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男女权利不平等。
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
1.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
2.从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到地方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3.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5.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削弱相权。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纲要求] (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秦的统一;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郡县制。

(3)从汉到元政治演变: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宋的集权措施;王安石变法*;元的中央官制与行省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丞相制度的废除;明朝内阁制度与清朝的军机处。

(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考点1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一、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内容⎩⎨⎧(1)对象: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做诸侯。

(2)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3)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影响⎩⎪⎨⎪⎧(1)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 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消极: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 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4.崩溃:诸侯在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楚王问鼎”是其表现。

名师助学 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二点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二、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1)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2)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是大宗,由嫡长子继承。

(3)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特点:嫡长子继承,等级森严,强调血缘关系。

4.影响⎩⎨⎧(1)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总结与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总结与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总结与笔记)——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度。

商朝:内外服制度。

特点:商王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有限;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

一.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

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前提),周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封国,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3.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异姓贵族。

4.分封内容: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

5.影响: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与各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加强。

④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⑤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和国家统一,埋下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祸根。

6.分封制瓦解原因及表现: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受封的诸侯力量日益强大,王室衰微。

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商鞅变法在秦国推行郡县制,开始否定分封制,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二.宗法制:1.含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③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4.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③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前提和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6. 西周的宗法制对今天依然有影响主要表现:①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认祖归宗,提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历史高频考点——分封制

历史高频考点——分封制

历史高频考点——分封制一、考情分析分封制在考试中是高频考点,考察的角度非常多,从分封制的目的、分封的对象、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制的影响,分封制衰败的原因及表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等方面的都会有所考察,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要全面进行掌握。

鉴于分封制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历次考试中针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形式也比较多样,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等,都有涉及,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重点掌握分封制的内容。

二、知识点呈现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封建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巩卫周王室的统治。

(2)目的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就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内容①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权力和义务的纽带)等。

②对象:王族(燕、鲁、卫、晋、吴)、功臣(齐)和先代贵族(杞、宋、陈、许、楚)。

③诸侯的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独立性。

④诸侯的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影响①积极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王室与诸侯国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使统治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②消极作用: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现象,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被削弱。

(5)特点受封对象多样,但是以王族为主;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层层封授,贵族内部等级森。

(6)分封制被破坏的原因和表现原因: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受封的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王权衰弱。

表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历史高频考点——分封制

历史高频考点——分封制

历史高频考点——分封制一、考情分析分封制在考试中是高频考点,考察的角度非常多,从分封制的目的、分封的对象、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制的影响,分封制衰败的原因及表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等方面的都会有所考察,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要全面进行掌握。

鉴于分封制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历次考试中针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形式也比较多样,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等,都有涉及,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重点掌握分封制的内容。

二、知识点呈现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封建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巩卫周王室的统治。

(2)目的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就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内容①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权力和义务的纽带)等。

②对象:王族(燕、鲁、卫、晋、吴)、功臣(齐)和先代贵族(杞、宋、陈、许、楚)。

③诸侯的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独立性。

④诸侯的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影响①积极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王室与诸侯国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使统治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②消极作用: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现象,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被削弱。

(5)特点受封对象多样,但是以王族为主;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层层封授,贵族内部等级森。

(6)分封制被破坏的原因和表现原因: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受封的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王权衰弱。

表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人教版历史必修1高考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1高考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含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线索1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线索2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1)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开创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的趋势。

(2)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的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

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再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3)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

[考纲要求]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图示解史分封制实际效能及影响二、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内容主要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诸侯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评价进步性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局限性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三、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西周的衰微

西周的衰微

2、农业 (1)表现 农作物品种多: 五谷在商周已种植,甲骨文和诗 经有记载。 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农田水利;懂得使用粪肥、草木 灰和绿肥。 主要生产工具:




石 耜
蚌 镰
铜 铲
西周耕作方式
西周时期,盛行耦耕,即二人为一组,合 力而耕。这样,既较省力,动作又快,当是耕 作方法的一个进步。 金属农具的应用和耦耕的推广,使开垦荒 地的规模越来越大了。"千耦其耘"的诗句,反 映了成千上万的人大规模耦耕的景象。
课堂巩固 1.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 C ) 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 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巩固刚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D.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 2.西周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B ) A.实行分封制 B.国人暴动 C.平王东迁 D.犬戎攻进镐京
3.关于商周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植粮食作物“五谷” B.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 C.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 D.主要劳动工具为青铜器
一、西周王室的衰微
1.西周的等级制度: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平民(国人)- 奴隶
2.周厉王的专横 3.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有 4.共和元年: 确切纪年的开始。
天子
西 周 等 级 示 意 图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1、西周后期为什么会发生国人暴动?
周 厉 王 , 名 姬 胡 (?—前828 ),周夷王 的儿子。夷王病死后继位。 是一个贪婪残暴的君主, 在位 37 年,在“国人暴 动”中被逐出都城,后凄 凉病殁于彘(今山西省霍 县),葬于彘。
周厉王
同学们听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故 吗?哪个同学来讲一讲呢?

初一历史上册分封制的考点知识

初一历史上册分封制的考点知识

初一历史上册分封制的考点知识
关于初一历史上册分封制的考点知识
①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②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③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④分封的作用: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拓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最终导致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的后果,逐渐形成诸候割据的状态。

⑤崩溃的原因: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

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⑥发展历程:西周确立春秋时期瓦解战国时期废除
【关于初一历史上册分封制的考点知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5-6课)要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5-6课)要点总结

第五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重要问题:春秋时期动荡变化的根本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分封制的逐步瓦解,导致王室衰微,最终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

一、王室衰微1.东周的建立(平王东迁)时间:公元前770年②建立者:周平王③都城:洛邑(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2、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王室衰微的表现:(1)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统治区域变少)(2)周王权威明显削弱,渐渐失去对各地诸侯的控制;(政治地位变低)(3)诸侯国日益强大,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朝觐天子和向周王室缴纳贡赋,导致周王室财政入不敷出,困难重重;(财政危机出现)二、诸侯争霸1. 表现:2.霸主代表:齐桓公(首霸)、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注意错别字和读音!要求记住春秋时期的霸主有谁,并可以根据这些霸主的名字判断材料中的所处时期)3.影响:(1)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促进了局部统一。

(2)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一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3)战争为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一)农业:(重点)1. 表现: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2. 作用:使农业的精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加,人口也不断增多;3. 意义: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变化的原因)(二)手工业1. 表现: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2. 影响:产品的增加,使商业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三)商业1. 表现:(1)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鼓励和保护;(2)金属货币在当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2. 影响:商业活动的活跃,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第六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公元前476—公元前221)一、战国七雄(一)形成:1.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三家分晋)2.齐国国君之位被大夫田氏所夺取(田氏代齐)3.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

分封制为什么会瓦解

分封制为什么会瓦解

分封制为什么会瓦解你了解分封制吗?分封制自从出现之后就被君主立为非常重要的一种制度,可是为什么最后却崩溃瓦解了呢?下面是分享的分封制为什么会瓦解,一起来看看吧。

分封制自从出现之后就被君主立为非常重要的一种制度,而这种制度在西周时期也得到了更好的完善,并且最终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可惜的是自从西周之后,这种制度就慢慢的失去了控制,到后来甚至被别的制度所取而代之,分封制最终还是崩溃了。

那么分封制崩溃的原因是什么呢?分封制崩溃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造成分封制崩溃的原因就是君主的力量相对薄弱起来,在此之前为了加强君主手中的权力,镇压住一些发对的势力,周朝时期将土地分成了许多的区域,然后派出诸侯进行管理和统治。

本来在分封制的管理之下,西周的君主专权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自从君主的权力衰退之后,分封制之下的诸侯就不再事事听从君主的号令,君主手中的权力开始无法掌控这些诸侯,这是分封制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分封制崩溃的原因中最根本的还是日益提高的生产力,致使分封制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分封制的弊端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再加上铁器时代的来临,原本坚固的奴隶社会慢慢退出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力也出现大幅度的提高,这样一来分封制根本满足不了当代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诸侯和诸侯国开始有了新的目的和追求,反而不再满足于分封制带来的利益,这是分封制崩溃的最根本原因。

分封制基础介绍作为一个古代非常实用和常见的制度,分封制沿袭并发展了很多年,这说明这种制度在君主实力强大的时候是非常适用的,分封制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那么说明分封制的基础也是很早就存在的,只有有了分封制的基础这种制度才能更好的发展,那么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呢?分封制的基础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其实分封制的基础在很早之前的奴隶社会就出现了,自从父系开始成为贵族之间分配权力的根据之后,分封制的基础也就逐渐形成,也就是说分封制的基础就是宗法制度,具体一点来说就是根据血缘而产生的一种宗法制度,在这种制度产生之后,社会上许多的事情都开始根据血缘而分配,方便了将一些地位权力用世袭的方法继承,作为分封制的基础这种制度从夏朝开始就正式确立了。

【2020通史复习】先秦时期

【2020通史复习】先秦时期

【突破难点】 对宗法制的认识
一、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大宗、小宗在亲缘 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二、与分封制相辅相成,宗法制可以解决诸侯之间在 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三、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严格嫡庶长幼之分,亲疏 之别。继承原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四、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五、族权与王权统一,家与国同构,周天子确立天下
总体结构
一. 时间范围 距今约170万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二. 阶段划分 六个时期
中国古代政权(王朝)演变
东周


西周
春秋 战国
(前2070) (前1600) (前1046-前771) (前770-前475) (前475)
秦 (楚汉战争)
(前221) (前206-前202)
西汉 新
(前202) (公元9)
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土地制度? 如何认识土地制度的变革与调整?
一.原始氏族:土地公有制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食品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 有,公社长远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二.夏商西周: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诸 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享 用,但无权转让买卖,且需要想国王交纳贡赋。
诸侯继续分封,层层分封下去,形成 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 森严等级。 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 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一)。前提。武王伐纣,西周建立。
(二)。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三) 。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 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2.被分封诸 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3被分封诸 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 员,建立武装,征赋役。(四)。主要封国:主要 王族:燕 鲁功臣:齐先代贵族:宋(五)作用:1 :起初起到加强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周享国 800年)2: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微,分封制逐 渐瓦解。(六):春秋末期分封制瓦解:原因:经 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政治:诸侯国强大王 室衰微表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

第二单元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上课课件(深圳专版)

第二单元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上课课件(深圳专版)

3.研读“史料实证1”,“周室衰微”“政由方伯”说明当时
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使整个国家处于什 么样的状态? (1)现象:_分__封__制__逐步走向瓦解,_周__王__室__地位不断下降, 大国诸侯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操控政治,竞 相角逐。
史料实证1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七年级 上册》P32 “知识拓展”
4.影响。 (1)诸侯争霸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_疆__域__不断扩展。 (2)为_民__族__交__融__创造了契机;周边民族产生了_华__夏__认__同__观__念__。
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研读教材及右栏“史料实证2”,说明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 史料实证2 工具和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种变化起了什么作 用。归纳春秋时期其他领域经济发展的表现。 1.变化:_铁__制__农__具__和_牛__耕__的出现。 2.作用:使农业的_深__耕__细__作__、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 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 恶金以铸锄、夷、斤、 ,
【解析】第(1)题,“桐叶封弟”的历史典故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这一制度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西周统治等角度直接回答即可。第(2)题,由材料二可以看出,齐 桓公与晋文公称霸的共同原因是重用人才,通过改革实现国富兵强,打着“尊王攘夷” 的旗号。第(3)题,由材料三可以看出,诸侯争霸促进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统一奠 定了基础;由材料四可以看出,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交融。第(4)题,根据材料五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赵简子为卿大夫 却僭越使用七鼎,反映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国崛起。

分封制为什么会瓦解

分封制为什么会瓦解

分封制为什么会瓦解分封制瓦解的原因介绍分封制自从出现之后就被君主立为非常重要的一种制度,而这种制度在西周时期也得到了更好的完善,并且最终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可惜的是自从西周之后,这种制度就慢慢的失去了控制,到后来甚至被别的制度所取而代之,分封制最终还是崩溃了。

那么分封制崩溃的原因是什么呢?分封制崩溃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造成分封制崩溃的原因就是君主的力量相对薄弱起来,在此之前为了加强君主手中的权力,镇压住一些发对的势力,周朝时期将土地分成了许多的区域,然后派出诸侯进行管理和统治。

本来在分封制的管理之下,西周的君主专权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自从君主的权力衰退之后,分封制之下的诸侯就不再事事听从君主的号令,君主手中的权力开始无法掌控这些诸侯,这是分封制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分封制崩溃的原因中最根本的还是日益提高的生产力,致使分封制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分封制的弊端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再加上铁器时代的来临,原本坚固的奴隶社会慢慢退出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力也出现大幅度的提高,这样一来分封制根本满足不了当代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诸侯和诸侯国开始有了新的目的和追求,反而不再满足于分封制带来的利益,这是分封制崩溃的最根本原因。

分封制基础介绍作为一个古代非常实用和常见的制度,分封制沿袭并发展了很多年,这说明这种制度在君主实力强大的时候是非常适用的,分封制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那么说明分封制的基础也是很早就存在的,只有有了分封制的基础这种制度才能更好的发展,那么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呢?分封制的基础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其实分封制的基础在很早之前的奴隶社会就出现了,自从父系开始成为贵族之间分配权力的根据之后,分封制的基础也就逐渐形成,也就是说分封制的基础就是宗法制度,具体一点来说就是根据血缘而产生的一种宗法制度,在这种制度产生之后,社会上许多的事情都开始根据血缘而分配,方便了将一些地位权力用世袭的方法继承,作为分封制的基础这种制度从夏朝开始就正式确立了。

分封制瓦解的原因简短

分封制瓦解的原因简短

分封制瓦解的原因简短1. 分封制瓦解的缘由是什么分封制的瓦解次要缘由是诸侯的力气增加不再根据分封制的要求向周王负担义务。

分封制处于瓦解进程中。

具体如下在周末期,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中心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这么简洁的。

虽然是诸侯国,但是诸侯国也有本人的政权。

诸侯王在诸侯国是统治者,其下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官吏。

比诸侯小的政治人物是卿和大夫。

卿和大夫级别相同,但是名称不同。

卿和大夫级别之下的官吏是士。

卿、大夫、士也是统治者,但是级别更低。

诸侯也要把本人掌握的土地和人民分给他们。

只是这些人不把握军队,而为诸侯服务。

诸侯国和周朝的关系,即诸侯是不是听从周王的,次要打算于周王的实力大小。

周王的实力大,诸侯就听从周王的调遣。

周王实力小,诸侯就不听从周王的调遣。

所以分封制维持的基础是周王的实力能不能掌握住诸侯。

平王东迁之后,实力大大下降,因而诸侯的离心力就大了起来。

因而分封制的瓦解次要缘由是诸侯的力气增加不再根据分封制的要求向周王负担义务。

分封制处于瓦解进程中。

东周前半期,各个诸侯国的君主还是过去的分封诸侯的后代,还属于奴隶主阶级。

他们不太敢于明目张胆的废除分封制,还不太敢直接占据别的国家的土地,表现为尊王攘夷,充当霸主。

土地从名义上是国家的,而是周王的,诸侯不能擅自霸占。

不幸的是,东周后半期,各个诸侯国的统治阶级不再是过去的分封奴隶主阶级,而是由本国的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所代替。

这些新的统治者和过去的周王分封制没有太大的关系。

敢于彻底的废除分封制度,藐视周王,这个时期的历史表现为为兼并战斗,攻城掠地。

2. 分封制瓦解的5条缘由1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随着生产力的进展,井田制被废,分封制没有了存在的基础2分封制导致分裂,统一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春秋战国时期,出于争霸战斗的需要,各国多以其国土置县,分封制渐渐式微3封建社会必定取代奴隶社会,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所以随着奴隶社会的消亡,分封制必亡4周天子在地位上的变化,是其封建制度瓦解的次要缘由.王室衰微也是一个缘由.5诸侯的崛起,霸政时代开头.为迎合需要,郡县萌芽,世卿世禄式微,上下阶级被打破,平民地位上升,经济训练权力下放.宗法随时间淡化,分封制面临崩溃.春秋诸国,吞并小弱,大抵以其国地为县.因灭国而特置县,因置县而特命官,封建之制遂渐变为郡县之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封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分封制是古代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的一种政治制度,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分封制瓦解的原因,希望能帮助你了解。

分封制在西周的时候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那时候虽然分设了一部分的异姓诸侯,但是大多数都是同姓的王族宗室,而周朝的鼎盛时期君主的能力当然是非常强大的,分封制是君主加强权力的表现,其实也是诸侯们得以继续生存的另一种需求,所以才在西周时期将分封制推上了顶峰,但是在西周之后分封制的瓦解过程加剧,最终还是被其他制度取而代之了,那么分封制的瓦解原因是怎样的呢?
分封制的瓦解原因首先还是诸侯国与国家的矛盾加剧,虽然说诸侯国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个国家的一个附属小国,而且诸侯们还是要受到君主的约束,但是毕竟诸侯国还是拥有政权的,诸侯们作为一个政权统治者,权力地位仅次于君王,其实这样也是一种危险的情况。

从根本上来说诸侯与君主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取决于谁的能力更强。

若是诸侯们的实力大于君主,那么对于君主的命令就许多人都不会听从了,从这方面来说分封制的瓦解主要还是君主的能力逐渐下降。

自从平王实力开始逐渐下降,诸侯和君主之间的矛盾再次凸显了,对于君主的命令诸侯们也不愿意再听从,对于诸侯国家原有的义务也不再履行,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分封制的瓦解已经开始了。

但是
由于当时诸侯们并不敢太过明目张胆,所以只是矛盾加剧却并没有过多的占领国家的领土。

但是随着君主力量的再次削弱只能促使分封制的瓦解更加快速。

分封制的内容从很早之前古代君主就实行了分封制,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延伸,分封制一直在古代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分封制不仅可以巩固国家君主手中的统治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统治阶级由于利益和权力等原因产生的矛盾,可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政治制度。

那么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呢?
分封制的内容体现了君主对于臣子或者宗室的要求,同时也规定了这些人在享有权利时所要承担的义务。

那么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呢?分封制的内容是君主将土地和人民作为赏赐给功臣、贵族的后代或者宗室的一种手段,然后在各个地区组成诸侯国或者藩地,那么这些诸侯或者藩王在当地就享有了一定的统治权力,当然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依旧要保证他们随时听候君王的命令,并且要将赋税和产物上交给君王,在君王有需求的时候还要协同君王作战等等,这就是分封制的内容。

同时分封制的内容还显示出这是一种以子嗣为传承方式的分封制度,虽然在分封制的内容中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每个诸侯或者藩王都可以将这种地位传承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若是没有特殊情况诸侯或者藩王的地位将会一直传承下去。

从分封制的内容中也可以看出诸侯和藩王虽然在各自的封地上享有统治权,但是这种权力只是在一定程
度上才显示出来的,归根结底这一切最终还是集中到君主的身上。

也就是说分封制的内容还是为君主直接服务的。

分封制的简介分封制是古代常常用到的一个词汇,那么什么是分封制呢?在古代时期有些君王为了彰显自己对于某个宗亲或者功臣的欣赏和奖励,通常会赏赐他们一些封地,并且将这些封地的管理权一同赐予他们,而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分封制的范畴了。

什么是分封制,其实分封制也可以有另一种称呼,那么这个称呼就是封建制。

其实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分封制,接下来就来解释一个这个词汇的概念。

什么是分封制?想要知道这个问题就可以从这个词汇的起源来看一看。

分封制这个词从什么时候出现已经没有办法确定了,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分封制一定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过程才发展完成分,据说从黄帝时期就曾经有过分封制,这算是最早时期的了,直到到了周朝时期才发展到一定稳定的程度。

或许还可以从周朝了解一下什么是分封制。

在古代时期出现过很多的诸侯国或者藩地,其实这些都是古代君王将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身边的亲戚或者有功的大臣,才最终演变成诸侯国、藩地等,因为古代君王是封建专制,他们必须要维护自己的统治权,于是享受了分封制的这些诸侯和藩王必须服从当朝君王的命令,也要有驻守疆土的义务,同时若是有需要还必须随同将士作战,按照一定的份额缴纳赋税。

除此之外诸侯们还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向君王述职等等。

而诸侯在领到的疆土之上还可以对其他卿大夫再次进行分封,之后再一层层赐给人们,这便是分封制的大致含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