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学案

合集下载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

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降水及主要形式,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的关系。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降水分布的差异。

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绘制降水量分布图、柱状图,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研讨1.降水的变化(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降水。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此外,雾、露、霜等也属降水。

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和。

(2)降水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

有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量杯内。

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

(3)降水与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工业、农业、交通和日常生活。

2.降水的季节变化:某地降水量在一年中各月、各季降水量,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 .我们用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根据绘图回答问题: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少?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该地的降水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月3.降水的分布(1)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有的地方降水。

人们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同一时段内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叫做。

降水的分布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

(2)降水的分布规律,我们可以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看出来:地区降水量多少原因影响因素:两极地区少雨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降雨(雪),因此降水赤道地区多雨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因此降水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受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大陆东岸多雨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中纬度地区沿海多雨受海洋来的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内陆少雨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

一般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受高气压控制的地区。

(3)影响降水的因素:除上面提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受的影响。

人教版8年级地理 气候2-中国的降水 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版8年级地理 气候2-中国的降水 教案 教学设计
2、降水量多的地方是不是一定就是湿润区,降水量少的地方是不是一定就是干旱区,为什么?
3、描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和我国的哪一条等降水量线重合,经过什么山,什么河?
4、描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完成课件上的连线题。并介绍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6、我们生活的地区位于哪一个干湿区?
7、介绍我国四大干湿区的植被。
等降水量线和哪条等温线重合,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各经过什么地区。
5、阅读图2、18的高度表。
6、找出我国城市:火烧寮、武汉、兰州、托克逊并确定其降水量,并用一条直线将其连接起来。
7、总结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板书
7、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和最少的地方?
8、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什么的影响?
8、总结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生:和夏季风有关系。
生:阅读课本查找。
把握关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课本上写等降水量的数字
和本地区对比理解。
齐读
共同总结,可以做到5线合一
重点使学生对干湿图形成深刻印象
渗透乡土地理。
学会总结归纳知识
四、习题演练
四、总结本课所学内容,理清思路。
五、当堂完成习题
复习等值线的绘制过程。
会举一反三。
学会阅读地图的方法:先读图名,后图例,后看图。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过渡
过渡:中国的降水不均在空间分布上有差异,在时间分布上也有差异。
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话。
过渡
二、中国降水的时间差异
二、中国降水的时间差异
1、中国降水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月?
2、通过什么图可以直接看出来中国的降水时间分布差异?如何分析降水量柱状图。找到100mm刻度线并描出来。并找出四个城市超过100mm的月份。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降水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降水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学案一、课题: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2)通过阅读城市降水量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分布的特点。

(3)学会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分析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互助学习为主,老师的讲解和总结为辅,让学生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对周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确立地理知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同时渗透热爱祖国的教育和辩证法的教育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读图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掌握判断分析等值线图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学习。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两组学生展示假期旅游的照片,并且谈谈对当地降水的感受,得出我国各地降水差异很大的结论。

〔板书〕第二节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新授〕指导学生认识年等降水量线和降水量分布图。

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注意找出800mm、400mm、50mm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大致说出各条等降水量线经过的位置。

强调800mm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秦岭-淮河。

找出广州、北京、托克逊等地点,让学生说出其降水量,判断湖南省的年降水量的情况。

指导学生分析得出我国降水分布的空间分布规律: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活动探究〕探究影响我国降水空降分布不均与的原因。

分组讨论、小结。

结论:通过阅读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对比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得出我国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

然后从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解释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的原因。

了解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对我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指导学生完成连线题。

〔活动探究〕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一)季节变化: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各月分布图,完成活动题。

小结: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中国的降水特点

中国的降水特点

第二节气候教学重点:1、知道我国自东向西跨四个干湿区,并能指出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2、理解我国气候特征;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知识点1 降水: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降水的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地区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成因:距离海洋远近及季风影响。

注意: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和秦岭——淮河一线,它与1月份0°C等温线走向大体一致;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2000毫米年等降水量水经过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缸底斯山一线。

2、降水的时间分布:(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2)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

北方大于南方,西北干旱地区变化率更大。

这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成因;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有关。

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夏季风的进退迟早有关,(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我国的干湿地区: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中国干湿区划分知识拓展:东北三省东部为湿润地区的原因: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小,气候较为湿润不同干湿地区产生的影响植被:湿润区——森林;半湿润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区——草原;干旱区——是、沙漠。

教学设计4:2.2气候

教学设计4:2.2气候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

2.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年降水量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并能获取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正确结论。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及相关资源分析、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

【重点与难点】1.我国气温的特点,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2.读图、识图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看视频:冬季的广州和哈尔滨同一个季节,为什么广州和哈尔滨的景色有如此大的差异?导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16℃-(-28℃)=44℃)特点:南北温差大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2)思维拓展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探寻原因成因①:纬度位置的影响中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近50度,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至使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昼长越短。

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北方昼长比南方短,太阳照射时间短,所以北方得到的热量少于南方。

成因②:冬季风的影响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使北方降温幅度大。

距离和地形对冬季风的消弱与阻挡,冬季风对南方影响小。

这些加剧了南北温差。

(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28℃-16℃=12℃)全国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20℃)特点:普遍高温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2)思维拓展: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一些,北方昼长比南方长一些,北方得到的光热与南方相差不大,所以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教学案(第1课时)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教学案(第1课时)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以及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能够利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降水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到地面的______和_____,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观测:基本仪器是_______,单位是毫米。

3.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的来表示。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1.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降水量常常是不同的,人们常用图,表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阅读降水量柱状图通常要注意:和。

3.不同地区年降水量季节分配有差异。

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____地);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如____地)。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读下列北半球五个地区的降水柱状图,请将下列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分别填入相应的图中。

(填序号)A.冬季多雨B.全年少雨C.全年多雨D.夏季多雨E.常年湿润【达标检测】1.下列属于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的是 ( )A.量杯 B.量筒C.储水瓶 D.雨量器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C.降水的季节分配 D.降水的日变化3.分析伦敦降水资料,其季节分配特征是(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B.降水集中在夏季C.降水集中在冬季D.各月几乎无降水【拓展阅读】人工降水人工降水也称人工增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人工增雨常分为暖云催化剂增雨与冷云催化剂增雨。

欲要暖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就得使云中半径大于0.04毫米的大云滴有足够的数密度,让它们迅速与小云滴碰并增长,成为半径超过 1.0毫米的雨滴形成降水,因此在那些大云滴数密度小而无法形成降雨的云中,用飞机、炮弹携带等方法,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使形成许多大云滴,便可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3.你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降水形式?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强调: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教师播放降水的形成视频。

降水的等级划分教师介绍:降雨的等级: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强度。

教师提出问题:华北23·7强降水属于什么降水强度?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介绍生活中不同等级降水的感官差异: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过渡:降水有多有少,降水过少会造成土地干裂,生活缺水等,降水过少会造成房屋倒塌,庄稼被淹等,对降水量学以致用,前后联系,问题引领。

从数据和生活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等级的降水。

进行观测和统计尤为重要。

任务二降水的测量与统计降水的测量教师图文介绍降水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和量杯测量:人工、自动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月降水量: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把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多年平均降水量: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过渡:观测记录怎样呈现呢?下面我们学习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注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

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教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总结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要领:绘轴,标数要规范;选点,绘柱是关键;最后写上图名。

任务三降水的时间变化过渡:不同时间降水量的多少是变化的。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学案鲁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学案鲁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学案鲁教版必修3【知中国的气候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气温相差,一月0℃等温线大体经过________________一线最低温在原因有①②③夏季:南北普遍,最低温在,最高温在原因有①②根据积温的分布划分温度带和农作物寒温带:马铃薯、大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降水分布空间:从向递减。

时间降水多集中在月。

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进入雨季。

六月:“梅雨”。

七、八月:、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

十月:雨季结束。

台风雨:夏秋我国东南沿海台风过境时降暴雨。

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与植被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课内探究】一、我国气温特点(一)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原因)[来源网]1、冬季我国大陆上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最低温为 ℃ 以下。

2 、冬季我国大陆上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最高温为 ℃以上。

3、上述两地冬季气温相差约 ℃以上。

4、一月0℃ 等温线经过什么地方?结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暖 冷,南北温差 。

探究一:想一想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1、太阳辐射因素:冬季,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越向北,正午太阳高度越 ,白昼越 ,所获太阳辐射能量越来越 ,所以,气温越来越 。

2、大气环流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离 风的源地近,受 风的影响大,所以加大了气温的 差异。

3、地形因素:冬季,来自 一带的冬季风,受三列 走向山脉和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层层阻挡,到达我国南方地区时,势力大大 ,加剧了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原因)1.我国大陆上南北两端的气温相差 ℃以上 ,与冬季相比,哪一个的差异大?( ) 2.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原因是 。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原因是 。

结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全国普遍 ,南北温差 。

探究二:想一想 为什么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小1.太阳辐射因素:夏季,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向北,正午太阳高度越 ,白昼越 ,两者相互抵消,所获太阳辐射能量南北差异 ,所以,气温南北气温差异 . 2.大气环流因素:我国南方地区离 风的源地近,受 风的影响大, 天气多,所以缩小了气温的南北差异。

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气候—降水学案剖析

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气候—降水学案剖析

中国气候——降水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降水图,概括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学预习:一、降水分布特点1.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2.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点是,,。

导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导致降水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3.雨带的推移规律:(1)夏季风正常年份:5月中旬:___________。

6月中旬:___________,进入“梅雨”季节,华北地区_________严重。

7月中旬、8月:____________,长江流域出现__________天气。

9月: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夏季风在大陆消失,雨季结束。

(2)夏季风异常年份: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________-________-贺兰山-巴颜喀拉山-_________一线,此线以东受________影响大,为,此线以西受________影响小,为。

二、降水量与植被、耕地类型根据是和的对比关系,我国可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A ,B ,C ,D 。

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并填写图表空格。

合作探究:1.读中国年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找到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向东经过岭和河一线分布,与一月份等温线基本吻合。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多在______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地区则在______毫米以下,从而看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____多____少,由___ _沿海向___ __内陆逐渐减少。

(3)我国年降水量最多地区在,原因。

最少地区在,原因。

(4)描述图中A、B、C、D四处降水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巩固练习:1.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2.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的天然植被是()A森林 B 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3.下列盆地中,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是()A 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4.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是()①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②一月份0℃等温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⑤l600mm等降水量线⑥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A.①②⑥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⑥5.东部季风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6.下列地形区位于非季风区的是()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华北平原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在地理知识中应该指的是A.夏季风 B.冬季风 C.台风 D.春天里的风右图为我国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 副本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 副本

学案设计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两主课堂问题导学案学科地理课型新授课时 1 执笔人刘烜审核初一地理备课组学生姓名班级初一四班使用时间2018.11.20 学案序号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不同等级。

2.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

【自主预习】一、降水的变化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_________。

2. ____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暴雨等不同等级。

3.从有利和不利的角度,谈谈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_。

单位是_________5.我们通常用各月_________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二、降水的分布1. 通常用_________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_;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_,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_;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_。

3.世界“雨极”是_________,世界“干极”是智利的_________。

(二)探究五种不同类型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活动一:探究降水的变化根据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差异,把降雨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全年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夏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全年少雨型”。

读北京、雅典、新加坡、伦敦、比尔马5个城市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把它们所属的降水类型的名称填在对应图片下的横线上。

活动二:探究降水的分布1.自我突破(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赤道和两极,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2.小组探究(1)这分别体现了世界的降水分布有什么规律?(2)这分别体现了影响全球降水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易错提醒】不能认为只要是沿海地区降水一定都多影响一个地区降水多或少的原因很多,单单考虑海陆分布是不完全正确的,因此不能绝对地说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多。

《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八上地理学案

《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八上地理学案

《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八上地理学案《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八上地理学案课题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主备人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序号学习目标知道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

影响降水的因素方法综合学习法点拨自主学习一.读P35图2-25《中国年降水量分布》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从向递减。

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降水最少的地方在。

二.读P37图2-27《中国干湿地区的分布》3.一个地方与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干湿程度。

若降水量远>蒸发量,则该地为地区;若降水量>蒸发量,则该地为地区;若蒸发量远>降水量,则该地为地区;若蒸发量>降水量,则该地为地区。

据此,我国可分为区、区、区和区四个干湿地区。

独立自学完成团队合作1.读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观察:(1)读出广州、武汉、北京、乌鲁木齐、托克逊年降水量。

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或规律: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向递减;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西,南北。

(2)在图中找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和降水最少的地方(3)用彩色笔描出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对照《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图2.25)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山脉和_河.2.读图《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1)四大干湿地区植被分别是什么?(2)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毫米等降水量线。

(3)思考: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阅读回答:7月底,北京连降大雨,玲玲从北京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了带雨具。

9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玲玲要去广州开会,爸爸也要她带上雨具。

玲玲爸、妈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小组讨论完成知识框架八上地理学案8wbrwbr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反馈练习一.选择题()1.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A.台湾的火烧寮B.吐鲁番盆地C.曾母暗沙D.珠江三角洲()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B.由南向北逐渐减少C.由东南向西南逐渐减少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3.按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广州-北京-武汉B.兰州-西安-郑州-武汉C.上海-兰州-乌鲁木齐D.成都-重庆-武汉-南京()4.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取决于A.降水量的多少B.蒸发量的多少C.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D.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没有关系()5.与半干旱地区对应的天然植被是A.森林B.森林、草原C.草原D.荒漠草原、荒漠()6.下列城市中,位于半湿润地区的是A.北京B.成都C.兰州D.乌鲁木齐()7.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从南向北递减B.从东向西递减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9.下列城市,既位于湿润地区,又属于亚热带的是A.北京B.兰州C.南京D.哈尔滨二.将下列地区与它们所属的干湿地区和植被类型用直线连起来①长江中下游平原A半湿润地区(1)森林②黄河中下游平原B湿润地区(2)森林、草原③塔里木盆地C半干旱地区(3)荒漠④天山山麓D干旱地区(4)草原三.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读我国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回答有关问题:八上地理学案8wbrwbr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1)四城市降水月份分配的相同之处是降水集中在季(5-10月),雨季最长的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参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参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气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阅读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我国一、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和分析气候特征的能力。

2.联系身边地理景观,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我国的南北气温差异,使学生了解我国国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的情况。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气温分布以及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2.我国降水分布以及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

难点:1.阅读我国一、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2.我国降水空间、时间分布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自学指导、讲练结合、交流讨论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差异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温度带包括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东西干湿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差异干湿地区包括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同学们经常收听天气预报,联系七年级所学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哪些是天气方面的要素呢?在众多的天气要素中,气温和降水是非常重要的气候要素,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气温分布。

1.会阅读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新课探究1.学生自主学习自学指导1:1.读教材31页“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完成下列问题:在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 --- 一线分布。

2.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完成下面问题: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只有,气温相对较低。

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A 带,B 带C 带,D 带E 区,F 带小组活动1:举例说明气温南北差异对人类的影响2.合作交流、教师点拨1.学生小组内自学情况交流,提出自己组的疑难问题。

4.3.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4.3.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
年降水量特征
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
年降水量特征
我国的降水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年际变化较为显著。 1、不同地区年降水量极值比 就全国而言,年降水量变化最大的是华北和西北地区。丰水年和枯 水年降水量之比一般为3-5。我国南方湿润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相 对北方要小,一般丰水年降水量为枯水年的1.5-2.0倍。 2、不同地区降水量变差系数 年降水系列变差系数值的变化越大,表示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越大, 反之越小。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变差系数值在0.4以上,个别干旱盆地的年 降水量变差系数可高达0.7以上。
降水量年内分配
我国大暴雨时空分布
我国大暴雨地区分布上的差别 1、4-6月 受东南季风影响,大暴雨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是华南前汛期 暴雨和江南梅雨期暴雨出现的季节。 2、7-8月 受西南和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西伸,江南梅雨 季节结束,川西、华北一带开始出现大暴雨。 3、9-11月 北方冷空气活动增强,东北季风逐渐加强,雨区南撤,东南沿海受 台风和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大暴雨。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年降水量特征
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夏季风来的早,去的晚,雨季较长,多雨 季节一般为3-8月或4-9月,汛期连续最大4个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 雨量的50-60%。 华北、东北地区的雨季为6-9月,是全国降水量分配最不均匀和集中 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汛期连续四个月的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0-80%。
目录
contents
01 年降水量特征 02 我国大暴雨时空分布
年降水量特征
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
年降水量特征
十分湿润带:年降水量超过1600mm的地区,年降水日数平均在 160天以上。 范围包括:广东、海南、福建、台湾、浙江大部、广西东部、云南 西南部、西藏东南部、江西和湖南山区、四川西部山区。

中国气候-教案

中国气候-教案

第三章中国气候(学案)第一部分知识铺垫一、中国的气温学习主题一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基础知识】读“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完成下面的要求,学会读等值线图的一般步骤及分析方法。

D EF1、等值线图读图训练(1)等值距:即等值线的。

上图中的等值距为。

(2)数值范围:①气温由到降低;②~ 左右,温差高达以上,南北温差。

(3)极值:中国一月最低温位于,最高温位于。

(4)疏密程度:与中国七月等温线图中南北温差℃相比,一月等温线较为(稀疏/密集)(5)弯曲方向:观察A、B、C三处等温线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①A、B两处等温线向突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说明此地属于,受因素影响。

②C处等温线向突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说明此处属于,受因素影响。

(6)局部小范围闭合①D处等温线形状为,且平行于,(疏密程度),温度(高/低)于-18℃,因为该地处于,受因素的影响②E地温度(高/低)于-18℃,这是因为该地地处,受因素影响。

而F地温度(高/低)于-12℃,这是由于该地位于,受因素影响。

2、小结:中国冬季等温线特征(1月):①。

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方纬度,太阳高度比南方,并且日照时间也比南方,因而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南方;北方接近风的源地,首当其冲受到其影响,南方因有阻隔,受其影响小。

③东部地区的等温线大致与平行,说明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技能归纳】等温线的判读及其影响因素1、分析等温线的方法——穿越法试比较左图各点,根据温度高低依次排序:Array2、等温线的影响因素(1)因素:这是影响我国一月东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气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

在它的影响下,等温线大致与平行,且变化规律为。

(2)因素:这是影响我国七月东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这是由于:同一纬度,差异导致气温的差异。

如右图(以北半球为例):同一纬度,夏季大陆上升温较海洋上 ,气温比海洋上气温 ;冬季大陆上降温较海洋上 ,气温比海洋上气温 。

12中国降水分布状况

12中国降水分布状况
一般说来,季风活动是有规律的,但不同年份势力强弱不同,登陆有早有晚,这样就造成了降水年际不均。
看动画
想一想
课堂练习
一、《精确制导》P28页《拓展训练》3
P27页《拓展训练》1
P25页《基础导航》3
做题
回答
版书设计
二、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变化
1、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时间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夏季,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2.读课本28页图6-10,找出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
3.读课本28页图6-10,几个城市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什么?明显差异什么?
4.读课本29页图6-11,北京、上海、广州不同年份降水量差异是否明显?
5.归纳: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征是什么?
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另一特点是: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是:
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4~10月降水多;北方雨季短,7~8月降水多。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差异很大。
读图回答
比较
思考
看书回答
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的成因
教师讲解
主要受夏季风极其活动状况的影响。
整个冬季,我国大陆被寒冷的冬季风控制,一般到4月份,夏季风开始形成并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冷暖气流交锋,形成降水;5月,雨带向北推移至华南沿海一带,在此形成降水;6-7月,雨带北移至江淮流域,江南地区,出现长时间的连绵细雨,此时正直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霉雨),有关“梅雨”的古诗,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均制这里的梅雨天气。梅雨过后,长江流域地区又出现干旱的季节,我们称之为“伏旱”。7、8月,雨带北移至我国华北、东北地区;9月,雨带南移。10月,随着冬季风势力的强大,夏季风完全撤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新课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中国的气候

(新课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中国的气候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4.气候的主要特征。

5.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热点提示:我国各地气候对农业业生产及农作物分布的影响是高考的热点。

预习学案一、气温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气温的最低值出现于;原因是;气温的最高值出现于,原因是二、降水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3.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降水多的原因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原因是。

三、气候的基本特征1. 和是我国气候的两大基本特征。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不稳定,如果夏季风势力强则容易导致;夏季风势力弱则容易导致,华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后果,因此旱涝灾害是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危害极大,但是也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地区的伏旱,这种灾害一般发生在季节。

探究案知识点一、中国的气温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2.读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⑴我国1月等温线大致呈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0℃等温线大致穿过一线。

图中C处等温线向北弯曲,说明弯曲处气温比两侧,主要受因素影响。

⑵我国7月等温线大致呈走向,主要受和因素影响。

⑶我国夏季(7月)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各在哪里?分析原因。

(4)冬季四川盆地较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偏高的原因是什么?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1)积温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地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能活跃生长。

因此,可以把≧ 10℃的持续期作为作物的生长期。

把≧ 10℃持续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温度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的多少。

根据积温多少,可以把我国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高二地理学案12 中国的气候(降水)

高二地理学案12   中国的气候(降水)

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2.4 中国的气候――降水【学习目标】1、我国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我国雨带的移动特点及对我国降水及天气的影响。

3、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及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降水基础知识:1、降水的相关概念:⑴空气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水汽含量、相对湿度。

⑵降水、降雨、降雨量。

降水即自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如、、等。

降雨量用: 、、4、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有: 大气环流、海陆差异、地形、洋流等.5、表示降水时空变化的方法:降水柱状图(时间变化)和等降水量线图(空间变化)二、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和干湿地区:1、几条重要的等降水量线:右图是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及干湿地区分布图:a降水量线的数值是毫米,该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一线。

b降水量线的数值是毫米,从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c降水量线的数值是毫米。

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2、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那里的年平均降水量达6489毫米;年最大降雨量多达8409毫米,其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内的托克逊县,年平均降水量日仅6天,年平均降水量3.9毫米,而1968年仅有0.5毫米,其降水稀少的原因是。

3、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中字母表示我国的湿润地区; 图中字母表示我国的半湿润地区。

图中字母表示我国的半干旱地区; 图中字母表示我国的干旱地区。

4、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为: 。

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包括。

5、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⑴能影响到的地区叫季风区。

季风区的降水量比非季风区的降水量要。

⑵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A)经过了下列山脉:①,②③,④⑤。

⑶我国位于非季风区的主要地形区有盆地、盆地、盆地、高原、6、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三、我国的降水季节分布: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布特点是: 。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
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大致如下:
1. 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来看,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淮河北—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

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其南部边缘的一些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平均年降水量仅 5.9毫米,是中国的“旱极”。

中国东南部有些地区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台湾东部山地可达3000毫米以上,其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000毫米以上,最多的年份为8408毫米,是中国的“雨极”。

2. 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各地区差别很大,大致是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山地的暖湿空气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年降水分布规律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地理资料或咨询地理学家。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第一课时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第一课时

3.3.2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分布一、学习目标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

二、重、难点:降水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三、复习与导学1、通常用___________ 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

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地形因素。

2、通常用____________图表示降水的季节变化,用______________图表示降水的水平分布。

3、读60页图3.24。

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____,年降水量多在______mm 以上,两极地区降水_____,年降水量多在_______mm 以下,这说明_________因素也影响降水的水平分布;回归线附近,_______降水多,降水多在_______mm 以上,________降水少,降水多在______mm 以下,中纬度地区__________降水多,降水多在_______mm 以上,________降水少,降水多在_____mm 以下,这说明_____________影响降水的分布。

在山地的迎风面(坡)往往降水_____,背风面(坡)往往降水_____,这说明________也是影响降水分布的重要因素。

四、教学过程五、反馈练习1.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大小,通常受_______位置,_______位置和_______因素的影响。

2.通常情况下,山地的_________降水多,_______降水少,主要是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

3.中纬度地区_________地区降水多,________地区降水少,主要是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4.赤道地区降水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主要是受_______因素的影响。

5.号称世界“雨极”的是下列哪个地区 ( ) A. 乞拉朋齐 B. 火烧寮 C. 吐鲁番盆地 D. 沙漠6.图中点A 是 ,降水 ( ) A.背风坡,少 B.迎风坡,多C.背风坡,多D.迎风坡,少7.赤道附近全年多雨,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8.地球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带是( )A. 温带大陆西岸B. 回归线穿过地区的大陆西岸C. 赤道及其两侧D. 极地地区9.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的变化规律是( ) A. 多→少 B. 少→多 C. 多→少→多 D. 少→多→少 10.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A :降水的季节变化B :降水的年际变化C :降水的空间分布 1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段诗句反映了降水的( ) A :年际变化 B :季节变化 C :空间分布12.与上述诗句相似的诗句,你还能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国南方与北方相比,_______降水多,_______降水少。

八年级上册地理学案二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八年级上册地理学案二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干湿地区 湿润区 年降水量 >800毫米 植被 森林 以种植 业为主 农业类型 耕地类型 农作物
以水田为主 水稻、 油菜等 以旱地为主 小麦、 玉米等
半湿润区 400~800毫米 森林、草原 半干旱区 200~400毫米 温带草原
干旱区
<200毫米
荒漠
以畜牧 业为主
【欣赏与思考】
干 旱 地 区
你能说出这些景观属于哪个干湿地区吗? 半 干 旱 地 区
【慧眼识图】
年降水量>蒸发量: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区
干旱地区 半干旱区
200毫米
年降水量<蒸发量: ③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湿润地区
800毫米
④干旱地区 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你说我说】
干湿地区与年降水量、植被、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 什么样的关系呢?
二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分布特 点。 2.学会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分析降水特点的
形成原因。
3.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进一步明 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欣赏与思考】
西南傣家竹楼
新疆晾晒葡萄的晾房
江南特色民居
这些地方的房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呢?
半 湿 润 地 区
湿 润 地 区
渔业
畜牧业区
不 同 的 农 业 类 型
种 植 业 区
【欣赏与思考】 干旱 各地不同的建筑 湿润
新疆葡萄干晾房 江南水乡斜顶屋
半干旱地区
草原地区的住房——蒙古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学案(2011-12-21)
探究问题一:读图
1、四个城市从南向北依次是。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月,武汉为月,北京
为月,哈尔滨为月。

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是。

明显的差异是。

4、据图分析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探究问题二:读图
1、以北京降水量变化曲线图为例,说明我国降水量变化有何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练习一:(2007高考题)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表l 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将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括号内(4分)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量小的地点是。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8分)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原因是。

(4分)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