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合集下载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降水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3.掌握降水的测量方法和分布规律;4.能够分析降水变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1.降水的定义和分类;2.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3.降水的测量方法;4.降水的分布规律;5.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出示一幅有关降水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降水的思考,让学生讨论降水是什么,它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2.学生讨论之后,教师简要介绍降水的定义,并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如降水的分类,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等。

二、降水的定义和分类(20分钟)1.授课内容:降水是大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为水滴或冰晶而从云中下降到地面的现象。

根据降水的形式和成因,可以将降水分为雨、雪、雾和露等不同类型。

2.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降水形态的图片,并与学生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三、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30分钟)1.授课内容: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主要受到地形、气候和天气系统等因素的影响。

地形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如大陆地形上升处常有降水增多的地方,而山脉背风处则容易形成干旱带;气候会影响降水的变化,如赤道地区降水较多,而两极地区较少;天气系统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如低气压系统中心通常是降水最频繁的地方。

2.教师通过图表和实例解释降水变化与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其中的规律和原因。

四、降水的测量方法(20分钟)1.授课内容:降水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雨量计、雨量图、降水重量计等。

雨量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降水的工具,它能够记录单位面积上降水的毫米数。

2.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降水测量工具,并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降水的分布规律(20分钟)1.授课内容:降水的分布规律与气候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赤道地区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而中纬度地区则呈现不稳定的分布规律。

2.教师通过地图和图表展示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其中的规律。

六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8.评价与反思
教师通过观察、提问、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和视频展示了什么自然现象吗?”“这些降水现象在不同的地区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降水变化与分布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对降水现象的观察和认识,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了解我国降水的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讲解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和类型,结合实物、图片等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降水知识。
2.学生跟随教师的学习进度,学习降水量、降水概率等数据的表示方法,学会阅读和解读降水统计图表。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本地区的降水情况,包括降水量、降水次数、降水类型等,并尝试分析这些降水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2.请学生收集有关降水的新闻、故事或科普文章,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对降水知识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3.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家人、朋友对降水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应对降水带来的影响的。通过此作业,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注生活的品质。
4.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关爱自然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地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降水的概念和形成过程有初步的认识,但对降水的分布规律、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补充和拓展。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教学案(第1课时)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教学案(第1课时)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以及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能够利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降水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到地面的______和_____,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观测:基本仪器是_______,单位是毫米。

3.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的来表示。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1.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降水量常常是不同的,人们常用图,表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阅读降水量柱状图通常要注意:和。

3.不同地区年降水量季节分配有差异。

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____地);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如____地)。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读下列北半球五个地区的降水柱状图,请将下列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分别填入相应的图中。

(填序号)A.冬季多雨B.全年少雨C.全年多雨D.夏季多雨E.常年湿润【达标检测】1.下列属于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的是 ( )A.量杯 B.量筒C.储水瓶 D.雨量器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C.降水的季节分配 D.降水的日变化3.分析伦敦降水资料,其季节分配特征是(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B.降水集中在夏季C.降水集中在冬季D.各月几乎无降水【拓展阅读】人工降水人工降水也称人工增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人工增雨常分为暖云催化剂增雨与冷云催化剂增雨。

欲要暖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就得使云中半径大于0.04毫米的大云滴有足够的数密度,让它们迅速与小云滴碰并增长,成为半径超过 1.0毫米的雨滴形成降水,因此在那些大云滴数密度小而无法形成降雨的云中,用飞机、炮弹携带等方法,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使形成许多大云滴,便可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3.你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降水形式?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强调: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教师播放降水的形成视频。

降水的等级划分教师介绍:降雨的等级: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强度。

教师提出问题:华北23·7强降水属于什么降水强度?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介绍生活中不同等级降水的感官差异: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过渡:降水有多有少,降水过少会造成土地干裂,生活缺水等,降水过少会造成房屋倒塌,庄稼被淹等,对降水量学以致用,前后联系,问题引领。

从数据和生活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等级的降水。

进行观测和统计尤为重要。

任务二降水的测量与统计降水的测量教师图文介绍降水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和量杯测量:人工、自动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月降水量: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把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多年平均降水量: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过渡:观测记录怎样呈现呢?下面我们学习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注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

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教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总结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要领:绘轴,标数要规范;选点,绘柱是关键;最后写上图名。

任务三降水的时间变化过渡:不同时间降水量的多少是变化的。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江西省景德镇一中钱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用降水资料,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断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某地年降水量柱状图,说出该地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降水类型。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初步了解世界各地降水的差异,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学会阅读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了解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世界降水的分布。

难点: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使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愉快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学案、相关材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对比——“云南近半地区降水偏少”及“澳大利亚洪灾”,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云南和澳大利亚在同一时期降水状况截然不同?降水过少对云南地区的人类生活生产有何影响?降水过多对澳大利亚的人类生活生产有何影响?板书:一、降水的概念提问: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如何测量某地降水量?向学生介绍: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降水形式是降雨和降雪,但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活动:①把学生分三组,开展分组合作探究:尝试根据课件中展示的谚语、图片及日常生活分析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②第一组:从降水适中考虑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③第二组:从降水过多考虑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④第三组:从降水过少考虑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活动结束:三组学生阐述各自的观点。

①第一组:降水适中总体上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

第三节__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三节__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降水及主要形式。

( 2)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分析降水量柱状图,初步学会绘制并分析坐标式地理统计图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 2)通过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养成运用地理图表学习地知识的良好习惯。

(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

[ 教学重点和难点]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和判读。

[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降水和气温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本节教材内容与上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都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讲述降水的变化。

读图和绘图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其中的能力培养线索,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困难,为此教材安排了一些相关的活动式课文,化抽象为直观,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以降低难度。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降水形式和季节变化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关于统计图的绘制,在小学已有初步学习,因此,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制统计图的基础,很容易融入本课的学习情景中。

同时他们好奇心大,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学习积极性高,这对深入学习本节内容非常有利。

但是,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分析理解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描述能力等都显不足。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可能有一些难度,并存在着学生的个体差异。

主要教学手段:实物操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式、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雨伞、雨量器和量筒、多媒体课件。

学生:铅笔、橡皮、直尺等绘图工具。

按四人一组划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

[教学过程]季节变化(时间)-降水量柱状图。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降水的概念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理解降水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认识降水的主要形式,掌握不同地域降水的差异及其成因,并能初步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当地降水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明确降水的定义和形式,掌握全球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在于理解不同地域的降水特征及背后的气候、地形、洋流等地理要素的作用机制,引导学生形成分析降水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地理地图、降水分布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以及预习材料让学生对降水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同时,准备一些与降水相关的视频资料和案例分析,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课前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一张由古代的水墨画作为背景,画面上以淡雅的色彩描绘出山川河流,以及一片雨后春笋的景象。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画面中的元素,如云雾、山涧溪流等,让他们思考画中的“雨”是否与我们即将学习的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有关。

这样引入课题,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互动教学(一)导入新知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探讨降水的形成过程和变化原因。

比如通过提问“同学们是否注意过不同的季节里降水的差异?”引导学生讨论天气和气候的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地图上的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降水的空间分布。

(二)分组合作学生按照座位或者兴趣进行分组,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的理解。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探究学习结合地理课本上的知识点,教师详细介绍降水类型、成因和影响等。

并通过使用图表和案例分析来讲解降水的分布特点。

比如可以借助等降水量图、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等工具来直观地让学生理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情况。

(四)情境模拟教师可以模拟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如雨季和旱季的天气变化,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境模拟。

人教版地理七上3.3《降水的变化和分布》教学设计(1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上3.3《降水的变化和分布》教学设计(1课时)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确立如下:教学重点: 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根据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

二、学法指导1)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分析、得出结论。

2)学会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得出结论,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培养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用图能力。

三、教具准备:1、雨、雪、冰雹的天气图片,2、堆雪人、干旱、洪水、丰收的图片,3、降水类型图,4、小黑板四、课时安排:共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向同学们一一展示在电脑上打印的降雨、降雪、冰雹的图片。

并提问:这是什么天气?【生答】【师总】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

下雨和下雪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

人们把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板书】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降水的定义:【图片展示】向同学们展示另一组图片:下雨了人们打伞出行、小孩在雪地里堆雪人、农田因缺水干旱、道路因洪水被淹、农田因风调雨顺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师总】降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适宜的降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度的降水会对人类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设计

1 你2 能3绘制气4 温的曲5 线和6降水的7 柱状8图,9并分析10气1候1 特征12,
地 降水(mm) 44 6说3 出78分布1的07地区1吗24? 1阅59读有1关34资12料6,完15成1 下6列8 活48动。37 气温(℃) 4 5 8 14 19 24 28 26 23 18 12 6
1.根据上表提供的甲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在坐标图上绘制该地各月气温变 化
曲线图和降水量分配柱状图。 绘图提示: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 12 段,分别表示 1-12 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为 0-200 毫米,以 25 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雨 型、冬季多雨型、夏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全年少雨型”。读北 京、雅典、新 加坡、伦敦、比尔马 5 个城市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把 它们所属的降水类型的名 称填在对应图片下的横线上。
【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句不 是描述降水 的句子( ) A.阴雨连绵一个月 B.10 月份北京 下了大雪 C.8 月漳州有降冰雹 D.伦敦城市上空雾多 2. 通常我们所说的某地的年降水 量是指( ) A.某地一天的降水量 B.某地一月的降水量
纬度较高型。纬度较高型的代表城市有哈尔滨市、黑龙江垦区,8 月新入围 “十佳”的呼和浩特也属于这种类型。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黑龙江省 夏季 虽因白昼时间长而缩短了与南方的温差,但气温仍然不高,以哈尔滨 为例,7 月 平均气温不过 19~23℃,虽然最高气温也曾达到过 38℃,但 超过 35℃的高温天 气并不多见。 沿海型。临海型的代表城市是烟台、青岛。位于黄海海滨的烟台和青岛,受 海洋调节,夏季高温天气很少。以烟台为例,2013 年仅有 2 天气温超过 35℃。 烟台不仅高温天气少,夏季的平均气温也相对较低。根据气象记录, 每年的 6 月 1 日~8 月 31 日,烟台的平均气温都在 23~24℃之间。每 年的 7 月 10 日~8 月 10 日,是一年中最为难耐的“三伏天”,而烟台 的气温却很少超过 26℃。另 外,从海洋来的暖湿气流,经过ft 东半岛中 部的ft地抬升形成降雨,降低了烟 台空气的相对湿度。凉而不潮,更增加 了烟台避暑胜地的魅力。 海拔较高型。昆明、贵阳、丽江、西宁、玉溪、六盘水都属于这种类型。除 西宁外,其余五市都位于云贵高原上。云贵高原尽管纬度较低,但 1000 至 2000 米的海拔,使这里夏季气温较低。以贵阳为例,贵阳平均海拔 1100 米,即 使在 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也仅为 23.7℃,全年最高温度高于 30℃ 的日数少, 而大于 35℃的天数仅为 0.3 天。当然,贵阳纬度也较低, 所以冬无严寒,最冷 的 1 月上旬,平均气温是 4.6℃。因此博得了“上 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 人数贵阳”的美誉。

《降水的变化及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及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及分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降水的定义和分类。

2.理解降水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

3.掌握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4.能够通过地图和数据分析降水的时空变化。

教学重点:1.降水的定义和分类。

2.降水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

3.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4.通过地图和数据分析降水的时空变化。

教学难点:1.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

2.降水变化的影响因素解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中国地图。

3.降水数据。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答降水的定义和分类。

2.播放一段关于降水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于降水变化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讲解降水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地形地貌、气候带和气压系统等。

2.通过实例和数据分析,讲解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三、地图分析(40分钟)1.给学生分发中国地图,让学生自己标出中国各地降水的分布情况,并用不同颜色标出高降水和低降水区域。

2.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讨论自己标注的结果,并对比不同小组的结果,分析其差异原因。

3.给学生提供降水数据,让学生根据数据绘制降水量的等值线图,进一步分析降水的时空变化。

四、总结归纳(10分钟)1.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降水的变化原因有哪些?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什么?2.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提醒学生重点掌握和记忆的知识点。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降水的特定案例进行讨论。

2.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和地图研究来解读该案例下的降水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一篇短文的形式,总结降水的变化和分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下节课的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降水的变化及分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4.3.1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4.3.1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通过绘制和阅读年降水量柱状图,掌握绘图方法;2.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综合思维目标1.通过绘制和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学会读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明确降水分布的规律。

(三)地理实践目标1.学会利用降水柱状图,分析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四)人地观念目标1.了解降水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密切的联系。

二、重点和难点1.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降水柱状图的分析;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

三、教材设计思路降水和气温一样,也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

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与第二节大体相同,使其成为“姊妹篇”。

这一节教材主要讲述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的内容。

降水的分布主要介绍世界降水量的水平分布状况。

降水的变化是从降水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两个方面讲述。

读图和绘图能力的培养依然是贯穿其中的能力培养线索。

四、教学过程设计【讲授新课】学生活动一:了解降水的形式和测量。

方法指引:读图4.17及课本79页文字,自主学习完成下面问题。

问题引领:1.什么是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降雨划分为哪些不同的等级和降雨单位?3.降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4.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什么?学生自主学习并讨论回答:......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一边图文并茂地讲解。

教师归纳:降水包括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降雨是降水最主要的形式;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降水量以mm为单位。

(承转)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生活的地方,每个月的降水是否一样。

学生活动二: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方法指引:读表4.2及绘制降水柱状图的步骤。

问题引领:1.根据各月降水量的多少,在图4.2上依次画出12根柱状图。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小结:问题引领:2.找出月降水超过100mm的月份和降水少于20mm的月份。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1)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1)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变化的规律。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二)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掌握读图、绘图的能力和方法,学生归纳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一)教法创设情景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二)学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1:用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让学生说出这首诗中反映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冬季的降水是一种什么形式?除此之外,降水还包括哪些形式?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导入2: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冰雹”,依次展示几种天气现象。

有近菊T冃凰否下雨隅甫幽一个月臬地下了大習杲地尊冰舗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以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

讲授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提升)一、降水的变化活动探究,小组合作活动一:降水量的测量我们知道了降水的形式,那么如何测定降水量的多少呢?我们又用哪种容器来进行测量呢?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降水量测定的工具”图,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测量降水的工具由哪两种容器构成?(2)在读降水量数值时,应注意哪些观察规范。

学生看图讨论后,发表意见,最后老师总结: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和量杯。

降水量的测量单位是毫米(mm)。

观察时,视线要与刻度值齐平。

活动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运用1.绘出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表示降水量的多少。

2.把横坐标轴平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

在纵坐标轴上,按相等的差值标上降水量刻度。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精品教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精品教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方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知道降水的不同等级划分,掌握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 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3. 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三、教学策略降水是气候的要素之一,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两方面内容,这节课主要从降水的变化来讲解,分为降水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

本节课围绕三个要点展开:1.什么是降水;2.降雨的不同级别;3.降水的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

为此,本节课设计了“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通过活动完成“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的要求。

四、教学流程五、当堂练习1.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水就是指降雨B.降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不大C.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没有差别D.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2.天津市的年降水量约为580毫米,它的含义是()A、多年平均降水量B、各月平均降水量C、各年最高降水量D、某一年的降水量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六次降水过程,了解到当地全年平均降水量约530mm,并记录了降水量,如下表。

3.该地当月降水量为()A.150mm B.25mm C.5mm D.530m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和气压计B.相对全年平均来说,该地当月降水量较少C.该地当月下旬降水较多、强度较大D.该地当月降水非常集中答案:D;A;A;C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降水的概念及测量1. 降水的含义2. 降水量观测方法二、降水柱状图的绘制与判读三、降水的变化。

名师优质教学设计参考:《降水的变化和分布》(第1课时)

名师优质教学设计参考:《降水的变化和分布》(第1课时)

教学设计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评价任务2.江苏建筑业总产值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 “一带一路”助力江苏建筑产业走出去,承接境外工程范围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屋顶角度分析,替江苏建筑队为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选择建筑图片。

(评价目、3)
评价任务3.今年是“植树节”40周年,你认为他们在那个山坡植树效果会更好呢?为什么?请从降水的角度考虑。

(评价目标2、3)
评价任务4.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暴雨骤降。

引发了全流域的大洪水,洪灾损失达千亿元左右,死亡千余人。

资料二:2001年初,新疆阿勒泰、塔城地区发生50年未遇的大雪灾。

受灾人口92.4万人,死亡牲畜10.87万(只)。

倒塌摧毁房屋176万间。

B A D C
B A。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
得出降水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量的测定
5
多媒体课 件展示降水量柱状图 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
先让1~2名学生谈谈,大家补充,最后归纳
会分析降水的特点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
3、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后记: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
2.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 系。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降水的季节变化。
学生读天气符号
利用天气符号区分降雨的等级
学生会测、会记录、会计算日降水量。继而引导学生思考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绘制。
引导学生分析该地降水在一年的季节变化情况。
学生讨论总结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4
5
让学生知道 :降雨只是降水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降水还包括雪、雹等其他形式。
一、降水的变化
教师: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水及 其主要形式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 验来描述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情景和感受。然后教师进行描述,让学生判断降雨的等级。
承转: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活动,都受降水的影响。那么,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
降水量的测量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word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2020年人教版地理 (11)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word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2020年人教版地理 (11)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2、了解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 "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降水地区分布规律.3、能根据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数字资料绘制出逐月降水量柱状图.教学难点: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图。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等教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内容:降水的分布小结2、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等温线一样人们也把世界上降水量一样的地方描绘出来,做成等降水量线,用等降水量线来表示一个地方降水的多少。

3、分层设色地形图是由等高线地形图转化而来的,同一条等高线上点的数值具有的特征是〔〕。

由此可以推知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任意点的数值也是〔〕的。

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1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自北向南依次画出5条重要纬线即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南极圈。

2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①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呢?由此可以概述出赤道地区降水_____ ,两极地区降水______ 。

(在世界年降水分布图上画一条粗的经线,在赤道与极地各画一个圈以作提示。

)②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③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区别?三、影响降水量分布的因素通过上述的学习,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教者评价补充.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9.2 巴西【教学目标】1、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2、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3、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说课稿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出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地理(20xx版)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是对气候系统的分解学习,通过对降水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学习地理要素的步骤。

本内容安排在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之后,既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又是学习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既巩固上节学习的资料的定性分析,又使学生学会多形式的数据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两种形式的资料分析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客观、全面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让学生建立全面认识地理问题的地理思维模式。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知道降水的概念、类型、测量方法以及划分的等级。

3、使用降水数据,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分析地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多形式的数据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两种形式的资料分析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客观、全面的综合分析能力,又是学习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本节重难点确立如下:1、教学重点: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能够根据降水量的数字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根据图表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地理学科教学设计:《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七年级作者:邢雪单位:唐山七中课题《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降水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2.能够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分析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分析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阅读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

(二)运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三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

并且“降水”这节课在本章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之前学习的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之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雨、雪、冰雹等这些自然现象颇为熟悉,并且他们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也高,思维活跃,对视频、图片等资料信息都非常感兴趣,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再者,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基础上进行的。

“降水”的教学与“气温”的教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学生具备有将学习方法迁移的潜在基础。

五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时,我完全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尽可能贴近学生,挖掘教材,又不增加难度。

学习过程的设计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紧密联系生活,有效利用多媒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作用,尽可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六教具准备1.降雨、降雪等景观图片。

教学设计1: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1: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不同等级。

2.学会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会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观看一段气象关于降水的气象新闻,由此引入本节课: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二)主要教学过程提问:什么是降水?学生回答。

教师伴随学生的回答展示降水的三种形式,降雨、降雪、冰雹,这三种为代表,通称为降水,而下雨是最常见的,那么降雨就是最主要的降水形式。

教师:新闻中出现了一段话,说江门24h测得的降水量达到743毫米,那么743mm降水量是如何测得的呢?观看传统方法测降水量的视频,介绍传统测量降水量的仪器:传统雨量器。

教师讲解传统雨量器的构造以及人工测量的方法,强调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

观看现代方法,即自动传感器自动测量降水量的视频,让学生简单说说传统与现代两种方法的优势与劣势。

教师讲解雨量等级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辨别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

说一说:展示四组图片,同学们说一说降水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教师展示三副图片,让学生找出才差别,由此得出降水的变化分为季节变化、年变化、地区变化等。

重点观察两幅季节变化的图。

教师:A、B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何不同?学生回答。

给出四幅图,看看四幅图的区别,然后给出四幅图所代表的类型。

做一做:完成书本P63页活动。

教师:大家看到这些点有什么想法吗?学生可能回答:连起来,等高线,等温线。

教师:我们先把数值相等的点连成线,那么这些线就真的是等高线吗?其实这还得看单位,如果是米,那么就是等高线;如果是毫米,那么就是等降水量线。

教师让学生观看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分别回答三个问题: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找出世界的“雨极”和“干极”,并讲讲这两个地方的地理知识,也可让学生看书上的阅读材料,自行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个方面内容。

本节教材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在,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会很容易接受。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对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课标要求】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的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举例说明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读图,归纳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学会分析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计算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是真是假?雪都没过膝盖了,可电视里面说降水量只有7毫米,不会是报错了吧?
怎样测量降雪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降水。

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58页。

提问:1.降水有哪些形式?
降水: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
学生发散回答,教师简单解释:单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

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

但是单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

在中国,国家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规定,降水量仅指的是垂直降水,水平降水不作为降水量处理,发生降水不一定有降水量,只有有效降水才有降水量。

降雨分哪些级别?
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

最常用降雨的分类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的等级。

(展示各种大小雨的符号)
我们如何判断降水的强度呢?
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承接)这些雨的大小是怎么知道的呢?
阅读材料P58“降水的测量”进行思考回答。

那么请问:我想计算一个月的降水量该怎么做?一年的呢?
提示: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任务1 举例说明降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降水的形式、降水量的多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人类的活动能否影响降水呢?
请同学们结合这几幅图片(屏幕出示)以及你的生活经验,前后桌互相探讨一下降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能否影响降水呢?
教师:分析以下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1、阴雨连绵一个月。

2、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

3、某城市下了大雪。

任务2 根据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成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播放动画,了解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归纳降水随时间的变化
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
任务3 读降水量柱状图,归纳判读方法。

根据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规律总结: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看“总量”,说“多少”
即观察、估算年降水总量,对该地年降水量进行定性描述为“多”、“较多”、“较少”或“少”。

2.看“差值”,说“变化”
看“极值”,对“月份”,即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

算“差值”,说“变化”,即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观察:A、B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何不同?
(全年湿润)(夏季多雨)
练习
【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1.以下属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 )
A.降雪 B.降霜 C.降雨 D.冰雹
2.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
A.量杯 B.量筒 C.储水器 D.雨量器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以下2题。

3.上图中,甲、乙两地分别分布在()
A.北半球、南半球 B.南半球、北半球
C.南半球、南半球 D.北半球、北半球
4.甲、乙两地的降水量较多的月份分别在()
A.夏季、冬季 B.冬季、夏季
C.夏季、夏季 D.冬季、冬季
二、综合题
5.读图“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
(1)该地最热月是[__]月,气温约[__]℃,最冷月是[__]月,气温约[__]℃,年较差为[__]℃,该地位于五带中的[__]带。

(2)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是[__]月,降水量约[__]毫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