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第二章教育概述 王昌善 教育学院王昌善

合集下载

论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_王昌善

论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_王昌善
化 ,过去我国在计划经济体 制下形成 的狭窄“ 对口专 业 教育” 的观念 ,需要进行调整 以适应 不断变化 的社会 需 求 ,由强调“对口 性”转向 强调 “ 适应 性” 。实 现这 一 转 变 ,需要加 强本 科教 育的 基础 性 。(2)从科 技上 看 , 由 于科学技术迅 猛发展 , 使知 识 、技 术半 衰期 、更新 期 缩 短 ,人 类知 识总量 已达 到 3 -5 年 翻一番 的程 度 , 一 次 性教育 的观念 正被 终生教 育的观 念所 代替 , 相 应也 需 要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 性 。(3)从 文化上看 , 在经过 较 长时期 的学科 日益 分化历 程以后 , 目前 又重新 出现 了 学科综合化的趋 势 , 它 要求高 等教 育由 强调“ 专 门家” 的教育转 向重 视综 合素 质的 教育 。顺 应这 一趋 势 , 需 要加强 本 科教 育 的基 础 性 。[ 5] (4)从 高 等教 育 本 身 来 看 , 由于研究生培养总量的 扩大 , 高 等教育的 层次性 已 取得了较为充分的分化 ,其 中 , 专科 层次正在 逐步转 化 成“ 高等职业教育” , 本 科层 次则 逐步 发展 成为 高等 教 育体系中的最基层 ,成为 高等基 层教育 。[ 6] 正 由于以 上 原因 , 世界 高等 本科 教育从 70 年 代起 就出 现了“ 基 础 化”的趋势 。顺应高等本科 教育“基 础化”趋 势 , 树立 高 等本科 教育是 高等 基础性 教育的 观念 , 对制订 我国 本 科学历 小学教 育专 业的培 养目标 的启 示是 , 本 科学 习 阶段仅为小学 教师 培养 的“ 雏形” 阶 段 , 关 健是 为学 生 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三)为造 就研 究型 小学 教师 奠定 基础 , 是我 国 本 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 。

教育学概论 第二章

教育学概论 第二章

社会成员。
三、教育的现代含义 (一)教育的现代意义
1.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三、教育的现代含义 (二)教育的社会内涵
1. 教育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
2. 教育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条件 3. 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途径 4. 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
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
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本质 ——培养人
(一)外国思想家对教育的看法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是“使人得到改进”。教育的首要任 务是培养品德。 夸美纽斯提出教育是“使人有效率地从事现世生活并为来 世生活作准备。”
涂尔干指出“教育是成人一代对那些不能成熟地应付社会
生活的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
二、教育的本质 ——培养人
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我们的完美生活作好准备”。
杜威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是生长,是经验的改造 与改组”。 涂尔干指出“教育是成人一代对那些不能成熟地应付社 会生活的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
二、教育的本质 ——培养人 (二)中国思想家对教育的看法
第三节
一、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一)正规教育
教育的形态
正规教育(是指由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学校)所提供
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 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有一定的 入学条件和规定的毕业标准,通常在教室(课堂)环境中进行, 使用规定的教学大纲、教材,其特点是统一性、连续性、标准化 和制度化。
三、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学校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

教育学概论课件

教育学概论课件
忽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 重人伦观念,强调师道尊严;
重“入世(仕)”,强调学以致用, 一味强调个人的内省;
第六讲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国民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性质
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置的实施机 构的总称。它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 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少年儿童校外教 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及其领导机构;
教育方法 手段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融为一体; 教育内容和方法简单; 教育权利是平等的;
二、古代形态的教育
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
教育具有了阶级性;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学校教育发展缓慢;
三、现代形态的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学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
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 向和横向的联系;
二、教育制度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
社会制度;
人口; 民族文化传统;
第二节 现代学制的基本结构
程度结构; 类型结构; 专业结构; 布局结构;
第三节 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重视学前教育; 二、加强基础教育,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二、教育对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的促进作用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巩固、完善和
发展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影 响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三、教育对一定的政治 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间的关系
一、文化概述
文化是人创造的一切; 文化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三部分构成; 文化具有排它性;

王汉澜教育学

王汉澜教育学

绪论第一章教育的概念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形态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第二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第二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没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二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第二节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第七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第二节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第三节教学过程的规律第八章教学(中)第四节教学原则第五节教学方法第九章教学(下)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第七节教学评价第十章电化教学第一节电化教学概述第二节电化教学媒体第三节电化教学的一般模式和方法第十一章德育(上)第一节德育概述第二节德育的任务和内容第十二章德育(下)第三节德育的过程第四节德育的原则第五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第十三章美育第一节美育的意义和任务第二节美育的过程和原则第三节美育的途径和方法第十四章体育第一节体育第二节卫生第十五章劳动技术教育第一节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和内容第二节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和原则第三节劳动技术教育和途径和方法第十六章课外活动第一节课外活动的特点和任务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与组织形式第十七章学校与家庭第一节家庭教育的作用第二节家庭教育的任务和良好家庭教育的条件第三节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第十八章班主任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第二节班集体的培养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第十九章教师第一节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第二节教师的素养第三节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第二十章学校管理第一节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第二节学校管理过程和原则第三节学校管理工作及其方法。

整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供参考)-精品

整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供参考)-精品

整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供参考)-精品2020-12-12【关键字】方案、情况、道路、设想、方法、环节、条件、动力、前提、成就、领域、文件、质量、模式、增长、计划、运行、传统、作风、认识、问题、矛盾、难点、系统、体制、有效、大力、自主、主动、自觉、深入、充分、整体、现代、平衡、合理、良好、优良、和谐、文明、民主、公平、健康、开拓、保持、统一、发展、建设、细化、建立、制定、提出、发现、掌握、了解、研究、措施、规律、特点、突出、局面、稳定、准则、内涵、意识、信念、理想绪论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记》: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它是礼记中的一篇,战国末年出现。

内容:1229字。

对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作用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评价: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反映了我国二千多年前教育所达到的水平,其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教学原则: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1632年,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自己的教育信念1)教育公平2)教育功能3)教育目的,论述按照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学校类型、课程内容,并提出一系列教育原则。

提出班级授课制卢梭和《爱弥儿》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假设以爱弥儿为教育对象,按个体成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最大贡献是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明确提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哲学和心理学,提出五段教学法杨贤江和《新教育大纲》1930年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最新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考试重点资料

最新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考试重点资料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指人类有意识地通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主指学校教育。

指在专门的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由专业人员承担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体系完整、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3、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代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教育4、古代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内容是古典人文类学科和治世之术,具有鲜明的保守性。

4)教育的组织形式是个别教育,教学方法是灌输和死记硬背。

5)出现了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萌芽,但未形成体系。

5、人类出现了最早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在夏朝已有“序校”殷商、西周有“学”等、6、现代教育的特点:具有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了广大的大众化道路目的的科学性班级授课为最基本形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6、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必须做到如下几点:① 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②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③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概述

陶行知
爱满天下
陶行知(18911946年) ,原名陶文 濬,后改名知行、 行知。 他是我国近代著 名教育家,毕生倡导 和推行生活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各类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学作为一种科
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
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
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 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赞可夫的教育思想
• 教学旨在促进学生 的一般发展和学习。 •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的原则 •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 的原则 • 理论知识起指导作 用的原则 •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 程的原则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 *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二、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国外教育学的萌芽
教育思想的源头——古希腊: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中世纪的经院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国外教育学的创立(独立)
夸美纽斯(捷克)→卢梭(法国)、裴斯泰洛 齐(瑞士)→康德(德国)→赫尔巴特(德国)
◆国外教育学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要素主义:存在着“知识的基本核心”不变的“文化
要素”。这些要素是人人所必须学习的,反对“从 做中学”的观点,强调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的教 学
永恒主义:“永恒科学”主要是历代特别是古希腊、
古罗马的伟大思想家的伟大著作。是理智训练的 最好办法,是课程的核心
新托马斯主义:强调中世纪以来的宗教教育
传统,设定以宗教原则为灵魂的课程进行道德 上再教育和宗教信仰的恢复

2025年江苏专转本《教育专业综合基础理论》知识考点汇编背完100%过

2025年江苏专转本《教育专业综合基础理论》知识考点汇编背完100%过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江苏专转本《教育综合基础理论》黄金考点汇编第一部分教育学学考点1:教育的概述1、教育一词的由来(1)“教”、“育”这两个字,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

(2)孟子——《孟子·尽心上》: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

2、教育的基本概念(1)广义: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2)狭义:学校教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德育。

3、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4、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方式。

考点2: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

2、⽣物起源说(1)代表⼈物:沛西·能、利托尔诺。

(2)观点:将教育视为⼀种⽣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物学规律进⾏的本能传授活动。

3、⼼理学起源说(1)代表⼈物:孟禄。

(2)观点:原始教育形式和⽅法主要是⽇常⽣活中⼉童对成⼈的⽆意识模仿。

4、劳动起源说(1)代表⼈物:⽶丁斯基、凯洛夫。

(2)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产需要和⼈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

考点3: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3)言传身教和模仿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2、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古代产⽣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具。

(2)古代学校教育与⽣产劳动相脱离,具有⾮⽣产性。

(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大二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大二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大二教育学概论知识点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知识点。

在大二教育学概论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一些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本质、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从最早的传统教育观念到现代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教育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

二、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的分支学科。

它探讨了教育的目标、理念和价值,以及教育与人类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育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

三、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变迁、教育与社会不平等等。

四、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活动对学习者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记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等。

五、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课程和教学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研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六、教育法学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研究教育法律规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教育法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实施和教育法律适用等。

总结:大二教育学概论课程涵盖了教育学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包括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以及教育法学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发展,为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学第二章

教育学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考点指南识记: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与教育的基本关系,人力资本理论。

领会:1、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2、学校文化的特性。

3、学生文化的成因和特性。

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知识点梳理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政治制度是最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4、教育相对独立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

3、教育能够促进民主化进程。

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人民的权利意识就越强,并由此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二)人力资本理论1、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2、创建时间:1960年3、核心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他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可以影响其4生产工作效率、质量的能力。

4、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一)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教育学》第二版第二章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第二版第二章教育学概述
〔三〕 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人的个体生命价值是针对人对社会的奉献而言的。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开展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活动, 它的开展本身是社会开展的一个重要 方面或重要标志。对于教育自身而言, 它的开展离不开社会所可能提供的资源和条件, 受到社会开展客观进程的制约。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开展功能
四、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人的个性化与人的社会化是相对应而不是相对立的。个性是个体在社会 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心理学认为个性具有一定的意识倾向性和鲜 明的个体差异性。 〔一〕 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开展 Βιβλιοθήκη 的主体性是人面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
〔二〕 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开展 人的个体特征指人的身心开展的个体差异性。
3个体开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个体开展既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相似性, 又呈现明显的差异性。社会对人的开展 有诸多共性的要求, 人在历史的开展过程中形成诸多共同趋向与特征。相似性 是个体开展的根本前提。
4畅个体开展的现实性与潜在性 个体的开展是历史地、现实地展开的。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开展功能
二、影响个体开展的根本因素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二〕 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现代经济开展的实践说明, 促使现代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 不是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 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 也将继续深刻地影响未来社会。现代科学技术 的迅猛开展不仅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开展, 也有力地促进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和各 种层面的变化。科技革命之所以能如此持续推进, 正依赖于教育的作用。
〔三〕 根本功能与派生功能 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层次上进行分类的。它反映出教育功能间的主从关系或轻重程度。所谓 根本功能, 是指教育根本的、根底的且恒常、稳定的功能。这种功能在任何时候都是处于 主要的、根底性的地位。所谓派生功能, 是指由根本功能引发出来的处于附属地位的功能。

《教育学》笔记

《教育学》笔记

王道俊、王汉澜版《教育学学》笔记绪论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6、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7、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8、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方法概论》第二章

《教育方法概论》第二章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将反思性教学实践分为三类: (1)对实践的反思(反思在实践之后) (2)实践中反思(反思在实践过程中) (3)为实践反思(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
斯巴克斯—兰格提出了反思的三种内容成分: (1)认知的成分 (2)批判的成分 (3)教师的陈述
布鲁巴赫等人提出了五种反思的方法
(1)课后备课 有助于教师从正反两方面及时总结经
学习方式
重视学习的结果 重视思维的结果
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思维的 过程;强调掌握知识的方法
动机形式 强调外在动机
强调内在动机 重视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
教师角色
重视教师的讲授 教师是讲授者
重视教师的引导 教师是顾问、咨询者
学生角色
学生是主动的或被动 的学习者
学生是主动的分析者、探索者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凯洛夫 代表人物:杜威、布鲁纳
教师专业(教学)技能的发展
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途径有: 开展微格教学 从事课堂观察 反思教学实践 形成教学案例 开展行动研究
开展微格教学
是一种运用教育技术来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训 练和提高在职教师专业水平的方法。
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践系统,使教师的课堂教 学基本技能、技巧得到系统的培养和训练。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 潜能的开发者,而且也是学生行为的榜样、示范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 化的作用,教师的高尚情操、人格魅力等因素将会 对学生起着终身的影响。
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 文、数学、英语知识等。
我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所提出的教师角色中的“授业、 解惑”就是针对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学科知识而言的。
能对自己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做深入的研究和探求具有研究问题的意识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不断增强对教育活动的认识获取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决定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是使教师展开教学的前提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2)(K12教育文档)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2)(K12教育文档)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2)(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2)(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教育概论1.教育学发展的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具有宗教性.教育无阶级性古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

教育内容封闭。

教育方法机械。

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认识.现代社会的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教育具有法制性。

教育呈现终身化。

教育具有国际性。

教育具有科学性.2.现代教育学的共同特征?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教育具有法制性.教育呈现终身化。

教育具有国际性.教育具有科学性。

3.教育的基本属性有哪些?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民族性长期性阶级性4.东西方对于教育内涵的不同理解?东方1、教育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双边活动,且教师占主导地位。

2、重视书本知识。

3、教育具有强制性。

西方1、是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引导。

2、学生是教育中的真正主体。

3、学生自动参与教学的过程.5。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人的发展是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即:一方面,人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发展(具体为:体力与智力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人的精神道德与审美情趣获得充分发展;其结果的能够适应劳动的变化,从一个劳动部门流动到另一个劳动部门);另一方面,全面发展中主要体现在德智体三个基本素质上面。

我国本专科初等教育专业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初探

我国本专科初等教育专业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初探

我国本专科初等教育专业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初探
王昌善
【期刊名称】《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3)001
【摘要】我国本专科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应为"综合培养、分向发展",课程体系应融"要求、内容、形态"三维于一体, 突出教育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
【总页数】4页(P135-138)
【作者】王昌善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邵阳,4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0
【相关文献】
1.应用技术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
2.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初探
3.实践对世界全民教育大会的承诺——我国基本普及并完成初等教育
4.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低效性问题初探——从政府、农民和企业三个视角剖析
5.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基本问题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