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药物的纯度检查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中的色谱技术测定药物纯度

药物分析中的色谱技术测定药物纯度

药物分析中的色谱技术测定药物纯度色谱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领域的有效方法。

通过分离、检测和定量药物活性成分、杂质和有关化合物,色谱技术能够准确测定药物的纯度。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深入探讨色谱技术的原理及测定药物纯度的方法。

一、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1. 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色谱技术,其运用气体作为载气相,将待测物质分离。

在药物分析中,GC能够精确测定药物中的有机物质,如挥发性成分及有机溶剂残留。

该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且准确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2. 液相色谱(LC)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样品溶解于流动相中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

在药物分析中,LC可用于分离复杂样品中的多个组分,并测定其中药物的纯度。

LC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药物成分分析、药物稳定性研究和药物相溶性研究等领域。

3. 薄层色谱(TLC)薄层色谱是一种常见的简单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将待测物质分离于涂层在均匀薄板上的固定相上。

在药物分析中,TLC常用于快速鉴别药物中特定成分的存在以及评估药物的纯度。

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TLC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实验室。

二、色谱技术的原理色谱技术基于样品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

固定相可为固体或涂覆在固体支持物上的涂层,而流动相则可为气体或液体。

在色谱分离中,样品溶解于流动相中,然后通过固定相,其中成分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使其在固定相中有不同的迁移速度。

通过调节流动相组成和固定相性质,可以实现对药物中各个成分的分离和测定。

三、药物纯度的色谱测定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药物纯度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将待测药物样品直接注入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药物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度与标准品进行对比,可以确定药物的纯度。

2. 衍生化法衍生化法是一种将药物样品在色谱前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易于分离和检测的衍生体,从而提高色谱分离效果和药物纯度测定的准确性。

第3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3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 正确取样及称量范围 • 正确的比色、比浊方法
一、氯化物检查法(掌握) (一)原理 对照法
药物:Cl AgNO3 AgCl白色浑浊
HNO3
对照:NaCl(c, V) AgNO3 HNO3 AgCl白色浑浊
(二)检查方法
问题:如何进行比浊观察? 同置于黑色背景上,自上向下观察。
肼中的游离肼。(特殊杂质检查方法收
载在中国药典 正文各药品的质量标准 中)
第二节
一、杂质限量
药物的杂质检查法
杂质量 ≤ 杂质限量 < 杂质量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百分之几(%) 百万分之几 10-6
药品合格
药品不合格
二、药物的杂质检查法
1. 对照法 (重点) 供试品与一定量待测杂质的对照品经
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
2. 测定条件
(1)硝酸铅配制标准铅贮备液(加 硝酸防止Pb2+水解) (2)本法用2ml pH3.5的醋酸盐缓 冲液控制溶液pH值为3~3.5。 (3)显色剂:硫代乙酰胺做显色剂
(4)供试品如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
检查。
A. 外消色法:在对照管中加稀焦糖
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 B. 内消色法
宜的条件是
(C)
A. 用硫代乙酰胺为标准对照液
B. 用10ml稀硝酸/50ml酸化 C. 在pH3.5醋酸盐缓冲溶液中
D. 用硫化钠为试液 E. 结果需在黑色背景下观察
例3. 现有一药物为苯巴比妥,欲进行 重金属检查,应采用哪种方法 (C) A. 一法 B. 二法 C. 三法
D. 四法
E. 以上都不对
过相同处理后,比较反应结果(比色
或比浊) 特点:不需知道杂质的准确含量

药物分析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药物分析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药物分析教研室
1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第二节 杂质的检查方法 第三节 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第四节 特殊杂质的检查与鉴定方法
2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 药物的杂质与纯度 ▪ 药物杂质的来源 ▪ 药物杂质的分类 ▪ 杂质的限量
3
一、药物的杂质与纯度
▪ 药物的纯度 指药物纯净程度,反映了药物质 量的优劣。
16
特殊杂质 指在某一个或某一类药物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 根据药物的性质、生产方法和工艺条件,有可能引 入的杂质
如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异烟肼中的游离肼、 甾体激素中的其他甾体。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收载在中国药典正文各药品的质量标准中。
17
2.按结构可分为: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 无机杂质 ——Cl-、S2-、SO42- 、CN-、As、重金属 有机杂质 ——如有机药物中引入的原料,中间体、副产物、 分解物、异构体、残留溶剂。 有机杂质可分为特定杂质和非特定杂质。
差异 药物纯度又称为药用规 是从杂质可能引起的化学变
格,主要从用药安全、 化对使用的影响以及试剂的
有效和对药物稳定性等 方面考虑杂质的生理作 用及毒副作用。
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加以规 定,它不考虑杂质对生物体 的生理作用及毒副作用。
分类 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基准试剂、优级纯、分析纯、 化学纯、色谱纯、光谱纯
46
(4) 对照药物法:无合适的杂质对照品,或杂质 斑点颜色与主药成分斑点颜色有差异,可用所 含待检杂质符合限量要求的该药品作为对照品 进行比较。
▪ 供试品与其相同药物对照品 分别点样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显色, 供试品杂质斑点≯对照药物中杂质斑点数,颜色不得 更深。
▪ 对照品与供试品相同,克服 2 法中对照品与杂质斑点 有时的不可比性。

大学药学-药物分析-药品的杂质检查-试题与答案(附详解)-

大学药学-药物分析-药品的杂质检查-试题与答案(附详解)-

药物分析-药品的杂质检查一、A11、药物及其制剂的成分中不属于杂质范畴的是A、药物中的残留溶剂B、药物中的多晶型C、阿司匹林片中的水杨酸D、药物中的合成中间体E、维生素AD胶丸中的植物油2、下列不属于杂质范畴的是A、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B、头孢地嗪钠中的残留溶剂C、复方新诺明中的磺胺甲噁唑D、药物中的多晶型E、药物合成中的中间体3、药物的杂质检查主要是指A、检查杂质是否存在B、检查杂质的含量多少C、检查杂质含量是否超过限量D、检查杂质的种类E、检查杂质的结构4、杂质限量常用的表示方法有A、mgB、ngC、mol/LD、gE、%或ppm5、药物中的重金属检查是在规定pH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作用显色,该条件为A、pH2.0~2.5B、pH3.0~3.5C、pH4.0~4.5D、pH4.5~5.0E、pH5.0~5.56、中国药典重金属的检查法,收载方法的数量是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E、五种7、在中国药典中检查药物所含的微量砷盐,常采用A、古蔡氏法B、硫代乙酰胺法C、微孔滤膜法D、酸碱滴定法E、非水滴定法8、现有一药物为苯巴比妥,欲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中国药典》上收载的重金属检查的哪种方法A、第一法B、第二法C、第三法D、第四法E、第五法9、药物中氯化物的检查,使用的试剂是A、氯化钾B、碘化钾C、硫代乙酰胺D、硝酸银E、溴化汞10、可以和硝酸银试剂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杂质是A、重金属B、砷盐C、硫酸盐D、氯化物E、水杨酸11、硫代乙酰胺法用于检查A、重金属B、砷盐C、氯化物D、硫酸盐E、铁盐12、在中国药典中检查药物所含的微量砷盐,常采用A、Ag-DDC法B、微孔滤膜法C、酸碱滴定法D、非水滴定法E、硫代乙酰胺法13、对杂质正确的叙述是A、药物中不允许任何杂质存在B、药物中的杂质均无害C、药物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所引入的药物以外的其它化学物质称为杂质D、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不是杂质E、药物中的杂质均有害14、检查杂质氯化物时常加入的酸为A、盐酸B、硫酸C、硝酸D、醋酸E、高氯酸15、重金属杂质的代表是A、铅B、铜C、银D、锌E、汞16、药物中铁盐杂质检查所用的试剂是A、稀硝酸B、硫酸C、硫氰酸铵D、硫代乙酰胺E、硫酸钾17、用古蔡法检查砷盐时,导气管中塞入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除去A、I2B、AsH3C、H2SD、HBrE、KI18、硫酸盐检查法的试剂为A、氯化钡B、硝酸银C、硫氰酸盐D、碱性碘化汞钾E、氯化铵二、B1、所含待测杂质的适宜检测量为A.0.002mgB.0.01~0.02mgC.0.02~0.05mgD.0.05~0.08mgE.0.1~0.5mg<1> 、氯化物检查法中,50ml溶液中A B C D E<2> 、重金属检查法中,35ml溶液中A B C D E<3> 、硫酸盐检查法中,50ml溶液中A B C D E2、A.铁盐检查B.氯化物检查C.硫酸盐检查D.葡萄糖中重金属检查E.磺胺嘧啶中重金属检查以下试剂用于何种检查<1> 、硫化钠试液A B C D E<2> 、氯化钡试液A B C D E<3> 、硫代乙酰胺试液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杂质的概念。

药物分析中的核磁共振技术测定药物纯度

药物分析中的核磁共振技术测定药物纯度

药物分析中的核磁共振技术测定药物纯度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常用于药物分析领域的无损分析方法。

它通过检测药物样品中的核自旋的行为,从而提供了关于药物结构和纯度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纯度测定中的应用,并探讨该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核磁共振技术简介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基于核自旋的物理现象的分析方法。

它利用样品中的核自旋与外加磁场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通过测量核自旋在此作用下的能级差异,进而获得关于样品分子结构和性质的信息。

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可以用来测定药物的纯度、鉴别不同化合物、研究化合物的构象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

二、核磁共振技术测定药物纯度的原理核磁共振技术可以通过测定药物样品中特定核自旋的共振信号的强度来判断药物的纯度。

在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核自旋包括氢原子(H^1)、碳原子(C^13)等。

通过测量样品中不同核自旋的信号在频率轴上的位置,可以获得关于化合物结构的信息;而通过测量信号的强度,可以推测样品中不同组分的含量,进而判断药物样品的纯度。

三、核磁共振技术测定药物纯度的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测药物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离心、过滤等。

2. 仪器设置:根据药物样品的特性和测试要求,选择适当的核磁共振仪器并设置仪器参数,包括磁场强度、脉冲序列等。

3. 样品测量:将样品置于核磁共振仪器中,并进行核磁共振测量。

测量过程中,需要获得样品的核磁共振谱图,以获取有关药物结构和纯度的信息。

4. 数据分析:根据测得的核磁共振谱图,进行谱峰的积分和峰面积的计算,从而推测样品中不同组分的含量。

进一步,可以通过与纯品核磁共振谱的比对,判断样品的纯度。

四、核磁共振技术测定药物纯度的优势1. 非破坏性分析: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获取关于药物结构和纯度的信息。

2. 高灵敏度:核磁共振技术对样品中特定核自旋的响应非常灵敏,可以达到很高的检测灵敏度。

药物分析--药物质量检验技术概述

药物分析--药物质量检验技术概述

三、药物分析的发展
药剂学的剂型研究 天然产物或中药活性成分 新药研制与开发
药品质量控制的依据

第二节 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 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 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色谱分析法
柱色谱法(CC) 气相色谱法(GC)
现代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电化学分析法
电导法 电位法 电解法 伏安法 极谱法
进展
光谱分析法:计算分光光度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法(FT-IR)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AES) 色谱分析法: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3<x≤300时, 按 x 1随机取样
x﹥300时, 按 x 2 1随机取样
二、性状(Description) 性状项
下记述药品的: 1. 外观、臭、味和稳定性; 2. 溶解度;
3. 物理常数 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 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 度、吸收系数、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
四、检查 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
度要求及安全性四个方面。
纯度要求即药物的杂质检查,亦 称限度检查、纯度检查(Tests of Impurities)
五、含量测定(Assay) 准确
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
判断一个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 求,必须全面考虑鉴别、检查与含量 测定三者的检验结果。
六、检验报告 必须有检验人员、
复核人员及部门负责人签名或盖章, 必要时由检验单位盖章。

药物分析第三章

药物分析第三章

凡药典未规定检查的杂质,一般不需要 检
查,但遇特殊情况如检验某药物时发现性 状
和反应不正常,应根据需要进一步追踪、 检
查。若药厂在生产上改变了原料或方法, 也
应根据实际情况检查其他可能引入的杂质。
三、药物的杂质检查方法
杂质的限量 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 允
许量称为杂质限量。 通常用百分之几 (%) 或百万分之几
药物纯度 从用药安全、有效和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考虑。 比如:BaSO4 (可溶性钡盐检项)
药物的纯度考虑杂质的生理作用,药品 只有两个等级:合格或不合格。
化学试剂有很多等级,如基准试剂、优 级纯(GR)、分析纯(AR)、化学纯 (CP)、色谱纯、光谱纯等。
二、药物杂质的来源
1. 生产过程中引入
(1)原料、反应中间体及副产物
注意:药典中各药物品种项下规定的杂质 检查项目,是指正常生产和贮存中可能产 生并需控制的杂质。药典中未规定检查的 杂质,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在正常生产和贮藏过程中不可能引入 ;
—含量甚微或临床限量允许较宽,对人 体和药物质量无不良影响;
—有些药物中可能含有某些杂质,对其 认识尚不够,有待积累资料,也可暂缓订 入检查项下。
AgNO31ml
(避免AgCl分解)

H2O
标 准
稀HNO310ml
AgNO31ml
溶 液
H2O
(3)注意事项 1.标准氯化钠溶液应为临用前配制,浓度
为 10ug/ml的Cl-,氯化物浓度以50ml中含 50μg~80μg的Cl-(相当于标准氯化钠溶
液 5.0ml~8.0ml)
2.硝酸加入避免杂质干扰检查,(除去 CO2+3、
SO2-4、C2O4-2、PO3-4的干扰),加速氯 化银

药物分析_ 药品质量标准_2-2 药品质量标准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和稳定性试验_

药物分析_ 药品质量标准_2-2 药品质量标准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和稳定性试验_
➢标准制定的理由(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所 用方法均需说明方法原理、注意事项等,除非方 法已被中国药典收录)
➢与已有标准的对比(说明项目指标取舍理由、限 度设定或调整理由)。
➢其他内容
药品标准制定原则
科学性
规范性
先进性
权威性
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
Thank You!
l 化学原料药:首选容量分析法,一般不用UV-Vis。 l 多组分药物(如四环素、庆大霉素)选用色谱法。 l 制剂:首选色谱法,也可用UV-Vis或荧光法。
含量的限度
➢按所含有效物质的重量百分数表示。
➢限度规定有上、下限,准确至0.1%。含量上限规 定不超过101.0%,可以不标明。
l 原料药:按干燥品计算,含 C9H8O4不得少于98.5%。
l 片剂:本品含阿司匹林应为标示量 的95.0%-105.0%。
稳定性试验
➢药品稳定性:药品保持其理化性质和生物 学特性不变的能力。
目的:为生产、 包装、贮存、运 输和有效期制订 提供依据。
稳定性试验
➢药品稳定性:药品保持其理化性质和生物 学特性不变的能力。
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
重点考察项目:原料药与制剂稳定性试验考察的 侧重点不同; 共同点:性状(雾剂除外)、含量、有关物质。
结果的界定:原料药,按有关标准判定; 制剂:含量,与初始值相比变化超过5%,或生物 或免疫方法检测效价不合格。其它指标按质量标 准判定。
供试品和标准物质
➢供试品:供分析检验的药物样品。 ➢标准物质:
第一章
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药品标准:鉴别
➢鉴别试验分为:
• 一般鉴别试验(区分药物类别) • 专署鉴别试验(证实具体药物)

药物分析 药物的杂质限量及检查方法

药物分析 药物的杂质限量及检查方法
(一)化学方法 (二)色谱方法 (三)光谱方法 (四)其他方法
9
(一)
化 学 方 法
1 杂质与一定试剂反应产生沉淀
盐酸肼屈嗪中游离肼的检查.
2 杂质与一定试剂反应产生颜色
氯硝柳胺中2-氯-4-硝基苯胺和5-氯水杨酸的 检查
3 杂质与一定试剂反应产生气体
盐酸乙基吗啡中胺盐检查.
4 滴定法
10
(二)
比较法: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定特定的杂质 参数,与规定的限量相比,不得更大。
三、杂质的限量(Limit Test)
杂质限量计算法如下:
杂质限量(%) 杂质最大允许量 100% 供试品量
标准溶液的浓度 标准溶液的体积 100% 供试品量
CV
L(%)
100%
S
注意单位统一!
四、杂质的常用检查法
按毒性分类 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
按理化性质 有机杂质、无机杂质、残留
分类
溶剂
三、杂质的限量(Limit Test)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 (parts per million, ppm )
杂质 限量 控制
限量检查
对照法 灵敏度法 比较法
定量测定杂质含量
注意平行原则
三、杂质的限量(Limit Test)
(二)
色 谱 方 法
3.气相色谱法(GC) ——用于药物中挥发性杂质的检查,
如药物中残留溶剂、农药残留量等.
检查方法:同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溶液加入法
19
(二)
色 谱 方 法
4.毛细管电泳法 —
20
(三)
光 谱 方 法
1.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2. 红外分光光度法 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药物分析 第03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药物分析   第03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3) 显色剂:硫代乙酰胺
(二)第二法 炽灼残渣法
适用于含芳环、杂环以及不溶于水、稀酸、乙醇及碱的有机药物。
1. 原理 对照法 500~600℃炽灼后的残渣,经处理后,依一法检查。
2. 操作方法
HNO3、 500~600℃炽灼残渣 样品:S置坩埚中 残渣 HCl、 H2O 氯化物 依一法检查 NH3 H2O调节至pH7.0左右 pH3.5缓冲液2.0ml
管1 管2 (样品管) (对照管)
蒸馏水中氯化物的检查
HNO3、AgNO 3TS 5滴 1mL 50ml蒸馏水 不得发生浑浊
0.2mg/50mL 4µ g/mL
三、 杂质限量的计算
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 杂质限量= 100% 供试品量 标准溶液体积 标准溶液浓度 杂质限量= 100% 供试品量
二、药物中杂质的来源
1. 生产过程中引入 (1)原料、反应中间体及副产物 (2)试剂、溶剂、催化剂类 (3)生产中所用金属器皿、装置以及其他不耐酸、
碱的金属工具所带来的杂质
2. 贮藏过程中产生 水解、氧化、分解、异构化、晶形转变、聚合、 潮解和发霉等
易发生水解反应的结构: 酯、内酯、酰胺、卤代烃、苷类等 易发生氧化反应的结构: 醚、醛、酚羟基、巯基、亚硝基、双键等
例:中国药典(2005)重金属检查法中,所使用的显色剂是( A. 硫化氢试液 )
B. 硫代乙酰胺试液
C. 硫化钠试液 D. 氰化钾试液
E. 硫氰酸铵试液
五、砷盐检查法 (一)古蔡法
1. 原理 对照法
Ch.P.(2005)、BP(2000)
Zn HCl H2 AsO33 AsH3
C. 所含杂质的绝对量不同 D. 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速度不同 E. 所含有效成分的生理效应不同

药物的杂质检查药物分析课件

药物的杂质检查药物分析课件

比较法
第一节 概述
习题一 磷酸可待因中吗啡的检查 取本品0.10 g,加盐酸溶液(9→1000)使溶解成5ml,加亚硝酸钠 试液2ml,放置15min,加氨试液3ml,所显颜色与吗啡试液[取 无水吗啡2.0mg,加盐酸溶液(9→1000)使溶解成100ml] 5.0ml用 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问限量是多少?
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加以规定,它不考虑杂质对生物体的生理作
用及毒副作用.
化学试剂——一般分为4个等级〔基准试剂、优级纯或特种试 剂(光谱纯、色谱纯、农药残留检测级)、分析纯和化学纯〕
第一节 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1.合成过程:原料不纯或反应不完全,中间体、副产物在精
制中未除尽
生产 2.制剂过程
杂 过程 3.生产过程:试剂、溶剂、还原剂残留
•注意事项 :
•供试液浑浊,含HCl的水洗净滤纸,过滤
•供试液有颜色,内消色法
第二节 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三、铁盐检查法
1. 硫氰酸铁法 (Ch.P 和USP采用)
F 3 e 6 SC H N C F S leC 63 N
4ml稀HCl/50ml,目的?
红色
加水溶解
供试品
25ml
稀HCl 4ml 过硫酸铵 50mg
❖ 测定条件
▪ C标NaCl = 10µg/ml,50ml溶液中含Cl-50~80µg为宜 ▪ HNO3避免碳酸银、磷酸银、氧化银沉淀(10ml/50ml) ▪ 先使溶液体积为40ml,再加入硝酸银 ▪ 暗处放置
❖ 注意事项
▪ 供试液浑浊,含硝酸的水洗涤滤纸,再过滤 ▪ 供试液若有颜色,可用内消色或外消色法 ▪ 碘的干扰 氨制硝酸银或升华法 ▪ 不溶于水的药物,水溶解过滤 ▪ 有机氯:转化为无机氯

药物分析 药物的杂质检查

药物分析 药物的杂质检查

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治疗作⽤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对⼈健康有害的物质。

药物的纯度,是指药物的纯净程度。

在药物的研究、⽣产、供应和临床使⽤等⽅⾯,必须保证药物的纯度,才能保证药物的有效和安全。

通常可从药物的结构、外观性状、理化常数、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等⽅⾯作为⼀个有联系的整体来表明和评定药物的纯度,所以在药物的质量标准中就规定了药物的纯度要求。

药物中含有杂质是影响纯度的主要因素,如药物中含有超过限量的杂质,就有可能使理化常数变动,外观性状产⽣变异,并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杂质增多也使含量明显偏低或活性降低,毒副作⽤显著增加。

因此,药物的杂质检查是控制药物纯度的⼀个⾮常重要的⽅⾯,所以药物的杂质检查也可称为纯度检查。

⼀般化学试剂不考虑杂质的⽣理作⽤,其杂质限量只是从可能引起的化学变化上的影响来规定。

故⼀般情况下不能与临床⽤药的纯度互相代替。

随着分离检测技术的提⾼,通过对药物纯度的考察,能进⼀步发现药物中存在的某些杂质对疗效的影响或其具有的毒副作⽤。

且随着⽣产原料的改变及⽣产⽅法与⼯艺的改进,对于药物中杂质检查项⽬或限量要求也就有相应的改变或提⾼。

杂质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是由⽣产过程中引⼊;⼆是在贮藏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引起药物理化性持发⽣变化⽽产⽣。

由于所⽤原料不纯或所⽤原料中有⼀部分未反应完全,以及反应中间产物与反应副产物的存在,在精制时未能完全除去,都会使产品中存在杂质。

在贮藏过程中在温度、湿度、⽇光、空⽓等外界条件影响下,或因微⽣物的作⽤,引起药物发⽣⽔解、氧化、分解、异构化、晶型转变、聚合、潮解和发霉等变化,使药物中产⽣有关的杂质。

不仅使药物的外观性状发⽣改变,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药物的稳定性和质量,甚⾄失去疗效或对⼈体产⽣毒害。

药物中的杂质按来源可分为⼀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般杂质是指在⾃然界中分布较⼴,在多种药物的⽣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的杂质,如酸、碱、⽔分、氯化物、硫酸盐、砷盐、重⾦属等。

药物分析第四章药物纯度及其检查方法

药物分析第四章药物纯度及其检查方法

药物分析第四章药物纯度及其检查方法药物纯度指的是药物中所含有的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

药物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因此,药物的纯度及其检查方法是药物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药物纯度主要包括物质的纯度、化学纯度和含量分析。

物质的纯度是指物质中所含有的目标成分的相对含量。

药物制剂中常常包含了其他成分,如辅料、附属物质等。

因此,需要对药物制剂进行分离提取,通过色谱、电泳等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目标成分的含量。

化学纯度是指药物中各种化学性质的成分的相对含量。

药物分子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同分异构体、溶剂分子或结晶水等,这些杂质会对药物的性质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通过红外光谱、质谱等方法进行分析,确定药物化学成分的纯度。

含量分析是指药物中所含有的目标成分的绝对含量。

药物制剂中的目标成分的含量是药物疗效的基础。

因此,需要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对药物进行含量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色谱、滴定法、重量法等。

药物纯度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定量药物纯度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

色谱法可以将药物中目标成分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通过检测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目标成分的含量。

2.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药物溶液在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来确定目标成分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可被紫外光激发的物质,对药物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3.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确定药物中的目标成分和杂质。

常用的质谱方法包括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质能联用等。

质谱法可以通过检测分子离子峰的质量和离子流强度来确定药物的纯度。

4.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药物纯度检查方法。

通过称量药物样品的质量,并与理论质量进行比较,来确定药物的纯度。

重量法适用于一些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药物。

总结起来,药物纯度及其检查方法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内容。

物质的纯度、化学纯度和含量分析是药物纯度的主要方面。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纯度检测方法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纯度检测方法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纯度检测方法药物分析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在药学领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而药物纯度检测方法作为药物分析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药物质量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物纯度检测方法,并分析其原理和应用。

一、物质的纯度在开始介绍药物纯度检测方法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物质的纯度。

物质的纯度是指物质中所含的目标成分与其他杂质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纯度越高,说明目标成分所占的比例越大,杂质越少,药物品质越好。

二、色谱法检测药物纯度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纯度检测方法,主要利用物质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和检测。

常见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气相色谱法主要适用于挥发性和热稳定性好的物质,其原理是利用样品在气相载气流动相中的相互分配来进行分离和检测。

气相色谱法不仅可以检测药物的纯度,还可以确定其组分以及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则适用于疏水性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等物质的分析。

其原理是利用样品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亲疏水性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药物纯度检测、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质量光谱法检测药物纯度质量光谱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药物纯度检测方法,主要利用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散射或荧光等性质进行检测。

常见的质量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和荧光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是根据物质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的吸光度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含量和纯度。

这种方法通常对于有色或吸收紫外可见光的物质比较适用。

通过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可以得到物质的浓度和纯度信息。

荧光光谱法则是基于物质受到激发后重新发射荧光的原理,通过测量样品的荧光强度和波长来检测物质的纯度。

荧光光谱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等方面。

四、核磁共振法检测药物纯度核磁共振法(NMR)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分子结构的分析和纯度的确定。

药物分析-药物的纯度检查 (2)

药物分析-药物的纯度检查 (2)
⑤ 干扰物的排除方法 供试品中的微量Fe3+ 在弱酸性溶液中氧化H2S析出S,影响 检查. 加入抗坏血酸或盐酸羟胺使Fe3+ 还原为Fe2+,消除Fe3+的影响. 如:葡萄酸亚铁中重金属的检查
33
四 重金属检查法
第二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
适用于在水、稀酸或碱、乙醇中 难溶,或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 合物的有机药物,如具有芳环、 杂环的有机药物中重金属的检查 按中国药典的第二法检查.
---最适检出浓度: 0.1 –0.5mg SO42- /50ml
18
二 硫酸盐检查法
③ 加稀盐酸的目的
50ml供试液含2ml为宜.过 多会增大硫酸钡的溶解度,使 浊度降低.供试品溶液有色时的
处理方法
19
二 硫酸盐检查法
④供试品溶液有色时的处理方法.
⑤药物在水中不溶解时的处 理方法.
20
三 铁盐检查法
药物的纯度检查
1
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三节 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2
一 氯化物检查法
1.原理
Cl-+Ag+ H+
AgCl
标准氯化钠溶液浓度:
Cl- 10g/ml
3
2.操作方法(比浊法)


对水 至 25ml、d il HN O3 10 ml 、 水

40ml
AgNO3TS
1 ml

暗处放5置05mmlin 比较
40ml AgNO3TS 暗处放置5min 比较浑浊程度
4
观察
5
一 氯化物检查法
3.注意事项及讨论
① 平行试验
6
一 氯化物检查法
② 加稀硝酸的目的 a.加速氯化银浑浊的生成 b.避免杂离子干扰. c.稀硝酸的量.

药物分析的最基本任务

药物分析的最基本任务

药物分析的最基本任务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药品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的一门学科。

目的是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药品用于防病、治病、诊断疾病、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的物质。

一般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报告。

取样:鉴别:判断真伪。

检查:称纯度检查,判定药物优劣。

含量测定: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检验报告必须明确、肯定、有依据。

计量仪器认证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进行监督检查。

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

验证内容: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一、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百分回收率表示。

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二、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过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1、重复性:相同条件下,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

至少9次。

2、中间精密度: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重现性: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分析方法被法定标准采用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相互干扰的程度。

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圴应考察专属性。

医学,教育网检测限: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无须定量。

用百分数、ppm或ppb表示。

定量限: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测定结果应具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范围:能达到一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耐用性:指在一定的测定条件稍有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2.特殊杂质:指特定的药物
在生产或贮存过程中,根据药 物的性质、生产方法和工艺条 件,有可能引入的杂质 .
特殊杂质是多种多样的, 如:阿司匹林 ——水杨酸
对乙酰氨基酚 ——对氨基酚
24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按结构可分为2类
1.无机杂质:Cl-、SO
药物的纯度检查
1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杂质与纯度 二.杂质的来源、分类 ※三.杂质的限量检查
2
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的纯度要求
1.药物的纯度:指药物纯净 的程度。 是反映药品质量的 一项重要指标。
3
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的纯度要求
药物纯度与试剂纯度 共同点 不同点
4
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的纯度要求
6
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的纯度要求
一般分为 4个等级:基准试
剂、优级纯或特种试剂(光谱 纯、色谱纯、农药残留检测 级)、分析纯和化学纯。
7
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的纯度要求
例如:硫酸钡( BaSO 4)
试剂规格对可溶性钡盐不做检查 .
检查:氯化物、铁、灼烧失重等
药用规格 如存在可溶性钡盐则
24

S2-、CN -、As 盐、重金属等 .
2.有机杂质:有机药物中
引入的原料 、中间体、副产物、 分解物、异构体、残留溶剂等 .
25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按性质可分为3类
1.信号杂质
——指本身一般无害 ,但其含 量多少可反映药物纯度水平 ,指示 生产工艺是否合理 .
如:氯化物、硫酸盐等 .
28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b 异构体中 ,其顺式体与反 式体的生物活性也不相同; 如: VA以全反式的生物活性 为最高.
29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c 药物的晶型不同 ,其理化常数 ,
溶解性稳定性 、体内的吸收和疗效 也有差异 .
如:驱虫药甲苯咪唑 ,有A、B、C三 种晶型.
10
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的纯度要求
其他检查 药品质量标准的检查项下除
了纯度检查的内容外,还包 括有效性、安全性和均匀性 的检查。
11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一)杂质的来源 生产过程中引入 贮存过程中引入
12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生 产 过 程 中 引 入 Cl
不同点:
a.药物纯度--又称为药用规格, 主要从用药安全、有效和对药 物稳定性等方面考虑,只有合格 品和不合格品。
5
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的纯度要求
b.化学试剂的纯度--是从杂
质可能引起的化学变化对 使用 的影响以及从试剂的 使用范围 和使用目的 加以规定 ,它不考 虑杂质对生物体的生理作用及 毒副作用。
COOH OCOCH 3
H2SO4
14
水杨酸 苯酯
乙酰水杨 酸苯酯
COOH
H+ OH + (CH 3CO) 2O
COOH OCOCH 3
乙酰 水杨 酰水 杨酸
乙酰水杨 酸酸酐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2.药物在制剂过程中,产生新的

杂质
产 过
例:肾上腺素注射液中检查肾上

腺素磺酸

21
第一节概述----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二)杂质的种类
来源 结构 性质
22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按来源可分为 2类
1.一般杂质 :指在自然界中
分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 或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 如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砷 盐、硫化物、铁盐、易炭化物、 水分、有机溶剂残留量等 .
导致医疗事故 . 检查:可溶性钡盐、重金属、砷
盐等
8
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的纯度要求
化学试剂不能代替药品使用
9
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的纯度要求
2.药物的杂质(impurity ):
Ch.P指任何影响药品纯度的物 质均称为杂质. 具体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 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 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其中C晶型的驱虫率 90%,B晶型的 驱虫率 40~60%,A 晶型的驱虫率小 于20%.
30
第一节概述----三杂质的限量检查
限量检查:limit test 1.三种检查方法 标准对照法
灵敏度法 比较法
31
1)标准对照法
操作: (平行试验) ? 比较两比色管的 颜色或浊度 ,判 (样管品1管)(对管照2管)断符杂合质规限定量. 是否
向异构化反应,生成差向四环素

(毒性高、活性低)



H3C OH H N(CH3)2

OH pH2~6

DC B A CONH2
H3C OH (CH3)2N H DC B A
OH CONH2
OH OH O OH O
OH OH O OH O
20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有的杂质即可以有生产 引入,也会因贮存引入, 如卡比马唑中甲巯咪唑.
26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按性质可分为3类
2.有害杂质
——对人体有毒害的杂质. 在质量标准中严加控制,以保 证用药安全.
如:重金属、砷盐、氰化 物、氟化物等.
27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3.无效或低效杂质
a 具有立体异构体的药物 , 其生物活性有很大差异; 如:肾上腺素为左旋体 ,其 升压作用是右旋体的12倍.
过 程
质相近的物质,很难完全分离

除去


18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温度、湿度、日光、空气、

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水解、

氧化、分解、异构化、晶型转
程 中 引
变、聚合、潮解和发霉等变化 而产生杂质。

19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如:四环素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差



16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3.药物生产过程中常需要用到的
生 产 过
试剂、溶剂
4.药物生产过程所用的 金属

器皿、及其他不耐酸的 金
中 引
属工具
入 5.无效或低效 异构体或晶型
17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生 6.天然植物提取:从植物原料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取分离药物常含有结构、性
1.合成药:原料药不纯、原料反
应不完全、中间体或副产物
如双氯非那胺合成工艺:
SO2Cl
SO2NH2
ClSO 3H Cl
NH4OH
SO2Cl Cl
SO2Cl
Cl
Cl
NH4Cl
Cl
13
第一节概述---- 二.杂质的来源与种类
例:阿司匹林的生产过程
苯 酚
水杨酸
COOH
H+ OH + (CH 3CO) 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