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11《让我自己来整理》说课稿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11《让我自己来整理》说课稿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11《让我自己来整理》说课稿第一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11《让我自己来整理》说课稿小学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说教材:这节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三课“让我自己来整理”。

本课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整理习惯的缺失而编写,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整理物品的方法,培养自己整理物品的意识与习惯。

本课重点是加强学生自我整理习惯的培养,学会自主、自律的生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

教师则要设计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整理物品的方法。

二:说设计:刚刚进入小学不久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而且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于孩子们照顾的比较周到,所以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上课流程: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课前先设置猜谜语环节,通过趣味猜谜语的形式,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在猜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感受与生活中常用物品之间的亲密关系。

接着,环节1,选用绘本故事《乱作一团》作为趣味导入,通过故事导入教学,让学生置身于趣味情境中,容易引起共鸣:如果不学会整理房间,那么房间、生活都会乱作一团。

再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有没有像故事中的主角一样曾经找不到自己的“小伙伴”,找不到时你是怎么做的?进而出示学生生活中整理情况的照片,让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和思考:整理物品时,哪些需要扔掉,哪些需要分类收纳,这一环节为下面有序整理方法的学习奠定了情感体验的基础。

环节2,模拟操作——“虚拟空间模拟操作”。

借助小游戏“帮朵拉整理房间”,呈现儿童生活场景,并呈现对应各类生活物品,通过小组交流、集体交流、教师总结等引出“虚拟空间整理魔法”的要领,采用玩的方式但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的活动方式引出本课重点:学习物归原位、有序整理、定时整理,从而提升学生整理物品的能力,收到良好教育成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案教学设计2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案教学设计2篇

《让我自己来整理》第1课时教案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的生活方式。

《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侧重培养儿童的整理能力和良好的整理习惯,帮助学生认识到“乱丢物品的危害”,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基,符合“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倡导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的第3条“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

渗透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关爱父母、体贴家人,符合“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学会做事,学会关心”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目标1、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特点和功能,了解这些用品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帮助。

2、学会根据小伙伴的作用和功能给小伙伴分类。

3、体会用品找不到,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和麻烦,初步感知整理物品重要性。

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小伙伴”,并学会对常用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培养整理技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本课教学内容共有四个话题,小雨和他的“小伙伴”、找不到“小伙伴”了、送“小伙伴”回家、养成整理好习惯。

第一课时主要是完成前两个话题。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并加以丰富拓展,挖掘教材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将知识文本再构,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特点和功能,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用品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帮助。

在此基础上,设计系列情境体验活动,指导学生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体会找不到物品的不便和麻烦。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麻烦?调动他们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为第二课时培养整理技能,养成整理好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并学会关爱父母、体贴家人,渗透感恩教育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弱,缺乏自觉整理物品的意识,不懂得如何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物品,随手乱扔乱放物品现象严重,给自己和他人取用物品带来不便。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生动的例子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物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的物品有一定的依赖性,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他们学会整理和管理自己的物品。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2.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物品的能力,增强自主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整理的重要性,养成整理习惯。

2.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物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通过生动的例子、有趣的活动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整理物品的工具,如收纳盒、抽屉等。

3.准备小组合作的活动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孩子乱丢玩具,引出整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整理的意义,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整理项目,如整理书桌、整理书包等,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整理能力的掌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整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一次整理活动,如整理卧室、整理玩具等,并和家长一起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1《让我自己来整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1《让我自己来整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1《让我自己来整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整理物品,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教材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整理物品的重要性,以及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一定的整理物品的能力,但整理方法和技巧还不够成熟。

学生对于整理物品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乏耐心和毅力。

此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不够强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整理物品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整理物品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物品的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3.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己整理物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物品的习惯,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整理物品。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整理任务。

3.激励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PPT、整理物品的实物等。

2.场地:教室。

3.材料:学生分组合作的整理任务清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杂乱的物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物品杂乱无章吗?为什么需要整理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我自己来整理》。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整理物品的重要性。

同时,展示一些整理方法和技巧,如分类、排序、归纳等。

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整理经验。

《让我自己来整理_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让我自己来整理_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让我自己来整理》导学案导学目标:1. 理解自我整理的重要性,掌握整理方法和技巧。

2. 培养自主整理能力,提高进修效率和生活质量。

导学内容:1. 什么是自我整理?2. 为什么需要自我整理?3. 如何进行自我整理?4. 自我整理的好处和意义。

导学步骤:一、导入引导通过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有没有遇到过进修或生活上的困难源于自己的不整理?自我整理对你有什么意义?二、进修探究1. 什么是自我整理?自我整理是指对自己的物品、思维、时间等进行有条理的整理和安排,使之更加井然有序和高效率。

2. 为什么需要自我整理?- 提高进修效率:整理出一个清晰的进修计划和环境,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进修效果。

- 提高生活质量:整理出一个整洁的生活空间,能够让人心情愉悦,提高生活品质。

- 塑造自律性格:自我整理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整理培养自律和自控能力。

3. 如何进行自我整理?- 物品整理:分类整理,定期清理,避免堆集和杂乱。

- 思维整理:制定进修计划,归纳总结,培养逻辑思维。

- 时间整理:合理安排时间,设定目标,避免拖延和浪费。

4. 自我整理的好处和意义- 提高效率:整理有助于减少混乱和浪费,提高工作和进修效率。

- 塑造习惯:通过长期的自我整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

- 增强自大:整理出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能够增强自大心和自尊心。

三、实践演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进修和生活情况,制定一个自我整理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息完善和调整。

四、总结反思请学生总结自我整理的体会和收获,分享自己的整理心得和方法,以及未来的整理目标和计划。

五、拓展延伸邀请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进修更多的整理方法和技巧,不息提升自我整理能力。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一次自我整理,记录整理过程和效果,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整理心得和体会。

导学案结束语:自我整理是一个持续不息的过程,需要坚持和耐心。

只有通过不息的整理和调整,我们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序和高效,提升进修和生活质量。

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1.认识整理的重要性,了解整理的好处;
2.学习整理的方法,如分类、归纳、排列等;
3.实践操作,整理个人物品,展示整理成果;
4.交流分享,让学生互相借鉴优秀的整理方法;
5.总结整理的意义,激发学生持续保持整理好习惯的动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提高其对生活事务的管理与组织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具体的整理实践活动,如整理书包、书桌等,让学生掌握整理的基本方法。
-通过课后持续跟踪与评价,确保学生将整理习惯应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
2.教学难点
-分类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提高整理效率。
-整理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整理策略,解决整理过程中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整理的基本概念。整理是指将物品或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归类、安排,使其变得有序。它是提高生活效率、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方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整理书桌来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整理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自律性与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自觉保持整理成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举例解释:
-通过设置不同场景,如整理文具、衣物等,让学生练习分类思维,提高整理能力。
-在整理实践中,引导学生根据物品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如使用隔层、抽屉分隔等。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保持环境整洁的责任感,培养自律性。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听到整理的重要性时,表现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这让我意识到,原来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整理对生活学习的影响。因此,强调整理的重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精选11篇)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精选11篇)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精选11篇)《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1【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统编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爱我家”,由“我和我的家”“家人的爱”“让我自己来整理”“干点家务活”四课组成。

教材以“小伙伴”为切入点,用拟人化的方式,将玩具、文具和生活用品分类摆放,归类说明。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学习不久一年级学生来说,生活、学习、行为习惯都会有点困难。

孩子们还处于变化和正在变化中,很多时候依赖家长和老师。

就像整理书包这种事情,多数是由家长代劳的。

介于此,在教学《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时,我选择和学生合作设计活动内容,共同组织活动过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乐于接受。

【设计思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育活动源于儿童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课程才会变得对儿童有意义。

为此,我在课的开始以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再通过课件展示分类整理的方法,同时指导践行;组织整理书包比赛,让学生体会整理带来的方便,师生达成共识;顺势引导;学会整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课后拓展的内容是每天按课表进行书包整理,整理目的明确,整理难度提高,需要家长参与指导,好习惯贵在坚持。

教学目标:1.懂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不会做的要学着做。

2.学习要整理两个小窍门,即物品归类及定时整理。

3.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要加强学生整理习惯的培养,使其学会自主,侓地生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

活动过程活动前情景设计:组织比赛:整理书包、找文具。

初步感悟学会整理的重要性,自己的事自己做。

绘本导入——“乱作一团”的我们1.选用绘本《乱作一团》作为趣味导入,内容讲到全家总动员,一起寻找小仓鼠一幕时戛然而止,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不学会收拾房间,那么房间里真的会乱做一团,整个生活也会乱作一团哦!2.寻找身边的小伙伴: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麻烦?大多时候,你总会找不到哪些小伙伴呢?这些“小伙伴”分属于哪些生活场景?遇到找不到“小伙伴”的情况,你会怎么做?3.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同学日常生活中的整理情况的视频和照片等。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到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2.帮助学生学会整理书包、书桌等个人物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3.鼓励学生养成自己整理物品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整理物品的意义,学会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物品的习惯和意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整理物品的习惯持续保持下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游戏教学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个杂乱的书包和一张堆满书本、文具的书桌的图片。

-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这个书包和书桌是不是很凌乱呀?你们平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学生观察图片后回答。

2.再展示一个整理得整齐干净的书包和书桌的图片。

-那再看看这张图片,是不是感觉很舒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我自己来整理》。

(二)新课讲授1.为什么要整理-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为什么要整理我们的物品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整理可以让我们更方便地找到需要的东西,节省时间。

比如,如果书包整理得好,我们一下子就能找到课本和作业本,不会因为找东西而耽误上课。

-整理能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整洁、舒适,心情也会更好。

一个整齐的书桌会让我们更愿意在上面学习。

-学会整理是一种生活技能,能培养我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让我们变得更独立。

2.怎样整理书包-教师拿出一个书包,里面装着各种书本、文具等物品,边演示边讲解整理书包的步骤。

-第一步,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第二步,分类整理。

把书本按照科目分类,比如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等放在一起;把作业本也按照科目分类放好;然后把文具,如铅笔、橡皮、尺子等放在一起。

-第三步,把整理好的书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放进书包,大本的书放在下面,小本的书放在上面。

-第四步,把作业本放在书本的上面。

第11课 让我自己来整理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第11课 让我自己来整理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整理的意义和方法。

掌握整理自己的物品和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整理自己物品和时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整洁的习惯。

【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1.整理的意义和方法。

2.整理自己的物品。

3.整理自己的时间。

【教学重点】1.了解整理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整理自己的物品和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正确整理自己物品和时间的能力。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习惯。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法和示范法相结合。

【教学时间】本节课预计需要用时40分钟。

【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保持整洁的习惯以及整理自己物品和时间的方式。

2.讲解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整理的意义和方法:整理的意义在于:保持物品的整洁和清爽。

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增强自己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整理的方法有:分类法:按照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

归位法:把物品放回原处,维持原来的秩序。

标记法:标记物品的归属。

提醒法:设置提醒来帮助自己记得采取行动。

3.整理自己的物品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分类:按照种类,将物品分门别类地放置。

归位:将物品放回原位。

标记:把物品打上自己的名字或者贴上标签。

4.整理自己的时间引导学生讲述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浪费时间,提高效率。

如安排时间学习,阅读等。

5.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洁和有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整洁、有序的习惯,并且学生能够掌握整理物品和时间的方法,提高效率,增强自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讲解了整理的意义和方法,向学生传达了整理的意义以及方法,并通过示范展示如何整理物品和时间,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理的方法。

在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摆一摆、考一考等过程,提高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整理的方法,并学会主动去整理自己的物品。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星星贴画、学具袋(玩具、衣物图片、学习用品等)学生:书包、文具用品、书本。

四、教学设计:(一)激趣:1.明确本节课活动:摘星星2.一起认识小布叮(二)活动一:猜一猜1.文具盒2.铅笔3.书4.师小结并板书:学习用品(三)活动二:说一说1.听小布叮和它的学习用品小伙伴的故事2.说一说:(1)为什么这些学习用品小伙伴这么喜欢小布叮?(2)你是怎样爱护你的学习用品小伙伴的?(四)活动三:做一做1.猜一猜东东找东西为什么那么困难?2.谁能告诉他书包怎么整理呢?3.师小结并板书:分类整理4.小朋友们把书包里的文具用品摆放在桌子上5.揭示课题并板书:让我自己来整理6.整理自己的书包7.比赛拿出《道德与法治》书放在桌子上(五)活动四:理一理1.说说有哪些生活用品板书:生活用品2.看教材第43页情景图(1)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2)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3)再想一想,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4)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3.师小结并板书:物归原位4.小组合作理一理5.小组汇报并展示(六)活动五:你能做到吗?1.自己收拾书包;2.自己整理书桌和抽屉;3.自己整理玩具;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自己叠被子。

(七)全课总结:1.说说你帮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事?2.说明爱爸爸妈妈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八)课后作业:选择自己最想整理的地方,用上今天学习的方法把它整理好,登巴巴妈妈回来之后给他们一个惊喜。

别忘了拍照下节课一起来分享!(九)板书设计:让我自己来整理学习用品分类整理爱生活用品物归原位。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1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适用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该课程主要介绍了儿童自我管理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情感管理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儿童自我管理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2.理解通过自我管理和情感管理来保护自己和别人的重要性;3.掌握收拾和整理书包的方法;4.掌握分类和分组物品的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情感管理的能力;2.提高学生分类和分组物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我卫生保护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能自己做好自我管理和情感管理。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情景引导法:通过带领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整理卫生。

2.课件设计法:通过PPT设计,引导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整理分类及分类原则。

3.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学生合作和独立完成整理分类过程,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情感表现。

教学步骤步骤一:复述课文教师简要复述课文,然后以问题展开讨论:“你们每天都需要整理自己的书包或者自己的玩具吗?为什么需要整理?”步骤二:情景引导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操作,以学生书包的整理和分类为例,引导学生体验整理卫生的过程。

教师应在引导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合理要求,既不能要求过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

步骤三:分类原则的引导教师运用PPT设计,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书包内物品的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类原则,包括颜色、大小、形状、材质等。

步骤四:分类练习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分类练习,先进行集体分类,然后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分类。

步骤五: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分类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学生个人对整理的感受和经验。

四、教学资料1.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ppt;2.教师精选的用于分类练习的物品。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分类原则的掌握情况;2.学生分类练习完成情况和方法;3.学生参与整理感受和反思的情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让我自己来整理4-部编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让我自己来整理4-部编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让我自己来整理4-部编版《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生活、学习用品的重要性,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2、学习整理物品的两种方法,即物品分类整理和定时整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整理物品的两种方法,即物品归类整理和定时整理。

教学用具:课件寻宝箱2个学生整理的书桌、文具、校服、书包、书本等材料各2份。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的小伙伴(8分钟)1、教师拿出小熊玩具并向学生介绍这是我的“玩具小伙伴”,然后提问学生“你的玩具小伙伴是谁呢?”2、课件展示书包和铅笔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这些是“学习小伙伴”(板书:学习小伙伴),然后提问学生“你的学习小伙伴还有哪些?”,继而再提问“这些学习小伙伴对你有什么帮助?”4、小结:原来“学习小伙伴”和“生活小伙伴”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那么多的帮助、那么多的好处,因此我们要好好地对待他们,不能随意地让它们乱摆乱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进行初步的分类,知道“学习小伙伴”和“生活小伙伴”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初步形成要对待好“小伙伴”的意识。

二、游戏明理——寻宝游戏(5分钟)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教师选出2位选手进行寻宝,选手在教师发出指令后快速地从寻宝箱中找出对应的物品,最快找出的选手就赢,三盘两胜,其他的同学作为裁判员在座观看比赛并喊出每局胜利者的名字。

2、游戏结束后,教师宣布游戏结果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某某某同学能快速找出对应的物品?”3、小结:宝箱中的物品都是我们的“学习小伙伴”,把它们摆放整齐,对学习很有帮助,我们一找就能够找到,非常方便。

如果东西摆放不整齐,我们就会像书P43页的那个小男孩那样找不到他自己的“小伙伴”了。

因此我们要学习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板书课题:让我自己来整理)【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学会观察两个宝箱(一个整整齐齐,一个乱七八糟)的不同之处并体会到物品摆放整齐的好处和物品摆放混乱的坏处,树立起自己的物品要整齐摆放的意识。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整理物品的能力。

2.教学难点: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让我自己来整理》2.生字词卡片3.整理物品的相关图片4.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整理物品的经历,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含义。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认读。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四)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谈论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整理物品的图片,学生进行观察。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整理物品的经验。

3.各组选代表进行实践操作,展示整理成果。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感受。

(四)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回家后尝试整理自己的房间。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整理任务,并拍照至班级群。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实践成果。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整理物品的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特点和功能,了解这些用品,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哪些帮助。

2.学会根据“小伙伴”的作用和功能,能给“小伙伴”分类。

3.体会用品找不到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和麻烦,初步感知整理物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日常用品的特点和功能,学会根据它们不同作用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体会用品找不到给学生生活带来的不便和麻烦,认识到培养整理技能,养成整理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认识小雨的“小伙伴”1.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温暖的家,(简笔画“家”)除了有陪伴我们的家人,还有很多的小伙伴。

(播放视频)小雨家都有什么?指名回答。

2.这时传来了一阵喧闹声,我们去听一听吧!(播放视频)师:同学们,你们来评一评到底是谁最重要呢?为什么?指名回答。

3.师小结:无论是牙刷、牙膏还是铅笔、橡皮,他们都有各自的本领,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多帮助,所以都很重要,都是我们的“小伙伴”。

教师贴小伙伴。

二、介绍我的“小伙伴”1.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做猜一猜,大家猜猜老师说的“小伙伴”是谁。

(课件出示)两个小口袋,天天贴身带,如果带一只,就把人笑坏。

小小船儿一对,坐着客人十位。

白天忙着赶路,晚上靠岸休息。

全身一张皮,吃饱鼓又圆,不吃没力气,不能蹦和跳。

2.我们来介绍一些自己的“小伙伴”并说说他有什么作用。

指名回答。

教师贴作用。

三、送“小伙伴”回家1.“小伙伴”太多了,如果乱扔乱放,用的时候找不到了,也会有麻烦。

大家来看看下面发生了什么。

(播放视频)指名回答。

2.你有没有找不到“小伙伴”的时候呢?指名回答。

3.怎样让这么多的“小伙伴”能及时地为我们服务呢?指名回答。

教师贴分类放。

4.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位能干的朋友,看看他们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5.我们把这些“小伙伴”按类给他们分着放,用的时候找起来会很方便。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动手分类。

(文具生活用品玩具)6.我们平时要养成给“小伙伴”按类摆放的好习惯,而且还要注意用完了怎么做?教师贴归原位。

新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3套(2019最新编辑)

新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3套(2019最新编辑)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教学重难点1.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2.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4个储物箱,箱内零乱地堆放着各种学习用品和无危险的生活用品。

2.把桌椅挪开,使活动地点空间尽量大。

教学过程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课堂小调查1.课堂小调查:你的书包是谁整理的?有谁自己整理自己书包的?2.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学生介绍他(或她)是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的。

比一比,看谁做得好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4.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5.两个小口袋,天天贴身带,如果带一只,就把人笑坏。

我是……6.小小船儿一对,坐着客人十位。

白天忙着赶路,晚上靠岸休息。

我是……二、找不到“小伙伴”了1.教师根据本班学生数分成相应的几组(假设4组),从准备好的储物箱中找东西。

2.看哪组同学最先找到(橡皮、卷笔刀……)3.谈感受:在刚才找东西的过程中,说说大家感受到什么困难?(太乱、东西多、……) 4.以小组为单位将储物箱中的东西进行整理,再比赛看谁找得快。

5.让优胜组介绍他们得胜的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三、送“小伙伴”回家师:把“小伙伴”送到哪里去呢?1.参照教材,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做到了哪些?没做到哪些?2.分组讨论,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还可以做哪些?(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房间、床铺等,帮父母整理家中的摆设……)。

3.把讨论中确定的自己可以继续做的事情列出来,做一个计划去进行实践。

4.教师指导学生列出准备做的事情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

四、养成整理的好习惯1.师:书本上这样做对吗?生:我不整理,反正妈妈会整理的。

【教学设计】《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学设计】《让我自己来整理》

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平时离不开各类生活用品以及各种玩具,但物品使用过后,进行有序归类、整理的习惯仍在养成中。

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尝试自主整理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学会物归原位和分类整理,有助于学生美好德行的形成。

【教学目标】1.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会做的要学着做2.学习整理的两种方法,即物品归类及定时整理3.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整理掌握分类整理和物归原位的理念【课前准备】教学视频【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壱、导入活动一、找不到“小伙伴”这节课,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靓靓”,靓靓同学想把她的小伙伴分享给你们,接下来让我们认识认识她的小伙伴。

在认识小伙伴之前,老师有两点要求:1.仔细认真地看;2.看完后,请个小朋友来说说靓靓的小伙伴是谁?这个小伙伴发生什么事情了呢?请看大屏幕(课件播放视频)视频看过了,谁来说一说?预设1:靓靓找不到剪刀了(是的,你看的真认真)预设2:靓靓的小伙伴是剪刀,剪刀找不到了。

(说的真清楚,棒)找不到剪刀的靓靓什么心情?她有多着急啊?小朋友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吧,谁愿意把你自己和小伙伴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预设1 我经常找不到我的铅笔。

(我想当时你一定很着急,请坐)预设2 我经常找不到我的橡皮。

(好吧,老师很同情你)小朋友们,找不到小伙伴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谁有好主意,让我们的小伙伴不走丢。

预设1、不乱放(心细的孩子)(对,给它们找一个家)预设2、用完放回去(及时整理,我同意你的建议)[设计意图]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体会那种找不到“小伙伴”的焦急,设身处地地理解找不到小伙伴的帮助学生树立爱整洁的好习惯.活动二、整理书包比赛刚才小朋友说的非常好,那么真正整理起来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一次小组整理书包比赛,用你们喜欢的、认为好的办法快速地整理书包,看哪个小组整理的又快又好。

《让我自己来整理》优秀教案(1)

《让我自己来整理》优秀教案(1)

《让我自己来整理》优秀教案(1)《让我自己来整理》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了生活中整理学习用品的小要领,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乐于自己动手实践。

喜欢自己做的事自己去做,并且能够体会到成就感。

3.行为与习惯培养自理能力,培养基本的学习习惯,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过程与方法在徒手练习和个人示范中学习;在评价和鼓励中纠正;在比赛中巩固,唱儿歌;体验并提高绩效。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培养自理能力,整理柴米油盐。

(2)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难点:知道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要领。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提前调查学生上课的自理情况。

学生准备:家庭的相片。

教学过程活动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1.老师:孩子们,我们上一年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我相信你已经认识了很多朋友,但是小雨呢?除了这些亲爱的朋友,我还认识了很多特别的朋友。

我们去看看吧。

他的朋友有哪些?(课件展示了一些学习生活的文章。

)2.学生回答并列出自己的小伙伴。

3.老师:这些小伙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学生讨论总结,全班交流。

5.老师:好像大家都很熟悉自己的小伙伴,下面老师给大家出两个谜语,大家猜猜这是我们的哪个小伙伴?6.老师课件展示了课本上的两个谜语。

7.大家一起猜。

8.老师宣布谜语的答案,并表扬猜对的孩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小伙伴的含义,启发学生发现这些小伙伴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活动二:找不到小伙伴了1.老师展示视频。

(视频显示一个小学生在乱七八糟的房间里找不到橡皮擦,所以在流汗。

)2.老师和学生一起看视频。

3.老师:看完视频,同学们怎么看?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当时是什么感受?4.学生分组讨论。

5.师生一起汇报,全班一起交流。

6.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7.学生畅所欲言,老师趁机引导。

8.老师:找小伙伴很麻烦,但正是因为我们的东西杂乱无章,房间太乱,才找不到自己的小伙伴。

《让我自己来整理》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让我自己来整理》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让我自己来整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特点和功能,了解这些用品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帮助。

学会根据小伙伴的作用和功能给小伙伴分类。

体会用品找不到,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和麻烦,初步感知整理物品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日常用品的特点和功能,学会根据它们不同作用给物品分类。

难点:体会用品找不到,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和麻烦,认识到培养整理技能,养成整理好习惯的重要性。

三、教学用具一个收拾的非常整齐的书包、一个东西乱放的书包。

四、相关资源图片:玩具、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导语: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你还知道有哪些小伙伴默默陪在你身边吗?出示任务:猜猜它是谁——摸一下它的形状,说出它的特点和名字。

反馈指导:教师准备一个纸箱,里面装满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让学生上来摸。

教师总结:这些不会说话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也是我们的小伙伴,它们默默的陪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学习,陪伴我们生活。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不会说话的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用品和学生用品,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课堂活动】一、认识我的小伙伴活动一:小小分享会,我有很多小伙伴导语:刚才我们认识了很多生活和学习中的小伙伴,大家再来看看图片中的小伙伴,你能替它们做个自我介绍吗?出示任务1:替小伙伴们做自我介绍。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用拟人化的语言进行介绍(介绍外观和作用)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这些小伙伴很熟悉,老师要加大难度了,给大家出几个谜语,看看谜底是你们熟悉的哪个小伙伴。

出示任务2:猜谜语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

学生举手发言,介绍自己的玩具或者文具。

课件展示谜语:谜语一:两个小口袋,天天贴身带,如果带一只,就把人笑坏。

谜底(袜子)谜语二:小小船儿一对,坐着客人十位,白天忙着赶路,晚上靠岸休息。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自己处理事情,学会研究新技能2.了解两种整理方法:分类和定时整理3.养成整理物品的好惯,提高自理能力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小伙伴”老师向学生介绍两个谜语,让学生猜出与研究和日常生活相关的物品。

学生们积极参与,猜对了的获得小贴画奖励。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生活中的“小伙伴”,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

活动二、找不到“小伙伴”老师播放了一个视频,让学生观看。

视频讲述了一个小伙伴——毽子丢失后,图图的心情变化。

老师要求学生仔细观看,并请他们分享自己和小伙伴的故事。

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和关系。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整理物品的两种方法,还学会了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

同时,他们也养成了整理物品的好惯,提高了自理能力。

小朋友们,我们经常会遇到找不到铅笔或橡皮的情况,这给我们带来了麻烦。

那么,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小伙伴不走丢呢?第一个方法是不乱放,我们可以给它们找一个家;第二个方法是用完后及时放回去,保持整洁。

通过整理书包和房间,我们也可以让小伙伴们回家,同时也养成了爱整洁的好惯。

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整理书包比赛,每个小组共同整理书包,按照不同种类分配任务,整理完后要快、静、齐。

比赛结束后,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整理方法,老师进行评价。

如果有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在台前汇报。

如果没有,我们可以通过图图的视频来研究整理书包的方法。

在整理书包的过程中,我们要先分类,然后给它们找一个家,同一类的放在一个家里。

通过动手实践,我们学会了如何整理书包,同时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整理其他的小伙伴。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的房间,有没有发现他的小伙伴都有自己的家呢?我们也可以通过整理房间,让小伙伴们回家,同时也保持房间的整洁。

我们学会了整理的方法,现在我们要分组教淘气如何整理房间。

第一组将教如何整理衣物,第二组将教如何整理玩具,第三组将教如何整理书包,第四组将教如何整理凳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教学重难点
1.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2.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4个储物箱,箱内零乱地堆放着各种学习用品和无危险的生活用品。

2.把桌椅挪开,使活动地点空间尽量大。

教学过程
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课堂小调查
1.课堂小调查:你的书包是谁整理的?有谁自己整理自己书包的?
2.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学生介绍他(或她)是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的。

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
4.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
5.两个小口袋,天天贴身带,如果带一只,就把人笑坏。

我是……
6.小小船儿一对,坐着客人十位。

白天忙着赶路,晚上靠岸休息。

我是……
二、找不到“小伙伴”了
1.教师根据本班学生数分成相应的几组(假设4组),从准备好的储物箱中找东西。

2.看哪组同学最先找到(橡皮、卷笔刀……)
3.谈感受:在刚才找东西的过程中,说说大家感受到什么困难?(太乱、东西多、……) 4.以小组为单位将储物箱中的东西进行整理,再比赛看谁找得快。

5.让优胜组介绍他们得胜的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三、送“小伙伴”回家
师:把“小伙伴”送到哪里去呢?
1.参照教材,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做到了哪些?没做到哪些?
2.分组讨论,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还可以做哪些?(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房间、床铺等,帮父母整理家中的摆设……)。

3.把讨论中确定的自己可以继续做的事情列出来,做一个计划去进行实践。

4.教师指导学生列出准备做的事情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

四、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1.师:书本上这样做对吗?
生:我不整理,反正妈妈会整理的。

生:等长大了我再自己整理。

2.师:怎样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呢?
我的“伙伴”真不少,它们都是我的宝。

各就各位不乱跑,每到用时才好找。

用完它们送回家,有空也给洗个澡。

3.学生分组整理。

五、小组讨论
1.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说说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体会父母长辈的辛苦用自己的方式爱他们)
2.录像:学生在家整理物品的实录。

3.评选“棒棒小当家”,学生采访录像中的主人公,问技巧也可以,问这样做的好处也可以。

4.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