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休克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新生儿休克诊疗指南

新生儿休克诊疗指南

新生儿休克诊疗指南新生儿休克的判断:新生儿休克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对于休克的诊断,首先要明确是否存在休克状态,并判断休克严重程度,同时作出病因诊断,确定休克类型,然后评价脏器功能损害情况。

确定新生儿休克及其严重度往往采用新生儿休克评分法判断(表1-7)。

表1-8 新生儿休克评分方法评分皮肤颜色皮肤循环四肢温度股动脉搏动血压(Kpa)0 正常正常正常正常>81 苍白较慢发凉减弱6-82 花纹甚慢发冷触不到<6 注:皮肤循环:指压前臂内侧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正常<3秒,较慢为3-4秒,甚慢为>4秒四肢温度:发凉为凉至膝肘关节以下,发冷为凉至膝肘关节以上新生儿休克评分:轻度:5分,中度:6-8分,重度:9-10分【实验室检查】1、血气分析、乳酸、电解质、血糖、肝肾功、心肌酶谱2、血常规,CRP,超敏CRP,降钙素,I/T、血培养3、DIC筛选及确诊实验4、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治疗】1、病因治疗2、一般治疗:减少搬动,维持正常体温。

3、扩容(NS20ml/kg,半小时内给入,最大不超过60ml/kg,急性失血者,需立即联系输血治疗)4、纠正酸中毒:应当在有效扩容的基础上进行纠酸;对于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改善循环、保证热量供应,减少乳酸和丙酮酸的产生甚为重要,是治疗的首选手段。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必须在有效扩容和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应用。

可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

其中多巴胺剂量多选用中小剂量(5-10μg/kg.min),有效扩容仍不能维持正常血压,可考虑使用大剂量多巴胺(>10μg/kg.min),如多巴胺剂量超过15μg/kg.min仍不能维持正常血压者,可使用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滴注,剂量从0.05μg/kg.min开始,最大不超过1μg/kg.min。

多巴胺无效或有心源性休克,可用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多巴酚丁胺,常与多巴胺联用,一般从5μg/kg.min开始,最大不超过15μg/kg.min。

儿科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诊疗推荐方案解读

儿科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诊疗推荐方案解读

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代偿期(早期):
3、外周动脉搏动细弱,心率、脉搏增快; 4、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3秒(除外环境温度影 响); 5、尿量 <1 ml / (kg . h) ; 6、代谢性酸中毒(除外其他缺血缺氧及代谢因 素)。
诊疗推荐方案简介---概念

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失代偿期:
一、定义 脓毒症(Sepsis)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 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脓毒症出现循环功能障碍称感染性休克 或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
诊疗推荐方案简介---概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至少出现下列四项标准的两项,其中一项为体温或白细胞计数异 常: 中心温度> 38.5℃ 或 < 36.0 ℃。 心动过速,平均心率> 同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上(无外界刺 激、慢性药物或疼痛刺激),或不可解释的持续性增快超过0.5~ 4 h; 或< 1岁出现心动过缓,平均心率< 同年龄组值第10百分位以下 (无外部迷走神经刺激及先天性心脏病,亦未使用β阻滞剂药物), 或不可解释的持续性减慢超过0.5小时。 平均呼吸频率> 各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上,或因急性病程需 机械通气(无神经肌肉疾病也与全身麻醉无关)。 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下降(非继发于化疗的白细胞减少症),或未 成熟嗜中性粒细胞>10%。
诊疗推荐方案---治疗

纠正凝血障碍: 早期可给予小剂量肝素 5-10 IU/kg 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注(注意 肝素钠不能皮下注射),每6 h 1次。若 已明确有DIC,则应按DIC常规治疗。
诊疗推荐方案---治疗
其他治疗: 1)保证氧供及通气,充分发挥呼吸代偿作用。 应用NCPAP,小婴儿更需积极气管插管及 机械通气。儿童肺保护策略与成人相似。 2)注意各脏器功能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 3)保证能量营养供给,注意监测血糖、血电解 质。

中医内科休克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休克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休克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

属于中医学“厥逆”及“脱证”范围。

多因严重汗、吐、泻下,大量出血,温病正不胜邪,严重外伤,心脏病或过敏反应等原因而产生,其病理变化为脏腑气血津液损伤,阴阳衰竭,尤以亡阳为主。

【诊断】1.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精神委顿或烦躁,甚至昏迷,舌质淡,脉微而数,心音低钝,呼吸微弱,血压下降至收缩压80mmHg以下,脉压差小于20mmHg,甚至消失。

2.询问病前有无外伤、出血、高热、大量汗出、严重吐泻、接触或误服农药或毒药及使用青霉素、普鲁卡因等药物的病史。

3.注意检查外伤情况、皮肤出血点、脱水情况,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等有无异常体征,结合尿量测定、血液、大小便等化验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借以鉴别发生休克的不同原因。

【治疗】一、紧急处理1.使病人平卧,不用枕头,注意安静和保暖。

4.如呼吸停止,或出现严重呼吸衰竭,则迅速进行人工呼吸,给予氧气吸入。

5.针灸疗法(1)体针:取人中、涌泉强刺激,间歇捻转15分钟;如症状改善不显著,血压仍不升高,配内关、素醪,用持续捻针,或加灸气海、关元,直至休克症状消失。

配用耳针:肾上腺、枕、心或脑点。

(2)体针:取涌泉、足三里,耳针取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

先强刺激,血压上升后,延长捻针的间隔时间,血压稳定后维持数小时即可拔针。

以上两种处方可任选一方,如效果不显时,也可换用另一方。

6.密切观察呼吸、脉搏、血压和面色、神志等方面的变化。

二、辨证论治根据休克的临床表现多为亡阳虚脱,故治法当以回阳救脱为主。

如因阴伤及阳,则当救阴回阳;若因邪盛正虚,则当观察邪正间的消长关系,扶正祛邪并治。

可由鼻饲管给药。

方药举例:参附汤加味。

红参IOg,熟附片10g,牡蛎15g,五味子10g,山萸肉IOgo 加减:兼阴伤,见舌红而干,口渴,虚烦,加麦冬10g,北沙参12g,石斛12g<)此外,必须针对导致休克的不同原因,分别采取各种治疗方法。

由于休克病情严重,应当中西医结合抢救。

最新基层医院如何抢救新生儿休克 ppt课件

最新基层医院如何抢救新生儿休克 ppt课件
11
③ 感染性休克:有明确感染灶或感染史, 多见于宫内感染,严重肺炎、败血症、坏 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病源菌常见为革兰氏 阴性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及葡萄球 菌等,也可由病毒与真菌感染引起。多发 生于感染后36h~3d内。表现为发热,呼吸 、心率增快,持续酸中毒。
12
新生儿除有上述症状外,尚有三类型休 克中的其中一类改变,此时即使血压正 常,早期休克的诊断已可确定。
16
休克分度诊断:3分为轻度休克。4 ~ 7分 为中度休克。8 ~ 10分为重度休克。
新生儿休克评分表
评 四肢 分 温度 0 腕踝部
以下凉
1 膝、肘部
以下凉 2 膝、肘部
以上凉
股动脉
搏动 有力
收缩 压 >60

45~60
不可及 <45
肤色
皮肤循环 (前
全身
臂内侧/足跟) 正常
红润
(<2”/<3”)
苍白,
较慢
肢端紫 (<2”~4”/<3”~5”)
全身紫,
甚慢
花纹
(>4”/>5”)
17
新生儿休克的转运
对早、中期休克,若抢救条件不成熟,可 立即转运至上级医院。晚期休克,血压己 经下降,甚或表现为重度休克,此时不宜 转运,尤其不宜较长途转运,否则会由于 路途的颠簸而加重病情,导致转运途中的 死亡。因此对晚期休克,必须就地抢救, 待血压回升,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转运。
根据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感 染性休克的不同,在扩容阶段分别加上 抗心衰、输新鲜全血或抗生素治疗。
23
对感染性休克,应在1h内尽早选用有效 抗生素联合应用( 控制第一次打击),因 每延长1h使用抗生素,都会增加病死率。 並应早期应用选择性清洁肠道疗法(庆 大霉素,甲硝唑),消除内源性失控性 炎症反应(控制第二次打击)。

新生儿休克的诊疗常规

新生儿休克的诊疗常规

新生儿休克新生儿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新生儿急性微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征。

由于主要生命器官的微循环灌流量不足,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及代谢紊乱,最终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

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延误诊断,应引起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病因和发病机制】1.低血容量休克由于失血和水、电解质丢失引起。

(1)失血:见于产前、产时和生后急性和亚急性失血。

产前、前时出血包括胎儿-母亲、胎儿-胎儿(双胎)间输血、前置胎盘出血、胎盘早期剥离、难产及产伤引起的颅内出血、帽状腱膜下出血、巨大头颅血肿或实质性脏器损伤出血等。

生后出血包括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肺出血、医源性失血等。

(2)水、电解质丢失:呕吐、腹泻致液体丢失;发热、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多;腹膜炎、坏死性肠炎致液体渗出至腹腔或肠腔;摄入不足等。

2.感染性休克(也称败血症休克)为细菌释放内、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致微循环障碍所致,也可由病毒和真菌感染引起。

3.心源性休克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泵功能衰竭,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出量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所致。

常见原因有:(1)宫内或生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心肌病等。

(2)先天性心脏畸形致流入道或流出道阻塞、左向右分流致心脏排血量减少等。

(3)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4)新生儿持续胎儿循环。

(5)新生儿低体温、硬肿症导致心功能障碍。

(6)低血糖、低血钙致代谢性心肌损害。

4.窒息性休克主要与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和无氧代谢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外周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血容量减少等有关。

【诊断】(一)症状主要表现心排出量不足、氧供应不足、末梢循环不良、脏器灌注不良以及机体的代偿反应。

1.微循环障碍表现(1)皮肤颜色苍白或发花。

(2)肢端发凉,上肢达肘、下肢达膝,指端与肛门的温度差≥6℃。

(3)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延长,足跟部≥5秒,前臂内侧≥3秒。

2.心排出量减少所致症状(1)血压下降,足月儿<50mmHg,早产儿<40mmHg,脉压减小。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表现为组织氧供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休克的治疗需要及时、全面、有序进行,所以制定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对于提高抢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关于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的范文,供参考。

一、休克的诊断标准1. 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 65mmHg,或收缩压< 90mmHg2. 血乳酸水平> 2mmol/L3.组织灌注不足表现,如皮肤苍白、湿冷,尿量减少等4.心率>100次/分钟二、休克的分型根据休克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四类:休克、低阻力休克、心源性休克和梗死性休克。

三、休克的治疗原则1.理想的治疗目标是恢复组织灌注,纠正氧供不足,维持心脏稳定,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2.快速识别并纠正休克原发病因,如出血、感染等。

3.给予液体复苏,维持循环容量。

4.血流动力学监测,实施有效血流重建。

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调节血压和心率。

四、休克的具体治疗1.液体复苏:根据休克类型和休克程度,选择合适的液体复苏方案。

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浆制品。

2.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血压、心率和组织灌注等指标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3.纠正原发病:对于明确的病因,如出血、感染等,必须立即纠正。

4.是否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呼吸衰竭的程度,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5.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感染部位和致病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早期给予化疗。

6.营养支持:休克患者常存在代谢紊乱和能量消耗过多,应及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五、休克的预后评估与处理1.进行多器官功能评估,包括心脏、肺、肾功能等。

及时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功能障碍。

2.进行休克的分级和分型,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3.积极控制基础病情,如补充缺氧等。

4.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关怀,重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

休克是一种常见但危及生命的疾病,其治疗需要全面、及时的抢救措施,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休克的诊疗指南

-休克的诊疗指南

休克的诊疗指南【基本临床表现】低血压:成人肱动脉收缩压低于90mmHg,较基础血压降低30mmHg以上,脉压减小。

生命体征改变:仰卧位无低血压,但怀疑存在休克时;改变体位后3-5min测量脉搏、血压,收缩压下降超过10-20mmHg,伴脉搏增加超过15次/分;患者感头昏不适。

组织灌注不足:肢端湿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外周脉搏搏动未扪及或细弱;烦躁不安,易激惹;神志淡漠,嗜睡,昏迷;尿量减少或无尿。

交感神经兴奋:精神紧张,焦虑;过度换气;大汗。

【各类休克临床表现】心源性休克:心前区疼痛;牙痛、肩关节痛、上腹痛;呼吸困难及急促;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心动过速、奔马律、心脏杂音、收缩期喀喇音;恶心、呕吐。

感染性休克:发热或低体温;呼吸浅速;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感染病灶表现。

出血性休克:(1)轻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焦虑、心动过速、脉压增大。

(2)中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30%):心跳呼吸增快,脉压减小,尿量轻度减少。

(3)重度失血(丢失血容量30%以上):意识精神状态改变,少尿或无尿。

出血表现:呕血、便血、咯血、诊断性腹穿见不凝血、后穹窿穿刺见不凝血、产后出血、大血管穿透性损伤。

过敏性休克:有接触过敏原病史;突然发病;皮肤红斑和瘙痒;胸闷、气短;腹部不定位的隐痛或绞痛;恶心、呕吐、腹泻;二便失禁;喉头水肿和支气管水肿,呼吸窘迫,发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烦躁不安。

【休克合并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肝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急性心力衰竭。

【问诊要点】1、起病情况,可能诱因。

2、现病史:平时血压;心脏病状况;近期感染性疾病史;昆虫叮咬史;目前用药情况。

3、既往史: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手术外伤史;吸毒史;既往过敏史。

4、女性月经史。

【病因】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乳头肌功能障碍;二尖瓣腱索断裂;心脏破裂;心肌炎;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心包炎,心包压塞;肺栓塞;张力性气胸。

新生儿休克抢救流程

新生儿休克抢救流程

新生儿休克抢救流程新生儿休克是指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在面对新生儿休克时,抢救流程至关重要,需要及时有效的措施来挽救患儿的生命。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生儿休克抢救的流程。

首先,在发现新生儿休克的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立即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

通过评估可以初步判断新生儿的休克程度和原因,为后续抢救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接下来是有效的呼吸支持。

如果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需要立即进行呼吸支持措施,包括清理呼吸道、给予氧气、辅助通气等。

确保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支持,是抢救工作的首要任务。

同时,循环支持也至关重要。

在休克状态下,新生儿循环功能受损,需要通过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液体复苏等措施来维持循环功能。

在使用药物时需要谨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除此之外,还需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多个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根据情况调整抢救措施,确保抢救工作的有效进行。

此外,还需要及时寻找新生儿休克的原因。

休克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出血、心脏疾病等。

通过及时的检查和评估,找出休克的具体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才能更好地挽救患儿的生命。

最后,在抢救工作完成后,还需要对新生儿进行综合评估和进一步处理。

包括对患儿病情的评估、治疗效果的观察等。

在确保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还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防止再次出现休克情况。

总之,新生儿休克抢救流程需要医护人员迅速、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只有在全面评估患儿病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能够挽救更多新生儿休克患儿的生命。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

休克诊疗指南与规范

休克:诊断与治疗指南休克是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典型的临床体征(例如低血压和少尿)一般出现的时间较晚,而不出现典型临床体征时也不能排除休克的诊断您应该在重症监护的条件下治疗休克患者休克是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休克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状态,是组织血流灌注不足的结果,血流灌注不足导致供氧不足,不能满足代谢的需求。

这种失衡状态导致组织缺氧和乳酸性酸中毒,如果没有立即得到纠正,会导致进行性的细胞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休克的病理生理学:总运氧量和组织的氧合作用组织氧合度的全身性测定指标为了正确地治疗休克,您应该理解氧输送和氧耗的基本原理。

一名患者总的组织运氧量是心输出量和动脉氧含量的乘积。

动脉氧含量取决于:动脉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血浆中溶解的氧气含量。

正常情况下,只有20-30% 的运输氧量由组织摄取(氧气的摄取率)。

其余的氧气回到静脉循环,可以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测量(中心静脉的氧饱和度)或者使用肺动脉导管测量肺动脉的氧饱和度(混合静脉氧饱和度)。

一般来说,休克与心输出量、动脉氧饱和度、或者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继发运氧量下降有关。

为了满足对氧气的需求,并维持稳定的耗氧量,组织通过提高对运输氧量的摄取率以适应运输氧量下降。

但是组织摄取的氧气不能大于运输氧量的60%。

因此如果运氧量低于临界值,组织缺氧会导致混合静脉氧饱合度(<65%),或者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 下降,甚至无氧代谢伴随乳酸浓度升高。

分类休克的发生与调节心血管功能的四个主要成分中的一个及以上发生变化有关:循环血量心率、节律和收缩力动脉张力,调节动脉血压和组织灌注静脉容量血管的张力,调节回流至心脏的血量和心室的前负荷。

根据病因,休克可以分为三类:1. 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是休克最常见的病因。

因为下列因素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失血(外伤或者胃肠道出血)体液损失(腹泻或者烧伤)第三间隙液体积聚(肠梗阻或者胰腺炎)。

低血容量的患者,静脉容量下降导致静脉回流、每搏输出量减少,最终导致心输出量和运氧量减少。

新生儿休克的识别和处理

新生儿休克的识别和处理

不同年龄组生理参数
年龄组
• • • • • • ≤1周 ~1月 ~1岁 ~6岁 ~12岁 ≤18岁 心率次/分 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180 >180 >180 >140 >130 >110 <100 <100 <90 呼吸频率 次/分 >50 >40 >34 >22 >18 >14 白细胞计数 (×109) >34 >19.5或<5 >17.5或<5 >15.5或<6 >13.5或<4.5 >11或<4.5
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 septic shock
脓毒症+心血管功能障碍 (属重度脓毒症的范畴)
心血管功能障碍 (国际) Cardiovascular dysfunction
在1小时内静输等张液>40ml/kg时仍有符合 以下任一项者。 ① 血压下降小于同年龄第5个百分位或收缩压< 同年龄正常值以下2个标准差。 ② 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符合以下任何2项 ① 无法解释的代谢性酸中毒,碱缺乏 >5.0mEg/L
新生儿休克诊断标准(二)
二、失代偿期:(晚期) 符合其中一项即可
1.代谢性酸中毒或动脉血乳酸增加,
同时有休克代偿期表现。 2.血压下降:收缩压<该年龄第5百分 位或<该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 (儿科学组. 急救学组)
治疗原则
1. 液体复苏 2. 血管活性药物 3. 控制感染,清除病灶 4. 肾上腺皮质激素 5. 纠正凝血障碍 6. 供氧 7. 持续血液净化疗法
——交感肾上腺素能反应 静脉收缩 增加心肌收缩力 动脉收缩 心动过速
心源性休克
• 心泵或心节律问题
• 任何原因休克的晚期表现
• 代偿反应可能是有害的
感染性休克表现不同
心搏出量正常乃至增加 低血压可在皮肤灌注良好的情况下发生 低血压仍为不良征象 在相对低血容量情况下肝脏仍可增大 早期表现 包括发热、体温不升、心跳、呼吸加快

新生儿休克标准

新生儿休克标准

新生儿休克标准
新生儿休克是指新生儿因各种原因导致心排血量明显减少,血流
灌注不足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状况。

具体休克的标准如下:
1. 心率(HR):低于正常范围,新生儿正常心率为100-160次/
分钟。

休克时,心率可能低于100次/分钟。

2. 血压(BP):低于正常范围,新生儿正常收缩压为60-90mmHg,舒张压为30-60mmHg。

休克时,血压可能明显降低。

3. 吸氧量(SaO2):低于正常范围,新生儿正常SaO2大于95%。

休克时,组织缺氧加重,SaO2可能明显降低。

4. 血乳酸(lactate):升高,正常值小于2mmol/L。

休克时,
组织缺血缺氧导致乳酸酸中毒,血乳酸升高。

5. 尿量(UO):减少,正常值为每小时1-2ml/kg。

休克时,由
于肾脏灌注减少,尿量减少。

6. 中心静脉压(CVP):下降,正常值为0-6mmHg。

休克时,心
脏排血减少,CVP可能下降。

以上标准并不是一定适用于所有新生儿,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判断和诊断。

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新生儿休克至关重要,因为休克
状态下,新生儿的生命风险极高。

如果怀疑新生儿可能处于休克状态,建议立即就医。

医院新生儿休克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医院新生儿休克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医院新生儿休克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
1、密切观察具有高危因素(如重症感染、窒息、心泵衰竭、大出血)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休克征象(如皮肤发绀发凉、反应差、尿少等)。

2、一旦出现休克,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给予抗休克治疗。

3、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暖,给予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观
察生命体征和氧疗,必要时应用呼吸机治疗。

4、保持静脉通道,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血管瘪陷穿刺困难者行静脉切开术,保证液体充分补充。

5、迅速扩容,选用胶体液或晶体液及时补充血容量,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血管活性药物。

及时抽血测定血糖、电解质、凝血分析及动脉血气分析。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护和记录心率、血压、体温、呼吸频率、皮肤颜色、尿量等休克相关指标,及时修改治疗方案。

7、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8、抢救同时通知总住院医师、二线值班医师到场参与抢救,应注意相互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并及时做好各项记录。

【处理流程】。

新生儿休克诊治

新生儿休克诊治

新生儿休克诊治【临床表现】休克早期主要表现为氧的输送不足和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不是单纯的心输出量不足,因此,不能以血压是否降低来判断休克的有无。

国外有人将精神萎靡、皮肤苍白、肢端发凉、心率增快、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等5项作为新生儿休克的早期筛查指标。

新生儿休克的临床表现按出现早晚的顺序为:①皮肤颜色苍白或青灰,失去正常新生儿的粉红色;②肢端发凉,上肢达肘部,下肢达膝部;③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足跟部>5$,前臂>3s;④股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摸不到;⑤心音低钝,心率增快超过160次/分或小于100次/分;⑥反应低下,嗜睡或昏睡,先有激惹后有抑制,肢体肌张力减弱;⑦呼吸增快,安静时超过40次/分,出现三凹征,有时肺部可听到湿啰音;⑧周身尤其是四肢出现硬肿;⑨血压下降,收缩压足月儿<50mmHg,早产儿<40mmHg,脉压差变小;⑩尿量减少,连续8小时尿量<1ml/kg/h表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上皮受损,可导致急性肾衰及电解质紊乱。

前5项为早期轻症患儿,血压下降则是晚期重症休克的表现,此时治疗已经很困难。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如怀疑休克应及时做如下检查:⑴血气分析:主要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

难以纠正的酸中毒是休克时微循环障碍的重要证据,可根据pH值判断休克的严重程度,通常休克患儿的PCO2并不升高,如PCO2升高或突然升高应考虑合并肺水肿。

如PCO2升高,而PO2下降,应警惕休克肺的可能。

⑵血清电解质测定:休克时组织缺氧,钠泵功能受损,细胞膜通透性增高,钠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钾逸出。

⑶血糖,尿素氮,肌酐、肝功能。

⑷尿渗透压、尿钠、尿比重。

⑸全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C反应蛋白血尿细菌培养等。

⑹DIC筛选及确诊试验。

⑺血管活性物质和代谢产物测定:新生儿休克时血管活性物质和代谢产物大量产生,外周血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内皮素、腺苷等明显升高,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休克的病情发展。

新生儿休克诊疗常规

新生儿休克诊疗常规

新生儿休克诊疗常规一、诊断(一)病史、症状、体征: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可测定中心静脉压(CVP),此可反映心脏泵功能和循环血量的总和,其正常值为04-07kpa(3-5mmHg),用于鉴别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

(二)血流导向漂浮导管:该技术可测量左室和右室充盈压、右房和毛细血管锲嵌压、肺动脉压和心排出量。

从这些参数可计算肺与循环血管阻力、心脏指数和休克指数等,次不仅有利于休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还有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及降低病死率的作用。

(三)其他检查:包括HCT、HB、RBC、心电图、电解质、血气分析、脉搏氧饱和度、胸部X线及血培养外周循环不良时,SPO2下降与PaO2的差别大。

感染性休克时,可测血CRP,内毒素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

根据血压、脉搏性质、皮肤温度和颜色进行评分,将新生儿休克分为轻、中、重三度。

如表:根据以上5项体征评分数值之和计算,0-3分轻度休克、3-6分示中度休克,6-10分属重度休克。

二、治疗(一)一般治疗:减少搬动,体温不升者保暖,置暖箱,24小时体温恢复正常,高热者,以擦浴降温为主,动作轻柔,喂少量水或奶,腹胀时插胃管引流。

(二)改善通气和供氧:供氧放在首位,不论血气如何,都应及早供氧,当呼吸加快或由快转慢,呼吸节律不整,吸氧下发组加重,血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时,均应机械通气。

(三)扩充血容量:其目的是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维持脏器的供血。

输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采取充分扩容的方法,当血压降低、CVP<04千帕时,必须扩容,可用清蛋白1g∕kg或血浆增量剂以及生理盐水10-20m1∕kg,如有明显急性失血,则需输全血或新鲜冰冻血浆,HCT降至35%以下,可使用浓缩红细胞。

但超量补液会带来肺水肿,动态观察静脉充盈程度、尿量、血压和脉搏等指标,可作为监测输液量多少的参考指标。

有条件时应动态监测CvP和肺动脉契嵌压(PAWP),CVP和PAWP超过正常,说明补液过多,反之两者低于正常,说明血容量不足,可以继续补液。

新生儿休克的诊治进展(印刷版)ppt课件

新生儿休克的诊治进展(印刷版)ppt课件

扩张药物米力农/氨力农或 素,或静脉滴注腺苷、
Ⅲ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米力农/氨力农
暖休克伴低血压?
补液:静脉滴注去甲肾上 腺素,考虑血管加压素、 利特加压素或血管紧张素
,强心治疗以维持 ScvO2﹥70%,
SVC﹥40ml/kg/min或 CI﹥3.3L/㎡/min
休克未纠正?
排除心包积液、气胸;肾上腺功能减退者使用氢化可的松;甲状腺功能低下者 使用T3,对VLBW使用己酮可可碱;如血液动力学显著异常,考虑关闭PDA
新生儿休克的诊治进展
概述
• 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身器官微循环障碍, 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损 伤的临床综合征;
• 是继呼吸衰竭之后第二个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 病因更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早期症状不明显, 等到血压下降症状明显时,病情常不可逆转,治 疗困难,预后凶险;
• 新生儿休克的发生率约占住院患儿的6%。
辅助检查
• 血清电解质测定:重症休克病人存在不同程度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休克时,由于组织缺氧,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和/ 或通透性增加,致使Na+进入细胞内,K+逸出, 引起低钠血症;
• 在应用大量碱性药纠正酸中毒后,可使血清钾急 聚下降,产生低钾危象;
• 在扩容和液体疗法时,在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 ,都需要测定血电解质,并据此指导治疗。
• 乳酸增高反映全身组织缺氧存在,也是患者 MODS而致死的关键;
• 乳酸持续产生,是导致休克难以纠正的重要原因 ;
• 血乳酸水平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直接反映患儿休克 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新生儿循环功能不全评分表
评分 0
肢温1 正常
肤色 正常

休克诊疗规范指南与规范.doc

休克诊疗规范指南与规范.doc

休克:诊断与治疗指南休克是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典型的临床体征(例如低血压和少尿)一般出现的时间较晚,而不出现典型临床体征时也不能排除休克的诊断您应该在重症监护的条件下治疗休克患者休克是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休克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状态,是组织血流灌注不足的结果,血流灌注不足导致供氧不足,不能满足代谢的需求。

这种失衡状态导致组织缺氧和乳酸性酸中毒,如果没有立即得到纠正,会导致进行性的细胞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休克的病理生理学:总运氧量和组织的氧合作用组织氧合度的全身性测定指标为了正确地治疗休克,您应该理解氧输送和氧耗的基本原理。

一名患者总的组织运氧量是心输出量和动脉氧含量的乘积。

动脉氧含量取决于:动脉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血浆中溶解的氧气含量。

正常情况下,只有20-30% 的运输氧量由组织摄取(氧气的摄取率)。

其余的氧气回到静脉循环,可以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测量(中心静脉的氧饱和度)或者使用肺动脉导管测量肺动脉的氧饱和度(混合静脉氧饱和度)。

一般来说,休克与心输出量、动脉氧饱和度、或者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继发运氧量下降有关。

为了满足对氧气的需求,并维持稳定的耗氧量,组织通过提高对运输氧量的摄取率以适应运输氧量下降。

但是组织摄取的氧气不能大于运输氧量的60%。

因此如果运氧量低于临界值,组织缺氧会导致混合静脉氧饱合度(<65%),或者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 下降,甚至无氧代谢伴随乳酸浓度升高。

分类休克的发生与调节心血管功能的四个主要成分中的一个及以上发生变化有关:循环血量心率、节律和收缩力动脉张力,调节动脉血压和组织灌注静脉容量血管的张力,调节回流至心脏的血量和心室的前负荷。

根据病因,休克可以分为三类:1. 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是休克最常见的病因。

因为下列因素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失血(外伤或者胃肠道出血)体液损失(腹泻或者烧伤)第三间隙液体积聚(肠梗阻或者胰腺炎)。

低血容量的患者,静脉容量下降导致静脉回流、每搏输出量减少,最终导致心输出量和运氧量减少。

基层医院如何抢救新生儿休克ppt课件PPT文档

基层医院如何抢救新生儿休克ppt课件PPT文档
5
3. 脏器灌注不良所致病症
心音低钝;呼吸频率变化;反响低下、 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惊厥、发 热或体温不升、硬肿进展迅速;尿量 减少 ( < 1ml/kg.h ) ;胃肠道受损:表 现应激性溃疡,腹胀,中毒性肠麻木。
6
休克早期,上述三类病症並非同时存在, 可仅表现为低体温,呼吸暂停,心音低 钝,心率改变,反响低下、皮肤颜色苍 白或发花,肢端发凉,皮肤毛细血管再 充盈时间延长,尿量减少,开场出现代 谢性酸中毒。

② 低血容量性休克:有急性或慢性失血 史。多见于胎-胎输血,胎-母输血,各种 原因所引起的脏器出血,包括肺出血、肝 脾破裂出血等。此时皮肤明显苍白,红细 胞压积低下。
10
③ 感染性休克:有明确感染灶或感染史, 多见于宫内感染,严重肺炎、败血症、坏 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病源菌常见为革兰氏 阴性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及葡萄球 菌等,也可由病毒与真菌感染引起。多发 生于感染后36h~3d内。表现为发热,呼吸 、心率增快,持续酸中毒。
29
2. 呼吸支持
休克时肺最易受损,并迅速开展为呼衰,应 及早供氧,保持SaO2>85%。 以下情况下须机械通气:呼吸浅慢、节律不 整、呼吸暂停;气促、呼吸困难、肺罗音增 多,PaCO2 >60 mmHg 或FiO2 时 PaO2 < 40 mmHg及有肺出血征兆者。但应使用小潮 气量〔6ml/kg〕,防止通气压力过高。
②皮肤改变:面色苍白、唇周/指趾发绀、 皮肤花纹、四肢凉;③心率增快或减慢; ④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⑤尿量减 少〔<〕;⑥肛腋温差>3℃。 中期休克:血压开场下降。
14
晚期休克〔失代偿期 〕:符合以下2项中 之1项者可诊断:① 血压下降,足月儿血 压<50mmHg;早产儿<40mmHg; ②休克代 偿期表现合并明显代谢性酸中毒。此期 常伴多脏器功能损害,尤为胃肠功能衰竭 〔腹胀、呕吐、血便〕:肺损害57.8%,心 功损害48.3%, 肾功损害22.4%, 脑损害 20.4%, DIC 8.8%)。

新生儿脓毒性休克诊疗要点

新生儿脓毒性休克诊疗要点

新生儿脓毒性休克诊疗要点关键点提示:☆休克的紧急评估指标☆休克分度评分表☆治疗注意事项一、休克的紧急评估指标①发热(感染性休克);②心动过速或过缓(超过160次/分或小于100次/分);③精神状态异常(烦躁、焦虑、嗜睡等);④外周脉搏细弱(股动脉搏动减弱);⑤皮肤发花、发凉;⑥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s;⑦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2ml/(kg.h),持续8h以上;⑧呼吸急促、过缓或呼吸暂停;⑨低血压(收缩压足月儿小于50mmHg,早产儿<40mmHg,或脉压差减少);⑩低体温。

二、休克分度3分为轻度休克,4-7分为中度休克,8-10分为重度休克①肢端凉至膝肘以下或肛指温差>6-8℃为较凉,≥9℃以上为甚凉②CRT<3s为正常,3-4s为较慢,>4s为甚慢三、治疗注意事项1、血气:休克时血气最先敏感的改变是代谢性酸中毒,并且和休克程度呈正相关。

一般认为PH<7.00为危重休克,PH<6.80则很难抢救存活。

2、血乳酸:血乳酸水平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直接反映患儿休克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3、胸片:对呼吸困难的休克患儿,胸片是必不可少的,并完善超声心动图、电解质等。

4、DIC实验室检查:中度及以上的休克病人如血小板计数<100×109/L,应做DIC筛查,完善凝血七项。

DIC分步骤分级诊断标准见下图。

5、液体复苏:在第一个小时的快速液体复苏是纠正新生儿和儿科感染性休克的关键。

①首剂10ml/kg,目前仍推荐使用晶体液,15分钟入,如果休克纠正可停止;②仍无明显纠正,液体复苏达40ml/kg,要有好的呼吸管理并做好强心准备;①休克仍进行性加重或肝脏进行性增大时,液体复苏达60ml/kg应给予强心和辅助通气;6、血管活性药:必须在初步纠酸扩容以后,方能充分发挥其药效,最常用的是多巴胺。

7、氧疗、机械通气:①任何休克病人应该得到100%的氧气;②如果60ml/kg液体复苏没有迅速改善休克迹象,有受损的精神状态,呼吸衰竭或通气不足呼吸支持是必须的;③适当的镇静可减少氧耗;④呼吸支持可改善氧合和二氧化碳潴留,降低肺血管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休克诊疗指南
新生儿休克的判断:新生儿休克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对于休克的诊断,首先要明确是否存在休克状态,并判断休克严重程度,同时作出病因诊断,确定休克类型,然后评价脏器功能损害情况。

确定新生儿休克及其严重度往往采用新生儿休克评分法判断(表1-7)。

表1-8 新生儿休克评分方法
评分皮肤颜
色皮肤循

四肢温

股动脉搏

血压
(Kpa)
0 正常正常正常正常>8
1 苍白较慢发凉减弱6-8
2 花纹甚慢发冷触不到<6 注:皮肤循环:指压前臂内侧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正常<3秒,较慢为3-4秒,甚慢为>4秒
四肢温度:发凉为凉至膝肘关节以下,发冷为凉至膝肘关节以上
新生儿休克评分:轻度:5分,中度:6-8分,重度:9-10分【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乳酸、电解质、血糖、肝肾功、心肌酶谱
2、血常规,CRP,超敏CRP,降钙素,I/T、血培养
3、DIC筛选及确诊实验
4、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
【治疗】
1、病因治疗
2、一般治疗:减少搬动,维持正常体温。

3、扩容(NS20ml/kg,半小时内给入,最大不超过60ml/kg,急性失血者,需立即联系输血治疗)
4、纠正酸中毒:应当在有效扩容的基础上进行纠酸;对于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改善循环、保证热量供应,减少乳酸和丙酮酸的产生甚为重要,是治疗的首选手段。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必须在有效扩容和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应用。

可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

其中多巴胺剂量多选用中小剂量(5-10μg/kg.min),有效扩容仍不能维持正常血压,可考虑使用大剂量多巴胺(>10μg/kg.min),如多巴胺剂量超过15μg/kg.min仍不能维持正常血压者,可使用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滴注,剂量从0.05μg/kg.min开始,最大不超过1μg/kg.min。

多巴胺无效或有心源性休克,可用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多巴酚丁胺,常与多巴胺联用,一般从5μg/kg.min开始,最大不超过15μg/kg.min。

6、呼吸机支持治疗
7、纠正心功能不全:强心、利尿、活血管
8、防治DIC:应当早期应用肝素,不必等到出现高凝状态或DIC实验室指标阳性时才用。

中度以上休克(循环功能不全评分4-7分),血小板<100×109/L便可考虑使用。

首剂:50U/kg静脉推注,20-25U/kg维持,根据APTT调整剂量,应维持APTT延长不超过1.5倍。

由于需要监测APTT,目前肝素应用趋向超小剂量和皮下注射:1U/kg.h持续滴注,或每次20-40U/kg,每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0ml/kg,可提高凝血因子水平10-15%,输注血小板10ml/kg,可提高血小板(70-100)×109,快速输注冻干人纤维蛋白原50mg/kg,可迅速补充凝血因子,尤其在低凝期起效快。

9、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一般休克不适宜用,只限于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患儿,目前倾向于使用氢化可的松,每次1-2mg/kg,每6-8小时用一次,也可应用甲基强的松龙。

10、纳洛酮的应用:应用指针:经过常规扩容、纠酸,在中等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下仍有低血压时应尽早使用,剂量偏大:每次0.05-0.1mg/kg,每隔10-30分钟推注,可连用2-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