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的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制剂分析—片剂分析(药物分析课件)

第二节 片剂分析
片剂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 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 片、泡腾片、阴道片与阴道泡腾片、缓释片、控释 片、肠溶片
分析步骤:外观检查——鉴别——常规检查 及杂质检查——含量测定
一、外观性状
片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
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良好的
外观可增强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故应严格控
制。
素片
色泽 光洁度 片形完整性 硬度
包衣片 光亮度 色泽均匀度 包衣完整性
例
具体检查方法
抽下60cm处,在距离片剂30cm处用肉眼观察 30秒。片面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杂色点 (0.15~0.18mm)<5%;麻面<5%;中药粉 末片(除个别外)<10%,并不得有严重花斑 及特殊异物;包衣片有畸形者≤0.3%。
药物分析技术
二、鉴别试验:采用过滤、离心、提取等操作排除辅料
干扰,再依据药物的性质,参考原料药的鉴别方法,用化 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组成一组 鉴别试验。
含量测定
抽取片剂样品10~20片,合并研细,选取 处方中的主要成分,依法测定每片的平均含量, 即代表片剂内主要药物的含量,应在规定范围内。
但有些中药片剂的主要药物成分仍不明确,含量 测定方法尚未确定,目前不作含量测定,留待进 一步研究解决。
片剂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 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 片、泡腾片、阴道片与阴道泡腾片、缓释片、控释 片、肠溶片
分析步骤:外观检查——鉴别——常规检查 及杂质检查——含量测定
一、外观性状
片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
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良好的
外观可增强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故应严格控
制。
素片
色泽 光洁度 片形完整性 硬度
包衣片 光亮度 色泽均匀度 包衣完整性
例
具体检查方法
抽下60cm处,在距离片剂30cm处用肉眼观察 30秒。片面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杂色点 (0.15~0.18mm)<5%;麻面<5%;中药粉 末片(除个别外)<10%,并不得有严重花斑 及特殊异物;包衣片有畸形者≤0.3%。
药物分析技术
二、鉴别试验:采用过滤、离心、提取等操作排除辅料
干扰,再依据药物的性质,参考原料药的鉴别方法,用化 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组成一组 鉴别试验。
含量测定
抽取片剂样品10~20片,合并研细,选取 处方中的主要成分,依法测定每片的平均含量, 即代表片剂内主要药物的含量,应在规定范围内。
但有些中药片剂的主要药物成分仍不明确,含量 测定方法尚未确定,目前不作含量测定,留待进 一步研究解决。
药物制剂分析—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药物分析课件)

3、复方磺胺甲噁唑片
药物分析技术
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 (1)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干扰组分a △Aa = Aλ2-Aλ1 待测组分b △Ab 应足够大
测定方法: SMZ:λ2=257nm, λ1=304nm TMP:λ2=239nm, λ1=295nm
药物分析技术 (2)高效液相色谱法
制质量。
药物分析技术
二、复方制剂分析示例
(一)不经分离直接测定 利用各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 , 采用专一性较强 方法直接分别测定各成分。
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葡萄糖:利用其旋光性,测旋光度 氯化钠:银量法
2、复方碘溶液
I2:NaS2O3滴定 I2+2Na2S2O3=2NaI+2Na2S4O6 I-:AgNO3滴定
第四节 复方制剂分析
一、复方制剂分析的特点
1、复方制剂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有效成分的药物制剂; 2、分析方法比原料药、单方制剂更为复杂,不仅附加成分或
辅料会干扰测定,各有效成分之间亦会相互干扰; 3、若各有效成分之间互不干扰,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各成分; 4、若各有效成分之间相互干扰,可经处理或分离后测定; 5、对于多种成分难于逐个分析,可先选择1-2个主成分测定以控
(2)柱分配色谱-UV法
柱 担体 固定相
洗脱液供 试品
柱I 硅藻土 1mol/LNaHCO3液 醋酸氯仿液 片粉的乙醚-氯仿液
柱II 硅藻土 2mol/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SO4液
氯仿 柱I的洗脱液
(二)分离后测定 1、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
HPLC法
2、复方阿司匹林片剂 主要成分: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 (1)容量分析法 阿司匹林:氯仿提取蒸干,中性乙醇溶解后,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非那西丁:加稀硫酸水解后,将析出的水杨酸滤过,滤液重氮化法测定 咖啡因:酸性下与碘生成沉淀,分离后剩余碘量法测定
药物制剂技术PPT课件

药物制剂技术
第一章
第一节 药剂学和药物制剂技术
基本概念 药物制剂技术系:是指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制剂生
产与制备技术,是药剂学理论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体现和 应用。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配制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物制剂:凡根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药品标准,将 药物加工制成一定规格的制品 制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理论的科学。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配及使用的有关技术和理论的科学。
2药品的批准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系指国家批准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该药品的文号。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编定,并 由各地药品管理部门核发。 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国家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试生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 其中化学品使用字母“H”中药使用字母“Z” 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准顿的保健药品使用字母 “B” 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体外诊断试剂使用字母“T” 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 进口分包 装药品使用字母“J”
部门负责人签名批准。涉及全厂的文件应由总工程师或技术厂长批准。生产 文件一旦经批准,应在执行之前发至有关人员或部门并做好记录,新文件在 执行之前应进行培训并记录。任何人不得任意改动文件,如需更改时,应控 制定时的程序办理修订和审批手续。批生产记录填写后,应有专人审核,经 审核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归档,建立批生产档案。
3药品的生产批号 药品生产批号是指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作用功能: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起标识作用,根据生产批号和相应的生产记录,可以追溯该药品的原
料的来源,药品形成过程的历史;在药品形成成品后,根据销售记录,可以追溯药品市场的去向, 药品进入市场后的质量状况,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控制和回收该批药品。 4药品的有效期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其含义为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不变的 期限。 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法:一般可用“有效期至某年某月”
第一章
第一节 药剂学和药物制剂技术
基本概念 药物制剂技术系:是指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制剂生
产与制备技术,是药剂学理论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体现和 应用。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配制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物制剂:凡根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药品标准,将 药物加工制成一定规格的制品 制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理论的科学。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配及使用的有关技术和理论的科学。
2药品的批准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系指国家批准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该药品的文号。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编定,并 由各地药品管理部门核发。 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国家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试生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 其中化学品使用字母“H”中药使用字母“Z” 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准顿的保健药品使用字母 “B” 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体外诊断试剂使用字母“T” 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 进口分包 装药品使用字母“J”
部门负责人签名批准。涉及全厂的文件应由总工程师或技术厂长批准。生产 文件一旦经批准,应在执行之前发至有关人员或部门并做好记录,新文件在 执行之前应进行培训并记录。任何人不得任意改动文件,如需更改时,应控 制定时的程序办理修订和审批手续。批生产记录填写后,应有专人审核,经 审核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归档,建立批生产档案。
3药品的生产批号 药品生产批号是指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作用功能: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起标识作用,根据生产批号和相应的生产记录,可以追溯该药品的原
料的来源,药品形成过程的历史;在药品形成成品后,根据销售记录,可以追溯药品市场的去向, 药品进入市场后的质量状况,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控制和回收该批药品。 4药品的有效期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其含义为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不变的 期限。 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法:一般可用“有效期至某年某月”
药物分析Ⅱ(药物分析专论)PPT课件

总结词
药物分析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详细描述
药物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 分析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达到最佳的分析效果。其中,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是目前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 方法。
02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
05
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发展 趋势
药物分析的应用
药品质量控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对药品进 行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药品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代谢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药物 的代谢过程,了解药物在体内 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 况。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研究不同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药 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 。
生物信息学与药物分析的结合,能够从海 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药物研 发提供有力支持。
多组分分析
多组分药物分析方法能够对复杂样品中的 多个组分进行同时检测和分析,提高了分 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药物分析的未来展望
01
02
03
创新药物研究
随着新药研发的需求不断 增加,药物分析在创新药 物研究中的作用将更加重 要。
个性化医疗
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药物分析将更加注重个体 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为个 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的发展需要更加 精准的药物分析方法,为 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 支持。
谢谢观看
药物分析ⅱ(药物分析专论)ppt课件
目录
• 药物分析概述 •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 • 药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 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药物分析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详细描述
药物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 分析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达到最佳的分析效果。其中,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是目前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 方法。
02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
05
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发展 趋势
药物分析的应用
药品质量控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对药品进 行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药品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代谢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药物 的代谢过程,了解药物在体内 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 况。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研究不同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药 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 。
生物信息学与药物分析的结合,能够从海 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药物研 发提供有力支持。
多组分分析
多组分药物分析方法能够对复杂样品中的 多个组分进行同时检测和分析,提高了分 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药物分析的未来展望
01
02
03
创新药物研究
随着新药研发的需求不断 增加,药物分析在创新药 物研究中的作用将更加重 要。
个性化医疗
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药物分析将更加注重个体 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为个 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的发展需要更加 精准的药物分析方法,为 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 支持。
谢谢观看
药物分析ⅱ(药物分析专论)ppt课件
目录
• 药物分析概述 •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 • 药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 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药物制剂检验技术 ppt课件

5
纯化水
原理: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 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用途: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 水;可作为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 饮片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 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选用水。也可作 非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
6
注射用水 原理: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用途:可作为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 释剂及容器的精洗
比电极的酸度计测定,pH应为6.5~8.5
14
一、饮用水的分析
(二)检查 6.总硬度 检查意义:饮用水总硬度过高易形成水垢,并可引起
胃肠功能暂时性紊乱 检查法:吸取50.0ml水样,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
1~2ml缓冲液(pH10)及铬黑T指示剂少量,立即用 EDTA-2Na滴定液(0.01mol/L)滴定,充分振摇至溶 液由红色变为纯蓝色为滴定终点
第五章 药物制剂检验技术
1
制药用水的分析 一般制剂的分析 药用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分析 药物稳定性实验
2
第一节 制药用水的分析
3
饮用水 纯化水 注射用水 灭菌注射用水
4
饮用水 原理: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 用途: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 洗用水。除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饮片的提取溶 剂
甲基红—不得显红色 溴麝香草酚蓝—不得显蓝色
17
二、纯化水的分析
(二)检查 2.硝酸盐 杂质来源:主要由原料引入 检查法:比色法 3.亚硝酸盐 杂质来源:主要由原料引入 检查法:比色法
18
二纯化水的分析
(二)检查 4.氨 杂质来源:由原料、制备及贮存时引入 检查法:比色法 5.电导率 杂质来源:水中存在的电解质 检查法:电导率仪
纯化水
原理: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 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用途: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 水;可作为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 饮片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 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选用水。也可作 非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
6
注射用水 原理: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用途:可作为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 释剂及容器的精洗
比电极的酸度计测定,pH应为6.5~8.5
14
一、饮用水的分析
(二)检查 6.总硬度 检查意义:饮用水总硬度过高易形成水垢,并可引起
胃肠功能暂时性紊乱 检查法:吸取50.0ml水样,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
1~2ml缓冲液(pH10)及铬黑T指示剂少量,立即用 EDTA-2Na滴定液(0.01mol/L)滴定,充分振摇至溶 液由红色变为纯蓝色为滴定终点
第五章 药物制剂检验技术
1
制药用水的分析 一般制剂的分析 药用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分析 药物稳定性实验
2
第一节 制药用水的分析
3
饮用水 纯化水 注射用水 灭菌注射用水
4
饮用水 原理: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 用途: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 洗用水。除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饮片的提取溶 剂
甲基红—不得显红色 溴麝香草酚蓝—不得显蓝色
17
二、纯化水的分析
(二)检查 2.硝酸盐 杂质来源:主要由原料引入 检查法:比色法 3.亚硝酸盐 杂质来源:主要由原料引入 检查法:比色法
18
二纯化水的分析
(二)检查 4.氨 杂质来源:由原料、制备及贮存时引入 检查法:比色法 5.电导率 杂质来源:水中存在的电解质 检查法:电导率仪
药物分析全部课件PPT课件

分光光度法
总结词: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可用于多种药物成分的分析,如 有机碱、有机酸、金属离子等。
电化学法
总结词
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原理
详细描述
电化学法是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药物 分析的方法,通过测量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 生的电流、电位等参数来进行分析。
电化学法
01
总结词:高灵敏度
药物制剂分析涉及到药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和储存等过程,需要运 用多种药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如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药物制剂分析有助于保证药物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药物制剂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促进药物制剂产业的发展。
中药质量控制
中药质量控制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中药质量控制可 以对中药的成分、安全性、有效性等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中药 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药物分析新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该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鉴定能力,广泛应用 于药物成分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微流控芯片技术
通过在微小芯片上集成反应、分离和检测等功能,实现快速、高效 的药物分析,尤其适用于生物样品和临床诊断。
拉曼光谱技术
利用拉曼散射效应对物质进行无损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 和高通量的特点,适用于药物成分的结构分析和鉴别。
02
详细描述:电化学法具有高灵敏度,可检测痕量药 物成分。
03
总结词:快速分析
电化学法
• 详细描述:电化学法通常具有较快的分析 速度,适用于药物制剂中有关物质的快速 检查。
电化学法
总结词:仪器简单
详细描述:电化学法的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 用于现场快速分析。
《药物制剂》PPT课件

(2) A + S > 15.0
不符合规定
(3) A + 1.80 S>15.0, 且 A+ S≤15.0
另取20片复试, 按30片计
A + 1.45 S ≤ 15.0 符合规定
(若改变限度,则改15.0)
h
17
(二)溶出度的测定(6片) 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
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 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不溶性微粒
h
5
制剂分析的特点
(一)制剂分析的复杂性增加 (二)分析项目和要求不同
制剂的杂质检查,主要是 检查在制剂的制备过程中或贮 存过程中所产生的杂质
h
6
7
8
第二节 片剂的分析
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 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片状 固体制剂
h
9
一、片剂常规检查项目 (一)重量差异的检查(20片) 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的差异
h
26
2、干扰非水滴定法
硬脂酸根亦能消耗HClO4滴 定液
h
27
排除 1、掩蔽法
硬脂 H 2 酸 C 2O 4 镁 M2O g4 C 硬脂
2、有机溶剂提取后滴定
3、UV-Vis法
h
28
四、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
每片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
VTF100% W
V样 V空
V空 V样
A A样 对W W 样 对 稀 稀释 释1度 度 0% 0
重量差异限度 ≤0.3g/片 ±7.5% >0.3g/片 ±5.0%
h
10
判断 20片中超出限度的片≤2片,
且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和肠溶衣片在包时限的检查(6片) 是指固体制剂崩解溶散并通过 筛网的时间限度
第十八章_药物制剂分析

(二)药物制剂鉴别的特点
用合格的原料药制备,故原料药的检查项目在制剂 分析中一般不再重复;主要检查制剂在制备或贮存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 以相应原料药的鉴别为基础,要考虑辅料的影响。 p468:例3、4
(三)药物制剂检查的特点
1. 杂质检查 制剂制备和储藏过程中可能产生(原料药未控制的杂质) 的杂质; 制剂制备和贮存过程中可能增加的(原料药已控制的杂 质)
2010ChP重量差异检查方法
(1)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
(2)分别准确称定每片的重量;
(3)计算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差异的百分率。
重量差异限度
平均重量 0.3g以下 0.3g或0.3g以上
差异限度 ±7.5% ±5%
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
(五)无菌
检查供试品中是否含有活菌
无菌检查的实验条件:环境洁净度10000(B)级下 的局部洁净度100(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全 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检查 中应取相应溶剂和稀释剂同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
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都由阳性 对照、阴性对照和供试品三部分组成。
方法 (1)狭小检测区域 (2)微粒阻挡入射光 (3)信号强度变化 (4)信号频度变化
显微计数法
方法 (1)抽滤、洗涤 (2)干燥 (3)显微测量(100×)
判定依据 (1)标示量100ml以上:每1ml中10um以上微粒不超过12 个,25um以上微粒不超过2个; (2)标示量100ml以下:每个供试容器中10um以上微粒不 超过3000个,25um以上微粒不超过300个。
(二)渗透压摩尔浓度
什么是渗透,渗透压(p476)? 检查对象:凡处方中添加了渗透压调节剂的制剂 方法:测量溶液的冰点下降来间接测定
用合格的原料药制备,故原料药的检查项目在制剂 分析中一般不再重复;主要检查制剂在制备或贮存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 以相应原料药的鉴别为基础,要考虑辅料的影响。 p468:例3、4
(三)药物制剂检查的特点
1. 杂质检查 制剂制备和储藏过程中可能产生(原料药未控制的杂质) 的杂质; 制剂制备和贮存过程中可能增加的(原料药已控制的杂 质)
2010ChP重量差异检查方法
(1)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
(2)分别准确称定每片的重量;
(3)计算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差异的百分率。
重量差异限度
平均重量 0.3g以下 0.3g或0.3g以上
差异限度 ±7.5% ±5%
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
(五)无菌
检查供试品中是否含有活菌
无菌检查的实验条件:环境洁净度10000(B)级下 的局部洁净度100(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全 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检查 中应取相应溶剂和稀释剂同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
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都由阳性 对照、阴性对照和供试品三部分组成。
方法 (1)狭小检测区域 (2)微粒阻挡入射光 (3)信号强度变化 (4)信号频度变化
显微计数法
方法 (1)抽滤、洗涤 (2)干燥 (3)显微测量(100×)
判定依据 (1)标示量100ml以上:每1ml中10um以上微粒不超过12 个,25um以上微粒不超过2个; (2)标示量100ml以下:每个供试容器中10um以上微粒不 超过3000个,25um以上微粒不超过300个。
(二)渗透压摩尔浓度
什么是渗透,渗透压(p476)? 检查对象:凡处方中添加了渗透压调节剂的制剂 方法:测量溶液的冰点下降来间接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测
占标示量百分含量=
100% V S标
(容量分析)
占标示量百分含量= (光度分析)
A D 10
E1% 1cm
S标
100
%
含量表示方法及合格范围不同
原料% 片剂标示量的%
阿司匹林 ≥99.0 VitB1 ≥99.0(干燥品) VitC ≥99.0 肌苷 98.0~102.0(干) 红霉素 ≥920单位/g
杂质限量的要求不同
阿司匹林 “水杨酸”≤0.1% 阿司匹林片 “水杨酸”≤0.3%
测定结果 表示方法
原料药: % (w/w)
片剂: 占标示量百分含量=
W测 Wn n 100%
W样 S标
(容量分析)
A D V Wn
占标示量百分含量=
E1% 1cm
100
n W样
S标
100%
制
(光度分析)
剂 注射剂:
95.0~105.0 90.0~110.0 93.0~107.0 93.0~107.0 90.0~110.0
(2) 干扰组分多 (要求方法具有一定的专属性)
附加成份 赋形剂、稳定剂、稀释剂、抗氧剂、防腐剂、
着色剂、调味剂
复方制剂 复方磺胺甲恶唑
碘胺甲恶唑 甲氧苄氨嘧啶
3.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1) 制剂含有附加剂,干扰样品测定 (2) 样品测定前往往需要一定的前处理 (3) 应当结合原料药和辅料进行制剂分析 (4) 需要更专属和更灵敏的测定方法 (5) 制剂往往需要进行特殊检查 (6) 应考虑复方制剂中各组分间的干扰 (7) 往往需要进行阴性对照
片剂的一般检查
① 外观、色泽和硬 度
③ 崩解时限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崩 解溶散至≤2mm的碎粒(或 溶化、软化)所需时间的限度。
② 重量差异
是指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差。
平均片重≤0.3g,差异限度 ±7.5% 平均片重>0.3g,差异限度 ±5.0%
重量差异检查方法
取药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W总,计算平均重量W平, 再分别称每片的重量,计算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差异的百分比, 进而判断该片剂的重量差异是否合格。 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
肠溶衣片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2 h不得有裂缝,再 在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中1 h应全部崩解。
泡腾片,取1片放于装有200 ml 15~ 25℃水的 250 ml烧杯 中,应有气泡放出,当气泡停止时,片剂崩解、融解或分散。 应当按同法检查6片,均应在5 min内崩解。
片剂 普通片剂 肠溶衣片 糖衣片 泡腾片
Sample Standard 1 Standard 2 Standard 3 Blank sample Blank sample
第二节 片剂和注射剂的分析
常
规 片剂的常规检查项目
检
查 注射剂的常规检查项目
和
特 片剂的特殊检查
殊
检 注射剂的特殊检查
查
一、片剂分析(Tablets Analysis)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分析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基本要求
1. 熟悉主要剂型片剂、注射剂的分析特点及检查 项目。
2. 掌握片剂的含量均匀度检查和溶出度测定。 3. 掌握常用制剂的附加成分对含量测定方法的干
扰及其排除。 4. 熟悉含量测定结果表示方法与计算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第二节:片剂和注射剂的分析 第三节:片剂和注射剂中药物的含量测定 第四节:复方制剂分析
第一节: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一、 定义
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测定方法对不同剂型的 药物进行检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化学方法:各种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方法。 生物测定法:主要是以抗原-抗体为反应原理的免疫分析法。
超出重量差异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 重量差异的1倍。
注意事项:糖衣片、薄膜衣片应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 差异,符合规定后方可包衣。包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药典附录
用崩解仪测定崩解时限
测定方法: 取片剂6片,分别放于吊蓝的玻璃管中,开动崩解仪,每
片均应在15 min内全部崩解。
糖衣片在盐酸溶液(9→1000)中30 min内崩解。
2. 与原料药分析的不同点
制剂除主药外,常含有赋形剂、稀释剂或附加剂 (包括稳定剂、抗氧剂、防腐剂和着色剂),对主药 的测定有影响,不同剂型有不同要求,比较复杂。
赋形剂
稀释剂
药物制剂
附加剂
稳定剂 抗氧剂 防腐剂 着色剂
主药
(1) 检验项目和要求不同
杂质检查的项目不同
一般原料药项下的检查项目不需重复检查,只 检查在制备和储运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及制剂相应的 检查项目。 如: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对氨基苯甲酸” 阿司匹林片“水杨酸”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物理方法 光谱技术 UV IR Flu NIR MS NMR 色谱技术 PC TLC GC HPLC HPCE 光谱和色谱联用技术 GC-MS HPLC-MS CE-MS LC-NMR
二、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1. 与原料药分析的相同点
分析制剂时基本上先选择与原料药相同的分析方法。
A+1.80S≤15.0 合格产品 A+S >15.0 不合格产品 A+1.80S >15.0, A+S≤15.剂在规定溶剂中溶 出的速度和程度,难溶性药物均应作此项检查。凡 是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前处理技术与方法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LLE 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Column chromatography CC
阴性对照法
按照处方比例取除待测组分以外的其 它共存组分,按照与该制剂相同的方法 制成制剂,并按照相同的样品处理和测 定方法进行测定,观察测定结果的阴性 或阳性来判断该制剂中的其他组分对样 品测定是否有干扰。
崩解时限 15 min 60 min 30 min 5 min
定义:是指小剂量的片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等每片
(瓶)的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从1985版开始收载。
凡是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再不检查重量差异。
含量均匀度检查
(content uniformity test)
试验方法 抽取10片,逐一测定含量,计算此10片的均值与标 示量偏差的绝对值A和标准差S,根据下列公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