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的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当累及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患者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

(一)病因

病因尚不明。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感染因子如支原体、分支杆菌、肠道细菌、EB病毒、HTLV I和其他逆转录病毒都曾被怀疑为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但均未找到确证。

2.易感性本病的易感性是与遗传基础即Ⅱ类HLA有关。

(二)发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延绵不愈是病原体和遗传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以下假设可说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①HLA可以作为某些病原体的受体;②病原体的抗原片段与HLA分子的氨基酸进行结合;③分子模拟作用,即与疾病相关的HLA分子和病原体具有相似结构的基因片段,如HLA DR4某些亚型与EB病毒壳抗原(gP110)间则有一段相同的氨基酸,使抗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转为对其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当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或巨噬样细胞所吞噬,经消化、浓缩后与其细胞膜的HLA DR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若此复合物被其T细胞的受体所识别,则该辅助淋巴细胞被活化,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包括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类风湿因子是免疫球蛋白IgGFc端的抗体,它与自身的IgG相结合,故又是一个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和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造成关节局部和关节外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病理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在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性和细胞浸润性,滑膜下层有小血管扩,皮细胞肿胀,细胞间隙的增大,间质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当病变进入慢性时期,滑膜变得肥厚,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这种绒毛在显微镜下呈现其滑膜细胞层由原来的1~3层增生到5~10层或更多,其部分为具有免疫活性的A型滑膜细胞,有巨噬细胞样功能。滑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呈弥散状分布或聚集成结节状,如同淋巴滤泡。其部分为CD4(+)T淋巴细胞,其次为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另外尚出现新生血管和大量被激活的纤维母样细胞以及随后形成的纤维组织。

绒毛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它又名血管翳,是造成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血管炎可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外的任何组织。它累及中、小动脉和(或)静脉,管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沉着,膜有增生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或堵塞,类风湿结节性血管炎的一种表现,常见于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但也见于肺。结节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组织,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浸润,排列成环状,外被以肉芽组织。肉芽组织间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四)临床表现(重要考点)本病发病年龄自20岁至60岁,以45岁左右为最常见。女性患者约2~3倍于男性。

大部分患者起病缓,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一段乏力、全身不适、发热、纳差等症状。1.关节表现

(1)晨僵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半至数小时)的僵硬,如胶粘着样的感觉。出现在95%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为观察本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其他病因的关节炎也可出现晨僵,但不如本病明显。(重要名词解释)

(2)痛与压痛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关节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髋等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压痛。

(3)关节肿多因关节腔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病程较长者可因滑膜慢性炎症后的肥厚而引凡受累的关节均可肿,常见的部位为腕、掌指、近指、膝关节,亦多对称性。(4)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患者。因滑膜炎的绒毛破坏了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造成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的畸形,又因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受损使关节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出现手指关节的半脱位如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等。关节周围肌肉的萎缩痉挛则使畸形更为加重。

(5)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痛肿和畸形造成了关节的活动障碍。

本病的关节炎有以下特点:它是一个主要累及小关节尤其是手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病情多呈慢性且反复发作,如不给予恰当治疗则逐渐加重。加重的程度和速度在个体间差异甚大。

2.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出现在20%~30%患者,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鹰嘴突附近、枕、跟腱等处。其大小不一,结节直径由数毫米至厘米、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它的存在表示本病的活动。

(2)类风湿血管炎可出现在患者的任一系统。查体能观察到的有指甲下或指端出现的小血管炎,少数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在眼造成巩膜炎严重者因巩膜软化而影响视力。(3)肺

1)肺间质性变是最常见的肺病变,见于约20%患者。虽有肺功能异常但临床常无症状,有时通过肺X线检查方能发现。只有少数发展为慢性纤维性肺泡炎。

2)结节样改变肺出现单个或多个结节,为肺的类风湿结节的表现。结节有时可液化,咳出后形成空洞。

(4)心包炎是最常见心脏受累的表现。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约30%出现小量心包积液,多不引起临床症状。

(5)胃肠道患者可有上腹不适、胃痛、恶心、纳差、甚至黑便,但均与服用抗风湿药物所致。很少由类风湿关节炎本身引起。

(6)肾本病的血管炎很少累及肾。若出现尿的异常则应考虑因抗风湿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也可因长期的类风湿关节炎而并发淀粉样变。

(7)神经系统

1)脊髓受压都由脊椎骨突关节的类风湿病变而引起。表现为渐起的双手感觉异常和力量的减弱,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2)周围神经因滑膜炎而受压,如正中神经在腕关节处受压而出现腕管综合征。多发性单神经炎则因小血管炎的血性病变所造成。

(8)血液系统本病出现低血红蛋白小细胞性贫血。贫血因病本身所致或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而造成胃肠道长期少量失血所致。Felty综合征是指类风湿关节炎者伴有脾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同时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9)干燥综合征约30%~40%本病患者出现此综合征。口干、眼干的症状多不明显,必需通过各项检测方证实有干燥性角结膜炎和口干燥征。

(五)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1.血象有轻至中度贫血。活动期患者血小板增高。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

2.血沉是一个观察滑膜炎症的活动性和严重性的指标。本身无特异性。

3.C反应蛋白是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它的增高说明本病的活动性。

4.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自身抗体,可分为IgM型RF、IgG型RF、IgA型RF。在常规临床工作中以乳胶凝集法所测得的为IgM型RF,它见于约70%的患者血清,其滴度与本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比例。但RF也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膜炎、慢性肺结核、高球蛋白血症等其他疾病,甚至在5%的正常人也可出现低滴度的RF。因此RF阳性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得诊断本病。(类风湿因子,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5.关节X线检查本项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对关节病变的分期、监察病情的演变均殊重要。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摄片最有价值。X线片中可以见到关节周软组织的肿胀阴影,关节端的骨质疏松(Ⅰ期);关节间隙因软骨的破坏尚变得狭窄(Ⅱ期);关节面出现凿样破坏性改变(Ⅲ期);晚期则出现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6.类风湿结节的活检其典型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分类标准简述如下:①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②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摄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稀疏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独立的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炎为主。骶髂关节炎具典型的X线改变。有家族史,90%以上患者HL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