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特效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关节的滑膜发炎,进而致关节的软骨、韧带、肌腱也发炎。
炎症渗出液进入关节腔致使关节腔积液,关节肿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无菌性炎症。
其诊断标准是:(1)两个以上关节同时肿痛。
(2)关节晨僵>1小时。
所谓关节晨僵,是指早晨起来关节僵硬,难于屈伸。
(3)男性血沉>(年龄÷2)毫米/小时。
女性血沉>[(年龄+10)÷2]毫米/小时。
(4)抗O试验1:250以上,即是血清稀释250倍仍能查出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导致关节滑膜、软骨和骨质的破坏,致残率高达30%。
中医称类风湿关节炎为痹症。
痹,即闭塞不通的意思。
中医认为,若人体素有肾虚脾弱,卫气不固,当受到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不能畅通,外邪壅塞经络,浸淫关节而致肿痛等一系列症状。
在临床上,痹症分为热痹、寒痹两大类。
热痹发病较急,关节红肿、疼痛、拒按,甚至发热(体温在38℃以上),口干喜饮,烦躁,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
小关节(如趾、指关节)红肿疼痛,有时称为痛风。
热痹中的热,是由外邪久郁化热而来,即使初起由寒邪所致,但久郁也会化热,阴虚体质者更容易由寒邪转为热邪。
中医治疗热痹的原则是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健脾祛湿,散风通络。
寒痹发病较缓,关节肿而不红,疼痛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痛减,便溏,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或缓。
中医治疗寒痹的原则是补肾健脾,温经散寒,驱风胜湿。
此外,老年人患痹症,更应注意补气血,健脾肾,扶正祛邪,一定要在扶正基础上祛邪,以免攻伐太过损伤元气。
下面介绍中医治疗痹症(类风湿关节炎)的验方。
验方1 桂枝芍药汤加减【药物组成】石膏(先煎)30克,白芍20克,桂枝、白术、葛根、当归、知母各15克,防风10克,麻黄(先煎)5克。
【主治病证】热痹。
多个关节红肿、疼痛、拒按,关节屈伸不利,口渴欲饮,舌质红,苔黄或黄腻,大便干结。
【方药解析】麻黄、桂枝、防风散风通阳;当归补血行血;石膏、知母、白芍清热养阴,也可抑制麻黄、桂枝的温燥辛散;白术健脾运湿;葛根解肌,舒筋,通脉。
类风湿关节炎ppt课件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西药,中药治 疗)对症治疗,微创治疗,手术治疗, 日常保健(食疗、锻炼等)
1、抗炎镇痛药+慢作用抗风湿药 2、几个慢作用抗风湿药联合应用
西药治疗
分类
非甾体 抗炎药
优点
起效快,抗炎 镇痛效果好
缺点
l不能控制病程,停药复发 l胃肠道反应严重 l不适合长期使用,否则易出 现肾损害
❖1.柳氮磺胺砒啶肠溶片 0.5gtidpo/1周 0.75 gtidpo/2周 1 gtidpo/3周 以后均按此剂量服 用。 2个月(剂量累计 152g)起效, 3--4个 月(剂量累计320g)显效,5--6个月(剂量累 计488g)最佳疗效。若连用6个月无效,则应 换药。
❖2. 甲氨蝶呤针 15-20mg+20ml生理盐水静推, 次/周 2-3周见效(起效快),达到高峰。
❖用法 强的松5-20mg,Qd,一般早晨顿服 节腔内注射
❖副作用
①骨质疏松 ④消化系统 ⑥神经系统
②感染
③代谢紊乱
⑤内分泌系统
⑦其它
❖外科手术:晚期 --- 关节置换,滑膜切除 ❖生物制剂治疗 ❖研究试验之中,如 :抗白细胞单抗,抗细
胞因子单抗,抗细胞粘附分子等
❖造成干细胞移植(HSCT)
❖其他
❖三线药 :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不能否认激素 ❖ 较强的抗炎作用,但也不能不正视激素 ❖ 严重的副作用,激素的应用一定要:1. ❖指征明确 2.应用得当 3.不可滥用 ❖1.强的松 10mg/天 (剂量小,副作用 ❖小) 合并关节外(肾病)量宜大。
类风湿关节西药治疗方案
❖金字塔治疗方案 ❖一线药 ❖一线药+二线药 ❖一线药+二线药+三线药
诊断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提出的修订标准被广泛 采用。 1、晨僵至少一小时(持续≥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6周)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持续≥6周) 4、对称性关节肿(持续≥6周)
疾病小科普:类风湿关节炎是什么
疾病小科普:类风湿关节炎是什么类风湿关节炎有“不死的癌症”之称,它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滑膜炎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主要集中在22-55岁,女性多于男性。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影响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那么,类风湿关节炎到底是什么?有哪些治疗及预防方法?下面为大家科普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缓慢、隐匿,其特征是全身小关节,包括手、腕、足趾等关节,会出现多发性、对称性、侵袭性关节内滑膜炎症,经常累及关节软骨和骨皮质。
疾病早期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关节痛和压痛,随着疾病的进展,开始出现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甚至发生关节畸形,丧失关节的正常功能。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就目前来看,RA的发病原因没有明确的界定,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在临床研究及治疗中发现,自身免疫、遗传、感染、吸烟等因素可能会导致RA,而寒冷、潮湿的环境暴露与RA发病没有明显的关联。
2.1基本病因(1)自身免疫:患者的免疫系统认为正常的关节组织会给自己带来威胁,因此对其进行攻击,使软骨、滑膜、韧带和肌腱等组织出现一系列的炎症反应。
(2)遗传:由于RA有家族聚集的特征,所以和遗传密切相关。
当前,相关研究认为,RA的遗传易感性和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有着较大的关联,由于基因位点不同,所以在不同种族中对疾病发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2.2诱发因素(1)微生物感染:对于RA患者来讲,微生物感染是诱发疾病的关键因素,病原体包括:奇异变形杆菌、人乳头瘤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2)吸烟:吸烟是诱发RA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发生RA的风险较高,病情也比较严重。
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3.1关节症状表现(1)晨僵:关节部位晨僵,有胶着感,早晨起床时症状比较明显,活动后有所缓解。
1类风湿关节炎
第二节类风湿关节炎【概述】一、定义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除关节外,肺、心、神经系统等其他器官或组织亦可受累。
二、临床特征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增生性滑膜炎,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
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细胞浸润,滑膜翳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的侵蚀。
滑膜反复炎症,最终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
本病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流行病学1.地域性:本病呈全球性分布,类风湿关节炎几乎见于所有的种族和民族。
2.发病率:国内的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完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为0.32%-0.36%,低于欧美白人的1%。
3.年龄:RA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更多见于30岁以后。
4.性别:女性易患本病,与男性比例为3:1。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类风关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认为本病为多种因素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
一般认为其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共同位点学说”通过家系调查发现,类风关的发病有家族聚集趋向。
同卵双生子皆患病率为12%~30%,高于异卵双生子(4%),说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某些亚型的β链第通过分子生物检测法发现其遗传基因之表现于HLA-DR4三高变区的氨基酸排列有相同的片段,称之为共同表位,它出现在RA患者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因此被认为是RA易感基因。
共同表位的量又与病情严重性呈正比。
除HLA-DR外,DQ以及HLA以外的基因如T细胞受体基因、TNF基因、性别基因、球蛋白基因亦被证明与RA的发病、发展有很大关系,总的来说RA 是一个多基因的疾病。
二、感染因子倾向尚无被证实有导致本病的直接感染因子,但一些病毒、支原体、细菌都可能通过某些途径影响RA的发病和病情进展。
例如:细菌感染可引起无菌性关节炎,可能是由于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与关节软骨的多糖、胶原及内源性热休克蛋白起交叉反应引起关节炎症;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对EB病毒核抗原、早期抗原、壳膜抗原的抗体比正常人明显增高,可能与携带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HLAⅡ类等位基因的病人,在对EB 病毒的免疫反应的同时,由于交叉反应,造成了对机体自身的免疫损伤有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念
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 )?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俗有骨痹、历节风之称。
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发僵,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关节畸形。
本病在我国人中患病率为0.3% ,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与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的高峰年龄20-40 ,而女性则在40-60 岁,类风湿关节炎以女性多发,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3 倍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和病程?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所谓的滑膜炎。
正常状况下,关节腔内面有一层精致的滑膜,可分泌关节滑液,以润滑和保护关节。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时,滑膜产生发炎反应,关节因发炎细胞的聚积而有红、肿、热、痛的现象。
这种发炎反应严重时甚至侵犯整个关节,破坏软骨甚至骨骼。
若缺乏适当治疗,关节将变形、僵直而无法活动。
此外,活动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约有5%-15% 会出现皮下结节,这是一种发生于皮下面,因发炎作用而变性成纤维组织,分布很广,但好发于较敏感部位如关节伸侧、头皮等,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有时则会导致感染。
如果发生在肋膜、眼睛等,则会导致较严重的后果。
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必备的条件(诊断标准) 诊断类风湿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自觉症状)一般是以远端一个或两个小关节开始疼痛、肿胀、逐渐发展到多个关节,有的呈对称性、游走性、间歇性发作。
一半以上病人可出现晨僵(早晨起床时两手发硬胀),活动后消失。
如何鉴别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受累关节 以四肢大关节(膝、髋、踝、肘、肩、腕)为主 以四肢小关节(手指、掌指、足趾)为主 临床表现 急性者发病急、高热、关节红、肿、热、痛,慢性者关节游走窜痛或兼低热 手足小关节肿痛、晨僵,可侵犯大关节,常呈对称性,大小关节皆可变形。
类风湿关节炎分布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异常表达与类风 湿关节炎的发病密切相关。
06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 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以及家族史和其它可能的疾
病症状。
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包括关节检查和其它系统检查 。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免 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检查, 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关节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翳 形成等病理改变。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膜细胞和炎 症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1、IL6、TNF等,这些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
和自身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长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 板源性生长因子等也在类风湿关节炎的 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关节组
寒冷与发病率关系
在加拿大,某些寒冷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巴西分布
高发地区
巴西的某些地区,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
流行病学研究
巴西正在进行多项流行病学研究,以了解该国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05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生理学
炎症反应
炎症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特征 ,关节内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包 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
族群差异
与英国相似,法国的某些族群,如非洲裔和亚裔,相对于其他族群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更高。
德国分布
发病率
德国的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约为1%-2%,与英国和法国相似。
地域差异
德国的某些地区,如巴伐利亚地区和下萨克森地区,类风湿关节 炎的发病率较高。
类风湿关节炎课件ppt课件
.
2
类风湿关节炎概述 病因发病源自制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
3
.
4
▪ RA是以侵犯关节滑膜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关节滑膜最先受 累,如未能及时给予治疗,病情加重,反复关节炎症 可导致关节破坏,最终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 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为 36.5±12.3岁, 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3倍。
现肿胀 ▪ 颞颌关节受累 讲话或咀嚼时疼痛加重,甚至张
口受限
.
26
关节功能状态分级(美国风湿病学会)
Ⅰ级:能照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 Ⅱ级:可进行一般的日常活动和某种职业工作,
但参与其他项目活动受限 Ⅲ级:可进行一般的日常活动,但参与某种职业
工作或其他项目活动受限 Ⅳ级:日常生活的自理和参与工作的能力均受限
• 睡眠或活动减少时,使受累关节周围组织渗液或充血 水肿,引起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紧张,而使关节肿痛或 僵硬不适,随着肌肉的收缩,水肿液被淋巴管和小静 脉所吸收,晨僵也随之缓解
.
16
2.关节痛与压痛
特征
多发性
周围性 对称性 活动后加重→减轻
自发痛与活动痛
.
17
关节肿
• 原因:关节腔积液;关节周围软 组织炎症;滑膜慢性炎症后肥厚
.
27
关节外表现
1. 类风湿结节(rheumatoid nodules)
多位于关节隆突及受压部位的皮下, 提示RA病情活动
2. 类风湿血管炎 可出现在任何系统。指(趾)、眼、 内脏血管
3. 肺损害
• 肺间质病变 30%
类风湿性关节炎
目录 CONTENT
•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与评估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与康复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科研进展与未
来展望
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 免疫性疾病,主要特点是关节炎 症和关节侵蚀,导致关节疼痛、 肿胀和僵硬。
特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累及多个关 节,尤其是手、足等小关节,病 程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 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 作用。
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感 染、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类与症状
疼痛管理
采取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减 轻患者疼痛。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类风湿性 关节炎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
的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预防与早期干预
01
02
03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诱发因素,如吸烟、过 度劳累等。
早期筛查
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 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 状和体征。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患者通常 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且晨僵持续时间较长。此外,类风湿因子 和抗角蛋白抗体等实验室指标也可作为诊断依据。
诊断流程
医生通常会先询问患者的病史,观察关节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若怀疑为类风 湿性关节炎,会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 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等,以及X线、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
内科护理学-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病因
遗传因素
感染因素
RA
免疫因素
1、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易感基因 :HLA-DR、HLA-DQ以及HLA以外的某些基因被 证明与RA的发病、发展有关,即RA是一个多基 因的疾病。
2、感染因素
改变滑膜细胞或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活化B细胞、T 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3、免疫因素:80%RA病人血液和滑膜组织中存在抗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疾病概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 以慢性进行性关节滑膜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
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侵蚀性关节炎及
晨僵,部分病人可出现贫血、发热、皮下结节及 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外表现。 可有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1、关节表现:典型表 现是对称性多关节炎。
主要侵犯小关节尤其
是手关节,腕、掌指 关节,近段之间关节, 其次是趾、膝、踝、 肩关节。
(1)晨僵: 病变关节僵硬一晨起或关节休息后明
显,统称晨僵。持续时间与关节炎症成正比。
(2)关节痛与压痛:是最早的关节症状。
(3)关节肿胀与畸形:因关节腔内积液及周围软
3、糖皮质激素
强大的抗炎作用,可迅速缓解关节炎症状,改善关
节功能。
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者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
糖皮质激素治疗RA的原则:不需用大剂量时则用
小剂量;能短期使用者,不长期使用。
不良反应:向心性肥胖,痤疮,并发或加重感染, 高血压,高血糖,精神症状等。
手术治疗:
滑膜切除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
组织炎症而引起关节肿胀,多呈对称性。尤指近
端指关节炎性肿大而附近肌肉萎缩,关节呈梭形 如梭状指。
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PPT课件
(八)减少长时间卧床时间,且在运动时不宜剧烈,可以选择坐着或卧床进 行运动,若采坐姿,可将右腿打直,小腿与足部往上提,离地三十公分以 上,持续五秒钟后放下,左脚也以相同动作重复,每日可多作几次,以能 负荷为原则。
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时好时坏,目前并无根治方法只能控制暂时 病况,所以在饮食和生活上就要特别注意保健,以下几点就是针对 饮食和运动来作些建议: (一)饮食上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调方式应以清淡爽口为原则, 少吃辛辣,油腻及冰冷的食物。
(二)多吃开胃的食物如大枣,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湿祛风的作用, 煮成薏仁粥或和绿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选择。
3饮食护理
类风关患者的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以健脾补肾,壮 骨补养气血为主,对风寒湿痹者,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可多用姜 椒等温热性调料,以助热散寒。风湿热痹者,饮食以清热疏利食品 为主,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可多吃丝瓜、苋菜、绿豆、冬瓜、西瓜 等。服药期问应注意保护性饮食,如蛋汤,稀粥等:避免吃韭菜、 辣椒、地瓜的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缓解期可适当进补,并增加含 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鸡蛋、鱼虾类。
1、症状护理
恶寒发热、关节红理手要轻。风、寒、湿痹者给予保温、热敷、拔 罐、薰洗等疗法,以舒筋活络。热痹者中药薰洗时药液宜偏凉,局 部禁用温热疗法。保持关节于功能位,髋、膝关节应避免放在屈曲 位,膝关节不要垫高,以免膝关节屈曲挛缩。
2、情志调护
6、足部和踝骨异常:足部和脚踝也是经常受到影响的 部位,尤其类风湿早期症状可能体现在足部,双脚可 能变宽,出现疼痛,甚至走路困难。
治疗措施:
1 一般性治疗:休息、关节制动、关节功能锻炼、
第八篇第二章类风湿性关节炎
32
(七)X线检查 手指和腕关节的X线摄片对诊断最有价值。
33
正常手正位片:示双手腕关节、掌指关节及 指间关节对位正常,关节面光整,骨质结构 正常。
34
类风湿关节炎Ⅰ期手正位片:此患者双手X 线片显示骨端骨质疏松。
35
类风湿关节炎Ⅱ期手正位片:双手第2、3、 4、5近端指间关节关节间隙明显狭窄。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 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 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 女多于男,3∶ 1。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
为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 一、遗传 HLA-DR4 二、免疫
类风湿因子(RF)、抗Ⅱ型胶原抗体(CⅡAb)、 血清和滑液内补体下降。 三、感染 EB病毒
活动期血沉增快,为疾病活动的指标。 C反应蛋白升高。 (三)类风湿因子(RF) 是一种自身抗体,目前临床测定RF为IgM 型。虽然约80%的病人类风湿因子阳性, 但特异性差,SLE、硬皮病等也可阳性。
31
(四)抗核抗体(ANA) 30%~40%的病人抗核抗体阳性。
(五)关节滑液检查 (六)类风湿结节活检 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17
类风湿关节炎:由于掌指关节半脱位,患者双手 呈典型的尺偏畸形。
18
类风湿关节炎:双手畸形,掌指关节半脱位,尺 偏,右拇指钮扣花畸形。
19
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将本病影响生活能 力的程度分为四级.
20
二、关节外表现 (一)类风湿结节
出现于15%~25%的RA病人,多位于关节隆 突部和经常受压部位,如肘关节鹰嘴突附 近、足跟腱鞘、手掌屈肌腱鞘、膝关节周 围。其大小不一,直径约0.2~3cm,质硬 无压痛,是病情活动的标志。
类风湿性关节炎讲课课件
学习交流PPT
21
关节外表现
9.干燥综合征:30%-40%患者出现,眼干、口干的症 状多不明显,须经多项检测。
学习交流PPT
22
诊断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院分类标准:
①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学习交流PPT
6
近端指间 关节
掌指关节
学习交流PPT
腕关节
7
梭形肿胀
学习交流PPT
8
尺侧偏斜
学习交流PPT
9
纽扣花样畸形
学习交流PPT
10
学习交流PPT
11
滑膜炎:
* 滑膜炎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特征,滑膜炎的滑膜 肿胀和滑膜腔积液使受累的关节表现为肿胀和疼痛。
* 许多关节炎可出现滑膜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血清阴 性脊柱关节病、血清阴性滑膜炎、骨关节炎等。
学习交流PPT
12
滑膜炎
学习交流PPT
13
学习交流PPT
14
关节外表现
学习交流PPT
15
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本病特异性皮肤表现。出现于 20%-30%的患者,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 下,提示本病处于活动期。
类风湿结节
学习交流PPT
16
关节外表现
2.类风湿血管炎:可出现在患者的任何系统。查体 能观察到的有指甲下或指端出现的血管炎,严重者可 出现坏疽。
轴的功能低下,应激反应性迟钝。 4.免疫学异常。
学习交流PPT
4
临床表现
1、关节表现 2.关节外表现
学习交流PPT
类风湿关节炎
•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做保健指导时,下列哪一项不妥
• A.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 • B.缓解期适当体育锻炼 • C.注意保暖、避免寒冷 • D.活动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 E.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 类风湿性关节炎控制炎症首选下列哪种药物
• A.雷公藤 • B.阿司匹林 • C.强的松 • D.布洛芬 • E.环磷酰胺
• 3.糖皮质激素 仅限于活动期
护理诊断
1.疼痛 与关节炎性反应有关 2.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关节破坏、畸形有关 3.预感性悲哀 与疾病久治不愈、关节功能障碍影响
生活质量有关
护理措施
• 一般护理 – 1.休息、体位、及冷热疗法 • 急性期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关节功能位,为了预 防僵硬和不能移动,不必要绝对卧床休息 • 冷热疗法可减轻僵硬、疼痛和肌肉萎缩 –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 冷:急性炎症期,避免冻伤 – 热:早起温水浴,热水浸泡僵硬关节,而后活动
• 晨僵续时间较长,常大于60分钟
• 晨僵持续的时间与关节炎症程度正相关
• 晨僵是本病活动期指标之一
临床表现
• 2、关节痛与压痛(最早出现) – 受累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和关节错位引起疼痛 – 受累皮肤褐色色素沉着 – 疼痛的关节常伴有压痛 – 性质:对称性,持续性
临床表现
• 3、关节肿:由关节腔积液或关节周围组织炎症及增厚的 滑膜所致
• 类风湿性关节炎控制炎症首选下列哪种药物
• A.雷公藤 • B.阿司匹林 • C.强的松 • D.布洛芬 • E.环磷酰胺
•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护理措施,下列错误的是
• A.限制受累关节活动,保持关节功能位 • B.避免肢体受压 • C.关节肿痛时卧床休息 • D.给予舒适卧位 • E.避免关节活动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初期症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初期症状?导语:相信大家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它的发病会给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折磨。
但是要说起来该病的患病初期的症状时,可能就没有相信大家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它的发病会给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折磨。
但是要说起来该病的患病初期的症状时,可能就没有太多的认识,为此小编特意去搜集到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会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总结在文章当中,大家可以来阅读阅读。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很多,在早期的时候,患者易出现在皮下摸到软性无定形流动小结或固定于骨膜的橡皮样小结,称为风湿结节。
血清类风湿因子强阳性者皮下类风湿结节更常见。
2、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早期的时候,发病比较缓慢,前几个月症状主要表现在倦怠无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痹刺痛等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
3、类风湿患者常在关节痛苦悲伤前泛起僵硬的症状,尤其是晨起时,午后会有所减轻。
关节僵硬开始流动时会感觉痛苦悲伤不适,关节流动增多会使晨僵减轻或消失。
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常侵及掌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
关节红、肿、热、痛、流动障碍。
类风湿症状是类风湿全身表现的一部门或是其并发症。
本病的关节病变可以致残,但不会致死。
而关节外表现常是本病致死的原因。
4、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指关节丧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关节有尺侧偏斜,关节半脱位等。
这些改变都与软骨和骨遭破坏有关。
在类风湿关节炎常见。
通常情况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反应不外乎小编介绍的几种,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的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
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当累及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
患者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
(一)病因病因尚不明。
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感染因子如支原体、分支杆菌、肠道细菌、EB病毒、HTLV I和其他逆转录病毒都曾被怀疑为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但均未找到确证。
2.易感性本病的易感性是与遗传基础即Ⅱ类HLA有关。
(二)发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延绵不愈是病原体和遗传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以下假设可说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①HLA可以作为某些病原体的受体;②病原体的抗原片段与HLA分子的氨基酸进行结合;③分子模拟作用,即与疾病相关的HLA分子和病原体具有相似结构的基因片段,如HLA DR4某些亚型与EB病毒壳抗原(gP110)间则有一段相同的氨基酸,使抗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转为对其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
当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或巨噬样细胞所吞噬,经消化、浓缩后与其细胞膜的HLA DR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若此复合物被其T细胞的受体所识别,则该辅助淋巴细胞被活化,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包括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类风湿因子是免疫球蛋白IgGFc端的抗体,它与自身的IgG相结合,故又是一个自身抗体。
类风湿因子和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造成关节局部和关节外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病理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
在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性和细胞浸润性,滑膜下层有小血管扩,皮细胞肿胀,细胞间隙的增大,间质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当病变进入慢性时期,滑膜变得肥厚,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
这种绒毛在显微镜下呈现其滑膜细胞层由原来的1~3层增生到5~10层或更多,其部分为具有免疫活性的A型滑膜细胞,有巨噬细胞样功能。
滑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呈弥散状分布或聚集成结节状,如同淋巴滤泡。
其部分为CD4(+)T淋巴细胞,其次为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另外尚出现新生血管和大量被激活的纤维母样细胞以及随后形成的纤维组织。
绒毛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它又名血管翳,是造成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
血管炎可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外的任何组织。
它累及中、小动脉和(或)静脉,管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沉着,膜有增生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或堵塞,类风湿结节性血管炎的一种表现,常见于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但也见于肺。
结节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组织,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浸润,排列成环状,外被以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间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四)临床表现(重要考点)本病发病年龄自20岁至60岁,以45岁左右为最常见。
女性患者约2~3倍于男性。
大部分患者起病缓,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一段乏力、全身不适、发热、纳差等症状。
1.关节表现(1)晨僵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半至数小时)的僵硬,如胶粘着样的感觉。
出现在95%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为观察本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其他病因的关节炎也可出现晨僵,但不如本病明显。
(重要名词解释)(2)痛与压痛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关节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髋等关节。
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压痛。
(3)关节肿多因关节腔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
病程较长者可因滑膜慢性炎症后的肥厚而引凡受累的关节均可肿,常见的部位为腕、掌指、近指、膝关节,亦多对称性。
(4)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患者。
因滑膜炎的绒毛破坏了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造成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的畸形,又因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受损使关节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出现手指关节的半脱位如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等。
关节周围肌肉的萎缩痉挛则使畸形更为加重。
(5)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痛肿和畸形造成了关节的活动障碍。
本病的关节炎有以下特点:它是一个主要累及小关节尤其是手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
病情多呈慢性且反复发作,如不给予恰当治疗则逐渐加重。
加重的程度和速度在个体间差异甚大。
2.关节外表现(1)类风湿结节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出现在20%~30%患者,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鹰嘴突附近、枕、跟腱等处。
其大小不一,结节直径由数毫米至厘米、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
它的存在表示本病的活动。
(2)类风湿血管炎可出现在患者的任一系统。
查体能观察到的有指甲下或指端出现的小血管炎,少数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在眼造成巩膜炎严重者因巩膜软化而影响视力。
(3)肺1)肺间质性变是最常见的肺病变,见于约20%患者。
虽有肺功能异常但临床常无症状,有时通过肺X线检查方能发现。
只有少数发展为慢性纤维性肺泡炎。
2)结节样改变肺出现单个或多个结节,为肺的类风湿结节的表现。
结节有时可液化,咳出后形成空洞。
(4)心包炎是最常见心脏受累的表现。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约30%出现小量心包积液,多不引起临床症状。
(5)胃肠道患者可有上腹不适、胃痛、恶心、纳差、甚至黑便,但均与服用抗风湿药物所致。
很少由类风湿关节炎本身引起。
(6)肾本病的血管炎很少累及肾。
若出现尿的异常则应考虑因抗风湿药物引起的肾损害。
也可因长期的类风湿关节炎而并发淀粉样变。
(7)神经系统1)脊髓受压都由脊椎骨突关节的类风湿病变而引起。
表现为渐起的双手感觉异常和力量的减弱,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2)周围神经因滑膜炎而受压,如正中神经在腕关节处受压而出现腕管综合征。
多发性单神经炎则因小血管炎的血性病变所造成。
(8)血液系统本病出现低血红蛋白小细胞性贫血。
贫血因病本身所致或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而造成胃肠道长期少量失血所致。
Felty综合征是指类风湿关节炎者伴有脾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同时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9)干燥综合征约30%~40%本病患者出现此综合征。
口干、眼干的症状多不明显,必需通过各项检测方证实有干燥性角结膜炎和口干燥征。
(五)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1.血象有轻至中度贫血。
活动期患者血小板增高。
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
2.血沉是一个观察滑膜炎症的活动性和严重性的指标。
本身无特异性。
3.C反应蛋白是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
它的增高说明本病的活动性。
4.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自身抗体,可分为IgM型RF、IgG型RF、IgA型RF。
在常规临床工作中以乳胶凝集法所测得的为IgM型RF,它见于约70%的患者血清,其滴度与本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比例。
但RF也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膜炎、慢性肺结核、高球蛋白血症等其他疾病,甚至在5%的正常人也可出现低滴度的RF。
因此RF阳性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得诊断本病。
(类风湿因子,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5.关节X线检查本项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对关节病变的分期、监察病情的演变均殊重要。
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摄片最有价值。
X线片中可以见到关节周软组织的肿胀阴影,关节端的骨质疏松(Ⅰ期);关节间隙因软骨的破坏尚变得狭窄(Ⅱ期);关节面出现凿样破坏性改变(Ⅲ期);晚期则出现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6.类风湿结节的活检其典型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分类标准简述如下:①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②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摄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稀疏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独立的风湿性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炎为主。
骶髂关节炎具典型的X线改变。
有家族史,90%以上患者HLAB27(+)。
血清RF都阴性。
2.骨性关节炎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
关节痛不如类风湿关节炎明显。
以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为主。
手指则以远端指关节出现骨性增殖和结节为特点。
血沉增快多不明显。
血清RF都阴性。
3.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部分患者因手指关节肿痛而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然本病的关节病变较。
类风湿的关节炎症为轻且关节外的素统性症状如蝶形红斑、脱发、蛋白尿等较突出。
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多阳性,补体则多低下4.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之一。
多见于青少年。
其关节炎的特点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很少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外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则阴性。
(七)(治疗)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1.一般性治疗包括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疗法等。
卧床休息只适宜于急性期、发热、脏受累患者。
2.药物治疗根据作用,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可分为: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和控制疾病的抗风湿药。
后一类药物目前尚在探索和实验阶段,下面主要对前一类药物进行叙述。
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物分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1)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以减少花生四烯酸代为前列腺素、前列环素、血栓素等炎性介质,从而改善关节滑膜的充血、渗出等炎症现象,达到控制关节肿、痛的目的。
是治疗本病不可缺少的、非特异性的对症治疗的药物。
属于这类药的包括许多品种,结构不同,药代动力学亦不尽相同,剂量用法亦各相异,但有以下的共同特点:①均为口服药;②除个别外都属酸类化合物;⑧由于胃粘膜的前列腺合成亦受到抑制,因此在服用后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不适、胃痛、恶心、返酸、甚至胃粘膜出血;④久用这类药物后可出现间质性损害。
以下例举国常用的几种药物:①乙酰水酸(阿司匹林)②吲哚美辛对关节肿痛有良效。
③布洛芬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常用于治疗关节肿痛的药物。
④萘普生每日剂量为0.8~1.0g,分2次服。
不良反应少。
⑤双氯酚酸每日总量为75~150mg,分3次服用。
除胃肠道不良反应外偶可出现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及皮疹。
⑥吡罗昔康本药的特点是半衰期长,故每日只需服用一次,每次20mg。
不良反应少。
2)慢作用抗风湿药①甲氨蝶呤(MTX)本药抑制细胞二氢叶酸还原酶,同时具抗炎作用。
不良反应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受抑等。
停药后多能恢复。
②雷公藤具抑制淋巴、单核细胞及抗炎作用。
本药有不同制剂,以雷公藤多甙为例,每日剂量为60mg,分3次服用。
病情稳定后可酌情减量。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对性腺的毒性,出现月经减少、停经,精子活力及数目降低,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变薄软,肝损,胃肠道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