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庸》《论》《孟》中的心性义理基础朱熹《四书集注》理学思想系列之一

合集下载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最具代表性的理学名著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最具代表性的理学名著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最具代表性的理学名著作者:钟岳文来源:《月读》2020年第01期“四书五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常用来代表儒家经典。

其实,细究起来,“四书五经”包含两个部分:“四书”和“五经”。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谈到“四书”,就不能不提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部书被视为注解“四书”的儒家理学名著,受到后世学者的广泛重视。

学习“四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甚至研究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都离不开这部著作。

歷史上,每一个思想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时代的文化根源和思想根源。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成书,以及朱熹“四书”学的形成,与宋代的历史文化,宋代理学思潮的兴起、发展以及宋代的社会环境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北宋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吸取和总结了唐末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的历史教训,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防止再次发生兵乱分裂,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并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大将的军权,将军事大权收归皇帝手中,由此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而文士在宋朝的地位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且宋代的文化政策相对开明,文化环境相对宽松,因而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

另外,宋代的思想家继承了唐代韩愈提倡道统、重整儒学的做法,孙复、石介、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主张复兴儒学,统一道德,重整伦常,强调人道、人理之义理规范。

不同于汉唐经学重章句训诂的治经之法,宋代学者研治儒家经典,不再局限于文字声韵、名物制度等表面文字的考证,而是深入到经典的内部,探讨内在的义理,将其体现的儒家伦理发扬光大,从而为社会治理服务。

这些做法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尊孔读经的活动由此展开。

应该说,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儒家经义之理的义理之学,是朱熹注解“四书”的重要思想渊源。

北宋中期,儒学的复兴运动引发了理学思潮的兴起。

在吸收了佛老之学后,带来了传统经学上的革新,形成了新儒学——理学。

朱熹《四书》学的诠释方法(二)

朱熹《四书》学的诠释方法(二)

朱熹《四书》学的诠释方法(二)朱熹《四书》学的诠释方法(二)(2006-08-01 15:53:33)二、“文献——语言”的《四书》诠释方法经典诠释活动必须要面对一个要解决的难题,那就是时间问题。

由于经典文本、诠释者之间始终存在着鲜明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时间差别,这种差别构成了对经典诠释活动的挑战。

朱熹在他的《四书》学中,是如何通过“文献——语言”的诠释方法来统一经典诠释中历史性与时代性的鸿沟的呢?《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四部儒家典籍,本来就是先秦儒家学者留下来的重要历史文本,它们是以语言——文献的形态保存下来。

那么,对《四书》的诠释,首先就是对这几部历史文献及其表现形式即语言的阅读、理解与解释。

然而,朱熹以毕生精力精研《四书》,完成《四书章句集注》等一系列《四书》学代表著作,其原因当然不是一种好古、玩古的历史兴趣,而是一种既要承传儒家传统文化、又要开拓现实王道事业的人文使命。

他在许多地方均阐述了自己诠释《四书》在承传儒家道统方面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由于《四书》在道统史上的重要地位,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所授受的道统,到了孔子、曾子、子思子、孟子等儒家先圣先师的《四书》系统中得到保存与弘扬。

但是,孟子以后,道统“遂失其传焉。

则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间,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甚矣。

”[1] 而二程、朱熹对《四书》的重新诠释,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传承孔孟道统、开拓王道事业。

当然,经典是产生经典的那个时代的各种典章制度、社会活动、文化观念的历史记载,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历史文献,“《六经》皆史”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作为历史文献,它所记载、描述的总是某个特定时期的活动,某个历史时期的制度以及那个历史阶段的思想、观念、心态等等。

那么,诠释经典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还原历史,也就是还原以“文献——语言”形式存在的经典所记载的那些历史活动、典章制度,尤其是那个时代及其先圣们的思想、观念和心态。

四书的义理

四书的义理

四书的义理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部著作,是中国儒家经典之一。

《大学》讲述了如何成为一位“有志向、有品德、有才能”的人,强调“中庸之道”的思想,认为人应该遵循适度的规范,但不能过于放纵自己。

《中庸》则阐述了“中”的概念,即居中之道,认为人应该保持平衡,不偏不倚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论语》则讲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强调了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并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思想。

《孟子》则强调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认为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
以使人民幸福安康。

同时,它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些经典著作的共同义理是,它们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倡人们应该追求道德、伦理和政治上的完善。

这些经典著作也被中国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是中国明清时期思想家、诗人和文学家,他最负盛名的著作是“治家四本”。

其中,《大学》是朱熹最具影响力的一本书,是由四部分组成的综合理论思想史著作,主要以正统的儒家思想为基础,涵盖了从古代传统的思想到明清思想的历史背景。

《大学》对儒家思想的传播及儒家传统文化的活跃,有着极深的影响,是朱熹在明清时期思想史中的一大杰作。

《中庸》是朱熹的第二本书,也是延续了《大学》的思想核心,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四个基本思想。

它建立在道家观点上,勾勒出其中清白的道德标准,强调“仁”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仁德的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安定,有利于社会构建的完善。

《论语》是朱熹追求道德规范的第三本书,以孔子的言行操练方法,深入研究传统儒家文化。

它把教师和学生、父子关系、思想等多个概念统一起来,全面探讨了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对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最大的孔子思想作出了深入淆究。

《孟子》是朱熹最后一本书,也是为了深入思考传统儒家思想,延续孔子的思想传统而创作的。

《孟子》特别强调人的自律和行为的无私,强调要遵守传统的礼仪和法则,保持家庭的秩序和社会秩序,以此建立道德礼仪习惯,朴素简朴之风博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四书章句集注 南宋朱熹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四书章句集注 南宋朱熹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1、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各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7卷。

参考前人成果,着力于己注,借以系统发挥理学思想和理论,是朱熹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宋明理学的权威性著作。

2、宋代二程、朱熹推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使三者与《论语》相并合为四书,并将其提高到经的地位,与五经(见六经)并列。

二程、朱熹这样做,目的在于树立一个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传到孟子的儒家道统,而把自己表现为这一道统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朱熹倾毕生精力注四书,前后达40余年。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是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出版了四本著作即为《四书》,其中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其中《大学》是朱熹在他“四书五经”之外另外编写的一部著作,它记载了朱熹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深刻理解。

他强调传统教育思
想中重视先祖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更加重视
学业的文化素养,例如要教育学生道德良善,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中庸》是一部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关于民众治国的哲学思想著作,主要内容是朱熹的“中庸理论”,也被称为“中庸之义”。

朱熹
认为,中庸之道在于要强调度,以尊重和平为前提,以求得社会安定
而不仅仅是追求私利,以顺应体系而不革新,以正气正心正行而谋取
幸福与安乐。

《论语》是朱熹对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内容是孔子的著作,记载了孔子的人格观、道德修养、政治观、文化思想等。

朱熹将
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深刻地反映了朱熹关于仁义礼智、和而不同、
自律节俭和应当储备知识等精神观念。

《孟子》是朱熹认为重要的一部著作,主要内容是孟子的思想,它深刻地反映了朱熹关于仁、义、礼、智、信、容、恭、廉等思
想观念。

朱熹认为,教育应当以仁至上,即用仁者之心,去培养其德,去教育学生、去管理社会,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朱熹“四书学”思想解读

朱熹“四书学”思想解读

朱熹“四书学”思想解读朱熹“四书学”思想解读(一)内忧外患的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宋代是一个内忧外患的转型时代。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以及“靖康之变”,不仅是造成南宋之初政局动荡、民族危亡的政治因素也是致使宋代人文精神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因。

宋代人文精神的巨变主要就体现在理学思想的构建和兴起。

所以,就理学产生而言,内忧外患的特殊社会形态就是宋代早期理学思想得以构建的时代背景。

就理学发展而言,南北宋迥异的政治领域造成了理学在文化领域中的不同阶段,正如刘子健所言:“11 世纪是文化在精英中传播的时代。

它开辟了新的方向,开启新的、充满希望的道路,乐观而生机勃发。

与之相比,在 12 世纪,精英文化将注意力转向巩固自身地位和在整个社会中扩展其影响。

它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怀旧和内省,态度温和,语气审懊,有时甚至是悲观。

一句话,北宋的特征是外向的,而南宋却在本质上趋向于内敛。

”([美」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赵冬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7 页。

)表现在思想文化上,就是北宋理学思潮的兴起和南宋转型所带来的理学发展与定型。

宋朝是中国历史中比较孱弱的朝代。

在此历史时期内,家国始终面对着北方少数民族的严重威胁。

北宋时期,中原王朝不仅承受着来自辽国的强大压迫,而且即使在与西北较弱的西夏政权对抗中也是败多胜少,以至于每年都以沉重的“岁币”来换取一时的和平。

这种耻辱的对外政策严重伤害了士大夫阶层的民族自尊。

然而更大的灾难则源于金国的异军突起。

从公元1115 年金国一统北方之后即发动了对宋朝的战争,并于第二年一举攻占东京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南宋初期,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国和步步紧逼的来自金国的侵扰,使得士大夫们愈发感到国家未来的昏暗与迷茫,继而愈发忧心于道统的传承与延续。

尽管如此,但是由于朝廷的软弱,终究还是抵挡不住来自北方的外患对中原民族的危及,进而逐渐扩展为宋王朝的内患之忧。

金兵的摧残致使宋廷多地沦陷,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逃离,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书分别为《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四本书代表了朱熹传统思想的全部。

《大学》:是朱熹在儒学方面的综合性著作,包括“四书五经”
以及礼记、孝经、春秋等书籍,也称为“经行孝义之书”,是朱熹整
体思想的代表作。

《中庸》:是一部论及道德行为的哲学著作,书中有“三调”的
理论,即“仁、义、礼”。

它认为人是通过“中庸”的道德行为、内
心平和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论语》:是孔子的著作,此书的思想核心是“仁”的概念,它
提出了“改过”、“制衡”、“合符天理”和“相顾而行”的原则。

《孟子》:是孟子所著,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书中核心是“恕”,也即“仁”的概念,书中同样提出了“改过”、“舍己从人”等原则。

这四本书是朱熹传统思想的代表作,它们提出了“仁”、“义”、“礼”以及“恕”等概念,提倡人们尽量努力改过自新、行善自德,
从而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年-1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和理学家,他的理学思想对中国儒家传统的影响广泛深远。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四书集注》中,该书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是朱熹对这些经典进行集注和解释的总结。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两个重要方面: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是朱熹理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他对儒家经典的独特解读。

朱熹认为,知识和行为应该是统一的,知识不应该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朱熹主张通过学习和修养,使得人们的认知与实践相统一,使道德和行为达到完美的一致。

他认为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使社会和个人得到改变和进步。

格物致知是朱熹理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他与其他儒家学派的区别之一。

朱熹认为,人应该通过对物体的观察和研究来获得知识和理解。

他主张通过观察事物的现象和特点,从而推演出其内在的道理和原理。

朱熹认为,这种通过观察和研究物体来获得知识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更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释和注解,为后来的读经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

朱熹的知行合一思想强调了道德和行为的统一,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后世的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启示作用,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朱熹过于强调知识与行为的统一,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一些学者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他们认为朱熹将知识的源泉局限在人与物之间的观察和研究,忽视了实践和实验的重要性。

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儒家传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的思想,提出了儒家经典的独特解读和理解,从而启示了后来的学者和思想家。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的著作,是朱熹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经典的注释。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所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一生重新校订《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之传本二十余次之多。

在“格物致知”上,朱熹区分“物”为“事”与“理”,认为“格,穷也;物,犹事也。

穷理,格物之事也”。

他提出,“穷理须先格物,格物须是穷理”,从“物格”推出“知至”。

在“诚意修身”上,朱熹把“诚”分为“实理”与“实心”,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他强调,“诚意”是“正心”、“修身”的前提,“诚意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在“正心诚意”上,朱熹认为“心者,人之知觉,主于性而行于四肢百体者也”。

他指出,“正心”就是使心“无邪”,而要使心无邪就要“明善”。

在“治国平天下”上,朱熹认为,“国以仁存,以义正国”,“仁政必自经界始”。

他主张“正君心”,“厚民生”,“省刑罚”,“薄赋敛”,“举贤才”,“讲礼义”。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大学》是一部为南宋弘治年间朱熹精心编写的哲学著作,书中
提出的“三纲”和“五常”等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三纲”指
人治、神治、学治,即以“文明仁爱”的价值观作为政治的核心准则,而“五常”则指仁、义、礼、智、信。

《中庸》是一部关于儒家伦理思想的著作,全书共分中二十章,
主要内容集中在讲授诸子百家哲学思想、礼教、节义、均衡取舍以及
朱熹治学思想的智慧之处。

《论语》一书收录了春秋时期孔子的言行,以及传世的许多著名
的孔子弟子的话语,全书具有独特的体系性结构,深刻理解了孔子的“仁爱”原则。

《孟子》是一部记载孟子思想的重要著作,全书由孟轲、孟子、
孟尝君所著,被称为先秦时代最优秀的礼学著作,书中主张“以人为本”,侧重弘扬团结协作、求真理、法治思想。

四书朱子本义汇参

四书朱子本义汇参

四书朱子本义汇参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朱子本指南宋朱熹所著的《朱子大全》书集,其中收录了朱熹对四书的注解和解释。

朱子本义汇参则是以朱子的注解为基础,结合其他学者的详解和讨论,形成的综合参考资料。

朱子本义汇参对于理解四书的真正含义、背后的思想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四书历来以简洁、深奥的语言表达哲学思想,很多时候容易引起误解和理解上的困惑。

而朱子本义汇参就提供了一种系统的解读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四书的核心思想。

首先,朱子本义汇参强调了四书的整体性。

四书的内容相互补充、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哲学体系。

朱子通过对每一篇章节的注解和解释,将四书的思想融会贯通,使读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四书的内涵。

他强调了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中庸的中和之道和人的追求完美的境界,论语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孟子的仁义道德和人性善恶的讨论。

这种整体性的解读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四书的思想。

其次,朱子本义汇参注重了四书的实践性。

朱子认为,学习四书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解它们的思想,更在于将这些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他通过对经典中各种概念的详细解释,以及生动的例子和论证,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四书中的道德原则应用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中。

他提出了许多实践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将四书所传达的价值观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朱子本义汇参的学习,读者可以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

此外,朱子本义汇参还强调了四书的思想体系的发展和演变。

朱子认为四书的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不断发展和丰富的。

他通过对历代学者对四书的解读和批判的整理和总结,形成了朱子本义汇参。

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帮助读者了解了四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学派中的不同解释和理解。

可以说,朱子本义汇参是对历代学者智慧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为我们理解四书的思想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多角度的视角。

《朱子语类》三则(知识讲解)

《朱子语类》三则(知识讲解)

《朱子语类》三则(知识讲解)谓的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这四个著作之所以能够并列在一起,就是朱熹的挑选。

他不但挑选,而且用了毕生精力为之注释,据说直至去世前还在修改。

朱熹在《四书集注》当中,不重训诂,把对文字的解释放在次要的位置,而重在义理,朱熹以精炼的文字,阐述了他的理学思想,把《四书》纳入了程朱理学的轨道,如他的门徒所说,这是一部“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传世”之作。

可能有人认为,朱熹的弟子是吹捧自己的老师吧,实际不是。

即使以今天眼光来看,《四书章句集注》仍然是读四书的最重要参考书。

朱熹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门客弟子众多。

朱熹的门客九十多人仿照孔门弟子编纂《论语》的先例,记录、编纂了朱熹讲学时的一些问答,这就是《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由于《朱子语类》的记录方式是口语化的,加上南宋距离现代并不久远,所以,今天我们看这部书并不觉得言辞古奥,相对而言是比较浅近的。

注意,这里说的是言辞上的浅近,而不是意思、道理上的肤浅。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是朱熹长期讲学的记录稿。

朱熹的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的讲学问答。

《朱子语类》由黎靖德在南宋度宗成淳六年(1270)编辑出版,是一部较为完备的记录稿。

记录稿采用了语录体的分类汇编形式,全书共140卷,分为“理气”、“性理”、“自学”、“治道”、“训门人”等26门,约200万字左右。

《朱子语类》内容涉及哲学、宗教、伦理、经学、教育、自然科学、治学态度等方面,是研究朱熹思想与朱子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字词汇总数(shù)过:几次略晓:大略通晓厌:通“餍”,满足得趣:明白其中旨趣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芜秽(wúhuì):杂草丛生交战之机:交战的关键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仁:实现仁德自家:自己大段:仔细以为:以……为切己:切身说话:说教睹:察看剖(pōu)判:辨别,分析喻:明白不肖:不才,不正派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意课文精要理解主旨第一则这一则的主要内容是朱子讲读书方法。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
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二,心学:一般以吾心为中心,天地万物与吾心同在,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即心,心即理,也就是说从心出发,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大。

那了解了理学和心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四本书的核心宗旨。

第一,《大学》。

《大学》这本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甚远。

其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样就很好区分,《大学》的核心思想:明德与亲民是理学,止于止善是心学。

第二,《中庸》。

中庸之道的理论是天人合一,讲的是天道,核心思想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达到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
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完美人格,以及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

由此可见,《中庸》的核心是理学。

第三,《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与口语汇编,语言简短,含义深刻。

但因条理不清晰,次序比较混乱,很难对其思想进行概括与分理。

只知道以“仁爱”为中心,而推衍出礼、孝、忠、信、直、恕。

第四,《孟子》。

大家都知道孔孟是一家,《孟子》与《论语》相比,更完善地阐述了儒家的思想。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是“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

可以说《孟子》是以理学为核心思想。

总结:四本书都是儒学的经典之作,其思想多多少少是相通的。

核心思想理学也好,心学也罢,说的其不离二字,那就是“道”与“理”。

经典常谈《四书第七》读后感

经典常谈《四书第七》读后感

经典常谈《四书第七》读后感“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

这些经典对于理解儒家思想、道德修养和人生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这些经典,可以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哲学智慧和人生哲理,是我们学习和领悟的宝贵财富。

“四书”是那时的小学教科书,那时先生是不讲解的,只让学生背诵,不但背正文,还得背朱熹的小注。

元仁宗时候将朱注“四书”定为科举用书。

第一,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有人人必读的价值;第二,规定朱注,是因为朱注发明书比旧注更好更切用一些。

不懂没关系,只要能背诵,将来科举考试时用得着。

背好了某一天融会贯通,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捞到升官发财的资格。

科举考试是古代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每个学生都得读“四书”,因为科举考试的考题来自“四书”,考生不得不读,也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

囫囵吞枣也没关系,只要先背诵下来,后面自然用得上。

读到此处,我们不免为古人的那股子读书的劲儿感到悲凉,为了科举考试,也是蛮拼的。

令我想起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工夫。

恐怕古人为了科举考试而囫囵吞枣地硬啃书本,连不求甚解的程度都没达到吧!不求甚解好歹需要领悟文章要旨。

最初《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

朱熹给它们都作了注,并将“四书”编在了一起,“四书”的名字因他而有。

但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

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

学者必须从这本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

他们也很推尊《中庸》:“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

朱熹接受了二程的见解,并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穿起来了。

朱熹认为《大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领会了《大学》,便能理解《论语》《孟子》的精微之处,进而领会《中庸》的心法。

这种阅读顺序反映了朱熹对“四书”的理解和重视。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
朱熹的治家四本,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大学》是朱熹发表的一部著作,也是朱子思想的代表作。

书中阐述了朱子关于治国、修身、治家的理念。

书中说:“宪礼严以别事物,文章明以分正义,孝悌正以立家道,义礼序以尊贤恤民,道德渊以为纲纪。

”他在书中还深刻地阐述了“立德立功、兴道兴政”的思想,指出“心存虚卑,有所为”,这是治国之道。

《中庸》是朱子对儒家处世君子仁义道德的思考。

朱子指出:“不拘小节,则天下可安”,“慎独而不偏,端方而不浮,满而不腹”,这句话指出了处事的方法,要依照中庸之道。

在书中,朱子还强调了“孝悌”是父母的伦理责任,尊重长辈和礼贤下士的关系,以及把格言的恒心相信,并竭力去实践。

《论语》是朱子所著的系统化的对《五经》的整理,保留了许多孔子的言论,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论语》深刻地说明了孔子“真学问”和“修身以法”的思想,主要讲述了孔子关于教育、政治、人际关系、认识自己的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礼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强调敬老尊贤,动机要正,具备了“天道”的智慧。

《孟子》是朱熹编著的一部精要文集,其中收录了孟子的许多著作,它深刻地揭示了道德哲学的核心价值。

书中讲了夫妻同心、父母爱子、礼义廉耻、忠孝仁义等内容,强调了审时度势、合理安排、礼仪与忠诚之间的关系,主张以孝悌心去对待别人,以义政良策去管理自己国家,以礼道严谨去建立孝道的根基,以正派为本去积累深厚的德行。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
分别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是先秦儒学中核心的四部作品。

其中《大学》《中庸》原本分别为《礼记》中的一篇。

到了宋代,地位提升,被与《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

《大学》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所作,其核心思想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它首章的末句:“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无论你是想治国平天下还是想修身齐家,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内心的安宁,都是以“修身”作为根本方法的。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它的核心思想也在首章,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与《大学》思想实则一脉相承,又点出修身的本质是性情的“中和”。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而“修”的重点,落到一个“学”字上。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一个“辨”字,《三字经》说《孟子》
“辨王霸,说仁义”。

孟子通过分辨当时思想的混杂与错漏,以阐明“仁义”的正确。

理学是盛行于宋代的儒学的一个发展阶段,以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我们通常说程朱理学。

核心思想是“道即理”,关注“理”与“气”的关系。

心学是在宋代产生,于明代王阳明集大成的学问,其实也是宋明理学的一部分,我们通常说陆王心学。

它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并认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认为道的本质是心、性、情,而不在外物之中。

作者:赓瑜。

四书集注 论语

四书集注 论语

四书集注论语
《四书集注·论语》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注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朱熹的《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是南宋以后儒学发展的重要基石。

朱熹的《论语集注》注重义理阐发,文笔简练,对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话语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他强调“理”是万物之本,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就是追求“天理”,主张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养功夫来达到与天理合一的境界。

同时,朱熹还对《论语》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定义,以适应其理学思想的需要。

在南宋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四书集注》一直被官方视为儒学正统,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教材之一。

同时,它也深刻影响了后世儒学的发展和演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除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学者对《论语》进行过注解和研究。

这些注释或注重训诂考据,或注重义理阐发,或注重实用之谈,各具特色。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何晏的《论语集解》、唐朝的孔颖达的《论语正义》以及清朝的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

总之,《四书集注·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探究儒家思想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朱熹《四书集注》全文

朱熹《四书集注》全文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

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

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

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

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

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

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

其它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闲。

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天运循环,无往不复。

宋德隆盛,治教休明。

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杂志2001年第1期
汗”之说。

程颐《遗书》解“格”:“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犹日穷其理而已矣”,是因《字汇・木部》之释。

不过程颐的解释重心不在训诂,而在义理发挥,“物”一提及即上升到“理”的抽象形态,反映了理学家建构理学体系的理论思辨心藉。

朱熹以“格致”范畴扩充理学理论基础的实施工作,集中在“补亡”“传之五章”中。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补亡”之言揭示主体致获知识的对象,是潜隐在事物中的本质之体的“理”,致获的思维执著是“穷究”。

主体致获知识的观念运动为何是“穷究”形式呢?这是因为:从“格物”到“致知”是主体认识逐渐积累并递相贯通的过程;从“致知”到“知至”是主体由物到物之极致的理的进取行程。

主体的这两种思维认识形式,以动态的格致为中介,而与物之理契接,实现了主、客体在认识接通下的同一。

诚如朱子之语:“致知,则理在物,而推吾之知以知之也;知至,则理在物,而吾心之知已得其极也。

”①
人心的思维之灵与天下之物的有理,构成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朱子“补亡”传一章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思想史上这一辉煌的智慧成果:“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②。

人心之灵就是人的创造性思维意识,人的这种创造性灵机是人别于其他动物的类不同性本质。

人的心灵的求知本性积极地及向外在事物之理,而外在事物之理也存在着满足人的求知属性,这就是人的积极及向性与事物理本质的可知性以思维与存在的契接而实现的主、客体同一性。

“理有未穷”与“知有不尽”,共同构成人类认识发展的永恒前程。

“理有未穷”与“知有不尽”,是朱子所补阙略中的两个片语,前者揭示事物无限性决定其本质理的不可穷尽;后者揭示理之不可穷尽性决定人的认知不可尽止。

在宋代儒家的意识里,理作为天下之物“其极”,已经达到了对事物普・】】2・遍本质的理解。

这里无需去辨识宋儒义理之学的党性归属问题,只需要看其将理作为世界本原,就能见识他们作为中华民族思想家群体,将华夏民族思辨水准、思维结构及其方式层次所提升的高度,就不禁由衷地钦敬他们。

思维结构以及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思想素质的水平体现。

拟定哪种形态为世界本原是哲学的观念抉择,即使先验性的知识观也依然在一定层面上反映知识载体积极的主体思维运动,其动机在于将人的主体性意识推向发达。

(2)性、道、教范畴对理学的实践支持《中庸》本文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为人生的几项基本实践。

朱子称此为《中庸》文篇的“纲领”:“读书先须看大纲,又看几多问架。

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是大纲”⑧。

这个大纲中的思想要件是“性”、“道”、“教”三范畴围绕“中庸一理”,散在人生诸事之中,发挥着践履原则的调节作用。

《中庸》文本是中庸观念的扩充性载体。

朱子将《中庸》文篇概说为“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④。

这个概说《中庸》文篇阐发中庸观念的表述形式,有因于程颐称道张载《西铭》“明理一而分殊”的色彩。

《中庸.》文篇旨在为人倡设人生践履的准则性体制,其所谓“中散为万事”即分布为道德践履、理念培养、器识塑造、生活日用等层面。

朱子在《中庸章句》里以注释形式深掘文篇义理,以此组构理学形态的中庸观念和中庸原则体制。

“性”、“道”、“教”是主体在理学认识与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理学是儒学运行到宋代的新型思想形态,它虽有多层面的创新,但关心人的主体性及其资质建树却是它继
①《朱子语类》卷十六
②《朱子语类》卷十六
③《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④《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