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和发展语言,是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

一、扣住语境,品味语言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话已成为理解语言的口头禅,也成为理解语言一大原则。事实上,离开语境,望文生义,哪怕某些词语是字典词典的解释,有时也会出现误差,甚至还会闹出笑话。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鲁迅写道:那些清国留学生“实在标致极了”、“那些爱国青年”如果不联系上下文,还真以为是对他们的赞美。所以品味语言的表现技巧必须抓住语言环境。

二、咬文嚼字,推敲语言

在品味语言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发扬“咬”和“嚼”这种精神。如人人皆知的示例:韩愈在月夜里听到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令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字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又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它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了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

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三、对照比较,辨析语言

汉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句式不同”语意也不同。我们对原文句和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对比,有些语句改作太过明白,丧失了原作含蓄优雅之美,也不符合人物性格。反复揣摩原作,修改应考虑去掉多的直抒腹臆的感叹,多用意象来暗示感发,传达原作的意绪。改写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更通过对语言的反复触摸提高了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鉴赏品味。

汉语言的丰富性,决定了品味语言的形式的多样化。通过这样的训练,促使学生掌握理解语言的钥匙,让学生理结合运用语言的思维能力出现质的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