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练习及答案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A.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B.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D.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国内战2.1945年,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切为了和平B.不首先挑起内战C.防止国共合作再次破裂D.对国民党要做两手准备3.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希望达到的目的是A.将发动内战的责任加在共产党身上B.借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C.建立一个联合政府D.借谈判之机,进攻解放区4.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没有就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达成协议的根本原因是A.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B.二战后冷战局面的消极影响C.民族矛盾已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同5.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是国民党军队进攻A.陕甘宁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晋冀鲁豫解放区 D.大别山区6.下列不符合中共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是A.没收地主的土地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C.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D.废除土地私有制7.“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土改政策密不可分”。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土改打击了封建地主,削弱了蒋介石统治的基础B.土改促进了解放区经济的发展C.土改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D.通过土改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8.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里所说的转折点是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B.三大战役的胜利C.南京解放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9.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国民党先后进行了两次谈判,其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和平 B.尽快结束内战 C.共建联合政府 D.为战争作准备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训练军事人员材料二: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实力对比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和目的。
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新导学案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全面内战爆发时间和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进攻、三大战役名称和意义、渡江战役作用;2.认识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意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重点难点】(1)重点: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2)难点: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深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思考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为什么近代中国人民会选择马克思主义?【学法指导】①创设新材料和新情境,再认再现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以及各党派在转折时期所作出的不同选择,从而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国共两党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刀兵相见的原因。
③结合国内和国际背景,探究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与国际形势的关系,培养学生深层次探究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
【知识链接】一、抗战胜利后中国时局的特点1.一对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三种政治要求:①中共代表人民的利益,提出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方针,力求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中国社会的政治改革。
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②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坚持独裁、内战、卖国三位一体的反动方针。
在美国支持下疯狂抢夺胜利成果,妄图恢复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并准备发动内战来消灭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③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认为,战后是实现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要求在国共两党之间走第三条道路,建立英美式的政治民主。
但他们的主要政治倾向是要求和平、民主、统一建国,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和独裁、内战、卖国政策。
这些要求同中共的政治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成为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政治基础。
3.革命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①一方面,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人民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苏联的更加强大,欧亚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日益瓦解着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课本练习】高一历史教材必修Ⅰ第17—19课课后(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Ⅰ加油站参考答案第17课解放战争【学思之窗】答案: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
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探究学习】本课测评:答案:⑴努力:①争取和平民主斗争阶段。
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争取中国的和平与民主。
②战略防御阶段,军事上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政治上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③战略反攻阶段,千里挺进大别山。
④进行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基本解放全国。
⑵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学习延伸:答案:⑴首先需要了解提出“两个务必”的背景。
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⑵需结合历史和现实来考虑其意义:①历史上:“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史上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深刻认识。
长期执政的环境易使执政党产生官僚主义、懈怠、奢侈、僵化等脱离群众的危险。
②就现实来说,我国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任务,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与时俱进;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永不懈怠,也才能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思之窗】答案:⑴民主措施:经过民主选举产生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的;公职人员也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废除旧国家机器,代之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
高一历史1精选备课作业及教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含答案
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刚要
【学习目标】
1.掌握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时间和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进攻、三大战役名称和意义、渡江战役作用。
2.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胜利的意义.
【资料补充】
《双十协定》内容:①和平建国;②坚决避免内战;
③召开政协会议;④保证人民权利。
《双十协定》意义:《双十协定》的签订,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旧政协会议"):(1)召开:1946年重庆
(2)内容: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例如:《和平建国纲领》确定建立统一、自由、民主的新中国,保持国家的和平发展;规定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并拥有用人权;规定政府委员名额的一半由国民党以外的人士充任,而所有涉及施政纲领之变更须有出席委员的三分之二赞成始得议决,等等。
如果实行这样的政府改组,国民党虽然在其中仍占有主要地位,但它已经不能为所欲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放战争经过
指出对应年代重大事件,并填好表格。
a、徐州
b、扬州
c、苏州
d、连云港
4、三大战役的意义。
合作探究:胜利原因
解放战争以解放军的胜利而告终,这时的毛泽东可以回答蒋介石出的算术题了,如果你是当时的毛泽东,你将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公式来应对蒋介石的算术题?
整理提高:完成本课知识框架图
课后感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 作业
第四单元第17课一、选择题1.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该报道反映了当时国人期盼() A.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B.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
解题关键是知道“毛泽东先生来了”是指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去重庆和国民党就和平建国的问题进行谈判,故选B项。
2.(2019·安徽滁州期末)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
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C.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D.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答案】C【解析】根据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故C项正确;“和平方案”指1945年10月10日签订的“双十协定”,故A项错误;图片未体现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故B项错误;漫画真实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的时局,排除D项。
3.(2019·江苏江都中学入学测试)下列诗句中,描述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战况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C【解析】“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描述的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故排除A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的是红军长征时越过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故排除B项;“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描述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故C项正确;“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是解放军进行渡江战役的场景,故排除D项。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后作业
第17课解放战争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蒋介石日记:“正午约毛泽东谈话半小时,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要求编其28师之兵数。
”这则日记可能写于()A.国民革命时期B.西安事变时期C.重庆谈判时期D.北平会谈时期2.下图是8月11日朱德总司令命令。
判断该命令的目的是()A.支援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B.建立东北根据地准备解放战争C.配合东北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 D.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3. 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描述了1946年冬天,解放军在东北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围剿国民党的历史场景。
与此同时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解放区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结束C.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D.在美苏支持下德国分裂4.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图7 为著名画家米谷1948 年所画政治漫画。
其寓意最为准确的是()A.国民政府即将失去人民的支持和信任B.国民党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必将失败C.法币的迅速贬值使民族工业遭受打击D.币制改革凸现政府掠夺财富的阶级本质5.1949年1月,超载的中联轮船公司客轮“太平轮”因未开夜航灯而被货船“建元轮”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
同时损失大量货物、重要国民党档案等。
该事件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
这一悲剧的时代背景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进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恶性竞争C.中国近代重工业基础的脆弱D.解放战争的走势已渐趋明朗6.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7.“徐州总司令刘峙集中8个兵团及其他直属部队,总兵力80万人,我军出动兵员60万,在豫皖苏边区,展开空前规模的战略决战”。
课时作业14: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对点练]知识点1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1.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
其真实用意是()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答案 A解析题干材料中对于蒋介石前后态度的变化表面看是矛盾的,实际上是一致的。
1945年5月讲话反映了其主要目的,而8月份邀请毛泽东商讨和平表面上是为了和平,实际上是为反共发动内战做准备工作,借此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2.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这说明了()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C.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答案 C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重庆谈判期间中共方面对时局的看法。
A项与史实不符;仅从毛泽东的演说并不能说明“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排除B项;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希望建立联合政府,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故C项符合题意;D项与史实不符。
3.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飞赴重庆,国共两党经过艰苦谈判,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A.实现国内和平有了根本保证B.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C.协定内容没有得到贯彻D.即《国内和平协定》修正案答案 C解析A项“根本保证”错误;B项“没有任何积极意义”错误;D项是在1949年。
“双十协定”通过和平建国的主张,但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所以没有得到贯彻,故选C项。
知识点2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4.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穿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于8月底到达大别山区,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1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
”这段话表明中共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党分歧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C.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D.妥协退让,维护国共合作解析:抗战胜利的前夕,中共召开“七大”,主张和平统一,建立新中国;国民党召开“六大”,主张一党专政,强调军令政令统一;在抗战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针完全符合人民意愿,而国民党的政治主张恰恰违背了人民的意志。
答案:C2.“要走断头路,跟住蒋独夫。
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泽东。
蒋军弟兄们: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老蒋的军队已有一百五十八万被消灭。
”对以上传单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通过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B.国民党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C.中国共产党转入反攻,消灭国民党指日可待D.跟着蒋介石没有出路,只有武装起义,活捉蒋介石,才是一条光明的道路解析:通过“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可以判断出是在解放战争第二年,此时,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答案:C3.国共重庆谈判中,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A.人民的民主权利B.共产党的合法性C.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解析: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威胁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根本利益,这是其实行专制独裁的障碍,因此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答案:C4.如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C.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D.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7 解放战争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17 解放战争[学业达标]1.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曾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C.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 D.美国主张和平解决答案 C解析日本投降后,蒋介石的部队还在大西南和大西北,蒋介石提出谈判的主要原因是为内战争取准备时间,故选C项。
2.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待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西安事变B.北平谈判C.政协会议D.重庆谈判答案 D解析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是重庆,可排除A、B两项。
“倭寇投降”即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件大事为商讨国内和平问题的重庆谈判,故选D项。
3.1946年6月~1947年6月,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此阶段,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A.防御战 B.游击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答案 D解析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当时敌强我弱,中共中央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作战方针,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的作战方式,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作战目标,故选D项。
4.下图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争态势。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A.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B.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C.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D.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答案 B解析从国民党的进攻方向来看,重点进攻陕甘宁和山东两个解放区,由此可知应是中共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结合解放军歼敌地点来看,B项正确。
5.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穿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于8月底到达大别山区,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
这一举动( )①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②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③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④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故②错误。
高中历史 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
高中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45年底,中国政局的特点是( ) A.国共双方都积极争取和平建国B.国共双方都不要和平C.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平民主,国民党加紧备战D.处于全面内战状态答案:C2.1945年10月12日,西安《秦风日报》发表社论说:“分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代可望于兹开始……”。
它出现的背景是( ) A.《双十协定》的签署B.《国内和平协定》的签署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从题干时间来判断,A项正确。
答案:A3.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 A.开始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直出大别山”,再结合该电令的时间,即可判断发布在刘邓大军南下后不久。
答案:A4.1948年底,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B5.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③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④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注意全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答案:C6.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②太平天国定都天京③中华民国定都南京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③④答案:CB组(能力题)7.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名师推荐】高中历史 第4单元第17课 解放战争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学习目标]一、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1)原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概况: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3)成果:签署“双十协定”。
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4)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未能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3.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4.粉碎敌人的进攻(1)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成功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2)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 39“学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提示】 土地改革运动解决了解放区无地少地农民的土地问题,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农民的支持成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背景: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2)概况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胜利(1)北平和谈:国共两党代表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①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②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追歼残敌:解放军向全国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意义(1)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3)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对点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第17课解放战争[课程标准]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某某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某某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1.背景(1)“假和平、真内战”:抗日战争胜利后,________面临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________________”策略,电邀________赴某某共商国是。
(2)某某谈判:①目的:争取____________,揭露美蒋阴谋。
②时间:1945年8月底~1945年10月10日。
③结果:签订《________________》。
(3)政治协商会议:①时间、地点:1946年初,__________。
②结果:通过了有利于________的政协协议。
2.概况(1)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2)战况:①人民解放军采取____________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②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_、________两大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________、_______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________,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辽沈战役:①时间:____________年9月,辽沈战役首先打响。
②战况: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________,解放__________。
11月初,解放军乘胜攻下__________。
③战果:解放________全境。
(2)淮海战役:①解放军以______为中心先后歼灭________兵团和________兵团。
②国民党“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率军弃某某南逃,解放军迅速将其包围,于________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3)平津战役:①部队:________解放军和________解放军。
②解放军攻克某某、某某后,________接受改编,1949年1月________和平解放。
高中历史第17课 人民解放战争 作业
课时质量评价(十七)(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1945年8月中下旬,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他速到重庆“共定大计”;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暨驻华美军司令魏德曼将军也向毛泽东发出了邀请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中国共产党此举()A.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建B.受到来自美国方面的军事压力C.利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D.受到国民党内各派的普遍欢迎C解析:根据材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目的是尽量争取和平建国,同时揭露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建国的主张,争取全国民众及中间派的支持,故选C项;此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共内战还未全面爆发,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美国希望争取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分歧,中国共产党并未受到美国军事压力,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国民党内左派人士欢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以实现和平民主建国,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却意图借此机会打击共产党,排除D项。
2.(2020·济宁三模)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五四”指示:解决土地问题“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坚决拥护群众从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该指示() A.延续了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B.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C.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D.意图彻底消灭农村的封建势力C解析:据“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指示可知中国共产党改变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主要是为了适应抗日战争胜利后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状,故选C项;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的是“耕者有其田”政策,而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是“减租减息”政策,两者并不相同,排除A项;此时党的工作重心仍在农村,排除B项;土地政策的转变主要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训练:第17课解放战争 含解析 精品
课后训练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对此,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对报社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他们要制造的“空气”是()。
①国民政府热爱和平②共产党没有和平的诚意③调和国共矛盾只有依靠美国④国民党早已把共产党当作敌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近年来,张学良的一封写于1946年、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密信公之于世:“别来十年,时为想念,兄(周恩来)当有同感。
现日寇已经逐出,实(为)最快心事。
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此良所视想(者)也。
”“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指周恩来促成()。
A.国共合作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国共和谈D.国共合并3.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导致“和平……死了”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和谈B.国民党不断扩大内战规模C.美国等国际势力的插手D.中间派无法左右国民政府4.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毛泽东在转战陕北的途中A.毛泽东转战陕北是在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之后B.在转战途中毛泽东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C.毛泽东通过在陕北的转战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D.毛泽东转战陕北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策略的灵活性5.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A.开始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6.山东莱东县农民唐和恩老人使用过的一节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等地,包括了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乡村的地名。
【提分必做】高中历史 第4单元第17课 解放战争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此事应是( )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1946年政协会议D.北平和谈解析:B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就怎样和平建国,进行的一次谈判,在谈判中,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提出国民党应结束一党独裁的局面,毛泽东也参加了此次谈判,其内容与材料信息相符,B项正确。
2.右图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自由画报》。
它反映出( )A.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B.共产党做好应对策略C.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D.谈判没取得实质进展解析:B 共产党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参加重庆谈判,表现了和谈的诚意,蒋介石政府却是“假和平,真内战”,缺乏诚意,A项错误;图画中代表共产党的人物手拿打狗棒,体现了共产党做好了应对的策略,B项正确;1946年国民政府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爆发,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C项错误;漫画没有谈判结果的信息,D项错误。
3.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
”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
这支部队的作战意图应是( ) A.战略反攻 B.主力决战 C.解放南京 D.会师会宁解析: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47年5月9日”“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可以得知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A项正确;战略决战是在1948~1949年的三大战役,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解放南京是在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会师会宁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在1936年,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4.(2018·广东惠州期末)由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黄晓明等联袂主演的史诗影片《太平轮·彼岸》于2015年7月30日在中国上映。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优化训练第17课《解放战争》(人教版必修1)
历史·必修1(人教版)第17课解放战争基础达标1.下图是一部电视剧中出现的一个画面。
图中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革命要胜利了”是指()A.抗日战争开始转入大反攻B.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C.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D.开始准备发起渡江战役答案:B2.1948年底,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故宫、颐和园等都在北京,由此判断该战役应为平津战役,故选B项。
答案:B3.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了一根白头发。
毛泽东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国民党政权所在地南京答案:C4.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其主要内容中得以真正实施的是()A.国共坚决避免内战B.贯彻和平建国纲领C.保障人民民主权利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
1946年6月内战爆发,故A、B两项错误;国民党建立的是一党专政、独裁的政府,故C项错误;1946年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故D项正确。
答案:D5. 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
下图报道的头条新闻对当时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是()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B.宣告国民党政府统治被推翻C.表明国民党军队被彻底消灭D.标志着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获取能力。
根据“南京解放”判断新闻反映的是渡江战役,故选B项。
答案:B6.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揭开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序幕D.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名师对话】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课后
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从旧书市场买到一本民国时期的书,右图是其封面。
据此判断该书发行时间应是( )
A.辛亥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该书的标题是《谁要中国内战?》,可知与中国内战有关,再结合图片中“美国制”,说明与美国的干涉有关,可知该书发行的时间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D
2.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
右边的漫画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 )
A.建设民主国家
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
C.独裁内战
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时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从漫画中“逆我者亡”可以判断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
答案:C
3.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后见报纸上登载消息“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他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解析:注意时间信息:1946年。
这一时期,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要消灭人民民主力量。
答案:A
4.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0~1944年是抗战时期,以抗日为重任,因而“民主”出现频率不高'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因而“民主”出现频率较高'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④1947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图中的时间范围是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至内战爆发时期,因此要紧扣这一时期的阶段特点和史实来分析。
答案:D
5.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右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解析:1946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武汉、南京,就好比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答案:B
6.观察下图,判断发生在M点的战役是( )
A.孟良崮战役B.渡江战役
C.辽沈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解析:由图可知,M点发生的事件约在1948年12月左右,且解放军数量首次超过国民党军队,故C符合要求。
答案:C
7.电视台曾经采访了山东莱东县农民唐和恩老人,在他使用过的一节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等地。
包括了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地名。
从以上路线可知,老人家参加的是( )
A.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通过其经过路线和地区,结合三大战役的作战范围,可知其参加的是淮海战役,选D。
答案:D
8.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的口号响彻解放区,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是农民阶级政党②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③淮海战役是人民战争的胜利④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①错误,②③④在材料中能够体现出来。
答案:D
9.
上图是拍摄于1949年2月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的历史照片。
下列有关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典范
C.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D.标志着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人民解放战争不同阶段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项是1947年夏,解放战争的第二阶段即战略反攻;C项指的是1949年渡江战役攻占南京;D项指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B项因为平津战役中北平是和平解放,符合要求,所以本题应选择B项。
答案:B
10.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政府组织形式B.中共在政权中的地位
C.军队的改编方式D.国共两党的关系
解析:重庆谈判国民党拒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北平谈判中共提出了和谈条件,实质是废除国民党反动统治,体现了中共地位的变化。
答案:B
11.毛泽东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结果是人民解放军( )
A.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C.攻占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
D.转入战略反攻
解析: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答案:C
12.在1937~1945年,蒋介石虽然有其过失之处,但仍不失为民族的领袖,不夸张地说,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伟人。
材料肯定了蒋介石( )
A.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并取得完全胜利
B.继承和实行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
C.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
D.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人物蒋介石,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国民大革命与题干的时间不符且最后并未取得完全胜利;蒋介石也未完全继承和实施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排除A、B、C三项。
蒋介石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值得肯定,不失为民族的领袖,选择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标语、口号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
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材料二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材料三口号:“民主、团结、和平建国。
”(周恩来书写)
材料四口号:“反内战,反饥饿。
”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现在什么事件中?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该运动的性质及影响。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口号提出的背景及其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的口号是民国三十四年周恩来为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尽力争取和平,团结教育人民而题写。
民国三十四年,折算为公历应是哪一年?
(4)请推测一下材料四中的口号应该发生于什么背景之下?
(5)作为历史的印记,本题材料提供的口号,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且相当系统的信息?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史上的口号、标语,旨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史实,并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答案:(1)事件:五四运动。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地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背景:日本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作用:结束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1945年。
(4)国共两党内战。
(5)为研究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史提供了重要信息。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不喜欢数学的毛泽东出了一道难解的数学题:
430万∶127万=?
飞机+坦克+大炮+美元∶步枪+手榴弹+小米+0=?
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
蒋介石+杜鲁门∶毛泽东+0=?
材料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
——毛泽东1946年8月6日接受美国记者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采访材料三国民党拉夫,要么把一个村子拉得十室九空,要么人们逃得无影无踪,人们怨声载道,沸反盈天……逃国民党兵役的人,不少跑到解放区参加解放军……
材料四小手绢,四方方,哥去前方打老蒋。
妹送哥到大路旁,贴心的话儿对哥讲:家
中事,你莫想,全有妹妹我承当。
打完老蒋早回家……
——山东民谣请思考:
(1)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真正的力量在于哪里?请为毛泽东设计一个公式以解答材料一的问题。
(2)为什么同为“征兵”,人民群众的反应如此不同?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得民心的关键靠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并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答案:(1)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手中。
公式:腐朽政府+专制独裁:人民支持+正确领导=革命必胜!(意思类似即可)
(2)不同的原因:人心向背。
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让农民得到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