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复习题

复习题

绪论一、名词解释微生物、条件性病原微生物二、简答题简述微生物的种类。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细菌一、名词解释质粒、荚膜、芽孢、鞭毛。

二、填空题(1)细菌属于______细胞型微生物,其基本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组成。

(3)细菌的特殊结构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三、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关系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差异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基本条件?一、填空题(1)细菌的营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生长繁殖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的呼吸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概念:细菌的人工培养培养基菌落菌苔纯培养细菌生长曲线与意义?培养基的配制基本原则病毒一、填空题1、病毒核酸存在的主要类型___ 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4种。

2、病毒是严格的_ _,它只能在__ ___内增殖,其增值过程可分为、__ _ ___、__ _ __、___ ___和__ ___五个阶段。

3、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

4、病毒增殖的过程分、、、、五个主要阶段。

5、病毒是一类、、的微生物。

三、简答题病毒的一般特点有哪些?一、名词解释干扰素病毒血凝现象包涵体二、简答题1. 病毒的一般特点有哪些?2.试述病毒的培养方法及其特点。

3.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结果判定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技能题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操作方法。

真菌一、解释概念真菌感染性病原真菌中毒性病原真菌菌丝霉菌的菌落二、填空题:1.酵母菌的菌落与一般细菌的菌落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厚,,且带有黏稠性,乳白色或奶油样其表面、。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含复习资料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含复习资料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含答案)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一、填空:1、我国药物的三大药源指的是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2、现代生物药物已形成四大类型,包括基因重组多肽和蛋白质、基因药物、天然生化药物、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3、请写出下列药物英文的中文全称:()干扰素、()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4、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四环类抗生素有土霉素;多肽类抗生素有杆菌肽;多烯类抗生素有两性霉B;蒽环类抗生素有阿霉素5、嵌合抗体是指用人源抗体恒定区替换鼠源抗体恒定区,保留抗体可变区;人源化抗体是指抗体可变区中仅(决定簇互补区)为鼠源,其(骨架区)及恒定区均来自人源。

6、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载体有质粒、噬菌体()、黏粒()、病毒载体等。

二、选择题:1、以下能用重组技术生产的药物为(B)A、维生素B、生长素C、肝素D、链霉素2、下面哪一种药物属于多糖类生物药物(C)A、洛伐他汀B、干扰素C、肝素D、细胞色素C3、能用于防治血栓的酶类药物有(D)A、 B、胰岛素 C、天冬酰胺酶 D、尿激酶4、环孢菌素是微生物产生的(A)A、免疫抑制剂B、酶类药物C、酶抑制剂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5、下列属于多肽激素类生物药物的是(D)A、 B、四氢叶酸 C、透明质酸 D、降钙素6、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的速效胰岛素机理是(D)A. 将猪胰岛素B30位改造为丙氨酸,使之和人胰岛素序列一致B. 将A21位替换成甘氨酸,B链末端增加两个精氨酸,使之在4溶液中可溶C. 将B29位赖氨酸用长链脂肪酸修饰,改变其皮下扩散和吸收速度D. 将人胰岛素B28位与B29位氨基酸互换,使之不易形成六聚体三、名词解释:1、药物 ():用于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机体康复保健的物质,有4大类:预防药、治疗药、诊断药和康复保健药2、生物药物():是以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份为原料(包括组织、细胞、细胞器、细胞成分、代谢、排泄物)综合应用生物学、物理化学与现代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药物3、基因药物():是以基因物质(或及其衍生物)作为治疗的物质基础,包括基因治疗用的重组目的片段、重组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4、反义药物:是以人工合成的十至几十个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它能与模板或互补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达到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5、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6、干涉(,):是指在生物体细胞内,引起同源的特异性降解,因而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的过程7、( ) :是一种小分子(~21-25核苷酸),由(Ⅲ家族中对双链具有特异性的酶)加工而成。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题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题

⾷品微⽣物学复习资料题《⾷品微⽣物学》⼀、单项选择题:(在A、B、C、D四个答案中,请把正确答案的英⽂字母写在括号⾥)1.⾰兰⽒阴性菌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为( )。

(A)褐⾊(B)紫⾊(C)红⾊(D)绿⾊2.下列发酵属于厌氧性发酵作⽤的是( )。

(A)柠檬酸发酵(B)醋酸发酵(C)⾕氨酸发酵(D)酒精发酵。

5.能产⽣接合孢⼦的是( )。

(A)曲霉属(B)镰⼑菌属(C)葡萄孢霉属(D)⽑霉属6.真菌( )。

(A)⽐细菌能在⽔分活性较低下⽣长。

(B)⽐细菌能在⽔分活性⾼下⽣长(C)在中等的⽔分活性下⽣长。

(D)在A、B 两项中⽣长。

7.细菌涂⽚通过⽕焰的⽬的是( )。

(A)⼲燥⽚⼦(B)加热固定⽚上的细菌并杀死细菌(C)暖热⽚⼦,以利染⾊(D)都不是9.下列发酵属于好氧性发酵作⽤的是( )。

(A)柠檬酸发酵(B)乳酸发酵(C)丙酮丁醇发酵(D)酒精发酵。

11.灭菌的意义是( )。

(A)消毒(B)杀死所有的微⽣物(C)破坏⽣长型的细胞。

(D)抑菌13.原核微⽣物细胞与真核微⽣物细胞之间的相同点是( )。

(A)⽆核膜(B)细胞膜是⾼度选择性的半透膜(C)核糖体都是70S (D)都是⼆分裂繁殖14.测量细菌⼤⼩的单位⽤( )。

(A)cm (B)mm (C)µm (D)nm15.细菌⾰兰⽒染⾊的细胞着⾊部位是( )。

(A)肽聚糖层(B)细胞膜(C)细胞壁(D)细胞质17.⽑霉的菌丝是( )。

(A)⽆核菌丝(B)有核菌丝(C)有隔菌丝(D)⽆隔菌丝18.培养细菌⽤的⽜⾁膏蛋⽩胨培养基属于( )。

(A)天然培养基(B)合成培养基(C)半合成培养基(D)选择性培养基20.在下⾯的四种物质中不属于次⽣代谢产物的是( )。

(A)抗⽣素(B)氨基酸(C)毒素(D)⾊素22.两种微⽣物紧密地⽣活在⼀起,对⼀⽅有利或对双⽅都有利的这种关系属于( )。

(A)寄⽣(B)拮抗(C)共⽣(D)互⽣23.下列⽅法杀灭芽孢效果最差的是( )。

生物制品学复习题

生物制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preparatics):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得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性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菌(毒)种:菌毒种就是有毒的菌种,像用于制造和检定生物制品的细菌、立克次体或病毒等,还有病原微生物等,用来制药或其它用途的。

灭活疫苗:该类疫苗由完整病毒(或细菌)经灭活剂灭活后制成,其关键是病原体灭活。

混合疫苗:又称多联疫苗。

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

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具有减少接种次数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针防多病的生物制剂。

多价疫苗:指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异源疫苗:包含:①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

②同一种中一种型(生物型或动物源型)微生物的菌(毒)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株制备,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生产出能使机体获得特异抗病能力的疫苗。

重组活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源微生物致病性基因进行修饰、突变或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将病原体免疫保护基因克隆于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实现体外高校表达,获得重组免疫保护蛋白所制造的一类疫苗。

微生态制剂(probiotics):用于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或寄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之总称。

可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

免疫程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免疫,第二阶段为高度免疫。

生物制品复习题

生物制品复习题

生物制品复习题生物制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制备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各类制品。

以下是一些生物制品复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生物制品主要包括哪些类型?A. 疫苗、药物、诊断试剂B. 食品、化妆品、保健品C. 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生物燃料D. 以上都不是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制品的特点?A. 高效性B. 针对性C. 稳定性D. 易保存性3. 疫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治疗疾病B. 预防疾病C. 诊断疾病D. 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1. 生物制品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2. 重组DNA技术在生物制品中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 单克隆抗体技术是一种________技术,可用于制备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生物制品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2. 阐述生物制品与化学药品相比有哪些优势?四、论述题1. 论述生物制品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2. 分析当前生物制品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某地区爆发了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当地卫生部门迅速启动了疫苗研发和生产。

请分析生物制品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B二、填空题1. 研发、生产、质量控制2. 基因工程药物制备、转基因植物育种、基因治疗3. 克隆技术、特异性抗体三、简答题1. 生物制品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疫苗预防疾病、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重组DNA技术制备药物等。

2. 生物制品相比化学药品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特异性,副作用较小,且具有可再生性。

四、论述题1. 生物制品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高效性、靶向性和安全性。

例如,基因工程疫苗可以针对特定病原体提供保护,而单克隆抗体可以精确打击癌细胞。

2. 当前生物制品面临的挑战包括生产成本高、技术门槛高、市场准入严格等。

生物制品学 复习题

生物制品学 复习题

生物制品学复习题生物制品学复习题生物制品学复习题生物制品:使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人为地缔造一些条件,借予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体去生产某些初级新陈代谢产物或次级新陈代谢产物,或利用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做成做为确诊或化疗或防治疾病或达至某种特定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盐析:指在药物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无机盐,使某些高分子物质的溶解度降低从而作为沉淀析出,而与其他成分分离的方法透析: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微滤:就是以多孔膜(微孔滤膜孔径为0.1~10μm)为过滤器介质,在压力促进下,侵吞溶液中的淤泥、黏土等颗粒藻类和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够借由膜的拆分过程超滤:超滤是采用中空纤维过滤新技术,配合三级预处理过滤清除自来水中杂质;超滤膜孔径在0.001~0.1μm,能彻底滤除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包含体:真核生物重组小分子目的蛋白,以不溶性形式产生并聚集形成蛋白质聚合物亲和层析:利用等待拆分物质与其特异性配基之间特异性的亲和力展开拆分的一类特定的层析技术色谱法:借助液态色谱法剂中的离子与叶唇柱溶液中的离子展开互换,以达至抽取或除去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疏水层析:利用固定相载体上偶联的疏水性配基与流动相中的一些疏水分子发生可逆性结合而进行分离肝素:就是一种黏多糖的硫酸酯,就是由二种多糖交错相连接而变成的磷酸酯体,在体内外都存有抗凝血促进作用内毒素:就是存有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由菌体水解后放出的毒素,又称作“热原”外毒素:病原细菌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排泄至菌体外周环境中的毒素类毒素: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制剂疫苗:用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掉制取的生物制品,用作人工自动免疫系统,以使人或动物产生免疫力的制剂灭活疫苗:利用加热或甲醛等理化方法将人工大量裴炎过的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杀死,使其丧失感染性和毒性而保持器免疫原性,并结合相应的佐剂而制成的疫苗减毒活疫苗:将微生物的自然弱毒株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方法,连续传代,并使其对原宿主失去病原体能力,或只引发亚临床病毒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用此毒株制取的疫苗亚单位疫苗:抽取或制备细菌、病毒外壳的特定蛋白质结构,即为抗原决定簇做成的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将基因工程表达的蛋白抗原纯化后制成的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将病毒微生物的免疫原基因,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拆分,然后与载体dna相连接,同时实现遗传性状的迁移与再次融合,再经载体将目的基因拎入受体展开正常激活与抒发,从而赢得细胞分裂培育物供制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将病原微生物中与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基因序列除去或失活,使之成为无毒株或弱毒株,但仍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从而制得的安全有效的疫苗核酸疫苗:将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原基因,经质粒载体dna通过肌肉注射等途径注射给人或动物,能够在动物体细胞中经mRNA、译者制备抗原物质,提振被免疫系统动物产生保护性免疫接收者蛋白质工程疫苗:将抗原基因加以改造,使之发生突变、插入、缺失、构型改变,甚至进行不同基因或部分结构域的人工结合,以期达到增强其产物的免疫原性,扩大反应谱,去除有害作用或副反应的一类疫苗遗传重组疫苗:经遗传重组方法赢得的重组微生物做成的疫苗合成肽疫苗:使用化学方法合成能够诱发机体产生免疫保护的多肽制成的疫苗微胶囊疫苗:采用微胶囊技术将特定抗原包覆后做成的疫苗1.原料的选择、预处理和保存方法:生物制品的原料具有生物活性,起始原料的质量是生物制品制备研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终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的稳定。

微生物化学复习题

微生物化学复习题

微生物复习题一、填空题1.内毒素是指G-致病菌细胞壁中的—LPS—分子,该分子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三部分组成,与抗原有关的是—O特异侧链—部分,其毒性的物质基础是—类脂A—部分。

2.—线粒体—是真核微生物进行氧化磷酸化的细胞器,功能是—有机物中的化学潜能转化为ATP—。

3.放线菌是分枝丝状的革兰氏—阳性—原核生物,根据菌丝形态与功能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与—孢子丝—,可形成—分生孢子—。

4.—列文虎克—被认为是第一个精确描述微生物世界的人;第一个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细菌的人是—科赫—;—巴斯德—建立了巴氏消毒法;科赫原则适用于—病原微生物—的研究。

5.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球—、—杆—和—螺旋—;分别称之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6.细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以—无性繁殖—为主,其中又以—横二分裂—的繁殖方式为主要形式。

7.用溶菌酶处理G+细菌,获得的去壁完全的球状体,称为—原生质体—。

8.荚膜是某些细菌向—细胞壁—外表面分泌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按其在细胞表面存在的状态可分为—大荚膜—、—微荚膜—、—粘液层—和—菌胶团—。

9.缺细胞壁的细菌主要有—支原体—、—L型细菌—、—原生质体—和—球状体—。

10.G+菌经革兰氏染色后呈——色;G-菌经革兰氏染色后呈——色。

11.G+菌细胞壁主要由——构成,还有少量的——。

12.细菌的一般构造包括——、——、——和——。

13.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有—鞭毛—、—菌毛—、—芽孢—和—荚膜—。

14.微生物的共性有——、——、——、——和——。

15.一般情况下,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化能异养—。

16.酵母菌的细胞壁成分中不含—纤维素—物质,而是由—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等多糖为主组成。

17.细菌的菌落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隆起形状—、—边缘情况—、—表面状态—、—表面光泽—、—颜色—和—透明度—等。

生物制药复习题

生物制药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生物药物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按功能用途可分为三类,分别是()、()、()2、生物技术制药发展历程经历了飞速发展的四个十年,分别是()、()、()、()。

3、生物技术所含的主要技术范畴有()、()、()、()、()、()、()、()和()。

4、下列哪个产品不是用生物技术生产的()A 青霉素B 淀粉酶C 乙醇D 氯化钠5、我国科学家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A 10%B 5%C 1%D 7%6、生物技术7、生物技术药物8、生物技术制药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基因工程药物制造的主要步骤是:()、()、()、()、()、()。

2、目的基因获得的主要方法是()、()、()、()。

3、基因表达的微生物宿主细胞分为2大类。

第一类为(),目前常用的主要有();第二类为(),常用的主要有()。

4、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一般不应超过5个步骤,包括()、()、()、()和()。

5、在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基因重组蛋白的分离比较困难,可用()、()、()、()的方法,达到初步分离的目的。

6、人工化学合成DNA新形成的核苷酸链的合成方向是(),合成的DNA 5’末端是(),3’末端是()。

7、凝胶过滤法是依赖()来分离蛋白组分A、分子大小B、带电状态C、分子质量D、解离状态8、可用于医药目的的蛋白质和多肽药物都是由相应的()合成的A RNAB 基因C 氨基酸D 激素9、用反转录法获得目的基因,首先必须获得() P13cDNA文库法A tRNAB cDNAC rRNAD mRNA10、那一类细菌不属于原核细胞()A 大肠杆菌B 枯草芽孢杆菌C 酵母D 链霉菌11、基因工程菌的生长代谢与()无关A 碳源B RNA聚合酶C 核糖体 D产物的分子量12、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过程中,目前普遍采用()作为发酵培养基的碳源A 葡萄糖B 蔗糖C 甘油 D甘露醇13、下列那种色谱方法是依据分子筛作用来纯化基因工程药物()A 离子交换色谱B 亲和色谱C 凝胶色谱 D气相色谱简答:1、基因工程制药的概念?2、什么是载体?载体主要有哪几种?3、质粒载体的三种构型是什么?质粒载体的性质?用于克隆表达质粒载体的三个要素是什么?4、目的基因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哪四种?这四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5、影响目的基因与载体之间的连接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常用的四种方法是什么?7、什么是重组子?重组子删选与鉴定的5种方法是什么?8、重组蛋白的四种主要的分离技术?重组蛋白四种主要的纯化技术?9、分离纯化工艺应遵循的原则?10、基因工程药物的改造目的及改造思路是什么?11、定点突变的三种类型?12、基因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13、蛋白质含量测定的5种方法?14、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等电聚焦法的原理?15、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优缺点。

生物制品复习题(职称考试)

生物制品复习题(职称考试)

生物制品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生物制品的定义:是指以天然生物材料为原料,经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工艺制备或以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并以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的生物活性制剂。

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品,称之为医用(或人用)生物制品。

医用生物制品简称为生物制品。

2.生物制品学的理论基础及技术基础?以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为技术基础的一门新的独立学科——生物制品学。

3.生物制品的种类?主动免疫——细菌类疫苗,病毒类疫苗,联合疫苗,类毒素被动免疫——用马血清制成:抗毒素及免疫血清,有过敏源。

血液制品4.生物制品的种类?(1)疫苗(主动免疫)细菌类疫苗:由细菌、螺旋体或其衍生物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DNA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如卡介苗、伤寒Vi多糖疫苗等。

病毒类疫苗:由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或其衍生物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DNA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如麻疹、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等。

联合疫苗: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疫苗抗原的原液配置而成的具有多种免疫原性的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PT),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等。

类毒素:由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解毒精致而成。

如破伤风类毒素等。

疫苗类制品由于富含免疫原性强的抗原,用于疾病预防的,又称预防制品或防疫制品。

(2)抗毒素及免疫血清(被动免疫):由特定抗原免疫动物所得血浆制成的抗毒素或免疫血清,如白喉抗毒素、抗狂犬病血清、抗蝮蛇毒血清等。

(3)血液制品(被动免疫):由健康人血液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人血浆蛋白组份或血细胞组份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特异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红细胞浓缩物等。

(4)细胞因子制品:由健康人细胞增殖分离提纯或由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类或蛋白类制剂,如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CSF)、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水产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产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产微生物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200)一、名词解释1.菌落参考答案:colony,由一个或同种数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长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微生物独立群体。

2.免疫耐受参考答案:免疫耐受:指正常情况下可以引起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反应的抗原而不引起免疫应答的现象或不反应状态,包括天然性和获得性两种。

3. 微生物:参考答案: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的一群生物体。

4.培养基:参考答案:实验室中按照微生物营养需要配置的人工营养材料,因为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但是基本成分包括蛋白胨、牛肉浸汁、NaCl等5. 疫苗参考答案:疫苗(广义):利用动物疾病病原人工制备的可以引起自动免疫用于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品,包括虫苗、菌苗、疫苗(狭义)、用于预防肿瘤和自身免疫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性制剂和生理调控制剂。

狭义疫苗指由动物病毒、衣原体等微生物制备的用于相应疫病预防的抗原性生物制品。

6.单克隆抗体参考答案:Monoclonal antibody,McAb,由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只针对抗原物质上某一个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具有高纯度、专一性、均质性等特点。

7. 免疫参考答案:机体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异物进行识别、排斥和清除,维持自身内外环境平衡和稳定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

8. 毒力参考答案:Virulence或virulent,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程度。

9.外毒素:参考答案: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并释放至周围环境中的一种毒性物质,多数为蛋白质类化合物质。

可以引起特定系统的特征性综合病理损害,毒性大,抗原性强,但不耐热。

10.内毒素:参考答案: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与菌体结合紧密而不释放于外环境中的一种脂类或者糖类毒性物质。

毒性较小,抗原性弱,能耐热。

11.抗体:参考答案: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血清和体液中出现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题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题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题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物技术的发展史1、生物技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与其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结合,利用这样的新物种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

它的范畴: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

P12、蛋白质工程----第二代基因工程;海洋生物技术-----第三代生物技术P13、生物技术发展史:传统、近代(抗生素、发酵罐)、现代(DNA重组)P31974年,Boyer和Cohen建立了DNA重组技术1975年,Koher 和Milstein 建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被批准上市1989年,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干扰素批准上市2003年,中国的重组腺病毒-p53注射液成为石阶上第一个正式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

第二节生物技术药物1、生物技术制药: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

P42、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活其他生物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

它与天然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共同归为生物药物。

3、现代生物药物分为4类:重组DNA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基因药物;天然药物;合成与部分合成药物。

4、生物药物按用途分为: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

5、生物技术药物的特征:(1)分子结构复杂;(2)具有种属特异性;(3)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4)稳定性差(5)基因稳定性;(6)免疫原性;(7)体内半衰期短;(8)受体效应;(9)多效性和网络性效应;(10)检验的特殊性。

第三节生物技术制药1、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

P52、生物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有哪些?P7(1)基因工程制药:① 开发基因工程药物,如干扰素(IFN)、红细胞生成素(EPO)等②基因工程疫苗,如乙肝基因工程疫苗③基因工程抗体,它可以作为导向药物的载体④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⑤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新药的筛选模型⑥应用极影工程激活素改良菌种,产生新的微生物药物⑦改进药物生产工艺⑧利用转基因动、植物生产蛋白质类药物。

生物工程设备期末复习题

生物工程设备期末复习题

生物工程设备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某机械搅拌发酵罐内发酵液中的溶氧浓度为0.035mol/m3,此罐压下饱和溶氧浓度为0.315 mol/m3,此罐的k L a值为1000h-1,根据传质理论,计算此类发酵罐的供氧能力为280mol (O2)/(m3∙h)。

2.某酒精工厂,每发酵罐的进料量为22t/h,每3h装满一罐,糖化醪密度为1100Kg/m3,装料系数为0.8,计算此发酵罐的全体积为75m3。

3.啤酒发酵罐中发酵液的对流主要是依靠其中CO2的作用,另外冷却操作时啤酒温度的变化也会引起罐的内容物的对流循环。

4.CIP清洗系统是Clean In Place的简称,即内部清洗系统(在位清洗),进行大罐清洗工作的关键设备是喷射洗涤装置。

5.悬浮培养适用于非贴壁依赖型细胞,贴壁培养适用于贴壁依赖型细胞。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固定化(包埋)培养对两类细胞都适用。

6.酒精厂以玉米粮食为原料的生产中需要粗选机、除铁器等设备对原料进行预处理。

7.啤酒厂生产麦芽汁多采用四器组合,四器为糊化锅、糖化锅、过滤槽、麦汁煮沸锅。

糊化锅的作用是加热煮沸辅助原料和部分麦芽粉醪液,使淀粉液化和糊化。

8.管式离心机转鼓直径小,转速高,一般为15000r/min,分离因数大,可达50000,因此分离强度高,可用于液-液分离和微粒较小的悬浮液的澄清。

10.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小分子物质透过膜,而大分子物质或固体粒子被阻挡。

11.液-液萃取设备应包括3个部分:混合设备、分离设备、溶剂回收设备。

12.蒸发器主要由热交换器、蒸发室两部分组成。

13.结晶设备应有搅拌装置,使结晶颗粒保持悬浮于溶液中,并同溶液有一个相对运动,以成薄晶体外部境界膜的厚度,提高溶质质点的扩散速度,加速晶体长大。

14.沸腾造粒干燥过程中,影响产品颗粒大小的因素有停留时间、摩擦作用、干燥温度。

15.在用蒸汽加热灭菌时,要保证管道彻底灭菌,管路配置应能彻底排除冷凝水,故管路应有一定的斜度和装设排污阀门。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复习题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复习题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复习题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题15分)填空题(15分)选择题(20分)简答题(6题30分)论述题(2题20分)名词解释(15’)1、基因工程技术:在基因水平上,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来操纵、改变、重建细胞的基因组,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按要求发生定向的变异,并能将这种结果传递给后代。

2、基因工程:是利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剪切、拼接、重组,形成基因重组体,然后再把重组体引入宿主细胞或个体中以得到高效表达,最终获得人们所需的基因产物。

3、细胞工程:就是在细胞水平研究开发、利用各类细胞的工程。

是人们利用现代分子学和现代细胞分子学的研究成果,根据人们的需要设计改变细胞的遗传基础,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大量培养细胞乃至完整个体的技术。

4、基础培养基:是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5、加富培养基:(营养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这些特殊营养物质包括包括血液、血清等。

6、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某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后能产生某种代谢产物,而这种代谢产物可以与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根据这种特征变化,可将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

7、选择培养基:是用来将某中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

8、细胞全能性:一个微生物细胞就是一个生命,而分化的植物细胞在合适的条件下具有潜在的发育成完整植株或个体的能力。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凝固剂,使其成为固体状态即为固体培养基。

9、固定化酶:酶分子通过吸附、交联、包埋及共价键结合等方法束缚于某种特定支持物上而发挥酶的作用。

10、蛋白质工程:是指通过生物技术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或者对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改造,以便获得更适合人类需要的蛋白质产品的技术。

11、发酵工程: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的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

食品微生物复习题目

食品微生物复习题目

第一章绪论1.微生物的六大共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微生物发展史上每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3.1969年,Whittaker将生物界划分为动物界、植物界、_________、真菌界和_________五界系统。

4. 试述巴斯德、柯赫对微生物学的贡献?5. 细菌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

A、巴斯德B、柯赫C、列文虎克D、李斯特6.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柯赫D、李斯特7.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其原因是由于_________。

A、个体微小B、营养类型与呼吸类型多样C、有的可形成休眠体D、应为A、B、C三者8.微生物分布广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微生物的发展史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929年,Fleming发现了_________;1944年Waksman S.A发现了_________。

11.我国酿酒工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碳源是_________.,能源是通过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而获得的。

8. 病毒的复制周期(繁殖过程),基本上可分为连续的6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病毒首先是由_________国_________发现的。

10. 第一个用化学结晶方法提纯的病毒是_________,是在_________由_________完成的。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252420)一、名称解释1、生物制品:2、病原微生物:3、抗体:4、类毒素:5、干扰素:6、抗原:7、消毒:8、菌落:9、立克次氏体:10、培养基:11、ADCC作用:12、微生物:13、芽胞:14、抗原决定簇:15、侵袭力:16、非特异免疫:17免疫:18、包涵体19、凝集反应:20、半抗原:21、灭菌:22、衣原体:23、细菌:24、病毒血凝现象:25、体液免疫:26、微生态制剂:27、病毒干扰现象:28、支原体:29、间歇灭菌法:30、假菌丝:31、免疫应答32、半数致死量:33、细胞病变:34、质粒:二、填空题1、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核型微生物,根据单个细菌的形态,可以把细菌分为,和三类。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3、病毒主要由和构成,有的病毒还具有囊膜与纤突。

4、微生物可粗略地分为八大类,包括,,,,,,,。

5、常用的湿热消毒或灭菌法有,,,。

6、免疫的功能有、和。

7、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

8、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有、、、和。

9、干热灭菌法包括和。

10、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

11、微生物中原核型的包括,,,,,。

12、免疫系统包括_____、___ __和______。

13、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_ 、__ 和___ 三个阶段。

14、在补体结合试验中,无溶血现象出现称补体结合试验_____,说明样品中__ 抗原存在。

15、抗体是由_ __合成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16、螺旋菌与螺旋体的主要区别是: 前者以________ 运动,后者以_________ 运动。

17、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 __________,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 __________。

18、病毒核酸存在的主要类型___ 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4种。

19、病毒是严格的_ _,它只能在__ ___内繁殖,其繁殖过程可分为 __ _、___ ___、___ __、___ ___和__ ___五个阶段。

生物工艺制品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制品学复习题及答案

1、微生物发酵培养有哪些方式?答:有固体发酵,半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包括液体表面发酵法、液体深层发酵法)三种2、柠檬酸、乳酸、核酸、维生素C、氨基酸、酶制剂、抗生素的主要生产菌种答:柠檬酸生产菌(黑曲霉)乳酸生产菌:同型乳酸发酵德氏乳杆菌、乳酸链球菌、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异型乳酸发酵肠膜状明串珠菌、甘露醇乳杆菌、番茄乳杆菌、短乳杆菌、戊糖乙酸乳杆菌及真菌中的根霉菌核酸生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产氨短杆菌及其变异株维生素C生产菌:第一步发酵生黑葡萄糖酸杆菌(简称黑醋菌)第二步发酵采用的菌种由大、小两株细菌组成的混合菌种。

小菌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大菌可采用。

巨大芽孢杆菌或蜡状芽孢杆菌或浸麻芽孢杆菌。

也可采用其他一些杆菌与小菌混合培养。

氨基酸生产菌:黄色短杆菌、黑曲霉、保加利亚乳杆菌酶制剂生产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米曲酶、青霉、木霉抗生素生产菌: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阿霉素、博来霉素、氯霉素、艾美素、灭滴虫素3、简述黑曲霉中柠檬酸的积累机制主要概括为哪些方面?答:⑴严格限制供给Mn2+等金属离子,或筛选耐高浓度锰离子、锌离子、铁离子,降低菌体中糖代谢转向合成蛋白质、脂肪、核酸的能力,使细胞中形成高水平的NH4+ ,解除柠檬酸和A TP对PFK的抑制;促进了EMP途径代谢流增大;⑵存在一条活性强的侧系呼吸链,对氧敏感,但不产生ATP,是细胞内A TP浓度下降,减轻了A TP对PFK 的抑制作用,促进EMP途径的畅通,增加柠檬酸的生物合成。

⑶丙酮酸羧化酶是组成型酶,不受代谢调节控制,可源源不断提供草酰乙酸;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和CO2固定反应取平衡,保证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的提供,柠檬酸合成酶不受调节,增强了柠檬酸的合成能力。

4、简述糖蜜的预处理方法?答:(谷氨酸生产)预处理方法:活性碳或树脂吸附法和亚硝酸法吸附或破坏生物素。

也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60或添加青霉素。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句子正确则在句前画“ ”,错误则在句前画“×”1、(×)原核生物细胞中的DNA发现在染色体和质粒中。

2、(×)病毒被认为是原核生物因为它们具备全部原核生物的特征。

3、(×)所有细菌都有细胞壁。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最小的原核细胞)4、(×)微生物中的原生动物、真菌和细菌被认为是真核生物。

5、(×)在微生物生长的稳定期,细胞快速分裂。

(对数期)6、(×)微生物单菌落的成员全都来自一个单个细胞的祖先。

7、(×)为了抵御干旱环境,某些原生动物产生芽孢。

8、(×)在实验室中细菌很难形成菌落。

9、(V )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10、(V )为了进行新陈代谢微生物体内必须有一定量的水。

11、(×)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又名半合成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13、(×)真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中主要的繁殖方法是二分裂。

14、(×)出芽生殖过程在病毒中是可以普遍见到的。

(酵母菌)15、(×)称为嗜碱菌的那些细菌是能够在pH7.0以上生长的。

(通常在9-10之间的微生物,称之为嗜碱菌)16、(×)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有点碱性的。

(4.0到6.0)17、(V )特殊抗微生物剂的选择取决于待处理物品中种类控制的微生物种类、抗微生物使用时的环境条件。

18、(×)有机物可促进抗微生物剂成功的使用。

19、(×)消毒剂指的是消除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

(不是所有孢子)20、(×)抗生素的抗微生物效果一般低于消毒剂和防腐剂。

21、(×)放在煮沸的水中灭菌需要30分钟。

22、(×)干热较湿热灭菌效果好,因为干热适用于灭菌的物质如粉料物质、玻璃制品、设备和油料物质。

(湿热灭菌好)23、(×)巴斯德消毒法是一种防腐的方法,如牛奶、啤酒和果汁,但没有灭菌效果。

生物制剂复习题答案

生物制剂复习题答案

一、生物制剂复习题答案1、药剂学P1:是研究药物制剂配制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操纵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P2〔药物剂型〕:药物通过加工制成的应用于临床的适宜形式。

3、表面活性剂P37:指具有专门强的表面活性,较低浓度能量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

4、单糖浆P56:指单纯蔗糖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5、醑剂P58:指挥发性有机药物的乙醇溶液。

6、浸出制剂P75: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得的一类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7、粉碎度P133:是固体药物粉碎后的细度,常以粉碎前药物的平均直径d与粉碎后药物的平均直d1的比值n表示n=d/d1。

8、散剂P149:指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平均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9、片剂P165:指药物与适宜辅料平均混合后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圆形片状或异性片状制剂。

10、制剂P1〔药物制剂〕:凡依照药品监督治理部门制定的药品标准将药物加工制成一定规格的制品。

二、填空1、表面活性剂的四大类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其中毒性最强的是〔阳离子〕型,卵磷脂属于〔天然两性离子〕型,吐温-20是〔非离子〕型,肥皂是〔阴离子〕型。

2、制剂中用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常用方法是〔制成盐类〕〔更换溶液或应用潜溶剂〕〔增加溶剂〕〔加助溶剂〕。

3、药液中含乙醇〔20%〕,含甘油〔30%〕以上,药液具有防腐性。

4、溶解药物时,开始取溶媒量为〔12⁄−34⁄〕,处方中的药物加入顺序应该是先加〔附加剂〕或〔溶解度小的药物〕;量取糖浆、甘油等粘稠液体时,应〔将粘附在器壁上的液体用溶剂洗下,倒入所配药剂中〕;选用非水溶媒时,所用的容器用具要〔先干燥〕。

5、浸提药材的过程包括〔浸润与渗透时期〕、〔解析与溶解时期〕、〔扩散与置换时期〕。

6、常用的浸提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

7、注射剂的等渗调剂剂有〔氯化钠〕、〔葡萄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preparatics):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得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性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菌(毒)种:菌毒种就是有毒的菌种,像用于制造和检定生物制品的细菌、立克次体或病毒等,还有病原微生物等,用来制药或其它用途的。

灭活疫苗:该类疫苗由完整病毒(或细菌)经灭活剂灭活后制成,其关键是病原体灭活。

混合疫苗:又称多联疫苗。

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

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具有减少接种次数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针防多病的生物制剂。

多价疫苗:指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异源疫苗:包含:①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

②同一种中一种型(生物型或动物源型)微生物的菌(毒)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株制备,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生产出能使机体获得特异抗病能力的疫苗。

重组活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源微生物致病性基因进行修饰、突变或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将病原体免疫保护基因克隆于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实现体外高校表达,获得重组免疫保护蛋白所制造的一类疫苗。

微生态制剂(probiotics):用于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或寄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之总称。

可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

免疫程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免疫,第二阶段为高度免疫。

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是指一类能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在冷冻真空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

催化抗体:也叫抗体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兼具有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性。

无菌动物:用现有技术手段从动物体内外检查不到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诊断制品(diagnostic preparation):指利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培养物、代谢物、组分(提取物)和反应物等有效物及动物血清等材料制成的,专门用于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诊断和检疫的一大类制品,又称为诊断液。

抗病血清(antiserum):抗病血清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冷冻真空干燥:将待干燥物快速冻结后,再在高真空条件下将其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而去除的干燥方法。

灭活: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繁殖能力和致病性,但尽量不影响其免疫原性。

佐剂:凡是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均成为佐剂。

二、填空题1、按微生物学控制程度由松到严,将实验动物分为( 普通级动物)、(清洁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

2、一般生物制品制备流程是:( 培养增殖)、( 分离纯化)、(浓缩)、(制剂)和(质量检验)。

3、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以下几种,即(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基因疫苗)、(多肽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疫苗)。

4、冷冻真空干燥的疫苗在(—15 )℃保存,油苗在(4 )℃保存。

5、常用的免疫佐剂有(氢氧化铝胶)、( 油乳佐剂)和( 弗氏佐剂)。

6、鸡胚培养病毒的途径有(绒毛尿囊膜接种法)、( 尿囊腔接种法)和( 卵黄囊接种法)三种。

7、疫苗的接种途径有(饮水)、(刺种)、(气雾)、(点眼)、(注射)和(滴鼻)。

8、生物制品成品的质量检验主要内容包括(抽样)、(无菌检验或纯粹检验)、(安全检验)、(效力检验)和(其他项目检验)等9、对实验小白鼠采血的方法有(尾静脉)、(眼眶动脉和静脉即摘眼球法)、(眼眶静脉丛)、(心脏)、(大血管)和(断头)等。

10、按遗传质量控制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类,即(近交系动物)、(杂交群动物)、(突变系动物)和(封闭群动物)等11、实验动物通过注射方法给药的方式包有:(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

三、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好的是(B )A、蔗糖B、多肽C、丁酸D、赖氨酸2、出生后动物进行计划性疫苗接种,是为了获得( D )。

A、天然被动免疫B、天然主动免疫C、人工被动免疫D、人工主动免疫3、三价疫苗是指(C )A、由三种血清型制成的一种疫苗B、由三种病原体制成的一种疫苗C、由同一种类的三个毒株制成的一种疫苗D、由三种方法制成的一种疫苗4、效果相对不好的免疫接种途径是(D )A、喷雾B、滴眼C、涂肛D、饮水5、在特定条件下,人工定向培育,使微生物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或筛选自然弱毒株制成的疫苗为( D?)。

A.活疫苗??????B.灭活苗?????C.基因工程苗????D.弱毒疫苗6、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叫(B ?)A.联苗????????B.多价苗?????C. 活疫苗?????D.灭活疫苗7、在冻干过程中及冻干后使生物制品的生物活性物质免受破坏的一类物质,称(?B )。

A.灭活剂?? ?B.保护剂???C.免疫佐剂? ??D.渗透剂8、检验合格的卵黄抗体应保存在(C? )A.20℃ B.4℃C.-20℃D.-75℃9、利用不同微生物培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称(A? )。

A.联苗??B.多价苗??C. 活疫苗??D.灭活疫苗??E.合成肽疫苗10、一次接种,终身免疫的疾病是(D )A、疯牛病B、禽流感C、大肠杆菌病D、痘病12、临产前动物进行计划性疫苗接种,是为了使新生动物获得(A )。

A、天然被动免疫B、天然主动免疫C、人工被动免疫D、人工主动免疫13、在动物生物制品中最早和最普及使用的佐剂是(C )A、蜂胶B、白油C、铝胶D、明矾14、三联疫苗是指(B )A、由三种血清型制成的一种疫苗B、由三种病原体制成的一种疫苗C、由同一种类的三个毒株制成的一种疫苗D、由三种方法制成的一种疫苗15、加佐剂的灭活疫苗最常用免疫途径是:(C )A、口服B、喷雾C、肌肉注射D、腹腔注射四、判断题1、异源疫苗是指来源于不同培养物培养的疫苗。

(√)2、多价疫苗是指两种以上疫病的病原体制备成的一种疫苗。

(×)3、所有生物制品制备过程都需要冷冻干燥程序。

(×)4、食用疫苗就是通过口服途径接种的弱毒疫苗。

(√)5、同一疫病病原有的有多种血清型,若使用的疫苗与感染病原的毒型不对或毒型相差甚远、各型之间交义免疫能力又比较弱时,其免疫效果有时也不理想。

(√)6、未吃初乳的新生动物,正常情况下其血清内只含有极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吮吸初乳的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迅速升高,尤其是IgG,接近于成年动物的水平。

(√)7、任何菌(毒)种,都可用于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

(×)8、弗氏完全佐剂等于弗氏不完全佐剂加上卡介苗。

(√)9、制备抗菌血清时,基础免疫多为疫苗或死菌苗,高度免疫时一般选择毒力较强的菌株。

(√)10、任何时间都可对鸡群进行饮水免疫。

(×)11、同源疫苗是指来源于相同培养物培养的疫苗。

(×)12、在生物制品中,只有活疫苗才需要冷冻干燥程序。

(×)13、初次免疫时,最好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以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

(√)14、在进行免疫接种前后24 h 内不得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及含有药物的饲料添加剂等,以防影响免疫效果。

(√)15、稀释疫苗只能使用指定的稀释液并按规定进行,做到疫苗现用现配,及时使用。

(√)16、多种疫苗联合使用效果突出。

(√)五、简答题1、概述生物制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答:1)质量检测:①产品的鉴定:a.蛋白质类、b.氨基酸成分分析、c.肽图与氨基酸序列分析、d.重组蛋白质的浓度测定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蛋白质二硫键分析;②纯度分析:a.目的蛋白质含量测定、产物杂质检测;③生物活性(效价)测定;④安全性评价;⑤稳定性考察。

(2)质量控制:①原材料的质量控制:a.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b.克隆基因的序列;②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a.原始细胞库、b.有限代次的生产、c.连续培养生产;③纯化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④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2、制备生物制品用的强、弱菌(毒)种应具备哪些基本标准?答:a.毒力在规定范围内、b. 反应原性与免疫原性优良、c. 遗传学上相对纯一与稳定、d.生物学特性明显,历史清楚。

3、简述抗病毒血清的制备过程?答:以病毒为免疫原,须通过反复冻融或超声裂解方法,将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并尽可能的提高病毒滴度和免疫原性。

如抗猪瘟血清,基础免疫的抗原,可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高度免疫抗原,则用猪瘟血毒或肝淋毒乳剂等强毒。

猪接种猪瘟强毒发病后5-7天,当出现体温升高及典型猪瘟症状时,由动脉放血,收集全部血液,经无菌检验合格后可做抗原使用。

接种猪瘟强毒的猪,除血中含有病毒外,脾脏和淋巴结也有大量的病毒,可采集并制成乳剂,作为抗原使用。

4、GMP的基本内容、作用和特点?答:(1)基本内容:a.人员;b.硬件,即药品生产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原材料等;c.软件,即组织、制度、工艺、操作、卫生标准、记录、教育等管理规定。

(2)作用和特点:a.GMP的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政府药政管理部门从管理角度出发,把GMP看成是政府对制药厂(包括生物制品生产单位)提出的最低要求,并作为药品质量监督员检查药厂和药品质量的依据;对制药单位来说,应把GMP 视为本厂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水平,即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测应达到的必须水平。

b. GMP是根据通用的原则性规定,针对本国所有的药厂而制定的。

各药厂应按GMP要求,制定更具体的实施条例。

c、GMP是为了防患未然。

GMP强调药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应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生产过程来控制来保证生产出来安全有效地药品。

d、GMP强调有效性的证实。

既对一个工序或一件用具、设备在用于生产之前,要经过验证,证明是符合要求的、有效的,以确保产品质量。

e、在管理系统上,GMP要求有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两权分立的特点,在组织上两者的地位是平行的,在人事上两个部门的负责人不能互相兼任。

有人把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称为GMP的两大要素。

f、GMP强调人员素质、卫生要求、无菌要求、核对制度以及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5、细菌灭活疫苗的制造流程?6、如何从血液中提取少量血清?答:采血时尽可能的做到无菌操作,一般不加抗凝剂,全血在室温中自然凝固,在灭菌容器中使之与空气有较大的接触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