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教案f
第一课时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请思考一下,你如果要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你想怎样写好这篇文章?
甲:标新立异,首先观点要独 道。想象要丰富,构思要精妙。 答题观点:要代圣人立言,不
乙:擅于采百家之言,引用名 人警句 。
得有自己的想法.所论内容主要 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什么是八股文?
破题
承题
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 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一、大兴文字狱
1、什么是文字狱?请列举历史史实。
文字狱:统治者故意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
取只言片语,罗织罪状,对作者加以严厉惩罚。
因统治者挑剔文字过错而兴起的大狱叫文字 狱。明朝时朱元璋开始出现,到清朝康熙雍正和 乾隆年间发展到了极限。
资料2 “到乾隆年间,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所谓读书人, 便只好躲起来读经,校刊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和当时毫 无关系的文章。” ——鲁迅
结合所学知识及以上材料,写写文字狱的严重影响。 造成了严重的恐怖气氛,摧残了人才。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 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 的丛书。1773年5月1日, 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 纂馆。 由总纂官纪昀(晓 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 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 元1782年3月12日。该书包 括经、史、子、集四部, 3461种书目,79039卷,总 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 文化大典。《四库全书》 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 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 资料。
观点1混淆了科举制度与八股取士两个概念。 顾炎武批判八股取士,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反对科 举制度。八股取士是科举制度发展至明清时期才 出现的,顾炎武批判的对象,就是明清时期的八 股取士。所以,“顾炎武这种批评不合理”的看 法是不正确的。但是,观点l肯定科举制历史贡献 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2正确。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教学设计和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教学设计和反思
优质课资料《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瞿溪华侨中学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明清加强文化专制的主要措施及其危害,进一步从社会生活领域加深对专制皇权的理解,从中认识明清政治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综合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能够以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科举制。
(2)尝试运用多种资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准确、全面地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明清专制皇权在文化、思想上的表现。
2.难点: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败。
三、教学策略
1.“学为中心”──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第一单元第二课《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清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结果,从思想文化领域进一步加深对专制皇权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的史料,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准确、全面地看待明清时期的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的恐怖氛围,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败,培养学生民主、平等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清时期专制皇权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表现,运用辩证的历史观分析其造成的历史影响。
【难点】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败,培养学生民主、平等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一场冤案(徐述夔“一柱楼诗案”)展开:【情境一】徐述夔乡试中举思考:1、他是通过什么形式被选拔成为举人的?2、寒窗苦读,他读了些什么书?3、你觉得什么样的文章能够脱颖而出?(设计意图:通过设问,让学生了解八股取士的概括。
)出示:清代状元文章,直观了解八股文。
合作探究:八股文的消极影响【情境二】由喜转忧徐述夔的诗文所引起的文字狱。
介绍明清时期其他著名的文字狱案。
出示史料,写写文字狱的严重后果。
学以致用:四库全书【案件总结】徐家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板书(明清)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巩固统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文化领域专制政治领域八股取士···文字狱···。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课件
1、为了巩固统治,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手段加强文化 专制,文化狱 就是其中之一。 四书 ” 五经 2、明清之际,科举考试的内容只许在“ “ ” 内命题,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 八股文 。 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做 3、清朝在统治定定后,大规模编纂书籍,其中最著名的 是《 四库全书》,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大学 》、 中庸 论语 4、“四书”是儒家经典《 《 》、 《 》、 孟子》的合称,“五经”是诗 《 《 》、书 《 》、礼 《 》、 《 易 》、 《 春秋 》的合称。 八股文 起源于明初,完备于明 中后期。文章按顺序分为破题 、 承题 、 起讲、 入手 、起 股、中股、后股和 束股 八个部分,形式复杂呆板。 5、对于八股之害,明末思想家 顾炎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本网站版权所有
一位进士“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处斩。 一位进士“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处斩。 徐骏 作“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被灭族。 沈得潜作诗《咏黑牡丹》其中“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 王”,剖棺戮尸。
探究: 以上史实有怎样的共同点? 当时统治者为什么这样做? 对于当时中国社会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
本网站版权所有
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原因?
一、通过大兴文字狱,清统治者以 更加严密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 强化皇帝权威 二、民族矛盾存在:保护满族贵族 的特权,防范汉族人民的不满和反 抗。
积极一面: 是中国古代思想文 化遗产的汇总。在 一定程度上起到保 存、整理和传播中 国古代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 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 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 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走出大门 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 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 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 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 这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 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 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 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学生版)
1.文字狱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其中规模最大、次数最多的是()
A.汉朝B.清朝C.明朝D.唐朝
2.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C.宋太祖时D.明太祖时
3.穿越时空隧道的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必须学习的内容是()
A.唐诗B.策问C.《三国演义》D.“四书”“五经”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的新形式及其后果。
四、课余博学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由于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乾隆编修此书的初衷虽是“寓禁于征”,但客观上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开创了中国书目学,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
【学习重点】文字狱、八股取士
一、课前预学
1.明朝统治者故意从诗文中摘取片言只语,罗织罪名,对作者加以严厉惩罚,这种做法称为。
2.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在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做。
3.预学质疑:
二、课中导学
1.明清“文字狱”
(1)什么叫“文字狱”?
4.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D.加强思想控制
5.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反映了()
第五单元 第二课 第一课时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一)学习目标1、知道明、清统治者文化专制的表现,以及造成的影响。
2、知道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
3、通过学习学会分析当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4、通过学习了解明清时期社会风俗的变化。
5、知道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思想的变化。
6、尝试分析社会风俗和社会思想变化的原因。
(二)学习重难点知道明、清统治者文化专制的表现,以及造成的影响。
知道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思想的变化尝试分析社会风俗和社会思想变化的原因。
(三)学法指导:1.读、思以上提示预习要点2.通读书本相关页,用红笔圈划出重要字、词、句。
3.完成相关练习。
4.小结自己的收获和预习时产生的问题。
(四)研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为了巩固统治,明、清统治者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就是其中之一。
2.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很大的变化,考试只许在范围内命题。
答卷的文体叫做。
3.清朝在统治安定后,大规模编纂书籍,其中最著名的的是。
4.明清时期社会上掀起一股要求、、的进步思潮。
5.明清时期最为著名的“四大名著”是、、、。
6.明清时期小说、戏曲主角由帝王将相、官吏文人转变为商人、机户、手工工匠、当铺老板等,展现明清的多彩画卷。
7.清朝中后期,成为戏班荟萃的地方,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
8.明清时期,中国的基本定型。
二、合作探究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把心肠论浊清”这些普普通通的文学诗句却被乾隆帝亲自批驳:“‘一把心肠论浊清’,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认为这些诗句都是讥贬仇视满清命将胡中藻捉拿归案,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家产全部抄没。
(提示:抓住关键字词,审清题意,然后结合教材和设问要求归纳、整理出答案。
)结合材料谈谈明清时期实行文字狱的实质和影响。
(1)实行文字狱的实质:(2)实行文字狱的影响: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精
在编纂过程中,清政府对全国图书做了大检查,认 定对清朝统治不利的,遭到销毁或篡改. 如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 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 忌的。于是《四库全书》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 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陈亮的《水调歌头· 不见南师久》词云:“尧 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 戎。”“耻臣戎”犯忌,改作“挽雕弓”。
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答题观点: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文体特点: 只能分为八个部分。
• 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 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数也有限制。 • 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 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 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 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 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其所 论内容,都要根据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代圣人 立说”。
文字狱的危害
这种文化专制政策是统治者巩固独裁统治的手段, 它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 想,是他们不敢过问政治,不敢表露独立思想,思想文 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
•使社会失去了创新的活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发 展和进步,这也正是中华近代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 一。
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课件(10张ppt)
弊: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求实际学问,束
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带来了脱离实际的学 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八股取士给我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造成 了怎样的危害)?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 科学文化的发展,导致了近代中国自然科学 的落后;这样的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 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 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 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 代。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 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 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 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 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 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 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
分析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的原因? 1.皇权的进一步加强。明清政府为了树立权威, 不允许人们有丝毫的不满和反抗。 2. 民族矛盾的存在。为了保护贵族的特权,防 范汉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大力加强思想统治。 大兴文字狱有什么危害? 制造了严重的恐怖气氛,人们不敢议论时政,不 敢研究现实,点的看法 问题1.顾炎武认为八股取士的方法,毒害了所 有力争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读书人。而秦 始皇的“焚书坑儒” 事件所害只有460多人。 问题2 观点1.混淆了科举制度与八股取士两个概念。 顾炎武批判八股取士,并不意味他完全反对科 举制度。八股取士是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 才出现的,顾炎武批判的是八股取士。所以认 为“顾炎武这种批评不大合理”的说法是不正 确的。 观点2.是正确的。
八股取士的地位、内容、文体和局限性
地位:明清时期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形式 内容:课文第13页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导学稿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导学稿学习目标了解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的现象,从中认识明清政治的特点知道八股取士的内容,能够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认识科举制重点:知道文化专制所产生的恶劣影响难点:八股取士与科举制课前导读1.为加强统治,明清统治者采用多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限制在_________内,答卷的文体(形式)必须是_______。
难点释疑(一)资料1:据传洪武十七年,发生了多起贺表、谢笺案。
因其表笺中多有犯忌讳的文字,如“作则”,“则”音同“贼”,“取法”音近“去发”……朱元璋认为暗含诅咒,作表笺者均被处死。
资料2:雍正四年,礼部侍郎查嗣庭出任江西考官,以《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为考题,被说成是想去掉“雍正”二字之头。
查嗣庭被下狱,在狱中病死,还被戮尸,家人被流放。
雍正时一位进士写了“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的诗句被斩首。
1.资料中所反映的这些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2.明清统治者制造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3.文字狱产生了怎样的危害性?(二)资料1.清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有这样的描写:马二先生好谈文章而不识李清照,范进当了一省的学道而不知苏轼为何人。
资料2.有这样一篇八股文,题目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杀鸡为黍而食之“。
其中写道:其或公鸡欤?抑或不母鸡欤?抑或不公不母之阉鸡欤?其或白鸡欤?其或黑鸡欤?抑或不白不黑之麻鸡欤?阅读材料,结合课本,谈谈你对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在考试内容、形式和影响三方面的认识?八股文例文一篇作者王守仁(明代进士,儒家大师,心学创始人,著有《传习录》)题目: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正文: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
(破题)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
(承题)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课件)
八股取士的内容
01
02
03
考试科目
明朝时期,八股取士的考 试科目主要包括进士科、 举人科等。
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八股文的形式, 要求考生按照固定的格式 和韵律进行写作。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四书五 经等儒家经典,士的影响
积极影响
八股取士制度为明朝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对教育方式的启示
提倡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和自主学习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师生互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 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05 案例分析
CHAPTER
历史上的案例分析
儒家思想的影响
维护统治的需要
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统一思想, 采取了文化专制的手段。
儒家思想强调秩序和服从,为文化专 制提供了思想基础。
文化专制的发展
01
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下令焚烧除秦国史书和医药、种植、占卜等书籍
外的所有书籍,坑杀儒生,这是文化专制的一次重要事件。
02
汉武帝独尊儒术
明朝八股取士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形式, 严格限制了考生的思想自由和表达方 式,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导致选 拔的人才缺乏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
清朝文字狱
清朝时期,统治者通过文字狱等手段 对文化进行严格控制,打压异见分子 和知识分子,造成了文化上的专制和 思想上的禁锢。
现代教育的案例分析
应试教育
八股取士成为文化专制的工具
八股取士制度强调对儒家经典的严格掌握,限制了学者的思 考和创新,使得学术研究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课件)
强化师资培训
借鉴古代对教师的严格要 求,加强现代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
对现代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如何平衡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 应试能力与综合素质、道德教育与个 性发展等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挑战。
机遇
借助科技手段创新教育模式、国际交 流合作拓展教育视野、个性化教育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为现代教育带来了 机遇。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的结合,限制了文化和学术的创新和发 展,导致中国文化和学术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Part
04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启示现代 教育中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 实基础。
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
尽管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有其局限性,但考试作为选拔人 才的重要手段,仍需在现代教育中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 应试能力。
在文化专制的背景下,学术思想受到严格控制,学者们无法自由研究和发表观点,导致 学术发展受到限制。
八股取士成为文化专制的工具
为了维护文化专制,统治者采用八股取士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强调儒家经典的学 习,限制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八股取士对文化专制的反作用
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八股取士强调儒家思想的学习和传承,进一步巩固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正统地位 ,为文化专制提供了思想基础。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课件)
• 文化专制的历史背景 • 八股取士的起源与演变 •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的关联 •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目录
Part
01
文化专制的历史背景
定义与特点
文化专制
5-2-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观点1混淆了科举制度与八股取士两个概念。顾炎 武批判八股取士,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反对科举制 度。八股取士是科举制度发展至明清时期才出现 的,顾炎武批判的对象,就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 士。所以,“顾炎武这种批判不合理”的看法不 正确的。但是,观点1肯定科举制度历史贡献的观 点是正确的。观点2正确。
1、历史上加强思想控制的事件有
①内容上: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 内命题,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 发挥自己的见解; ②形式上: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 叫做八股文。
隋唐、明清科举制比较
项目
内容 要求 文体
隋唐
广泛
明清 《四书》、《五经》
不受约束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 ,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无限制 八股文
①、秦朝“焚书坑儒” ②、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明朝八股取士 ④、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 ⑤、清前期“文字狱”
①②③⑤
2、清朝诗人龚自珍有首诗“九州生气 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 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该诗直接 抨击的是清朝的( B ) A、经济凋敝 C、政治腐败
B、文化专制
D、官场腐败
影响: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培养忠于皇帝的奴仆,
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八股取士之弊病: 资料1:清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有这样的描写: 马二先生好谈文章而不识李清照,范进当了一省的 学道而不知苏轼为何人。《红楼梦》中贾宝玉不员 参加科举考试,认为是“须眉浊物”;清朝有人讽 刺参加科举的考生:“辜负光阴,白百昏迷一世。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资料2:P13阅读卡 上述材料说明八股取士有哪些危害? 八股取士一方面造成读书人的知识面日益狭 隘;另一方面也导致读书人心灵创伤。蒲松 龄笔下的文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清代科举制 度下文人扭曲的心灵。
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唐伯虎、郑板桥、林则徐、 施耐庵、曾国藩、左宗棠、 李鸿章、陈独秀等历史名人 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 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张謇也出 于此。
2、八股取士:
不求实际、禁锢思想
命题范围: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
创新
陈旧
第1课时
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在思想文化 领域加强控制。
文字狱: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 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 大批冤狱。
文字狱的兴起
朱元璋收到一贺信,上面写道:
光天之下,
天生圣人,
为世作则。
朱元璋认为“生”与“僧”同音,“光”指 没有头发,是骂他当过和尚,“则”与“贼”同 音,是骂他参加过反元的起义军,因而大怒,立 即把写贺信的这个文人处死了。
6)名落孙山像 叮了药饵的苍蝇
7)想再试一次 像破壳的小鸡
顾炎武之所以这样评价八股取士,是因为这 种取士方法毒害的是所有力争通过科举考试走上 仕途的读书人,而秦始皇“坑儒”事件,所害的 只有400多人。 观点1混淆了科举制度与八股取士两个概念。 顾炎武批判八股取士,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反对科 举制度。八股取士是科举制度发展至明清时期才 出现的,顾炎武批判的对象,就是明清时期的八 股取士。所以,“顾炎武这种批评不合理”的看 法是不正确的。但是,观点l肯定科举制历史贡 献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2正确。
有一个诗僧名来复,一次朱元璋召见他, 并与共饭。饭后他写诗谢恩。诗云: 淇园花雨晓吹香,手挽袈裟近御床。 阙下彩云移雉尾,座中红茀动龙光。 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 稠叠滥承天上赐,自惭无德颂陶唐。 朱元璋见诗大怒,下令杀了这个和尚。 僧人来复这首谢恩诗,获罪的原因是用了 “殊”和“无德”三个字。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束股
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 在古代来说是相对公平的一种方式,为读书人参政 开辟了途径,扩大了统治基础,繁荣了文化。 (积极作用)
明清科举的变化:考试内容只许在“四书”“ 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根据指定观点答题 ,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必须遵循八股文体 有关。
明清科举的现象: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 ,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皇帝选拔的不是 人才,而是顺应皇帝的奴仆。
(秦朝:焚书坑儒。)处Fra bibliotek文人资料2:
《咏黑牡丹》一诗的作者是清代 著名诗人沈德潜,他是乾隆年间的进 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极受 乾隆赏识,并不断加以提拔,二人私 交甚厚。但在沈德潜死后某年,乾隆 发现沈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的咏黑牡丹的诗,勃然大怒,命人开 棺戮尸,仆其墓碑。
资料1: 胡中藻
乾隆六年(1741)进士,官至内阁学士,为首 辅鄂尔泰门生。鄂尔泰与大学士张廷玉不和,各立 朋党,互相倾轧,为乾隆帝所恶。乾隆帝又恶胡中 藻为鄂尔泰党羽。乾隆二十年二月,密令广西巡抚 卫哲治将胡中藻任广西学政时所出试题及与人倡和 的诗文“并一切恶迹,严行查出”。三月,乾隆帝 召集群臣,撮举胡中藻《坚磨生诗钞》诗句,找出 了“一把心肠论浊清”,认为这是对清朝的不满, 下令把胡中藻处斩,其族人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答题观点: 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
自己的见解。
文体特点: 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
明朝科举的教科书
明朝科举试卷
什么是八股文?
破题
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
八
承题
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
起讲
议论的开始
股
入手
起讲后入手之处
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导学案
石梁中学 学科:历史与社会 八(下)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 主备人:刘水才 审核人:1班级 姓名 学号5-2-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一.学习目标:1. 知道明清时期为加强文化专制的措施;2. 理解八股取士的内容及其危害。
二.学习重难点:1. 重点:了解明清加强文化专制措施及危害;2. 难点:深刻理解明清文化专制的严重危害。
三.自主学习:1.为了巩固统治,明清统治者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就是其中之一。
统治者故意从 中摘取片言只语,罗织罪名,对作者加以 ,这种做法称为 。
2.清朝的 更多,获罪的大多是下层 。
他们之所以卷入 ,或因爱发议论;或因不知忌讳;或因用字不慎。
3. 清朝在统治安定后,大规模编纂书籍,其中最著名的是《 》,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4. 明清时期仍采用科举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但考试的 和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考试只许在“ ” “ ” 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按指定观点答,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八个部分,叫做 文。
5.“四书”是儒家经典《 》《 》《 》《 》的合称; “五经”是《 》《 》《 》《 》《 》的合称。
四.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12“阅读卡:诗句引发的文字狱”内容。
回答下面问题: (1)明清统治者屡兴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2)分析明清时期文字狱的严重危害?2.阅读课本第14页“资料和观点1、观点2”,回答下面问题: (1)说说为什么顾炎武认为八股文的消极影响比“焚书坑儒”还要大?(2)结合科举制度的演变,说说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五.课堂检测:1.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的根本目的是( ) A .防止人民反抗 B .巩固封建统治 C .压制知识分子 D .统一思想 2.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 ( )①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 ③造成学生死读书,脱离现实生活 ④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清代诗人龚自珍诗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一)课程内容
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要点提示:晚明清初思想家)
2-2-6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长期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要点提示:四大名著、昆曲与京剧)
2-2-5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要点提示:明代城市生活、明清乡村生活的变化)。
(二)活动建议
1.以《晚明清初主要思想家》列表,梳理主要思想家及其主要代表思想,结合主要著作、言论来分析。
2. 组织学生举办文学鉴赏会、故事会等活动,由学生结合已知知识介绍四大名著和京剧、昆曲,从文学作品中体验当时社会风俗和折射的进步思潮。
3.以《南都繁会图卷》、《货郎图》等描绘明朝城市、乡村的画作,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感悟明朝中后期商业繁荣景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晚明清初主要思想家(李贽、清初三大家)及其思想。
(2)知道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明清主要文学作品,知道昆曲和京剧,能结合已有知识积累介绍1-2部明清小说、戏曲作品。
2..能力目标
(1)结合明清小说、戏曲作品的描述,理解明清小说、戏曲所反映的社会变迁。
(2)借助文图资料,了解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感知当时城市、农村生活发生的变化。
(3)能根据晚明清初思想家主要言论判断、分析其思想观点,并说明这种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3.情感目标:
在明清文学作品和进步思想启蒙中,感悟个性解放、自由思想、民主平等、崇尚爱情的可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经济生活、文化内容、业余生活三方面感受明清社会的世俗化。
难点:从明清文艺作品中感受、归纳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并探讨这种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
1.根据学习难度确定学习方式,对于主要思潮、四大名著等能从教材梳理归纳得出的教学内容,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互评互判,全班归纳总结。
而对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分析,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做好引导。
2.以“那些离经叛道的孙悟空”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线索清晰。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出示:京剧《大闹天宫》剧照(孙悟空:
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灵霄宝殿。
)
教师:从这幅剧照中,可以获取哪些信
息?
导入语:这部作品的创作与当时社会风
自由发言,归
纳:
1.孙悟空与《西
游记》
2.国粹京剧
以京剧《大闹天宫》
导入有三个用意:
①以孙悟空喻指离
经叛道的明清思想
家;②引出《西游
气息息相关。
为什么当时孙悟空这样离经叛道的形象大受群众欢迎呢?我们将通过今天的学习来逐一探究。
3.“大闹天宫”
──孙悟空的
离经叛道
记》和京剧等世俗
文化表现;③从学
生熟悉的人物入
手,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1:领悟“离经叛道”的“孙大圣”任务 1.谈一谈你对孙悟空的认识?(开
放题,用意在于肯定孙悟空对天庭的反
抗的意识、斗争的精神和对君权的藐视)
任务2:在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孙悟空”
一样反抗正统礼教的思想家。
请自主阅
读教材P14-18和图册P26,完成表格。
思想
家
朝代主要
思想
评价
在学生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师生互动归
纳完成。
在此过程中,重点介绍李贽(对
正统礼教的质疑)与黄宗羲(对专制君
权的质疑)。
任务3:明清时期思想上的这种“离经叛
道”也表现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
孙悟
空就是一例,此外,老师特别向同学们
介绍两位女性,她们是所作所为是否符
合你对中国传统女性的认识?
出示:
1.《牡丹亭》中杜丽娘:压抑的人性的复
苏,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2.《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当权的奶奶、
治家的干才、舞弊的班头、营私的里手。
任务4:在明清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些你
喜欢的人物形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开放性,发散思
维。
自主学习,独立
完成表格。
学生展示、相互
质疑、辩论。
谈对杜丽娘、王
熙凤的认识(突
破三从四德的
传统女性形
象)。
开放题,引导学
生从熟悉的作
品中去发现明
清时期人们对
爱情、对自由、
对个性的追求。
肯定孙悟空的“离
经叛道”,意在借此
肯定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
由学生自主梳理、
归纳教材上的知识
点,这也是重要的
学习方式。
在展示环节,要组
织学生相互质疑与
辩论。
同学间的互
评互判识促进思维
发展的最好契机。
对开放性话题的自
由发挥,既联系了
学生的已有知识,
又激发学生思维。
环节2:感悟明清社会风俗出示:明朝《南都繁会图卷》(局部)
任务1:请你描述这幅画(或者:从画中,
你看到什么景象?)
任务2:分析明朝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
出示:《南都繁会图卷》(戏台)
明确:明清时期,戏曲(京剧、昆曲)
得到极大发展。
(不仅成为街头老百姓的
重要娱乐,富商大贾还有专门的“私家
戏班”。
)
出示:李斗《扬州画舫录》关于私家戏
班的记载。
问题1:从这段材料中,你对明清时期的
认真读图,从图
中获取信息(感
受明朝南京城
的繁华,体悟商
业繁荣之胜)。
任务2由学生
合作学习完成
(理由: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萌
芽、“重农抑商”
传统观念的转
变、从事工商业
《南都繁会图卷》
描绘了明朝商业繁
荣之胜,具有典型
性。
读图能力的培养也
是历史教学的基本
任务。
对明朝商业繁荣原
因的分析,需要教
师启发指导,不做
过深入探究。
京剧和昆曲虽然
社会风尚有何发现?
(追求享乐,奢靡之风)
补充材料:有一个商人想在一刻之间花费万金,“门下客以金尽买金箔,载至金山塔上,向风之,顷刻而散,沿草树之间,不可复收。
”(《扬州画舫录》)
出示:晚明陆楫、清代顾公燮对奢靡之风的看法。
问题2: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辩证的观点,不主张拜金主义和奢侈之风)
问题3:为什么明朝中期之后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呢?人口增加等)
学生简单了解
戏曲(京剧、昆
曲)。
知道戏曲
在明清时期得
到重大发展。
学生读材料,
分析探讨。
结合教材P15
资料,相互印
证,体悟明清奢
靡之风。
学生小组讨
论,全班展示。
总结归纳:文化
专制背景下进
步思想对人性
解放的启蒙;工
商业的发展、资
本主义的萌芽;
市民阶级的壮
大
是课标内容,但不
宜在本课教学中展
开,而应专题教学。
图文结合,相互印
证。
对明朝中期之后
的奢靡之风,需要
将之置于当时的社
会背景下去辩证分
析。
要肯定其对于
工商业发展和人性
解放的推动与影
响。
巩固提升1.借助板书巩固
2.结束语:明清时期,专制王朝犹如一艘
沉舟已风雨飘摇;传统的儒学思想好象
一棵病树充满枯枝败叶。
而当时的世界
却千帆竟发,万木争春。
几位进步思想
家上下求索,承古萌新,试图构建起具
有时代特色的启蒙思想框架,但仅仅是
晚风轻拂,难以形成大潮巨浪。
回顾课堂所学
(同步练习)
感悟提升
肯定明清进步思
潮,但要告诉学生:
文化专制下的晚风
轻拂,难以形成大
潮巨浪
五、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以“孙悟空”导课,以“孙悟空”喻指明清时期突破传统儒学的进步思想家和追求自由的文学形象,这些“孙悟空”有哪些主张?表现了什么精神?明清时期的这种反传统的思潮与当时的工商业繁荣、文化专制对人性的禁锢以及奢靡享乐的社会风气是相辅相成的。
以图来概括本课教学逻辑,形象生动。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本课时教学最大的成功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主干知识更加突出,而京剧、昆曲等知识点做虚化处理,从而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严谨。
其次,对不同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来组织学习,提升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败笔之处
虽然不是在讲思想史,教学预设时也尽量弱化对主要思想这部分的教学,但是还是着墨过多,结课时的提升还是落在思想上,没有很好的凸显“社会世俗化”这个重点。
另外,明清社会的奢靡风气也着墨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