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之《蜡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课件(共11张PPT)
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老妇人的动作
作者通过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展 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老妇人饱受法 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 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 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 不怕艰难,无所畏惧,安葬烈士,并把 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 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蜡烛
1.迫击炮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
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眼花缭乱 瞥见 赃物 箱箧 制裁 荡然无存
3.朗读第3段、第5段。体会作者对圆明园的赞美 和对强盗的讽刺之情。
亲爱的爸爸妈妈
1.杀戮 荒谬 肃穆 健忘 响彻云霄 缭绕不绝 2.凄风。苦雨。天昏。地暗。(景物描写的作用) 3.西德作家与日本人对待历史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蜡烛 有特殊意义?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 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 义。
蜡烛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 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 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 象征。
小结
1、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
2、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3、细节的描写——蜡烛。
4、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5、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 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 厚感情。
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 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 堆是用手一捧一捧的捧出来的, 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 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学习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课件【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课件【三篇】一.导入由“蜡烛”我们能够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二、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了几处?课文中哪一句话意味深长?三、师生共议是老妇人珍藏45年的结婚红喜烛,意义不一般。
对蜡烛的六次描写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
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
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逐步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齐读,体会用意。
蜡烛的深意:a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b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c象征他们之间的*深情d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四、如果文中没有“蜡烛”,能否表达出这么多的意思?五、再读课文,提出你思考的的问题六、课文背景资料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3蜡烛课件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 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 道 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 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 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 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红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 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 —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 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 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 苏联青年。今天,就让我们重温 60 多年前 的那感人的一幕,去体会一种人类最美好 的感情,一种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 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 达成协议。10月5日,签署了关 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 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 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 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 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 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断驻希 腊的德军“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 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 退却。这样,为南斯拉夫人民解 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 有利条件。
西蒙诺夫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 有什么寓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借蜡烛写离别。 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 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 烛呢?
三、试分析本文的内容令人感动的原因。
1、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 程,突出蜡烛、烛光。 2、着力描写感人因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 妇人年老体弱,不顾个人安危,艰难地掩埋苏联 战士。 (强烈反差) 3、蜡烛的珍贵意义:老妇人真藏了45年的结婚蜡 烛一直不舍得用,现在拿出来点在烈士的坟头, 陪伴烈士的英灵。特殊环境里,烛光显出了特殊 的意义。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上《蜡烛》优质课件
3、பைடு நூலகம்文体裁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 和第一课的消息相比,有什么区别?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 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 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 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 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比较通讯与消息:
相同点:用事实说话。
不同点: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 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 造性强。 (3) 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 时。
4、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 的片断。谈谈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 解。
①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 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 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 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精疲力竭: 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 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
名副其实: 尽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 副:相称,符合。
永垂不朽: 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 远流传不会磨灭。 垂:流传。
颤巍巍: 抖动摇晃。
整体感知
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 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过程与方法:
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学习重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 物的思想感情。
2、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 何产生的。
3、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 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写作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 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 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 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 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 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 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 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 “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 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 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 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认知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领会本文真诚感人的言语。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先生领会寻求和平的人民的深沉的感情。
重点难点:领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浏览: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据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一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二、全体感知。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誉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宗旨:一首赞誉诗。
一曲颂歌。
赞誉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役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沉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情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1)、环境风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埋葬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成绩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先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意味意义?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役情谊的意味。
5、好了,下方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1)、最初两句话是什麽意思?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类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类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
所以,特地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抽象?(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血海深仇,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课件(共30张PPT)
炮火
zxxkw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 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 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 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 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六十年后的今天,回首二战的历史,那一幅幅 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 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二战风云
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 格勒
zxxkw
二 战 风 云
二战(西西里登陆) 南京大屠杀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解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解读《蜡烛》是八年级上册课本里的一篇小说,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解读,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
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在第一部分的叙述中,有环境描写如第2段中“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从这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侧面反映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第5段和第7段又交代了德国人的炮火“整整一天”“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再次交代了战场上环境的危险,这也是为下文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从“方场的一边”,即第8段至“回到地窖里去了”,即第31段)写老妇人埋葬红军战士。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首先文章交代了老妇人居住的房屋——“一堆瓦砾”“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老妇人就住在这地窖里。
是战争使她无容身之地,可以想像得出老妇人对战争是无比的憎恨。
接着以老妇人所看到的情景来交代19日早晨发生的事情。
当她发现有一位红军战士已经牺牲在方场时,她决定去埋葬这位红军烈士。
从她“爬出地窖”到后文的为烈士埋葬,这是全文的重点内容,具体而且感人。
老人不忍看到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于是她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不顾体衰,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并捧土堆成坟堆。
最后老妇人为了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上。
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教案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蜡烛》课文那个早晨,五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
他们必须先爬过一块不很大的方场。
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
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那第五个已经死了,躺在方场上。
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
因此他说,这时候不必去搬回契柯拉耶夫的尸首,等明天攻下桥后再埋葬他吧。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谁也不会想到,这里还有人住着。
然而,在这堆瓦砾下边的地窖里,有一个叫做玛利·育乞西的老妇人住在那里。
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
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的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
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
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19日是她住进地窖去的第四天。
这天早上,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方场和她之间只隔着一道扭曲了的铁栏杆。
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炮弹纷纷在他们周围爆炸。
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1.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1.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2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1.3课文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教学难点2.1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
2.2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蜡烛》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1.2学生分享对蜡烛的印象和感受。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
3.生字词学习3.1学生自主查阅生字词,理解词义。
3.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课文理解与分析4.1学生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4.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2.1对比修辞:课文中的对比手法有哪些?起到了什么作用?4.2.2象征手法:课文中的蜡烛象征了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4.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课文拓展5.1教师提供相关文学作品,让学生比较分析。
5.2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享。
6.作业布置6.2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事物,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反思1.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关注学生的朗读表现。
2.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3.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4.教师是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挖掘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5.教师是否有效地进行作业布置,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课上进行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人教版八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 课《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 课《蜡烛》教案教案目标:1、理解课文体裁,知道战地通讯也属于新闻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品位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
教案重点: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案难点:老妇人为什么不顾生死去埋那个红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案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案媒体:投影仪教案设想: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这种体裁,接着给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这次战争的原因和性质,然后围绕老妇人的一举一动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并从文中感受到的人生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案步骤:导语: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是一篇通讯,也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也是新闻的一种。
课题含义:一方面,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另一方面,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三方面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作者介绍: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背景介绍: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遭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反击,受迫害的各国人民在残酷的压迫下,再也无法忍受了,就结合起来一起反对法西斯。
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人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的感人的事迹,是一首首赞美诗,一曲曲颂歌,表现了他们之间同仇敌忾的深厚感情。
预习检查: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解词:肃穆永垂不朽精疲力竭整体感知:听录音朗读,思考下列几个问题:1、找出文中从动作上描写老妇人的语句。
(描写老妇人的主要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订正总结。
(见课本19业到22页)2、老妇人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掩埋那个红军战士?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美德?苏联红军是为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在这里没有国界,老妇人被苏联红军的这一英雄气概所感动,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所以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安葬烈士,对待苏联烈士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蜡烛》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展厅
右图:上饶集中营的铁 丝(tiě sī)站笼(刑具)
第八页,共36页。
诺曼底登陆(dēng lù)
喀秋莎火箭炮猛烈发射
盟军登陆(dēng lù)抢占海滩
第九页,共36页。
苏联红军攻克(gōngkè)柏
抗战中的中国(zhōnɡ ɡuó)坦克部队
抗战
(kàngzhàn) 胜利
第十六页,共36页。
3.视若 亲人, 沉痛哀 悼
4.点燃 婚烛, 真情祭 悼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她在他 的旁边(pángbiān)坐了下来,”(17段)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pángbiān)…… 嘴唇和前额。”(25段)
“做好了坟堆后……摸出……怀里的东西 ”、“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 起来”、“老妇人对着这烛光……那黑色 的大围巾。”(28、29段)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插在 那老地方。”(40段)
第十七页,共36页。
二、通览全文,说说你对老妇人 这个(zhège)人物形象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 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 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 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 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不怕艰难 ,安葬烈士,并把结婚喜烛点在烈 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表现出深沉 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 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的捧出 来的,举行(jǔxíng)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 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 争中。
第一页,共36页。
第二页,共36页。
西蒙诺夫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nǎxiē)诗句和歌曲,各有什 么寓意?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课件(共13张PPT)
阅读要求:
• ①注意标注出重点字词的读音;
• ②圈画出文中出现的人物、时间、 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 要素。
重点字词:
fú
lì
• 拂晓 瓦砾
jiào jūgōng chàn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永垂不朽: 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久流传、永不磨灭。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精疲力竭: 形容非常疲劳,没有一点力气。
整体感知: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晚上到第二天拂晓。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一个方场上。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五个苏联红军(包括烈士契柯拉耶夫)
起因:五个红军要去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而其中一名
战斗(契诃拉耶夫)牺牲在必经的一块方场上。
经过: 老妇人掩埋士兵。 结果:一悼位念有烈斯士拉表夫达母敬亲意的。喜烛点在苏联士兵的坟头,
祈祷和平
欢迎指导
生命 之光
哀思
两国 情谊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4月21日星期四2022/4/212022/4/212022/4/2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4月2022/4/212022/4/212022/4/214/2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4/212022/4/21April 21, 2022
1、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 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明确: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 险埋葬苏联红军烈士。
2、南斯拉夫老妇人是怎样一个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教案《蜡烛》描写了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2、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3、透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1。
复述故事,掌握课文内容、2。
分析课文,学习通过反复、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教学难点:分析蜡烛、炮火的特别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如此一个特别的葬礼,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如此一个特别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通讯报道-—《蜡烛》二、新授课(一)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用两个字来表达读后的感受。
——感动(二)理清文章内容这篇通讯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当时他秋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在这个地方,我就来扮演西蒙诺夫,让我们通过合理的想象,还原一下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过程、“您好,可爱的战士们,我是记者西蒙诺夫,您们确实特别英勇,我听说在战场上发生了特别多感人的故事,您们能给我讲一个不?”(请学生复述故事)“这个故事确实特别感人,然而因为我要写的是一篇通讯,因此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特别的准确,因此我能够再核实一下这几点不?”【时间:1944年9月19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三)文章主题(1)“我想请问战士们,您们认为这个南斯拉夫的老妇人与我们的红军战士素不相识,她为什么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埋藏我们的战士?"-—对战士的崇敬与哀悼(2)“我们出兵南斯拉夫,老人埋葬烈士的深刻意义在什么地方?”--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老人和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对和平的共同的渴望(四)写作技巧(1)“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然而我要突出哪些因素,才能达到更为感人的艺术效果呢?”感人因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形烈士特别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别意义能够运用反复、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补充说明(2)“那么,我们给如此一篇文章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不?"蜡烛-—象征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掌握下列词语:
鞠躬(jūgōng)瓦砾(wălì)鞠躬(jūgōng)地窖(jiào)
精疲力竭( jié):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名副其实(fù):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副:相称,符合。
永垂不朽(chuí):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颤巍巍(chàn wēi wēi ):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3、谈谈你对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2、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3、这篇战地通讯,你能概括其内容,并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六、个性阅读:
请认真阅读课文,可从内容、语言等方面感受文章的美,并勾画相关词句,深情朗读。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八、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三、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代表作有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七、合作探究
1、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2、再读课文,思考: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5、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苏联卫国战争影像资料片断,请源自生谈谈观后感受。(“二战”期间,德军同样把炮弹倾泻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就在那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之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随作者一起穿越时空,共同用心去感受吧。)
课题
《蜡烛》西蒙诺夫
教学目标
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九、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组长意见:
教学后记:
四、明确文体: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4、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5、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6、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二、简介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