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某些有害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合集下载

煤矿职业病危害元素

煤矿职业病危害元素

煤矿职业病危害元素煤矿职业病危害元素煤矿职业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方式等因素,使煤矿工人长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煤矿职业病的危害元素主要包括煤尘、石尘、矽尘、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甲烷等。

煤尘是煤矿职业病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

长期吸入煤尘会导致煤工肺、尘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石尘和矽尘也是煤矿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之一。

长期吸入石尘和矽尘会导致石棉肺、硅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一氧化碳是煤矿职业病的另一个危害因素。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对煤矿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吸入一氧化碳会导致中毒,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硫化氢和氮氧化物也是煤矿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之一。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炭燃烧产生的硫化氢和氮氧化物会对煤矿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接触硫化氢和氮氧化物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甲烷是煤矿职业病的另一个危害因素。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层中的甲烷会释放出来,长期接触甲烷会导致中毒,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为了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煤矿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煤矿职业病的危害。

首先,要加强煤矿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意识。

其次,要加强煤矿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如加强通风、降尘、减少煤炭燃烧等。

最后,要加强煤矿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措施,如加强职业健康监测、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等。

总之,煤矿职业病的危害元素主要包括煤尘、石尘、矽尘、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甲烷等。

为了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煤矿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煤矿职业病的危害。

《2024年煤的微量元素危害性实验研究》范文

《2024年煤的微量元素危害性实验研究》范文

《煤的微量元素危害性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煤炭作为全球主要能源之一,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然而,除了主要的能量来源外,煤炭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这些微量元素在开采、燃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到环境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了煤中微量元素的危害性,旨在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收集不同地区的煤样,分析煤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然后,通过模拟燃烧实验,研究在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的释放规律。

最后,对释放出的微量元素进行环境毒理学分析,以评估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三、实验结果1. 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煤样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

主要含有铝、铁、锰、汞、砷等元素。

其中,某些元素的含量超过了一定的阈值,这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 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的释放在模拟燃烧实验中,我们发现煤中的微量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到环境中。

其中,一些重金属元素如汞、砷等容易挥发并进入大气中。

这些元素在燃烧过程中可能转化为毒性更强的化合物,如砷的氧化物和汞的蒸汽等。

3. 环境毒理学分析通过环境毒理学分析,我们发现释放到环境中的微量元素具有不同的毒性。

其中,重金属元素如汞、砷等具有较高的毒性,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这些元素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后,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四、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到环境中,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其中,重金属元素如汞、砷等具有较高的毒性。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的释放,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首先,政府应加强煤炭开采和燃烧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限制煤炭的过度开采和燃烧。

同时,应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逐步替代煤炭作为主要能源。

煤的微量元素危害性实验研究

煤的微量元素危害性实验研究

煤的微量元素危害性实验研究摘要:煤是中国最主要的燃料之一,由于长期的开采和使用,煤矿中少量微量元素可能通过空气、水或地表污染物的形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的了解煤中微量元素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多种煤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煤中的微量元素可以造成细胞组织损伤、慢性毒性和癌症等疾病。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煤矿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严格执行环境污染控制,密切关注煤矿生态环境,以防止煤中微量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煤矿、微量元素、实验研究、环境污染、健康损害1.论煤作为重要的燃料,相比其他资源,煤的储量和质量得到了快速的增加。

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已经占据全球的一半以上,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煤的开采和使用也伴随着污染,而煤中的微量元素尤其敏感,可以通过空气、水和地表污染物的形式,给人体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了解煤中微量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多种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煤中微量元素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为煤的开采使用和环境污染提供参考和支持。

2.的微量元素及负面影响(1)的微量元素:煤是一种燃料,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主要包括氯(Cl)、氟(F)、磷(P)、锰(Mn)、硒(Se)、铝(Al)等,这些元素可以通过空气、水和地表污染物的形式,扩散到环境中,同时也可能积累在人体内,带来慢性毒性。

(2)的负面影响:煤中的微量元素可以造成细胞组织损伤、慢性毒性、癌症等疾病,对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降低环境质量。

3.验研究(1)究方法:为了了解煤中微量元素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多种煤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

(2)验结果:经过检测分析,煤中微量元素含量显著增加,其中氯含量最多,最高可达煤矿产出的10%。

同时,煤中其他元素的含量也比正常水平增加,因此,煤中的微量元素可能会损害人体的健康,并且会引发环境污染。

原煤有害因素分析报告

原煤有害因素分析报告

原煤有害因素分析报告原煤是煤炭的一种形态,不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煤炭。

由于其内含大量的有害元素和化合物,原煤在燃烧和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出有害的气体和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分析原煤的有害因素,并探讨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首先,原煤中含有大量的硫和氮元素。

在燃煤过程中,这些元素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这些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对空气质量和大气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不仅能够直接造成雾霾和酸雨的形成,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细颗粒物,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

其次,原煤中的挥发分和焦油物质也是环境和健康的有害因素。

挥发分在煤炭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机物和气体,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苯并芘等多环芳烃。

这些物质具有较高的毒性和致癌性,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焦油物质在燃煤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

这些颗粒物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被人体吸入后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原煤还含有一些金属元素,如砷、铅、镉等。

这些金属元素在煤炭燃烧和处理过程中,会以颗粒物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或沉积在土壤和水体中。

这些重金属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累积性,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长期暴露于这些金属元素会导致慢性中毒,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综上所述,原煤中的有害因素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细颗粒物和重金属等。

这些因素在燃煤过程中释放到大气中,会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为了减少原煤带来的有害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如煤炭洗选、燃烧控制和二氧化硫脱硫等技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讨论了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作用途.

讨论了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作用途.

1 引言讨论了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总结了煤中伴生元素的含量分类和环境地球化学分类。

详细总结和归纳了煤中伴生元素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以及不足之处,根据以上分析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煤炭科学基金任务的要求,提出了本次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并对本次研究的主要工作量进行了总结。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近年煤炭产量有所缩减,但2000年产量仍保持在10亿吨。

由于煤炭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量中占95%,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低,分别为21和40,因此估计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仍难低于50%。

所以煤的地球化学性质,特别是煤中有害元素及有害有机化合物及其对大气、土壤和水域的环境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1-2,5]。

煤中伴生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为我国煤炭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1 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煤中有害元素引起的生物中毒和环境污染在许多用煤国家都已发生[2,5]。

如美国大气硒污染主要来源是燃煤,燃煤引起的大气硒排放量占总量的62%。

燃煤过程向大气的排汞量占了人为总量的大部分,成为大气中汞的最大污染源。

大气汞通过干湿沉降返回到表生生态环境中,加速了汞在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富集强度和速度,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潜在威胁。

在北欧和北美,酸雨沉降区的一些偏远湖泊中,一些鱼体中汞含量高的惊人,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地区食用水产品的汞含量标准。

美国近10年来集中研究了燃煤造成的汞污染。

煤烟是大气中砷的主要来源,著名的伦敦上空的烟雾,其大气中的砷含量为0.04~0.14 g/m 3。

原捷克斯洛伐克燃煤电厂排放的Pb 、As 已造成附近儿童骨骼生长延缓。

美国近年正研究燃煤造成的As 污染,并拟降低大气及水域中可造成As 污染的下限值。

煤中伴生元素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即所谓的环境地球化学食物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图1.1)。

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机理

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机理

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机理Coal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valuable energy resource due to its abundance and affordability. However, it is also known for containing various trace elements that can be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These harmful trace elements, including rare metals, often accumulate in coal deposits, forming coal-type rare metal ore deposits.煤炭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宝贵的能源资源,因为它的丰富和经济性。

然而,煤炭中也含有各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危害作用的微量元素。

其中包括稀有金属等微量元素通常会在煤矿沉积物中富集形成稀土金属型的矿床。

The enrichment mechanism of harmful trace elements in coal-type rare metal ore deposits involves complex geological processes. One important process is the hydrotherm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magmatic intrusions. During this process, hot fluids rich in various metals infiltrate into the surrounding rocks and deposit materials such as sulfides or oxides of rare metals.在煤与更常见的金属之间互补性方面,有些金属作为同位素进入琥珀色树脂、硬木材料及岩壁内组合体化学锔—62,这些树脂被称为公家受抨击最强烈的岩壁树脂类型之一。

煤的有害元素有哪些煤中有害元素实验分析

煤的有害元素有哪些煤中有害元素实验分析

煤的有害元素有哪些煤中有害元素实验分析煤是中国的第一能源,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5%。

然而,燃煤已经并正继续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这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发展新的燃烧技术(如流化床)是减少燃煤污染的最好方法,随着新的燃烧工艺的开发,需要了解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它们的燃烧行为。

所以,迫切需要关于煤和燃煤产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和其淋滤行为的知识,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此都非常重视,这对于原煤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中国分析煤中有害元素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了中国煤特别是山西大同煤和内蒙古准格尔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赋存机制;研究了呼和浩特热电厂燃煤产物中有害微量元素的淋滤行为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1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中国137个全层煤样中45种元素的分布特征,并与世界和美国煤进行了对比,第一次报道了中国主要聚煤期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指出了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具有多因素、多期次的特点,并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异常富集的5种成因类型这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对比研究表明中国煤大多数元素含量高于世界和美国煤的平均值,中国煤中明显富集的有害元素为Se、Hg、A、U、Sb、Mo、Cd、Pb、F等。

资源量很大的中生代煤和华北石炭二叠纪煤中绝大多数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低,而南方晚二叠纪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A、Sb、Ni、Ba、Cr等有害元素在新生代煤中含量较高,U、Zn在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煤中较高,Se、Th在晚古生代煤中较高。

就新生代煤而言,老第三纪煤中Ni、Co、Cr、Se、Ba、Zn、Th等有害元素高于新第三纪煤,Sb、U、A在新第三纪煤中较高;就中生代煤而言,晚三叠世煤中U、Cr、Sb、Ni、A、Th、Se、Zn、Co等有害元素含量较高,早中侏罗世煤中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就晚古生代煤而言,华南晚二叠世龙潭组煤中大多数元素含量较高,如Cd、A、Sb、Co、Ni、Mo、Se、Cr、Cu,华北早二叠世煤中Pb、Cl、Br、Th等含量较高,华北晚石炭世准格尔组煤中Hg、U含量较高。

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

然而,煤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及其环境效应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首先,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是多样的。

煤中的微量元素主要包括有害元素和有益元素两类。

有害元素如砷、铅、镉等,其含量超过一定限值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而有益元素如锌、硒、铁等,适量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益。

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煤炭的种类、地质环境、采矿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不同煤矿的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这为研究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

其次,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效应是复杂的。

煤燃烧是煤中微量元素释放到环境中的主要途径。

煤燃烧排放的微量元素可以通过大气沉降到土壤和水体中,进而进入食物链,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例如,砷是一种常见的煤中微量元素,其在煤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到空气中,然后通过降雨等方式沉降到土壤中。

如果土壤中砷的含量超过一定限值,就会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此外,煤矿废弃物的堆放和处理也会导致微量元素的释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效应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采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煤炭样品,分析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形态分布,探究其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

同时,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对煤中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野外调查,评估煤燃烧排放的微量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然而,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标准尚不完善,不同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其次,煤燃烧排放的微量元素在大气、土壤和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由于煤炭资源的广泛应用,煤燃烧排放的微量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仍不容忽视,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

煤中微量元素

煤中微量元素

煤中微量元素
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它还可用于生产大量的精细化工产品。

然而,煤中的微量元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煤中的微量元素是提高煤质量和降低煤烟污染的重要内容。

煤中微量元素主要为金属元素,包括铬、锰、钒、锌、铅、铜、钴、铁、锂、钡、钙、镁等。

金属元素具有易溶解性、腐蚀性和毒性,它们的浓度与煤的类型和抽采的不同有关。

金属元素的存在可影响煤中组分的燃烧性能,尤其影响煤粉的熔融温度,熔融温度低会加剧煤烟污染,重金属元素还会使烟囱及锅炉附近空气质量受到严重污染。

除了金属元素,煤中还有非金属元素,如氮气、硫氨基酸等,它们也可能影响煤中组分的燃烧性能。

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地下煤层和多种矿床构成的影响。

地下煤层内的烃类组分会影响煤的组成,其中的金属元素会影响煤的腐蚀性、毒性和燃烧性。

此外,煤中也可能含有多种矿物质,如硅、硫、氧化物等,它们会影响煤中元素的含量。

因此,研究煤中微量元素的组分结构有助于了解煤质量,控制煤烟污染。

为了提高煤的质量,建立更加完善的煤质控制体系,必须分析并研究煤中的微量元素。

首先,进行化学分析,了解煤中各种元素的总量及其相对比例,以便更好地控制煤的燃烧性能。

其次,需要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各类元素的分布及其特征,以便更加有效地控制和改善煤质量。

最后,需要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手段,以更准确地识别煤中微量元素,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善煤质量并降低煤烟污染。

因此,研究煤中微量元素是提高煤质量,降低煤烟污染的重要举措,必须从煤的地质构造、化学成分和燃烧性能等方面综合分析煤中的微量元素,从而有效地提高煤质量。

11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11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目录1 引言....... ....... ....... ....... ....... ....... ....... ....... ....... ....... ....... ....... ....... ...... . 1 1.1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 ....... ....... ....... ....... ....... . (1)1.2煤中伴生元素的有关术语和分类....... ... ....... ....... ....... ... ....... ........ .......... .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 .......... ... ....... .......... ... ....... (6)1.4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量.... ... ....... .......... ... ....... .......... ... ....... (9)2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中伴生元素地质地球化学习性....... ... ....... .......... ... ....... . (11)2.1河北峰峰矿区煤中的伴生元素……. … ……. ………. … ……. ………. … ……. …. .112.1.1河北峰峰矿区煤中的伴生元素分布. ... ....... .......... ... ....... .......... ... . (11)2.2 鄂尔多斯盆地煤中的伴生元素....... ... ....... .......... ... ....... .......... ... ....... . (17)2.3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中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分布……. … ……. ………. … ……. …. .172.4华北与西南聚煤盆地煤中伴生元素的分布差异的原因 (29)3 煤中稀土元素....... ... ....... .......... ... ....... .......... ... ....... .......... ... ....... . (39)3.1稀土元素的测试方法....... ... ....... .......... ... ....... .......... ... ....... (39)3.2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 ... ....... .......... ... ....... .......... ... ....... (40)3.3煤中稀土元素的分配特征....... ... ....... .......... ... ....... .......... ... ....... (41)3.4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 ... ....... .......... ... ....... .......... ... ....... . (48)4 煤中铂族元素....... ... ....... .......... ... ....... .......... ... ....... .......... ... ............. . (57)4.1煤中铂族的检测方法....... ... ....... .......... ... ....... .......... ... ....... (58)4.2煤中铂族元素的背景值与分配模式....... ... ....... .......... ... ....... . (58)4.3煤中铂族元素的来源与异常的地质成因....... ... ....... .......... ... ................ . (62)4.3.1煤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浅议......... ....... .......... ... ....... ......... ....... (65)5 煤中伴生元素富集的地质成因和模式....... ... ....... .......... ... ............................ (66)5.1陆源富集作用和岩浆热液作用....... ... ....... .......... ... ....... .......... ... ....... .... .67 5.2沉积的生物作用....... ... ....... .......... ... ....... .......... ... ......................... (68)5.3深循环热液流体作用....... ... ....... .......... ... ....... .......... ... ................... (75)5.3.1同沉积火山灰作用和风化氧化作用初探…. …. ………. … ……. …………. . .836 结论................. ... ....... .......... ... ....... .......... ... ....... .......... ... ................ . (97)致谢....... ... ....... .......... ... ....... .......... ... ....... .......... ... ..................... . (100)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110)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 .......... ... ....... .. (112)附录A ....... ... ....... .......... ... ....... .......... ... ....... .......... ... ....... (114)附录B ……. … ……. ………. … ……. ………. … ……. ………. … ……………. …. ..130。

每年两次煤质有害元素化验相关文件

每年两次煤质有害元素化验相关文件

煤炭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然而燃烧煤炭会释放出大量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煤炭燃烧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每年两次煤质有害元素化验是非常必要的。

在进行煤质有害元素化验之前,首先需要采集煤样。

煤质有害元素化验通常使用标准取样法进行,以确保取样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取样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比如按照矿井或储煤场的产区、煤层、堆场划定不同的取样单位,并在指定时间内进行采样。

一般来说,煤质有害元素化验的主要目的是检测煤中的硫、氮、氯、灰分等元素的含量。

这些元素在燃煤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

因此,控制煤中有害元素的含量对于降低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保护人体健康都非常重要。

化验煤质有害元素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法。

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重量法、体积法和吸附法等,而仪器分析法主要包括光谱法、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在煤炭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煤质有害元素的含量,还可以为制定科学的燃煤政策和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化验煤质有害元素的结果通常以百分比或毫克/千克的形式表示,比如硫含量为0.5%或500mg/kg。

通过对这些化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判断煤样的质量和适用性,以及煤炭的环境影响和利用价值。

每年两次煤质有害元素化验的频率是基于煤炭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来确定的。

煤炭市场需求通常会根据能源需求和污染减排政策的变化而调整,而环境保护要求则会根据大气、水质和土壤污染状况以及人体健康状况来确定。

因此,每年两次化验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频率,既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又可以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

综上所述,每年两次煤质有害元素化验是非常必要的。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煤中有害元素的含量,为煤炭的环境影响和利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煤质有害元素化验的方法和技术,以适应能源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需求。

煤的有害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煤的有害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煤的有害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煤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能源资源,但同时也含有多种有害元素,如硫、铅、汞等。

这些元素在煤的燃烧和利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来,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对煤的有害元素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更好地认识煤的有害元素问题,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本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其中,引言部分概述了煤的有害元素的问题,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煤中的主要有害元素以及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展示了煤的危害性。

结论部分将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给出应对措施和展望未来的建议。

整篇文章通过逻辑清晰的结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煤的有害元素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明确指出文章的写作目的,即为读者提供关于煤的有害元素的深入了解,包括其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煤炭利用的重视,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煤的有害元素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反思,鼓励大家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环保行动,共同创建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2.正文2.1 煤的主要有害元素煤是一种化石燃料,其中含有多种有害元素,这些元素在煤的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以下是煤的主要有害元素:1. 硫(S):煤中的硫含量较高,燃烧后会释放二氧化硫等硫化物,对大气造成污染,导致酸雨的产生。

酸雨会对大气、水域以及土壤产生严重的危害,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汞(Hg):煤中的汞含量虽然不高,但是燃烧后释放出来的汞可以积聚在水域中的生物体内,引起生态链条中的污染。

长期暴露在富含汞的环境中,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对儿童和孕妇更为危险。

利用光谱仪研究煤的微量元素分析与应用

利用光谱仪研究煤的微量元素分析与应用

利用光谱仪研究煤的微量元素分析与应用煤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煤在地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成分和性质的差异很大,尤其是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也随着不同煤种、不同地区和地质时间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一些微量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研究煤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煤中微量元素的分析中,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

光谱仪能够通过样品中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吸收或发射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来测定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因为光谱仪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快速、无损伤和无需样品前处理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煤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煤中的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锰、铜、铅、锌、镍等元素。

这些元素对煤的性质和功用产生关键的影响。

比如,铅的含量越高,其对环境的危害也会更加严重。

锰和铜的含量过高,则会对烟囱、锅炉等设备产生腐蚀和损坏。

因此,煤中元素含量的监测和分析对于优化煤的使用和防止污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煤中微量元素的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样品的制备。

样品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是仪器的选择。

光谱仪有许多种类,各种仪器对不同元素的分析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限制。

需要根据具体样品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

最后则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仪器得到的数据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和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除了煤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光谱仪还能够应用于煤中有用元素的监测和分析。

例如,煤中的铁可以做为工业原料使用。

而锂、碲等元素也是正在兴起的新能源材料的重要组分。

通过光谱仪的分析,可以了解煤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和构成,从而为它们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利用光谱仪研究煤的微量元素分析和应用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注重样品制备、仪器选择和数据处理等方面,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未来,随着新型光谱仪的不断推广和改进,煤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和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全面,为煤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支撑。

进口煤炭中有害微量元素的风险评估

进口煤炭中有害微量元素的风险评估

进口煤炭中有害微量元素的风险评估袁晓鹰【摘要】摘要加强进口煤炭中有害微量元素对环境危害的评估,可以为我国环境保护等的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根据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国际上公认的分类,讨论了进口煤中有害微量元素评估的重要性,就如何建立进口煤炭中有害微量元素风险评估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3【关键词】关键词进口煤炭有害微量元素风险评估近年来煤炭中有害微量元素对环境的危害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

进口煤炭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存在,有很大潜在的危害性,一些进口贸易合同中也出现过对煤炭中有害微量元素的要求。

但我国尚未进行进口煤炭中有害微量元素对我国环境健康产生影响的系统性研究。

为保护我国环境和国民经济安全,有必要对进口煤炭中有害微量元素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为我国应对进口煤炭可能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1 我国煤炭进口形势1.1 影响我国进口煤炭的因素在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下,我国煤炭进口总量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2010年进口量创历史新高,煤炭出口则继续回落,降至1991年以来新低。

进口煤炭总体保持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下。

(1)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使得国际煤价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运行,从而导致国际国内价格差别明显,进口煤炭即使加上海运、铁路运费,相比国内煤炭仍有价格优势,使得国内用户纷纷向海外拓展采购渠道。

(2)煤炭进出口政策“鼓励进口,控制出口”,有利于有效利用国际煤炭资源,有利于形成国内煤炭市场宽松的供需状况,保障国内的煤炭资源整合顺利推行。

《2010年关税实施方案》的实施,将绝大多数煤炭的进口关税税率下调至零水平,降低了进口煤炭成本,使进口煤炭有了更大的竞争优势[1]。

(3)国家加大了对煤矿整顿力度,关闭了大批非法煤矿,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煤炭产量。

而国内经济回暖,大批企业相继投产、增产,以及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煤制油、煤化工项目的增加,都影响国内对煤炭需求量的增长。

煤矿职业病危害元素分析

煤矿职业病危害元素分析

煤矿职业病危害元素分析煤矿职业病危害元素分析1. 引言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与此煤矿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危害元素,这给矿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对煤矿职业病危害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2. 硅尘的危害2.1 硅尘的来源和危害机理硅尘是煤矿作业中最常见的危害元素之一,它主要来自于矿井产出的煤和岩石中含有的二氧化硅。

在煤矿作业过程中,由于煤与岩石的破碎、钻孔和爆破等操作,硅尘被释放到空气中,被矿工吸入体内。

硅尘的危害机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硅尘中的二氧化硅微粒会在矿工的呼吸道内沉积、积聚,长期接触会导致肺部疾病,如矽肺和肺结核等。

硅尘会对矿工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2.2 硅尘危害的防控措施为了降低煤矿工人接触硅尘的风险,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需要改善矿井的通风系统,增加空气流通量,减少空气中硅尘的浓度。

设置合理的矿井作业流程,降低产生硅尘的量。

再次,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面罩、防尘眼镜和防护服等,以防止硅尘进入矿工的呼吸道。

3. 煤尘的危害3.1 煤尘的来源和危害机理煤尘是煤矿作业中另一个重要的危害元素,它主要是由煤的破碎、堆放和输送等过程产生的。

在煤矿作业现场,煤尘会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煤尘云,被矿工吸入体内。

煤尘的危害机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煤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碳黑、重金属等,长期吸入会对矿工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损害。

煤尘还会导致煤尘爆炸和火灾的发生,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重大威胁。

3.2 煤尘危害的防控措施为了降低煤矿工人接触煤尘的风险,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需要提高煤矿作业现场的通风效果,及时清理和控制煤尘的扩散。

使用湿法作业等技术手段,减少煤尘的产生和悬浮浓度。

再次,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尘帽和防护手套等,以减少煤尘进入矿工的呼吸道和接触到皮肤。

煤中微量元素

煤中微量元素

煤中微量元素
煤是人类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能源,它含有大量的有用元素。

在煤中,除了主要成分——褐煤(C)、水分、灰份外,还含有微量元素,如硫、氮、碱金属元素,如磷、钾、钙、镁和微量元素,如铁、锰、铜、锌、镍等。

微量元素对于提升煤的质量是有益的,对于煤的热值、品质和燃烧性能都有影响。

未被完全燃烧的微量元素将以气体的形式排放出来,从而导致大气污染。

因此,对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进行检测,可以更好地控制煤的燃烧性能,减少大气污染。

微量元素含量会因为不同的煤而有所不同,在煤的分析中,对于各元素的含量需要用色谱和光谱的技术来进行测定。

由于微量元素的分布非常不均匀,测量尤其困难,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策略来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结果的可行性。

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也有影响,如硒、铬等元素。

它们会随着煤的燃烧,一部分被吸收到大气中,另一部分以微粒形式排放出来,容易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因此,应加强对微量元素的监测,以保证煤的质量。

煤中某些有害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煤中某些有害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作者于2003年对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和巴东县内进行 过调查,该区仍有高硒病人,特别是生畜中毒较多。中毒患 者症状主要表现为脱发、脱甲,指甲发黑。 4结语
中国是燃煤大国,燃煤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均排放到大 气中,从而长期对生活在燃煤周围环境的人们的身体产生影 响,并产生各种病理现象。为此加强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含 量分布、赋存状态和环境污染的研究,可更好地为煤利用过 程中防治有害微量元素的析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 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燃烧过程中挥发性较强的元素氟砷和硒几乎全部以气态或以极细灰尘的形式进入大气而且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有害微量元素的能力越由于颗粒细易通过呼吸道或食物链的形式进入人体从而在人体内不断积累当积累的浓度超过人体生理正常需要值时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破坏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使人产生各种病理现象严重时会危及人的生命
在燃烧过程中,挥发性较强的元素(氟、砷和硒)几乎全 部以气态或以极细灰尘的形式进入大气,而且颗粒越细,其
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有害微量元素的能力越型…’“1,由于颗
粒细易通过呼吸道或食物链的形式进入人体,从而在人体内
不断积累,当积累的浓度超过人体生理正常需要值时,就会 影响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破坏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使人 产生各种病理现象,严重时会危及人的生命。
在中国数亿人使用没有烟囱的炉子燃煤,从而造成家中 的毒陛有害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浓度过高,严重影响身体健
康。贵州西南以及其他地区有许多露头填强,由于易于开采,
很快就成为家庭的主要燃料。但令人忧虑的是有些煤层在形 成过程中富集了砷、氟、硒、汞等有害微量元素。如果在没 有烟囱的炉子中燃烧这种煤,就会使有害微量元素在室内聚 集,危害室内的人体健康。如果在这种煤火上烤农作物,危 害更大。通过对贵州省织锦县燃煤造成的地方性中毒问题根 源调查,发现造成燃煤中毒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当地 潮湿的气候导致谷物收获时水份含量高,为保存谷物必须使 其变干,常用的方法是在室内煤炉上进行烘烤;二是当地的 居民习惯于使用没有烟囱的火炉在室内烘干谷物和室内取 暖,而煤是当地首选的燃料。由于当地使用的煤中某些微量 元素(如贵州的氟、砷和湖北恩施的硒)含量普遍较高,在未 封闭的炉灶和没有排烟设施的情况下,燃煤排出的气态、气 雾或微尘形态的颗粒中含有大量的这些有害元素及其化合 物,它们与室内水汽结合生成的气溶胶或其他物质都易于被 人体和粮菜等吸收和粘附,被食用后造成地方陛中毒现象。 3几种有害微量元素与健康

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机理

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机理

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机理煤型稀有金属矿床是指在煤层或煤系地层中含有稀有金属的矿床。

这类矿床中含有铀、钍、铀、钍、钋等稀有金属元素。

而在这些矿床中,通常也会富集一些有害微量元素,如砷、汞、镉等。

这些有害微量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了解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富集机理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害微量元素的来源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中有害微量元素的来源包括原始岩石、地球化学环境和煤的成因等多种因素。

首先,原始岩石中的有害微量元素在煤的成岩作用过程中,通常会参与煤的生成过程。

其次,地球化学环境也是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重要原因。

在地球化学环境中,有害微量元素会受到岩浆热液、地下水等流体的作用,从而富集在煤中。

最后,煤的成因也是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重要原因。

煤的成因涉及到原始生物质的种类、数量、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富集情况。

二、有害微量元素的富集机理有害微量元素在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中的富集机理包括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首先,物理化学作用是指在煤形成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受到了光化学作用、溶解沉淀作用、离子交换等现象的影响,从而富集在煤中。

其次,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是指有害微量元素在煤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微生物、藻类等生物的作用,从而富集在煤中。

三、富集机理的影响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富集机理对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了解有害微量元素的富集机理,有助于指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其次,根据富集机理,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减少有害微量元素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最后,对有害微量元素富集机理的研究还可以为地质勘查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了解煤型稀有金属矿床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机理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富集机理,可以更好地利用煤的资源,减少有害微量元素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煤中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

煤中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

煤中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摘要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在煤炭开采、运输、洗选、淋溶( 滤) 、燃烧等其它加工利用过程中, 煤中的微量元素要发生迁移、析出, 并入侵到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中, 最终影响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

煤中微量元素十分重要, 是因为它们与环境问题、动、植物及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在研究微量元素时必须考虑微量元素的性质及毒性, 它们主要依靠其含量、种类、存在形式、pH 值、氧化—还原条件及其它因素。

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分析了煤中微量元素的发现、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成因机理及微量元素的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历史、现状, 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指出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 加强微量元素环境学方面的研究是今后煤中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微量元素; 煤; 分布;赋存状态;迁移聚集机制;环境地球化学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75 %以上, 而且近期内这种比例不会改变。

煤炭工业的发展, 推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

煤中微量元素或其中的有害元素是煤炭开采出地表以后的主要污染物, 煤炭的储备、运输、洗选、燃烧及其它加工利用过程中, 煤中的微量元素都要发生迁移变化, 有的入渗进入土壤和含水层, 降低土壤功能, 污染水质;有的以气体及粉、飘尘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影响空气环境质量, 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1 微量元素及研究意义除了极少的元素外, 几乎每种元素在煤中都能被发现。

煤中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 > 0. 1% ) 和微量元素( < 0. 1%) 。

一般认为煤中有机质常量元素有C、H、O、N、S 等, 矿物质常量元素有Si、Al、Fe、Ca、Mn、K、Mg、P、T i 等, 其它大多数元素以微量元素级浓度存在于煤中,如As、Hg、F、Cl、Gd、Ga、Se、Sr、Th 、U、Se、Br、Ba、Mo、W、Cs 等元素都是煤中的微量元素煤中有些微量元素(如Sr、Ba、B等)具有成煤环境的指相意义,有些元素(如W Co Zn等)在煤的利用和转化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有些元素(如As、F、Cd 等)具有毒性, 在煤的开采和加工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

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

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

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
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是指将煤中的有害元素根据其含量的大小分成不同的等级。

目前,煤中的有害元素主要包括硫、氮、砷、汞等。

这些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按照国家标准,煤中的含硫量分为高硫煤、中硫煤、低硫煤和超低硫煤四个等级。

其中,高硫煤的含硫量大于3%,中硫煤的含硫量在1.5%-3%之间,低硫煤的含硫量在0.5%-1.5%之间,超低硫煤的含硫量小于0.5%。

煤中的氮主要存在于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种形式,一般将其含量低于1%的煤称为低氮煤,含量在1%-2%之间的称为中氮煤,含量高于2%的称为高氮煤。

煤中的砷和汞被认为是最为有害的元素之一。

目前,我国对煤中的砷和汞含量还没有明确的分级标准,但在环保方面,对煤中的砷和汞含量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要求。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煤炭企业必须严格控制煤中有害元素的含量,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的要求。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racte“zat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al ashes from
刘桂建等:煤中某些有害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power plants in Yanzhou mining district,China[J].Fuel Pro- cessing Technology,2004,85(15):1635—1646. 【11】Liu G.J.,Zhang Haoyuan,Yang Pingyue,Peng Z.C.Volatility
由于砷是一种挥发陛元素,熔点为l 090K,升华温度为 889K,加之燃煤的大量性和长期性,造成燃煤释放砷的长期 积累。据统计,从1900至1971年间,世界消耗煤量大约为 117×109t,排入大气中的砷总量高达270 000t!Ⅲ。中国20世 纪80年代每年燃煤5.45亿t,砷的排放量在5 000tpZl:。砷的 长期积累不仅对燃煤区附近的大气、土壤、生物产生负面影 响,在很远的地方其毒性和潜在危害眭也会在土壤中不断聚 集并发生化学转化乜’1㈣”。Liu et“m_111燃烧实验和对电厂 各种灰研究表明,砷极易富集在飞灰中,由于飞灰颗粒极容 易从人的呼吸道进入人体,所以对人的健康影响较严重。
粉尘等傲小颗粒物形式进入空气,从而影响长期使用和生活在燃煤环宽同围人们的身体键康。本文全面阐述了中鲽中三种有害微量元素AS、F、Se 含量分布、赋存髋及燃烧时的挥发l生能,并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燃煤迂窿@As、F、s时^体的影响以及燃煤型有害段量元素中毒的主要症状及燃
煤型有害微量元素使^体中毒的根本原因和防治方法。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0,62:153一160.
[5】刘桂建,彭子成,王桂梁,thou Chenlin.煤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02,17(1):53—62.
【6]Liu Guijian.Experiment of coal leaching and study of the sepa·
煤中的砷在燃烧过程中发生迁移和转化,尤其是形成剧
毒氧化物蝇p,(ittN)和As20;进入大气、水及土壤中,引起
环境污染。作者于2003年对贵州织锦地区燃煤砷中毒进行了 调查,发砷中毒的主要症状为皮肤色素的改变和手掌角质细 胞的增多,并伴随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炎症,对器官的 损坏表现为不明显的肝肿大,对皮肤的损害是最明显的症 状。这些症状包括黑变病,更严重的影响诸如手脚角质细胞 增多,Bowen病和皮肤癌。目前,中国燃烧含砷较高的煤, 导致室内空气砷污染和粮食污染受影响的人口仍有333 905 人,高砷暴露人E18438人,贵州仍然是中国及世界上的典型 生活燃煤型地方陛砷中毒病区,同时还新发现陕西秦巴山区 也是砷中毒的地区。 3.2氟
在室内无烟囱燃煤时,易释放出来,容易被烘烤的粮食吸收 或直接被人所吸收,在人体内积累,产生中毒。
地方陛硒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头发和指甲缺损,并伴随有 神经系统的大量症状。硒中毒1963年秋天首次在湖北省宜兴 市发现,在渔塘坝23个居民中有19人患有硒中毒导致整个村 庄不得不全部搬离此地,在同时,与它相连的5个村庄居民的 流行陛硒中毒的发病率为49.2%“刑。以前调查显示从1923~ 1987年湖北省宜兴市共发现T477N地方性硒中毒病例例。近 期在陕西安康、湖北恩施等地,当地居民利用高硒石煤作 为燃料,燃烧时居室空气中硒含量高达0.6mg/m3,最 高时甚至达1.2mg/m3,导致发生人、畜硒中毒事件。
【8]Liu Guijian,Peng Zicheng,Yang Pingyue.Characteristics of coal
ash in Yanzhou mining district and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m[J].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1,20(4):357-367. 【9】Liu G.J.Peng Z.C.Zhang H.Y..Characterization and leaching
3.1砷
砷是环境中使人致癌的最普遍、危害性最大的元素之 一,能通过各种渠道(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等)进入人 体,分布在人体中多个部位,特别易于在毛发和指甲中蓄
[收稿日期]2004—08—20
2004年第5期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总第43期
积,引起巨陛中毒。因此,煤中的砷是环境学和煤地球化学 最关注的具有环境意义的有害元素之一。
ing Technology,2000,65—66:2l一23.
【3]Zhong Tang,Yang Wang.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use of coal[J].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0,62:137-141.
[4]Xu XuChang,Chen Changhe,Qi Haiyin.Development of coal combustion pollution control for S02 and NO。in China[J].Fuel
[关建'同]煤;有害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健康
[中图分类号]TQ5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386(2004)05—0078—03
1前言
煤中含有80多种元素,除C、H、O、N、S等元素为常 量元素外(大于1%),多数元素含量都小于1%,称为微量元素, 其中有20多种有害微量元素“4。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在 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75%以上,而且近期内这种比例不 会改变o。51。煤炭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同
在燃烧过程中,挥发性较强的元素(氟、砷和硒)几乎全 部以气态或以极细灰尘的形式进入大气,而且颗粒越细,其
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有害微量元素的能力越型…’“1,由于颗
粒细易通过呼吸道或食物链的形式进入人体,从而在人体内
不断积累,当积累的浓度超过人体生理正常需要值时,就会 影响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破坏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使人 产生各种病理现象,严重时会危及人的生命。
在中国数亿人使用没有烟囱的炉子燃煤,从而造成家中 的毒陛有害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浓度过高,严重影响身体健
康。贵州西南以及其他地区有许多露头填强,由于易于开采,
很快就成为家庭的主要燃料。但令人忧虑的是有些煤层在形 成过程中富集了砷、氟、硒、汞等有害微量元素。如果在没 有烟囱的炉子中燃烧这种煤,就会使有害微量元素在室内聚 集,危害室内的人体健康。如果在这种煤火上烤农作物,危 害更大。通过对贵州省织锦县燃煤造成的地方性中毒问题根 源调查,发现造成燃煤中毒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当地 潮湿的气候导致谷物收获时水份含量高,为保存谷物必须使 其变干,常用的方法是在室内煤炉上进行烘烤;二是当地的 居民习惯于使用没有烟囱的火炉在室内烘干谷物和室内取 暖,而煤是当地首选的燃料。由于当地使用的煤中某些微量 元素(如贵州的氟、砷和湖北恩施的硒)含量普遍较高,在未 封闭的炉灶和没有排烟设施的情况下,燃煤排出的气态、气 雾或微尘形态的颗粒中含有大量的这些有害元素及其化合 物,它们与室内水汽结合生成的气溶胶或其他物质都易于被 人体和粮菜等吸收和粘附,被食用后造成地方陛中毒现象。 3几种有害微量元素与健康
ration of trace elements[J].Acta Geological Sinica,2000,74(2):
386.390.
【7】Liu Guijian,Peng Zicheng,Yang Pingyue.Sulfur in coal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from Yanzhou ming district,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1,20(3):274-281.
作者于2003年对贵州燃煤氟中毒进行了调查,在对一个 小学校调查中,两个年级共57名学生中,只有一个学生没有 患氟斑牙,患病率为99%。在一些村庄调查时,发现刚一岁 多的小孩就患上氟骨病,腿就发扁,伸曲不自由。许多村庄 都是100%的氟病患者。其主要症状为氟斑牙症和氟骨病症。
3.3硒
煤燃烧过程中,硒是易挥发元素之一,和砷、氟~样,
作者于2003年对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和巴东县内进行 过调查,该区仍有高硒病人,特别是生畜中毒较多。中毒患 者症状主要表现为脱发、脱甲,指甲发黑。 4结语
中国是燃煤大国,燃煤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均排放到大 气中,从而长期对生活在燃煤周围环境的人们的身体产生影 响,并产生各种病理现象。为此加强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含 量分布、赋存状态和环境污染的研究,可更好地为煤利用过 程中防治有害微量元素的析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 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黼
【I】Finkelman R B.Modes of occurrence of potentially hazardous elements in coal:levels of confidence[J】.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1994,39:21-34.
[2】Swaine D J.Why trace elements are important[J].Fuel Process—
时也产生一些环境问题2’¨1。煤中有害微量元素是煤炭开采
出地表以后的主要污染物,煤炭的储备、搬运、洗选、燃烧 及其他加工利用过程中,其中有害微量元素都要发生迁移变 化,入渗进入土壤和含水层,降低土壤功能,污染水质;以 气体及粉、飘尘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影响空气质量,进而 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2燃煤型有害微量元素中毒
通过大量研究可知,氟是煤中有毒、易挥发性的有害元 素。煤在燃烧时,煤中的氟以HF或以少量的SiF4、CF。等气 态形式排入大气中,从而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由于 煤中氟是易挥发性元素,所以在其周围生活会直接吸入含氟 较高的气体或通过食物链的形式进入体内,从而形成人们常 见的地方性氟病。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在中国已经成为严重 的“地方病”,燃煤造成的地方性氟中毒在14个省已经发 现,发病区的人口达3 000万,而直接受氟中毒的达1 500多 万人“卜惜1,仅在贵州省及周边地区就约有1 000万人各种形 式的燃煤型氟中毒症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