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大纲
教育学教学大纲
教育学教学大纲绪论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并掌握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教育学概念、教育学发展历史、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教育学的概念(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一)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1、它是一门要运用到自然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科。
2、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萌芽阶段(古代社会)(一)主要教育思想简介:1、古代中国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2、古代西方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二)主要特点二、独立和成熟阶段(近代社会)(一)主要教育理论简介1、近代西方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第斯多惠2、近代中国代表人物: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二)主要特点三、发展与繁荣阶段(现代社会)(一)主要教育理论简介1、现代西方代表人物:杜威、布鲁纳、根·舍因2、前苏联代表人物: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3、现代中国代表人物:杨贤江、陶行知、黄炎培(二)主要特点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一)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二)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三)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及方法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一)有助于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二)有助于正确掌握教育的思想和技能,提高教育工作效率(三)有助于培养教育科研的兴趣与能力,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二、学习教育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一)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二)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三)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四)要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第一章教育的本质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教育的基本观点,掌握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熟悉教育与社会诸因素的关系及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科研方法导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科研方法导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科研方法导论与实践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0学时1.5学分其中实验学时:10学时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科研方法导论与实践》是高等教育学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属于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同时也详细介绍进行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和规范格式,为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方面提供依据,也为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提供有力帮助。
促进“知识型”教育模型向“探索型”教育模式的改革。
其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科研基本知识,了解科研的一般程序,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激发提出问题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帮助本科生在科研领域尽快入门。
课程教学目标2:通过课程大作业、专题调研报告等模拟科研实践,掌握科技报告的基本规范以及文献检索工具和方法。
同时,开阔眼界,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3:掌握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包括毕业论文)的准备、撰写、修改、答辩等的一般过程及注意事项,研学结合,学以致用,在科研实践中提高研究技能。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的矩阵关系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获得较为系统的科研基础知识,掌握典型的科研方法和研究技能,了解并掌握典型的科研方法及文献检索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科研领域尽快入门。
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开阔眼界,提高科学素养,为做好本科论文(或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深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掌握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掌握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包括毕业论文)的准备、撰写、修改、答辩等的一般过程,为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完整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实践教学大纲(含研究性学习)课程代码:学时数:70 理论环节学时数:50 实践环节学时数:22学分:4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美术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去探讨教育领域内的各种关系、现象并揭示其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应用性学科,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未知、创建教育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掌握适合小学教育实际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下称PBL)是一门试验性课程。
以科学的方法去带领学生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自我生活中自主发现选择研究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体验的一门学科。
《PBL》是专业基础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育研究方法部分)1、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过程与基本原则2、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术语、概念和观念3、掌握小学教育研究中的基本方法4、理解教材中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5、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别人的研究成果6、能从教育实践中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7、能独立设计并完成一项简单的实证性研究8、能按规范格式独立撰写实证性研究报告9、初步形成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部分)1、了解PBL的意义、过程与基本原则2、理解PBL的主要术语、概念和观念3、掌握小学教育PBL的基本方法4、理解PBL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5、能发现、选择有价值的PBL研究课题6、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别人的PBL研究成果7、能独立设计PBL研究方案与课题报告8、能按规范格式独立撰写PBL研究报告9、初步形成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理解PBL的意义,基本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能在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
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教育研究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并能够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深度。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定量研究方法的设计和实施步骤。
3.掌握定性研究方法的设计和实施步骤。
4.能够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1.1 教育研究方法的定义1.2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1.3 教育研究方法的意义和作用2. 定量研究方法2.1 研究设计2.2 数据收集2.3 数据分析2.4 结果解释与报告3. 定性研究方法3.1 研究设计3.2 数据收集3.3 数据分析3.4 结果解释与报告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
五、教材与参考书主教材:《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参考书:1.《定量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2.《定性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证》六、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2. 期中论文:占总评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3-4周:定量研究方法第5-6周:定性研究方法第7-8周:案例分析第9-10周:期中论文撰写和指导第11-14周:期末复习和考试以上就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努力学习,掌握好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祝大家学习愉快!作为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延伸,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在教育研究领域,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更是考验研究者的能力和智慧。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对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解析。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学在小学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学教学,每个国家都会制定相应的小学科学教学大纲。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小学科学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重要性小学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指导。
大纲中明确了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为教师规划课程提供了依据。
其次,它保证了教育的连续性。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展开,使得学生能够有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最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二、内容小学科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囊括各个科学领域,如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等。
在自然科学方面,学生需要学习有关植物、动物、人体等方面的知识。
在物理学方面,学生需要学习有关力、能量、电磁波等方面的知识。
在化学方面,学生需要学习有关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知识。
在地理学方面,学生需要学习有关地球的形成、地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应包含广泛的科学知识。
三、实施方法小学科学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讲授、实验、观察和讨论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
其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教师角色在实施小学科学教学大纲时,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五、学生角色学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他们应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和提问。
通过观察和实践,他们可以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研讲座教学大纲
科研讲座教学大纲科研讲座教学大纲科研讲座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它旨在向学生介绍科研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提高科学素养。
本文将探讨科研讲座教学大纲的制定和重要内容,以及如何设计一个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科研讲座。
一、科研讲座教学大纲的制定科研讲座教学大纲的制定是科研讲座教学的基础。
一个好的教学大纲应该明确目标、内容和评估标准。
首先,明确目标意味着要确定学生在科研讲座结束后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例如,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
其次,教学大纲应明确科研讲座的内容,涵盖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如问题提出、文献综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最后,评估标准应该明确学生在科研讲座中的表现如何被评估,以及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二、科研讲座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科研讲座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包括科研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首先,科研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通过教授科研方法,学生可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其次,科学思维是科学家的核心素养,它包括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等。
通过培养科学思维,学生可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它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伦理等。
通过提高科学素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和参与科学讨论。
三、设计一个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科研讲座设计一个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科研讲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首先,讲座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科学案例、展示科学家的成就和分享科学的奇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讲座应该提供互动的学习机会。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和实践操作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讲座。
最后,讲座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
可以安排实验演示、案例分析和科研项目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总之,科研讲座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内容设计对于提高科研讲座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幼儿园科学教学大纲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科学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儿园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科学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探索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自然和世界的好奇心。
制定一份科学教学大纲对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园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目的、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定目的幼儿园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教学大纲能够明确幼儿在科学学习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观察、实验、探究、思考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2. 引导教师科学教学的方向。
科学教学大纲可以明确指导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什么方面的能力,以及如何进行科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3. 保障科学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科学教学大纲能够为幼儿园科学教学的内容、目标和方法提供统一的指导,使科学教学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内容幼儿园科学教学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教学目标。
明确幼儿在科学教学中应该达到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2. 科学教学内容。
明确幼儿在科学学习中应该涉及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内容。
3. 科学教学活动。
包括科学游戏、科学实验、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等科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4. 科学教学评价。
明确科学教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
三、实施方法幼儿园科学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培训。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科学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科学教学能力和科学课程设计水平。
2. 学校课程设计。
按照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科学课程设计,丰富科学教学内容,增加科学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3. 学生学习指导。
针对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科学学习的指导,引导幼儿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去。
4. 家庭合作。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科学学习,促进幼儿科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对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全国在职中小学教育管理人员进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专业专科学历教育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的任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运用现代教育科学原理, 对中小学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揭示中小学教育的客观规律,以指导中小学教育的实践和改革。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员进一步掌握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最必需的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他们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教育科学, 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加强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本大纲的结构本大纲除绪论外, 共12章, 大体上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 1-3章 ): 着重阐明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包括教育的基本概念, 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小学教育的性质、任务、目标,以及中小学生的特点与教育问题。
第二部分( 第4章 ): 阐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现状与改革。
第三部分( 5-8章 ): 着重探讨实现中小学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包括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课外教育等。
第四部分( 第9-10章 ): 论述班主任工作、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意义,着重论述教师的素养问题。
第五部分(第11章—12章):论述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合力的意义、作用和教育科研方法。
四、本课程的教学建议(一)明确《教育学》教学的目的要求, 包括总的目的要求和各章的基本要求;帮助学员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章最基本的概念与原理, 并引导学员运用有关理论去分析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二)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启发式教学。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及代码:特殊教育研究方法,12011112课程学分与学时:3分/ 48学时(课堂讲授40学时,实验实践 8学时)先修课程:特殊教育导论、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适用专业:特殊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是一门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于提高教育研究水平,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课程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出发,结合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规律,系统的讲授特殊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相关方法的操作。
(二)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学生教育科研的意识,做时代需要的教育科研型教师。
(三)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掌握适合特殊教育实际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
1.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如选题与论证、文献检索、研究设计等,以及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进行特殊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结题报告与论文的撰写;2.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特殊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实验研究、单一被试法、调查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等,并能够操作具体方法的运用。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理论讲授(40学时)第一章特殊教育研究概述(4学时)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二、教育研究的分类三、特殊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多样性、异质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综合性研究测量工具的独特性研究伦理问题的突出性四、特殊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1.确定研究课题2.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3.资料的收集4.分析资料5.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报告第二章研究的选题、开题、结题(2学时)一、选题的过程(一)选题1.课题的来源2.选题原则(二)确定研究内容与框架(三)课题论证二、开题报告的撰写1.课题的名称2.课题的目的和意义3.课题的基本目标、内容、预计难题4.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5.预计成果6.课题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7.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分析8.资料准备、预算及其他三、结题报告的撰写第三章教育研究的设计(2学时)一、教育研究设计概述二、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一)确定研究课题(二)选择研究对象(三)分析研究变量(四)形成研究计划第四章文献研究法(4学时)一、文献法的基本概述1.文献2.进行文献研究的意义3.文献法的特点二、文献的分类三、教育文献的分布四、查阅文献资料1.查阅文献资料的环节2.文献的加工整理3.资料和文献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章教育调查法—问卷调查(4学时)一、问卷调查1.什么是问卷调查2.问卷调查的特点3.问卷调查的流程二、问卷的编制1.问卷的结构2.问卷的种类3.问题的类型4.题目的格式5.问卷的编制技术三、问卷编制流程四、问题编写的方法与技巧五、问卷的发放第六章教育调查法—访谈调查(4学时)一、访谈法的概念二、访谈法的类型三、访谈法的优缺点四、访谈程序1.制定访谈计划2.试谈及访谈内容的修改3.正式访谈4.整理和分析访谈结果,撰写调查报告五、访谈技巧第七章观察法的运用(4学时)一、观察法概述1.定义2.观察法的特点3.观察法的优点与局限二、观察的类型三、观察研究的方法1.描述性观察法2.取样观察法3.评价观察法四、观察法的基本程序第八章实验研究法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6学时)第一节实验研究概述一、实验研究的含义1.实验研究的特征2.实验研究的局限二、实验研究中的变量三、实验研究的类型四、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第二节单组与双组实验设计一、单组实验设计(一)单组后测实验设计(二)双组实验设计1.双组前后测实验设计2.双组延时实验设计三、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四、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五、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六、两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七、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第九章单一被试实验法(6学时)一、单一被试实验法的概述1.单一被试实验的界定2.单一被试实验的组成要素3.单一被试实验的数据收集二、单一被试实验设计类型(一)单基线实验设计(二)多基线实验设计1.跨情境多基线实验设计2.跨行为多基线实验设计3.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第十章个案研究(2学时)一、个案研究的概述1.个案研究的起源2.个案研究的含义3.个案研究的特点4.个案研究的优缺点5.个案研究法研究基本原则二、个案研究的程序第十一章行动研究概述(2学时)一、行动研究概述1.行动研究的概念2.特点3.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4.行动研究与传统研究范式的区别5.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二、行动研究的过程“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二)实验实训项目(共8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实训项目)项目一文献综述的撰写(2学时)[实验类型]:演示性[开设类别]:必修[实训目的]:1.掌握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2.掌握论文撰写的结构[实训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1.选定进行文献综述的主题;2.就选定主题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总结、归纳;3.撰写文献综述论文。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物理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是物理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它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哲学特色和广泛的应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和教育的意义,掌握典型的科学研究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同时了解科技论文和毕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掌握写作论文的基本要领以及如何选题和文献信息检索,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
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为以后从事教学或科研提供方法论指导。
该课程主要包括科学研究及一般程序,典型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科研论文撰写方略,学术会议及报告,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等六块基本内容。
是学生培养物理创新能力和进行学术竞赛等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
其具体的课程目标为:课程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实验法,模拟法,数学方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法,想象法,等效转化等典型科学研究方法,会将这些方法具体应用到物理学习和实践。
课程教学目标2:掌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要领,会将这些具体应用到论文写作中。
课程教学目标3:了解科研的一般程序和前期准备,能够熟练进行文献检索并阅读文献,了解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感受科研氛围,激励成长成才。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的矩阵关系注:以关联度标识,课程与某个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可根据该课程对相应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来定性估计,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把物理专业知识、科学研究方法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的研究物理学习过程的规律和研究方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理想化方法、等效转换等典型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和过程,并能应用到具体实践。
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大纲
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大纲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大纲科研训练是本科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制定一份科研训练教学大纲对于高校来说至关重要。
科研训练教学大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培养科研兴趣首先,科研训练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科研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作,如果学生对科研没有兴趣,很难坚持下去。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如组织科研讲座、实地考察等,让学生感受到科研的魅力。
二、培养科研思维其次,科研训练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科研思维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和总结等环节。
教学大纲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研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三、培养科研能力除了培养科研思维,科研训练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解读等方面。
教学大纲可以设置一些实践环节,如文献综述、实验操作等,让学生亲自参与科研工作,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四、培养科研道德科研训练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道德。
科研是一项严肃的工作,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教学大纲可以设置一些道德教育的内容,如学术诚信、数据处理的规范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道德观念。
五、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最后,科研训练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科研工作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协作。
教学大纲可以设置一些团队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科研训练教学大纲是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重要指南,它应该包括培养科研兴趣、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科研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通过科研训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高校应该重视科研训练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训练环境,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大纲
《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大纲(themethodofeducationscienceresearch)一、说明部分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课堂教学总学时)36(19/17)、周学时2、学分2、开学学期第2学期。
其中,理论教学19课时,课堂教学教学17课时。
1.课程性质地位《教育科研方法》就是研究生教育中一门关键的学位基础课,就是培育研究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熟练地运用教育科研方法展开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课程。
这门课程不仅具有单一制的逻辑框架和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同时还具备较强的方法指导价值和课堂教学操作方式意义,就是一门集知识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堂教学应用型课程。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系统自学和课堂教学训练,并使学生精确掌控有关教育科研和理论,逐渐践行恰当的科研态度,掌控一定的科研程序、方法与技能,构成主动参予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素养,具有专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3.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教学内容教育科研和教育科研方法详述教育科研课题的选取文献的以获取与整理教育科研设计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其他研究方法教育科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教育科研成果的定义与评价合计学时分配理论222213122219课堂教学/实验21136417大计23421612863614.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采用教材温忠麟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2)辅助教材①侯怀银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②邱小捷主编,《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③韩延伦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3)主要参考书①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②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③杨小微主编:《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④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教学非政府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1)本课程采取课程组的方式进行授课,即由教学、科研经验较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课程组成员结合各自的教学任务担任主讲教师。
教育研究方法 教学大纲
《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33H14A08英文名称: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学分:2周学时:2总学时:36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等所属学科/团队: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性质《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是宁波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训练有素的教育科研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进行教育实践研究与创新、实现持续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科研素质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解释并能举例说明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基本特征与基本过程、研究变量的概念性与操作性定义、研究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知道教育研究方案的基本构成要素,并能解释这些要素的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学会收集教育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抽样方法、查阅文献与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课堂观察方法、问卷设计方法、访谈程序与技巧、实验研究设计与实施程序、叙事研究设计与实施程序、行动研究设计与实施程序;✧学会整理、分析教育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分类与编码、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了解教育研究论文的基本类型,并学会撰写各类教育研究论文的基本规范与策略。
2.能力目标✧能够从教育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有意义、可研究的课题;✧能够根据研究选题设计论证规范的教育研究方案;✧能够根据研究选题有效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并能够撰写文献综述;✧能够根据研究设计运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分析各种研究资料;✧能够根据资料分析提炼研究结论,并能够规范地撰写教育研究报告和论文。
3.素养目标✧养成研究意识,善于发现、思考、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善于通过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在教育研究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学会合作与分享,体验合作、参与、交流、分享、尊重的教育意义。
四、教学任务为了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实现本课程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养目标,本课程需要完成的重点教学任务有如下三个方面:1.学习与掌握教育研究的概念、原理、方法与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2.系统训练教育研究的各项基本能力;3.在学习教育研究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研究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教育研究的正确意识和积极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大纲课程说明“教育科研方法”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和教育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开设次序在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之后。
本课程5个学分,计划课内学时90,录音课10学时,IP课程4个,开设一学期。
教育研究方法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教育科研的设计,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研究假设的统计推断,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和研究的评价。
本课程的文字教科书采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管理专业或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要求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要求1.以科学教育观为指导,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认真完成作业,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操作技能和形成教育科研的能力。
(具体详细内容见各章的教学要求)2.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方法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参加教育科研实践,并在教育科研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内容,结合工作,进行教育科研的选题、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实际操作,提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的能力。
3.要求学生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认识学习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作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开展教育科研”的意识,逐步树立科研治校的思想,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4.课程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当超前意识的先进性,同时根据学生在职的特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知识范围选择适当,突出应用性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数为90学时。
教学内容离职进修业余进修函授进修面授自学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第三章教育科研的设计第四章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第五章调查法第六章观察法第七章实验法第八章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第九章研究假设的统计推断第十章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第十一章研究的评价二、教材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采用一体式。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和教与学的主要依据。
根据远程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电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文字教材包括课程的专业系统知识内容、小结内容、作业内容、学习目标和标注配有录音带教材的说明符号。
文字教材中,对概念的叙述要直观无误、阐述清楚,对各章节内容的学习目标要提出明确要求,要适合成人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便于自学。
2.录音带教材在电大多年声像教材的基础上,依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多媒体一体化设计。
录音带教材以精讲和部分内容系统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讲要点、讲方法、或解答疑难问题。
三、教学环节1.录音课和网上辅导录音课和网上辅导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辅助途径之一。
录音课每章内容两学时(40’×2),网上辅导每月一次,每学期5次。
2.自学自学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要途径,自学能力培养也是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
由于本专业是以开放方式办学,自学的地位更为重要。
除录音课中注意对自学进行辅导和介绍自学的有关知识技能外,学员自己应重视个人自学和自学能力的养成。
3.课程教学要求层次教学要求中,有关定义、概念、性质等内容按“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程序内容、操作、运用等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4.考试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考试题目要符合大纲要求,同时做到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难度及题量的梯度应按教学要求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对未做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
考试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学员的本课程成绩期末考试占70%,平时作业占30%。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一、教学要求1. 了解教育科研的对象、特点和意义2. 了解教育科研方法的理论基础3. 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和主要组成内容4. 了解教育科研方法的基本方法和内容二、内容要点1. 教育科研的对象、特点和意义2. 教育科研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思路(认识论、因果论、、归纳和演绎方法、数理方法等)3. 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4. 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类型三、重点难点教育科研的特点、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过程、基本方法和类型第二章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一、教学要求1. 了解发现研究问题的意义和基本前提条件2. 掌握发现研究问题的思维策略3. 了解选择研究课题的意义和研究课题的类型4. 了解选择课题的一般程序5. 掌握选择研究课题的策略6. 了解假设的特征、功能和基本类型7. 掌握提出假设的方法和了解其评价标准8. 掌握论证报告的撰写方法二、内容要点1. 发现研究问题的前提和策略2. 选择研究课题的策略3. 假设的提出和表述4. 研究课题的论证三、重点难点发现研究问题、选择研究课题的策略和提出假设的方法第三章教育科研的设计一、教学要求1. 了解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明确目的和选择对象、选择研究方法和它的设计方式、确定研究变量和观测指标、选择工具和材料、选择研究环境和步骤、选择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2. 理解信度和效度的意义,掌握设计中保证研究信度和效度的基本方法3. 了解取样设计的意义和原则,了解取样设计的一般程序,会使用五种基本的取样方法4. 了解取样样本大小的确定方法和取样误差的计算方法5. 了解研究变量的基本类型和操作性定义的意义,会正确选择研究变量和使用操作性定义的方法6. 会撰写研究计划和申报书二、内容要点1. 研究设计概述2. 研究标准、研究取样和研究指标的设计3. 研究变量的确定和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4. 研究计划和申报书的制定三、重点难点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研究信度和研究效度的类型和设计方法,取样设计的一般程序和五种基本的取样方法,操作性定义的方法和研究计划和申报书的制定第四章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一、教学要求1. 了解研究文献的类别、特点和文献查阅、搜集的原则与渠道2. 掌握文献阅读、记录和分析的方法3. 掌握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4. 了解内容分析的用途5. 掌握内容分析法的操作过程和模式二、内容要点1. 文献的类别和研究特点2. 文献的搜集和鉴别3. 文献的分析与综述4. 内容分析法的意义和用途5. 内容分析法的操作过程和模式三、重点难点文献阅读和记录的原则、方法,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内容分析法的操作过程和模式第五章调查法一、教学要求1. 了解教育调查方法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特征2. 了解调查问卷法的特点和类型3. 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和问卷法实施的技术,4. 了解访谈调查的一般程序和相关因素5. 了解访谈调查的设计方法,会用其操作技能技巧6. 了解测验的功能和类型,会编制测验和运用测验进行调查和评估二、内容要点1. 教育调查方法的特征和适用范围2. 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与问卷法的实施技术3. 访谈调查的概念和类型4. 访谈调查的设计方法和实施技术5. 测验的功能和类型6. 测验的编制、运用和评估三、重点难点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访谈调查的设计和实施,测验的编制、运用和评估第六章观察法一、教学要求1. 了解观察法的作用、特点和使用观察法的优点和局限性2. 掌握观察的主要策略方法3. 掌握设计通过观察法收集数据的方法4. 了解观察法与调查法在教育科研中的综合运用(总结、考察、预测)二、内容要点1. 观察法概述2. 观察的策略3. 观察法的设计和实施4. 观察法与调查法在教育科研中的综合运用三、重点难点观察法的设计与实施,观察的主要策略,观察法与调查法在教育科研中的综合运用第七章实验法一、教学要求1. 了解实验法的特点、类型、适用范围和局限性2. 了解实验研究中自变量、因变量的选择确定方法和实验类型的选择步骤方法3. 了解实验室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4. 了解现场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1. 实验研究概述2. 实验室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3. 现场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4. 实验研究的评价(优点、局限性)三、重点难点实验研究中自变量、因变量的选择确定方法和实验类型的选择,实验室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现场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第八章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一、教学要求1. 掌握研究数据、资料的整理方法和制作统计图表的操作方法2. 了解统计分析的作用和基本内容,了解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依据,并能根据需要正确选择统计分析方法3. 会计算常用的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4. 能使用相关关系分析法进行变量分析二、内容要求1. 研究数据、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图表2. 统计分析的功能和基本内容3.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4. 集中量(集中趋势)、差异量(离散程度)、相关量(一致程度)的计算5. 相关关系分析法三、重点难点统计分析的功能和基本内容,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相关量的计算和相关关系分析法第九章研究假设的统计推断1. 了解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2. 了解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3. 会用假设检验(Z检验、T检验、X2检验、F检验)的方法4. 了解样本检验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二、内容要求1. 统计推断的意义、内容和概念2. 参数的估计3. 假设检验4. 非参数统计三、重点难点参数估计,假设检验(Z检验、T检验、X2检验、F检验),非参数统计第十章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一、教学要求1. 了解研究结果解释的内容和原则,掌握研究结果解释的方法2. 了解研究结果解释与理论建构的意义和因果分析的基本方法3. 了解研究报告撰写的意义和特点4. 掌握研究报告的撰写程序和行文格式要求二、内容要点1. 研究结果解释的内容和方法(意义、内容、方法和原则)2. 研究结果解释的概括性和理论建构3. 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三、重点难点研究结果解释的内容和方法(意义、内容、方法和原则),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第十一章研究的评价一、教学要求1. 了解评价的内容、方法2. 掌握对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阅读和评价方法3. 了解元分析的特点、方法和评价二、内容要点1. 研究评价的内容与方法2. 研究报告的阅读与评价3. 研究的元分析三、重点难点评价的内容、方法,对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阅读和评价方法第四部分课程教学建议一、教学组织形式面授辅导为辅,自学为主。
自学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面授辅导用于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在适当时间组织的解答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习方法指导和重点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