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信书,不如无书
作者:王刚
来源:《文理导航》2011年第22期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历史是对先前已逝事物的记忆,从时空上来看“史实”与学生的认识世界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下,老师大多照本宣科,学生静听顺承,学生的思想和认识被禁锢在教师、教材、教室的“三教形”里,学生很少去怀疑老师的教说,更谈不上对教材权威和史料的批判,学生思考的维度难以发散,能力很难与时代的需求同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笔者认为“质疑”是激活学生学习动机的驱动力,是领引学生走近“史实”的启明星。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质疑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希望能对中学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一、历史情景纷纭复杂,“质疑”能有效避免复杂问题简单化
历史情景是复杂的,重要历史事件的成因必然不会那么简单,“质疑”可以有效避免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如,在“戊戌变法”教学中,能不能简单得把最终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是不是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决定脱离人民、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呢?真的是因为以慈喜为首的统治阶层顽固守旧,不肯变法吗?通过质疑,让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促进了对史实的调查和研究,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情景,感受复杂纷纭的历史场面。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人们普遍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权利阶层包括慈禧在内,谁也不希望中国战败、割地、赔款,都希望能够改革来实现强国,真正封建顽固派仅仅是少数。
通过质疑让学生认识到: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维新派本身,1898年1月24日的第一次对话,让原本支持并举荐康有为的大臣们,感受到了康的激进,甚至于“狂甚”,进而改变了态度;《孔子改制考》,更是使孔子面目全非,从朝廷到地方的改革派官员都开始对康有为有了厌恶感;而这些都是因为维新派缺乏经验,没有战略眼光,40岁的康有为,25岁的梁启超,18岁的光绪帝,他们都还太年轻,又太过于自信,制造的理论站不住脚,本来应该渐进式的改革,他们急于求成,为了全面铺开不啻于孤立自己,导致失败。
当然,慈禧的权势也是变法失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二、历史思维注重史实,“批判”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怀疑一切”是马克思的人生信条,“不轻信、不盲从”是理性批判性思维的最重要的外在表现。
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获得从缜密地搜集、解析、鉴别相关证据开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客观事实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学生培养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
反省、回顾和悬置判断是构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善于追根溯源,寻根究底,那么就会更接近于事实,在反思问题和回顾知识的同时,使得已学知识和方法得到强化,所掌握的知识会更牢固。
批判性思维让知识与问题的相关性联系得以加强,证据和史实一致性得以补充,让学生对历史问题思考更为清晰,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批判中逐步形成。
合情合理的、理性的批判性思维,不是无原则的去破坏书本知识结构,而是对其观点和概念的一种理性反思,通过反思去了解书本所述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及其成因和影响有更充分的理解。
例如,原先的教材中在中国古代史有这样一个说法:“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提出疑问:“明清时期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吗?有什么证据呢?现在的研究表明只能证实那个时期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以此来作为萌芽产生的依据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雇佣劳动在古代社会长期存在。
唯一能找到的也只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的一句话:“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发展到资本主义”而已,也许正是因为领袖的这样一句话,让我们的历史思维没有能够放开,不过用批判性思维来看待,这难以成为与史实相对应的证据,于是在新课标里,就出现了“不要求探讨萌芽产生的原因”。
三、历史教学有法可循,“循疑”用激情与智慧领引教学过程
“循疑”导学,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式学习,教学主要有两个重要的环节:“设疑——释疑”。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从问题的“回答者”转变为问题的“提出者”、“拥有者”,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有感而发,提出问题,问题提出的过程,是学生勇气的表现,是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是创造力的发挥。
通过教师设疑,改变在很多学生眼中“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一系列史实、事件、战争和日期等“陈芝麻、烂谷子”的机械记忆的错误观念。
释疑的过程,仿佛带领着学生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过去那些鲜活的生命进行亲密的接触,感受上下几千年甚至更远的文明与美好事物,让历史活过来,变得有趣,变得耐人寻味。
学生在释疑探究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坐披囊匣,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是何等的精神境界啊!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兴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