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美的分析”诸问题(续)

合集下载

康德美之形式的四种内涵——兼论康德美学基本问题的争议与解决

康德美之形式的四种内涵——兼论康德美学基本问题的争议与解决

» 本文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创新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SY2019B1 1 ) 的成果。感谢张志
伟 、舒远招、李伟、刘作等学者的宝贵建议和修改意见。

张志忠:《康德的自然合目的性原则的实用意义》,《揭谛》2006年 第 1 0 期。

本 文 的 “表现论” ( theory of e x p re s sio n )是从美的事物表达了审美理念和理性理念的意义上说的,而与
2 0 世纪艺术领域中的表现主义(ex p ressio n ism )无 关 (参见朱会晖:《康德艺术论中的形式主义与表现论之间的
张力》,《文艺研究》2018年 第 7 期)。
25
皮 采 泰 鸯 2021年 第 3期
盾 ,是 否 存 在 “万物皆美” 的困境,以及鉴赏判断的普遍有效性的“证成”等作出澄清和 分析,以为我们深入地理解康德美学思想及其对后世哲学乃至美学本身的影响奠定进一步的 基础。
具体来说,康德认为通过知性范畴之殊化而得到的经验性知识命题的总和,总是极大地 丰富和偶然的,而它们要被有意义地观察和理解,亦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普遍必然性 的知识,就必须被置于一个系统的统一性体系之中并通过其“检验”。简言之,理性的系统 统一性的原理是特殊的经验性法则能够成为普遍有效的自然规则的“试金石”,据此凡是不 适应此系统性原理的经验性法则都是不正确或者是“有缺陷的”© 。而作为系统的统一性原 理 ,康德认为它既非来自实践理性(因为实践理性与经验领域完全无关),也非来自知性 ( 因为知性只能通过范畴的感性化来提供特殊的自然法则),而 是 来 自于判断力。但是规定 性的判断力本身并不产生任何原理,因为它用来统摄特殊直观的普遍规则要么来自知性,要 么来自理性。由此康德认为知识的系统统一性原理只能来自于反思性的判断力。但这条原理

哲学中的美学问题从康德到布洛克

哲学中的美学问题从康德到布洛克

哲学中的美学问题从康德到布洛克美学是哲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美的本质、审美体验以及艺术创作的理论等一系列问题。

自古希腊以来,美学就受到哲学家的广泛关注,而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美学理论奠定了现代美学的重要基础。

但是,经过康德对美的分析,后来的一些哲学家如黑格尔、尼采及布洛克等人也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观念与思考方式,使得美学问题愈加深邃与复杂。

本文将探讨从康德到布洛克的美学问题,比较他们对美的认知、审美目的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

康德的美学观康德(1724-1804)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详细论述了他的审美理论。

他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判断,不同于纯理性或经验性判断。

康德将审美经历视为一种自由的、非自私的愉悦,这种愉悦不是基于客观的事物属性,而是源于主体对对象的无目的性的感知。

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康德认为,美是一种无目的的愉悦,即我们欣赏某个艺术品并非出于其实用功能,而是因为该艺术作品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和谐美等特征。

这使得审美经验具有独立性,与道德和实用判断分离。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纯粹感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康德强调,美并不在于对象本身,而是在于对象怎么被主体所感知。

美与崇高在康德看来,美与崇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美主要涉及感官愉悦或形式上的和谐,而崇高则超越了这种愉悦,涉及到强烈且激动人心的情感体验。

崇高通常表现为一种对自然或宇宙伟大力量的敬畏,超越了普通感性的推动。

自由与无目的性康德通过“自由”和“无目的性”这两个关键词深化了他对审美体验的理解。

在他的理论中,真实的审美活动应当是消除任何外在目的和功利动机,使得真正的艺术品能够让观众体验到心灵上的自由。

因此,当个体处于纯粹审美状态时,他们可以暂时摆脱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以更真诚地感知美。

黑格尔对美学的扩展在康德之后,黑格尔(1770-1831)的哲学思想逐渐强化了历史视角对艺术与美的重要影响。

他不仅继承了康德关于审美的重要概念,还将其置于更为广泛的历史与文化脉络中进行考量。

康德美学观(下)

康德美学观(下)

康德美学观(下)美或者审美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情感体验,美好的事物更是让人迷恋并沉浸其中,但对于美的本质却很少有人去思考。

历史走到康德的时代,这位伟大的思想者也在心中思索着美的本质。

对于审美和美感,康德找到了它们的共性和典型特征,美感是非功利的,同时又是愉快的,美感是具有普遍性的。

同时康德也认为美感还需要具备两个原则:1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康德认为审美是无目的的,如果一定要说它有什么目的,也只能说它的目的就是审美本身,也就是说审美是以自身为目的的,以自身为目的,也就等于没有目的。

审美并不要求主体在对象那里觉察到什么目的,只要能够唤起愉快的情感,符合情感愉快的目的就行了。

这就是“无目的地合目的性”。

所以康德把艺术叫做“第二自然”。

就是说,艺术虽然是人创作的,却又不能太过明显的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而应该像自然一样,具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这样才能引起审美愉快,也才是好的艺术品。

这也是康德的艺术观吧。

艺术创造是这样,审美欣赏也是这样,应该是“无心与万物”,我们只有不带着任何功利之心、不带着任何目的性去审美,美才会在不经意间来到面前,使我们愉快,让我们惊喜。

4共通感既然美和美感是具有普遍性的,也就是当你感到美的时候,你同时也相信、认为、我也是觉得美的,但这可能吗?现实中不太可能。

同一个对象,有人觉得美有人觉得不美这都很常见,怎么可能要求大家都觉得美呢?但是,如果我们不做这样的假设,也就不能审美了。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觉得某个事物是美的,这个美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不是美都不一定,因为你无法证明它是美的,也不能跟别人分享这种美。

这样一来,美感就变成了其他快感,比如吃东西的快感,一个人觉得好吃另一个人可以觉得难吃,感官快感是没法分享的。

但美感不同,美是要具有普遍性的。

所以我们只能先从逻辑上认定所有人都可能会觉得美,然后再接纳现实中有几个人觉得美,但在内心深处,潜意识里,我们还是相信大家都应该觉得美的。

崇高诸问题

崇高诸问题

四、崇高是更高的合目的性
1、前面已经说到崇高和美的一致性的一个方面: 主观的合目的性。但崇高的合目的性与美的合目的 主观的合目的性 性不同。 2、美的合目的性在于形式,是感官可以把握的形 式,而崇高因为是无形式,知性和想象力无能为力, 因此,在这个层面是不合目的的,或者说,这种不 合目的主要体现在感性和知性的范围内。但扩展到 理性,则不合目的性转换为了合目的性。 因为——想象力和感性此时的无力恰好反映了超感 性的理性能力的高超和优越,感性层次上的不合目 的性,恰好显示了理性层次上的合目的性。是更高 的合目的性。
康德把崇高分成两种:数学的崇高和力学 的崇高
数学的崇高:如自然界的无限的量、庞大的体积、 数学的崇高 广阔的地平线,象近观金字塔,仿佛有一种巨大的 力量压迫着我们,有一种痛苦感,那么怎样实现从 痛感到快感的转换呢?借助人的理性,我们发现, 那些自然界的体积、数量是盲目的,自然界是无理 性的,因此,理性就超越了无理性。 力学的崇高:人在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上会感到自己 力学的崇高 的渺小,感到生命没有价值,感到痛苦,感到恐惧, 但是通过调动理性的力量可以克服这种恐惧,为什 么?同理,自然界的力量是盲目的,非理性的。
三、崇高感是消极的愉快
如果说,美感的愉快是静观的愉快,知性和 想象力的协调作用带来的是“直接促进生命 的情感”,是直接的、积极的愉快,崇高感 则是间接的、消极的愉快。 这种间接 间接和美感的无滞碍不同,它分成两步: 间接 1、先是“对生命力的瞬间阻碍” 2、然后是“紧跟而来的生命力的更为强烈 的涌流感”。 崇高感有一个“压抑—昂扬”的过程。
二、崇高和理性相关
1、如果说,在“美的分析”中,可把握的对象是 有限和有形式的,这正是知性的能力,因而,虽然 鉴赏判断是无概念的,但“征用”了知性能力,为 此,“美”和知性相关。 2、在崇高中,因为涉及的是无限的和无形式的, 无限和无形式均是知性的概念范畴无能为力的,只 有理性才能处理和把握无限和无形式的事物,因此, 崇高和理性相关。 需要强调的是:崇高也属于鉴赏范围,因此也是一 种反思判断。

美学概论之审美的研究康德

美学概论之审美的研究康德

艺术创作与欣赏
艺术创作的自由性
艺术创作的技巧性
康德强调艺术创作是自由的,艺术家在 创作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和观念,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限制。
艺术创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技能,艺 术家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 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艺术欣赏的主观性
艺术欣赏是一种主观的、感性的活动, 每个人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都是不同的,没有绝对的标准和答案。
康德区分了物自体和现象,认为我们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 认识物自体。在审美中,我们关注的是现象的形式而非物 自体的实质。
实践理性批判
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建立了道德形而上学体系,认为道德法则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在审美中,这种道德法则表现为对美的普遍追求和认同。
自由意志
康德强调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认为它是道德行为的先决条件。在审 美中,自由意志表现为对美的自由选择和创造。
道德美学
康德提出了道德美学的概念,认为美与道德之间存在内在 联系。他认为,真正的美应该符合道德的要求,能够激发 人们的道德情感和崇高感。因此,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在 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补充的。
审美教育的道德意义
康德强调审美教育的道德意义。他认为,通过审美教育可 以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和崇高感,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 品德水平。因此,审美教育在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 要作用。
观感受、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03
美学与审美密切相关,前者提供理论支持,后者为实
践应用。
康德美学思想概述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他 的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 响。
康德的美学思想强调了审美判断 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现代美学 和艺术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康德认为美是主观的,美感来自 于人的内心感受,而非客观事物 的属性。

浅析康德对美的认识

浅析康德对美的认识

浅析康德对美的认识康德遵循18世纪的美学传统,把鉴赏判断等同于关于美或丑的审美判断,下面是搜集的一篇关于康德对美的认识的,欢迎阅读参考。

从形式上看,康德指出美的判断包含一个双重的逻辑特性(logischeEigentümlichkeit):一方面,“鉴赏判断就愉悦而言是带着要每个人都同意这样的要求来规定自己的对象(规定为美)的,好像这是客观的一样(alsobesobjektivw re)。

”[1]123另一方面,“鉴赏判断根本不能通过论证根据来规定,就好像它只是主观的一样(alsobesbloβsubjektivw re)。

”[1]125就传统而言,近代唯理论美学认为美的本质是客观的,经验论则认为是主观的,康德认为美既非主观又非客观,美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某种关系。

一、美的“好像主观性”(一)美不是客观和概念性的一方面,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开篇就认为美的判断是“感性的”(sthetisch)①:“为了分辨某物是美的还是不美的,我们不是把表象通过知性联系着客体来认识,而是通过想象力(也许是与知性结合着的)而与主体及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而联系。

”[1]37美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而对sthetisch一词含义的考察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美不是客观的以及康德美学思想的发展。

康德对于sthetisch的看法经历许多变化。

在1781年第一批判中认为只是指作为认识能力的先验感性论,反对鲍姆加通认为有美的先天原则和科学[2]26.在1787年修订版中则开始发生变化,sthetisch可以“部分在先验的意义上、部分在心理学的含义上来采用”[2]26.这种所谓的双重含义后在“第一导论”中得到了集中阐发,在那里康德认为sthetisch既可以理解为“表象与一个作为现象的对象在对该对象的认识上的关系”,即指隶属于认识能力的感性论,也可以指鲍姆加通意义上的“一个表象与愉快与不愉快的情感的关系”,即与情感相关[3]152.因而sthetisch既可以指与认识相关,又可以与情感相关。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美学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美学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美学思想关于康德的哲学体系,他的研究对象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意识,是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

依传统的分类,他把人的心理功能分为知、情、意三方面,他虽承认这三方面的互相联系,而在研究中却把它们分别进行分析。

康德的总目的是在知情意(即在哲学、伦理学、美学)三方面都要达到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调和;用逻辑术语来说,他要证明这三方面的共同基础在“先验综合”,“先验”是与“后验”对立的,分别在于前者根据先天理性而后者根据后天经验。

他认为如果要使知识成为可能.一方面要有感性材料(内容)即后验因素,另一方面也要有先验因素,才能使后验的感性材料具有形式。

这种先验因素是超越感性的(即理性的),先天存在的。

例如康德所说的“范畴”就是从逻辑判断的质(肯定、否定等)量(普遍、个别等)关系(因果、目的等)和方式(必然、偶然等)四方面分析出来的,不下判断则已,要下判断,就必先假定肯定、否定、普遍、个别之类概念。

这些概念是推理和经验知识的基础,所以都是超验的。

它们叫做“范畴”,因为它们都像铸造事物的模子,经验材料(像是面粉)经过它们一铸,就取得形式(像是糕饼)。

从此可见,要使知识成为可能,判断的性质必然既是综合又是先验的。

康德根据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

审美力或鉴赏力在传统术语里叫做“趣味”,所以康德往往把“审美判断力”又叫做“趣味判断力”。

通常逻辑判断都离不开概念,例如“这朵花是美的”如果作为一个逻辑判断来看,主词“花”和宾词“美”都有一种抽象的涵义,即都是概念。

康德把审美判断和逻辑判断严格分开,认为在肯定“这朵花是美的”这个审美判断中,“花”只涉及形式而不涉及内容意义,所以不涉及概念,“美”也不是作为一种概念而联系到“花”的概念上去,如逻辑判断那样,而只是作为一种主观的快感而与这快感的来源,即花的形式,联系在一起的,这朵花的形式引起我的快感,我就是从这个快感来判定花的美。

康德关于美的主要观点

康德关于美的主要观点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他在关于美的观点方面有许多独特的看法。

以下是康德关于美的主要观点:
1.美是道德的象征。

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它可以将我们的道德情感表现出来。

2.美是感性的知识。

康德认为,美是感性的知识,它与理性的知识是分开的。

我们感
性地认识到美,而不是通过理性的分析。

3.美是自然界中的普遍价值。

康德认为,美是自然界中的普遍价值,它是一种客观的
存在。

4.美是对真理的反映。

康德认为,美是对真理的反映,它是真理的表面形式。

总的来说,康德认为美是一种道德的象征、感性的知识、自然界中的普遍价值和对真理的反映。

康德美学的课堂笔记 再续

康德美学的课堂笔记   再续

只有当一个事物体现出合规定性或者是合目的性时,人们才会说这是美的。

崇高理论,中国翻译中有一个道德内涵在里面。

痛感是如何转化为快感的。

崇高的分析从崇高的对象是自然界的“无形式”出发,阐明了崇高是想象力和知性不能和谐(因而带来痛苦)却跳过知性去和理性达到和谐(因而带来更高层次的愉快),因而同样显示为想象力的合目的性活动;无论数学的崇高还是力学的崇高,都不是在自然对象或自然力上寻找到的,而是想象力在评价自然界借助理性的理念在自己内心中激发起来的。

有人做到我没有做到的,我们会容易产生敬重感。

审美距离说,不是物理上的距离,而是你跟它没有利害关系。

理性——》知性——》感性整体——》加工、整合——》感性杂多上帝——》文具——》粉笔盒——》粉笔盒的图片勇敢是一个理念:可怕的,没见过的,没见过的你为何害怕?勇敢没有明确的内涵,没有内涵也没有外延。

理性理念没有内涵,但是在经验之中可以把它激活。

知性是无法认识无限的,但是理性可以通过想象力,美被看作不确定的概念的表象。

完善——》合目的性理性创造——》自由的表现新非理性自我否定之中为什么会有愉悦?带有某种合目的性,在自然独立的美之中,我们无法赋予其形式,对象。

在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一种灵魂的强烈认同。

经验之物——理念==》被经历、被激活地理环境==》自然优美、自然的崇高==》审美方式==》衣服、说话方式自然的美感超出了知性、理性、对于事物无限时,你超出了有限,超越事物经验的有限性,对世界无限的体验,当你做出这种体验时,你也会觉得精神的无限。

超出时间的有限叫做永恒,超出空间的有限性,叫做无限,当我们的精神处在永恒与无限之中,这就构成了人类精神的一次自我完善。

5月18日想象力就是把经验范畴跟表象相结合的能力。

分析、比较、联系。

崇高是一个总体的分析状态,他的内在统一性在哪里?我们会把康德这样的人称之为接触的分析家,如果东西是分析出来,它有没有可辩驳性,把审美分析成这样四个契机。

他对于对象的分析具有一种确定性,思维的工具是你我具有的。

2024年读《康德美学》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读《康德美学》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读《康德美学》心得体会《康德美学》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90年发表的一本重要著作,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探讨了美学的概念、审美心理、审美评价和艺术哲学等问题。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康德对美的思考和独特见解,以下是我对《康德美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康德对美的定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康德认为美是一种纯粹的感性体验,它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纯粹存在于欣赏者的心灵之中。

他区分了自然美和艺术美两种形式,自然美是无意识的产物,而艺术美则是创作者经过思考和创作生成的。

康德的美学观点不同于以往的主观性美学,他认为美是普遍存在的感性感受,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审美偏好,但美本身是无所谓喜好与否的。

其次,我对康德对审美心理的研究印象深刻。

康德提出了审美心理学说,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特殊的感知活动,是欣赏者通过感觉和联想来感受美的过程。

他通过划分美的要素为感性素材和普遍性规律,分析了审美经验的内部构成。

康德还探讨了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审美经验需要欣赏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来与作品进行互动,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再次,在康德的审美评价中,我认识到了审美判断的主客观性问题。

康德认为,审美评价既有客观的普遍性规律,又有主观的感性感受。

他提出了“最后目的”和“最后协调”两个概念,用来衡量作品的美。

最后目的是指作品是否能够完美地达到它所追求的目标,最后协调则是指作品内部各个要素是否相互调和且与整体一致。

康德认为,审美评价需要融合客观标准和主观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评价结果。

最后,在康德的艺术哲学中,我感受到了他对艺术与道德关系的深入思考。

康德认为真正的艺术是自由创造的产物,它不受任何外在目的的限制。

他还强调了艺术的普遍性与规范性,艺术家应该通过自己的创造表达出人类普遍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康德还提出了“高尚艺术”与“庸俗艺术”的区分,高尚艺术是通过理性思考和技术手段来表达的,而庸俗艺术则是为满足观众的低级欲望而存在的。

康德的美学研究

康德的美学研究

一.康德其人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出生于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其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

二.康德的美学思想康德是西方美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他的前两大批判论证了自然秩序和道德秩序,《判断力批判》的目的是对自然和道德秩序进行协调,在康德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他论证了审美活动具有无利害关系的根本特性,从理论上把美感与生理和道德的快感在原则上清楚地区别开来了。

康德还确立了美感经验的先验原则。

美的问题在康德这里与其它的哲学问题有了真正的界限。

因此,严格地说,从康德开始,美学才获得自身的合法性和科学性,真正成为哲学的一个独立领域。

康德美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解决艺术问题。

而是为了解决康德批判哲学的核心问题,即人的自由问题。

这就意味着康德美学所提出的一系列审美问题,不是出自对于艺术本性的考虑,而是源于如何使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意图。

因此,只有将康德美学置于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中,才能真正理解康德美学的本质所在。

康德在第一批判里面就提出了人的自由问题。

通过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康德认为二者在逻辑上并不矛盾,自然因果律属于现象领域,而自由则属于本体层面,二者因而并行不悖。

第二批判进一步从实践理性的角度,论证了人在道德自律之下的自由。

这一自由同样只能产生和存在于本体的界限内。

因此,就康德的第一批判和第二批判而言,自由所强调的只是人的道德动机,而不是其结果。

在他的第三批判中,他将此前两个批判结为一个整体,不仅建构了完善的批判哲学体系,而且最终解决了存在于自然与自由之间的二律背反。

因此,虽然第三批判表面上由审美问题和生物学问题这两部分组成,但实际上它所关心的却是人在这个世界上如何存在的根本问题,即人的自由问题。

康德美学通过对自然与自由的联结,不仅充分展现了人同时作为理性与感性存在物的人性的复杂性,而且体现了康德将人自身看做目的的人学思想。

康德论美再阐释-精选文档

康德论美再阐释-精选文档

康德论美再阐释评判“美”的能力,既是“鉴赏”,也是“判断力”。

康德以“质”、“量”、“关系”、“模态”为标准,对此加以分析。

一、从质的范畴分析:美是不伴随利害的愉悦首先,正如第一节标题所示,鉴赏判断是审美的,也就是说,鉴赏判断不是带有逻辑性的认识判断,而是带有主体性的感性判断。

在康德看来,两者的区别在于,认识判断是为了认识而使“表象通过知性联系着客体” [1][P37],而审美判断则是使“表象通过想象力(也许是与知性结合着的)而与主体极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相联系” [1][P37]。

比如“这朵花是莲花”是认识判断。

相反“这朵莲花很美”或者“不美”是审美判断。

此时我们把是否喜欢这朵花的表象作为判断的基准。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这朵花是什么花”而是“我觉得这朵花怎么样”,哪怕我对这朵花一无所知。

鉴赏判断是可以产生愉悦感的,但是,这种愉悦感如果掺杂了丝毫的利害关系,就会是“偏心”的,也就不是鉴赏判断了。

比如阅读《红楼梦》,很多人喜欢薛宝钗而不喜欢林黛玉,因为他们认为从薛宝钗的身上能够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学问,而林黛玉只是一个一天到晚伤春悲秋的毫无用处的弱女子。

这种对薛宝钗产生的喜欢之情(愉悦感)并不是审美的鉴赏判断,而是以利用对象为目的产生的感觉愉悦,带有强烈的功利之心,忽视了薛宝钗在作品中真正的审美价值,同时误解了林黛玉作为曹雪芹“诗意生活”最典型的审美理想的价值。

康德以“利害”作为尺度来辨析各种层次的愉悦,即经验界的快适的愉悦、道德领域的善的愉悦与审美的愉悦有何不同,得出了快适、善都是以利害为前提的愉悦,只有美才是“无利害的愉悦”这一结论。

二、从量的范畴分析:美是不伴随概念的普遍性康德认为,美是无概念地作为一个普遍愉悦的客体被设想的。

而这一设想是从“美是无任何利害的愉悦对象[1][P46]”这一说明中推出来的。

首先是无概念。

美的鉴赏判断不是认识判断,它对“事物的实存没有丝毫的倾向性” [1][P39],即不关心事物的质料、内容等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纯形式的判断,既然是纯形式的,那么也就是无概念的。

康德的“美的分析”诸问题(续)

康德的“美的分析”诸问题(续)
1、美(优美)感是愉快的,但它是无功利的——说明 审美愉悦和其他快感的区别,也和道德(善)相区别。 2、美(优美)感是普遍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但它不诉诸概念,而是诉诸情感——说明审美判断和逻 辑判断的区别,也即和认识相区别。 3、美(优美)感是一种不诉诸目的的快感,因此它和 对对象本身的目的无关,仅和主体的情感(心意状态) 有关,合乎的是主观合目的性——不是指向客体的实存。 不是指向对象的必然性,而是指向主体的自由。 4、美(优美)感是这样一种判断力的结果,想象力和 知性能力协同作用的体现,就认识能力的原则而言,其 普遍性、共通性的特点是一致的,因而,作为一种源自 认识能力的推论,它是有共通感的,因此是有必然性的。
就康德与理性派和经验派的关系,从
“美的分析”延伸出来的扩展议题1
康德提出来的“非利害”、“非概念”、“共通感” 其实是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感性)的调和—— 某种意义上说,康德是有限地肯定理性派和经验派 的同时,又有限地否定了它们 a、无利害的快感:否定理性派的“完善”,肯定 经验派的“快感” b、无概念的普遍性:否定理性派的“认识”的同 时又肯定理性派的“普遍” c、无目的的主观合目的性形式:否定理性派的客 观目的,肯定经验派的“主观” d、共通感:隐含了对经验派相对主义的否定,肯 定理性派的“共通性”
要注意到康德演绎“美感”的方法
给契机(调节)设置了严格的限定: 1、美感虽是快感,但作为美感的快感应该 是无利害的、不涉目的的; 2、美感的生发和判断力有关,判断力虽然 是认识能力的一种,但此处的判断力却是反 思性判断力,它的生发不导向一种认识(无 概念)
Hale Waihona Puke 对康德的“美的分析”的一个小结
如何理解“四个契机”,可以概括为如下 要点(续)

西方美学史(康德)

西方美学史(康德)

康德(KANT)美的分析(四个契机:质.量.关系和方式四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康德)将审美判断与逻辑判断严格区分:逻辑判断涉及概念和内容,而审美判断只涉及形式和主观感觉(快感或不快感),是一种情感判断。

因此,(康德)认为,美不等同于一般快感,因为一般快感都涉及利害计较和欲念满足,而美感则不涉及这些,它只对对象的形式感兴趣,而不是存在;审美活动只是对对象的观照而不是实践。

此外,美还不等同于善,因为善也涉及内容和利害计较,具有概念和目的。

总结:从质的角度来看,美在于不涉及利害计较,因而不涉及欲念和概念。

从量的方面看审美判断:审美对象是个别事物或个别形象显现,因此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

但是,审美判断却具有普遍性,即我觉得美的,他人也会觉得美。

这种美感的原因并非在概念上判断对象具有某种美的客观属性,而是基于一种主观普遍性的审美判断,即对一切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共同感觉的确信。

这种共同感觉,是一种普遍可传达性和审美心境,即肯定对象的形式符合人的两种认识功能(想象力和知解力)并且能够使其和谐自由运动。

这种普遍可传达性的根据是假定人具有“共同感觉力”,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基础还是普遍人性论。

最终美感的来源就在于对这种普遍可传达性的估计和判定,一般快感则不具有这种估计,对心境的普遍可传达性的估计,作为快感的根源。

总结:康德替美下了定义,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

从关系方面看审美判断:关系即对象与其“目的”之间的关系,符合客观目的则表现为完善,符合主观目的则表现为美。

美无明确目的,但又符合目的性,既对象的形式符合人的两种认识功能,具有普遍可传达性。

这种合目的性是由天意事先安排的。

(康德)区分了纯粹美和依存美。

纯粹美是不涉及概念和利害计较,符合目的性但又无目的的纯然形式的美;而依存美则涉及概念和利害计较等内容意义,包括艺术美和绝大部分自然美。

但(康德)并非认为纯粹美是最高的美,相反,他认为依存才是理想美。

哲学家康德的美学想法是什么.doc

哲学家康德的美学想法是什么.doc

哲学家康德的美学思想是什么哲学家康德的美学思想是什么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一是在对美的分析方面,二是在对崇高的解析方面,三是在对艺术美的讨论上。

在对美的分析上,康德认为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万物都有其美的地方,而人的美在于心灵。

美是人心的影射,而道德是人生存的工具。

美是艺术瑰宝,能让人拥有细致入微的性格,越是细致,他的世界观就越开阔,对世界的贡献越大。

美本身没有魔力,美的创造来自其内心高尚的道德动机,而这种动机被人道主义化了。

这种人道主义化了的高尚的道德动机充满了对人个体的尊重,所以美才能够体现道德的纯洁和人道主义的精神。

在对崇高的解析上,康德认为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

崇高是主体与客体出现相互冲击力的一种形态,譬如雷鸣闪电,波涛汹涌。

在人的面前,这些东西很强大,但是人在这些东西面前没有退缩,这就出现了崇高的感觉。

这种感觉夹杂着恐惧与害怕,但也充满了胜利的愉悦感。

康德认为,这就是崇高。

在对艺术美的讨论上,康德认为,艺术依附于美,依赖于道德。

艺术的在于它的独特性,因此艺术无法传授,即艺术具有不可复制性。

自古以来,艺术的表现只能来自于天才,这种天才不会遵循特定的法规,而是去破坏所谓的规则。

这种环境创造的才是独特的艺术品。

康德认为,科学需要勤奋,而艺术需要的是天才,灵感是无法模仿的。

哲学家康德著作康德著作主要分为9卷,不同时期内容各不相同。

第一卷康德写于1747-1956年间,这一时期的著作主要的方向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其中涉及了活力测定、地球的自转、地震、火等内容。

第二卷主要是康德1957-1977年间的著作,这个时期的著作属于前批判时期,研究的方向比较杂,其中共收录了康德的17篇著作。

第三卷名为《纯粹理性批判》,在其刚出版时,康德因其内容而被人们误解,称他的思想为贝克莱主义,使得他非常烦恼。

6年后,康德进行了修改,补增了对唯心论的偏斥,减缩了再生想象力的派生作用的章节。

第四卷主要内容来自于第三卷第一版和其他的一些著作,主要包含了4篇著作。

关于康德“美的分析”的研究

关于康德“美的分析”的研究

关于康德“美的分析”的研究作者:周文惠石桉宁栾亚晨孟雨瑶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5期【摘要】本文从康德判断力批判出发分别从质、量、关系、方式四个层面来分析康德审美批判【关键词】康德、审美分析美的分析,康德从质量关系方式四个方面来分析审美。

首先从质的方面来看审美,康德认为美的特点在于不涉及利害计较,不涉及人的欲念也不涉及概念。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不同于一般的逻辑判断,如说“这朵花是美的”,如果进行逻辑判断的话,花是主词,美是宾词,而且花和美都是概念,世界上有很多种花,梅花桃花梨花等等,而且每种花都有不同的形式,但是我们把它抽象为一个字,用来指涉世界上的所有花,这就是花的概念,这就是逻辑判断。

但是审美判断不是这样,在审美判断中,花只涉及形式不涉及概念,美是对于这朵花的真实体验,是无法通过花的概念来把握美的。

所以只有形式才涉及花的美感,因为它能够引起人的快感。

因为花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快感,所以康德认为花是美的。

所以回到花是美的这句话上了,花不能是概念而应该是形式,美也不是概念而应该是主观的快感。

这种观点又类似退回到了英国经验派的看法上了。

康德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康德努力避免回到过去的狀态,就是区分美的快感和一般生理上的快感。

康德认为美的快感和一般的快感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快感涉及利害计较,涉及人的欲望,人对能够满足其欲望的东西,往往只关注存在而不关注形式,因为形式不能满足人的欲望。

比如说望梅止渴,我们看着梅并不能真正的止渴,因为我们获得的是梅的形式,只有真实的梅,梅的真实存在才能够满足你的欲望,我们得真实吃到梅才可以。

那么这就是涉及到人的欲望、人的利害关系了,让人获得快感,审美活动不是这样,审美活动不涉及这些,审美对象只以它的形式而不以它的存在让人产生快感,所以康德认为,审美只对对象的形式起到观照而不是实践活动。

不是说人的欲望满足了获得快感了就是获得美了,美感不等于一般的快感,美也不等于简单的愉悦。

邓晓芒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

邓晓芒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

邓晓芒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2014-03-06 13:18阅读:1,919“鉴赏”一词用的是“Geschmack”,这个词同时也有“口味”、“品味”、“味道”、“滋味”的意思,但康德用的通常是最高级的含义,即审美和艺术的“鉴赏”的含义。

至于“契机”一词,原文为“Moment”,有“因素”、“瞬间”的意思,这里指鉴赏中最关紧要的那些要素。

那么,这些契机分为四个方面,它们是根据康德的范畴表而来的质、量、关系和模态四种契机。

但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范畴表不同的是,在那里量的范畴放在质的范畴之前,而在这里道德讨论质的契机,然后才讨论量的契机。

为什么这样?康德在“第一契机”的标题“鉴赏判断按照质来看的契机”之下作了一个注释,这个注释相当重要,它不但解释了什么是鉴赏,而且提到了上述量和质的颠倒。

他说:鉴赏是评判美的能力。

但是要把一个对象称之为美需要什么,这必须由对鉴赏判断的分析来揭示。

这种判断力在其反思中所注意到的那些契机我是根据判断的逻辑机能的指引来寻找的(因为在鉴赏判断中总还是含有对知性的某种关系)。

在考察中我首先引入的是质的机能,因为关于美的感性判断(审美判断)首先考虑的是质。

可见,鉴赏就是“评判美的能力”;“契机”则是对于“把一个对象称之为美需要什么”的回答,即一个对象之所以被称之为美,是由于它们包含这样一些契机,它们是审美判断力“在其反思中所注意到的”;而这些契机是通过《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判断的逻辑机能表的指引来寻找的。

之所以要通过判断的逻辑机能表来找,则是由于鉴赏判断是知性能力和想象力的自由协调活动,里面含有知性的作用,而知性是唯一能够给予这些活动以逻辑上的条理性的。

最后,为什么要讨论质的契机?“因为关于美的感性判断[审美判断]首先考虑的是质”。

最后一句没有展开,有点语焉不详。

我们来帮他解释一下,所谓“感性判断”,原文为“das asthetische Urteil”,这个“感性的”(asthetische)在康德第三批判中同时具有“审美的”含义,但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就是感性的,与理性的相对。

哲学家康德的美学思想是什么

哲学家康德的美学思想是什么

哲学家康德的美学思想是什么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古典哲学的开创者,是唯心主义与康德主义的开启者,那你知道康德的美学思想吗?他的著作又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哲学家康德的美学思想是什么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一是在对美的分析方面,二是在对崇高的解析方面,三是在对艺术美的讨论上。

在对美的分析上,康德认为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万物都有其美的地方,而人的美在于心灵。

美是人心的影射,而道德是人生存的工具。

美是艺术瑰宝,能让人拥有细致入微的性格,越是细致,他的世界观就越开阔,对世界的贡献越大。

美本身没有魔力,美的创造来自其内心高尚的道德动机,而这种动机被人道主义化了。

这种人道主义化了的高尚的道德动机充满了对人个体的尊重,所以美才能够体现道德的纯洁和人道主义的精神。

在对崇高的解析上,康德认为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

崇高是主体与客体出现相互冲击力的一种形态,譬如雷鸣闪电,波涛汹涌。

在人的面前,这些东西很强大,但是人在这些东西面前没有退缩,这就出现了崇高的感觉。

这种感觉夹杂着恐惧与害怕,但也充满了胜利的愉悦感。

康德认为,这就是崇高。

在对艺术美的讨论上,康德认为,艺术依附于美,依赖于道德。

艺术的在于它的独特性,因此艺术无法传授,即艺术具有不可复制性。

自古以来,艺术的表现只能来自于天才,这种天才不会遵循特定的法规,而是去破坏所谓的规则。

这种环境创造的才是独特的艺术品。

康德认为,科学需要勤奋,而艺术需要的是天才,灵感是无法模仿的。

哲学家康德著作康德著作主要分为9卷,不同时期内容各不相同。

第一卷康德写于1747-1956年间,这一时期的著作主要的方向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其中涉及了“活力测定”、“地球的自转”、“地震”、“火”等内容。

第二卷主要是康德1957-1977年间的著作,这个时期的著作属于前批判时期,研究的方向比较杂,其中共收录了康德的17篇著作。

第三卷名为《纯粹理性批判》,在其刚出版时,康德因其内容而被人们误解,称他的思想为“贝克莱主义”,使得他非常烦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的“美的分析”诸问题(续)
康德的“美的分析”诸问题(续)
☐1、康德的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分别是:无利害的快感(质的方面)、无概念的普遍性(量的方面)、无目地的合目的形式(关系的方面)、共通感(模
态的方面)。

☐2、几个已提及的核心观点:审美判断不同于认识判断(不是一种认识,不诉诸概念);审美判断力属于反思性判断力,而不是规定性判断力;又
由于审美判断力也是属于判断力的一种(认识能力分为知性能力、判断力、理性能力),那么,就类比而言,判断力所遵循的原则和知性能力是一致的,知性能力究其可能性而言,它是先天的,也就是有客观性的,有客观
性则意味着普遍性。

如何理解“四个契机”,可以概括为如下要点
☐1、无利害的快感。

——“质的契机”
☐审美判断这种快感之所以不同于别的快感,后者联系着一个明确的目的。

因为一般的快感必定和一定的行动相伴相生。

如口腹之欲必须吃,见义勇为必须做。

而审美判断的发生,在主体和对象之间不存在占有与被占有的
关系。

☐2、无概念的普遍性。

——“量的契机”
☐规定性判断力——用一般来把握特殊
☐反思性判断力——从特殊中见出一般
如何理解“四个契机”,可以概括为如下要点(续)
☐3、无目地的合目的性形式——关系契机
☐“无目地”指的是审美判断中主体和客体之间不构成某种关系如占有关系(美味必须吃下去才有快感),但仍有目的,此目的指向主体本身(满足
主体的情感需要而不是认识需求)。

☐4、共通感——模态契机
☐在课件第1页提到,从类比的角度,判断力的原则与知性能力的原则(即先天原则)有一致性,因先天原则是有普遍性、共通感的,同理,审美判断也有共通感。

对“美的分析”的另一种理解途径
☐1、可以把质的契机和量的契机结合在一起理解。

☐如果说“质的契机”所排除在外的一般的快感如美味、美酒往往是单个的人的一种感觉,而从“量的契机”即普遍性来看则美感是普遍性的。

☐2、也可以把“质的契机”和“关系契机”结合在一起理解。

☐利害关系是一种关系,比如符合一定的目的,主体对客体的目的,而“关系契机”所排除在外的正是关系、目的。

因而第三契机(关系契机)是对
第一契机的引申。

☐3、还可以把“量的契机”和“模态契机”结合在一起理解。

☐量就是一还是多或者全部(总体性),而共通感(模态的规定)指向的是必然性,必然性就是总体性。

因而第四契机是对第二契机的引申。

要注意到康德演绎“美感”的方法
☐给契机(调节)设置了严格的限定:
☐1、美感虽是快感,但作为美感的快感应该是无利害的、不涉目的的;
☐2、美感的生发和判断力有关,判断力虽然是认识能力的一种,但此处的判断力却是反思性判断力,它的生发不导向一种认识(无概念)
对康德的“美的分析”的一个小结
☐1、美(优美)感是愉快的,但它是无功利的——说明审美愉悦和其他快感的区别,也和道德(善)相区别。

☐2、美(优美)感是普遍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它不诉诸概念,而是诉诸情感——说明审美判断和逻辑判断的区别,也即和认识相区别。

☐3、美(优美)感是一种不诉诸目的的快感,因此它和对对象本身的目的无关,仅和主体的情感(心意状态)有关,合乎的是主观合目的性——不
是指向客体的实存。

不是指向对象的必然性,而是指向主体的自由。

☐4、美(优美)感是这样一种判断力的结果,想象力和知性能力协同作用的体现,就认识能力的原则而言,其普遍性、共通性的特点是一致的,因
而,作为一种源自认识能力的推论,它是有共通感的,因此是有必然性的。

结合上次课说到的康德对客观主义、主观主义、理性派的超越,对“美的分析”的总说
☐1、无利害的快感——区分出了审美快感和感官快适、善的愉快(符合对休谟所说的“安全感”的反思)
☐2、无概念的普遍性——无概念、非逻辑认知的,区分了美和认识的不同(符合对鲍姆加登的反思)
☐3、无目的的主观合目的形式——主观,看起来康德并不认可美是客体的某种属性,而是主体的能力(单单这点康德和休谟、帕斯卡尔的“主观论”
分歧不大,康德的不同点在于,赋予了这种审美判断普遍性)☐4、共通感——从人类具有普遍的认识能力的层面,推导出审美判断有着共通感的特点,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在美学史的框架内,康德的革命性意义
☐1、把客观论的美学观念逆转到主体的身上
☐把美和善的纠葛(如美就是善,善就是最高的美)较有说服力地澄清了,美感面向的是与感官快适的、实用功利的、善的快感不同的快感,是一种
无功利的、不涉利害目的的快感
☐2、解决了经验派美学毫无标准的、相对主义的美的观念
☐强调普遍性,由于有着先天的“共通感”的原则
就扭转美的思考方向而言,谈谈康德的意义
☐一、把“美是什么”的问题,变成了“审美是什么”或者说“审美是怎样”的问题
☐二、转向了主体,并且转向的是主体的审美判断力而不是逻辑判断,归根结底,转向了主体的情感态度
☐三、转向了审美的自律问题,无功利的、无概念的,只是主体的主观合目的性形式
☐四、真正对审美特性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归位,不是一种认识,不是象鲍姆加登所说的“美是认识的完善”
☐五、既然转向了主体,审美之美与不美的评判就交给了主体,对主体心灵的考验就变得异常突出起来
就康德与理性派和经验派的关系,从“美的分析”延伸出来的扩展议题1 ☐康德提出来的“非利害”、“非概念”、“共通感”其实是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
义(感性)的调和——某种意义上说,康德是有限地肯定理性派和经验派
的同时,又有限地否定了它们
☐a、无利害的快感:否定理性派的“完善”,肯定经验派的“快感”
☐b、无概念的普遍性:否定理性派的“认识”的同时又肯定理性派的“普遍”
☐c、无目的的主观合目的性形式:否定理性派的客观目的,肯定经验派的“主观”
☐d、共通感:隐含了对经验派相对主义的否定,肯定理性派的“共通性”
从康德的“美的分析”延伸出来的扩展议题2
从某种意义上说,认为康德的美学是对理性派和经验派的调和可,认为是对两派的综合亦无不可,无论是调和还是综合,康德的美学体系的建构并非是无源之水,“康德宛若一个蓄水池,以往的问题都汇入其中了”。

例如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家哈奇生也曾提出“审美活动不依赖于知识,也同利害观念无关”的观点(参阅《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99页,商务印书馆,1980)
从康德的“美的分析”延伸出来的扩展议题3
☐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就西方而言,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提诺等人追求美的客观性,仿佛美要么是客体
本身的属性,要么符合某种目的,如最高的“善”;帕斯卡尔、休谟则认为
美是主观的,是主体的心情、态度的结果。

就中国而言,李泽厚、蔡仪认为美是客观的,是客观事物的属性;高尔泰、吕荧则认为美是主观的;朱
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一种关系。

——我们来看看康德的美学观念☐美来自于主体的审美判断,是主观的,但是,这还不够,应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建立在普遍性、共通感的基础上,仿佛是客观的,因此看起来,康德对审美判断的设想似乎是主观化的客观。

关于康德的“美来自于主体的审美判断,是主观的”这个问题,出发点和休谟等人非常接近
☐康德的一则文献——《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本次课小结:康德对前人的超越
☐1、在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倾向上,康德远离了那种设立客体(如柏拉图的终极客体“理念”)的客观论者,而更倾向于主观论者。

☐2、但这种主观性又不是相对主义,象休谟那种“每个人心都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而是有其普遍性、共通感。

在这里,康德通过类比“知性”,发
现在一定的先天范畴、形式之下对现象界的认识是有普遍性和共通感的。

☐3、通过类比“知性”,演绎出审美判断力有普遍性、共通感,但它又不是诉诸概念,因而归根结底,不是认识,这点和鲍姆加登区分开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