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朴先生之观点:儒家的思维模式——一分为三
儒家修炼境界划分
儒家修炼境界划分儒家修炼境界划分儒家修炼境界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中的重要概念,它将人的修炼道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修炼进程,指导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成长。
下面将为您生动、全面地介绍儒家修炼境界的划分,希望能为您的修炼之路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首先,儒家将修炼境界划分为三个层次: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和心正体和。
这三个层次依次深入,代表了修炼的不同阶段和境界。
知行合一是儒家修炼的起点和基础。
它强调知识和实践的统一,通过学习经书、掌握知识,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使知识变成行动,使修养得以实践。
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以真知识为基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实践,逐渐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能力。
格物致知是进一步提升修炼境界的阶段。
这个阶段强调通过观察事物、研究现象,探索真理和道德原则。
格物致知要求个人具备开放的思维和求知的态度,通过发现世界的规律性和普遍性,从而加深对道德的理解和实践。
同时,这个阶段还要求个人在面对困惑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通过思考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智慧和能力。
心正体和是儒家修炼的最高境界。
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达到了心身合一、内心清净的境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
心正体和要求个人完全摆脱自我私利的欲望,将个人的利益融入社会和天地的利益中,真正成为道德的楷模和榜样。
在这个阶段,个人需要具备高度的智慧和能力,能够以平和、从容的心态面对一切挑战和考验。
儒家修炼境界的划分不仅有利于个人的道德成长,也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个划分,个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修炼进程,理解所处的位置,找到下一步的修炼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和价值观。
同时,个人修炼的提升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儒家修炼境界的划分是一种对个人修炼进程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
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个框架,每个人都能够在道德修养和成长的道路上找到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修炼境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庞朴解读《中庸》的“三分法”
以上观点进一步明确, 认为:“ 中庸的所谓中, 就是第三者; 承认二分又承认中庸, 也就在事实上承认
了一分为三。 世界本来便是三分的。 由于二分法的先入为主, 人们总习惯于称 ‘ 中’ 为 ‘ 中介’ , 视
也就是说, 在朱熹看来, 《中庸》 是三书之总汇, 亦可说三书是理解 《中庸》 之阶梯, 足见朱熹对 《中
庸》 之重视。 因此, 庞朴与朱熹在理解 《中庸》 时有着同样的根基, 这就为下文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对
于庞朴对 《中庸》 的三分之说, 在朱熹的文本中是否可以找到相同的迹象, 对理解朱子理学有着一定的
22⁃28
Citation: CHEN Y B.On Pang Pus trichotomy in his ZhongYong interpretation[ J]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21,29(2) :22⁃28 ( in Chinese)
见, 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两体者, 虚实也, 动静也, 聚散也, 清浊也, 其究一而已” [9]9 时指出,
“ 张载谈二总是离不开一, 谈一总是离不开二。 他相信有二则有一, 立二则见一, 譬如天地之与太极;
· 24·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1 年
若不见一, 或不知有一, 则二之用亦息, 斯时之二, 僵尸而已。 二与一的这种相依为命的关系, 张载
[1]
, 形式逻辑中的 “ 三分法” [2] , 物质的三分法 [3] , 心理活动范畴的三分法 [4] , 等等。 从 《 中庸》
角度讨论三分法, 庞朴 (1928—2015) 是一个典型代表。
儒家的思维体系
儒家的思维体系儒家的思维体系“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
“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2)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确表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他还认为“不能事人,焉能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3)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比较进步。
他还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主张“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当仁不让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分崩离析血气方刚杀鸡焉用牛刀色厉内荏道听途说患得患失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学而优则仕天下归心(1)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2)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正大刚直的精神。
(3)岌岌可危(《孟子·万章上》):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4)拒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形容态度傲慢,不愿跟人接近。
(5)明察秋毫(《孟子·梁惠王上》):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从一分为三谈中国人的智慧(庞朴)
从一分为三谈中国人的智慧——庞朴研究员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2005年4月22日)20多年前文化热时,我曾来华东师大做过演讲,最近好像又有点文化热的意味,但内容很不一样了。
20多年前跟现代化有关系;现在又重新掀起与文化相关的讨论,这跟全球化有关。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清全球化的动向。
因为,全球化就我理解可以“同化”也可以“和化”。
假如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用它的方式把大家都同化了,那也是一种全球化。
如果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大家共同起来互相交流、互相吸取,那也是一种全球化,那是和化。
和化和同化不一样。
和化与同化为什么不一样?怎么不一样?这是中国人的智慧所在。
所以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中国人的智慧,先从一分为三谈起。
妥贴表达对立同一二分法、两点论的结果往往是非此即彼,这个跟我们把对立同一仅仅归纳为矛盾,或仅仅突出强调斗争有关。
其实,在中国人的智慧里边有很多词语能够很好、很简便地把对立同一关系说得更清楚、更细腻。
说到一分为三,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因为没有见过这个说法。
大家见得比较多的是一分为二。
有个成语叫“自相矛盾”,大家可能都知道,意思是说,两种对立的意见想要同时存在,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
提出“矛盾”说,是为了反对一种说法。
因为当时的儒家学者们宣传尧舜是圣人。
先说尧是圣人。
当尧为天子的时候,据说天下到处都是歌舞升平、莺歌燕舞,治理得非常好。
又说舜是圣人。
舜起初是平民老百姓,住在民间,舜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感化一方。
于是,有人问,既然尧治理的天下是国泰民安,那么舜又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如果肯定舜的话,那不等于批评尧吗?如果肯定尧,那不是让舜没活可干、没法表现吗?这叫矛盾。
这是“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最早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不可两立,不可两誉。
誉了尧,就不能誉舜;誉了舜,就不能誉尧。
尧和舜的名声是不可两立的。
换言之,就是势不两立。
最早的“矛盾”大概就是这意思。
国学经典导论08-06:现代新儒学的基本思想
08-06:现代新儒学的基本思想现代新儒学的思想理论颇为丰富,就其根本观念而言,不外乎“儒学复兴”、“返本开新”、“儒家资本主义”三个命题。
(一)复兴儒学所谓“复兴儒学”,其宗旨就是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因而通过弘扬、复兴儒学,不仅可以解救中国,甚至可以解救世界。
新儒学第一代开山祖师的梁漱溟先生首先提出“儒学复兴”的命题。
梁先生指出:“世界上只有两个先觉:佛是走逆着去解脱本能路的先觉;孔子是走顺着调理本能路的先觉。
以后局面不能不走以理智调理本能的路,已经是铁案如山,那就不得不请教这先觉的孔子。
”因此,他断言“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实指儒家文化)的复兴”。
“复兴儒学”的主张奠定了现代新儒学的总基调和总方向。
大陆新儒家蒋庆也提倡复兴儒学,曾概括儒学在当今中国问题上的七大功用:通过儒学安顿中国人的个体生命、重建中国人的社会道德、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重建中国人的希望,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政治制度以及奠定中国现代化的道德基础等。
(二)返本开新所谓“返本开新”,即是返传统儒学之本,开民主、科学之新。
换句话说,也就是由所谓“内圣”之学(儒家心性论)——开出“外王”之功(现代民主和科学)。
用牟宗三先生的说法,儒学在新时期发展的使命就在于:“道统之肯定、学统之开出、政统之继续。
”牟先生又将这种“三统并建”说归结为“内圣开出新外王”。
所谓“内圣”,即传统儒家的心性之学,用牟先生的话说就是“道德良知”,相当于“道统之肯定”。
所谓“新外王”,就是科学和民主,分别相当于“学统之开出”和“政统之继续”。
至于“内圣”何以开出“新外王”,牟先生又创“道德良知自我坎陷”之说,谓道德良知经过自我限制、自我否定,自觉地从德性主体转出知性主体,即从道德良知(内圣)开出科学和民主(新外王)。
新儒家第二代“返本开新”命题的提出是以对传统儒学内在价值与精神生命的认同为其前提的。
新儒家致力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核心———儒家心性之学的研究,发现在儒家的思想信仰中有一“宗教性的安身立命之所”,他们进而肯认儒家的心性之学亦谓之人文教与现代民主和科学并不矛盾,民主科学和现代化实是出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自觉的要求,出自儒家生命智慧之自然展现。
江苏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含答案
江苏省海门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语文(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乐感文化”是李泽厚提出的,在其看来,中国的“乐感文化”是本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模式。
《论语》在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不体现着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
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有四重内涵。
第一,“乐生”的生命精神。
《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出于本能地问人有没有伤亡,可以看出夫子对人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乐生”的生命精神也体现为强调自强不息、韧性奋斗。
《子罕》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只有在冰雪严寒这般恶劣的环境之中,才能磨砺人的意志,最大程度激发人的生命潜能。
《论语》中“慎终,追远”(《学而》)的生命关怀也是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的体现。
中国人不仅较为重视此生此世的生命和意义,而且也重视死后的哀荣,因此要“慎终追远”。
正是由于对此世间的“人伦日用”的无比眷恋与喜爱,才产生这种以“慎终”“追远”为核心的生命关怀。
“乐感文化”是一种立足于此世间的文化。
第二,“乐群”的生存智慧。
“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的预设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
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个人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之间相互扶持,为此中国人重视儒家所强调的忠、孝、礼、义、仁,强调人际和谐。
正如季泽厚所言:“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主体间性’之中。
要使这‘共在’的‘主体间性’真有意义、价值和生命,从儒学角度看,便须先由自己做起。
”我们要“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我们才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乐感文化”具有一种“乐群”的生存智慧。
第三,“乐观”的生活态度。
“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悲观失望,而是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这种坚信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体现为“一草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瘫也》)。
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三个维度_李承贵
死. ,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而拒绝讨 论怪力乱神。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 孔子确彰显一彻底人文主义 之精神。0 ¹ 李锦全认为儒家人文思想至少有三方 面表现: 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的, 如/ 天地之性人为 贵0; 在道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尊严方面, 提出了平等 和自由方面的要求, 如/ 人皆可为尧舜0; 具有非神权 色彩, 如/ 子不语怪、力、乱、神0 º 。庞朴明确肯定中 国传统思想具有人文主义价值, 是一种关心人、肯定 人的学问: 第一, 表现在对人的理解上, 中国传统思 想习惯把人看成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 觉的互动个体, 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 他 的命运同集体息息相关; 第二, 在天人关系上, 是天 中有人, 人中有天, 主客互溶; 第三, 在知识态度上, 把道德与开发自然、改善民生连在一起, 所谓正德、 利用、厚生; 第四, 在义利关系上, 致力于人格的自我 实现, 贬低物质享 受的价值, 重义轻利, 以道制欲。 但必须注意的是,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文思想与西 方近代人文思想是有很大差别的 » 。方东美先生极 为推崇中国传统思想的人文性, 他认为, 中国哲学是 典型的人文哲学: / 中国的形上学可以称之为机体形 上学, 注重机体的统一、思想的博大精深的各方面, 而中间还求其会通、求其综合0 ¼。可见, 人文主义 基本主张、基本内容也是中国学者认知中国传统哲 学及其价值的坐标之一。正是借助人文主义的基本 主张和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人文主义价 值的思想、观念、命题被发掘出来, 并由此确定了中 国传统思想中的人文哲学内容。
儒家知识点总结图
儒家提出了全面的教育理念,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学识,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儒家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师道尊严,注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对学生的人格修养和文化修养。
6.儒家的礼仪文化
儒家重视礼仪文化,认为礼仪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秩序的基础,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和规范。儒家礼仪思想还包括了家族仪式、宗教仪式等一系列传统的礼仪规范。
7.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社会道德规范、政治制度、家庭观念、教育理念、宗教风俗等各个方面。
8.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儒家思想的关怀人文、悼亲友、治政以德、教育行为礼等价值观与当代的道德建设、教育改革、社会和谐等方面紧密相关。
儒家知识点总结图
1.儒家思想的起源
儒家思想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的孔子,他提出了“仁”的概念,强调以“仁”为本,求人类的思想与品德的完善,以及国家治理的正确途径。后来,这一思想被孟子、荀子等一系列学者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儒家学派。
2.儒家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对他人的关怀和关爱;“义”是追求公平和正义;“礼”是对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遵守;“智”是追求知识和智慧,以及理性的运用;“信”是尊重和信任他人,以及诚实与守信。
9.儒家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儒家思想也受到了一些批判和反思,其中包括对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性别观念、思想教条等方面的批判与反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儒家思想。
10.儒家思想的国际影响
儒家思想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儒家推崇的人文关怀、道德原则、礼仪规范、政治理想等理念,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和政治家的关注和借鉴。
中庸之道于现代企业的意义
中庸之道于现代企业的意义作者:卞疆郑重赵立功来源:《商业文化》2019年第19期国人喜讲中庸,但多数人一般认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
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
《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
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
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而谓之中。
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一极端。
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
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
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
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
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
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
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
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
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可以说,“中庸”所展示的智慧是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在现代特别是对现代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于经营之道的钻研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思潮,最初他们无疑是遵循西方科学文化的代表,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者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发现了西方管理哲学在技术、心理、价值、文化等方面都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人文文化,文化形态的主要功能是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民众有着和西方民众全然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应该重组现代管理理论和传统文化,兼顾人性和理性,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方式。
当代儒学研究的复兴正对世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響,先秦儒家思想应该成为创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重要理论来源。
论述儒家的人生模式
论述儒家的人生模式儒家的人生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体系,它对于中国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并通过学习、修身、治国、平天下等方面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儒家强调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尊重。
在儒家看来,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具备良知和善良的本能。
儒家主张通过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来实现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
这种关怀不仅包括对亲属、朋友和同事等身边人的关爱,也包括对陌生人和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援助。
二、学习与修身学习是儒家强调的重要内容,它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途径。
儒家认为,通过学习经典文化和道德准则,人可以培养自己的智慧和品德,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
同时,学习也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儒家倡导每个人都应当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三、治国与平天下儒家的人生模式不仅关注个人修养,也关注社会治理和国家发展。
在儒家看来,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是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儒家主张君主应当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并通过公正、廉洁、明智的政策来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儒家也强调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亲密关系,认为只有君臣之间相互尊重、信任与合作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礼仪与行为规范在儒家的人生模式中,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
儒家强调通过遵守礼仪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尊严。
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也包括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儒家认为,只有通过遵守礼仪,人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
五、家庭与社会责任儒家强调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儒家看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应当履行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同时,个人也应当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儒家认为,只有每个人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六、儒家与现代社会尽管儒家思想诞生于古代中国,但其核心价值观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丁肇中 三分法
丁肇中三分法
哲学新用语,也称三分法、三点论、三元论,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
不仅要认识到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更要注意到真正对矛盾双方的
统一与转化起关键作用的是第三者。
不过,这第三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
时比较明确,有时却模糊不清,而有时却只能通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本身来
得以体现。
因此,这个“三”具有忽隐忽现、不易为常人所发现的特性。
此说
在三十年前被我国国学大师庞朴先生提出后,就曾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在中国古代,一分为三的说法虽然没有被明确提出,但是,一分为三的观
念却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典籍之中。
《老子·四十二章》就明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也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在古代,“三”的繁体字“叄”又通于“参”,“参”就
是“参与”,即第三者参与到矛盾双方之中来,对矛盾双方进行调和、沟通和
转化工作。
事实上,《易经》中的“阴阳相交”思想,儒家的“中庸”、道家
的“守中”、佛家的“中道”以及名家提出的“鸡三足”、“黄马骊牛三”,
都是一分为三观念的具体体现。
从两分到三分:“中和为美”内涵三层次辨
从两分到三分:“中和为美”内涵三层次辨宋伟【摘要】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poetry " Beauty of Neutralization and Harmony",this paper argues that it contains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meaning:1,"enjoyment without intemperance,sorrow not to the upmost," the height of the Confucian ideology Poetic view;2,rich dialectical thought of art which reflects the general rules of artistic creation in the principles of classical art;3,the profound Chinese aesthetic cultural soul associated with "the music tradition" and "philosophy of mind".%通过对"中和为美"这一儒家美学命题的哲学基础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我们发现它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内涵: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儒家诗教观;二、含有丰富艺术辩证思想并体现了艺术创造一般规律的古典艺术学原则;三、与礼乐传统和心性哲学深刻关联的中华审美文化之魂。
【期刊名称】《武夷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0)004【总页数】6页(P33-38)【关键词】中和;中和哲学;中和为美;儒家传统;宋明理学【作者】宋伟【作者单位】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3-09来自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和为美”观,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热切的人文关怀,以其通天尽人的宏大视野、照耀古今的悠远识见,以其在国人心理性格结构、文艺实践与审美意识等领域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美学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中庸与无为
论孔子中庸之道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异同课程名称:中国哲学专题研究年级:2013级院系:政法学院专业:伦理学学号:****************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孔子中庸之道 (2)(一)词源学意义上的厘清 (2)1、中 (2)2、庸 (2)(二)中庸之道的内涵 (3)1、集德性之特征、方法与境界的中庸 (3)2、融经与权之中庸 (3)3、注情与理之中庸 (3)(三)中西中庸观 (3)二、老子无为思想 (4)(一)无 (4)(二)为 (4)(三)无为之内涵 (5)1、无为是达到道家自然的手段。
(5)2、从自然与人为的高度排斥妄为。
(5)3、尊重事物的本来状态,但并不否认发展。
(5)三、孔子中庸之道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异同 (5)(一)异 (5)(二)同 (6)1、同是一种境界 (6)2、同时一种原则 (6)3、同是一种手段 (6)注释: (7)参考文献: (7)论孔子中庸之道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异同摘要:孔子的中庸之道和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作为儒家伦理精髓的“中庸之道”之内涵的把握与对作为道家核心概念的“无为”之内涵的理解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都存在误解、误用的问题,正确理解和深入把握二者各自的内涵及其异同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庸无为“中庸”一词最早见于孔子《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1】中庸思想在古代中国思想史上是极其重要的思维方法和修养之道。
一方面,《中庸》难读难懂,另一方面,“中庸”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遭到误读,一些人认为“中庸”无非是保守性、折中主义的代名词,应该给予批判和抛弃。
朱自清认为,以往曾作为启蒙教材的《四书》,到了今天却成了很难读懂的“天书”,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实在令人痛心。
传统文化3000字作文
传统文化3000字作文传统文化3000字作文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传统文化,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统文化作文3000字篇一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
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谈到“在一个理性生物中,一种对任意选顶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选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产生,就是文化。
” 黑格尔“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
”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
《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
“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一分为三和中庸之道
一分为三和中庸之道一分为三与中庸之道西方唯物辩证法所说的“一分为二”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可分为两个互相对立的部分~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对和错~等等。
这样的辩证法让我们在看待问题上形成了小孩子看战争片思维~只分好坏两种人。
一分为二的思考问题容易极端~形成冷战思维。
如何才能看待问题全面~解决问题圆满呢,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就是宇宙万物的总规律~它具有统一性~具有无限的概括性。
“一”就是对这个统一性的概括和描述。
“二”是指统一的事物的两个方面。
我们经常讲事物的矛盾运动有两个方面~有积极有消极~有阴有阳~有盈有亏~指的就是这个“二”。
“三”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运动所产生的新事物~也指事物在阴阳两极之间的那个状态。
从中国文化角度来看整个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一分为二是不能有效诠释出对待事物的理解~应该看到事物可分性的内容、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一分为二~就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排斥~也要看到双方的联系和统一~这就形成了中国辩证法一分为三。
一分为三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在哲学界庞朴先生30多年前就已深得精髓~实际生活中一分为三的现象在普遍应用~而且要比字面概括复杂的多。
庞朴先生在《中庸与三分》解释了事物的对立和中庸的关系~他指出通常所说的对立是质的对立。
即使像一与多、冷与热这样的对立~也不是说这个比那个少几个、多几度的意思~而是说二者存在着质上的反对。
一切正相对立事物的质上的不同~都是由量的积散程度促成,量的增减到达一定界限~便能引起质的变化~构成事物的质的对立。
《中庸与三分》关于鲁莽和怯懦解释的例子~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解释上面的理论。
鲁莽和怯懦是行为举止方面的一对对立~二者有着质上的不同。
但二者也可归结为自信的不同程度:自信程度低迷~不敢说不敢动~到了自馁~则成为怯懦,自信程度超高~天不怕地不怕~到了自负~便流于鲁莽。
於是~鲁莽与怯懦之间~便有着一条由此及彼的自信程度的连线。
浅议《庞朴文集》中的“中庸”与“圆融”
浅议《庞朴文集》中的“中庸”与“圆融”作者:贺文哲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6期摘要:《庞朴文集》是庞朴先生学术的集大成作,其中对“圆融”与“中庸”进行了详尽阐释。
本文从《庞朴文集》对二者的内容和观点出发,综合全集的认识和见解,分析说明了二者的主要区别,认为“中庸”与“圆融”在调节的对象、手段、结果等方面有着质的区别。
而中国的人文精神也因此深受影响,形成了中国儒家致力追求理想生存状态的文化体现。
关键词:《庞朴文集》;忧乐意识;中庸;圆融;区别“中庸”在《庞朴文集》(以下简称文集)中被作为辨析“忧乐圆融”的一个从属概念而提出,偏忧的儒家和偏乐的道家凭借“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和“求同存异”的相对主义在中国人文内涵中大放异彩。
“中庸”、“圆融”似是而非的内涵总让人迷惑万分,“中庸”是中国随处可见的生活智慧,人们总力求在万事中寻求平衡点,以期得到最佳的结果;而圆融也是为追求和谐,在不破坏其他的前提下以求结果的最优化。
全览《文集》中有关二者的章节,从二者在书中的文化内涵出发,一探“圆融”、“中庸”二者质的区别,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一、调和对象思想体系“中庸”作为一切思想集结的中心点支撑调和着儒家思想。
庞朴先生认为只有“中庸”这一要素才能统率中心思想等伦理体系的方方面面。
在儒学内部的忧乐之争中,在“中庸”的调节下得以忧乐同存,因此孔子绝大部分人生虽穷困潦倒,甚至饥不得食,但都是坦荡无忧,饱满乐观的:而基于“忧患意识”和“乐感文化”所提出的“圆融”,实际最初由佛教论者所创,根源于印度佛教的中观思想,取“破除偏执,圆满融通”之意,中国佛教以圆融的观点考虑问题,以圆融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一种极富圆融精神的宗教。
儒道两家深入人心的文化信仰,使得佛教既不能喧宾夺主,更无法取而代之,但它充分发挥了“不坏世法而说诸法实相”的精神,与儒道两家相互圆融,最终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譬如它最具代表性的“格义”、“比附”之理,以“佛教五戒”比附“儒家五常”,即将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对应到儒家“五常”(仁、义、礼、信、智)之内。
庞朴的“荀子三段式”及其意义
2020.6第42卷哲学社会科学版庞朴的“荀子三段式”及其意义韩博韬(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荀子三段式”是庞朴“一分为三”说的重要一环,然而却备受学术史冷落。
“以A求A”“以B求A”“A的自我回归”分别为其下、中、上段。
其贡献主要是:解释了人们无视儒家“欲A先B”发明权,找出了荀子思想的“道家来源”,指出了荀子方法论的不足。
黑格尔的辩证法、民国学术、庄子哲学系庞朴“一分为三”说的理论来源。
庞朴关于"荀子三段式"的证明摆脱了过往狭隘“阶级观点”的影响,增强了新时期荀学研究的学术纯粹性,对中国现代学术来说,具有知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庞朴;“荀子三段式”;荀子;荀学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8444(2020)06 0587 07 收稿日期:2020 06 20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17ZDA196)。
作者简介:韩博韬,历史学硕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学术史研究。
庞朴,1928年生,原名声禄,字若木,江苏淮阴(现江苏淮安)人。
庞先生于1981年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聘,担任《人类文化与科学发展史》国际编委会的中国代表,中国学者仅其一人获此殊荣;2010年荣获中国第二届“孔子文化奖”。
庞先生有四个文化名片:“火历”“一分为三”“文化保守主义”“出土简帛”。
这一切均与其辛勤耕耘的园地,即“中国思想史”有关。
庞先生提出的“儒家辩证法”是世界性的哲学贡献,但1981年发表于《东岳论丛》的《〈荀子〉发微》(以下简称《发微》)却备受冷落,此文所提出的“荀子三段式”亦被新时期的学术史“雪藏”。
一、荀子有无“三段式”?庞朴先生的思想史研究,初衷之一便是填补学术史、文化史上的空白。
他在《发微》中说:“《荀子》也有自己的严格方法,迄今还很少见到有人专门研究它。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1、简介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2、诸子百家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2.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9.小说家(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此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的思维模式——一分为三庞朴庞朴:我们一直被一分为二的思想蒙住眼睛,我们没有发现,其实古人在许多时候一直在谈一分为三,而且我们生活当中任何时候离不开一分为三。
下面我想谈一个平常我们不太谈,或者平常在书本、报章杂志里面很少看到的一种说法叫做一分为三。
这个我谈的比较多,但是不是我发明的,我觉得从古到今一直有这个思想,只不过是过去我们没有发现,我们一直被一分为二的思想蒙住眼睛,我们没有发现。
其实古人在许多时候一直在谈一分为三,而且我们生活当中任何时候离不开一分为三。
最简单的一点大家都知道,三个点就成一面,三点是最稳定的状态,三条腿的凳子,不管三条腿的长短它总是能摆下来,四条腿就不一样了,有一个腿短一点它就摆不稳了,两条腿就更不行了,一放起来马上就倒。
三点是最稳定的点,这是我们几何里面最简单的一点,实际上这里是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科学最基本的道理。
但是因为谈的少,所以我们要仔细的来谈一谈。
一个东西叫做一,又来了一个东西,一加一,一加一等于二,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但是我要说一加一等于三。
为什么?现在这儿有一个东西,这是一,又来了一个东西,一加一,请注意了,一加一这个状态,如果你孤立地看的话,它是二,一个又一个,你仔细一看的话,本来一个一然后又来了一个一以后,这两个东西之间发生了一种关系,一个东西放过来,又拿来一个东西,这两个东西之间一定要产生关系,不管是什么关系,好的关系也好,坏的关系也好,应该有的关系也好,不应该有的关系也好,它一定有一个关系,这个关系在某些时候比两个一等重要。
这是我们平常看问题的时候不甚注意,但是实际上我们在胜利的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运用的一个状态,有一个男人然后来了一个女人,这一加一,他可能有各种关系,这两个人之间可能有各式各样的关系,这个关系恰恰是我们要研究这个男人和女人的时候不能忽视的一个东西。
可能是兄妹,可能是父女、可能是母子、可能是朋友、可能是情人、可能是爱人,请注意这里面一和一当中的关系,你想有多重要,它到底是一个普通朋友的关系,还是已经确定了对象的关系,还是一个夫妻关系,这是我们知道一和一,两个一的时候一定要追究的一个问题。
你说是没有关系,说这两个人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也是一种关系,你不觉得没有关系就是一种关系吗?没有关系恰恰是你们两个东西,两个人之间存在一种状态,他两个没关系,没关系的关系。
所以说事实上一分为三的问题是到处存在,只不过我们很少注意,注意了也很少分析,分析的时候也很少思考,下面我们来仔细的分析一分为三。
先从最简单的说起,小孩玩游戏,将军碰,石头剪刀布,三个实体形成一种关系,形成一种循环的关系,互相克制的关系,没有绝对强者的关系,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大到国际上,国际上要抓住一切的机会,如果有这种关系出现的话,千万别放弃。
这是《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当今世界政治家们正在利用这种关系,利用三角的关系来形成一个稳定的局面,如果真的石头剪刀布的话,那是非常稳定的一种关系,它是没有绝对强者的一种关系,三者互相牵制的一种稳定的状态。
从儿童游戏到天下大事,都受这样一分为三的状态来指导。
这个思想我们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非常明确地写在书本上,不过我们不大注意,有一本书,这本书不大有名,叫做《关英指》,这本书里面有一章就叫做三极,这里面讲了一个跟我们刚才的石头剪刀布一样的故事,它说青蛙,蛇和蜈蚣,这三种东西它说是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蛇吃青蛙我们知道,青蛙吃虫子我们也知道,青蛙吃那个虫子,假如这个虫子是蜈蚣的话,青蛙就吃蜈蚣。
后面那个蛇又去吃青蛙,谁来吃蛇呢,据这个《关英指》里面说的蜈蚣是吃蛇的,我们就相信古人曾经有人认为蜈蚣是可以降住蛇,不仅在一个地方,在古书有三四处谈到蜈蚣可以降得住蛇,甚至有人专门写书说,上山要防止有蛇,怎么办呢,你最好在小盒子里面放一个蜈蚣,这个蛇看到蜈蚣就跑掉了,这个没法实验,太危险了,他还说你万一被蛇咬了怎么办?就把蜈蚣烧成灰,把那个灰撒在伤口上,绝对好。
所以就是蜈蚣可以降住蛇,蛇可以吃青蛙,青蛙可以吃掉蜈蚣,这三种没有绝对的制约关系。
动物是一种最稳定的生态平衡。
两千多年前《关英指》这本书就发现了,看似平常实际上有深刻道理的三角关系,两千多年后,我们的政治家们有时候不能善于利用这样的三极之道来处理世界问题,来解决自己国家民族的安危问题。
譬如布什,布什的力量很强,但是布什的智慧很弱。
他根本看不到这个,不知道三极问题,他是用霸王办法,单边主义,你签字的我不签,我本来签的,我退出来,我不跟你一起,我单独干,单边主义,先发制人,一点点智慧都没有,纯粹靠武力,你看现在弄的一塌糊涂,普京也好不了多少,最近发生了人质危机,最后用物力解决,结果受害的人更多。
缺乏一种中国文化。
解决我们在这里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一些非常深刻的,非常高明的智慧,这个就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我们研究中国文化的很重要的内容和目标,这是三极的一种状态。
后来司马迁把这个三极状态总结了一句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说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他说三王之道若循环,三王指的是夏商周,他们治国的道理是弱循环,看到自己前面的那一个朝代缺少什么我就来补上什么,后面个朝代看到我这个缺少什么就补上什么,我看到前面那个朝代哪一个地方过头了我就把它减掉一些,这个循环圈就构成了前面说的不是石头剪刀布的循环圈,也不是青蛙蜈蚣蛇,他主要说的是中敬文,商朝克服了夏商的弱点,提出了敬,敬可以克服前一朝代的许多弱点,但是敬本身又带来了很多的弊病。
所以后来周朝提出了文,文可以克服商朝的弱点提出新的优点等等,代替周朝文的下一步是什么呢?司马迁又回到了中去了,三王之道就是循环圈。
是互相促进的,互相补充的关系,青蛙和蛇是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关系,这是三个实体,这三个都是实体,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不是三个实体,而是二实一虚,两个实体一个虚体,就是我刚才说的一加一等于三的问题,一加上一个一,然后去形成一个虚的东西,看不见的关系,有了一个一,有了第二个一,然后有了一个关系,这样就出来了三,这是两实一虚,这样一种三极,最明显的例子,最早的说法,也是在两千多年就提出来,两千多年在中国古书上面经常会碰到这样的说法,说尧和舜是了不起的君主,怎么个了不起法?在一本书里面就说了,尧舜三目子,说尧舜有三个眼珠,三只眼,尧舜有三只眼,因此尧舜了不起。
大禹王也了不起,治水的那个大禹王,大禹王有三个耳朵眼,大禹三洞,禹耳三漏,这在两千多年前是神话,是胡说,他也许用神话的形式来说明一个道理,说明什么道理呢?两个眼睛是两个实体,会形成一个中间的眼睛。
法轮功说的开天目,我现在开天目,左眼睛看左边,右眼睛看右边,第三只眼睛就把左右所看到的东西结合起来,偏听则暗,间听则明,左耳朵听左边的言论,右耳朵听右边的言论,然后把左右耳朵听到的合在一起,叫做兼听则灵。
他用这样的一个神话的形式实际上所想表达的,所想描述的是一个哲学思想,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要一分为三的,要从三个方面去看待一个完整的“一”这样一种思想。
这个和刚才我们说的石头剪刀布不一样,那个是三个实体,注意这里是两个实体,两个实体也是三分的。
在座有很多是企业家,企业家当然都知道市场上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市场是谁在管理?当然是许多行政的,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
但是有一个更大的是上帝的手,看不见的手在管理市场。
道理很简单,你去买白菜,你说多少钱一斤?一块钱。
他要一块钱一斤,我说六毛,还他六毛,大概一般说是买不着,然后他就这样子,他说我八毛给你要不要?你说七毛行不行?最后这样七弄八弄买卖就成了,最后买卖就做成了,买菜的卖菜的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买菜的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菜,卖菜的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利,这中间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这就是市场的经济法则,供求关系里面所形成的一个法则,一个规律,他就使得整个市场就在这个看似不平衡上下波动的状态当中得到一个标准的平衡线。
这个手是看不见的,买方和卖方是两个实体,但是这手是看不见的,和这个看不见的手有关的在中国古书上没有。
但是有另外一个叫做看不见的脚,不是看不见的脚,他叫“鸡三足”,吃的那个鸡,鸡有三条腿,就三只,也没有解释,现在我们看到《庄子》的后面一篇,《庄子》一书最后里面有一条就要三个字—“鸡三足”,什么意思呢?以前有人做出各式各样的解释,我的解释就是看不见的脚,就像看不见的手一样,你看一只鸡两只脚没问题,鸡是两只脚。
两只脚左脚走一步,右脚走一步。
作为方向的、作为动力的,还有一个东西,那是第三个东西,指挥这两只脚左一步右一步往前走的这个主张,是第三只脚,第三只脚不出现,第三只脚看不见,但是第三只脚指挥这两只脚。
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如果问:鸡有脚吗?鸡有脚,当我们说鸡有脚的时候,实际上说的是那个普遍性的脚,这个普遍性的脚就在那个特殊性的两只脚当中。
开始我们说普遍性就住在特殊性里面,两个特殊性的脚里面住着一个普遍性的脚,鸡有脚,鸡脚是什么样,既不是左脚那个样子,也不是右脚那个样子,大家吃凤爪,你注意到那个左脚和右脚是不一样的,左脚的大拇指在右边,右脚的大拇指在左边,实际上鸡的脚,两只脚都是一个具体的脚,特殊的脚,我们说鸡的脚不是说左脚也不是说右脚,而是一个普遍的脚,这是中国古书上《鸡三足》最早所包含的思维模式。
我把这两实一虚,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脚这样一个状态的一分为三把它做了一个更细致一点的分析,叫做包、超、导,包就是包含,当我们说三极状态的时候,我们说一分为三的时候,一分为三总是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然后第三面是谁呢?第三面有三种情况,正面反面,第三面可能是既正面又反面。
正面是文,反面是武;第三面是能文能武,能文能武是一种最佳状态,能文能武是文和武之间所可能出现的一个最佳状态,能文能武是这个状态当中所追求的最好的第三者,这个第三者是处在一个包的状态,它包含有两个方面,包含在两个方面而形成了第三方面,这叫做—包,第二我叫做—抄,我是超,超出、超越的意思。
一个正面,一个方面,这个时候另外一个第三者可能不是包而恰恰是不包,超出这两者,既不是A,又不是B,而是一个非A非B的状态,非A非B就是超出来,一个胖一个瘦,另外一个人既不胖又不瘦,他超出胖和瘦的两个缺点,他得到更好的全面的优点,这叫做超。
或者是包或者是超,还有一种状态在正面和反面之间的第三个状态,我管它叫做导,领导的到导,导向的导,指导的导,这个状态有一点复杂,比如说善和恶,善和恶是正反两个方面,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分析这善和恶的一分为三的状态,善当然好,恶当然不好,第三个状态是什么呢?一善一恶?不善不恶?你不能说不善不恶,我不做善事,也不做恶事,或者又做善事,也做恶事。
超和包都不能解决善和恶的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况,不能一善一恶,也不能不善不善,我归纳出一个“导”的状态,导的思想在明朝的时候才有人谈到这个,他叫做至善统善恶,就是最至高的善统领着善恶,他不是不善不恶,也不是一善一恶,就是用至善来统领着善恶,什么叫做至善呢?至善就是不知道善恶的时候,那个状态,请注意当我们知道某一个东西是善的时候,那已经以为有着一个不善的东西在旁边,我们表扬一个干部,一个厂长,一个局长,一个市长,说这个干部很好,非常廉洁奉公,廉洁奉公不是一个善事吗,请注意你表扬一个人廉洁奉公的时候,恰恰是这个时代在他旁边,在他外面一定有人是贪赃枉法,一定有人贪赃枉法你才会表扬这个人廉洁奉公,一定是有个恶存在,你才会承认另外一个状态是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