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孟子和荀子的政治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孟子、荀子的政治思想

本讲的主要内容有:

一、孟子的政治思想

二、荀子的政治思想

三、孔子、孟子和荀子政治思想的比较

重点是一、二部分的内容,难点是第三部分的内容

一、孟子的政治思想

(一)孟子的身世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生卒年月不详,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二)孟子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人性善之说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即仁政。但是孔子并没有阐述为什么是仁,孟子试图对孔子的仁政之说提供哲学依据。于是创立了人性善之说。

人为什么能够有仁、行仁是因为仁是人的本性之一部分,他认为人有仁、义、礼、智四种品德都是由人的恻隐、羞恶、恭敬(辞让)、是非之心发展而来的。这“四心”则是人先天就有的。正因为如此,人才能够有仁心和行仁。也就是说人的本性中有可以发展成为好品德的方面,而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圣人。仁是人性中可发展出来的品性之一,因此是人把孟子的这种学说成为“人性善”之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仁不想孔子那样包含一切道德,而是四种品性中的一种。

仁在孟子这里进一步发展为“仁政”的思想。我们知道仁在孔子那里把个人道德、社会伦理、政治原则结合在一起了。在孟子这里主要是侧重于政治要求上的论述——“仁政”。

(三)孟子政治思想的“仁政”——民为贵

仁政思想在孔子那里就提出了,孟子进一步发展了这种仁政思想,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学说。仁政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制民之产。养民就是制民之产(有恒产者有恒心),物质富裕是道德高尚的必要条件,他主张恢复井田制,保护工商业。

2、薄赋税,孟子主张在制民之产的基础上减轻赋税,划清土地的界限(政经界),制定固定的税法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3、止战争,当时战争频繁,杀戮残忍,孟子痛恨这种虐政,主张停战保民。但是他也主张义战。

4、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有其忧),注重民心。民不仅是

政治的目的,也是政治的主体,所以民心是政权转移和政策取舍的标准。统治者不顾民心而行暴政时民可以杀之。但是这种思想只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反抗,没有民对政治的积极参与,这是孟子的民贵之说与西方民享、民有、民治思想的区别,孟子只是民享(为民服务)达民有(反抗暴政),而没有民治(参与治理)。

5、提高人臣地位。君臣之间各有尊贵之分,当君主有过的时候臣要进谏批评,以德抗位,这与孔子的以德致位不同。可以说孔子是以君为师,孟子是以师教君。

(四)孟子“定于一”和“一治一乱”说

孟子认为当时的天下要统一,有一个仁君来统一天下。统一的方式不是武力而是行仁政,所以孔子认为那些靠武力夺取天下的人是不能长久的,孟子主张由实施仁政的新王来统一天下,并恢复封建时代的井田制和世卿世禄等制度,效法古代先王之法。

孟子对中国的历史提出了“一治一乱”说,认为人类的政治史就是治乱的循环。“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在孟子之前没有人提出过这种观点。这也是孟子定于一的基础。尧水患(乱),禹治、夏桀乱、文王治、战国乱,接下来为治。这似乎是一种比较悲观宿命论,但也是有趣的历史哲学。

二、荀子的政治思想

(一)荀子的身世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二)荀子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人性恶

荀子抨击孟子,认为他才是儒家真正的继承者,孟子他们不是正统的如家。他同样从人性的角度来探讨政治之学。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人天生就是利己的,生而有好利、嫉恶之心,声色之欲,若任其自由发展,不加节制,那么天下就会大乱。那么为了秩序和稳定,就要“化性起伪”的说法。那么怎样化性起伪,就是通过“礼”来使得人们去除恶的性情,获得与社会相协调的善性。因此性恶论是“礼”说的哲学基础。这也是非常有创见的思想。

(三)荀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礼

1、礼的含义。荀子的礼是广义上的,不仅是指礼仪,还指一切典章制度。

2、礼的起源。荀子又认为人们要合作才能生存发展,既然人性是恶的,那么人人都会有争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节制和引导社会就会乱,礼就随着而兴,规定着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安居乐业。

3、礼的目的。礼的目的是养,养的意思是使物品和人的欲望相互协调,以人的欲望促使生产的发展,以生产出来的物品适当的满足人们的欲望,社会要通过发展生产增加供给。制定礼,宜量物以给欲。

4、礼的手段。礼的手段是“别”,“别”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请在皆有称者也”。具体表现为国家的一切有分等级和差异。礼就有别,别就有不平等,而这个不平等的等级划分标准是个人的贤能。因此“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5、礼之延伸。礼的手段是别,这有引出了尊君的思想,君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天命在身,要养民护民,富国富民,赏贤使能,必须大权在握,为了体现君的这种特殊地位和权力要隆礼,要尊君。

(四)治人与治法

荀子是上承孔孟,下袭韩非李斯,是介于儒家和法家之间的思想家,于是在他的政治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