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病理学全套课件第四章 种传病害的检验
种传病害的防治PPT课件
人
农业生态系统
环境
寄主
自然生态系统
病原物
病害三角 (disease triangle) 病害四面体 (disease pyramid)
4 种传病害的防治
(1)植物检疫(人)
(2)抗病育种(寄主)
(3)种子生产区域的选择(环境)
(4)农业防治(人,寄主,环境和病原物) (5)种子处理(寄主,病原菌)
最终目的:获得无病或少病种子
4.4 农业防治
4.4.1 选用优质种子:健康(来源,精选和处理)
(1)所采用的种子来源于无病区,保证不带任何 检疫对象
(2)所有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
4.4.2 种植时间:
利用植物的避病性,病原菌的发生和寄主生 长错开。
4.4 农业防治
4.4.3 营养均衡:
4.1 植物检疫
4.1.1 定义
指由国家颁布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
特别是苗木、接穗、插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
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
4.1 植物检疫
4.1.2 确定检疫性生物的标准
(1)没有发生或某个小种或株系不存在 (2)对重要作物产生巨大损害
(1)大范围流行的毁灭性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
(2)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难以防治的病害。 同时土传和种传病害,病毒病害等
4.2 抗病育种
4.2.2 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
充分发挥抗病性的遗传潜能,防止品种退化,推迟抗 病性丧失现象的发生,延长使用年限。
3.2.2.1 选择适宜的栽培方法(水肥管理是中心)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症状识别
1、菌原体病害:
病株矮化或矮缩,枝叶丛生,叶小而 黄化。因此丛生、矮缩、小叶与黄化 相结合是诊断菌原体病害症状时必须 掌握的关键。
2、细菌病害: 病植物表现的症状类型主要有坏死、 萎蔫、腐烂和畸形等类,褪色或变色 的较少;有的还有菌脓(ooze)溢出。
(二)侵染源
1.种子和无性繁殖器官: 如水稻白叶枯病、 柑桔溃疡病、马铃薯环腐病和甘薯瘟等。
2.土壤:如软腐欧氏菌。 3.病株残余体: 4.杂草和其它作物:如桑萎缩病菌原体就可
以侵染葎草并引起病害。 5.昆虫介体:如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传
播介体,而菱纹叶蝉则是桑萎缩病菌原体的 主要媒介昆虫。
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类群
1、目前该菌还不能人工培养,属名尚待核准。 2、细胞由细胞膜包裹,无细胞壁; 3、圆球状至丝状,形态可变; 4、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类抗生素 不敏感;对低渗盐溶液敏感,对洋地黄皂苷有抗性。 5、菌体主要存在于植物韧皮部筛管中,由叶蝉 类昆虫传播,可致植物黄化、矮缩、丛枝等症状。
植原体属和病例
该属模式种为成团泛菌(P. agglomerans),引起
水稻内颖褐变病。
斯氏泛菌P. stewartii,可引起玉米斯氏萎蔫病。
(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属于变形菌门。 短杆状,有运动性,极生鞭毛 1 至多根。 严格好气性。
模式种: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可引起葫芦科植物叶枯与果腐病。
(6)劳尔氏菌属(Ralstonia)
变形菌门。 短杆状,极生或周生鞭毛运动,或无鞭毛不运动。 该属中较重要的病原为茄劳尔氏菌(R. solanacearum),
种子病虫害检验方法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种子病原菌 和害虫进行基因鉴定和分类,为精准
防治提供依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多元化防治手段
未来种子病虫害防治将更加注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元化防治手段的运用,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信息化管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种子病虫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 提高防治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种子病虫害检验技术和设备,推动我国种子病虫 害防治水平的提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仪器检测
使用专业仪器对种子进行扫描或检测,如X射线、 红外线等,以确定种子内部是否存在病虫害。
化学分析
通过对种子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其中是否有 害物质的残留,以判断种子是否受到病虫害 的侵害。
生物技术检验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测序等,对种子进 行基因水平的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病虫害。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种子病虫害可分 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和 线虫病害等。
危害程度与影响
危害程度
种子病虫害的发生会对种子的质量和发芽率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甚至可能造成绝收。
影响
种子病虫害不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危害,如传播病菌、破坏土壤结构等 。
种子病虫害检验方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种子病虫害概述 • 种子病虫害检验方法分类 • 种子病虫害常见检验技术 • 种子病虫害防治措施与建议 • 种子病虫害检验技术发展趋势
与展望
01
植物病害检疫检验技术真菌
(八)分离培养检验
分离培养主要应用于检验潜伏于种子、苗木或其他植物 新产品内部,不易发现和鉴定的病原菌;或当种子、苗 木或其他植物产品上虽有病斑,但无特殊性的病原菌可 供鉴定的场合。
不同的病原菌,其所用的培养基、分离方法、培养条件 等不尽相同,必须因病制宜地加以使用。 通过分离培 养所得到的待检病菌,应通过必要的步骤进行仔细鉴定。
精选可编辑ppt
19
1.保湿培养检验 此法一般又分为:吸水纸法、冰冻吸水法和琼脂平皿法等。
(1) 吸水纸法 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种子,包括禾谷类、豆类、麻类、
烟草、各种蔬菜、观赏植物和树木种子等种传真菌病害的检 验。
精选可编辑ppt
20
吸水纸法的标准操作:
a 用三层无菌吸水纸,吸足无菌水后,滴掉多余的水,放人经消毒的培 养皿内,将种子排列在吸水纸上。
精选可编辑ppt 腥黑穗病
小麦黑胚病粒
3
检查要求:
在检查时应先进行外表和周围的检查,然后,由表及里仔 细观察病害症状、菌瘿、菌核等病症。
对于苗木、接穗、插条等,应注意茎、叶、芽、根各部位, 并需检查粘着和夹带的土壤。
对块茎、块根以及鳞茎,应特别注意芽眼、凹陷处、伤口 和附着的土壤。
主要工具:放大镜或解剖镜。
精选可编辑ppt
14
(五)染色检验法
原理:某些植物或植物器官被病原感染后,或某些病原物 本身,常可用特殊的化学药品处理,使其染上特有的颜色, 帮助检出和区分病虫种类。这种方法即为染色检验法。
例如:马铃薯癌肿病(薯块上癌瘤不明显时,可做徒手切片,加1滴1%的“藏花 红”染色液,健康组织细胞壁呈亮红色,感病组织细胞壁呈暗红色。
精选可编辑ppt
32
(十) 核酸技术
园林植物病理学第四章侵染过程参考PPT
病原物同寄主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 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 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
在侵染过程中,植物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 织水平和个体水平上均有反应表现
二、侵染过程的四个时期
侵染过程
接触期 侵入期 潜育期 发病期
三、接触期
1.接触的类型 物理(机械)接触 化学接触 生态条件影响接触
白粉病菌孢子在干旱的条件下亦能萌发
四、侵入期
1.定义 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的持续时间
2.病原物的寄生方式
几乎都是内寄生
寄生物存在于植物组织内部
极少数是外寄生
寄生物的营养体或产孢机构主要集中在寄主组织表面, 而 以吸器(真菌)、口针(线虫)或吸根(寄生性种子植物)的方式从 寄主组织中吸取营养
以稻瘟病菌为例
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分生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
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
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侵染钉,直接侵入植物
芽管直接侵入植物表皮
侵入丝突破寄主细胞后恢复至原来的菌丝状
3.4 真菌直接侵入的机制
机械压力
白粉菌侵入丝的压力为7个大气压 根肿菌在附着胞内形成一弹头状结构,撞 击根毛,穿透细胞壁
植物病害的潜育期长短不一
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散部位
局部扩散,系统扩散
影响潜育期长短的因素
病原物致病力的强弱
寄主抗病力强弱
环境条件
局部侵染 叶斑(leaf spot)
病原物的营养吸收
死体营养, 活体营养
影响潜育期长度的因素
温度 湿度
系统侵染向日葵枯萎(wilt)
潜伏侵染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 由于寄主的抗病性强,病原物只能在寄主体内潜伏 而不表现症状,但当寄主抗病性减弱时,它可继续 扩展并表现症状。
农业植物病理总结课件
(根据 Zadoks 和 Schein 原表修订)
减少初使菌量,降低流行速度(r) 减少初使菌量(x0) 降低流行速度(r)
减少初使菌量(x0) 减少初使菌量(x0) 减少初使菌量(x0) 减少初使菌量,降低流行速度(r)
减少初使菌量(x0) 减少初使菌量(x0) 减少初使菌量(x0)
第五章 水稻病害
基本内容: (1)水稻稻瘟病危害症状、分布、病原学、侵染循环、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2)水稻白叶枯病危害症状、分布、病原学、侵染循环、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3)水稻纹枯病危害症状、分布、病原学、侵染循环、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4)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稻胡麻斑病、稻普通矮缩病等一般病害的危害症状、第一章 植物病理学一般知识
基本内容: (1)一般性介绍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性质、任务及发展简史 (2)植物病害的概念 (3)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和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4)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基本要求: (1)学生应当简要了解植物病理学发展简史,植物病理学在农业科学中的地位 (2)明确植物病害的概念,自然生态系和农业生态系中植物病害的构成因素及
第七章 杂谷、薯类病害
基本内容: (1)玉米大、小斑病危害症状、分布、病原学、
侵染规律、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2)粟白发病危害症状、分布、病原学、侵染
规律、预测预报及其防治 基本要求: 掌握杂谷类作物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要
领 教学重点及难点: 玉米病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要点
植物病原细菌:多杆状,致病特点:坏死、萎蔫、腐烂、畸 形,常有菌脓。喷菌现象
植物病毒:传播介体;种传;致病特点:变色、畸形、坏死
植物病原线虫:食道腺分泌有毒及其诱病物质
种传病害防治PPT课件
通过种子表面消毒和病原菌的分离,检测种子是 否携带病原菌。
种传病害的鉴别诊断
与非种传病害鉴别
01
由于种传病害的症状与其他非种传病害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
断,以避免误诊。
不同种传病害之间的鉴别
02
不同的种传病害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和病原菌,需要进行鉴别诊
断,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种植物的鉴别
种传病害的症状通常随着病情的发展 而加重,最终可能导致植株死亡。
症状多样性
不同的种传病害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有些症状可能与其他非种传病害相似, 需要进一步诊断。
种传病害的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通过对病株的症状进行观察,初步判断是否为种 传病害。
病原分离与鉴定
通过显微镜检查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对病原菌 进行鉴定,确定病害的种类。
03
有些种传病害的症状可能与其他相似种植物的生理性病害相似,
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
03 种传病害的防治方法
CHAPTER
农业防治方法
选用健康种子和种苗
从无病区或健康植株上采收种子和种苗,并进行严格的检验,以 减少初侵染源。
轮作和间作
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和间作制度,降低土壤 中病原菌的积累。
特点
种传病害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 难以防治的特点,对农业生产造 成极大的威胁。
种传病害的传播途径
1 2
种子带菌
病原菌附着在种子表面或种子内部,随种子传播 至新种植区。
土壤传播
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通过土壤传播至健康植株。
3
风雨传播
病原菌通过风雨传播,从发病植株传播至健康植 株。
种传病害的危害
产量损失
棉花主要种传病害及其检测方法
棉花主要种传病害及其检测方法种传病害是指病原体附着或寄生于种子外部、内部或种子之间,借助种子传带的病害。
种传病害会造成植株发病、田间成苗率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扩散新区、种子变色皱缩、引起生化变化降低营养价值、产生毒素、人畜中毒、增加防治费用等危害。
1 棉花种传病害症状1.1 棉花枯萎病症状定苗前后至现蕾期为发病高峰,引起大量棉株萎蔫死亡。
在夏季高温时病势停止发展,到秋季多雨时,再度出现发病高峰。
病株的共同特征是根茎内部的导管变深褐色至黑绿色,根茎纵刨面呈深褐色条纹,同时各型症状的出现依环境条件而变动。
在大田气温较低时多数为紫红型或黄化型。
在气候急剧变化,如雨后迅速转暖条件下多数为急情青枯型。
有时这些症状同时发生。
1.2棉花黄萎病症状黄萎病比枯萎病发病时间晚,现蕾前后开始发病,7~8月开花结铃期为发病盛期。
病株多从下部叶片先表现症状,然后逐渐向上发展,病叶的边缘、叶脉之间、叶内部分出现淡黄色斑驳,进而斑块变褐。
1.3棉花炭疽病症状棉籽胚芽破壳时,病菌即侵害根尖,呈水渍状黄褐色溃烂。
幼苗出土后,幼苗基部形成褐色棱形病斑,纵裂下陷,四周缢缩,子叶受害,边缘出现黄褐色圆形或半圆形病斑。
天气潮湿时,病斑可扩展至全子叶,严重时腐烂脱落,棉苗茎秆上产生红褐色、长条形、略下陷病斑,进而扩展到幼茎顶部形成顶腐。
铃期发病,初产生暗红色小斑点,后扩大。
形成褐色圆形病斑,病部凹陷,中央生橘红色粉状物。
病菌侵入铃室后,纤维成灰黑色僵瓣。
1.4棉花角斑病症状棉苗子叶受害,初呈深绿色油渍状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深褐色,有时自叶柄蔓延到茎部,并向两端扩展,呈黑色长条形斑块。
严重时子叶脱落,幼茎变细,弯曲死亡,叶片发病。
初为灰绿色小斑点,后扩大呈水渍状,黑褐色,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有时病斑沿叶脉发展,形成黑褐色长条弯曲状病斑。
棉铃受害,始现水渍状深绿色斑,多现于铃缝间,后渐呈黑褐色。
1.5棉花立枯病症状幼苗茎基部初生黄褐色病斑,后扩展至四周,形成黑褐色环状缢缩,引起幼苗基部溃腐枯死,低湿条件下,茎基部四周形成黑褐色皮层腐朽,引起腰折。
种子病理学-第一章种传病害PPT课件
合理施肥、灌溉、除草等,提 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发
生。
化学防治方法
药剂浸种
使用杀菌剂对种子进行 浸泡,杀死或抑制种子
表面携带的病原菌。
药剂拌种
将杀菌剂与种子混合搅 拌,使药剂均匀附着在 种子表面,起到预防病
害的作用。
土壤消毒
使用杀菌剂对土壤进行 处理,杀死土壤中的病 原菌,减少病害的发生。
降低抗逆性
种传病害影响作物的生理 机能,降低其对干旱、高 温、低温等逆境的抗性, 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对农业产量的影响
减产
种传病害直接导致作物减产,降 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品质下降
受种传病害为害的作物品质下降, 如营养价值降低、口感变差等。
增加生产成本
为了防治种传病害,农民需要增加 农药、化肥等投入,从而增加了生 产成本。
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降低农民收入
01
种传病害导致的减产和品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使农民收入降低。
增加生产成本
02
为了防治种传病害,农民需要购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增
加了生产成本。
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
03
种传病害的频繁发生和扩散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
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6
针对种传病害,研究者们已经培 育出了一些抗病性较强的作物品 种,有效减轻了病害的危害。
发展趋势与展望
加强跨学科合作
未来种传病害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如植物病 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以实现更全面的理解和解 决。
利用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随着新技术如基因编辑、高通量测序等的出现,未来对种 传病害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望发现更多新的病害种类和 防治方法。
4 种传病害的防治 种传病虫害 教学课件
4.2 抗病育种
4.2.1 抗病品种的应用对象
(1)大范围流行的毁灭性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
(2)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难以防治的病害。 同时土传和种传病害,病毒病害等
4.2 抗病育种
4.2.2 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
充分发挥抗病性的遗传潜能,防止品种退化,推迟抗
4.1 植物检疫
4.1.2 检疫措施 禁止进境;限制进境;调运检疫;产地检疫;
旅客携带物、邮寄和托运物检疫;国外引种检疫; 紧急防治。
4.1.3 检疫要求 健康证书,附加母体植株健康检测,产地种
子处理,证书权威性,口岸检测,入境隔离检测
植物检疫证书:
罗马证书:FAO,一国对另一国专为防止种传病害
细菌寄生线虫:
芽孢杆菌(Bacillus penetrans)寄生根结线虫
(M.arenarna)
线虫寄生真菌:
木豆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寄生高粱苗腐
菌(Pythium arrhenomanes)
4.4.5.2 生物处理
(2)拮抗性 拮抗性放线菌: 代谢产物几丁质酶造成菌丝畸变、细胞质凝
4.4 农业防治
4.4.9 收获时间: 成熟及时收获 4.4.10 休闲: 不种任何植物 4.4.11 土壤处理 4. 4.12 植株之间的空间
4.5 种子处理
4.5.1 种子处理的定义 4.5.2 种子处理的原理 4.5.3 种子处理的方法
4.5.1种子处理的定义
广义的种子处理:
大鼠吸入LC50 <20 (mg/m3·2h)
20-200 200-2000
低毒 >500 >2000
种子病理学复习
种子病理学复习第1章种子病理学与种子健康测定一.种子病理学:是研究农作物种子传播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
二.种子健康状况:是指种子是否携带有病原菌(如真菌、细菌及病毒),以及有害动物(如线虫及害虫),并且如缺乏微量元素等生理状况也可包括在内。
三.种传病害:是指病原物附着或寄生或存在于种子外部、内部或种子之间,以种子作为载体或媒介进行传播,并能引起新生植物体局部或整体发病的病害。
四. 种子病害(狭义):是指在种子发育阶段直接侵染、为害种子的植物病害。
种子病害(广义):是一类能为害种子、其病原物在种子上越冬越夏、并通过种子传播的植物病害。
五.种子带菌的必然性和种子病害防治的重要性从病理学上看:种子病害是植物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从农业生产上看:国际间或国内不同地区间日益频繁的种质交流,危险性病害的传播蔓延可能性增大。
病害防治上:种子携带病原菌多处于休眠状态,薄弱环节,适时关键的阶段。
种子加工上:防治对象集中,易掌握处理,种子产前处理,实施种子带菌消毒。
加强种子苗木带菌检测与消毒处理,进行无病种苗的繁育与推广,杜绝和减少种子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及新病区的扩大。
第2章种子带病的严重性与为害性一.种子带病有哪些为害性?1、造成农作物减产2、种子品质变劣,降低经济价值3、传播植物病害4、引起田间发病5、诱发种子贮藏期病害6、影响人、蓄健康二.种传病害对农业的危害性有直接和间接2个方面:1、直接危害性:是指种传病害直接造成新生植物体发病,如新生幼苗、新生成株发病。
2、间接危害性:是指种传病害为田间植物病害的流行提供侵染来源。
第3章种传病害种子传病的效应有植物病原扩散效应、植物病原致病效应和植物病害流行效应等三种类型。
一.如何理解种子病害和种传病害的关系/区别?种子病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种子病害包括狭义的种子病害和种传病害。
狭义的种子病害是指病原物能在种子上营寄生生活并进行繁殖,从而引起种子发病,如种子表面有病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样品的种类
抽取小样和原始样品是取样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数量与部位抽取不恰当,会影响样品的代表 性。
(1)小样; (2)原始样品; (3)平均样品; (4)试验样品(试样)
1. 取样意义和原则
取样是种子健康检验的第一步; 一批种子,全部检验是不可能的;只能取其中一部分进行检
验分析。如果抽取的样品不能代表全部种子实际情况,即便 检验过程精细,也不能反映该批种子正确的结果。 取样的基本原则: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1)确定取样点; (2)样点必须全面均匀; (3)各点所取样品数量应该基本一致。
第一节 种传病害检验的目的
一、evaluation of the planting value of seed samples(种子样品种植价值的评价)
二、seed certification(种子证书) 三、seed treatment(种子处理) 四、quarantine(植物检疫) 五、advisability for seed or food(明确用作种子
第四章 种传病害的检验
课前复习题1 课前复习题2
Question & Answer
带菌率50%比5%的为害性一定大? 带菌部位,带菌种类,病原菌的危险性,种传
与其他传病方式之间的关系
种传病害的检验
第一节 种传病害检验的目的 第二节 种传病害检验的意义 第三节 种传病害检验的方法 第四节 种传病害室内检验的方法
(1) 搞好病情调查和疫情普查
有无检疫性对象 如有,目前发生种类、地区和为害面积
检疫性对象的发生规律,销毁或防除 划为疫区封锁
如无,为害的时期及受害的程度,造成的损失
(2) 建立优质种子繁育基地
基地所采用的种子来源于无病区,保证不带任何检疫 对象
所有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 产地检验存在检疫对象,应撤消基地 我国:1)基地无检疫对象;2)种子来自非疫区;3)
罗马证书:FAO,一国对另一国专为防止种传病害的 传入而签发。
绿色国际成批种子证书:橙色证书变体(种子批所 在国家的授权种子检验站负责扦样、封缄,送到另 一个国家的授权成员站负责检验所签发的证书)
蓝色国际种子样品证书:检验过的样品(扦样不是 在授权的成员站监督下进行,授权的成员站只负责 对送验样品的检验)。
发现传进新区,销毁或防除 棉花枯萎病、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玉米小斑病等,
生理小种或病毒的不同株系问题,也应进行检验
第三节 种传病害检验的方法
一、种传病害的产地检验 二、种传病害的室内检验
一、种传病害的产地检验
确定种子是否带病或带何种病,首先要进行 田间检验(产地检验)
1. 产地检验的概念 2. 产地检验的开展 3. 产地检验与室内检验的关系
一、播种无病种子 二、提高种子消毒的效果 三、防止检疫性病原生物的传播与为害
一、播种无病种子
进境时,玉米霜霉病、大豆疫病、小麦矮腥黑穗病 等病害的种子不允许进入我国
国内种子调运,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棉花黄萎病、 柑橘黄龙病等禁止
普通病害,如大、小麦的腥黑穗病、棉花枯萎病、 马铃薯环腐病等病原体超过一定限度,不能用作种 子繁殖和推广
验,需产地检验,尤其检疫性病害 产地检验主要靠肉眼,比较粗放 产地检验现场即可确定留种用的种子,但种子在收获、脱
粒、加工、贮藏、转运等过程中,会将无病种子变成有病 种子发病轻重,与其他传病方式之间的关系
二、种传病害的室内检验
1. 取样的意义和原则 2. 样品的种类 3. 取样方法、步骤和数量
或粮食)
一、种子样品种植价值的评价
种子健康检验和发芽试验相比较 将许多实验结果作出统计分析,预测田间出苗
情况和成熟作物的健康程度 实验室结果和大田结果之间相关取决于两个因
素:试验程序与病原物的传播和增长速度(大 麦散黑穗病、水稻白叶枯病1/10000)
二、种子证书
橙色证书:ISTA,证明一批种子质量,为一般种子 贸易活动的国际标准证书。(种子批所在国家的授 权种子检验站扦样、封缄和检验时签发的证书)
专人负责,防检疫性或危险性病害Fra bibliotek入;4)一旦传 入,就地销毁
(3) 隔离试种检验
1)不易发现症状或病原体; 2)国外引种; 3)减少病害初侵染来源,保证生产上的安全,先进行
隔离试种,观察发病率 隔离种植区在相对封闭或严密的地区进行试种(隔虫,
土壤消毒),保证植株发病只能来源于种子
(4)实施产地田间检验
检疫性病害,发生流行季节,病情症状较明确 阶段进行普查;例如棉花枯萎病,初蕾期或结 铃中期调查较好
非检疫性病害,分期进行系统调查,查看各生 育期的发病程度,了解种子带菌情况。
田间检验为无病或轻病的会不会变成重病种?
3. 产地检验与室内检验的关系
两者都占有重要地位 有些种子带病无明显症状,不能分离培养,实验室无法检
1. 产地检验的概念
种子上不表现症状,室内无快速、准确、有效的检验 方法
检疫性病害检验和非检疫性病害检验 植物检疫:产地检疫 种传病害:田间调查 适用:种子部门、植物保护部门、科研单位以及良种
繁育基地(新品种和示范)
2. 产地检验的开展
(1)搞好病情调查和疫情普查 (2)建立优质种子繁育基地 (3)隔离试种检验 (4)实施产地田间检验
三、种子处理
种子不需要处理即可播种 种子按照规定处理后可播种 种子不适于播种
四、植物检疫
排除危险性病原生物 取足够的代表样品,检验程序灵敏 法规 强制性 长远利益 综合治理体系 可变性
五、明确用作种子或粮食
保存作种子或食用 饲用
第二节 种传病害检验的意义
二、提高种子消毒的效果
种子所带病原物的种类、数量、潜伏部位等,处理 与否,选择药剂和方法;
种子表面 种子内部
种子带菌作为唯一初侵染来源 种子带菌,土壤或粪肥带菌,种处和土处 初侵染来源多,再侵染频繁的病害
三、防止检疫性病原生物的传播与为害
对外检疫 对内检疫 一旦发现带有危险性病原生物,禁止调运和作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