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蚂蚁做操教案设计
蚂蚁做操教案设计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小动物之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2.了解蚂蚁做操背后的科学原理
3.通过蚂蚁做操,锻炼幼儿肢体协调能力和听指令能力
二、课程内容
1.介绍蚂蚁生活习性、行为特点
2.介绍蚂蚁做操的背景
3.教授蚂蚁做操的动作和动作顺序
4.进行蚂蚁做操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声情并茂地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为幼儿打下感性认识,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学主体:
(1)通过播放蚂蚁做操的视频,或者亲自演示蚂蚁做操的过程,让幼儿了解这一有趣的体育活动。
(2)教师讲解蚂蚁做操的原理,让幼儿明白蚂蚁做操能够帮助蚂蚁锻炼肢体协调能力和听指令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幼儿探究和发现的兴趣。
(3)教授动作:通过简短易懂的语言和示范,让幼儿掌
握蚂蚁做操的动作,包括“贴地飞行”、“击掌”、“转弯”、“上坡”、“下坡”等。
(4)练习蚂蚁做操:让幼儿按照教师的口令,一起进行
蚂蚁做操,加深幼儿的运动体验和趣味性。
3.总结:教师进一步讲解蚂蚁做操的好处,加强幼儿对
这种体育活动的认识和重要性。
四、课堂评价
1.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注意观察和认识幼儿参与的程度和
学习效果。
2.在蚂蚁做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幼
儿的错误动作,并鼓励幼儿尝试正确的动作。
3.在课堂结束时,可以请幼儿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提高
幼儿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五、教学建议
1.将蚂蚁做操作为常规活动,每周进行一至两次,对于
幼儿的锻炼和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同时教授一些蚂蚁的科学知识,
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幼儿兴趣。
3.可以将蚂蚁做操与其他的舞蹈、体操等活动结合起来,创新活动形式,增加活动趣味性。
蚂蚁做操教案设计
蚂蚁做操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材中“有趣的动物”章节,详细内容为“蚂蚁做操”。通过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学习蚂蚁合作精神,了解简单的社会性昆虫行为。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提高观察自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蚂蚁的合作行为及其实践应用。
教学重点: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蚂蚁工坊、放大镜、教学课件、视频资料。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展示蚂蚁工坊,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
提问:你们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性吗?它们是如何合作完成任务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
通过课件和视频资料,讲解蚂蚁的合作行为。
分析蚂蚁在寻找食物、搬运食物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3. 随堂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具有合作行为?
学生分享,教师点评。
4. 课堂实践(10分钟)
学生分组,观察蚂蚁工坊中的蚂蚁,记录蚂蚁合作行为。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
1. 蚂蚁的生活习性
寻找食物
搬运食物
合作精神
2. 合作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发现合作行为,记录下来并简要说明。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蚂蚁的合作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
2. 教师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标题:蚂蚁做操的教学设计
引言:
蚂蚁做操是一种充满趣味和活力的健身活动。它可以增强儿童的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提升他们的专注力和注意力。本文将以一个小时的课程时间为例,提供一个有关蚂蚁做操的教学设计。该设计适用于儿童团队活动,如学校的体育课或幼儿园的操场活动。
教学目标:
1. 培养儿童对身体活动的兴趣。
2. 提高儿童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增强儿童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提升儿童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教学准备:
1. 一个宽敞的操场或活动场地。
2. 蚂蚁做操的音乐。
3.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块儿童瑜伽垫或毛巾。
4. 一些小奖品或认可证书,作为课程结束时的奖励。
教学流程:
阶段一:热身活动(10分钟)
1. 播放欢快的音乐。
2. 引导学生做简单的慢跑或快步走,鼓励他们活动全身。
3. 提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呼吸和身体的感受。
阶段二:引导学生学习蚂蚁做操的基本动作(20分钟)
1. 向学生介绍蚂蚁做操,并解释它的好处和意义。
2. 分别教授以下蚂蚁做操动作:蚂蚁行、蚂蚁站立、蚂蚁腿、蚂蚁头、蚂蚁脚等,并示范动作。
3. 引导学生跟随示范一遍,并纠正他们的动作姿势。
4.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作为队长,并进行动作的集体练习。
阶段三:团队活动(20分钟)
1.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行。
2. 游戏开始时,每个小组队长领头,以蚂蚁行的方式进行活动。
3. 引导学生在行进过程中保持队形整齐,鼓励他们保持团队合作精神。
4. 适当增加难度,如增加不同的动作组合、改变速度和节奏等,以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和注意力。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52-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运动吗?都喜欢什么运动?师:小蚂蚁和我们我们一样也喜欢锻炼身体,看,它们在做操呢。引出课题“蚂蚁做操”。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蚂蚁做操”的情境图。独立观察画面,说一说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行有12只蚂蚁,一共有4行。
2.结合数学信息尝试提出乘法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只蚂蚁?(板书)
师:谁能把它们完整的表达出来呢?
生:每行有12只小蚂蚁,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3.那我们该怎样列算式呢?指名列出算式,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12×4(板书)
4.学生尝试口算,请 1--2 位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5.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结合点子图说说计算过程,在旁边写上相应算式。学生圈画讨论,教师巡视,并展示部分学生作品,结合圈的结果请学生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师:我们通过点子图理解了多种口算方法,那我们之前也学过列表格的方法,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完成表格?出示表格并请一位学生完成表格,要说清表格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面的方法,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写清楚计算过程。将口算过程与圈画的点子对应起来。(点子图)分成两部分,先算 10×4=40,再算2×4=8,最后算 40+8=48。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蚂蚁做操》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和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教材通过生动的蚂蚁做操的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规律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和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思
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移和旋转的规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和操作,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共同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
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具和模型,如小蚂蚁的图片、几何图形等。
2.学具准备:准备相关的学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学生能够经历乘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正确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讲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演示法
通过演示蚂蚁做操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展示乘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
讨论法
组织学生讨论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交流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练习法
安排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乘法的运算方法。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 ◦
2. ◦ ◦
3. ◦ ◦ 1. ◦ ◦ 2. ◦ ◦ 1. ◦ ◦ 2. ◦ ◦ 3. ◦ ◦
4. ◦ ◦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蚂蚁做操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活动。
提问:蚂蚁在做什么?它们是怎样做操的?
讲授新课
结合视频,讲解蚂蚁做操的情境,引出乘法的概念。
例如,一只蚂蚁有 6 条腿,3 只蚂蚁有多少条腿?可以用加法计算:
6+6+6=18(条),也可以用乘法计算:6×3=18(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蚂蚁做操》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数的含义和分数的基本运算,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大小相等,用分数表示就是几份之几。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加减法和乘除法,对数学有
一定的基础。但在分数的认识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概念。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
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
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数的含义和基本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大小相
等。
五. 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蚂蚁做操的故事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分数的意义。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运用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情景和分数的运算过程。
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加减法现象,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本案例以蚂蚁做操为背景,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融入数学学习。这种情境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问题导向,培养思维能力
本案例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蚂蚁做操》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程——《蚂蚁做操》。本节课以蚂蚁家族做操为背景,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通过观察蚂蚁做操的场景,学生将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去。此外,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本节课中,教师将以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蚂蚁做操》教案
《蚂蚁做操》教案
教案:《蚂蚁做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趣的动物》中的一篇文章《蚂蚁做操》。文章通过描述蚂蚁们做操的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序列和简单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数的序列和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激发对数学和自然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数的序列和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能够运用数的序列和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黑板、粉笔、蚂蚁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笔、算盘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蚂蚁做操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蚂蚁的队伍和动作。
2. 文章阅读: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数的序列学习:引导学生观察蚂蚁队伍的排列,发现数的序列,讲解数的序列的意义和应用。
4. 加减法学习:通过观察蚂蚁队伍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
的意义,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5.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运用数的序列和加减法解
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
蚂蚁做操
数的序列:1 2 3 4 5
加法:3 + 2 = 5
减法:5 2 = 3
七、作业设计
1. 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苹果,小明现在有
几个苹果?
答案:小明现在有8个苹果。
2. 题目:小明有8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苹果,小明还剩几个苹果?
答案:小明还剩6个苹果。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蚂蚁做操》教案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蚂蚁做操》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乘法口诀》,详细内容为《蚂蚁做操》一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乘法
口诀的应用,并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
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
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乘法口诀的运用。
难点: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乘法口诀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1)教师播放蚂蚁做操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的蚂蚁在做什么吗?
它们是怎样做操的呢?”
2. 例题讲解
(1)教师出示例题:小明家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蚂蚁,一共有多少个蚂蚁?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并解释口诀的意义。
3. 随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板演,并点评。
(3)针对学生错误,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小结
六、板书设计
1. 乘法口诀表
2. 例题及解答过程
3. 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
(1)2×3=?
(2)4×5=?
(3)6×7=?
2. 答案:
(1)6
(2)20
(3)4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乘法口诀的更多应用,如:口算比赛、解决实际问题等。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乘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通过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巩固乘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正确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通过讲解乘法的概念、意义、运算方法等,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知识。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演示法
通过演示乘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在演示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练习法
通过练习乘法的运算,让学生巩固乘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注重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如口算、笔算、填空、选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乘法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 ◦ ◦ ◦
2. ◦ ◦ ◦
3. ◦ ◦ ◦ 1. ◦ ◦ 2. ◦ ◦ 1. ◦ ◦ 2. ◦ ◦ 3. ◦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蚂蚁做操》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教材,主要讲述了小蚂蚁排成
一列,按照一定的规律做操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如数数、排序、比较等。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
针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如能数数、简单计算等。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规律的理解和发现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发现并掌握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排序、比较,并能发现并描述简单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途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发现并描述简单的规律。
2.难点: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故事《蚂蚁做操》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观察故事中的插图,发现蚂蚁排队的规律。
3.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规律,并进行排序、比较等操
作。
4.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讲解相关数学知识。
5.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拓展: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蚂蚁排队图案。
7.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巩固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蚂蚁做操》这一课时主要讲述了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个
数学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及运用。教材以蚂蚁做操为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蚂蚁的排列规律,从而引出乘法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对数
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乘法这个概念,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活动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动
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
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从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和总结乘法的规律,能够运用乘
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这个课时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乘法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蚂蚁做操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排
蚂蚁做操教案设计
蚂蚁做操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7页例1和第108页的“做一做”,主要学习了借助蚂蚁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蚂蚁做操的相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观察蚂蚁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让学生掌握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蚂蚁图片,掌握蚂蚁做操的相关问题。
难点:让学生借助图形,探索并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蚂蚁图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特点,让学生思考蚂蚁是如何做操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出示例1,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蚂蚁做操的规律,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掌握蚂蚁做操的相关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蚂蚁做操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小组合作(5分钟)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蚂蚁图片,让学生借助图形,探索并解决问题。
5. 汇报交流(5分钟)
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蚂蚁做操
1. 观察蚂蚁图片,发现蚂蚁做操的规律。
2. 借助图形,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
1. 题目:小明有一群蚂蚁,每只蚂蚁做操的方式是一样的,请问小明应该如何安排蚂蚁的做操顺序,才能使蚂蚁的队形看起来更有规律?
答案:小明可以让蚂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比如按照蚂蚁的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排列,使蚂蚁的队形看起来更有规律。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三年级《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借助点子图,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理解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组织交流讨论法
学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法、质疑法
学具准备
情境图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做操吗?你们知道做操时首先要干什么?
生:首先要站队,比如我们班做操时要站成4队,每队18人。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图中有4排小蚂蚁在做操,每排有12只。
二、探究体验新知
1、师:你能根据情境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2、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动手圈一圈,尝试独立解答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计算过程。
3、师问:你是怎么圈的?
生:可以在图上圈一圈,10个一圈,圈了4次,4个10,也就是40,剩下的4个2也就是8,所以有48只小蚂蚁。
4、师追问:一共有48只蚂蚁,那除了用圈一圈、数一数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计算小蚂蚁的只数?
生:用乘法。
5、问:为什么可以用乘法来做呢?在小组内交流在汇报。
学生思考后交流算法:
生1:把小蚂蚁横着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64=24(只),另一份是24+24=48(只)或242=48(只)。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52-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运动吗?都喜欢什么运动?师:小蚂蚁和我们我们一样也喜欢锻炼身体,看,它们在做操呢。引出课题“蚂蚁做操”。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蚂蚁做操”的情境图。独立观察画面,说一说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行有12只蚂蚁,一共有4行。
2.结合数学信息尝试提出乘法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只蚂蚁?(板书)
师:谁能把它们完整的表达出来呢?
生:每行有12只小蚂蚁,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3.那我们该怎样列算式呢?指名列出算式,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12×4(板书)
4.学生尝试口算,请 1--2 位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5.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结合点子图说说计算过程,在旁边写上相应算式。学生圈画讨论,教师巡视,并展示部分学生作品,结合圈的结果请学生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师:我们通过点子图理解了多种口算方法,那我们之前也学过列表格的方法,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完成表格?出示表格并请一位学生完成表格,要说清表格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面的方法,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写清楚计算过程。将口算过程与圈画的点子对应起来。(点子图)分成两部分,先算 10×4=40,再算2×4=8,最后算 40+8=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依据】
本节内容是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2页《蚂蚁做操》。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并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的基础。
【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蚂蚁做操”的童话故事情境,在解决“一共有多少只蚂蚁?”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模型——点子图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巩固口算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时将点子图与竖式计算中的每一步相互对应起来,清晰地表现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同时还把列表的方法与两者建立了对应的关系,沟通了数据列表、抽象竖式、直观点子图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来说更加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步的具体含义,经历了从直观形象到抽象思考的数学化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实行计算。
2.借助点子图这个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教学准备】
1、学生完成预习案(点子图练习纸、计算)
2、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一、预习检测(组长负责组内互评、师个别组指导)
二、明确学习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实行计算。
三、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圈一圈、算一算
1、出示小朋友们做蚂蚁操的队列情境图,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做完蚂蚁操感觉怎么样啊?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蚂蚁做操》(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看,小蚂蚁们排得多整齐啊!请同学们说说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排有12只蚂蚁,有4排。(板书)
2.结合数学信息尝试提出乘法问题。
师:你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只蚂蚁?(板书)
3.全班读题,列出算式,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12×4(板书)
4.学生尝试口算,反馈时说说是怎么算的,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5.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结合点子图说说计算过程。
交流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圈法做合理的解释。
重点指导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圈的,又是怎样算的,将每一步口算过程与点子图中圈画的点子对应起来,借助点子图直观理解这种口算方法。
分成两部分,先算10×4=40,再算2×4=8,最后算40+8=48;
●●●●●●●●●●●●
●●●●●●●●●●●●
●●●●●●●●●●●●
●●●●●●●●●●●●
活动二:试一试,说一说——探索竖式计算方法,理解竖式每一步的算理。
1.试着用竖式计算12×4
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及书写格式。
2.展示学生的做法。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完整表现计算过程的乘法竖式;(幻灯展示)
(1)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2)沟通乘法竖式、点子图和列表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说说乘法竖式、点子图和列表法三者的不同点和共通之处。
方法二:简写后的乘法竖式。(幻灯展示)
(1)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2)对比乘法竖式完整形式的区别和联系,感受简写形式的简便。
(3)全班一起学习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
3.把应用题的作答补充完成
活动三:算一算,说一说——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用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计算213×3(课件出示)
1.口算。
2.竖式计算。
2 1
3 × 3 =
3.说一说计算过程和每一步表示的含义,巩固竖式方法。
4.小结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四、随堂检测:练一练,说一说——巩固对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及使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1.圈一圈,并结合点子图竖式计算。(课本53页练一练第1题)
2.想一想,算一算,增强使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课本53页练一练第4题)
五、想一想,说一说——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
1.回顾总结自已的收获。
2.计算36×3你想用口算还是竖式计算,让学生产生竖式计算的必要性。
【板书设计】
蚂蚁做操
每排有12只蚂蚁,有4排,一共有多少只蚂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是数学课堂如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算理,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在教学时,我把新旧知识密切联系起来,把抽象的语言与直观的点子图结合起来,在数的问题与形的问题之间相互转换,使数的问题图形化,形的问题数字化。数形结合的过程,使学生看到算式联想到图形,看到图形联想到算式,这样能更加有效地理解算理,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把本节课算理的渗透和算法的教学分成三个层次来实施。第一个层次是根据点子图和列表法,让学生展示出自已的计算过程,通过这个步骤,沟通竖式计算与点子图和列表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协助学生理解算理;第二个层次就是算法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学
生亲自体验,感受乘法竖式简写形式的简便,从而掌握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第三个层次,是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一共设计了两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结合点子图来理解乘法竖式,强化深入理解。第二个练习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课件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教态亲切自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并注重对学生读题水平的引导。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是,在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之后,没有进一步总结乘法竖式、点子图和列表法三者的区别和共通之处,使得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有就是少了让学生产生用竖式计算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