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分段课外阅读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课外阅读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应该培养阅读的兴趣。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兴趣的书籍,比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增长见识,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理解故事情节、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作者的意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阅读中要学会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每天背诵几段优美的诗词或者寓言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得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完整化。
5.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应该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
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提高文学素养,这些都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学校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爱上阅读,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策略
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策略第一篇: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策略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策略第一部分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按标施教一、各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联系和区别(一)读书技能要求:低年级强调把初读落到实处,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学习默读。
中年级一是要继续抓好朗读,逐渐将其演变为预习要求;二是要学会并加强默读、略读的训练,并能粗知大意。
高年级要进一步提高朗读、默读技能,并能独立自能地阅读课文。
(二)识字教学要求:低年级强调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
中年级依然要予以关注,但是写字的指导不必过细,要充分关注已有的知识经验。
高年级则强调自主识字,教师只需在关键处点拨。
(三)阅读理解的要求:低年级把理解定位在了解词句的意思上,能读懂童话、寓言、故事和诗歌。
中年级一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二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高年级一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三是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等。
篇章林冲(四)关于积累的要求:低年级强调必须把熟读背诵落到实处,丰富原始积累。
中高年级一要坚持抓好熟读背诵;二要注重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三要拓展阅读的范围,增加阅读量,逐渐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以上三个学段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一个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和人文素养为目的,以感受、理解、积累、应用为重点,相互联系而又不断提升的目标体系。
梭鱼、天鹅、虾第二部分明确各学段学生的阅读水平──以人定教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1、阅读的习惯较差2、阅读的自动化程度不高3、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第一学段抓好四个重点,一个加强:1、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自主选择并进行的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词汇积累、逻辑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被视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具备以下目标要求: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语言文字,从中学会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丰富词汇积累。
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为广泛和丰富的词汇,帮助他们积累和运用更多的词汇,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和水平。
3.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需要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通过阅读和思考,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4.培养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更加善于感知和体验美的情感。
5.塑造良好的品格。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品格素养。
三、课外阅读的组织方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组织方式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1.注重个性化选择。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内容,不局限于课外推荐阅读书目。
2.配套指导教材。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写课外阅读指导教材,帮助学生合理选择和正确理解课外阅读内容,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
3.组织读书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报告、读书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应该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量。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纲要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纲要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纲要本指导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惯,形成小学生阅读指导系列课程。
通过研究已形成的具有纲要、教学设计以及课外阅读网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阅读能力。
一、课外阅读课程的设计背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义务制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质。
其中阅读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学生研究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不仅要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进行,还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来进行。
XXX最近制订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研究活动,拓宽学生的研究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
然而,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还存在着“想得多,做得少;号召多,务实少;形式多,效果少”的“三多三少”的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学生课外阅读究竟读什么,怎样读;教师指导究竟导什么,怎样导,以保证《标准》的要求不是停留在理想的境地,而是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二、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标准》中规定了各个阶段课外阅读的总量,突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地位。
由于课外阅读能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能启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研究生活,陶冶思想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它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克服其弊端。
因此,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好比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三、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辅相承,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课外阅读与课内指导相结合,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外阅读有利于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惯。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第二学段(3~4年级)(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方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方法语文学科是一切学科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方法。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方法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儿童最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
特别是童话,寓言或关于英雄人物的注音读物。
他们不仅喜欢读,还喜欢讲给别人听。
教师必须是此类课外书的积极读者,可选讲一个故事,有意识的在最有趣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自己看书,把故事补充完整,以此激发兴趣,诱导自能读书。
中、高年级则应将学生兴趣引至名人传记及科普读物上,结合语文课的学习,相机推荐适合“口味”的书目,鼓励他们课后去自由阅读。
2、指导表演。
一年级的注音读物上有《滚南瓜》的故事,我先叙述开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然后让学生帮小白兔出主意:“怎样才能将南瓜送回家?”接下去阅读原文后明白了:小白兔是看到了熊猫骑的三轮车后,想到把南瓜滚回家。
“怎样才能将南瓜滚起来呢?”我又出示一个大南瓜,放在讲台上,让两个学生把南瓜竖起来演示滚来滚去的情景。
学生兴趣盎然。
“谁愿意表演这个童话故事?”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
我请三个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这个童话故事。
故事中“小白兔”滚着南瓜回家去的情节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滚南瓜》的故事也人人会讲了。
在低年级课外阅读中,这种“读、议、演”结合的做法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又能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示方法。
学生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还需加强指导。
每节阅读指导课上精读一、两篇读物,教会学生从整体入手三步读书:初读,归纳主要内容;速读,质疑解疑;细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释词。
告诉学生自由阅读时,不仅可以连读,略读,还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跳读。
二年级学生能把一本200多页的书在放学以后几小时就看完,有的学生就是挑最有趣的情节跳读的。
如:有一次一学生在电视上看一部连续剧《红楼梦》,急于想了解黛玉和宝玉的命运结局,就找来一本《红楼梦》小说,不到半小时就找到了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一、背景介绍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课外阅读一直被重视,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要求内容1.确定阅读目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该在一定时间内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品味和喜好。
学生应该根据个人兴趣和阅读能力确定阅读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建议。
2.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纸杂志、诗歌歌曲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
3.阅读内容的多样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该选择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水平适当的书籍进行阅读,形成广博的知识面和培养多元的思维方式。
4.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培养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分析结构、综合运用语言等一系列综合素养和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5.阅读记录和反思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阅读书籍后做一定的阅读记录,并对阅读中的问题、感想进行深入的反思,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课外阅读评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对课外阅读的评价,在一定周期内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鼓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量、阅读品格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
三、实施意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的要求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和表达,使教学更加生动、互动和趣味。
四、结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体现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第一部分:课外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自愿阅读各种书籍和文献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有着明确的要求,这是因为课外阅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科学知识等,使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升。
其次,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力。
再次,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使自己在语文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有着明确的要求。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有着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方式。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兴趣爱好的读物进行阅读。
学生可以阅读名著、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科普读物等各类书籍,丰富自己的阅读内容。
其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阅读的数量要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而言,小学生每学期的课外阅读量要求在40-60本书之间。
这样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注重阅读的方式。
学生要通过阅读,进行思考,进行理解,进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地领略到书中的乐趣和智慧。
第三部分:鼓励课外阅读的措施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学校和家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首先,学校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图书馆和阅读角,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资源。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各类课外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再次,老师和家长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进行阅读。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阅读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阅读教学建议1、加强识字、写字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1)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加强识字的交流,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对于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教师要重点进行指导,同时提高写字的速度,重视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来,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
(2)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
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除了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还应根据中年级的特点,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
还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意在引导,老师可以从这些安排中受到启示。
(3)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
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2、坚持“以读为本”,继续加强阅读教学和朗读教学的训练。
(1)在教学中一定要多读少讲,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一堂语文课上,学生的读累计要不少于15分钟,老师的讲不多于15分钟,要把讲与读紧密结合起来,讲讲读读,读读讲讲,不要割裂二者的联系。
(2)对于阅读的指导要有层次,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然后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其形,最后要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其神。
(3)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默读训练。
默读就是不出声地阅读,初步学会默读是第二学段训练的目标之一,因为它比朗读吸收信息要快,读书、看报、看文件、查资料等都离不开默读,其使用率很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故事书、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各类书籍。
课外阅读对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语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
它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1.提高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搭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课外阅读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兴趣的书籍,激发学生的主动阅读欲望,让他们从课外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收获。
2.培养审美情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年龄的文学作品和艺术类读物,让学生接触到生动、优美、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美学情感,提升审美意识。
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独立品味的能力。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读书籍中的新知识和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拓展知识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各种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还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关书籍的讨论、朗读、剧本表演等形式,促进学生对所读书籍的深入理解。
5.提升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要通过一些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阅读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清外部社会和环境,从中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
6.培养爱国情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校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与祖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相关的书籍、文章,使学生由内心热爱祖国,牢记祖国的优秀传统和文化。
小学语文课标(分学段)以及教学、评价建议
小学语文课标(分学段)以及教学、评价建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识字的宗旨是多认少写、识用结合。
在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应该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惯,并且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在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应该通过借助汉语拼音和查字典等方法,研究独立识字。
在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使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具备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在识字方面,建议学生能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甚至达到3000个左右。
在教学上,要求学生“多认少写”,即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
先让学生认识“附录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字,逐步发展识字能力。
同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在拼音教学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并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学生应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在写字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且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学生应该能够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且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在教学上,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写字教学建议: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汉字的写法,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认识并写出“附录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个字。
在练字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性情、态度和审美趣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作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者,课外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也有相关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每天坚持一定的阅读时间,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学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多读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读物,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拓展阅读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要选择丰富多样的书籍,包括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科普读物、名著经典等不同类型的书籍,从中获取知识,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世界观。
通过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
三、培养综合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要培养综合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评价能力等。
通过阅读,学会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进行推理和评价,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培养审美情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要培养审美情感。
学生应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从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提升信息素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要提升信息素养。
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培养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希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还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阅读内容,培养综合阅读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感,提升信息素养,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希望全体小学生能够认真对待课外阅读,努力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素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XXX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
其次课标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背诵优秀诗文总计160篇(段)。
并在后面附上了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70首。
我们制定这一方案就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背诵量达到这一要求的底线。
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研究。
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5、能熟练背诵新课标要求背诵的70首古诗。
三、活动构想:1、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践的班级读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低年级的阅读量为5万字,分解到各个学期每学期应达到1250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分解到每个学期应达到10万字,也就是相称于两本语文书的字数。
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称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各班级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制定个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不能一两个月都不变一次)、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广泛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1.提倡多样化的课外阅读形式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通过书籍、报纸、网络、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文学修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文学经典、当代文学、科技类读物等,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2.强调课外阅读与学科学习的融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外阅读和学科学习相互关联,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将课外阅读中的知识和情感与学科学习相结合,形成对学科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3.倡导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享受阅读的乐趣。
要求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4.重视阅读过程的引导和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外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味。
因此,要求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同时,要求学校建立课外阅读评价体系,通过阅读报告、作品展示、口头表达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进行评价。
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实施建议1.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学校和家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需求,制定相应的课外阅读计划,包括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时间等。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分类设置课外阅读书单,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2.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方法指导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方法指导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梳理,供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方法指导一、认真解读文本,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的,如果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钻研,能够真正的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的运用等,那么就可以轻松地驾驭课堂,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
正是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反之则不然。
我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仔细地研读了作者季羡林的经历及当时的心境,明白了他对外国人民的敬意和怀念。
因而,教学时,很好的拓展了季羡林大师的写作目的。
当我把一首写给季老的颁奖词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边读边悟,从心灵深处领会了这篇文章的深远意义及作者的高尚人格。
同时,学生的认知有限,不联系背景的话,很难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二、激发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石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本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我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阅读习惯不好这样一种现状,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从以下几点尝试:(1)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或背成语。
(2)课外阅读课时帮学生选择一些容易理解且感兴趣的阅读书籍。
(3)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在班内开展一些朗读小竞赛等。
(4)精心设计导入语一段好的导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将他们不知不觉的带入到教学中。
我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设下了疑问:你眼中的美丽是什么样的?文中又是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这么久?你想知道是谁能做到吗?我们赶快投入到学习中去吧。
学生带着悬念走如了文本,倾心与文本对话.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新课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开了好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会得到提高。
三、提倡个性化阅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小学语文“三点一线”式课外阅读法
小学语文“三点一线”式课外阅读法《三点一线》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法的一种,它以三点一线为基本结构,通过以线索为线,以三个关键要点为点,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课外阅读材料。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个方法。
一、三点一线法的基本原理“三点一线”法是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以线索为线、以三个关键要点为点进行的阅读、解读和剖析的方法。
它是一种由表及里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理解阅读材料。
二、三点一线法的具体步骤1. 阅读材料前的准备:在阅读之前,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让他们能够对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可以通过简短的导读、插图和小故事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2. 理解三个关键要点: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找出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要点。
关键要点是指对于理解整个故事情节或文章主题非常重要的点,也是理解材料的关键线索。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找到这三个关键要点。
3. 找出关键线索:在阅读材料之后,我们要引导学生找出贯穿整个故事情节或文章主题的关键线索。
关键线索是把三个关键要点串联起来的线索,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故事情节或文章主题,也是整个材料的核心。
4. 归纳整理:在找到关键要点和关键线索之后,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要点和线索进行归纳整理。
可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提问和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将这些要点和线索归纳和整理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
5. 拓展延伸: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其他相关材料,或者通过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所学的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已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三点一线法的作用和价值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三点一线”法,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阅读和理解课外阅读材料,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归纳整理能力:通过归纳整理关键要点和线索,学生能够培养整理信息和从整体到局部理解的能力。
3. 拓展思维边界:通过拓展延伸阅读和思考,学生能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方法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方法1、认真阅读,整体感知一般要求孩子至少读三遍。
通常阅读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读。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
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
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
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
三年级的孩子还没达到倒读的水平,所以我现在还是引导孩子先读文章。
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2、仔细审题,切忌粗心首先要静下心来,认真读题。
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
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
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
有很多孩子都是因为粗心而导致失分的,例如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有的同学反而把加点的字给解释了。
有的本是要求写近义词,结果却写成了反义词。
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认真,弄清题目要求。
3、按题目要求,完整答题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的文章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再次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
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可让学生用笔在文章中做一点相应的标志符号。
同时我们一定要提醒孩子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答题时间,先易后难是做阅读理解题目时的一般方法。
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各学段不同要求对比表
第二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分段课外阅读要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各学段的阅读要求,遵循儿童青少年年级特点,我们要求所选的读物,内容必须是传统经典作品与现代美文并举,名家与新人、名著与新作兼顾,要充分体现小学生分级阅读中的教育与趣味并重。
第一学段(1-2年级)
本学段学生以阅读具体形象的故事趣味性强的童话图画书为主,还可以读一些寓言故事、童谣和带有具体感知的动植物知识的启蒙读物完成不少于5万字的阅读量。
1、阅读书目推荐
(1)10-20本童话、寓言、故事等图画书或文字书。
科技知识类的必读书目有:《生活小常识》(注音本)、《告诉我为什么》(低年级版)、《动脑筋爷爷》、《大自然中的老师》(彩图注音本)、古诗。
文学作品类必读书目有:《看图学成语》(注音本)《小学生智慧快餐》(注音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儿童学古诗》《笑话谜语大全》《跟我学儿歌》《三字经》。
应用文类:《跟我学写日记》。
(2)同步阅读一上年级《小熊过桥》62篇;一下年级《春天的图画》58篇;二上年级《金色的小船》62篇;二下年级《花的学校》74篇等。
(3)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0首中的20首。
2、阅读方法要求
(1)在教师或父母帮助下学习默读。
(2)借助读物中的图画理解作品内容。
(3)能读一个完整的故事。
(4)能看懂图的意思,有条理地说出图的内容。
3、阅读习惯养成要求
(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2)对喜欢的读物有反复阅读的要求。
(3)能专心阅读,不溜号。
(4)爱护书籍,保持书籍整洁。
(5)乐于把自己的阅读内容告诉他人。
第二学段(3-4年级)
本学段逐步增加文字阅读数量,选择浅显的具有哲理性的故事,增加散文、诗歌、科幻、科普知识和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传统文化精髓的故事等
多种体载的读物,逐步扩展阅读范围,巩固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求完成不少于40万字的阅读量,10篇以上的读书笔记。
1、阅读书目推荐
(1)读20-30本童话类、文学类、科普类等读物。
科技知识类必读书目有:《动植物奇观》《少年百科知识问答》《小实验小制作》《四季星座》《学做多面手》《飞向太空》《奇趣博物馆》《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等。
文学作品类必读书目有《木偶奇遇记》《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民间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国革命历史故事》《鲁宾孙漂流记》《西游记》《唐诗三百首》《名人名言》《小学生优秀习作选(期刊)》《春笋报》《小学生语文学习报》等
应用文类:《读书笔记摘录》、《板报稿》。
(2)同步阅读三上年级《落满霞光的竹林》80篇;三下年级《草叶上的歌》80篇;四上年级《千纸鹤》73篇;四下年级《百合花开》73篇等。
(3)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0首中的20首。
2、阅读方法要求
(1)会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3)能领会老师的提示,边听边思考,勾画重点词句。
(4)会品读重点词句,找出其在上下文中的内在含义。
(5)学会分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题,并找出支持这个主题的关键语句。
3、阅读习惯养成要求
(1)阅读中注意力集中。
(2)乐于与伙伴交流阅读后的感想。
(3)逐步养成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20分钟。
(4)收藏并与伙伴交流图书资料。
(5)具有相对稳定的课外阅读兴趣,有自己个人喜爱的课外读物或报刊。
(6)会制作读书卡,能积累作品的生动词语、精彩句段。
第三学段(5-6年级)
本学段增加了具有奇幻色彩、侦探冒险精神、节奏感强和趣味性浓的读物,古今中外名家名篇读物不同体载的读物,有利于引导儿童青少年认识世界与人生的励志读物以及更多的科普类读物,以拓展思维空间,形成个人的阅读倾向。
还选择实用性强的书信、日记、读书笔记、通讯、板报稿、会议记录等,供学生阅读,并为其提供实践的机会。
本学段要完成不少于100万字的阅读量,20篇以上读书笔记。
1、阅读书目推荐
(1)读30-40本中外名著和实用类书籍。
科技知识类必读书目有:《少年百科丛书》系列,《世界科幻小说精品丛书》《小学生漫游祖国》《打开智慧之门的的金钥匙》《中国科学小品文》《学会在21世纪生存丛书》《上下五千年》《家用电器大观》。
文学作品类必读书目有《中外名人故事》《福尔摩斯探案》《三国演义》《水浒》《中国儿童短篇小说选》《100部优秀爱国主义影视篇故事荟萃》《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故事大全》《现代背诵散文选》《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
还可以阅读传统文化类:如《声律启蒙》《百家姓》《增广贤文》等。
应用文类:《中外名人书信》、《如何做会议记录》、《学写通讯稿》。
(2)同步阅读五上年级《走进书里去》119篇;五下年级《童年的玩与学》108篇;六上年级《倾听鸟语》134篇;六下年级《理想的风筝》80篇。
(3)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0首中的30首。
2、阅读技能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能够推断读物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2)能掌握文学欣赏性阅读、了解信息性阅读和实用操作性阅读的基本阅读方法。
(3)会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4)提高默读速度,默读时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5)与伙伴交流阅读中自己的感受,并能对读物作出简单评价。
3、阅读习惯养成要求
(1)广泛阅读印刷或电子文本,包括现实和科幻作品,有明显的个人阅读倾向。
(2)养成每天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30分钟。
(3)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
(4)乐于置身于阅读活动中。
小学必背古诗70首可上网查阅!
部分要求阅读的内容将列入学期期末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