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夜市行政执法的困境及其出路和选择
甘肃省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甘肃省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作者:韩忠伟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01期摘要颇受争议的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作为一种我国城市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已十余年,但执法实践表明这种管理模式困境重重:欠缺执法依据、职权划分转移不清,借法执法现象普遍等,调查研究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制肘与症结问题,出台相应对策,对推进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借法执法执法保障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政法学院2010年度校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ZF2010XZDLW01)“甘肃省城市综合行政执法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韩忠伟,法律硕士,甘肃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立法学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59-022012年7月甘肃政法学院“甘肃省城市综合行政执法问题研究课题组”,为了解近几年甘肃省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开展状况,查找全省城市行政执法困惑及症结所在,探寻清除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的制肘对策,课题组选取全省城管行政执法较最具代表性的平凉市崆峒区,深入到平凉市主城区崆峒区的多个社区,就2008年以来城管执法的实施和效果与多类不同的执法相对人座谈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6份;前往平凉市和崆峒区两级城管执法局、规划局、建设局、土地管理局、环卫局等职能部门,就平凉市主城区崆峒区城管执法分局开展的综合行政执法情况,审阅有关城管部门机构、职责权限批文、与执法工作人员进行座谈、观摩城管行政执法流程及案卷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一、平凉市崆峒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基本情况崆峒区地处甘肃省东部,是平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城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城市人口13万人,城区日车流量l7800多辆,现有各类商业网点8364个,大型超市9个,商厦l2个,批发市场15个。
议城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议城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议城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前言营造一个舒适、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这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目前城市管理工作面临许多难点、热点问题,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违章建设、占道设摊、生活噪声污染、抛洒滴漏、城市牛皮癣等各种违法情况,反复性强,危害性大,市民反映一直较为强烈,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容貌、秩序,破坏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但同时,城管执法中存在滥用职权、执法违法、随意收费、任意罚款、以权谋私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城管执法者的形象。
作为直接面向老百姓的基层政府管理人员,其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民众对政府管理体制的信任和评价,而现阶段我国城市管理中愈演愈烈的暴力执法行为,不仅损害政府形象,而且严重威胁了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由于城管执法没有特定的法律保障、社会上对城管执法的不理解等原因导致城管执法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
因此,如何整顿城管建设,营造和谐的执法环境是城管执法的重点。
一我国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质量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范围的扩大,城市管理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但是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在适应城市的发展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㈠城管执法行政管理功能模糊不清,管理水平不高。
城管全称是城市管理监察部门,是城市管理的综合执法组织,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
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行政处罚与行政管理的职责混淆,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揽机构来组织落实长效管理,形成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局面。
相关部门之间职权交叉重复,执法力量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
另一方面城管的装备和科技手段与城市品位的提高和发展还不匹配,影响城管的管理和执法水平,有待引入高科技的硬件设施。
㈡暴力执法的现象时有出现,社会对城管执法满意度下降。
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尤其是影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很多情①况下并没有遵守法定的程序。
《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摊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地摊经济的无序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占道经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本文旨在分析城市地摊经济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城市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十、总结与展望
城市地摊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合理规划地摊经营区域、加强环境保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措施的实施以及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和与地摊经营者的有效沟通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共同推动城市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同时也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加规范有序的城市地摊经济为城市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和活力。
2.合理规划地摊经营区域
政府应合理规划地摊经营区域,避免地摊占用道路,影响交通。可以设置专门的地摊经营区域,如夜市、集市等,为地摊经营者提供规范的场地,同时方便市民购物。
3.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政府应加强对地摊经营环境的监管,确保地摊经营者遵守环保规定。可以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建立垃圾处理机制,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应加强对油烟等污染物的处理,保护市容环境。
四、结论
城市地摊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其无序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合理规划地摊经营区域、加强环境保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措施,可以规范地摊经济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政府应加强与地摊经营者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城市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
兰州夜市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图表
兰州夜市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图表兰州夜市是兰州市独特的一道夜幕中的亮丽风景。
在过去的几年里,兰州夜市得到了持续发展和壮大,成为了兰州的文化名片之一。
本文将对兰州夜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兰州夜市的现状兰州夜市的兴起得益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民对夜间消费的需求增加。
兰州作为兰州大学所在地,区域中心城市,在文化、商业和旅游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兰州夜市以其丰富多样的小吃、特色小商品以及文化表演等元素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
首先,兰州夜市在小吃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
兰州牛肉拉面、葱油饼、羊肉串等美食成为了夜市的代表,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夜市摊位旁的独具特色的烹饪过程成为了观赏的一景,为夜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味。
其次,兰州夜市中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以丰富市民夜间休闲娱乐的选择。
从服饰、饰品到手工艺品,各种小商品吸引了大量人群。
兰州夜市在商品种类上独具特色,也为市民提供了选择的多样性。
再次,兰州夜市的文化表演形式多样。
在夜市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表演,如传统音乐演奏、舞蹈、杂技等。
这些表演不仅丰富了夜市的娱乐内容,也展示了兰州丰富的文化底蕴。
兰州夜市的未来趋势兰州夜市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发展方向。
以下是兰州夜市未来的趋势分析:首先,兰州夜市将进一步优化商业环境。
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人们对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兰州夜市需要进一步改善市场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其次,夜市将注重文化挖掘和活动举办。
文化是每个城市的独特名片,夜市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
兰州夜市可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夜市的布置和表演中,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
再次,兰州夜市可以进一步发展深夜经济。
随着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熬夜,需要在夜间找到合适的活动场所。
兰州夜市可以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提供各种夜间娱乐活动,满足市民的夜间消费需求。
兰州市城区夜间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兰州市城区夜间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兰州市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也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夜间经济逐渐成为兰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兰州市城区夜间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一、兰州市城区夜间消费水平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兰州市城区夜间消费水平逐渐提升。
在过去,人们对夜生活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和购物等方面。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融合,人们对于夜晚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如今,在兰州市城区不仅有各类餐厅、咖啡馆、酒吧等传统消费场所,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特色和创意的文化创意产业。
二、特色商业街区崛起为了推动兰州市城区夜间经济的发展,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和支持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
目前,兰州市城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商业街区,如中山路、七里河夜市、兰州火车站周边等。
这些商业街区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夜间消费场所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消费。
三、夜间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为了满足市民对夜间文化活动的需求,兰州市城区积极推动各类文化活动在夜晚开展。
例如,在城市中心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举办音乐会、舞蹈表演等大型演出活动;在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开展主题展览和讲座;在传统街巷举办民俗表演和传统手工艺品展销等。
这些夜间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市民对于艺术欣赏和知识学习的需求,还为兰州市城区夜间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加强安全保障措施随着兰州市城区夜间经济的快速发展,夜间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市民和游客的安全,兰州市加强了夜间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加强了公共交通的运营和管理,保障市民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其次,增加了夜间巡逻警力,加强对商业街区和热门夜间消费场所的巡查和管理。
此外,兰州市还积极引入智能监控设备,在城区建设智慧城市系统,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五、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尽管兰州市城区夜间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城管执法困境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精)
估,确保执法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优化执法手段和方法
推行非强制性执法手段
优先采用劝导、警告、约谈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减少执法冲突 ,增进执法效果。
科技助力执法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执法的精准性和 效率,降低执法成本。
引入第三方参与
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参与城管执法,形成政府、社 会共同治理的良好格局。
设定里程碑
设定关键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确保按计划推进。
效果评估与调整
制定评估标准
根据城管执法困境的实际 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评 估标准,以便对改进措施 进行客观评估。
定期开展评估
定期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 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 题和不足。
调整改进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对改进方 案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 改进措施更加符合实际需 求。
城管执法困境的原因分析与改进 措施精)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城管执法困境的原因分析 • 城管执法改进措施 • 实施措施与效果评估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城管执法概述
• 城管执法是指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 的执法活动,其职责范围涉及城市规划、市政设施、环境卫生 、公共交通等多个方面。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看到
智能化执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执法的 智能化、精准化,提高执法效率和公正性。
共建共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建共治 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持续改进措施建议
为了实现上述展望, 以下是一些持续改进 措施建议
投资科技研发:持续 投资科技研发,利用 最新技术提升执法效 率和公正性。例如, 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实 时违规检测,利用大 数据进行执法决策支 持。
《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摊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地摊经济的无序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管理难题、环境卫生问题等。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地摊经济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现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二、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治理现状1. 地摊经济的积极意义:地摊经济为城市带来了就业机会,丰富了市民的消费选择,活跃了城市经济。
2. 现有治理措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夜市、划定经营区域等,以规范地摊经济秩序。
(二)存在问题1. 无序经营:部分地摊存在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
2. 环境卫生问题:部分地摊经营者环保意识不强,产生的垃圾未能及时清理,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
3. 法律责任不明确:地摊经济在法律上缺乏明确界定,存在执法难题。
三、对策研究(一)规范管理措施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出台地摊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地摊经济的法律地位和经营范围。
2. 划定经营区域:根据城市规划,合理划定地摊经营区域,明确经营时间和范围。
3. 强化执法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对无证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二)促进可持续发展1. 鼓励创新经营模式:鼓励地摊经营者创新经营模式,如发展线上销售、增加特色产品等,提高地摊经济的竞争力。
2. 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可提供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政策,帮助地摊经营者渡过难关。
3. 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自律组织,推动地摊经营者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三)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 强化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地摊经营者的环保意识,确保垃圾得到及时清理和分类处理。
2. 增加环卫设施:在地摊经营区域增设垃圾桶、垃圾车等环卫设施,方便地摊经营者处理垃圾。
3.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地摊经济环境卫生的监管力度,对违反环境卫生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问题现状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规范城市秩序、维护市容环境、管理城市建设等。
然而,长期以来,城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滥用执法权力、粗暴执法行为、执法不规范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管理的公正性和效果。
以下将就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问题分析1.滥用执法权力城管执法人员在执行执法任务时,往往存在滥用执法权力的行为。
他们在执法中往往会超越执法权力的边界,以恶意执法的方式打击、报复一些特定的个人或单位。
另一些城管执法人员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甚至参与非法活动,损害了城市管理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2.粗暴执法行为在执行执法任务过程中,一些城管执法人员存在着粗暴、蛮横的执法行为。
他们常常以强制手段,甚至暴力手段对待违规者,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引起社会不满和争议。
3.执法不规范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规范的问题。
包括执法程序不清晰、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标准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执法工作的低效性和不确定性。
三、解决对策1.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要解决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建立起健全的监督机制。
应当设立专门的城市管理执法监督机构,加强对城管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举报、投诉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议,使城管执法行为合法、规范。
2.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针对城管执法人员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让执法人员明白执法的原则和底线,从而避免滥用权力、粗暴执法的现象。
3.规范执法程序在城管执法工作中,应当制定详细的执法程序和标准。
明确规定城管执法行为的程序和标准,避免执法人员随意执法、行为不规范,从而提高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强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促使市民了解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合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增强市民的法制观念和法治观念。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兰州市发展夜市经济的意见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兰州市发展夜市经济的意见
【法规类别】工商管理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兰政发[2016]50号
【发布部门】兰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7.21
【实施日期】2016.07.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兰州市发展夜市经济的意见
(兰政发〔2016〕50号 2016年7月21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
近年来,我市夜市经济快速发展,对解决群众就业、方便市民生活、发展休闲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仍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特色品牌效应不明显、环境卫生保障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完善、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等问题,制约了夜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夜市品质,改善夜市面貌,满足群众消费休闲需求,拓宽就业创业渠道,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发展我市夜市经济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扩大消费、服务民生为导向,以促进夜间消费、发展夜市经济为目标,以丰富业态种类、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日常管理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业态多元、靓丽美观、整洁卫生的夜市街区,着力发展形式多样的夜市消费,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鼓励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突出特色与差异化发展相结合,行业指导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主城区为重点,其他县区联动推进夜市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18年,全市建成市级特色型夜市街区4条、创业型夜市街区4条,创造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市建成市级特色型夜市街区8条、创业型夜市街区10条,创造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亿元,打造在国内具有知名度的夜市品牌。
夜市经济发展现状存在困难及建议
夜市经济发展现状存在困难及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夜市经济发展现状存在困难及建议的经验。
先说说现在夜市经济发展的困难吧。
首先就是管理方面,乱七八糟的感觉。
我曾经看到一个夜市,摊位摆放那叫一个乱啊,道路都堵得死死的,人走起来都费劲。
我觉得这是管理规则没到位,感觉管理者就是在瞎指挥似的。
哦对了还有卫生问题,有些夜市那地上垃圾到处都是,污水横流,这多影响客人的体验啊。
就像你去别人家做客,家里乱糟糟还臭烘烘的,你下次还想去吗?肯定不想啊。
然后就是同质化严重,你去这个夜市和那个夜市,卖的东西都差不多,小吃就那几样,小玩意也没啥新鲜的。
我之前在两个不同夜市看到居然有七八个摊位都在卖差不多的烤肠。
再说说竞争压力大。
现在电商这么发达,很多东西在网上就能买到,而且可能还更便宜。
夜市的东西虽然有个现买现得,体验感的优势,但是架不住价格有时候比网购高啊。
我就见过一个夜市,一个小饰品比网上同类型的贵了好几块钱呢。
那我觉得有啥建议呢?在管理上,管理者得定出详细又人性化的规则。
比如像某些商场,划好专门的摊位区域,规定好经营范围。
我见过一个夜市这样做之后,秩序明显好多了。
针对卫生问题,那必须定期检查,垃圾及时清理。
我觉得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哪个摊位卫生做得好,就给他一些租金减免之类的。
对于同质化的问题,我感觉可以鼓励摊主进一些新鲜的货。
像我知道有个夜市,管理者组织那些摊主去义乌小商品市场考察,回来后商品种类丰富多了。
竞标压力大这方面,我觉得摊主可以搞一些特色促销活动啊。
像有的夜市摊主会在特定时间买一送一,或者送一些小礼物啥的。
不过我也知道,我的这些建议肯定不是万能的,每个夜市都有自己的情况。
但我想只要用心去改善这些不足的地方,夜市经济总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
兰州夜市行政执法的困境及其出路选择
兰州夜市行政执法的困境及其出路选择作者:刘金龙陈志权常超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3期摘要“夜市”在各地的街角路口都很常见,尤其近些年其发展的速度尤其快,其发展一方面提供了很多闲散劳动力的就业岗位也方便了很多市民,但另一方面也给行政执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那么究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本文以兰州夜市为例,试图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夜市行政执法市场准入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160-01一、兰州夜市行政执法困境(一)法律制度不完善,不明确兰州市城管执法局目前用于夜市管理的行政执法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等。
其中对夜市管理有明确规定的,仅有《甘肃省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和城关区《夜市管理暂行办法》。
前者明显缺乏针对性,而后者仅是区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所能实施的范围及其法律效力都过低。
(二)夜市管理主体定位失误2008年5月,城关区正宁路,老酒泉路,永昌路,皋兰路四处夜市的开办权拍卖,一度成为兰州市最热点的新闻话题,但其后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得拍卖活动不了了之。
诚如兰州《鑫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所言:“夜市并不是一件可供收藏的古董,也不是一块可供开发的热土,一旦拍买到手,不但要为入市者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还要投入大量人力从事经常性的市场管理。
而且进入夜市的又基本是惨淡经营的小本买卖,想从他们身上榨取过多的油水,不但过于残忍而且几乎没有可能。
”因此在现阶段,夜市的开办(管理)权是不能轻易推向社会的,其重担必定还得由政府(尤其是各级城管执法局)承担。
夜市,作为市政建设的一部分,理当归属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范畴。
(三)行政执法效能低下市场准入由工商、质检等单位负责。
权力的交叉使得各方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面对重复执法的尴尬和执法空白的盲区,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夜市管理的行政执法效能低下。
兰州城区流动摊贩治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兰州城区流动摊贩治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摘要: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是困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一大难题。
如何化解城管执法与流动摊贩之间的矛盾,已成不可回避的问题。
基于对兰州城区流动摊贩治理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应对兰州流动摊贩执法管理的对策如下:加强市场建设,以疏为主,引摊入巷;取消围堵政策,建立分类管理长效机制;探索试行摊贩自治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流动摊贩;城管执法;治理随着甘肃省城市规模的扩大,遍布城区大街小巷的流动摊贩屡禁不止,成为新闻媒体曝光和社会聚焦的热点,同时也成为城管执法的重点和难点。
流动摊贩治理问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城管执法部门面临的一个难题。
本文基于对近几年兰州市四个主城区流动摊贩及城管执法管理履遇尴尬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期探讨解决城市执法中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治理难题。
一、兰州城区流动摊贩的构成流动摊贩,指没有固定经营场所、无许可证照、尚未依法注册且以流动形式经营的摊位。
兰州市四个主城区流动摊贩构成主体复杂,主要由四类人员组成:第一,外来流动人员。
一般在兰州市城中村租住,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法律观念,数量多、分布广,为了生存在街头摆卖经营,跟执法人员兜圈子、捉迷藏,善于钻空子,据调查,外来农民占外来流动摊贩的42%。
第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
文化素质相对高一些,有的多年受企业教育熏陶,有一定法律观念,因生活所迫才走上街头摆摊设点,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心存不满,情绪易激动,逆反心理强,下岗失业人员占总数的24%。
第三,少数民族经营者,文化水平较低,无固定收入,法制观念淡薄,大多占据繁华地段从事烧烤食品经营活动,严重影响市容卫生、交通秩序和城市形象,平时不服从管理,对抗执法,容易出现暴力抗法行为,占总数的21%。
第四,待业者占总数的10%。
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剧,一些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待业者也加入了流动摊贩的大军。
四是老弱病残人员。
大多无正常的生活来源,往往把自己划定为特殊公民,将生理缺陷作为索取的资本,占总数的5%。
城管部门夜市管理工作2023年度总结
城管部门夜市管理工作2023年度总结一、工作背景1.1 高速经济发展带来夜市数量增加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夜市在城市中逐渐兴起,并且数量不断增加。
夜市作为城市的特色之一,既能丰富市民的夜间生活,又能带动当地商业繁荣。
1.2 城管部门责任重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城管部门”)作为城市管理的主要执法部门,对夜市管理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夜市管理工作既涉及公共秩序维护,又关乎商家与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因此城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二、工作内容2.1 夜市规划管理在夜市规划管理方面,城管部门积极参与和指导了各地夜市规划的编制工作,促进夜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确保夜市健康有序发展。
2.2 日常巡查执法城管部门在夜市开放时间段加强巡查执法工作,严格查处经营者违规摆摊、乱倒垃圾、占用道路等违法行为,确保夜市秩序井然。
对于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等方面也加强了监督检查,保障市民的安全和权益。
2.3 纠正违法行为针对夜市管理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城管部门及时高效地采取了法律手段,严肃处理违法行为人,维护夜市的正常经营秩序。
2.4 建设夜市文明城市城管部门主动配合市政府的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夜市文明创建工作。
广泛组织夜市从业者学习文明经营知识,提高经营者的文明意识,建设和谐、有序的夜市环境。
三、工作成绩3.1 夜市数量稳步增长随着城市夜间经济的兴起,夜市数量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
夜市的发展不断壮大,给城市的夜间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活力。
3.2 夜市环境明显改善城管部门加大巡查执法力度,针对夜市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夜市的秩序井然,环境整洁,市民在夜市消费时获得了更好的体验。
3.3 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城管部门依法打击夜市中的各类违法行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夜市从业者普遍守法经营,积极配合城管部门营造良好的夜市经营环境。
3.4 夜市文明程度提升通过城管部门的努力,夜市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夜市的文明程度大大提升,夜市成为市民夜间休闲的首选场所。
整治夜市摊点情况汇报材料
整治夜市摊点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夜市在我市越来越受到市民和游客的喜爱,成为了城市夜生活的一大亮点。
然而,随着夜市的兴起,一些摊点存在着一些乱象,比如无证经营、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夜市的秩序和市容市貌。
为了整治夜市摊点情况,提升夜市管理水平,特向相关部门汇报整治夜市摊点情况的材料如下:一、存在的问题。
1. 无证经营,部分摊点无有效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存在无证经营的现象。
2. 占道经营,一些摊点占用道路和人行道经营,严重影响了交通和行人通行。
3. 噪音扰民,部分摊点在夜间经营时产生过大的噪音,严重扰乱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整治措施。
1.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无证经营摊点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
2. 规范摊点设置,对占道经营的摊点进行规范管理,引导其迁移到指定区域经营,确保畅通的交通和行人通道。
3. 控制噪音,加强对夜市摊点的噪音管理,规范经营时间和音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三、整治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夜市摊点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大部分摊点都取得了有效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无证经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占道经营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道路和人行道的通行秩序得到了恢复。
噪音扰民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夜市的经营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下一步工作。
1. 持续监管,加强对夜市摊点的日常监管力度,确保整治效果的持续稳定。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夜市摊点管理制度,规范摊点的经营行为,提升夜市管理水平。
3.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宣传引导,增强摊点经营者的法制观念,引导他们依法经营,共同维护夜市秩序。
五、结语。
整治夜市摊点情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市民的积极配合。
我们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努力打造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的夜市环境,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一个更加舒适、便利的夜生活空间。
文化夜市经营环境及发展战略分析研究
文化夜市经营环境及发展战略分析研究作者:王子晨李向荣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4年第20期摘要:在国家经济发展新阶段下,各个城市的旅游发展迎来全新的机遇。
城市文化商业旅游街区作为能满足旅客休闲娱乐及休闲体验等需求的重要旅游资源,也是展现城市旅游魅力和文化形象的真实载体。
黄河食渡作为兰州市首个带有“夜市2.0”模式,集商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街区,其所展现出的文化特色和商业价值对于提升兰州市旅游形象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文章从PEST和SWOT模型入手,分析黄河食渡夜市的独特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后续发展提出合适的发展战略,以期为城市形象建设在商文旅融合方面提供范例。
关键词:黄河食渡夜市;商文旅融合;SWOT模型;“夜市2.0”模式一、引言黄河食渡文化夜市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与九州大道交叉口、元通黄河大桥下,是一个由兰州市城关区政府主导,甘肃永升泓祥实业有限公司负责运作的助力兰州市“夜经济”发展勃兴的文化旅游项目,它集丝绸之路饮食、歌舞、时尚及历史等元素为一体,致力于通过全面打造兰州市夜经济新地标,满足广大市民及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
黄河食渡的规划建设,不仅是打造兰州城市新名片的文旅项目,同时也是“夜市2.0”模式在兰州市的首次尝试。
事实上,根据黄河食渡文化夜市相关负责人所述,所谓“夜市2.0”模式,是在“夜市1.0”模式以美食为主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展示与传播。
同时,传统的1.0模式,以为游客提供可单线双向游览的美食街为主,而黄河食渡則是兰州街、长安-天水陇东街和敦煌-西域风情街三条主要游览街道以及“兰州眼”主舞台区域的聚集,游客可以自由安排浏览路线和顺序。
根据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报告,夜经济是指在每晚6点至次日凌晨2点之间发生的各种服务业经济活动,包括商业、交通运输、餐饮、旅游和娱乐等第三产业。
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夜经济代表了城市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新-浅谈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精品
浅谈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自××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在城管执法收到这些显而易见的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城管执法队员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老同志,他们工作热情高,有着丰富的城管工作经验,但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相对缺乏,在法制意识渐强的今天,这与执法者身份不符,更与法制社会不符;还有一部分是新城管,他们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法律意识,同样有着满腔的工作热情,然而由于执法的特殊性,也使得这些执法队员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
如:自卑心理:部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群众对城管工作的不理解都不同程度的给城管执法者带来了自卑心理;矛盾心理:城管执法的对象一般是下岗职工、无业人员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这部分人中很多一家子就靠一个无证小摊点谋生,境况十分困难,这就使得执法队员在对他们执法时同情心与职责与法律相矛盾;厌烦心理:由于城管工作反复性较大,经常是反复清,清反复,时间一长,就会对工作失去兴趣,丧失信心,不认真履行职责,对违章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特权心理:执法队员执法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执法就是简单的处罚,自己头顶国徽,身穿制服,可以高高至上;不安心理:城管执法中常见的暴力抗法给城管队员心理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行政执法相对人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批外来工涌入××,有些外来务工人员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私开无证诊所,私设摊点,占道经营等行为屡(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见不鲜。
在他们想来,他们是靠劳动来养家糊口,既不偷又不抢,城管就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城管队员在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依法教育时,他们表面接受教育,实则跟城管队员玩起了游击战术,反正摊照摆,你城管队员到东,我就到西,你到西我就到东,这样对他们长期教育无用后,城管队员对他们的执法方式就容易变的简单粗暴的怪状中去。
关于兰州市城关区城管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兰州市城关区城管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高海峰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03期摘要:文明的城管执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城管执法工作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已经制约着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开展。
因此,要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明确专业管理和城管执法的功能定位,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程序将有利于城关区的城管执法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城管执法;存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05-02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于2005年9月,是城关区人民政府在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的职能部门。
在城关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城关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城市管理领域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目前城管执法工作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已经制约着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限制了行政执法效能的发挥,也影响了政府的威信和形象。
一、城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基本情况及综合执法范围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于2005年9月,设立7个执法中队,在编职工有283人,其中干部83人,工人200人。
2007年5月以街道为单位成立了24个执法中队、2个直属执法中队和张掖路执法中队。
现有正式在编执法人员463人,其中公务员及参公人员216人,大专以上学历占95%;工人247人,大专以上学历占65%。
另外城市协管员有276人。
综合执法范围主要有七大类:1)市容和环境卫生。
执法依据是《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第16条;2)规划建设管理。
执法依据是《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第20、21条;3)园林绿地管理。
执法依据是《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第22条;4)市政公共设施管理。
对加强夜市监管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夜市监管的几点思考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繁荣的"晴雨表”。
而作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夜市更是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夜市的繁荣,不仅能够为市民群众和中外游客提供丰富的夜生活还可以促进餐饮与商业互动、商业与旅游互动,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另外由于夜市经营成本相对较底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底收入人群的收入。
也正是出于这些方面的优势政府部门在夜市的培育与监管方面就显得政策优惠监管宽松从而使夜市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
一、夜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肯定夜市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当前夜市发展中普遍存在以下共性的问题:(一)主体资格合法性方面的问题。
根据《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市场举办者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根据该《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市场举办者具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商业用房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可以凭相关证明文件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市场名称登记。
《条例》还规定市场名称经核准登记后市场举办者方可从事市场招商、市场广告宣传等经营活动。
但是由于夜市以露天场地为经营场所不需要商业用房和基础配套设施等等加上夜市的举办者多为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老年协会等组织因此不具备市场名称核准登记的一些要件形成了市场登记上的一个空白与难点。
也因此目前夜市上从事经营活动的主体基本上是无照经营的。
(二)交易秩序方面的问题。
夜市中经营的商品由于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的群体所以经销的商品在品质等方面很难得到保障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商品质量上难以保障。
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加上夜市经营者自身素质与财力方面的问题进货时不会过多地考虑质地优良、经久耐用的商品也很少会有人依法去履行进货查验的义务而是看中价格低廉、美观适销的商品。
这样一来消费者从夜市购买的商品就得不到质量上的保障而且由于夜市中经营户的流动性强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有可能就找不到商家处理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城管执法的困境与出路探讨
城管执法的困境与出路探讨近年来,新闻媒体总会有城管与小贩的冲突报道,每每都会引起人民的关注,甚至是对城管执法的批判,城管执法一时间成为了热点问题,鉴于此,应该从立法,监督制度和经济等角度缓解城管与小贩的矛盾,分析城管执法困难的原因以及出路。
标签:执法困境;原因;出路1 城管执法的困境原因1.1 法制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特别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些群众因为存在侥幸心理,从众心理,取巧心理,习惯性的违法违规行为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在法治理念传播的道路上,执法力度仍欠火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贩为了节约成本占道经营破坏了城市的文明秩序,是法治理念缺乏的表现。
1.2 暴力执法现象的发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以往暴力执法现象的发生,暴露出执法队伍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为执法而违法的行为,使得执法的公信力受到严重的损害。
有些执法人员行为粗暴,态度蛮横,强抢硬砸,执法方式简单,缺少人关怀,执法程序,适用法律的随意性大,滥用职权等等。
严重损害了城管的形象,使得城管一时间成为不好的代名词。
执法者应当领先遵法守法,才能树立公信力,才能把法执行好,加强队伍建设,不容忽视。
1.3 社会对执法队伍存在偏颇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说,执法者代表的是强制力和公权力,是强势群体,而小商小贩自然就成了弱势群体,加上一些媒体的错误的指引,在执法的过程中,执法者受到的困难和阻挠往往会被忽略,执法者维护自身安全和正常的执法行为会被无限放大,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视角,加重了群众对执法工作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心情,进而扭曲了执法者的形象。
1.4 市场的需求为什么小贩屡禁不止,一方面是老百姓要吃饭,一些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老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做些小买卖补贴家用,这是他们获得生存的必须方式。
另一方面满足了市民的某种需求和便捷,一些上班族,低收入者为了方便和省钱选择了流动摊贩。
再者是减低了交易成本利益最大化,小贩收入相对比较高,没有什么交易成本,是无技术,无文化之人的最佳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 译林出版社. 2004 年版. [2][美]菲利普・ J ・库帕等著. 王巧玲等译. 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作者简介: 刘金龙, 兰州大学 2007 级外国语专业学生; 陈志权,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008 级学生; 常超,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2008 级学生。
・政法论坛・
2010 年 5 月 (上) Nhomakorabea兰州夜市行政执法的困境及其出路选择
刘金龙 陈志权 常 超
摘 要 “夜市” 在各地的街角路口都很常见, 尤其近些年其发展的速度尤其快, 其发展一方面提供了很多闲散劳动力的就 业岗位也方便了很多市民, 但另一方面也给行政执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那么究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本文以兰州夜市 为例, 试图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夜市 行政执法 市场准入 中图分类号: D67 一、 兰州夜市行政执法困境 (一) 法律制度不完善, 不明确 兰州市城管执法局目前用于夜市管理的行政执法依据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 等。其中对夜市管理有明确规定的, 仅有 《甘肃省城乡集市贸易 管理办法》和城关区《夜市管理暂行办法》 。前者明显缺乏针对 性, 而后者仅是区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所能实施的范围及其 法律效力都过低。 (二) 夜市管理主体定位失误 2008 年 5 月, 城关区正宁路, 老酒泉路, 永昌路, 皋兰路四处 夜市的开办权拍卖, 一度成为兰州市最热点的新闻话题, 但其后 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得拍卖活动不了了之。 诚如兰州 《鑫报》 发表的一篇评论所言: “夜市并不是一件可 供收藏的古董, 也不是一块可供开发的热土, 一旦拍买到手, 不但 要为入市者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还要投入大量人力从事经常性 的市场管理。 而且进入夜市的又基本是惨淡经营的小本买卖, 想 从他们身上榨取过多的油水, 不但过于残忍而且几乎没有可能。 ” 因此在现阶段, 夜市的开办 (管理) 权是不能轻易推向社会 的, 其重担必定还得由政府 (尤其是各级城管执法局) 承担。夜 市, 作为市政建设的一部分, 理当归属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范畴。 (三) 行政执法效能低下 市场准入由工商、 质检等单位负责。 权力的交叉使得各方执 法者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面对重复执法的尴尬和执法空白的盲区, 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夜市管理的行政执法效能低下。 (四) 夜市准入制度缺失 自兰州夜市出现以来, 一直没有明确的夜市准入制度, 夜市 经营者们也对于 “什么样的人可以参与夜市经营” 以及 “怎样合法 参与夜市经营” 的概念非常模糊。依照 《甘肃省城乡集市贸易管 理办法》 的规定, 夜市经营者应当申请营业执照, 从事食品经营者 还应当持有健康证, 另有几种特殊商品更是应当经过质检部门认 证。 但在兰州夜市中几乎所有经营者都没有相关行政许可手续, 部分摊主表示自己 “只是空闲时间出来摆摊, 没必要申请执照。 ” 二、 行政执法困境的出路选择 (一) 行政执法目的的重新定位 在社会学家吉登斯的著作中这样写道: “城市属于谁?成千 上万生活在经济增长边缘的城市用户对城市拥有的权利同样重 要, 但却通常不受重视。 ” 虽然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 发展总趋势,但是小市民传统的生产方式仍然具有极强的生命 力。 从 “管理夜市” 到 “服务夜市” , 政府一方面应当强调准入制度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92(2010)05-160-01 以保障夜市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另一方面也应当简化行政审批 手续, 为流动性较强的夜市经营者提供更简洁的准入方式。 同时, 夜市周边的设施建设和交通管制也应进入夜市管理的日程当中。 (二) 夜市管理行政执法权的重新配置 要有效解决夜市行政执法困境, 关键点在于解决行政执法权 的配置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夜市管理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 在条 件尚未成熟的今天, 不能也不应当轻率的将其管理权 “市场化” 。 其次,应当明确将夜市的行政处罚权集中由各区城管执法局行 使, 由兰州市城管执法局统一领导, 夜市准入的行政许可权由工 商部门集中行使, 赋予城管执法局及其执法人员更多的行政强制 权力和措施。 (三) 阳光下的权力运行机制 1. 建立有效的行政法制监督机制。从兰州夜市行政执法监 督的角度上来说, 首先要更多的引入人大和政府的 “异体问责” 制 度, 做到对执法者的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防止系统内的 包庇和姑息; 其次, 要切实落实个人负责制和首长负责制, 将违法 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机构和个人, 杜绝将违法责任 “踢皮球” 的现象。 2. 建立简洁直接的救济机制。 在现实中, 多数夜市经营者认 为对执法者的粗暴执法行为 “求告无门” , 由此引发相对人与执法 者发生频繁的直接冲突, 不但危害其人身安全, 更是导致双方的 矛盾不断升级, 令行政执法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对这一问题的对策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加强对行政复议法 和行政诉讼法的宣传力度, 引导夜市经营者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 身权益; 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投诉途径, 设置统一的投诉受理机构 和受诉案件解决程序, 充分发挥市民和媒体和其他组织的的监督 作用。 3. 加强行政执法者自身素质。 “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 时, 最大的困难在与必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 然后使政 府管理自身。 ” 每个行政执法者都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而这也就 成为权力被滥用的方式。国家和政府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监督机 制的建设, 但事实上 “根本不可能创造一个可以发现并控制所有 权力滥用行为的结构体系。 ” 因此我们在机制建设之外更多的需 要依赖行政执法者自身的道德责任感, 外在控制和内在约束双管 齐下, 以行政执法者自身的良知和责任感约束其行为, 让 “合法行 政, 合理行政, 程序正当, 高效便民, 诚实守信, 权责统一” 的依法 行政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