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合集下载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

CHAPTER 04
两直线的关系应用
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
01
解析几何是研究图形与坐标之间的关系,通过代数方法解决几
何问题。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解析几何中的基本问题。
直线的方程
02
在二维坐标系中,直线可以用一个或两个方程来表示。例如,
通过两点式、点斜式、截距式等可以求出直线的方程。
两直线的交点
两直线的斜率与截距
斜率的定义与计算
总结词
斜率是直线在平面上的一个重要属性,它表示直线相对于x轴 的倾斜程度。
详细描述
斜率是直线方程y=kx+b中k的值,它表示直线在y轴上的单 位长度内,x轴的变化量。如果k为正数,则直线向右上方倾 斜;如果k为负数,则直线向右下方倾斜。
截距的定义与计算
总结词
截距是直线与y轴和x轴相交的点,表示直线在坐标轴上的位置。
判断方法
斜率法
若两直线斜率相等且截距不等,则两 直线平行;若斜率不存在且截距相等 ,则两直线平行。
交点法
若两直线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或 重合;若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则两直线相交;若两直线有无数个 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
平行与垂直的性质
平行性质
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且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或斜率有关。
03
两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是两直线的交点。求两直线的交点
可以通过联立两直线的方程来求解。
三角函数图象中的应用
01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三角函数(如正弦、余弦、正切等)的图象是周期性的,这些图象在某
些部分表现出直线性。
02
三角函数与直线的交点
在三角函数的图象中,求直线与三角函数的交点可以通过将直线的方程

第讲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讲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2
从而得两条直线的交点为(9,-4), 又当 x=9,y=-4 时,有 9(m-1)+(-4)(2m-1)=m-5, 即点(9,-4)在直线(m-1)x+(2m-1)y=m-5 上, 故直线(m-1)x+(2m-1)y=m-5 都通过定点(9,-4).
证法二:∵(m-1)x+(2m-1)y=m-5, ∴m(x+2y-1)-(x+y-5)=0. 则直线(m-1)x+(2m-1)y=m-5 都通过直线 x+2y-1=0 与 x+y-5=0 的交点. 由方程组xx+ +2y-y-51==00. , 解得 x=9,y=-4,即过点(9,-4). 所以直线(m-1)x+(2m-1)y=m-5 经过定点(9,-4).
(1)l1与l2相交;(2)l1⊥l2;(3)l1∥l2;(4)l1,l2重合. 解题思路:根据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列式再求解.
解析:(1)由已知1×3≠m(m-2), 即m2-2m-3≠0,解得m≠-1且m≠3. 故当m≠-1且m≠3时,l1与l2相交. (2)当 1·(m-2)+m·3=0,即 m=12时,l1⊥l2. (3)当m-1 2=m3 且26m≠m3 ,即 m=-1 时,l1∥l2.
等于( D )
A.2
B.1
C.0
D.-1
4.(2010年上海)圆C:x2+y2-2x-4y+4=0的圆心到直线 3x+4y+4=0 的距离 d=__3__.
5.原点在直线l上的射影是P(-2,1),则l的斜率为__2_. 解析:kOP=-12=-12,则 kl=2.
考点1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例1:已知直线l1:x+my+6=0,l2:(m-2)x+3y+2m=0, 求m的值,使得:
证法三:∵(m-1)x+(2m-1)y=m-5, ∴m(x+2y-1)=x+y-5. 由 m 为任意实数,知关于 m 的一元一次方程 m(x+2y-1)= x+y-5 的解集为 R, ∴xx+ +2y-y-51==00. , 解得 x=9,y=-4. 所以直线(m-1)x+(2m-1)y=m-5 都通过定点(9,-4).

立体几何——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一)

立体几何——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一)

立体几何——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知识导学1.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包括:相交、平行、异面.3.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4: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4.异面直线.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及距离.5.反证法.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二、疑难知识导析1.异面直线是指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强调任何一个平面.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指经过空间任意一点作两条分别和异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一般通过平移后转化到三角形中求角,注意角的范围.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要求和两条异面直线垂直并且相交,4.异面直线的距离是指夹在两异面直线之间公垂线段的长度.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关键是找到它们的公垂线.5.异面直线的证明一般用反证法、异面直线的判定方法:如图,如果b,A且A,a,则a与b异面.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在正方体ABCD-A B C D中,O是底面ABCD的中心,M、N分别是棱DD、D C的中点,则直线OM( ).A .是AC和MN的公垂线.B .垂直于AC但不垂直于MN.C .垂直于MN,但不垂直于AC.D .与AC、MN都不垂直.错解:B.错因:学生观察能力较差,找不出三垂线定理中的射影.正解:A.[例2]如图,已知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H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求证:直线EG,FH,AC相交于一点.错解:证明:、F分别是AB,AD的中点,∥BD,EF=BD,又, GH∥BD,GH=BD,四边形EFGH是梯形,设两腰EG,FH相交于一点T,,F分别是AD.AC与FH交于一点.直线EG,FH,AC相交于一点正解:证明:、F分别是AB,AD的中点,∥BD,EF=BD, 又,GH∥BD,GH=BD,四边形EFGH是梯形,设两腰EG,FH相交于一点T,平面ABC,FH平面ACD,T面ABC,且T面ACD,又平面ABC平面ACD=AC,,直线EG,FH,AC相交于一点T.[例3]判断:若a,b是两条异面直线,P为空间任意一点,则过P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a,b 都平行.错解:认为正确.错因:空间想像力不够.忽略P在其中一条线上,或a与P确定平面恰好与b平行,此时就不能过P作平面与a平行.正解:假命题.[例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直线AB,BC,AD,DC分别与平面α相交于点E,G,H,F.求证:E,F,G,H四点必定共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分析:先确定一个平面,然后证明相关直线在这个平面内,最后证明四点共线.证明∵ AB//CD, AB,CD确定一个平面β.又∵AB ∩α=E,ABβ, Eα,Eβ,即 E为平面α与β的一个公共点.同理可证F,G,H均为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两个平面有公共点,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公共点的公共直线,∴ E,F,G,H四点必定共线.点评:在立体几何的问题中,证明若干点共线时,先证明这些点都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而后得出这些点都在二平面的交线上的结论.[例5]如图,已知平面α,β,且α∩β=.设梯形ABCD中,AD∥BC,且ABα,CDβ,求证:AB,CD,共点(相交于一点).分析:AB,CD是梯形ABCD的两条腰,必定相交于一点M,只要证明M在上,而是两个平面α,β的交线,因此,只要证明M∈α,且M∈β即可.证明:∵梯形ABCD中,AD∥BC,∴AB,CD是梯形ABCD的两条腰.∴ AB,CD必定相交于一点,设 AB ∩CD=M.又∵ ABα,CDβ,∴ M∈α,且M∈β.∴ M∈α∩β.又∵α∩β=,∴ M∈,即 AB,CD,共点.点评:证明多条直线共点时,与证明多点共线是一样的.[例6]已知:a,b,c,d是不共点且两两相交的四条直线,求证:a,b,c,d共面.分析:弄清楚四条直线不共点且两两相交的含义:四条直线不共点,包括有三条直线共点的情况;两两相交是指任何两条直线都相交.在此基础上,根据平面的性质,确定一个平面,再证明所有的直线都在这个平面内.证明 1?若当四条直线中有三条相交于一点,不妨设a,b,c相交于一点 A ∴直线d和A确定一个平面α.又设直线d与a,b,c分别相交于E,F,G,则 A,E,F,G∈α.∵ A,E∈α,A,E∈a,∴ aα.同理可证 bα,cα.∴ a,b,c,d在同一平面α内.2?当四条直线中任何三条都不共点时,如图.∵这四条直线两两相交,则设相交直线a,b确定一个平面α.设直线c与a,b分别交于点H,K,则 H,K∈α.又∵ H,K∈c,∴ cα.同理可证 dα.∴ a,b,c,d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α内.点评:证明若干条线(或若干个点)共面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由题给条件中的部分线(或点)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证明其余的线(或点)均在这个平面内.本题最容易忽视“三线共点”这一种情况.因此,在分析题意时,应仔细推敲问题中每一句话的含义.[例7]在立方体ABCD-A1B1C1D1中,(1)找出平面AC的斜线BD1在平面AC内的射影;(2)直线BD1和直线AC的位置关系如何?(3)直线BD1和直线AC所成的角是多少度?解:(1)连结BD, 交AC于点O .(2)BD1和AC是异面直线.(3)过O作BD1的平行线交DD1于点M,连结MA、MC,则∠MOA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AC和BD1所成的角.不难得到MA=MC,而O为AC的中点,因此MO⊥AC,即∠MOA=90°,∴异面直线BD1与AC所成的角为90°.[例8] 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为直角,PA⊥平面ABC,BD⊥PC,垂足为D,求证:AD⊥PC证明:∵PA ⊥平面ABC∴PA⊥BA又∵BA⊥AC ∴BA⊥平面PAC∴AD是BD在平面PAC内的射影又∵BD⊥PC∴AD⊥PC.(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四、典型习题导练1.如图, 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连结PA、PB、PC后,在包括AB、BC、CA的六条棱所在的直线中,异面直线的对数为( )A.2对B.3对C.4对D.6对2. 两个正方形ABCD、AB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则异面直线AC和BF所成角的大小为.3. 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体对角线DB1与面对角线BC1所成的角是,它们的距离是 .4.长方体中,则所成角的大小为_ ___.5.关于直角AOB在定平面α内的射影有如下判断:①可能是0°的角;②可能是锐角;③可能是直角;④可能是钝角;⑤可能是180°的角. 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6.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B⊥CD,AH⊥平面BCD,求证:BH⊥CD7.如图正四面体中,D、E是棱PC上不重合的两点;F、H分别是棱PA、PB上的点,且与P 点不重合.求证:EF和DH是异面直线.。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第二册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第二册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运用条件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能运用条件确定两平行或垂直直线的方程系数.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及其公式,两直线的夹角公式,能熟练运用公式解题.(二)能力训练点通过研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通过课题的引入,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定性、定量逐层深入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科渗透点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定性、定量逐步深入地研究问题的习惯.二、教材分析1.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点,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2.难点:启发学生把研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问题转化为考查两直线的斜率的关系问题.公式的记忆与应用.3.疑点:对于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课本上没有考虑,上课时要注意解决好这个问题.推导l1、l2的角公式时的构图的分类依据.三、活动设计提问、讨论、解答.四、教学过程(一)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这一节课,我们研究怎样通过两直线的方程来判断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为90°,互相平行;(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二)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设直线l1和l2的斜率为k1和k2,它们的方程分别是l1: y=k1x+b1; l2: y=k2x+b2.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由两直线的方向来决定的,两直线的方向又是由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决定的,所以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两平行与垂直的直线它们的斜率有什么特征.我们首先研究两条直线平行(不重合)的情形.如果l1∥l2(图1—29),那么它们的倾斜角相等:α1=α2.∴tgα1=tgα2.即k1=k2.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k1=k2,那么tgα1=tgα2.由于0°≤α1<180°,0°≤α<180°,∴α1=α2.∵两直线不重合,∴l1∥l2.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即eq \x( )要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存立.现在研究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形.如果l1⊥l2,这时α1≠α2,否则两直线平行.设α2<α1(图1—30),甲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方;乙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下方;丙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无论哪种情况下都有α1=90°+α2.因为l1、l2的斜率是k1、k2,即α1≠90°,所以α2≠0°.可以推出α1=90°+α2.l1⊥l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则它们互相垂直,即(三)例题例1 已知两条直线l1:2x—4y+7=0,L2:x—2y+5=0.求证:l1∥l2.证明两直线平行,需说明两个要点:(1)两直线斜率相等;(2)两直线不重合.证明:把l1、l2的方程写成斜截式:∴两直线不相交.∵两直线不重合,∴l1∥l2.例2求过点A(1,-4),且与直线2x+3y+5=0平等的直线方程.即2x+3y+10= 0.解法2 因所求直线与2x+3y+5=0平行,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3y+m=0,将A(1,-4)代入有m=10,故所求直线方程为2x+3y+10=0.例3 已知两条直线l1:2x—4y+7=0,l2:2x+y—5=0.求证:l1⊥l2.∴l1⊥l2.例4 求过点A(2,1),且与直线2x+y—10=0垂直的直线方程.解法1 已知直线的斜率k1=-2.∵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根据点斜式得所求直线的方程是就是x—2y=0.解法2 因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可设所求直线方程是x-2y+m=0,将点A(2,1)代入方程得m=0,所求直线的方程是x—2y=0.(四)两条直线的夹角两条直线l1和l2相交构成四个角,它们是两对对顶角.为了区别这些角,我们把直线l1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l2重合时所转的角,叫做l1到l2的角.图1-27中,直线l1到l2的角是θ1,l2到l1的角是θ2(θ1+θ2=180°).l1到l2的角有三个要点:始边、终边和旋转方向.现在我们来求斜率分别为k1、k2的两条直线l1到l2的角,设已知直线的方程分别是l1∶y=k1x+b1 l2∶y=k2x+b2如果1+k1k2=0,那么θ=90°,下面研究1+k1k2≠0的情形.由于直线的方向是由直线的倾角决定的,所以我们从研究θ与l1和l2的倾角的关系入手考虑问题.设l1、l2的倾斜角分别是α1和α2(图1—32),甲图的特征是l1到l2的角是l1、l2和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内角;乙图的特征是l1到l2的角是l1、l2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外角.tgα1=k1,tgα2=k2.∵θ=α2—α1(图1-32),或θ=π-(α1—α2)=π+(α2-α1),∴tgθ=tg(α2-α1).或tgθ=tg[π(α2—α1)]=tg(α2-α1).可得即eq \x( )上面的关系记忆时,可抓住分子是终边斜率减始边斜率的特征进行记忆.(五)夹角公式从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可能不大于直角,也可能大于直角,但我们常常只需要考虑不大于直角的角(就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简称夹角)就可以了,这时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六)例题解:k1=—2,k2=1.∴θ=arctg3≈71°34′.本例题用来熟悉夹角公式.例2 已知直线l1:A1x+B1y+C1=0和l2:A2x+B2y+C2=0(B1≠0、B2≠0、A1A2+B1B2≠0),l1到l2的角是θ,求证:证明:设两条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则这个例题用来熟悉直线l1到l2的角.例3等腰三角形一腰所在的直线l1的方程是x-2y-2=0,底边所在的直线l2的方程是x+y-1=0,点(—2,0)在另一腰上,求这腰所在直线l3的方程.解:先作图演示一腰到底的角与底到另一腰的角相等,并且与两腰到底的角与底到另一腰的角相等,并且与两腰的顺序无关.设l1、l2、l3的斜率分别是k1、k2、k3,l1到l2的角是θ1,l2到l3的角是θ2,则.因为l1、l2、l3所围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θ1=θ2.tgθ2=tgθ1=-3.解得k3=2.因为l3经过点(—2,0),斜率为2,写出点斜式为y=2[x-(-2)],即2x—y+4=0.这就是直线l3的方程.讲此例题时,一定要说明:无须作图,任一腰到底的角与底到另一腰的角都相等,要为锐角都为锐角,要为钝角都为钝角.(四)课后小结(1)斜率存在的不重合的两直线平行的等价条件;(2)两斜率存在的直线垂直的等价条件;(3)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的设法;(4)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的设法.(5)l1到l2的角的概念及l1与l2夹角的概念;(6)l1到l2的角的正切公式;(7)l1与l2的夹角的正切公式;(8)等腰三角形中,一腰所在直线到底面所在直线的角,等于底边所在直线到另一腰所在直线的角.五、布置作业1.7练习第1,2,3题习题三第3,10题。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两直线平行与重合的判定
两直线垂直的判定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通过比较两直线的斜率,可以 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 若两直线斜率相等且不重合, 则两直线平行;若两直线斜率 相等且重合,则两直线重合。
两直线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即, 若一直线的斜率为m,另一直线 的斜率为-1/m,则这两直线垂 直。
通过比较两直线的斜率,若斜率 相等且截距不等,则两直线平行。
相交关系
定义
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斜率不相等,则称两直线相 交。
性质
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且相交形成的角的大小 与两直线的斜率有关。
判定方法
通过比较两直线的斜率,若斜率不相等,则两直线相 交。
重合关系
定义
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斜率和截距都相等,则称两直线重合。
THANKS
感谢观看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 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和重合三 种。
直线的倾斜角是直线与x轴正方 向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是[0,π)。
直线的方程形式
一般式
Ax + By + C = 0(A、B不 同时为0)。
斜截式
y = kx + b(k是斜率,b是 截距)。
点斜式
两点式
y - y1 = k(x - x1)(k是斜率, (x1, y1)三个顶点分别为$A(1, 2)$,$B(-3, -2)$, $C(5, 6)$,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析
首先求出三角形ABC的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然后利用点 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三角形的高,最后利用底和高求出 三角形的面积。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a2 1 a

a a

2 1
;
k2


a 1 2a 3

1 a 2a 3
又两直线垂直k1 k2 1
即 a 2 1 a 1a 1 a 1 2a 3
(2)当a 1时, (a 2)x (1 a) y 3 0的斜率不存在
而(a 1)x (2a 3) y 2 0的斜率为0
§7. 3.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
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研究学习了两直线平行或垂直
的充要条件及其应用: 平行问题
1.当直线L1和直线L2的斜率都存在时
得到: l1 // l2 k1 k2且b1 b2
2.当直线L1和直线L2的斜率都不存在时
得到: l1 // l2 或两直线重合
3.当直线L1和直线L2的斜率有一条存在, 有一 条不存在时
两直线仍然垂直a 1也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a 1.
解法二: A1 a 2, A2 a 1; B1 1 a, B2 2a 3 又 两直线垂直 (a 2) (a 1) (1 a) (2a 3) 0 整理得(a 1) (a 1) 0 a 1
令y 0, 得x轴上的截距为a m 3
由题意得( m) ( m) 7
4
33
解得m 4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3x 4 y 4 0
三、课堂练习: 1.已知两点 A(7, 4),B( 5,6),求线段 AB的 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2.求经过点 A(2,1)且与直线 2x y 10 0垂直 的直线 l的方程。
一、先分析两直线平行的情况
分析:(1)当B1 0,B2 0时,把直线l1和l2化成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①两条直线平行:(ⅰ)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若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 (ⅱ)当直线l 1、l 2不重合且斜率都不存在时,l 1∥l 2. ②两条直线垂直:(ⅰ)如果两条直线l 1、l 2的斜率存在,设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1. (ⅱ)当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的斜率为0时,l 1⊥l 2. (2)两条直线的交点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l 1与l 2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的解.2.几种距离(1)两点P 1(x 1,y 1),P 2(x 2,y 2)之间的距离|P 1P 2|=x 2-x 12+y 2-y 12. (2)点P 0(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Ax 0+By 0+C |A 2+B 2.(3)两条平行线Ax +By +C 1=0与Ax +By +C 2=0(其中C 1≠C 2)间的距离d =|C 1-C 2|A 2+B2.选择题:设a ∈R ,则“a =1”是“直线l 1:ax +2y -1=0与直线l 2:x +(a +1)y +4=0平行”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充分性:当a =1时,直线l 1:x +2y -1=0与直线l 2:x +2y +4=0平行; 必要性:当直线l 1:ax +2y -1=0与直线l 2:x +(a +1)y +4=0平行时有a =-2或1; 所以“a =1”是“直线l 1:ax +2y -1=0与直线l 2:x +(a +1)y +4=0平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已知点(a,2)(a >0)到直线l :x -y +3=0的距离为1,则a 等于( ) B .2- 2 -1 +1解析 依题意得|a -2+3|1+1=1,解得a =-1+2或a =-1-2,∵a >0,∴a =-1+ 2.已知直线l 1:(3+m )x +4y =5-3m ,l 2:2x +(5+m )y =8平行,则实数m 的值为( ) A .-7 B .-1 C .-1或-7解析 l 1的斜率为-3+m 4,在y 轴上的截距为5-3m 4,l 2的斜率为-25+m ,在y 轴上的截距为85+m .又∵l 1∥l 2,由-3+m 4=-25+m得,m 2+8m +7=0,得m =-1或-7.m =-1时,5-3m 4=85+m =2,l 1与l 2重合,故不符合题意;m =-7时,5-3m 4=132≠85+m =-4,符合题意已知两条直线l 1:(a -1)·x +2y +1=0,l 2:x +ay +3=0平行,则a 等于( ) A .-1 B .2 C .0或-2 D .-1或2解析 若a =0,两直线方程为-x +2y +1=0和x =-3,此时两直线相交,不平行,所以a ≠0.当a ≠0时,若两直线平行,则有a -11=2a ≠13,解得a =-1或a =2,选D.已知点O (0,0),A (0,b ),B (a ,a 3).若△OAB 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 A .b =a 3 B .b =a 3+1aC .(b -a 3)⎝ ⎛⎭⎪⎫b -a 3-1a =0D .|b -a 3|+⎪⎪⎪⎪⎪⎪b -a 3-1a =0解析 若以O 为直角顶点,则B 在x 轴上,则a 必为0,此时O ,B 重合,不符合题意;若∠A =π2,则b =a 3≠0,若∠B =π2,根据垂直关系可知a 2·a 3-b a =-1,所以a (a 3-b )=-1,即b -a 3-1a =0,以上两种情况皆有可能,故只有C 满足条件.已知过点A (m +1,0),B (-5,m )的直线与过点C (-4,3),D (0,5)的直线平行,则m 的值为( ) A .-1 B .-2 C .2 D .1 解析 由题意得:k AB =m -0-5-m +1=m -6-m ,k CD =5-30--4=12.由于AB ∥CD ,即k AB =k CD ,所以m-6-m =12,所以m =-2当0<k <12时,直线l 1:kx -y =k -1与直线l 2:ky -x =2k 的交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析 解方程组⎩⎨⎧kx -y =k -1,ky -x =2k 得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k k -1,2k -1k -1,因为0<k <12,所以k k -1<0,2k -1k -1>0,故交点在第二象限.若直线l 1:y =k (x -4)与直线l 2关于点(2,1)对称,则直线l 2经过定点( )A .(0,4)B .(0,2)C .(-2,4)D .(4,-2)解析 直线l 1:y =k (x -4)经过定点(4,0),其关于点(2,1)对称的点为(0,2),又直线l 1:y =k (x -4)与直线l 2关于点(2,1)对称,故直线l 2经过定点(0,2).从点(2,3)射出的光线沿与向量a =(8,4)平行的直线射到y 轴上,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x +2y -4=0B .2x +y -1=0C .x +6y -16=0D .6x +y -8=0 解析 由直线与向量a =(8,4)平行知:过点(2,3)的直线的斜率k =12,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 -3=12(x -2),其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2),又点(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2,3),所以反射光线过点(-2,3)与(0,2),由两点式知A 正确.填空题:已知a ,b 为正数,且直线ax +by -6=0与直线2x +(b -3)y +5=0互相平行,则2a +3b 的最小值为_____解析 由于直线ax +by -6=0与直线2x +(b -3)y +5=0互相平行,所以a (b -3)=2b ,即2a +3b=1(a ,b 均为正数),所以2a +3b =(2a +3b )⎝ ⎛⎭⎪⎫2a +3b =13+6⎝ ⎛⎭⎪⎫b a +a b ≥13+6×2b a ·a b =25(当且仅当ba=ab ,即a =b =5时取等号)若直线(3a +2)x +(1-4a )y +8=0与(5a -2)x +(a +4)y -7=0垂直,则a =________ 解析 由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得(3a +2)(5a -2)+(1-4a )(a +4)=0,解得a =0或a =1.已知两直线方程分别为l 1:x +y =1,l 2:ax +2y =0,若l 1⊥l 2,则a =________. 解析 ∵l 1⊥l 2,∴k 1k 2=-1,即a2=-1,解得a =-2.已知直线y =kx +2k +1与直线y =-12x +2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方程组⎩⎨⎧y =kx +2k +1,y =-12x +2,解得⎩⎪⎨⎪⎧x =2-4k2k +1,y =6k +12k +1.(若2k +1=0,即k =-12,则两直线平行),∴交点坐标为⎝⎛⎭⎪⎫2-4k 2k +1,6k +12k +1, 又∵交点位于第一象限,∴⎩⎪⎨⎪⎧2-4k 2k +1>0,6k +12k +1>0,解得-16<k <12.直线l 过点P (-1,2)且到点A (2,3)和点B (-4,5)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 解析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 (x +1),即kx -y +k +2=0. 由题意知|2k -3+k +2|k 2+1=|-4k -5+k +2|k 2+1,即|3k -1|=|-3k -3|,∴k =-13.∴直线l 的方程为y -2=-13(x +1),即x +3y -5=0.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1,也符合题意.过点P (0,1)作直线l ,使它被直线l 1:2x +y -8=0和l 2:x -3y +10=0截得的线段被点P 平分,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 设l 1与l 的交点为A (a,8-2a ),则由题意知,点A 关于点P 的对称点B (-a,2a -6)在l 2上,代入l 2的方程得-a -3(2a -6)+10=0,解得a =4,即点A (4,0)在直线l 上,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x +4y -4=0与直线l 1:3x +2y -6=0和直线l 2:6x +4y -3=0等距离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解析 l 2:6x +4y -3=0化为3x +2y -32=0,所以l 1与l 2平行,设与l 1,l 2等距离的直线l 的方程为3x +2y +c =0,则:|c +6|=|c +32|,解得c =-154,所以l 的方程为12x +8y -15=0.已知两直线l 1:ax -by +4=0和l 2:(a -1)x +y +b =0,若l 1∥l 2,且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则a +b =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a +ba -1=0,4a 2+-b 2=|b |a -12+1.解得⎩⎨⎧a =2,b =-2或⎩⎨⎧a =23,b =2经检验,两种情况均符合题意,∴a +b 的值为0或83已知直线l 1:ax +y -1=0,直线l 2:x -y -3=0,若直线l 1的倾斜角为π4,则a =______;若l 1⊥l 2,则a =________;若l 1∥l 2,则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为_______ 解析 若直线l 1的倾斜角为π4,则-a =k =tan45°=1,故a =-1;若l 1⊥l 2,则a ×1+1×(-1)=0,故a =1;若l 1∥l 2,则a =-1,l 1:x -y +1=0,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d =|1--3|1+1=2 2.已知直线l :2x -3y +1=0,点A (-1,-2),则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 设A ′(x ,y ),由已知得⎩⎪⎨⎪⎧y +2x +1×23=-1,2×x -12-3×y -22+1=0,解得⎩⎪⎨⎪⎧x =-3313,y =413,故A ′⎝⎛⎭⎪⎫-3313,413.解答题:已知两直线l 1:x +y sin α-1=0和l 2:2x ·sin α+y +1=0,求α的值,使得: (1)l 1∥l 2; (2)l 1⊥l 2.解 (1)当sin α=0时,直线l 1的斜率不存在,l 2的斜率为0,显然l 1不平行于l 2. 当sin α≠0时,k 1=-1sin α,k 2=-2sin α,要使l 1∥l 2,需-1sin α=-2sin α,即sin α=±22. 所以α=k π±π4,k ∈Z ,此时两直线的斜率相等.故当α=k π±π4,k ∈Z 时,l 1∥l 2.(2)因为A 1A 2+B 1B 2=0是l 1⊥l 2的充要条件,所以2sin α+sin α=0,即sin α=0,所以α=k π,k ∈Z .故当α=k π,k ∈Z 时,l 1⊥l 2.如图,设一直线过点(-1,1),它被两平行直线l 1:x +2y -1=0,l 2:x +2y -3=0所截的线段的中点在直线l 3:x -y -1=0上,求其方程.解 与l 1、l 2平行且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x +2y -2=0.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 +2y -2)+λ(x -y -1)=0,即(1+λ)x +(2-λ)y -2-λ=0.又直线过(-1,1),∴(1+λ)(-1)+(2-λ)·1-2-λ=0,解得λ=-13.∴所求直线方程为2x +7y -5=0.正方形的中心为点C (-1,0),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 +3y -5=0,求其他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 点C 到直线x +3y -5=0的距离d =|-1-5|1+9=3105.设与x +3y -5=0平行的一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x +3y +m =0(m ≠-5),则点C 到直线x +3y +m =0的距离d =|-1+m |1+9=3105,解得m =-5(舍去)或m =7,所以与x +3y -5=0平行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x +3y +7=0. 设与x +3y -5=0垂直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3x -y +n =0,则点C 到直线3x -y +n =0的距离d =|-3+n |1+9=3105,解得n =-3或n =9,所以与x +3y -5=0垂直的两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是3x -y -3=0和3x -y +9=0.已知直线l :2x -3y +1=0,求直线m :3x -2y -6=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直线m ′的方程 解 在直线m 上任取一点,如M (2,0),则M (2,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M ′必在直线m ′上.设对称点M ′(a ,b ),则⎩⎪⎨⎪⎧2×⎝ ⎛⎭⎪⎫a +22-3×⎝ ⎛⎭⎪⎫b +02+1=0,b -0a -2×23=-1,解得⎩⎪⎨⎪⎧a =613,b =3013,∴M ′⎝ ⎛⎭⎪⎫613,3013.设直线m 与直线l 的交点为N ,则由⎩⎨⎧2x -3y +1=0,3x -2y -6=0,得N (4,3).又∵m ′经过点N (4,3).∴由两点式得直线m ′的方程为9x -46y +102=0.求与直线3x +4y +1=0平行且过点(1,2)的直线l 的方程. 解 依题意,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 +c =0 (c ≠1), 又因为直线过点(1,2),所以3×1+4×2+c =0,解得c =-11.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3x +4y -11=0.求经过两直线l 1:x -2y +4=0和l 2:x +y -2=0的交点P ,且与直线l 3:3x -4y +5=0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解 解方程组⎩⎨⎧x -2y +4=0,x +y -2=0,得P (0,2).因为l 3的斜率为34,且l ⊥l 3,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43,由斜截式可知l 的方程为y =-43x +2,即4x +3y -6=0.已知△ABC 的顶点A (5,1),AB 边上的中线CM 所在直线方程为2x -y -5=0,AC 边上的高BH 所在直线方程为x -2y -5=0,求直线BC 的方程.解 依题意知:k AC =-2,A (5,1),∴l AC 为2x +y -11=0, 联立l AC 、l CM 得⎩⎨⎧2x +y -11=0,2x -y -5=0,∴C (4,3).设B (x 0,y 0),AB 的中点M 为(x 0+52,y 0+12),代入2x -y -5=0,得2x 0-y 0-1=0,∴⎩⎨⎧2x 0-y 0-1=0,x 0-2y 0-5=0,∴B (-1,-3),∴k BC =65,∴直线BC 的方程为y -3=65(x -4),即6x -5y -9=0.已知直线l 经过直线l 1:2x +y -5=0与l 2:x -2y =0的交点. (1)若点A (5,0)到l 的距离为3,求l 的方程; (2)求点A (5,0)到l 的距离的最大值.解 (1)易知l 不可能为l 2,可设经过两已知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2x +y -5)+λ(x -2y )=0,即(2+λ)x +(1-2λ)y -5=0,∵点A (5,0)到l 的距离为3,∴|10+5λ-5|2+λ2+1-2λ2=3,即2λ2-5λ+2=0,∴λ=2,或λ=12,∴l 的方程为x =2或4x -3y -5=0.(2)由⎩⎨⎧2x +y -5=0,x -2y =0,解得交点P (2,1),如图,过P 作任一直线l ,设d 为点A 到l 的距离,则d ≤PA (当l ⊥PA 时等号成立).∴d max =PA =5-22+0-12=10.专项能力提升若点(m ,n )在直线4x +3y -10=0上,则m 2+n 2的最小值是 ( ) A .2 B .2 2 C .4 D .23 解析 因为点(m ,n )在直线4x +3y -10=0上,所以4m +3n -10=0.欲求m 2+n 2的最小值可先求m -02+n -02的最小值,而m -02+n -02表示4m +3n -10=0上的点(m ,n )到原点的距离,如图.当过原点的直线与直线4m +3n -10=0垂直时,原点到点(m ,n )的距离最小为2.所以m 2+n 2的最小值为4.已知直线l :y =12x -1,(1)求点P (3,4)关于l 对称的点Q ; (2)求l 关于点(2,3)对称的直线方程.解 (1)设Q (x 0,y 0),由于PQ ⊥l ,且PQ 中点在l上,有⎩⎪⎨⎪⎧y 0-4x 0-3=-2,y 0+42=12·x 0+32-1,解得⎩⎪⎨⎪⎧x 0=295,y 0=-85,∴Q ⎝ ⎛⎭⎪⎫295,-85.(2)在l 上任取一点,如M (0,-1),则M 关于点(2,3)对称的点为N (4,7).∵当对称点不在直线上时,关于点对称的两直线必平行,∴所求直线过点N 且与l 平行, ∴所求方程为y -7=12(x -4),即为x -2y +10=0.。

中职数学教案: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全2课时)

中职数学教案: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全2课时)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2教案编号:备课组别数学上课日期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题§8.4.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教学目标1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通过解直线方程组求两条直线交点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类比分析的能力重点求两条直线的交点难点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理解教法引导探究,讲练结合教学设备多媒体一体机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一新课引入平面内两条直线,若不平行(或重合),则必然相交,交于一点;如何通过直线方程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二新知探究1 已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的方程,若两条直线不平行(或重合),则必然相交,且交点坐标是唯一确定的,如何求交点坐标呢?2求两条直线交点的方法——解方程组设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是::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五小结作业求两条直线的交点方法是解方程组:这个方程组的解就是两直线交点的坐标.作业布置:P80练习1、2板书设计§8.4.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两条直线的交点求法解方程组二、例题三、习题教后札记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2教案编号:教学内容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说明:为了降低难度,设定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有斜率存在。

结合图形,归纳结论一般地,如果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是若它们平行,则它们倾斜角相等,斜率相等.所以l1∥l2,21kk=⇒且;21bb≠反之,若,21kk=且;21bb≠则倾斜角相等,则l1∥l2,即,21kk=且⇒≠21bb l1∥l2,因此,当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21,kk时,有l1∥l2,21kk=⇔且;21bb≠(板书)【引导分析】直线方程为一般式时,判断平行的步骤.三例题讲解例3.判断下列直线是否平行:(1)直线l1:2x-y=0 和l2:x+2y-3=0;(2)直线l1:x-y=0 和l2:2x-2y-3=0师生共同解题(板书)解:(1)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是,即,21kk≠两条直线不平行.(2)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是1,121==kk,。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知识概述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两种.(1)相交线: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这个公共点叫做交点.(2)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注意:互相重合的直线通常看做一条直线.2、对顶角如图,∠1和∠3,∠2和∠4有一个公共顶点,且∠1的两边分别是∠3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3、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4、补角和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如图,∠1+∠2=180°,则说∠1与∠2互为补角,即∠1是∠2的补角,同时∠2也是∠1的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5、余角、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6、垂线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直线AB与CD互相垂直,记作“AB⊥CD”,读作“AB垂直于CD”.若直线与直线m垂直,记作.7、垂线性质(1)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①两直线垂直的位置关系是用角来刻画的;②两直线垂直并不限于横平竖直的位置,要善于认识不同位置图形的垂直情况今后遇到线段、射线间的垂直,都是指它们所在直线互相垂直,垂足可能在线段(或射线)上,也可能在线段的(或射线的反向)延长线上.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注意:垂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距离:是一个数量,这个数量是垂线段的长度.(2)过点O画CD的垂线.例8、如图,CD⊥AB,垂足为D,AC⊥BC,垂足为C.图中线段的长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距离的线段有()A.1条 B.3条C.5条 D.7条例9: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M=90°.(1)如图1,若OC平分∠AOM ,求∠AOD的度数;(2)如图2,若∠BOC=4∠NOB,且OM平分∠NOC,求∠MON的度数.练习:1、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CD.垂足为O,则图中∠AOE和∠DOB的关系是()A.同位角B.对顶角C.互为补角D.互为余角2、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A.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B.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C.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D.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线的垂线段的长度3、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垂直的语句是()A.对顶角相等B.两邻角的和等于180°C.所成的四个角均相等D.同角的补角相等4、如图,△ABC中,∠C=90°,AC=3,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长不可能是()A.2.5 B.3 C.4 D.55、已知∠α是锐角,∠α与∠β互补,∠α与∠γ互余,则∠β-∠γ的值等于()A.45°B.60°C.90°D.180°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B.P是直线l外一点,A,B,C分别是l上的三点,已知PA=1,PB=2,PC=3,则点P 到l的距离一定是1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钝角的补角一定是锐角8、若AO⊥BO,垂足为O,∠AOC∶∠AOB=2∶9,则∠BOC的度数等于()A.20°B.70°C.110°D.70°或110°9、如图,OA⊥OB,OC⊥OD,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AOC=∠AOD B.∠AOD=∠BODC.∠AOC=∠BOD D.以上都不对二、解答题10、如图,直线EF、BC相交于点O,∠AOC是直角,∠AOE=115°,求∠COF的度数.1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多少个不同的对顶角?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多少对不同的对顶角?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多少对不同的对顶角?试根据此规律,归纳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多少对不同的对顶角.12、已知,如图,AB⊥CD于O点,EF过O点,∠COE∶∠BOF=2∶7,求∠AOE的度数.13、一个角的补角和这个角的余角的2倍互为补角,求这个角的度数.14、如图,直线AB、CD、EF交于一点O,且OF平分∠DOB,那么OE是不是∠AOC的平分线?为什么?。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例 3 求经过两条直线 2x+3y+1=0 和 x-3y+4=0 的交 点,并且垂直于直线 3x+4y-7=0 的直线方程.
【思路】 (1)先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再由两线的垂直 关系得到所求直线的斜率,最后由点斜式可得所求直线方程. (2)因为所求直线与直线 3x+4y-7=0 垂直, 两条直线的斜 率互为负倒数,所以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4x-3y+m=0,将两 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代入求出 m 值,就得到所求直线方程.
5 7 ∴交点为(- , ). 3 9
∵所求直线与 3x+4y-7=0 垂直, 4 ∴所求直线的斜率 k= . 3 7 4 5 由点斜式,得 y- = (x+ ). 9 3 3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4x-3y+9=0.
方法二 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4x-3y+m=0. 5 x=-3, 将方法一中求得的交点坐标 y=7. 9 5 7 代入上式得 4· (- )-3·+m=0. 3 9 ∴m=9.代入所设方程.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4x-3y+9=0.
1 2 【答案】 a=2,垂足坐标为( ,- )或 a=-3,垂足坐 2 3 9 2 标为(- , ) 17 17
例 2
(2013· 北京东城区)若 O(0,0),A(4,-1)两点到直线
ax+a2y+6=0 的距离相等,则实数 a=________.
|4a-a2+6| 6 2 【解析】 由题意,得 2 4= ,即 4 a - a + 2 4 a +a a +a 6=± 6,解之得 a=0 或-2 或 4 或 6.检验得 a=0 不合题意,所 以 a=-2 或 4 或 6.
(1)当 m=4 时,直线 l1 的方程为 4x+8y+n=0,把 l2 的方 程写成 4x+8y-2=0. |n+2| ∴ = 5,解得 n=-22 或 n=18. 16+64 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2x+4y-11=0 或 2x+4y+9=0.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基础)知识讲解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基础)知识讲解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初步理解同一平面内的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相交线和平行线;2.了解对顶角、补角、余角,知道对顶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 理解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掌握垂直的定义及性质;4.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要点梳理】要点一、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要点诠释:(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直线平行,用符号“∥”表示. 如下图,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CD或a∥b.(2)互相重合的直线通常看做一条直线,两条线段或射线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3)相交线: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这个公共点叫做交点.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要点二、对顶角、补角、余角1.余角与补角(1)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类似地,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2)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要点诠释:(1)互余互补指的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而与它们的位置无关.(2)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2.对顶角(1)定义:由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相对)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要点诠释:(1)对顶角满足的条件:①相等的两个角;②有公共顶点且一角的两边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2)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产生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时,除了产生对顶角外,还会产生邻补角,邻补角满足的条件:①有公共顶点;②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3)邻补角一定互为补角,但互为补角的角不一定是邻补角.(2)性质:对顶角相等.要点三、垂线1.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如下图.要点诠释:⊥;(1)记法:直线a与b垂直,记作:a b直线AB和CD垂直于点O,记作:AB⊥CD于点O.(2) 垂直的定义具有二重性,既可以作垂直的判定,又可以作垂直的性质,即有:∠=°判定90AOCCD⊥AB.性质2.垂线的画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通过直角三角板来画,具体方法是使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所画直线就为已知直线的垂线(如图所示).要点诠释:(1)如果过一点画已知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时,指的是它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可能在射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也可能在线段的延长线上.(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为垂线段.3.垂线的性质:(1)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要点诠释:(1)性质(1)成立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有”表示存在,“只有”表示唯一,“有且只有”说明了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2)性质(2)是“垂线段最短.”实际上,连接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各点的线段有无数条,但只有一条最短,即垂线段最短.在实际问题中经常应用其“最短性”解决问题.4.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要点诠释:(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不能说垂线段是距离;(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要从已知条件中找出垂线段或画出垂线段,然后计算或度量垂线段的长度.【典型例题】类型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如图,在正方体中:(1)与线段AB平行的线段_________;(2)与线段AB相交的线段______;(3)与线段AB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线段______.【答案】(1)CD、A1B1、C1D1;(2)BC、B B1、A1A、AD;(2)A1D1、D1D、B1C1、CC1.【解析】(1)与线段AB平行的线段的种类为:①直接与AB平行,②与平行于AB的线段平行.(2)与线段AB相交的线段的种类为:①交于B点的线段,②交于A点的线段.(3)用排除法,在正方体中除了线段AB外还有11条棱,在这11条棱中排除(1)(2)中的线段,便得到与线段AB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线段.【总结升华】考查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定义.类型二、对顶角、补角、余角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1=65°,求∠2、∠3、∠4的度数.【思路点拨】观察图形可以得到一些角的和差关系.【答案与解析】解:∵∠1+∠2=180°,∠1=65°,∴∠2=180°-65°=115°.又∵∠3=∠1=65°,同理,∠4=∠2=115°.综上得,∠3=∠1=65°,∠4=∠2=115°.【总结升华】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只要已知其中一个角,就可以求出另外三角.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两直线相交,已知∠l与∠2的度数之比为3:2,求∠1与∠2的度数.【答案】解:设∠1与∠2的度数分别为3x和2x.根据题意,得3x+2x=180°.解这个方程得x=36°,所以3x=108°,2x=72°.答: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108°,72°.类型三、垂线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有()①一条直线的垂线只有一条.②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两直线相交,则交点叫垂足.④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四个角一定都是直角.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C【解析】正确的是:②④【总结升华】充分理解垂直的定义与性质.举一反三:【变式】直线l外有一点P,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A.点P到直线l的垂线的长度.B.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C.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长度.D.点P到直线l的垂线.【答案】C4. (山东济宁)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于点O,∠COE=55°.则∠BOD的度数为().A.40°B.45°C.30°D.35°【答案】D【解析】要求∠BOD,只要求出其对顶角∠AOC的度数即可.为此要寻找∠AOC与∠COE 的数量关系.因为EO⊥AB,所以∠AOE=90°,所以∠AOC=∠AOE-∠COE=90°-55°=35°,所以∠BOD=AOC=35°.【总结升华】图形的定义既可以作为判定图形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该图形具备的性质.举一反三:【变式】如图, 直线AB和CD交于O点, OD平分∠BOF, OE ⊥CD于点O, ∠AOC=40 ,则∠EOF=_______.【答案】130°.5.如图所示,要把水渠中的水引到水池C,在渠岸AB的什么地方开沟,才能使沟最短?画出图来,并说明原因.【思路点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而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答案与解析】解:如图,过点C作CD⊥AB,垂足为D.所以在点D沿CD开沟,才能使沟最短,原因是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总结升华】“如何开沟、使沟最短”,实质上是如何过C点向AB引线段,使线段最短,这就是最熟悉的垂线的性质的应用.举一反三:【变式】(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答案】解:(1)能画无数条;(2)能画一条;(3)能画一条.。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新教材)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新教材)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目的: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会由直线方程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通过教学,提倡形式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注意解析几何思想方法的 渗透,同时,注意思考的严密性,表述的规范性,培养形式探索、概括能力。

过程:一、复习提问1、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2、两条直线的倾斜角相等,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反过来是否成立?3、“βα=”是“βαtan tan =”的什么条件?4、在解析几何中是利用什么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 二、新课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设问1:已知直线1l 、2l 的斜截式方程为1l :11b x k y +=,2l :22b x k y += 求证:1l ∥2l 的充要条件是21k k =且21b b ≠。

必有性:如果1l ∥2l ,那么21b b ≠,它们的倾斜角相等21αα=, ∴21tan tan αα=,即21k k =充分性:如果21k k =,即21tan tan αα=。

∵︒<≤︒18001α,︒<≤︒18002α ∴21αα=,又21b b ≠,即两直线不重合,∴1l ∥2l 当直线1l 、2l 有斜截式方程1l :11b x k y +=,2l :22b x k y +=时, 直线1l ∥2l 的充要条件是21k k =且21b b ≠设问2:已知直线1l 、2l 的方程为1l :0111=++C y B x A ,2l :0222=++C y B x A )0,0(222111≠≠C B A C B A求证:1l ∥2l 的充要条件是212121C C B B A A ≠= 设问3:已知两条直线的方程,如何判断两条直线平行?例1、两条直线1l :0742=+-y x 2l :052=+-y x 。

求证:1l ∥2l 证一:(见教材55页略)2证二:∵572412≠--=,∴1l ∥2l 例2、求使直线12=-ay x 和122=-ay x 平行的实数a 的取值。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含答案)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含答案)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知识清单】:1.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1)易忽视斜率是否存在,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可根据条件进行判断,若无斜率,要单独考虑. (2)比例式A 1A 2与B 1B 2,C 1C 2的关系容易记住,在解答选择、填空题时,建议多用比例式来解答.2.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求法: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2y +C 2=0的解.3.距离注意:运用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时易忽视两方程中的x ,y 的系数分别相等这一条件,盲目套用公式导致出错.【考点突破】:考点一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1.(2016·重庆巴蜀中学模拟)若直线ax +2y +1=0与直线x +y -2=0互相垂直,那么a 的值等于( ) A .1 B .-13C .-23D .-2解析:选D 由a ·1+2·1=0得a =-2,故选D.2.(2016·金华十校模拟)“直线ax -y =0与直线x -ay =1平行”是“a =1”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由直线ax -y =0与x -ay =1平行得a 2=1,即a =±1,所以“直线ax -y =0与x -ay =1平行”是“a =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过点(1,0)且与直线x -2y -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x -2y +1=0 C .2x +y -2=0D .x +2y -1=0解析:选A 依题意,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 -2y +a =0,由于点(1,0)在所求直线上,则1+a =0,即a =-1,则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 -2y -1=0.考点二 距离问题(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已知A (4,-3),B (2,-1)和直线l :4x +3y -2=0,在坐标平面内求一点P ,使|PA |=|PB |,且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解:设点P 的坐标为(a ,b ). ∵A (4,-3),B (2,-1),∴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为(3,-2). 而AB 的斜率k AB =-3+14-2=-1,∴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2=x -3, 即x -y -5=0.∵点P (a ,b )在直线x -y -5=0上, ∴a -b -5=0.①又点P (a ,b )到直线l :4x +3y -2=0的距离为2,∴|4a +3b -2|5=2, 即4a +3b -2=±10,②由①②联立可得⎩⎪⎨⎪⎧a =1,b =-4或⎩⎨⎧a =277,b =-87.∴所求点P 的坐标为(1,-4)或⎝⎛⎭⎫277,-87. [由题悟法]处理距离问题的2大策略(1)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可直接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去求.注意直线方程为一般式.(2)动点到两定点距离相等,一般不直接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处理,而是转化为动点在两定点所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从而计算简便,如本例中|PA |=|PB |这一条件的转化处理.[即时应用](2016·绵阳一诊)若P ,Q 分别为直线3x +4y -12=0与6x +8y +5=0上任意一点,则|PQ |的最小值为( ) A .95B .185 C .2910D .295解析:选C 因为36=48≠-125,所以两直线平行,由题意可知|PQ |的最小值为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即|-24-5|62+82=2910, 所以|PQ |的最小值为2910.考点三 对称问题(常考常新型考点——多角探明)[命题分析]对称问题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也是考查学生转化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常见的命题角度有: 角度一:点关于点的对称问题1.(2016·蚌埠期末)点P (3,2)关于点Q (1,4)的对称点M 为( ) A .(1,6) B .(6,1) C .(1,-6)D .(-1,6)解析:选D 设M (x ,y ),则⎩⎨⎧3+x2=1,2+y2=4,∴x =-1,y =6,∴M (-1,6).角度二:点关于线的对称问题2.已知直线l :2x -3y +1=0,点A (-1,-2),则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设A ′(x ,y ),由已知得⎩⎪⎨⎪⎧y +2x +1×23=-1,2×x -12-3×y -22+1=0,解得⎩⎨⎧x =-3313,y =413,故A ′⎝⎛⎭⎫-3313,413. 答案:A ′⎝⎛⎭⎫-3313,413 角度三:线关于线的对称问题3.直线2x -y +3=0关于直线x -y +2=0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3=0 B .x -2y -3=0 C .x +2y +1=0D .x +2y -1=0解析:选A 设所求直线上任意一点P (x ,y ),则P 关于x -y +2=0的对称点为P ′(x 0,y 0), 由⎩⎪⎨⎪⎧x +x 02-y +y 02+2=0,x -x 0=-(y -y 0),得⎩⎪⎨⎪⎧x 0=y -2,y 0=x +2,由点P ′(x 0,y 0)在直线2x -y +3=0上, ∴2(y -2)-(x +2)+3=0,即x -2y +3=0. 角度四:对称问题的应用4.(2016·淮安一调)已知入射光线经过点M (-3,4),被直线l :x -y +3=0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点N (2,6),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设点M (-3,4)关于直线l :x -y +3=0的对称点为M ′(a ,b ),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过点M ′, 所以⎩⎪⎨⎪⎧b -4a -(-3)·1=-1,-3+a 2-b +42+3=0,解得a =1,b =0.又反射光线经过点N (2,6),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06-0=x -12-1,即6x -y -6=0. 答案:6x -y -6=0[方法归纳]:1.中心对称问题的2个类型及求解方法 (1)点关于点对称:若点M (x 1,y 1)及N (x ,y )关于P (a ,b )对称,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 =2a -x 1,y =2b -y 1,进而求解.(2)直线关于点的对称,主要求解方法是:①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②求出一个对称点,再利用两对称直线平行,由点斜式得到所求直线方程. 2.轴对称问题的2个类型及求解方法 (1)点关于直线的对称:若两点P 1(x 1,y 1)与P 2(x 2,y 2)关于直线l :Ax +By +C =0对称,由方程组⎩⎪⎨⎪⎧A ⎝⎛⎭⎫x 1+x 22+B ⎝⎛⎭⎫y 1+y 22+C =0,y 2-y 1x 2-x 1·⎝⎛⎭⎫-A B =-1,可得到点P 1关于l 对称的点P 2的坐标(x 2,y 2)(其中B ≠0,x 1≠x 2). (2)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一般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来解决,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相交;二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平行.【三维演练】:一抓基础,多练小题做到眼疾手快[小题纠偏]1.已知直线3x +4y -3=0与直线6x +my +14=0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 A .1710B .175C .8D .2解析:选D ∵63=m 4≠14-3,∴m =8,直线6x +my +14=0可化为3x +4y +7=0,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d=|-3-7|32+42=2.2.已知p :直线l 1:x -y -1=0与直线l 2:x +ay -2=0平行,q :a =-1,则p 是q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由于直线l 1:x -y -1=0与直线l 2:x +ay -2=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1×a -(-1)×1=0,即a =-1.1.直线2x +y +m =0和x +2y +n =0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但不垂直D .不能确定解析:选C 由⎩⎪⎨⎪⎧2x +y +m =0,x +2y +n =0,可得3x +2m -n =0,由于3x +2m -n =0有唯一解,故方程组有唯一解,故两直线相交,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2,-12,斜率之积不等于-1,故不垂直.2.已知直线(k -3)x +(4-k )y +1=0与2(k -3)x -2y +3=0平行,那么k 的值为( ) A .1或3 B .1或5 C .3或5D .1或2解析:选C 法一:把k =1代入已知两条直线,得-2x +3y +1=0与-4x -2y +3=0,此时两条直线的斜率不相等 ,所以两条直线不平行,所以k ≠1,排除A ,B ,D.法二:因已知两条直线平行,所以k =3或⎩⎪⎨⎪⎧k ≠3,k -32(k -3)=4-k -2≠13,解得k =3或k =5. 3.平行线3x +4y -9=0和6x +8y +2=0的距离是( ) A .85B .2C .115D .75解析:选B 依题意得,所求的距离等于|-18-2|62+82=2.4.直线x -2y +1=0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2x +y -1=0 C .2x +y -3=0D .x +2y -3=0解析:选D 设所求直线上任一点(x ,y ),则它关于直线x =1的对称点(2-x ,y )在直线x -2y +1=0上,即2-x -2y +1=0,化简得x +2y -3=0.5.已知点P (4,a )到直线4x -3y -1=0的距离不大于3,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点P 到直线的距离为|4×4-3×a -1|5=|15-3a |5.又|15-3a |5≤3,即|15-3a |≤15,解得0≤a ≤10,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0,10].答案:[0,10]二保高考,全练题型做到高考达标1.(2015·大连二模)已知直线l 1:(3+a )x +4y =5-3a 和直线l 2:2x +(5+a )y =8平行,则a =( ) A .-7或-1 B .-7 C .7或1D .-1解析:选B 由题意可得a ≠-5,所以3+a 2=45+a≠5-3a 8,解得a =-7(a =-1舍去). 3.(2016·宜春统考)已知直线l 过点P (3,4)且与点A (-2,2),B (4,-2)等距离,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2x +3y -18=0 B .2x -y -2=0C .3x -2y +18=0或x +2y +2=0D .2x +3y -18=0或2x -y -2=0解析:选D 依题意,设直线l :y -4=k (x -3), 即kx -y +4-3k =0, 则有|-5k +2|k 2+1=|k +6|k 2+1, 因此-5k +2=k +6,或-5k +2=-(k +6), 解得k =-23或k =2,故直线l 的方程为2x +3y -18=0或2x -y -2=0.4.(2015·合肥一模)已知直线l :x -y -1=0,l 1:2x -y -2=0.若直线l 2与l 1关于l 对称,则l 2的方程是( ) A .x -2y +1=0 B .x -2y -1=0 C .x +y -1=0D .x +2y -1=0解析:选B 因为l 1与l 2关于l 对称,所以l 1上任一点关于l 的对称点都在l 2上,故l 与l 1的交点(1,0)在l 2上.又易知(0,-2)为l 1上一点,设它关于l 的对称点为(x ,y ),则⎩⎨⎧x +02-y -22-1=0,y +2x ×1=-1,解得⎩⎪⎨⎪⎧x =-1,y =-1,即(1,0),(-1,-1)为l 2上两点,可得l 2的方程为x -2y -1=0.6.(2015·成都检测三)已知直线l 1:ax +(3-a )y +1=0,l 2:2x -y =0.若l 1⊥l 2,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由2×a +(3-a )×(-1)=0, 解得a =1. 答案:17.已知点A (-3,-4),B (6,3)到直线l :ax +y +1=0的距离相等,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3a -4+1|a 2+1=|6a +3+1|a 2+1,解得a =-13或-79. 答案:-13或-798.(2016·江西八校联考)已知点P (x ,y )到A (0,4)和B (-2,0)的距离相等,则2x +4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点P 在线段AB 的中垂线上,则易得x +2y =3,∴2x +4y ≥22x ·4y =22x+2y=42,当且仅当x =2y =32时等号成立,故2x +4y 的最小值为4 2.答案:4 29.已知光线从点A (-4,-2)射出,到直线y =x 上的B 点后被直线y =x 反射到y 轴上的C 点,又被y 轴反射,这时反射光线恰好过点D (-1,6),求BC 所在的直线方程.解:作出草图,如图所示,设A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A ′,D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D ′, 则易得A ′(-2,-4),D ′(1,6).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得A ′D ′所在直线经过点B 与C . 故BC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y -6-4-6=x -1-2-1,即10x -3y +8=0.10.已知直线l :(2a +b )x +(a +b )y +a -b =0及点P (3,4). (1)证明直线l 过某定点,并求该定点的坐标. (2)当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时,求直线l 的方程.解:(1)证明:直线l 的方程可化为a (2x +y +1)+b (x +y -1)=0,由⎩⎪⎨⎪⎧ 2x +y +1=0,x +y -1=0,得⎩⎪⎨⎪⎧x =-2,y =3,∴直线l 恒过定点(-2,3).(2)设直线l 恒过定点A (-2,3),当直线l 垂直于直线PA 时,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 又直线PA 的斜率k PA =4-33+2=15,∴直线l 的斜率k l =-5.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3=-5(x +2),即5x +y +7=0.三上台阶,自主选做志在冲刺名校1.(2016·湖北七市三联)设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x +y +a =0,x +y +b =0,已知a ,b 是方程x 2+x +c =0的两个实根,且0≤c ≤18,则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A .24,14B .2,22C .2,12D .22,12解析:选D 依题意得|a -b |=(a +b )2-4ab =1-4c ,当0≤c ≤18时,22≤|a -b |=1-4c ≤1.因为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等于|a -b |2,所以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22,22×12=12.2.已知直线l 1:x +a 2y +1=0和直线l 2:(a 2+1)x -by +3=0(a ,b ∈R). (1)若l 1∥l 2,求b 的取值范围; (2)若l 1⊥l 2,求|ab |的最小值. 解:(1)因为l 1∥l 2, 所以-b -(a 2+1)a 2=0,即b =-a 2(a 2+1)=-a 4-a 2=-⎝⎛⎭⎫a 2+122+14, 因为a 2≥0, 所以b ≤0.又因为a 2+1≠3,所以b ≠-6.故b 的取值范围是(-∞,-6)∪(-6,0].(2)因为l 1⊥l 2,所以(a 2+1)-a 2b =0,显然a ≠0,所以ab =a +1a ,|ab |=⎪⎪⎪⎪a +1a ≥2,当且仅当a =±1时等号成立,因此|ab |的最小值为2.【拓展延伸】:1、 设a 、b 、c 分别是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的长,则直线sin y+c=0A x a + 与直线sin y+sinC=0bx B - 的位置关系为2、 在平面直角系xoy 中,已知圆C :222(62)4560x y m x my m m +---+-=,直线l 经过点(1,0) .若对任意的实数m ,定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定值,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3、(1)如果直线+2y+2=0ax 与直线3y 2=0x -- 平行,则a = . (2)直线1+ay+6=0l x :与直线2:(2)3y+2=0l a x a -+ 平行,则a = . (3)已知直线1+2ay 1=0l x -:与直线2:(31)y 1=0l a x a --- 平行,则a = . 4、(1)若直线m +y=0x 与直线+2y+1=0x 互相垂直,则m =(2)直线1+y =0l x a a -:与直线2:(23)y 1=0l ax a ---垂直,则a = . 5、已知m 为实数,直线1m +y+3=0l x :与直线2:(3m 2)+my+2=0l x -,则: (1)当12l l 时,m 的值为 ;(2)当12l l ⊥时,m 的值为6、求过点A (2,3),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方程:(1)与直线2+y 5=0x -平行 ; (2)与直线2+y 5=0x -垂直7、(1)已知直线l 与直线+3y 5=0m x -:2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求直线l 方程.(2)求与直线5+3y 1=0x -垂直,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4的直线方程.8、(1)两条直线13y 15=0l x --:与直线2:3y 6=0l kx --与两坐标轴正向围成的四边形有一个外接圆,则实数k 的值为(2)若点A (-1,1)在直线p y+4=0x q +m:上,且直线m 与直线n :(p 1)y+q=0x -+互相垂直,当p 、q 同号时,求直线m 的方程.。

8.4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8.4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例3 判断下列直线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1)l1:3x-y+2=0,l2:与3x-y+5=0;
(2)l1:2x-y+1=0,l2:与3x-y=0; (3)l1:y=3x+1,l2:3x-y+1=0; (4)l1:x=1,l2:x=-8. 例4 求过点 A(1,3) ,且与直线 2 x y 1 0 平行的直线方程.
三、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l1 l2 k1 k2 1(k1, k2均存在)
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
A1 x B1 y C1 0 A2 x B2 y C2 0
例题选讲
例1 求直线 l1 : x 2 y 6 0 和l2 : 2 x y 2 0 的交点坐标.
例2 直线l经过原点,且经过另两条直线 2 x 3 y 6 0 和 x y 2 0 的交点,求直线l的方程.
C ( 2,3) , 例6 已知三角形的顶点为 A(3,2) ,B(1,2) ,
求BC边上高AD所在的直线方程.
课堂小结
一、两条直线的交点
A1 x B1 y C1 0 A2 x B2 y C2 0
二、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l1 // l2 k1 k2 (b1 b2)
新课讲解
二、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1、设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斜率都存在)
l1:y=k1x+b1
l2:y=k2x+b2(b1≠ b2)
若l1//l2,则k1=k2;反之,若k1=k2 ,则l1//l2
l1 // l2 k1 k2 (b1 b2)
2、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则它们平行.
例题选讲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方法1:解两直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由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判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这种方法虽思路自然,但运算较繁。

方法2:用斜率,但要保证两直线的斜率存在。

l1与l2相交的条件是:;l1与l2平行的条件是:且;l1与l2重合的条件是:且;方法3:系数法l1与l2相交的条件是:l1与l2平行的条件是:l1与l2重合的条件是:,或计算步骤如下:(1)给A1、B1、C1,A2、B2、C2赋值;(2)计算;(3)若,则和相交;(4)若,则和平行;(5)若,则两条直线重合。

2. 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方法已知两条直线如下:和垂直的条件是:设的斜率,的斜率,则有计算步骤:(1)给A1、B1、C1,A2、B2、C2赋值;(2)计算;(3)若M=0,则;若,则与不垂直。

3. 交点设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是,,若有交点,则方程组有惟一的实数解,以这个解为坐标的点就是两直线的交点。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当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无公共解时,说明直线平行;当组成的方程组有无数个解时,说明重合。

4. 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判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如果斜率不存在,则不能用垂直、平行的条件。

而应该直接由图形得到。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在直线的斜截式的基础上讨论的,若是其他形式,可先化为斜截式处理。

(2)求两直线的交点,就是求解直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其理论依据是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的概念。

两直线相交,则交点同时在这两直线上,交点的坐标一定是两直线方程的解;若这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只有一个公共解,则以这个解为坐标的点必是两直线的交点。

(3)在讨论直线的位置关系时,一定要注意特殊情况,即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位置关系。

(4)学习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够求出两条直线的交点。

(二)点到直线的距离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P(x1,y1)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公式:注意:(1)若给出的直线方程不是一般式,则应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再利用公式求距离。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8.3《两条直线位置关系》word教案1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8.3《两条直线位置关系》word教案1

【课题】 8. 3两条直线的地点关系(一)【教课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2)能应用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解题.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数学思想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课要点】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教课难点】两条直线平行的判断及应用.【教课方案】从初中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平行的知识出发,经过“数”“形”联合的方式,讲解两条直线平行的判断方法,介绍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学生简单接受.知识讲解的序次为:.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倾斜角90 斜率相等 ;倾斜角相等90 斜率都不存在 .倾斜角教材都是采纳利用“斜率与截距”判断地点关系的方法.其步骤为:第一将直线方程化成斜截式方程,再比较斜率与截距进行地点关系的判断.例1就是这类方法的牢固性题目.考虑到学生的实质状况和职业教育的特色,教材没有介绍利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来判断两条直线的地点关系.例 2 是利用平行条件求直线的方程的题目,属于基础性题.第一利用平行条件求出直线的斜率,从而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最后将方程化为一般式方程.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包含着“分析法”的数学思想,要发掘.【教课备品】教课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90 分钟)【教课过程】教学教师学生教课时过程行为行为企图间*揭露课题介绍认识0教学教师学生教课时过程行为行为企图间8.3 两条直线的地点关系(一)* 创建情境兴趣导入【知识回顾】怀疑思虑启示学生我们知道,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地点关系有三种:平行、相指引思虑交、重合.而且知道,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订交时,“同分析位角相等”是“这两条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问题】10两条直线平行,它们的斜率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呢?* 动脑思虑研究新知【新知识】当两条直线 l1、 l2的斜率都存在且都不为0时(如图8-11( 1)),假如直线l1平行于直线l2,那么这两条直线与x 轴相讲解思虑交的同位角相等,即直线的倾角相等,故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反过来,假如直线的斜率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倾角相等,说明即两条直线与x 轴订交的同位角相等,故两直线平行.带领学生分析理解引领分析(1)图 8-11当直线 l1、 l2的斜率都是0 时(如图8- 11( 2)),两条直线都与 x 轴平行,所以l1// l 2.当两条直线l1、 l2的斜率都不存在时(如图8- 11( 3)),直线l1与直线l 2都与x 轴垂直,所以直线l1// 直线l 2.教学过程明显,当直线l1、 l2的斜率都存在但不相等或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两条直线订交.由上边的谈论知,当直线l1、 l2的斜率都存在时,设l1 : y k1x b1, l 2 : y k2 x b2,则两个方程的系k1 k2k1 k2数关系b1 b2 b1 b2两条直线的位平行重合订交置关系当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就可以利用两条直线的斜率及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来判断两直线的地点关系.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一般步骤是:(1)判断两条直线的斜率能否存在,若都不存在,则平行;若只有一个不存在,则订交.(2)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将它们都化成斜截式方程,若斜率不相等,则订交;(3)若斜率相等,比较两条直线的纵截距,相等则重合,不相等则平行.*牢固知识典型例题例 1 判断以下各组直线的地点关系:( 1) l1 : x 2 y 1 0 , l 2 : 2x 4 y 0 ;( 2) l1 : y 43 y 1 0 ;x 5 ,l 2 : 4x3( 3) l1 : x 3y 4 0 , l 2 : 2x 6 y 8 0 .分析分别将各直线的方程化成斜截式方程,经过比较斜率 k 和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b .判断两条直线的地点关系.解(1)由 x 2 y 1 0 得教师学生教课时行为行为企图间思虑指引式启发学生得出结仔细果分析讲解要点词语理解35说明观察重申教学教师学生过程行为行为y 1 x 1 ,2 2故直线 l1的斜率为1,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1 .2 2由 2 x 4 y 0 得y 1x ,2故直线 l2的斜率为1,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0.2引领思虑因为k1 k2,所以直线 l1与 l2订交.( 2)由 y 4 x 5 知,故直线 l1的斜率为4,在 y 轴上的3 3 截距为 5 .由 4x 3y 1 0 得y 4 x 1 ,3 3故直线 l2的斜率为4,在 y 轴上的截距为1.讲解主动说明求解3 3因为k1 k2,且b1b2所以直线 l1与 l 2平行.( 3)由 x 3 y 40 得y 1 x 4 ,3 3故直线 l1的斜率为 1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4 .3 3由 2 x 6 y 8 0 得y 1 4 x3 3故直线 l2 的斜率为1,在 y 轴上的截距为4.3 3因为 k1 k2且 b1 b2,所以直线 l1与 l 2重合.说明例 1( 3)题中,将方程 2 x 6 y 8 0 两边同时除以 - 2,获得 x 3y 4 0 ,可以看到,这两个方程是同解方程,教课时企图间通过例题进一步领会教学教师学生教课时过程行为行为企图间所以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条直线,故l1与 l2重合.【注意】假如求得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那么,还需要比较它们在y 轴的截距能否相等,才能确立两条直线是平行还是重合.【知识牢固】例 2 已知直线l经过点M (2, 2),且与直线11 平yx2行,求直线 l 的方程.1的斜率为k1,则解设y x 12k1 1 .2设直线 l 的斜率为 k ,因为两条直线平行,故k k1 1 .2又直线 l 经过点M (2,2) ,故其方程为y 2 12) ,(x2即x 2 y 6 0 .*运用知识增强练习1.判断以下各组直线的地点关系:引领思虑注意观察学生能否理解讲解主动知识说明求解点60( 1) l1 : x y 0 与 l 2 : 2x 3 y 1 0 ;及时发问思虑认识( 2) l1 : y x 2 与 l 2 : 2 x 2 y 4 0 ;巡视求解学生指导知识( 3) l1 : 4x4 掌握3 y 与 l2 : y x 1 .得情3况2.已知直线l经过点 P(0, 1) ,且与直线 x 2 y 1 0 平行,求直线 l 的方程..70 * 理论升华整体建构教学过程思虑并回答下边的问题: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结论:教师学生教课时行为行为企图间怀疑当两条直线 l1、 l2的斜率都存在且都不为0 时,假如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那么直线l1平行于直线 l2;当直线 l1、 l2的斜率都是0时,两条直线都与x 轴平行,归纳回答重申所以 l1// l 2.当两条直线 l1、 l2的斜率都不存在时,直线l1与直线 l2都与 x 轴垂直,所以直线l1 // 直线 l 2.* 归纳小结增强思想指引回忆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要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目标检测本次课采纳了如何的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发问反思你的学习成效如何?巡视着手两条直线订交、平行、重合的条件.指导求解* 连续研究活动研究( 1) 读书部分:教材说明记录( 2) 书面作业:教材习题8.3 A 组(必做); B 组(选做)( 3) 实践检查:用发现的眼睛找寻生活中的实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求直线 l1:6x+8y+10=0 和 l2:3x+5y-2=0 的交点.
提高:求直线 l1:6x+8y+10=0 和 l2:3x+4y-2=0 的交点.
5.某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y1(万件)、市场供应量 y2(万件)与市场价格 x(元/件)分别近 似地满足下列关系: y1=-x+70, y2=2x-20.
(无数组解、唯一组解、_______)与两直线的 ( ______、________、平行)对应. 质疑讨论
提高:求证:不论取什么实数,直线(m+2)x+(3-m)y+8-m=0 都经过一个 定点,并求出这个定点的坐标.
例 1.判断下列两直线 l1,l2 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出交点坐标. (1)l1:y=2x+6 与 l2:3x+4y-2=0; (2)l1:2x-y+3=0 与 l2:2x-y+4=0; (3)l1:2x-y+3=0 与 l2:4x-2y+6=0.
8.4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学生笔记与 教师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理解两直线交点与方程组解个数的关系; 2.会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教学重点: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教学难点: 两直线交点与方程组解个数的关系. 课前导学: 预习中职教材 P78- P80 引导梳理: 1.两条直线的位置与相应方程组的解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设两直线的方程为 l1:A1x+B1y+C1=0; l2:A2x+B2y+C2=0. 它们构成方程组
例 2.直线 l 经过原点,且经过另两条直线 2x+3y-8=0,x-y+1=0 的交点, 求直线 l 的方程.
1 3 , 2 2

A1x B1 y C1 0 A2 x B2 y C2 0
的解的组数 .
例 3.求证:不论取什么实数,直线 2x+3y+8+m(x-y-1)=0 都经过一个定点, 并求出这个定点的坐标.
.பைடு நூலகம்
2
1
反馈矫正:
中职教材 P80 练习 1,2 回顾总结: 作 业:
3.求证:不论取什么实数,直线(2m-1)x+(m+3)y-(m-11)=0 都经过一个定点, 并求出这个定点的坐标.
中职教材 P84 1,2,3 迁移创新:
4.当实数 m 取不同实数时,方程 2x+3y+8+m(x-y-1)=0 表示什么图形?它们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当 y1=y2 时的市场价格称为市场平衡价格,此时的需求量称为平衡需求量. (1)求平衡价格和平衡需求量. 2.直线 l 经过点(1,1),且经过另两条直线 2x+3y-8=0,x-y+1=0 的交点, 求直线 l 的方程. (2)若要使平衡需求量增加 4 万件,政府对每件商品应给予多少元补贴? (3)若每件商品需纳税 3 元,求新的平衡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