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区域活动实践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性区域活动实践有感
《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活动正是游戏化的小组教学活动;主题活动课程则是对幼儿发展所需制定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如何更好的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中丰富区域活动内容、挖掘其潜在的教育功能,以完善主题活动课程,一直是我们思考话题。
前几年,我们幼儿园对区域活动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一个供不同年龄幼儿操作的区域活动的程序。今天,在主题背景下我们对区域活动进行了重新思考,我们觉得其内涵更为深广,教师首先要有整合的观念。主题确定之后,一般都是通过集体、小组、个别多种活动方式来完成。但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只重视集体教学活动,只想到上什么课,在主题实施的脉络中,更多地考虑教学活动,而忽略了以区域活动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小组及个别性的学习活动。但是,在新课程培训学习中,它明确要求我们要运用多种组织形式:包括个别、小组、集体等活动方式,它们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个别、小组的活动方式我们就可以通过区域活动来实施,根据主题的需要创设一个可供幼儿探索的环境,让幼儿进行探索学习,因此,主题性区域活动逐渐形成了。
通过实践和思考,我们在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合做法,对区域活动的开展和作用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感悟,现与大家作一分享交流:
一、设计为区域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如何能使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出来,真正实现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通过自身的探索与多层次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有益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根据主题开展幼儿区域活动前,首先进行区域活动的设计上是很有必要的,这为开展幼儿区域活动奠定基础,使教师更全面、系统地审视活动的规划布局,也使区域活动的开展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强化主题意识。为此,我们以“区域活动研究”作为幼儿园的研究问题,着重进行区域活动的设计,以区域表的形式展现出来。
为了使教师明确区域活动的任务、特点、原则等,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区域活动设计》,重在明确各个主题内容,界定什么是区域活动,其任务、特点是什么,让教师明确区域活动有别于集体活动。认识到它是低结构的活动,是以幼儿的自主、操作、探索学习为主的活动。
在设计时,我们根据预设的主题活动,不但考虑到主题活动中哪些内容适合运用于自主性较强的区域游戏,而且体现了多层次的活动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符合自己水平的学具和内容,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爱好去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而教师则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提供帮助和指导,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从而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并提高了幼儿对主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完善的区域活动设计便于区域活动的开展,能使教师实现了从大兵团的教学形式到小组化的转变,我们的教师能从繁重的讲课任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幼儿,与幼儿单独交流沟通;有更多的机会倾听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帮助;有更多的机会捕捉幼儿的信息、兴趣点,给予积极的回应。
二、材料使幼儿主动获得发展
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地、静止地去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就是通过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来实现的。
首先,我们根据活动的逐步深入,层层递进提供材料。
当幼儿反复操作一种材料而缺少变化时,很容易失去兴趣,此时教师就应根据区域设置的教育目标,并针对游戏情节的发展对材料做适当增加或调整,以从新唤起幼儿的挑战欲望。
如:在“我的小手”主题中,操作区域,我们提供了球形、正方体、和三角形木珠,一开始,由幼儿自由的穿珠。在幼儿熟练的基础上,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穿珠操作卡”,如:“△□〇△□〇”“△△□〇〇△△□〇〇”等。在幼儿能根据操作卡的提示选择穿珠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给珠子涂上了不同的颜色,引导幼儿根据颜色和形状两种特征开展游戏。如:“△□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等。又如:为让幼儿掌握“按物体的
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我们第一阶段为幼儿提供了不同颜色的塑料珠子,让他们学习按颜色特征分类;第二阶段提供了不同大小、颜色的花片,学习按颜色、大小特征分类;第三阶段则提供大小、颜色、形状不一的几何图形、积木等材料,进一步学习按各种不同特征分类。这样通过材料的逐步递增,自主的操作体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层次性材料。
幼儿的学习是一种个体性的学习,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且这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有能力、思维、动作、观察、表征等方面,正因为有着差异的存在,教师在材料提供上,千万不能“一刀切”,要更多地思考怎样使材料促进不同幼儿更有效的发展。
如:在“美丽的秋天”主题区域活动中,我们在“生活区”创设了“奇妙的果树”,布绒的树干、苹果、橘子、梨子、树叶上等分别缝制了刺毛搭扣、揿钮、纽扣三种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从搭扣粘贴、按揿钮到扣纽扣,动手难度不断提升。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了解到秋天水果丰收和树叶变黄飘落的自然景象,还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深受孩子们喜爱。又如:在主题区域活动“我能干”中,我们增设了一个“包糖果”的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有糖纸、橡皮泥、数字袋等,能力弱的幼儿只要求会包糖果;能力一般的幼儿要能知道自己包了几粒糖果,并一粒一粒地数糖果;能力强的幼儿则会按照袋子上的数字装入相应数量的糖果。这样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材料和操作方式,为他们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使每个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
三、区域游戏与集体活动相辅相成。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活动中生成集体教学活动内容。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材料的投放者和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及孩子的特点需要,在区域活动中先行材料投放,通过观察,发现某些学习内容是大多数幼儿的兴趣点,同时,发现幼儿在操作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