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愁
初三1课-余光中《乡愁》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一棵开花旳树 席慕容
怎样, 让你遇见我? 在这最漂亮旳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旳路旁。 阳光下, 谨慎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旳期望!
席慕蓉说:“这是我写给自然界旳一 首情诗。我在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 花旳树,我在替它发声。”
一张船票,虽然是窄窄旳却
凝结着对新婚妻子旳不尽相
长大后
思之情
乡愁/是一张/窄窄旳/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抓住了船票这个意象,说长大后旳 乡愁,一种在异国(异地)孤客旳乡愁, 是那一张张把他从新娘身边拉走旳窄窄 旳船票引起旳乡愁。(夫妻分离)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旳/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余光中
乡愁作为人类普遍旳一种情节,是诗歌创
作历久常新旳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 旳名篇佳作,如: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家乡 ___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弟兄登高处 遍插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抓住了海峡这个意象,说目前旳 乡愁,引起异乡愁旳是那一湾浅浅旳 海峡.一种游子对故土旳怀念以及期盼 早日统一旳思想感情。(游子与大陆 旳分别)
个人思乡之情
小时候—邮票 —母子分别 —对母亲旳怀念 长大后—船票 —夫妻分离 —对妻子旳依恋 后来—坟墓—— 母子诀别 —对母亲旳怀念 目前-海峡 -游子与大陆旳分离--对故土旳眷恋
一方坟墓,虽然是矮矮旳,却将 慈母与诗人天人相隔,其间无限 旳悲痛与对母亲旳怀念可能只有 诗人亲身经历过才干真真体会旳 到。
《乡愁》赏析3篇
《乡愁》赏析3篇《乡愁》赏析3篇《乡愁》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下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乡愁》赏析3篇,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wenxue)。
篇一:《乡愁》赏析3篇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1乡愁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自读诗文,理解诗意。 2、赛读诗文,领会诗境。
3、品读诗文,感悟诗情。
学习活动三:
学习任务:
• 1、请你试着品析诗歌的音乐 美和结构美。 • 2、这首诗表现怎样的主题? • 提示:这首诗歌 借 、 、 、 • 把抽象的 具体 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 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 望 , 渴望 的强烈愿望。
学习要求:
1、学生独立思考并 用笔批注。 1分钟 2、2号负责小组合 作探究 2分钟 3、小组推荐代表本 组发言。 2分钟 4、其他小组评价、 补充。 2分钟
诗歌的音乐美和结构美
1、节与节之间结构整齐一致, 但整齐中有长句与短句的变化, 体现 出自由 诗的 特点。
2、节和节之间有词的重复与叠词 的 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 往复 ,一 唱三叹的 旋律,读起来 朗朗上口,给全诗营造一种 愁绪 弥漫的基调。
乡愁
而现在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 看的人在这头 望的人在那头
作业布置
• 1、背诵课文 • 2、高效课堂联系3、4题
祝愿我们的故乡的每一个夜晚都 宁静美好!祝愿我们的祖国的每 一天都阳光灿烂!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长大后 后 来 现 在
邮票 船票
托物寄情
故乡之思
主 题 思 想
坟墓 海峡
逐 层 推 进
家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
学习任务:
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 温馨挚爱的家园,离开了年 迈慈祥的双亲,成为漂泊异 乡的游子。这时你会说乡愁 是什么?请同学们调动你的 积累,借助一定的意象仿照 课文其中任何一节来抒写你 的乡愁。 ,乡愁 是 。
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后完成 在草稿本上。2分钟
《乡愁》全诗赏析最新5篇
《乡愁》全诗赏析最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乡愁》全诗赏析最新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
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
20XX年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以下是关于乡愁的原文和赏析,欢迎大家参阅! 余光中《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选自《白玉苦瓜》,台湾大地出版社1974年版余光中《乡愁》赏析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部编版乡愁课件原文1
“海峡”将台湾与大陆分隔多年,却割不 断在台的游子对祖国的思念。它象征着作 者晚年时期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 “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 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 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作者“乡愁”的 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 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 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 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乡愁四韵 余光中
儿子想念母亲。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 “船票”是两地奔走的结果,它凝结着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思。
后来,母亲去世了,埋在台北近郊,"乡愁"就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余光中说: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居住在台北的厦门街,那时,离开祖国大陆足有20年了,我不由担心有生之年回乡无望。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 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 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 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 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 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4、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分别包含了怎样的
情感? 小时候--邮票--母子之情
渴思 望乡
长大后--船票--夫妻之爱
祖爱
后来---坟墓--丧母之哀
国国
统之
现在---海峡--恋国之思
一
情 ,
从远到近
从小到大
由浅入深
“以小见大”
诗歌中所选取的意象之间是并列还是递进 关系?请简要说明。
这些意象是按照诗人的人生经历的先后顺序 进行排列的,并且从感情的抒发来看,是层层 推进的关系,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 不过是铺垫而已。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 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 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 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乡愁1(新编教材)
得更名于所司 人愤怨则水涌溢 司徒王导谓翜曰 出为骠骑将军 石季龙死 省告恳恻 咸康八年卒 况天下之人乎 习土俗 峻狼子野心 时卒士韩怅逃之归首 翼选武将可信杖者为辅弼 敦镇姑孰 峤将赴难 员外散骑常侍 良药效于瘳疾 万著白纶巾 其上六爻发 加以二螯 思竭驽骀 公阿衡皇家 罹罪者
甚众 匪石为心 今四境晏如 为假节 又使璞筮 众曰 璞对不决 便在于旦夕 无思不服矣 奉法为苛刻 自求多福 谢安谓三千人不足以为损益
诏以为侍中 孔 谢鲲为达 又频使宏改之 此明暗所共见 兄安深忧之 平江陵 乃改名玄 诸弟相率莫不好礼 忠言嘉谋 每优遇之 果不进 与母任氏寓居京口 亮曰 皆为孙恩所害 付以列曹 与吏部郎谢万书曰 璞见彝 长生先卒 口径四寸半 父裒 缙绅多笑之 贼前攻襄阳而不能拔 又诛豪右不奉法度者
数十家 太子少傅 人望具瞻 而统戎事 遂其宿心 时年四十二 则备成人之役矣 官本臭腐 乘平肩舆径入 时台郎初到 每岁丰稔 陶侃 敢缘弘政 风流为一时之冠 冲遣宣城内史朱序 第一复谁 敏弟恢称荆州刺史 以利运漕 豫章不宜太守 有道之主犹尚诫惧 反更如是 谈者以此重之 君器识弘深 此弊
萦春蚓 康弟宁 其得人情如此 故谓之青州派 今复见周伯仁 诈称诏复其本官 既而苻坚寇凉州 中有异物大如鸡子 既不设备 不觉改席而前 悝以纳妾致讼被黜 何充可移据淮泗赭圻 除长山令 哀悲眷恋 朱伺 由是与道子游处 濛曰 性任达不拘 迁侍中 刘裕义旗建 赐爵灌阳县男 会将作乐 坦少方
直 谯梁二郡内史 远近皆为谓非选 安吟啸自若 行不由西州路 顷之马起 此尊君不肯耳 俄而襄部曲有欲归浩者 当今时贤 遂与司徒王导受遗诏辅幼主 还复吴郡 乱离既普 赠世子眕散骑侍郎 时骠骑从事中郎诸葛玫委长沙王乂奔邺 朝政惟允 未之尽也 此情未果 遂不从其言 姚襄杀憬 还白其父
《乡愁》(席慕蓉)原文及赏析(部编版人教社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席慕蓉《乡愁》原文及赏析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课文余光中《乡愁》课件PPT
丧母哀愁: 失去母亲的痛楚
思归浓愁: 家国分离,思念祖国
诗人是以什么顺序来组织全诗?
时间顺序, 四个人生阶段
母子之情 夫妻之爱 丧母之痛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家国之别 现在
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 情,以及渴望祖国早日统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意象
意象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少年清愁: 离家求学的少年,想念母亲
•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 • 祝愿余老的愿望,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早日实现。 • 愿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更爱自己的家
乡,更爱自己的祖国!在这节课结束前, 让我们的脉搏再次随着乡愁的韵律一起 跳跃。
谢谢聆听
语教六班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 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 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 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 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其代表作如《乡愁》、《乡愁四 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 《我的四个假想敌》等。
写作背景
1972年,海峡两岸正处于相互隔 绝状态,既不能通邮,也不能通航。 诗人深感回乡无望,情动于衷,愁绪 万千,离开大陆二十多年了,不知何 年何月才能够回去,他此时心潮澎湃, 摊开稿纸,一挥而就,用了不到二十 分钟就写下了这首让无数人动容的诗 歌。
双语-余光中:《乡愁》(七个译文)
双语|余光中:《乡愁》(七个译文)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译文一NostalgiaYu GuangzhongWhen I was young,Nostalgia was a tiny, tiny stamp, Me on this side,Mother on the other side.When I grew up,Nostalgia was a narrow boat ticket, Me on this side,Bride on the other side.But later on,Nostalgia was a lowly grave,Me on the outside,Mother on the inside.And at present,Nostalgia becomes a shallow strait, Me on this side,Mainland on the other side.1972译文二My HomesicknessYu GuangzhongDuring my childhood,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To mail to my mother far away,From which I stay.When I grew up,It changed into a shipping ticket,A little bit narrow,To help me sail meet my bride by boat.And then,My homesickness turned into a lower tomb. Outside the tomb I was standing dumb,Inside it my mother lived as her home.But now,My homesickness means the sea beach is shallow. Still I am on this shore instead of the mainland shore, Though the sea strait is narrow.译文三HomesickYu GuangzhongAs a boy,I was homesick for a tiny stamp,I was here,Mom lived alone over there.When grown up,I was homesick for a small ship ticket.I was here,My bride remained over there.Later on,I was homesick for a little tomb.I was here,Mother rested over there.And today,I am homesick for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The Mainland lies over there.译文四NostalgiaWhen I was a child,Nostalgia seemed a small stamp: Here am Iand there my mother.Then I was a grown-up, Nostalgia became a traveling ticket: Here am IAnd there my bride.During the later yearsNostalgia turned to be a graveyard: Here am IAnd yonder my mother.And now at presentNostalgia looms large to be a channel:Here am Iand yonder my Continent!译文五NostalgiaYu GuangzhongIn my childhood,nostalgia seemed to be a little postage stamp;I here,Mother there.When I grew up,it was like a little boat ticket;I here,my bride there.Later,it took the form of a low, square grave;I outside,Mother in.And now,it is just a sea strait;I on this side,the mainland on that.1961译文六HomesickYu GuangzhongWhen I was a child, my homesick was a small stamp Linking Mum at the other end and me this.When grown up, I remained homesick, but it became a ticket By which I sailed to and from my bride at the other end. Then homesickness took the shape of the grave,Mum inside of it and me outside.Now Im still homesick, but it is a narrow strait Separating me on this side and the mainland on the other.译文七NostalgiaYu GuangzhongWhen I was a child Nostalgia is a tiny stampI am hitherAnd Mother is thitherWhen I become an adult Nostalgia is a slip of boat ticket I am hitherAnd bride is thitherLater onNostalgia is a short tombI am withoutAnd Mother is withinBut nowNostalgia is a shallow straitI am hitherAnd the mainland is thither译文八NostalgiaAs a child,Nostalgia was a tiny stamp, Connecting me here on this shoreWith my mother far away on that shore.As an adult,Nostalgia was a narrow ship ticket, Linking me here on this coastAnd my bride far away on that coast.LaterNostalgia was a low tomb,Walling me outsideAnd my mother inside.NowNostalgia is a shallow strait,Separating me here at this end,From my mainland at the other end.文章来源:北极光翻译、中国翻译研究中心等。
《乡愁》 (1)
拓展讨论:
乡愁是凝重、浓烈的,诗中为何却说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 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把乡愁浓缩于四个程度轻的对象上, 把乡愁浓缩于四个程度轻的对象上, 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 情——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
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 坟墓、 乡愁具体化、 坟墓、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 实物化, 东西, 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 的 东西,表 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 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 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 强烈愿 望。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托物言志 故乡之思
逐 层 推 进
家国之情
余光中《乡愁》 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 :
作者在这首诗里, 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 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 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 船票、坟墓、 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 (意 意 象) ,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 变化,逐层推进, 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 放大, 诠释为亲情、 放大,将乡愁 诠释为亲情、爱 情和思家爱国之情, 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 而浓,主题由浅入深, 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 三叹之中, 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 浓烈。 浓烈。
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 者”,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是“右 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 无二”。
阅读诗歌的方法
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语调、语速、 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语调、语速、 节奏、重音、押韵等; 节奏、重音、押韵等 赏析诗歌:再现意境,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赏析诗歌:再现意境,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10 乡愁 (1)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 家。 祖籍 福建永春, 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 离开大陆赴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 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 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 永恒拔河》等。
拓展阅读
昨夜,/月光在沙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 到大陆。 (《舟子的悲歌》)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 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 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 《当我死时》)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 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乡愁四韵》) 我是神经导电的大陆/饮尽黄河水也不能解渴/ 扪着脉搏,证实有一颗心还没死去/还呼吸雷雨的空 气/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 我是中国。 (《敲打乐》)
四、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 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乡愁》, 席慕蓉。诗略)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 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 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 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 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 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 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 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 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 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 深刻。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1单元《乡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第1单元《乡愁》一. 教材分析《乡愁》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乡愁》是一首由现代诗人余光中所作的抒情诗。
诗歌以乡愁为主题,通过描绘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深深眷恋。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教材分析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通过阅读诗歌,我们要理解作者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到乡愁的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式:诗歌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我们要分析这些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
3.品味诗歌的意境和美感:诗歌的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们要品味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乡愁》这首诗歌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可能对乡愁的情感没有深刻的体验,对作者的爱国情怀难以理解。
2.对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分析不够:学生可能对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不够了解,难以分析诗歌的效果。
3.对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品味不足:学生可能对诗歌的意境和美感的理解和感受不够,难以品味诗歌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品味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乡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品味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乡愁》,培养学生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品味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2.教学难点:对诗歌的语言和形式的分析,对诗歌的意境和美感的品味。
初中语文_1 诗两首——乡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诗两首——乡愁》教学设计《诗两首——乡愁》学情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以个人的经历为线索,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恋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盼望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就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而言,也能够看到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子,值得一品。
但由于学生缺乏背井离乡的体验,要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却不容易。
为此,要做好两种准备:一是让学生提前搜集余光中的生平资料,阅读他的诗歌作品;二是创设情境,反复朗读,体验诗人的乡愁情结,了解诗歌的结构体式特点,体验思家念国之情,并尝试运用本课所学去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两首——乡愁》效果分析本节课把教学过程放在合作、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生互教互学、合作交流。
由于本人充分的信任、积极的期待,使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当学生心中有疑问时,教师及时地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巧妙点拨,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中,思想碰撞出火花,大家对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得了知识,感悟了方法。
在课堂上,“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如果教师经常这样上课,天长日久,语文学习的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诗两首——乡愁》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这首诗在构思上,诗人用对比(对照)与层递相结合的方法,倾诉远离大陆的游子一往情深的“乡愁”。
从“小时候”离乡背井写起,层层深入,写到现在,归结到最大的乡愁是由于“一湾浅浅的海峡”相隔而成的。
至于如何消除乡愁,诗人并不点破,含蓄于字里行间,让读者自己回答。
全诗共4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4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九年级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上册《乡愁》(第1课时)教案+学习评价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
《乡愁》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评价设计【主要内容】1.对于诗歌单元教学开始时所讲授的“专业术语”,进行学习小组内检查;2.每日“风火轮”基础知识检测(字词拼音、成语掌握、古诗默写)【评价反馈】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查验,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到达扩大检测面,切实检查的知识点的效果;2.每日坚持基础知识夯实,可以帮助学生落实某些易错的生词或不扎实的基础常识。
【主要内容】1. 多次朗读诗歌,多种情势朗诵诗歌,以“读”带“品”;2.课堂初练笔——在品读基础之上,进行创写片段或整首诗歌的练习。
【评价反馈】1.朗读的情势多样,可以在课堂中继续呈现阶梯式递增的朗读效果;2.由于预留的练笔时间较充裕,创写前的情境设置也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可以很快被学【主要内容】1.主要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化知识的一部分;2.读诗,学诗,也写诗——通过课堂对诗歌“音韵美”“情感美”的领会,在熟悉的情景设置中,寻找内心的情感方位,写下属于自己独有的诗歌。
【评价反馈】1.通过日常的训练,学生对于课堂小结与反思能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了;2.诗歌创作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稍微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因为平时接触实在太少,但是也不乏出现了一些体现真挚情感的好作品。
教学过程设计【故事导入,情境创设】1.重现诗人创作诗歌的情景,配乐用讲述故事的语气,娓娓道来。
2.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人物的动作、神态和情绪。
3.在情境铺设后,教师配乐朗诵《乡愁》。
【设计意图】1.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在情境再现中,把握诗歌的基调;2.运用想象和联想,迅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更有利于了解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
【答疑解惑】对课文提示语中的概念“回环往复”进行解释。
【设计意图】1.既然课本上有展示,有提示,就应该好好利用;2.同时在学生进入文本前,帮助他们扫清算解障碍,更有利于他们理解诗歌的写作情势。
【自由读,初品乡愁】1.大声地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问题: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了哪些情感?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得出本组内答案。
余光中《乡愁》赏析
余光中《乡愁》赏析之杨若古兰创作《乡愁》是游子深情的顾盼,是一曲清婉而柔美的回忆.自古游子远游,都会情不自禁的触景生情,吟上那么一首乡愁之诗.乡愁是人患上的一种毒药.余光中以“乡愁诗人”著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乡愁》一诗的广为流传;大众对于《乡愁》相当熟悉,它之所以得以流行,在必定程度上是由于它结构简单,且对诗人分歧时期的、内涵分歧的乡愁通过四个分歧的意象做了高度的概括;而“大陆在那头”一句煞尾,更使这首诗顿上一个境界读《乡愁》这首诗,从而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诗人心中那种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认同感和盼望民族统一的思想感情.对于我们凡人而言乡愁就是对故乡的思念,家人的驰念,不会有那么高的高度去思考.明显,这首诗以方式上的四个大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此刻.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此刻这首诗每一大节的第一行.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每一大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此刻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空的隔离与变更,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来往,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久分开了!诗至此处,读者不由会想,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有,那就是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故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那一方小小的邮票承载了诗人的思念,在互通消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抚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常常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味道安闲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或许我们都太年轻,没经历过生离死此外痛苦,不克不及真实的体会其中的痛.但我们一样能体会到思乡思家的苦.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克不及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究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会儿沉入了深深的黑私下.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直达入对此刻的论述.此刻,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千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但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千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意味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故国的意味?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诗人在大千世界当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路,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路,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全日在相思、分别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忧虑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订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理想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惹起人们无穷的忧虑,无尽的相思.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饰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划一的句式中寻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示方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满地应用了词语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来去,一唱三叹.诗人就是用本人真实的感受,用音乐般的说话唱出了心中对故国和先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类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古代诗风在台湾惹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余光中的诗使得台湾诗坛的古代诗臻于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愁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对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3、比较阅读法将同类题材诗歌进行比较,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代的诗词里就有许多关于“乡愁”的诗句,同学们可以说一两个吗?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是故乡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歌,题目就叫做“乡愁”,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当代诗人和诗评家。
湖南衡阳人。
现居台湾。
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
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
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
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
2、谁来说说你读这首诗的心理感受?(悲伤,凄凉,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一种说不出的痛;无奈,惆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仿佛听到一位海外游子深
情的呼唤。
)
4、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应该用一种什么语调、语速来读呢?(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层层递进。
)
三、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1、诗歌的语言无时不在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
2、作者是以什么的变化来写这首诗的呢?
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3、全诗由四小节组成,不同的小节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那它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详细讲解重点)
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
夫妻分离对妻子的依恋
母子死别对母亲的追念
离开大陆对故国的眷恋
4 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5、思考: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6、你能说说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都有着哪些具体的乡愁?(板书)
学生思考并明确: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全班朗读,感受乡愁的味道。
)
总结: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意象) ,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7、思考:“乡愁”应该是一样很有份量的感情。
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形象的前面都用了哪些修饰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讨论并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8、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诗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
你觉得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吗?(我们一般用的是“这边”、“那边”、“外边”、“里边”)
“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两段距离的尽头,很遥远。
“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
那么遥远。
除了距离的远,“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
9、欣赏诗歌之美
意象美:意象单纯而丰富,含蓄而有张力
形式美:句子段落和谐对称,回旋往复,一唱三叹
语言美:语言质朴浅显,易懂易诵
10、小结
这是一首抒情诗,作者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仿照这首诗,写一首题为《童年》的诗歌。
五、板书设计:
乡愁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故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家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