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33张ppt)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 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 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 面墙可以依靠了!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在俄国国务会议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
“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 额高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胜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1.根本原因: 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 不如让我们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
2.改革性质 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
材料反映了什么?
19世纪中叶改革前,俄国仍然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欧主要国家,但俄国 也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也了一定发展。
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颁布《法律大全》,取消了农民的一 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
农奴的房屋
睡觉的农奴的孩子
以上材料说明农奴哪些情况?
③影响不同:
前者使俄国走上扩张侵略道路;后者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④改革的性质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比较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1.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 2.影响: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都增强了俄国的
经济和军事实力。
③影响不同:前者使俄国走上扩张侵略道路;后者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④改革的性质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 农民暴动
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
放农民。
农奴制改革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 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3.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1865年 1890年 1898年 数量(人)38.1万 162万 300万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 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 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问题思考1从:17世纪——19世纪中期已经有哪些 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通过什么事件确立的?是 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与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模式相同吗? 俄国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
改 革
原因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废除农 开始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奴制
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目的 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 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 1)积极:①② 2)局限性:
牛刀小试:
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C )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 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 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封建农奴制度(俄)
VS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英、法、土)
外因: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2.目的
二、废除农奴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13张PPT)
1.美国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
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
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
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 C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堂清知识点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1分钟速记
3.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符合该法令内
容的是( A )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农奴不能自由转换职业
C.农奴可以免费获得一份土地 D.农奴仍然是农奴,不可以改变身份
答案由来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 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此题答案构成要素是什么?答案的由来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5.此题的解题规律是什么?
6.此题的易错点是什么?
展评
1.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B)
①摆脱农奴制危机
②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
③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④实现富国强兵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相关知识点: P6第3段。彼得一世即位后,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兵。
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重要考点 30秒速记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 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 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 的发展。
2.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2张PPT)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1841年——1850年 351次 1851年——1860年 591次 这些数据和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思考: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家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制度
(卢布) (万吨) (公里)
俄国
71
29 (1860年)
1600 (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8 (1850年)
14603 资本主义制
法国
150
168 (1850年)
9160 资本主义制
《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早期俄国
(1)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 基辅罗斯 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
(2)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莫斯科 公国崛起,到16 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3) 治。
伊凡四世 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
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 ,是一个封闭落后 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 慢。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 学习西方制度; B.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C.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思考: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家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制度
(卢布) (万吨) (公里)
俄国
71
29 (1860年)
1600 (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8 (1850年)
14603 资本主义制
法国
150
168 (1850年)
9160 资本主义制
《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早期俄国
(1)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 基辅罗斯 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
(2)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莫斯科 公国崛起,到16 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3) 治。
伊凡四世 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
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 ,是一个封闭落后 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 慢。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 学习西方制度; B.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C.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26张PPT)
388.8
14603
法国 150 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俄国的野蛮:政治经济文化落后;
40.6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89.8
9160
1825-1860年俄国与西方出口总额对比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
1、俄国的发展历程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 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1547年,莫斯科大公 伊凡四世加冕后改称沙皇, 即古罗马的“凯撒”一词,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 成为沙皇俄国(沙俄)。
列宁:“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废除农奴制法令
材料:由于统治阶级实行的这次改革 是很不彻底的,……俄国的专制制度 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广大劳动 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沙皇 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跪着“解放”?
保留了沙皇专制、缺乏民主
3.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
影响一: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政治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加创剧建了 了俄一军国支国纪事内律的严社明会的矛新盾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
资本主义发展
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脱落后的局面
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 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 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 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课件(共69张PPT)
改革的意义
1、性质: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 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2、影响: 积 ①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有力条件 极 ②加强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 ③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局
限:
局
限: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 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B、改革手段野蛮;
C、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加重负担;
(1)经济
农奴制和封建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 根本原因
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 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公里)
俄国 英国 71 323 29(1860年) 225(1850年) 1600(1860年) 14603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 克里米亚战争 (4)军事 矛盾尖锐化——直接原因
俄国在克里米亚 战争中的失败暴露 出了俄国哪些问题? 会引发哪些结果?
克里米 亚半岛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 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 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国内矛盾进 一步激化 ; 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
(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 么?) 主要成就 :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 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 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 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 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其主要局限性: (1)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2)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 (3)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 (4 ) 改革加重农奴的负担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44张PPT)
• 4、影响(意义): •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 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改革废 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 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 资本主义的道路。 • (3)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 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背景
俄 国 的 改 革
彼得一 世改革
时间、领导人 内容 意义 原因
探究一:农奴制从哪些方面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技术、原料
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 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 并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 而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强邻瑞典和 土耳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控制着俄国通向西欧的通道。1689年, 彼得一世正式执掌大权后,急于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打开 “通向欧洲的窗户”。他微服出访西欧,扩大了视野,进一步 了解了国际形势。 当时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厂,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 央部门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督军” 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 陆军没有海军。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即使在首都莫斯科, 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为了得到养活全家人的面包, 我还得倒伏尔加河上去当纤夫,这 样的苦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革 命的同志,快些来拯救我们吧!
•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 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
•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 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 了。”
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
改革的目的:挽救统治危机,避免革命的发生。 改革的实施者: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 改革的前提:维护地主利益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8张PPT)
交不起房租
生活环境恶劣
战争导致农奴生活状况急剧恶化,阶级矛盾日 益尖锐,反抗运动风起云涌,农奴暴动频繁。 1858-1860年爆发的暴动和起义总计近290次。
地主在毒打农奴
生活条件恶劣的农奴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为什么要废?)
内外交困 经济:(根本原因)
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 因
农奴制
政治:
农奴暴动 沙皇统治危机
农奴制严 重制约了 俄国的经 济发展
废除农奴 制
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彼得一世改革
1.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 东斯拉夫人 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 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 蒙古人 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 过程中, 莫斯科公国 逐渐崛起,到15世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 莫斯科大公 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即位后,正式采用 “ 沙皇 ”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 18世纪 初,沙皇 彼得一世 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 现 富国强兵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 推行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19世纪中期的俄国资本主义经 济有所发展,但发展速度缓慢, 落后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为什么要废?)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与英法在争夺巴儿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
中惨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腐朽性
生活贫苦的俄罗斯农民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 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 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 主义发展道路。但是,农奴制的 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 与社会的发展。
改变俄国 政治上; 落后面貌, 军事上; 实现富国 经济上; 强兵 文教上; 社会习俗 上;
部编九下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19张)优秀课件
4、影响〔意义〕: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 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改革废 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 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开展 资本主义的道路。
〔3〕农奴制的剩余仍然存在,影响 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开展。
背景
俄
彼得一 世改革
国
的
时间、领导人 内容 意义
改
原因
革
废除农奴制 开始
内容
意义
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 主要原因是
A. 资源的匮乏
B. 人口的众多
C. 农奴制的阻碍
D. 教育的落后
2.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A. 彼得一世 B. 查理二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拿破仑
3. 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A. 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确的选项是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开展资本主义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
B. 农奴主实行的封建制度改革
C. 农奴制的强化 D. 政策调整
4.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 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说明 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 解放农奴 B. 顺应资本主义开展潮流 C. 防止革命,挽救统治危机 D. 加强沙皇专制 5.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
3、领导: 彼得一世 4、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
面貌,实现富 国强兵。 目标:
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5、彼得一世改革内容〔18世纪初〕
创立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 政机构为国家效劳,按功绩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置整个村 庄的农奴;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 强专制权利;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 办,创办报纸;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26张PPT)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 政体制,加强沙皇专制权力;
军事 创办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 整个村庄的农奴;
科技教育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 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影响
积极:(1)通过 改革,俄国一跃成 为欧洲军事强国,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 条件(新首都:圣
一、彼得一世改革
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 1.背景: 改变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 • 2.改革目的:
向西方学习
• 3.改革方式: • 4.内容:(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社会习俗) • 5.影响: • 6.性质:
彼得一世 改革
政治
性质:是一场内封容建性质的改革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走 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民族解放战争)
俄国、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课堂练习
1、学会抓住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
A 国”“开启近代化进程”(
)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2、纵观世界近代历史,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主要
有两种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十月革命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 B、明治维新
D、斯大林
课堂练习
D 3、俄国1861年改革的结果是(
)
A.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B.使俄国成为经济强国
C.使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军事 创办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 整个村庄的农奴;
科技教育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 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影响
积极:(1)通过 改革,俄国一跃成 为欧洲军事强国,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 条件(新首都:圣
一、彼得一世改革
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 1.背景: 改变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 • 2.改革目的:
向西方学习
• 3.改革方式: • 4.内容:(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社会习俗) • 5.影响: • 6.性质:
彼得一世 改革
政治
性质:是一场内封容建性质的改革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走 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民族解放战争)
俄国、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课堂练习
1、学会抓住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
A 国”“开启近代化进程”(
)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2、纵观世界近代历史,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主要
有两种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十月革命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 B、明治维新
D、斯大林
课堂练习
D 3、俄国1861年改革的结果是(
)
A.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B.使俄国成为经济强国
C.使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7张PPT)
农奴生活环境恶劣
郁闷!工场里人手 总是不够;产品销 售也不好,农奴太 穷了,他们买不 起……唉,都是那讨 厌的农奴制.
缺乏大量的 自由劳动力
农奴生活 水平低下
根本原因: 封建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 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 农民”“必须立即改革,废除农奴 制,没有时间再性耽质搁:了自。上”而—下亚的历资产阶级改革 山大二世
A.设立参政院 兴办手工工场
D B.鼓励
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 .创建常备军
7.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 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 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B
D.殖产兴业
大
封
帝
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
被恩格斯誉为“真正的伟人”。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 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 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 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 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课前预习
背景: 时间、领导人:
彼得一世改革 目的:
俄
内容:
国
影响:
的 改
原因:
革
①农民可以赎买份地
A
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
③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④向欧洲国家学习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0.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 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 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24张PPT)
38.1万
162万
300万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家)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材煤积料炭极三产量影1的86增0响-加18:则90超年过,了俄1国9倍的由,钢石产封油量建产和量棉社猛纺会增织了业转2的0为0产多值资倍都。本增18加主65了义-138倍社9,5 会 年①,俄俄国国的铁历路史已由上33的74俄一里增个到重317要28俄转里。折点;
山
亚历山大二世自幼被立为太子,学习治国
大
之策。曾周游欧洲各国,深知农奴制是俄国
二
落后的根源。1855年匆忙继位,正值俄国在
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国力急剧下降之际,
世
1818-1881
国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法令
材料一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
1865年
1890年
1898年
数量(人)
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俄 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 2.措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但必须出钱 赎买土地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 4.影响: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推动俄 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农奴制残余 仍然存在
385 14603
法国 150
108 9160
德国 175
40.2 10065
制度
封建农奴制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 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 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 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 共28张PPT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1,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 战争、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 确立)
(中国辛亥革命)
2,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 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或资产阶 级统治的巩固与加强或资本主义制度在世 界范围内确立)
(中国戊戌变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俄国 别称:沙皇俄国(沙俄)、 苏俄、苏联、俄罗斯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次数 1801-1860年农奴骚动
年份 材料:“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 奴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直接目的:废除农奴制,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 矛盾,增强国家实力 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克里木战争(1853-1856)
(土耳其、英国、法国等 vs 俄国)
克里木 半岛
俄罗斯侵占克里木半岛,在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下土耳 其要求俄国归还,俄罗斯向土耳其开战,战争爆发。
原始生产民族VS现代生产的民族 30万-3万,俄国惨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病逝,侄子亚历山
大二世即位。
俄
英 法 等
思想基础:俄国十二月党人宣传 西欧民主思想,准备依靠军队推 翻沙皇政府,被镇压。
特点:向西方学习
材料: 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 实力,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 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 以前俄国没有海军,到彼得一世执政 末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 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俄国打败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建立新首都—圣彼得堡(名字命名)
①.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 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 沙皇的专制权力;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4张PPT)
导入新课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 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共割占 多少土地?
俄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俄国的兴起
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 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期,莫斯 科公国开始崛起,到15世纪晚期, 统一了俄国,莫斯科大公伊凡四 世开始采用“沙皇”称号,强化 了沙皇的权利。
彼
因其对俄国的
得 大
卓越贡献被参政院
帝
封为“全俄罗斯大
帝”和“祖国之
父”,被恩格斯誉
为“真正的伟人”。
一、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生于1672年, 10岁时成为俄国罗曼诺夫王 朝的第四代沙皇。当时,彼 得年幼,由聪明能干的异母 姐姐索非亚摄政。彼得自幼 酷爱军事游戏,他组织小伙 伴建立两个童子军团。 17 岁那年,彼得统领由他组建 的“少年团”一举粉碎索菲 娅公主的摄政集团,彼得在 一片盛怒的血海中,建立起 的他绝对权威。
• 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和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
•
——1649《法律大全》
材料二:
1、农奴“像牲口那样带着镣铐出售”。出 卖农奴的广告同出卖骡马、狗的广告一起刊 登在官方的报纸上。10个卢布可以买到一名 少女农奴,而一条良种狗却值几千卢布。
2、在叶卡捷琳娜执政初期,一个把138名 农奴鞭打致死的女农奴主(其中包括一个12 岁的小女孩),所得到的的惩罚只是被判终 身苦役监禁。
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 从国外归来,领主们前来
为此而送祝命贺的。人不,料据沙说皇占接过了侍当从 时国家人口的递三给分他之的一剪“刀他,用亲自野剪蛮除 制服了俄罗斯领的主野们蛮的”大胡子。然后发
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 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 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 座青铜骑士雕像。从古罗 马以来,帝王雕像的坐骑 大都稳稳地占着,三条腿 着地,一条腿提起来,惟 独这尊雕像的坐骑一双前 蹄高高扬起,以高速奔跑 的姿态,奔向远方。就是 俄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策马扬鞭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 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共割占 多少土地?
俄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俄国的兴起
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 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期,莫斯 科公国开始崛起,到15世纪晚期, 统一了俄国,莫斯科大公伊凡四 世开始采用“沙皇”称号,强化 了沙皇的权利。
彼
因其对俄国的
得 大
卓越贡献被参政院
帝
封为“全俄罗斯大
帝”和“祖国之
父”,被恩格斯誉
为“真正的伟人”。
一、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生于1672年, 10岁时成为俄国罗曼诺夫王 朝的第四代沙皇。当时,彼 得年幼,由聪明能干的异母 姐姐索非亚摄政。彼得自幼 酷爱军事游戏,他组织小伙 伴建立两个童子军团。 17 岁那年,彼得统领由他组建 的“少年团”一举粉碎索菲 娅公主的摄政集团,彼得在 一片盛怒的血海中,建立起 的他绝对权威。
• 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和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
•
——1649《法律大全》
材料二:
1、农奴“像牲口那样带着镣铐出售”。出 卖农奴的广告同出卖骡马、狗的广告一起刊 登在官方的报纸上。10个卢布可以买到一名 少女农奴,而一条良种狗却值几千卢布。
2、在叶卡捷琳娜执政初期,一个把138名 农奴鞭打致死的女农奴主(其中包括一个12 岁的小女孩),所得到的的惩罚只是被判终 身苦役监禁。
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 从国外归来,领主们前来
为此而送祝命贺的。人不,料据沙说皇占接过了侍当从 时国家人口的递三给分他之的一剪“刀他,用亲自野剪蛮除 制服了俄罗斯领的主野们蛮的”大胡子。然后发
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 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 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 座青铜骑士雕像。从古罗 马以来,帝王雕像的坐骑 大都稳稳地占着,三条腿 着地,一条腿提起来,惟 独这尊雕像的坐骑一双前 蹄高高扬起,以高速奔跑 的姿态,奔向远方。就是 俄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策马扬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内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亚历山大二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自
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必须立即改革,废 除农奴制,没有时间再耽搁了。”—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 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统领由他组建的“少年团” 一举粉碎索菲娅公主的摄 政集团彼得在一片盛怒的 血海中,建立起的他绝对 权威。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 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 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 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俄国农民暴动次数 年均20次 年均25次 年均30次 年均36次 年均43.5次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新思潮产生
十二月党人起义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主张:
反对沙皇专制 统治,主张废 除农奴制
试着解决问题: 1.使俄国走上强国之路的重要改革有哪些?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 其中成为俄国历史重要转折点的改革? 3.加强农奴制的改革是? 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材料一、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 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 的上层革命……
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目的?
3.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
1、俄国的发展历程
东斯拉夫人主要聚居在东欧平原,其分布
范围主要在欧洲东部和东南部,少数居地
则跨越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太平洋 沿岸地区。
东斯拉夫人最早是游牧民族,社会发展较 慢,6世纪之前他们还处在氏族公社阶段。 这些东斯拉夫人起初分布在东欧平原上。 最早的基辅罗斯国家是由古罗斯人9世纪末 至1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东斯拉夫人包括 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又称小罗斯人、小俄 罗斯人),白俄罗斯人。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2、彼得一世改革
1有.利政于治俄国:经济、建军立事中实力央增集强权的行措政施体?制…… 2有.利军于事俄国:走向文创明建开新化的式措常施备?军,提拔人才…… 3.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4加.强文农教奴制:的措施推?行文化教育…… 5此.次社改会革有生利活于:哪提一倡阶学级?习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废除农奴制, 防止农奴起义。 2.材料二反映了俄国改革是在怎样的前提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
10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 体构造 的精巧 与和谐 之美。
•
11.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 多承载 社会功 能会伤 及审美 意蕴, 也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新诗 的经典 意识。
•
3.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
4.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实验、研讨 ,发现 当月球 运行到 太阳和 地球中 间,并 且三者 成或接 近一条 直线时 ,地球 上的人 会看见 太阳被 遮住一 部分或 全部遮 住,就 是发生 了日食 。
•
5.通过观察整理、分析推理、模拟实 验等方 法研究 日食的 成因和 变化过 程,以 及研究 、发现 日食过 程中的 更多信 息。并 能根据 实验发 现,用 模型或 图示解 释各类 日食的 成因和 更多的 现象。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 385万吨 1/15
铁路
俄国
英国
德国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0000俄里
以上两张表格反映了俄国工业发展的什么现象? 俄国工业发展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下列图表说明了什么?
时间 1800——1810 1811——1820 1821——1830 1831——1840 1840——1851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1.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1.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合作学习:对比两次改革
一、相同点: 1.目的相同: 2.方式相同:
二、不同点: 1.性质不同: 2.对农民措施不同: 3.背景不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猜想性质、影响、局限性
法令规定: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 供自由劳动力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农奴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
的生活)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份地。所
出价钱高为于资当本时主地义价发展。。
积累大量资本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性质: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 改革。
积极影响:(1)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出现 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道路
消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影响俄
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根本原因 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摆脱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3.前提: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 我要防止俄国暴动。……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 宁肯把手指砍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他怎样解决 这一矛盾?从中我们看出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要点知识回顾复述:
1.拉丁美洲指的是什么地区? 19世纪初拉美是哪些国家的殖民地?
2.南美的解放者是? 3.19世纪中期,印度是哪国的殖民地? 4.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杰出领导人?结果?意义?
通读全文,本课提到几次改革? 各自名称?时间?改革者?
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的前身?统一俄国的时间?政权?第一任沙皇?
1、俄国的发展历程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元朝)征服
14世纪: 莫斯科公国建立 16世纪初期: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16世纪: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彼得一世出生于1672年, 10岁时成为俄国罗曼诺夫 王朝的第四代沙皇。当时, 彼得年幼,由聪明能干的 异母姐姐索非亚摄政。彼 得自幼酷爱军事游戏,他 组织小伙伴建立两个童子 军团。 十七岁那年,彼得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为此而送命的人, 据说占了当时国家人口的三分之一 “他用野蛮制服了俄罗斯的野蛮”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用允许购买农奴的办法来发展 工场手工业? (1)由于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为了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彼得一世允 许购买农奴作为劳动力。 (2)从其作用和影响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 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从俄国长远发展来看,由于此政策的实质是 进一步加强农奴制,所以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亚历山大二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自
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必须立即改革,废 除农奴制,没有时间再耽搁了。”—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 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统领由他组建的“少年团” 一举粉碎索菲娅公主的摄 政集团彼得在一片盛怒的 血海中,建立起的他绝对 权威。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 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 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 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俄国农民暴动次数 年均20次 年均25次 年均30次 年均36次 年均43.5次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新思潮产生
十二月党人起义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主张:
反对沙皇专制 统治,主张废 除农奴制
试着解决问题: 1.使俄国走上强国之路的重要改革有哪些?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 其中成为俄国历史重要转折点的改革? 3.加强农奴制的改革是? 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材料一、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 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 的上层革命……
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目的?
3.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
1、俄国的发展历程
东斯拉夫人主要聚居在东欧平原,其分布
范围主要在欧洲东部和东南部,少数居地
则跨越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太平洋 沿岸地区。
东斯拉夫人最早是游牧民族,社会发展较 慢,6世纪之前他们还处在氏族公社阶段。 这些东斯拉夫人起初分布在东欧平原上。 最早的基辅罗斯国家是由古罗斯人9世纪末 至1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东斯拉夫人包括 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又称小罗斯人、小俄 罗斯人),白俄罗斯人。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2、彼得一世改革
1有.利政于治俄国:经济、建军立事中实力央增集强权的行措政施体?制…… 2有.利军于事俄国:走向文创明建开新化的式措常施备?军,提拔人才…… 3.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4加.强文农教奴制:的措施推?行文化教育…… 5此.次社改会革有生利活于:哪提一倡阶学级?习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废除农奴制, 防止农奴起义。 2.材料二反映了俄国改革是在怎样的前提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
10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 体构造 的精巧 与和谐 之美。
•
11.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 多承载 社会功 能会伤 及审美 意蕴, 也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新诗 的经典 意识。
•
3.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
4.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实验、研讨 ,发现 当月球 运行到 太阳和 地球中 间,并 且三者 成或接 近一条 直线时 ,地球 上的人 会看见 太阳被 遮住一 部分或 全部遮 住,就 是发生 了日食 。
•
5.通过观察整理、分析推理、模拟实 验等方 法研究 日食的 成因和 变化过 程,以 及研究 、发现 日食过 程中的 更多信 息。并 能根据 实验发 现,用 模型或 图示解 释各类 日食的 成因和 更多的 现象。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 385万吨 1/15
铁路
俄国
英国
德国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0000俄里
以上两张表格反映了俄国工业发展的什么现象? 俄国工业发展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下列图表说明了什么?
时间 1800——1810 1811——1820 1821——1830 1831——1840 1840——1851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1.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1.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合作学习:对比两次改革
一、相同点: 1.目的相同: 2.方式相同:
二、不同点: 1.性质不同: 2.对农民措施不同: 3.背景不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猜想性质、影响、局限性
法令规定: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 供自由劳动力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农奴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
的生活)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份地。所
出价钱高为于资当本时主地义价发展。。
积累大量资本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性质: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 改革。
积极影响:(1)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出现 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道路
消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影响俄
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根本原因 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摆脱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3.前提: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 我要防止俄国暴动。……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 宁肯把手指砍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他怎样解决 这一矛盾?从中我们看出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要点知识回顾复述:
1.拉丁美洲指的是什么地区? 19世纪初拉美是哪些国家的殖民地?
2.南美的解放者是? 3.19世纪中期,印度是哪国的殖民地? 4.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杰出领导人?结果?意义?
通读全文,本课提到几次改革? 各自名称?时间?改革者?
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的前身?统一俄国的时间?政权?第一任沙皇?
1、俄国的发展历程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元朝)征服
14世纪: 莫斯科公国建立 16世纪初期: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16世纪: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彼得一世出生于1672年, 10岁时成为俄国罗曼诺夫 王朝的第四代沙皇。当时, 彼得年幼,由聪明能干的 异母姐姐索非亚摄政。彼 得自幼酷爱军事游戏,他 组织小伙伴建立两个童子 军团。 十七岁那年,彼得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为此而送命的人, 据说占了当时国家人口的三分之一 “他用野蛮制服了俄罗斯的野蛮”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俄国的改革公开课课件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用允许购买农奴的办法来发展 工场手工业? (1)由于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为了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彼得一世允 许购买农奴作为劳动力。 (2)从其作用和影响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 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从俄国长远发展来看,由于此政策的实质是 进一步加强农奴制,所以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