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5诗词五首《钱塘湖春行》教案1语文版
《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10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九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
九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九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通用5篇)九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钱塘湖春行》。
2、理解诗歌内容,抓住本诗所描写的西湖早春的景色特征,感受西湖的美。
3、体会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内容,体会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品味诗人准确的语言,领会诗歌意境美。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解题。
(明确目标)1、师:.古代诗文是我国文化长廊中的瑰宝,唐朝时期,诗的发展达到高峰,涌现出许许多多著名的诗人,其中有一位成就很大,写诗最多的诗人,他就是大家已十分熟悉的白居易,(板书)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白居易。
2、学生介绍白居易。
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著名的诗歌《钱塘湖春行》。
(板书课题)4、解题: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西湖又名西子湖,其名出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不断地吟唱着具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西湖。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白居易笔下的西湖,即钱塘湖的春景。
5、交代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
(落实目标)1、诗范读,划出节奏,提示易读错的字音:啄春泥(zhuó)没马蹄(mò) 白沙堤(dī)2、学生练读。
3、指名读。
4、齐读。
5、明确读诗方法。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即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
诵读时,每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做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6、疏通诗意。
学生自由朗读,依据注释疏通诗意,了解每联的内容。
诗意略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闪光水色。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教师点拨:全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写到湖边,后四句写湖东,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描写的景物浑然一体,构成完整的形象。
7、再次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钱塘湖春行教案(多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钱塘湖春行》的背景及作者。
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简介《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了解其生平及诗歌创作特点。
2. 阐述《钱塘湖春行》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
2. 教师讲解《钱塘湖春行》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3.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感悟,讨论如何欣赏古典诗歌。
第二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诗歌意象、意境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1. 分析《钱塘湖春行》的意象、意境。
2. 解读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如寓情于景、动静结合等。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 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诗歌表现手法,举例说明。
3.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第三章:诗歌背诵与默写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诗歌背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指导学生正确背诵《钱塘湖春行》。
2. 训练学生默写诗歌名句。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背诵,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竞赛,看哪组背诵速度快且准确。
3. 教师出题,学生默写诗歌名句。
第四章:诗歌创作与展示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2. 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以《钱塘湖春行》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交流。
教学活动:1. 教师提供创作主题,学生分组进行诗歌创作。
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3.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
2. 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引导他们欣赏更多优秀的古典诗歌。
教学内容: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钱塘湖春行》的特点和价值。
2. 教师推荐其他优秀的古典诗歌,引导学生自主欣赏。
钱塘湖春行教案(多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钱塘湖春行》的背景及作者。
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介绍《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及其文学地位。
2. 简介《钱塘湖春行》的写作背景。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
2. 教师讲解《钱塘湖春行》的创作背景。
3.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信息,教师总结。
第二章:诗词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钱塘湖春行》的意境和主题。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钱塘湖春行》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解读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钱塘湖春行》。
2. 学生讨论诗句的意义和美感。
3. 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第三章:诗词背景与文化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钱塘湖春行》所反映的宋代钱塘湖景色及文化。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宋代钱塘湖的自然景色及历史变迁。
2. 讲解《钱塘湖春行》中的文化意象。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图片或地图,介绍钱塘湖的历史变迁。
2.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宋代钱塘湖的文化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文化意象。
第四章:诗词创作与表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词创作的热情和兴趣。
2.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诗词的创作技巧。
2. 学生尝试创作以钱塘湖为题材的诗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实践。
3.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钱塘湖春行》的收获。
2.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生分享学习《钱塘湖春行》的心得体会。
2. 教师进行总结,提出拓展学习建议。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学习总结。
2. 教师点评学生总结,提出拓展学习建议。
第六章: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词中自然景色描绘的分析能力。
钱塘湖春行的教案
钱塘湖春行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钱塘湖春行》全文;(2)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古典诗歌;(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钱塘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高雅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分析;2.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3. 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 诗歌深层含义的挖掘;3. 诗歌创作背景的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2. 学生提前预习诗歌,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钱塘湖春行》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分享学习心得。
4.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诗歌,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
5. 情感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中钱塘湖美景的感悟。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钱塘湖春行》;(2)写一篇关于钱塘湖美景的作文。
8. 板书设计钱塘湖春行意象:钱塘湖、早春、花草、沙鸟、白马节奏:平缓、流畅、优美韵律:押韵、对仗、排比情感:热爱、赞美、喜悦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邀请学生找出其他描写钱塘湖的诗词,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进行对比学习,分析不同诗人对钱塘湖的不同描绘和情感表达。
2. 艺术欣赏:让学生欣赏绘画作品中的钱塘湖景象,如中国古典绘画中的《钱塘湖春游图》,并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绘画之间的艺术联系。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5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1、收集与春有关的资料;2、收录机、磁带;课时:一个课时教学设计:一、备读导入新课:1、学生自由背诵唐诗,说唐代著名诗人,引出白居易;2、学生说白居易的小故事,引出新课;二、初读熟悉全诗:1、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2、生齐读;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4、师范读,学生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三、熟读理清游踪:1、谁能划出标题写了几方面内容,并说明理由;2、读一读诗,想一想诗人凭什么说是钱塘湖,而非其他;3、诗人说“行”,你能找出依据吗?四、精读寻觅春踪:师:请阅读全诗,想一想,写了春天的哪一个阶段?生:早春师:小组自由讨论,诗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初春的西湖?(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归纳:大致有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在具体分析时,结合朱自清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写。
师: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游人如织的西湖早春图。
五、品读诗中妙笔:师: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
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生:看书,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5 诗词五首《钱塘湖春行》教案2 语文版
钱塘湖春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渐适应了初中语文学科的要求,所以在初中阶段除了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需要学会赏析诗词的方法,并能够品味诗中的意境。
所以在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多读、美读、背诵,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完成教学任务,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中获得知识,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4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美景,古今多少文人沉醉于西子湖畔,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去领略西子湖畔的美景,一起欣赏古诗《钱塘湖春行》。
一、教学过程:1.了解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后迁居陕西渭南,曾官至左拾遗。
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较多的一个。
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了解题目:钱塘湖春行3.古诗学习:(一)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请同学朗读及评价,集体读(1)我们对这首诗已有了初步认识,那么它在题材上属于什么诗呢?七言律诗(2)特点:每句话七字,共八句,每联都有名字,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讲究对偶和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
(二)读懂诗意1.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合作,结合课下注释朗读诗文,疏通文意,待会展示成果。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第一联的诗意。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看到水面刚刚涨平,白云重重叠叠,与水面连成一片。
九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钱塘湖春行》。
(2)理解诗中的生词和句子,把握诗的意境和主题。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钱塘湖春行》。
(2)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主题。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2)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钱塘湖春行》,理解诗的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诗中的生词和句子。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每组选取一个修辞手法或表达技巧进行展示。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思考诗中的意境和主题,分享自己的感悟。
(2)引导学生从诗中汲取启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5.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2)推荐相关的诗歌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
3. 测验成绩:定期进行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第二课时主要进行探究学习和总结与拓展。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钱塘湖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中的景象。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欣赏《钱塘湖春行》的独特之处。
语文版语文九下《钱塘湖春行》word教案2篇
《钱塘湖春行》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基本信息。
2.梳理诗歌中,作者所“行”处见到的景致,体会寄寓在意象中的情感。
3.品味诗歌中具有艺术张力的字、词。
二、教学重、难点:品味诗歌中具有艺术张力的字、词。
三、教学过程:1. 作品说明,作者信息简介:本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
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
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梳理作品中的意象、体会作者在意象中寄寓的情感:《春夜喜雨》的题眼是“雨”字,而《钱塘湖春行》的诗眼就是一个“行”字,一贯而下,统摄全篇。
在作者“春行”之时,移步换景,美好春景化作诗人笔下的一串串意象。
这些春季典型的意象,成为全诗,引人注目的焦点。
“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绿杨”“白堤”自“孤山寺北贾亭西”起,行至“白堤”,作者选取的都是最能表现“春”的景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
春雨过后的西湖,水色天光,波起波平;“早莺争春”“春燕啄泥”写尽初春时节的生命活力;“乱花迷眼”“浅草新长”将花草的整个生长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联更是直抒胸臆,以一个“爱”字,一个“不足”点明——作者在早春风光中的无比喜悦、热爱之情。
1.品味诗歌中具有艺术张力的字、词:本诗在内容理解,情感体会上的难度不高,抓住意象则能正确体会作者的情思。
但本诗最大的成功之处,除了移步换景,不着痕迹外,更重要的是运用了一系列极具表现张力的字、词。
这些点睛之笔,使本就春意盎然的诗歌,平添一份生命力。
钱塘湖春行古诗教案
钱塘湖春行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钱塘湖春行》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意。
(3)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意境。
(3)学会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2)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和背诵。
2. 体会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2. 通过对诗句的品味,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诗句和关键词语。
2. 参考资料,用于介绍作者和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兴趣。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初次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解析诗句,解释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分句讲解,帮助学生领会诗中的意境。
3. 体会情感:(1)让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诗中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
(3)讨论作者表达情感的手法,分析诗句中的情感。
4. 课堂小结:5. 作业布置:(1)背诵《钱塘湖春行》。
(2)以钱塘湖为题材,创作一首小诗。
6. 板书设计: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六、教学反思:七、课后作业:1. 背诵《钱塘湖春行》。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作文。
八、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提高学习积极性。
九、课堂评价:1. 对学生的朗读、背诵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九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钱塘湖春行》。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和典故。
(3)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运用比较学习的方法,分析《钱塘湖春行》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喜悦和感慨,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和典故的理解。
3.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关键字词和典故的解读。
2.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朗读录音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字典。
1. 导入:(1)教师播放《钱塘湖春行》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猜测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通过字典查找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和典故,并在笔记本上做好笔记。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查找的关键字词和典故的意义。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钱塘湖春行》与其他诗歌的异同,如《春晓》、《江南春》等。
(2)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总结出异同点。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钱塘湖春天的美景中,感受诗人的喜悦和感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欣赏诗歌。
7. 课后作业:(1)背诵《钱塘湖春行》。
(2)写一篇关于《钱塘湖春行》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5诗词五首《钱塘湖春行》教案1语文版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钱塘湖春行》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钱塘湖春行》的背景、诗句结构、案例分析等。
强调古典诗词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诗词。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钱塘湖春行》的鉴赏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此外,课后拓展与延伸部分,我将进一步丰富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深入探究诗词的内涵。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展更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诗词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课后作业
1. 诗词仿写:请仿写《钱塘湖春行》的诗句,要求使用原诗的韵律和格式,描绘你心目中的钱塘湖春日景色。
2. 诗词鉴赏: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并撰写一篇鉴赏短文。
3. 诗词翻译:将《钱塘湖春行》译成现代汉语,要求保持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4. 诗词对比:比较《钱塘湖春行》与其他诗人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归纳各自的特点和审美价值。
5. 诗词创作:以“春日”为主题,创作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你对春天的感受。
内容:《钱塘湖春行》的诗意理解和情感把握
4. 课堂互动:开展诗句接龙、诗歌朗诵等游戏活动,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案例分析:选取课本中的典型注释和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解题方法。
6. 创意项目:组织学生进行诗配画、微电影制作等创意项目,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 PPT: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诗句、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 背景介绍: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创作背景及钱塘湖的历史文化地位
九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
九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钱塘湖春行》。
(2)理解诗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3)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3. 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三、教学难点1. 诗中难点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 诗歌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文内容。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好景象。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题“钱塘湖春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 情景教学(1)运用多媒体展示钱塘湖春景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人行走在钱塘湖边的美好时光。
5. 诗歌分析(1)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等。
(2)探讨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最爱湖东行不足”到“绿杨阴里白沙堤”。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钱塘湖春行》。
(2)写一篇关于《钱塘湖春行》心得体会的短文。
8. 板书设计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4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4篇】篇一:钱塘湖春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情感性。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养学生想像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目标2是对方法理解,为重点。
难点是目标3,由学生自身弱点和学生对教材适应情况决定的。
教法学法:新的语文教材更为注重学生想像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在发现理论中认为:“应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过程中去。
”叶圣陶也有理论:“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活跃好动,再加上诗歌教学一定的难度性。
必然采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方法突破难点。
方法定为;1、情境法(直观画面,音乐)2、诵读法(反复诵读)3、讨论法(交流体验)4、竞赛法(提高兴趣)教学过程:一、预习预习要求;1、熟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2、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通过课前预习对新课有一个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作准备,并且可以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提高释词识字能力。
二、学习诗歌,授之以渔1、第一步,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伴着优美的旋律,在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句中我们走进春的世界”。
由学生熟悉的诗句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流动的春景为课堂创设情境。
随着柳枝摇曳,伴着春花竞放,他们会很快走进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的春天里。
把学生思维引入了正轨,激发了兴趣。
2、介绍诗歌方法,授以新知。
读诗想诗解诗赏诗悟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一方法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并且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
3、用方法学习本诗。
“读诗”——利用多媒体声、像具备的特点,展开诗句所对应的图景。
学生跟着读可读出节奏、读出轻重音。
在朗朗书声里,在生动的画面中学生快乐的学习着。
“解诗”——★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说说诗大意。
★找出诗中所绘景物并且寻求游踪。
这一步由学生讨论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
钱塘湖春行教案(多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钱塘湖春行》的背景及作者。
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介绍《钱塘湖春行》的作者,如作者的生平等。
2. 简介钱塘湖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3. 导入诗歌《钱塘湖春行》,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钱塘湖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钱塘湖的美景。
2. 提问法: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激发学生思考。
第二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境等特点。
2. 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及情感。
教学内容:1. 逐句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2.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春天气息,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详细讲解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句式结构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及情感,分享心得体会。
第三章:诗歌欣赏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让学生反复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2. 分析诗歌中的艺术特色,如意象、韵律等。
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比较法:引导学生与其他诗歌进行比较,提高鉴赏能力。
第四章:创作练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激发创作热情。
2. 锻炼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让学生以钱塘湖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钱塘湖的美景。
2. 互评互议:让学生互相评价、修改,提高创作水平。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 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教学内容:1. 回顾诗歌《钱塘湖春行》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推荐相关诗歌或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1. 归纳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九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
九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钱塘湖春行》。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其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诗的基本内容。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2. 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的解释。
3. 诗的结构和韵律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的探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理解其基本内容。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的感受。
(2)引导学生从诗中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钱塘湖春行》。
2.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结构和韵律,写一篇短文。
3. 结合《钱塘湖春行》,谈谈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诗人的爱国情怀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分享。
2. 学习效果:评估学生对诗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情况,以及对其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背诵、短文写作和对自然美景的感受的表达。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诗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情况如何?2. 学生对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的解释是否准确?3. 学生对诗的结构和韵律的分析是否到位?4. 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效果如何?5. 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诗人的爱国情怀的理解有何启示?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钱塘湖春行》教学教案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钱塘湖春行》的诗意,认识诗中的景物描写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提升欣赏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意境理解。
2. 诗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教材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钱塘湖春行》的背景。
1.2 学生齐读诗歌。
2. 朗读感悟2.1 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3. 品词析句3.1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2 学生讨论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4. 景物描写手法分析4.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手法。
4.2 学生举例说明其他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手法。
5. 情感体会5.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6. 小结拓展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2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7. 作业布置7.1 学生背诵诗歌。
7.2 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塘湖春行》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3. 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写的感悟文章,评估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反馈等方面,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八、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如增加相关诗歌的阅读,拓展景物描写的手法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钱塘湖春行教案(15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15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1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进步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1、搜集与春有关的资料;
2、收录机、磁带;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设计:一、备读导入新课:
1、学生自由背诵唐诗,说唐代著名诗人,引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今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
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阅读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2、学生说白居易的小故事,引出新课;
二、初读熟悉全诗:
1、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2、齐读;个别读;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4、范读,学生考虑: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p 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钱塘湖春行》课文教案
《钱塘湖春行》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人的旅行写作风格和技巧;2. 探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现内心情感的手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升他们对自然的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分析和理解《钱塘湖春行》诗意和抒情;2. 掌握描写自然景物的表达方式和手法;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解析诗句中的意境和意义;2. 能够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四、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几张图片向学生展示钱塘湖的美景,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引入课文主题。
扩展阅读:选取其他古代文人的作品进行阅读,比较钱塘湖春行和其他作品在描写自然和表达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
分析课文:1. 第一遍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整体意境;2. 第二遍朗读课文,解读诗句中的隐喻和修辞手法;3. 分析诗人描绘钱塘湖的手法,如用典、拟人、夸张等;4. 分析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如思乡之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等。
讨论交流:1. 学生分组,就诗句中的意境展开讨论,并选择一些代表性诗句进行解读;2. 学生自由发挥,以《钱塘湖春行》为灵感,创作一首类似的诗句。
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自己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选择一个自然景物,写一篇以描写该景物为主的短文;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修订,提高写作质量。
展示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感受。
五、拓展活动1. 前往钱塘湖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景物;2. 邀请一位文学爱好者或作家来校进行讲座,讲述他们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和阐述。
六、课堂作业阅读其他古代文人的作品,尝试分析他们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并用自己的话语写出分析心得,字数300字以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钱塘湖春行》这首古代诗歌,让学生了解了古代文人的旅行写作风格和技巧,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现内心情感。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多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也培养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湖春行
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渐适应了初中语文学科的要求,所以在初中阶段除了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需要学会赏析诗词的方法,并能够品味诗中的意境。
所以在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多读、美读、背诵,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完成教学任务,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中获得知识,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美景,古今多少文人沉醉于西子湖畔,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去领略西子湖畔的美景,一起欣赏古诗《钱塘湖春行》。
一、教学过程:
1.了解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后迁居陕西渭南,曾官至左拾遗。
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较多的一个。
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了解题目:钱塘湖春行
3.古诗学习:
(一)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请同学朗读及评价,集体读
(1)我们对这首诗已有了初步认识,那么它在题材上属于什么诗呢?
七言律诗
(2)特点:每句话七字,共八句,每联都有名字,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讲究对偶和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
(二)读懂诗意
1.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合作,结合课下注释朗读诗文,疏通文意,待会展示成果。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第一联的诗意。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看到水面刚刚涨平,白云重重叠叠,与水面连成一片。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有几处来的很早的黄莺在争着飞向向阳的树,不知谁家的燕子已经在啄泥筑巢了。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开的繁乱的花逐渐想要迷乱人的眼睛,浅浅的草刚刚没过马蹄。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喜爱的是湖的东边,怎么游走都不够,尤其是绿杨阴里的白沙堤。
2.请同学们思考,全诗的线索是什么?
以出行的路线为线索;即游踪
3.诗言志,诗是用来抒情的,诗人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写下了西湖美景,在写景的过程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春景的喜爱和赞美。
4.从哪里发现的?从哪里读出来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集体读,读出喜爱和赞美。
(三)品析诗情
读懂诗意并不是诗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在于一个品字。
品:品析诗歌的用词之妙,品析诗中的画面之美。
全诗共四联,找出自己喜欢的一联,以“我喜欢第几联,因为.......”的句式,说明理由。
例1:我喜欢颔联,因为颔联能够体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颔联中的早莺和新燕都属于动物,颈联中的乱花和浅草都属于植物,莺是春天的歌者,燕是春天的信使,这又是作者看到的初春的一番美丽景象。
“争”采用了拟人的修辞,“争”和“啄”通过动物的情态和动作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例2:我喜欢首联,因为首联中的“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水面”指西湖湖面。
水面初平写春水新涨,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的景象。
“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