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 Microsoft Word

合集下载

院感监测知识培训考核(问答题)

院感监测知识培训考核(问答题)

院感监测知识培训考核(问答题)1、什么是医院感染监测?基层医疗机构要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吗?答题要点:医院感染监测指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可以建立医院感染的本底率,形成可比较和评价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基线,这个基线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相对平稳。

若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发现近期感染发病率较前期基线上升波动较大,有可能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就要进行调查处置。

因此,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的苗头,可以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相对危险度。

据此制订出一个周期内的医院感染监测防控计划、措施。

并根据措施落实过程中监测数据的变化对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价,调整下一个计划,循序渐进,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目的。

所以,基层医疗机构应根据自己医院特点建立适合自己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是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2、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内容有哪些?答题要点: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1)全院综合性监测:主要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2)目标性监测: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①重点部门目标性监测:主要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心胸外科病房、新生儿病房等。

②特殊人群目标性监测:主要有新生儿、器官移植和血液净化患者等。

③特殊操作目标性监测: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

④细菌耐药性感染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

3、如何选择适宜的目标性监测项目?答题要点:目标性监测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或感染部位进行的监测和干预,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与医院感染问题的严重性相匹配。

目标检测分析报告

目标检测分析报告

目标检测分析报告一、概述本文档旨在对目标检测进行分析和总结,介绍目标检测的基本原理、常用算法以及应用场景。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图像或视频中的目标进行识别和定位,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二、目标检测的基本原理目标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析图像或视频中的像素信息,识别出感兴趣的目标物体,并确定其在图像中的位置。

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包括传统的基于特征提取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2.1 基于特征提取的方法基于特征提取的目标检测方法主要包括: - Haar特征检测算法:通过计算图像中不同位置的Haar特征值来判断目标是否存在。

- HOG特征检测算法:通过计算图像中不同位置的梯度直方图来描述目标的外观特征。

- SIFT特征检测算法:通过检测图像中的局部特征点,并计算其特征描述子来实现目标检测。

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需要手工提取特征,并使用分类器进行目标识别和定位。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主要算法包括: - R-CNN系列算法:通过先提取候选区域,再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和回归来实现目标检测。

- YOLO算法:将目标检测问题转化为一个回归问题,直接在图像上进行全局目标检测。

- SSD算法:通过在多个不同尺度的特征图上进行目标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这些算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自动学习特征,并通过回归和分类实现目标的定位和识别。

三、目标检测的应用场景目标检测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为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交通监控目标检测在交通监控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交通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或视频进行目标检测,可以实现车辆计数、车牌识别、交通违规监测等功能,提高交通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3.2 人脸识别目标检测在人脸识别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图像或视频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和识别,可以实现人脸解锁、人脸支付、人脸考勤等功能,提高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

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

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
An a ay i n p o p c ie s r ela c a a o lir g r ssa c r a im ne to n l sso r s e tv u v il n e d t f mu td u - e it n e og n s i f ci n
fc。 sa eat b td a tr r tr u e t MDRo n t n. i 0 i i Comp e e sv a u e v 。b a nt e e t n r du et 。 r h n ieme s r sha et etke 。prv n d a e c he i i e c fMDRO ne to . ncd iac o ai sPo ete u el c; i c r u iu— st e r n m ;r pcv sr i neRs f ts t d esn g s s i v l a ka o
【 bt 】 O j t e o r i ei luprf r etn n n o ons o i A B | b c v T o d m d aspot r e n o dc t lf oo ma r ei pve c p v i a o r c l o
if t n y xlr g h ea ne n s c ro u img rs t c gns MD O i et n n ci po n e rvl c drkf t s fm hd —eia e rai e obe i t p e a i ao sn o m( R )n co . f i
国际 医药卫 生导报 2 0年 第 l 01 6卷 第 l 8期
I MHGN,S pe e 0 0,Vo.6 No1 e tmb r2 1 11 .8

临床 检验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是通过对手术后病人感染的监测,发现感染病例,计算出外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并反馈给手术医生,使医生们知道他们手术后病人感染的情况,从各方面寻找造成感染的原因,并设法解决,有效地降低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率。

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监测不但监测在医院住院的病人,同时对手术后出院的病人也进行跟踪观察,了解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

二、参加监测科室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开展目标性监测。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外一科、外二科为医院感染监测科室。

三、监测手术种类手术类型的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

四、监测方法(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定义外科手术是指病人进入手术室,外科医生必须在病人的皮肤或粘膜上切一个切口,而此病人在离开手术室时又被缝上,此时病人至少接受了一次手术操作。

(二)手术切口分级国内现将手术切口分为4级,即0类切口、Ⅰ类切口、Ⅱ类切口中、Ⅲ类切口。

NNIS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将手术切口分为4级: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污秽(感染)切口。

为了将监测资料便于比较,手术切口分类参照NNIS的分类方法。

(三)外科切口感染的定义与说明按原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将手术部位感染分为3类: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1、外科表浅切口感染:感染发生在外科手术30天内,感染只涉及切口处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具有下列其中一项者:①表浅切口有脓液流出,有或没有实验室证据;②通过无菌操作从表浅切口处留取体液或组织标本培养并分离出病原体;③至少具备以下一项:疼痛或触痛、局限性胀痛、发红或发热且切口被外科医生有目的地打开,如培养阴性则除外;④临床医生诊断的外科感染。

2、外科深部切口感染:无植入物的手术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关节、人工心瓣膜、人造血管等)的手术术后一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的感染,并且感染涉及切口的深部软组织(筋膜和肌肉层),并具有下列其中一项者:①脓液从切口深部引流出,但不是来自手术部位的器官/腔隙部位;②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生有目的地开放的切口,病人至少有下列中的一项:发热(>38℃)并排除其他原因或局限性疼痛、压痛,除非切口培养阴性;③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检查或通过组织病理检查或影象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迹象;④临床医生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支持。

(完整word版)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总结分析,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总结分析,推荐文档

2013年第四季度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总结分析本季度继续选定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乳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作为目标性监测项目进行重点防控。

现将第四季度监测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一、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1、第四季度胸外科食管癌根治术23例,感染4例,感染率17.4%,具体目标性监测信息指标见表1~3。

表1. 第四季度胸外科目标检测手术-不同危险指数感染率(75%=220min)表2. 第四季度胸外科目标检测手术-不同医师危险因素汇总表表3. 第四季度胸外科目标检测手术-医师手术感染专率注:(1)某医生感染转率(%)=该医生在该时期感染例数/手术例数×100%。

(2)均危险指数=∑(危险指数等级×手术例数)/手术例数总和。

(3)调整感染专率(%)=某医生感染专率/某医生平均危险指数等级。

2、手术部位感染分析及整改由表1-3统计显示本季度进入目标检测的手术23例,0级16例,感染1例;1级5例,感染3例;2级1例,无感染;无3级手术。

总感染4例,感染率为17.4%,平均危险因素指数0.35,从整体分析手术难度不大,而感染率较高,0及风险手术感染率为7.1%,较上季度10.0%略有下降,1级风险手术感染率为60%,较上季度33.3%增高,1级风险手术均为用时较长手术,为难度较大手术。

具体分析如下:(1)A医师手术13例,感染2例,感染专率为15.4%;0级风险手术10例,感染1例,0级风险感染专率;1级风险手术3例,感染1例,1级风险感染专率为。

(2)C医生手术3例,全是0级手术,手术风险指数为0,未发生感染。

分析:A医师1例0级手术感染原因:患者于2013年10月3日在全麻下行左胸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恢复尚可,16日拆线发现前部刀口1cm愈合差,轻微感染征象,其主要原因与患者肿瘤体质,刀口处清洁保持不到位有关,下一步加强手术刀口处保护。

A医师3例1级手术感染原因:病例一:301481,病人因“吞咽困难伴恶心、呕吐1月,加重半月”于2013年10月20日入院,入院诊断:“食管癌”;病人完全梗阻、严重消瘦、营养不良,肿瘤上方食管明显扩张,分泌物及肿瘤坏死组织混合感染并形成脓肿,11月4日手术探查时肿瘤及脓肿破裂,虽经碘伏、生理盐水、蒸馏水等充分冲洗,但病人术后早期即出现同种菌属所致脓胸及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

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


手术部位感染资料
感染日期与诊断、病原体。
手术切口分类
列别 标准
I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及 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 上述条件者 手术进入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无明 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 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 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 溢出污染;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 急开胸心脏按压)者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 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危险因素 手术时间(h) 评分标准 ≤75百分位数 >75百分位数 切口清洁度 清洁、清洁-污染 污染 ASA评分 Ⅰ、Ⅱ Ⅲ、Ⅳ、Ⅴ 分值 0 1 0 1 0 1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规范(附录C)
SSI的目标性监测方法

分析SSI的监测结果,发现问题 确定监测的范围和监测 制订目标性监测的方案 培训、沟通、明确职责 监测数据的搜集(同时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汇总 找出SSI的主要影响因素 向临床反馈,指导制订干预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的 目标性监测
徐州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宋华宁
2013.09.24
主要内容
SSI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性监测 SSI的危险因素 SSI目标性监测的实际应用 SSI的预防策略

什么是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
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职责与任务
⑴每周两次去病房了解、登记被监测手术患者的情况, 与手术医生确定换药时间,查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督促医生对异常切口分泌物送检,及时追查送检结果 并要求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⑵核对每位手术患者的联系方式,对手术患者宣传解释 调查目的和方式,电话联系出院后的患者以确定是否 发生感染。 ⑶输入每个手术患者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每三个 月得出手术部位感染率,并根据医生代码通知医生本 人,分析特殊原因和共同原因以便进行改进。

Ⅰ类切口手术的目标性监测情况分析

Ⅰ类切口手术的目标性监测情况分析

Ⅰ类切口手术的目标性监测情况分析作者:吴小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9期【摘要】目的分析研究Ⅰ类切口手术采取目标性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根据本院自行开发的目标性检测软件, 采取乳腺、腹股沟疝以及甲状腺囊肿手术, 从2011年起对手术切口感染率和采取抗菌药物合理性等相关临床指标采取目标性检测。

结果到2013年11月, 以上3种Ⅰ类切口手术部位的感染率没有变化, 总体感染几率为0.67%。

抗菌药物选择药物不符合率和服用时机不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抗菌药物采用率, 治疗过程以及联合使用药物指标明显改善, 平均住院费用、西药费用以及明显下降。

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 对其围手术期科学采取抗菌药物和控制相关感染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关键词】情况分析;目标性监测;Ⅰ类切口手术Ⅰ类切口手术相关部位感染的防范措施一直是医院感染工作的难点。

本院自己设计I类切口手术感染率和其手术围手术期防范采取抗菌药物的科学性目标性监测方案, 通过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服务系统在实施I类切口手术目标性检测,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本院全部乳房乳腺、腹股沟疝以及甲状腺3种临床手术相关资料。

本文研究病例一共1200例, 当中分为乳房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以及腹股沟疝手术, 它们依次为424、383、393例。

各种疾病类型和疾病严重程度相一致, 其具有可比性, 各种临床手术病例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0.2、39.8、41.3岁,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方法根据本院医院感染管理科SSI监测要求和“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药物规定”, 开放本院计算机-感染-抗菌药物调查软件, 对以上3种临床手术给予目标性监测[1]。

1. 3观察指标①预防采取抗菌药物使用率≤30%;②预防采取抗菌药物治疗过程通常≤24 h;③临床手术之前30 min使用药物≥90%;④选取药物合理率是不是符合相关文件要求;⑤共同使用药物率;⑥切口感染率。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资料分析及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资料分析及对策

IU 患者 医 院感 染以肺 部感 染部 位 为主 ,C C I U感 染 的病 原 菌 以真 菌 为主 。
IU在 防治 医院感染上 , 注意加 强营养 , 高机体免疫 防御机 能 ; C 一要 提 二要合 理应 用抗 生素 , 尽量根 据 药敏结 果选 药 , 避 【 关键词 】 IU 医院感 染 目 C 标监 测 分析 对策
血液感染 4例次 , 7 1 %; 他感 染 5例次 , 8 3 讨 论 占 .4 其 占 .
3 1 感染 部位 监 测结 果 . I U 医 院感染 患 者感 染 部 位 C

5 次 , 中肺 部 感 染 3 6例 其 9例 次 , 6 .4 , 居 感 染 占 96% 位 部 位之 首 。分析 原 因 : 是 患 者 大 多 处 于 昏迷 状 态 , 一 丧 失 咳嗽 反射 的能力 , 口咽部 细菌 下 移 至肺 部 生长 繁殖 而
导致肺炎。二是卧床时 间长 , 肺活量降低 , 咳嗽反射减 弱, 这些 都 为细 菌 的滋生 繁殖 提 供有 力 的条件 。三是 侵
袭性操作 的作用。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等侵人性操作 破坏 了皮 肤 黏膜 屏 障 , 害 了呼 吸 道 的 正 常 防 御 机 能 , 损 2 2 院 内感 染 率 监 测 I U患者 15例 , 生 院 内感 . C 9 发 再加 上病 人 抵抗 力较 低 , 易发 生感染 j 极 。 染5 6例次 , 次感 染率 为 2 .2 。 例 87 % 32 致病 菌 监测 结 果 IU医 院感 染 的标 本送 检 率 为 . C 2 3 病原菌分 布 I U住 院患 者送 检标 本 6 0件 , . C 9 10 , 0 % 远远高于文献 规定 的三级医院住院病人细菌 阳性 2 8株 , 3 分离率 3 . 9 。医院感 染 5 44% 6例次 , 送 培养大 于 5 % , 0 反映 临床 医生针对 致病菌控制医院感 检标本 5 6份 , 检 率 10 , 分 离 菌 株 6 送 0% 共 0珠 , 要 主 染 意识 的提 高 。IU感 染 的病 原 菌 共 分 离 到 6 C O株 , 其 感染 菌是 真菌 l 3株 , 2 . 7 ; 占 16 % 嗜麦 芽窄食假 单胞 中真菌 1 , 16 % , 3株 占2 .7 其次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 , 菌 8株 , 1 .3 ; 肠 球 菌 6株 , 1 % ; 肠 埃 占 33% 粪 占 0 大 占 1.3 , 明 IU感 染 的 病 原 菌 以真 菌 为 主 , 析 33% 说 C 分 希菌 5株 , 8 3 % ; 占 . 3 阴沟 肠 杆 菌 、 炎 克 雷 伯 菌 、 肺 铜 原因为患者病情危重 , 大多为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 , 抵 绿假单 胞 菌 各 4株 , 占 6 6 % ; 皮 葡 萄 球 菌 3 各 .7 表 抗力低下 , 院时间较长, 住 使用广谱抗生素时间长 , 导致 株 , 5 ;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甲 氧 西 林 金 黄 色 葡 萄 占 % 金 耐 机体的菌群紊乱而使体 内真菌繁殖转化成致病菌 。因 球菌 ( R A) 2株 、 占 3 3 % ; M S 各 各 . 3 其他 菌 共 5株 , ( 下转 第 7 3页 ) 9 共 占 8 3 % 。见 表 2。 .3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详解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详解
3.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确定诊断:初步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医学资料 12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说明
1 .临床显示典型手术部位感染,即使培养阴性亦可确诊; 2.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深部感染;
3.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但毋须再次手术者,
应视为深部切口并发症,仅需报深部切口感染
• 当发生感染或可疑感染时及时送检(涂片/培养)
• 病人术后30天随访
• 数据的录入和分析
医学资料
15
标本采样方法(1)
• 如果怀疑切口感染
– 不要急于开放病灶,先消毒脓肿表面皮肤(消毒面 积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5cm) – 用无菌注射器将脓肿内容物吸出,立即进行涂片, 然后用橡皮胶塞封闭注射器连同涂片立即(厌氧培 养要求10分钟内)送检。 – 如果脓液较多也可以注入培养瓶送检(可厌氧/需 氧都做,首选厌氧培养)。
手术部位感染的 目标性监测
台州医院院感科 徐春丽
医学资料 1
手术部位感染的 目标性监测
• 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产生,对本院的医 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已基本搞清,医院工作人员
基本树立了控制医院感染的观点。在这个基础
上,为了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用在最需要解决的 问题上去,目标性监测方法才应运而生。
医学资料
医学资料
] 次数 [
] 次数 [ ] 次数 [
]途径:
]途径: ]途径:
27
切口调查数据
• 抗生素(术中): [ 是Y /否N ] • 术后: [ N / P / W / T ],[ N 术后未用/ P 24小时 内应用,包括Ⅰ类有植入物、Ⅱ类 / W Ⅰ类用 了,Ⅰ类有植入物或Ⅱ类应用超过24小时/ T Ⅲ、

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普通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SSI)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的方法,普外科负责感染控制的专职人员对普外科所有Ⅰ类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手术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结果 348例次手术患者中,3例次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86%。

结论:对不同危险指数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主动干预,实施全程跟踪,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目标性监测,及时控制和降低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Ⅰ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目标性监测[Abstract]through(SSI)of objectiv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general surgery type I incision infection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isk factors.Methods to use the method of prospective target monitoring,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s responsible for infection control of full-time staff to observe the incision of all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and 1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telephone return visit,to understand the surgical wound healing.Results among the 348 cases,3 cases had infection,the infectionrate was 0.86%.Conclusion:in th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risk index patients with active interven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ll track,to take targeted measures for targeted monitoring,timely control and reduce risk factors,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Key words]of operation incision;infection;risk factor;objective monitoring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术后并发症之一,SSI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40%[1],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部分。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详解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详解

II
有轻度系统疾病的病人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
心绞痛,中~重度COPD
但尚未丧失工作能力
IV
丧失工作能力的病人,经常 进展型COPD,心力衰竭
面临生命威胁
V
不管是否进行手术,生命难 主动脉瘤破裂、大块肺栓塞
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2020/3/2
33
切口调查数据
• 污染:包括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 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 染;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
• 脏或感染: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 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2020/3/2
24
切口调查数据
• 术前外周血白细胞_____________
• 基础疾病
2020/3/2
31
切口调查数据
• 失血: [有Y/无N] 量(ML) : [ ] • ASA SCORE评分 : [ I / II / III / IV / V ] • 输血 [有Y/无N] 量(ML) : [ ]
2020/3/2
32
ASA 评分
分级
身体状态
举例
I
身体健康的患者
一个腹股沟疝的病人
送检日期
病原菌/编号 G染色
涂片结果
白细胞 WBC 0 + ++ +++
2020/3/2
34
切口调查数据
• 术后外科感染并发症
– 腔隙 / 器官感染 [ 是Y / 否N ]
– 穿孔
[ 是Y / 否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瘘管
[ 是Y / 否N ]

2016年SSI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 Microsoft Word

2016年SSI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 Microsoft Word

2016年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总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项目之一,为了解我院外科SSI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根据WS/T 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於4-9月对我院头颈外科、神经外科、乳腺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急诊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妇科、产科10个手术科室的患者SSI情况进行了目标性监测(不包括各科室中在局麻下所做的浅表部位手术),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分析1、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 手术部位感染数=10= 0.69 %手术的患者数14472、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Ⅰ类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3= 0.45 %Ⅰ类手术的患者数661ASA评分(Ⅲ级-Ⅴ级)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ASA评分(Ⅲ级-Ⅴ级)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2= 2.82 %ASA评分(Ⅲ级-Ⅴ级)手术的患者数71急诊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急诊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6= 1.04 %急诊手术的患者数575手术持续时间﹥3h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手术持续时间﹥3h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3= 1.20 %手术持续时间﹥3h的手术患者数2503外科医生感染发病专率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医师在该时期的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X %医师在某时期进行的手术病例数二、总结本年度SSI监测对象涉及我院10个手术科室2014年4-9月择期和急诊手术患者(不包括各科室中在局麻下所做的浅表部位手术),共监测手术患者1447例,手术部位感染10例,手术部位感染率0.69%,I类切口手术661例,I类切口手术感染3例,I类切口感染率为0.45%。

1、本年度监测,SSI感染率与2013年相比略有下降。

2、在发生感染的病例中,随着危险指数增加,手术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病情分级(Ⅲ级-Ⅴ级)的SSI发生率尤为显著。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总结分析 (2)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总结分析 (2)

欢迎共阅2013年第四季度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总结分析本季度继续选定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乳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作为目标性监测项目进行重点防控。

现将第四季度监测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一、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1、第四季度胸外科食管癌根治术23例,感染4例,感染率17.4%,具体目标性监注:(1)某医生感染转率(%)=该医生在该时期感染例数/手术例数×100%。

(2)均危险指数=∑(危险指数等级×手术例数)/手术例数总和。

(3)调整感染专率(%)=某医生感染专率/某医生平均危险指数等级。

2、手术部位感染分析及整改由表1-3统计显示本季度进入目标检测的手术23例,0级16例,感染1例;1级5例,感染3例;2级1例,无感染;无3级手术。

总感染4例,感染率为17.4%,平均危险因素指数0.35,从整体分析手术难度不大,而感染率较高,0及风险手术感染率为7.1%,较上季度10.0%略有下降,1级风险手术感染率为60%,较上季度33.3%增高,1级风险手术均为用时较长手术,为难度较大手术。

具体分析如下:(1)A医师手术13例,感染2例,感染专率为15.4%;0级风险手术10例,感染1(210月日有糖尿病等易感因素,术后吻合口瘘是直接原因;病例三:305520,病人因“吞咽不畅2月余”于2013年12月24日入院,入院诊断:“1.食管癌?2.高血压病”;12月30日行右胸、上腹、左颈食管癌根治术,切口为二类切口,手术创伤大,术中使用国产电刀,止血效果差,需很高功率才能达到良好止血效果,组织损伤大,术后第5天诊断感染。

分析其原因为:患者年龄大,抵抗力较差,术中损伤中,出血较多为易感因素,二类切口无菌环境未达到为主要因素。

二、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1、本季度神经外科监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43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见表4-6统计。

表4. 第四季度神经外科目标检测手术-不同危险指数感染率(75%=230min)注:(1)某医生感染专率(%)=该医生在该时期感染例数/手术例数×100%。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28/66
医院感染病例发觉方法相对敏感性
方 法
敏感性
由医生填表 依据发烧和使用抗感染药品 依据微生物检验汇报 依据护理统计有选择地检验病历检验全部病历 回顾性调查 标准方法*
0.14~0.34 0.47~0.59 0.33~0.65 0.85 0.90 0.66~0.80 1.00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39/66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全院综合性监测
B.4 资料分析 B.4.1 医院感染发病率 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以同期出院人数替换。 B.4.2 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B.5 总结和反馈 结合历史同期和上月医院感染发病率资料,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觉问题,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提议。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26/66
发觉医院感染病例方法与线索 感染控制人员及医护人员掌握各类感染性疾病诊疗,采取正确调查方法及时发觉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诊疗主要依靠临床资料、试验室检验及其它检验和临床医生判断。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27/66
1.感染病例资料搜集方法
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起源很多,为确保监测质量,需要训练有素调查人员搜集各种信息。 感染控制人员、试验室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连续有效合作,进行信息交流,可提升资料质量。除病人在整个住院期间接收监测外,在一些情况下对出院后情况进行追踪监测也是必要。单凭一个方法或仅依赖于某个人,是不能全方面了解感染病例发生情况。各种方法敏感度见表1 。
调查资料应用 如进行不一样组间比较,不一样时间比较、不一样人群比较或不一样危险原因比较等,也能够选择多个原因进行比较。调查资料向相关部门汇报,同时针对得到结论采取对应办法控制医院感染。
*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
2
2. 我国医院感染监测现状
1989年,卫生部建立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为国 家医院感染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CNNIS)介于 NNIS与KISS之间。
2007年逐步由全面综合性监测向目标性监测转变。
近年来,我国紧跟国际医院感染研究进展,立足于我国医院感染控 制现状,将 多 重 耐 药 菌 监 测、手 卫 生 依 从 性 监测和 抗 菌 药 物 监 测纳 入 监 测 范 畴。2011—2015年开展上述监测的医院达90 %以上;现患率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细菌耐药监测基本已成 为常规工作。
转出至
病房或出院
相关侵入性操作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
标本名称
送检日期 病原体
药物敏感结果
-----------
----------- ---------- ------------------
调查者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
35
专职人员工作内容
每日收集科室上报资料 检查科室上报信息是否准确 查看监测患者术后情况 参与出院患者术后随访 完善监测资料、统计监测结果 向手术医生反馈监测结果
36
重点观察内容
手术患者发热是否>38℃ 切口外观的改变,发红,有无分泌物 切口敷料变化 应用抗生素的情况 提前拆线以及引流情况 切口分泌物流出情况 医生已诊断的切口感染
17
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 测
2.护士 每日晨8时(或午夜12时)登记ICU病人日志。(表D.2)每
日登记进入ICU新住进病人数,每日住在ICU病人数;使用呼 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病人数。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级插管变化,记录导管置入和拔出时间、 操作者,并加强导管和置管部位护理。 发生感染或怀疑感染时,按要求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检, 报告主管医生

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 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 之一: 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 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 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 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 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 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 伤创面。
预防控制制度
十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术部位感染 预防与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增 强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其预防与控制 水平。
预防控制措施
一、手术前 1.尽量缩短术前住院的时间。 2.有效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 尤其避免术前高血糖。 3.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 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4.重视患者术前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 质的不平衡。

感谢聆听
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 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 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 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 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 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预防控制措施
6.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 有效的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 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 成死腔。 7.术中应主动加温,保持患者体温。 8.冲洗手术部位时,应使用37'C的无菌 生理盐水。
预防控制措施
9.须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应远离 切口部位置管引流,位置适当,确保充分 引流。 10.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

SSI

SSI

满意度
满意度
汽车4S店的销售服务满意度,即SSI(Sales Satisfaction Index),指经销商在售车过程中、客户购车过 程中,客户对经销商售车过程的满意程度,是根据新车用户的满意度调查得出的指数,主要是根据影响消费者满 意度的八项要素来做评估。以深圳优凯DMS对SSI标准的定义,总分100分,80分以上为合格,85~90分为客户满意, 95分以上为客户非常满意,满意度各品牌主机厂会定期(一般为1个月)进行调查,并针对这个调查结果对经销商 进行赏罚。SSI分数越高,表明对销售过程的满意度越高。这八项要素依重要性排列分别为:交车流程、销售负 责人、成交条件、交付时间、广告信息、保险装潢、销售体制及设施、书面手续。这项调查主要基于顾客在购买 新车的3至8个月期内的评价。
同步接口
同步接口
同步串行接口:Synchronous Serial Interface,是各类DSP处理器中的常见接口。工作在络模式下的SSI 端口在某些应用场合非常重要。
SSI接口通信协议是一种带有帧同步信号的串行数据协议; 全双工的串行接口,允许芯片与多种串行设备通信; 高精度绝对值角度编码器中较常用的接口方式 数据传输时序图SSI采用主机主动式读出方式,即在主控者发出的时钟脉冲的控制下,从最高有效位(MSB) 开始同步传输。其数据传输时序图如下:
影响因素
影响SSI的因素很多,大体可以分为患者因素与手术因素两大类。患者因素包括:1)年龄,2)免疫力系统 受损,3)糖尿病,4)非手术区域的感染灶,5)伤口分类,6)营养不良,7)吸烟,8)肥胖,9)术前住院天 数过长,和10)激素。手术因素则包括:1)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2)患者管理,3)手术时间过长,4)皮肤准 备,5)外科洗手,6)手术室环境(通风,消毒等状况,7)手术衣和铺巾,8)手术技术:止血、无菌技术、异 物,以及9)器械的灭菌监测。

目标检测分析报告

目标检测分析报告

目标检测分析报告1. 引言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任务,旨在识别和定位图像或视频中的特定对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目标检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并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说明如何进行目标检测分析。

2. 目标检测的基本概念目标检测是指在图像或视频中准确地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和类别。

与图像分类不同,目标检测需要对每个目标进行定位,并生成一个边界框来描述其位置。

3. 目标检测的方法目标检测有多种方法,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包括: - 基于传统特征的方法:这些方法使用手工设计的特征来表示目标,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和定位。

-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学习特征表示和目标定位来实现目标检测。

4. 目标检测的步骤目标检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 步骤1:数据收集和预处理。

收集适合目标检测任务的图像或视频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如图像缩放、颜色空间转换等。

- 步骤2:特征提取。

使用适当的特征提取方法,如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 (HOG)等,将图像转换为可供分类器使用的特征向量。

- 步骤3:目标分类。

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或深度学习模型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将图像中的目标与背景进行区分。

- 步骤4:目标定位。

根据分类结果,确定目标在图像中的位置,并生成边界框来描述目标的位置和大小。

- 步骤5:后处理和评估。

对检测结果进行后处理,如非极大值抑制(NMS)等,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同时,使用评估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等对目标检测算法进行评估。

5. 示例:车辆检测为了更好地理解目标检测的步骤,我们以车辆检测为例进行分析。

假设我们有一组包含车辆的图像,我们希望能够检测出图像中的车辆并进行定位。

首先,我们收集适合车辆检测的图像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如将图像缩放为统一的大小。

然后,我们使用HOG特征提取方法将图像转换为特征向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总结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项目之一,为了解我院外科SSI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根据WS/T 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对我院头颈外科、神经外科、乳腺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急诊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妇科、产科10个手术科室的患者SSI情况进行了目标性监测(不包括各科室中在局麻下所做的浅表部位手术),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分析
1、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 手术部位感染数
=
10
= 0.69 %手术的患者数1447
2、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Ⅰ类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
感染数=
3
= 0.45 %Ⅰ类手术的患者数661
ASA评分(Ⅲ级-Ⅴ级)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ASA评分(Ⅲ级-Ⅴ级)手术
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
=
2
= 2.82 %ASA评分(Ⅲ级-Ⅴ级)手术
的患者数
71
急诊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急诊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
感染数=
6
= 1.04 %急诊手术的患者数575
手术持续时间﹥3h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手术持续时间﹥3h手术患
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
=
3
= 1.20 %
手术持续时间﹥3h的手术
患者数
250
3外科医生感染发病专率
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
医师在该时期的手术部位
感染病例数
X %
医师在某时期进行的手术
病例数
二、总结
本年度SSI监测对象涉及我院10个手术科室2014年4-9月择期和急诊手术患者(不包括各科室中在局麻下所做的浅表部位手术),共监测手术患者1447例,手术部位感染10例,手术部位感染率0.69%,I类切口手术661例,I类切口手术感染
3例,I类切口感染率为0.45%。

1、本年度监测,SSI感染率与2013年相比略有下降。

2、在发生感染的病例中,随着危险指数增加,手术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病情分级(Ⅲ级-Ⅴ级)的SSI发生率尤为显著。

其次为急诊手术及手术持续时间大于3个小时的病例。

说明SSI 的感染率与病人的病情分级、手术持续时间、是否为急诊手术密切相关。

3、本年度SSI监测共监测全院10个手术科室,有6个科室
发生了SSI,感染率高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外科、急诊外科、
肝胆胰外科、骨外科、乳腺外科、胃肠外科。

考虑应与神经外科多为脑出血、重度颅脑损伤等病情危重且多为急诊病人有关。

SSI是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SSI易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天数,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SSI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本年度SSI监测,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应加强对临床科室SSI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普及感控知识、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感控意识和感控技能。

临床医护人员应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工作要点,严格落实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评估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防控工作。

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