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出师表2(3)
【注释.】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出师表》诸葛亮--原文及其注释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
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出师表》知识点梳理
2019学年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出师表》知识点梳理一、作者作品。
课文节选自《》。
诸葛亮(181-234年),字,号,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其散文代表作有《》、《》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文体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常用的表达方式。
三、背景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其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内容概括《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写作思路如下: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归结责任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7)明确各方面责任,表明决心五、字音字形崩殂( ) 疲弊( ) 恢弘( ) 陟( )罚臧否( ) 驽钝( ) 以遗( )陛( )下妄自菲( )薄裨( )补阙( )漏猥( )自枉屈夙( )夜忧叹行( )阵和睦咨( )诹( ) 以彰( )其咎( )六、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中道崩殂()2、益州疲弊()3、不懈于内()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5、盖追先帝之殊遇()6、开张圣听()7、以光先帝()8、恢弘志士之气()。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出师表》
全文线索
整个作品贯穿着一条情线,即“报先帝, 忠陛下”。文中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 发自肺腑,辞情恳切,催人泪下。
整个作品,按照“分析形势——规劝进 言——陈情述志——临表惜别”的结构展开, 形势如何、什么建议、什么目标,人员安排 和使用,事实与道理都讲述得清楚明白,展 现出严谨的结构美。
外患
有利方面: (1)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2)忠志之士往身于外。
对内 对外
诸葛亮用“侍卫之臣”“忠志之士”舍身忘我, 报答先帝的事实来鼓励刘禅,希望他看到蜀国具有 忠臣竭力、志士效命的优势条件。
危急存亡Leabharlann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追殊遇报 不懈于内 陛下 忘身于外
不 利
诚宜…… 不宜…… 有 利 (正反)
建议:广开言路(开张圣听)。
针对当时的局势,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建议一:广开言路
应:多听进言,广泛纳谏。 不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目的:通忠谏之路。
建议二:严明赏罚
应:宫中府中,赏罚一致。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应交负责官员处理。
不应:内外有别,偏私不公。 目的:昭陛下平明之理。
建议三:亲贤远佞 最关键
文体知识
关于“表”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 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多种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 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主 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 叫作“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 不慕富贵的高远志趣。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第2、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教案(第2、3课时)新人教版一、导题、板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出师表》。
(教师板书课题、出处)二、学习目标:翻译3-9段,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正确翻译重要语句。
三、读译课文1、自学指导:自学要求:翻译3-9段:方法指导:(1)小组合作,结合注解口译文句,动笔圈划难点。
(2)各小组讨论解决组员们的疑点、难点。
经讨论后无法解决的向老师提出来。
(3)以段为单位,一个小组翻译一段。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小组其他成员可补充、可纠正。
第三课时一、导题、板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出师表》。
(教师板书课题、出处)二、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
2、感受诸葛亮形象,体会其良苦用心和“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耿耿忠心。
三、落实学习目标(一)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1)教师:之前我们已分析过第1、2段,下面一起来读一读这两段,回顾一下这两段的内容。
学生齐读。
教师述:第1段诸葛亮从形势危急和大臣表现两方面分析形势,然后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劝刘禅继承先帝遗志。
板书:建议: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第2段诸葛亮针对宫中府中在执法方面,再提建议,要严明赏罚。
板书:严明赏罚(2)教师:下面请读第3、4、5段,说说诸葛亮给刘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三段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第五段为什么插入诸葛亮对“先帝叹息”的往事的回忆?去掉这一段文字好不好?[参考]①(板书:)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②第3、4、5段,荐贤臣,引教训,提出第三个建议:要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③不好。
插入先帝叹息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的往事,为的是以先帝为榜样,告诫刘禅要以前人为鉴,从而促使刘禅亲信贤臣,光先帝遗德。
插入对往事回忆的内容增强了说服力。
(3)读6-7段,回答:课文第六、七段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板书:三件往事: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白帝城托孤、兴复汉室)。
九年级《出师表》全文及翻译
九年级《出师表》全文及翻译《出师表》全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翻译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
九年级语文全册(云南地区)课件-出师表 (2)
性行淑均( xìng ) ⒋否 陟罚臧否( pǐ )
是否( fǒu )
⒌遗 以遗陛下( wèi ) 遗失( yí )
㈡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⒈益州疲弊 贫困衰弱 ⒉盖追先帝之殊遇 特殊待遇 ⒊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光大 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⒌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⒍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慧多,有大家商量,就能想出好办法。 4、赞诸葛亮的诗:
堪爱南阳美丈夫,愿将弱主整匡扶。 片言妙论三分定,一席高论自古无。 先取荆州为家业,后吞巴蜀建皇都。 要知鼎足为形势,须向茅庐指画图。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 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 一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 张。
远小人。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
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 奸邪凶顽的人。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表余数。
课堂小练:㈠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
⒈薄 妄自菲薄( bó ) 薄纸( báo )
⒉塞 以塞忠谏之路( sè )
古今词义
古义:痛心遗憾。
痛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今义:非常恨。
古义:贫民百姓。臣本布衣。 布衣
今义:布的衣服。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感激
古义:感动,激动。由是感激。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 产生好感。
词类活用
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为动词, 发扬光大。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2024)
2024/1/30
25
思考题
“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是诸葛亮在《出 师表》中表达自己为 国家和民族奋斗终身 的决心和信念。这句 话的精神内涵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21
延伸阅读:《三国演义》等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简介
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2024/1/30
《三国演义》与《出师表》的关联
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出师表》中的描写有何异同,以及两者 在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联系。
《三国演义》的阅读建议
给出阅读《三国演义》的一些建议,如选择合适的版本、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关注历史 背景等。同时,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名著。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前汉和后汉的兴衰原因、蜀 汉与曹魏的实力对比等,突出北伐的 必要性和紧迫性。
2024/1/30
10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2024/1/30
11
诸葛亮形象塑造
忠诚与智慧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被塑造为 忠诚于蜀汉、智慧超群的谋士形 象。他时刻以国家大事为重,为
蜀汉的稳固和发展呕心沥血。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意义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课堂互动与思考题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识点汇总一、作者简介:作者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谥号“忠武侯”后世称其为“武侯”被后代封建统治者推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典型。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二、“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表”的基本特征是“之以动情”。
三、背景: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还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出师表传世有二,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四、疏通重要句子1、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2.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3、您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宫中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4、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要拿来询问他们,然后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获得更好的效果。
5、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去询问他的意见,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6、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因为我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亲自降低身份,屈尊就卑,接连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感奋激发,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在战败的时候我接、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已经充足,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期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到原来的都城(洛阳)。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啊,至于(处理事务)斟酌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第23课《出师表》重点字词和翻译梳理++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知识点考点1【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
【考点】[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
先:对已去世者的尊称。
[崩殂]指帝王之死。
崩:皇帝死亡;殂:读作cú,死亡。
[三分]指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疲弊]也作“疲敝”,疲乏凋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是判断句,用助词“也”表示判断。
译为: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候。
诚:的确,确实。
秋:时候。
2【原文】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然而,侍从护卫的官员在朝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奋不顾身,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礼遇,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
【考点】[……者,……也]这是一个判断句,用“者”“也”表示。
然:连词,表示转折,译为“然而”或“但是”。
盖:连词,表示原因,译为“因为”。
句中有三个“状语后置句”,也叫介宾短语后置,即“于内”“于外”“于陛下”,“于”是介词,这里都译为“在”。
3【原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陛下)确实应该扩大皇上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扩展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主语“陛下”。
宜:应该。
“开张圣听”是动宾结构,“开张”是动词,意思是“扩大”,“圣听”是名词,意思是“皇上听闻”因此,如果直译,就是“扩大皇上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也可译为“广泛听取意见”。
注意古今异义:现代汉语中“开张”指商店等开始营业。
[以光先帝遗德]以: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光:动词,发扬光大;遗德:遗留下来的美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2 《出师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
仿照示例,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示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参考答案: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二、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参考答案: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
(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同样的标准。
(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其中“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励精图治、复兴汉室的目标。
三、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在课文的后半部分,作者先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臣本布衣”起笔,历数先帝之殊遇,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并临危受命,由布衣跃为重臣,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在叙述二十一年的遭际之后,追言先帝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根源,以及思想基础、物质准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
《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一、背景常识。
1.《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
诸葛亮,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东汉末年,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二、字词。
1.生字识记。
疲弊(bì) 陛(bì)下恢弘(hóng) 驽钝(núdùn)裨(bì)补阙quē)漏行(háng)阵和睦夙(sù)夜忧叹崩殂(cú)妄自菲(fěi)薄陟(zhì)罚臧否(pǐ)以彰其咎(jiù)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③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3.一词多义。
①效:a重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b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②道:a路途:中道崩殂b方法:咨诹善道③所以:a. ……的原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b用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④于:a.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b给:欲报之于陛下也c.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⑤以:a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以致:以伤先帝之明c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e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4.古今异义。
①卑鄙:a.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b.今义:品质低下、恶劣②痛恨:a.古义:痛心遗憾,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今义:深切地憎恨③开张:a.古义:扩大,例句:诚宜开张圣听b.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一天第一次成交5.词类活用。
①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例句:此皆良实②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例句:有所广益③亲、远:亲近,疏远,例句:亲贤臣,远小人④奸凶:奸邪凶恶之徒,课文指曹魏集团,例句:攘除奸凶⑤恢弘:扩大,例句:恢弘志士之气三、重点语句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2
三是平定南方叛乱。
崩殂(cú ) 妄(wàng )自 裨补(bì) 攸(yōu) 阕(quē ) 臧(zāng ) 倾颓(tuí) 苟(gǒu )全 夙(sù )夜 诹(zōu) 斟(zhēn)
忠谏( jiàn ) 菲( fěi )薄 遗(wè)i 陛下 咨( zī) 陟(zhì )罚 否( pǐ ) 行(háng )阵 猥(wěi)自 驽(nú )钝 攘(rǎng )除 酌(zhuó)
(1)为坚定刘禅支持北伐,完成父业的志向,诸葛亮率先 立下军令状:“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 了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2)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在即将“远离”之际,仍不放心, 于是从对自己、对群臣、对后主三方面提出要求,由己 及人,情词恳切,真是语重心长
。(3)这一段起到总览全篇的作用,把进谏与出师两部分 内容合拢在一起。至此全文主旨已清楚:修明内政, 北定中原。
刘备托孤
关于刘备托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 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 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 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 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 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 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此表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是如何体现的? 此表在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何特点?请具体阐述。
第一段分析
(广开言路)
开张圣听
先帝崩殂 危急存亡 天下内 忘身于外
有利
诚宜…… 不宜……
(正反)
第1段通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提出具体建议。
(1)指出当时形势的危急。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出师表》诸葛亮 原文及其注释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知识点九年级语文课程中,出师表是一篇重要的古文课文。
通过学习出师表,不仅可以了解到历史人物陈寿的事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下面将介绍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的主要知识点。
一、背景知识在学习出师表前,了解其背景知识是必要的。
出师表是陈寿给曹操写的一封奏章,表达了陈寿想结束三国乱世,返回家乡休养生息的愿望。
这封信是通过曹操的手到达了汉献帝那里,表达了陈寿对曹操的敬意和忠诚。
二、人物形象出师表中,陈寿通过自我介绍和表扬曹操的方式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品德。
在学习出师表时,需要关注陈寿的形象塑造及其对曹操的评价。
通过分析陈寿的言辞和用词,可以深入理解陈寿的忠诚、聪明和直率等特点。
三、文学特点出师表是一篇典型的古文,其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文言技巧。
学生需要学会辨析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
此外,出师表的文风庄重,语言优美,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达力,学生需要学会欣赏、理解和模仿其中的文学特点。
四、文化背景出师表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时期。
学生需要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的背景,如宦官、皇帝、军阀等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出师表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观。
五、价值观思考出师表展示了陈寿的忠诚、孝心和为国家、家族负责的态度。
学生需要对其中蕴含的价值观进行思考和探讨,如什么是忠诚,忠诚的表现方式有哪些,如何将忠诚的品质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六、阅读策略在学习出师表时,学生需要培养阅读策略,如注重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注意句子的连贯性,抓住关键词和主题等。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其他古文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七、写作应用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出师表,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模仿出师表的形式和语言风格,进行作文创作,例如写一封给老师的表扬信,或者写一封给父母的感谢信等,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以上就是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知识点的介绍。
通过对出师表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修辞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古文精讲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古文精讲提问:开句就提到“先帝”刘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因为蜀国是先帝创下的基业,是“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根据地,而先帝的理想未能实现而中途死亡,使作者感到十分痛惜,肩上的托付的担子之沉重。
同时警示后主要奋发有为,继承先辈遗志。
为后文提出建议定下基调。
2提问:第1段分析天下大势,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分析形势不利的客观条,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希望刘禅“居安思危”。
3提问:第1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土”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这是蜀国“人和”的主观条,而且是先帝“殊遇”造成的。
客观条虽然堪忧,主观努力尚且可为。
在这样的形象下,做为蜀国的国君应当如何做,开头从三个方面使后主认识到应当有所为。
4提问: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讨论并归纳:提出了三条建议。
)广开言路。
“诚宜开张圣听”;2)严明赏罚。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亲贤远佞。
“亲贤臣,远小人”。
提问: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希望后主能“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希望后主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3)希望后主能“亲贤臣,远小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国家“兴隆”总之,作者希望蜀国能够有一个清明的政局,成了“北定中原”强大稳定的后方。
6、提问: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讨论并归纳: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的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
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
最后概括叙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作铺垫。
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7提问:第七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说明“出师”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语文版九年级出师表
是以: 以是,因此。
遗: 给予。
wèi
译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 都贤良忠实,志向和心思忠诚纯正,因此 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原文: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愚: 古时自称,我。
广益:更多的益处、成效。
译文:
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 来问问他们,然后实行,一定能够补救缺 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好处。
“……的原因”。
兴隆:兴旺发达。 倾颓:倾覆衰败。
译文: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昌盛的原 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 败的原因。
原文: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 恨于桓、灵也。
未尝:没有一次。
痛恨:痛心遗憾。
译文: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 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 痛心遗憾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长
出
使
师
英
未
雄
捷
泪
身
满
先
襟
死
。
,
文天祥: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陆游:《出师表》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 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 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 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 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 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 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 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 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 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 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 后卒于军中。他的文学成就, 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 密畅达,代表作是《出师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
郭攸( yōu)之
以遗陛下( wè ) i 猥( wěi )自枉屈 夙( )夜忧叹
费祎( yī)
攘( rǎng )除 咨诹( zōu ) 以彰其咎( )钝 nú )损益
sù
jiù
)
庶(
)竭驽( shù 斟( )酌(
zhēn
zhuó
字 词
句翻译
指刘备。因刘备此 时已死,故称先帝
指没完 成帝业
中 途
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 特殊待遇。殊,不一般,特异。
不懈于内,
忠志之
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
之殊遇,
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
欲报之于陛下也。 想要在陛下您身上报恩啦。
实在应该
发扬 光大
留下的美德
扩大圣明 的听闻。
诚 宜 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
德, 恢 弘
(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 过于小看自己 。菲 讲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 喻。失义,失当,违背大义 薄,轻视,小看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 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 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 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 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 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 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 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 追封他为武兴王 .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23出师表
23出师表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乙)昔者,虢①君骄恣自伐②,谄谀亲贵③,谏臣诛逐,政治踳乱④,国人不服。
晋师伐之,虢人不守,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
”其御⑤乃进清酒。
曰:“吾饥而欲食。
”御进腶脯梁糗⑥。
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
”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
”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
”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而恶至言⑦,臣愿谏,恐先说亡……。
”虢君作色而怒。
遂徙行,即于山中居。
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⑧自易,逊⑨行而去君。
遂饿死,为禽兽食。
(节选自贾谊《虢君好谀》)(注)①號:读(guó)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②自伐:刚愎自用。
③谄谀亲贵:信任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小人。
④踳:(chǔn)乱:杂乱。
⑤御:车夫。
⑥腶(duàn)脯梁糗:肉及粮食等食品。
⑦至言:忠言。
⑧块:大土块。
⑨逊:悄悄地溜走。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划一处)①今天下三分②知之何以不谏(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以光.先帝遗德:②不宜妄自菲薄..:③君好谄谀而恶.至言:④知寡人亡.邪:(3)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恢弘志士之.气②何故储之.B.①以.塞忠谏之路也②御以.块自易C.①至于.泽中②皆以美于.徐公D.①为.禽兽食②士卒多为.用者(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
(5)乙文中,虢君之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由此看出,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_______的建议的重要性。
(都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牛下来,பைடு நூலகம்栖于埘,都有时间,都有规律;君子于役,归期未卜,却没有时间,没有规律。这是第一个对比。
周初分封大小诸侯国1800个,到春秋时期只剩下三十几个,可见兼并之烈,亦可见出统一的趋势。战乱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中华民族天生是诗的民族,虽战乱不断,而吟诵亦不断。本诗就 是女性或从女性视角所吟诵的一首诗。澳门黄金真人
《诗经》时代是人类的农业文明时期。先民不满荒野和洞穴,才有了建筑文明;不满狩猎和采集,才有了农业文明。黄昏最能触发人们的思绪。先民不满大自然的黑夜,才有了烛光,这是对星光和 月光的补充,打破了时间对人的限制。落日衔山,暮色苍茫,鸡栖敛翼,牛羊归舍。这首诗借身边鸡牛羊起兴,写夕阳西下的依恋情绪,是对农村生活有着真切体会方能写出的。
暮色越来越浓,思绪越来越长。夕阳西下,鸡儿进窝,成群的牛羊归圈,这和“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忧心烈烈,载饥载渴”的征程对比鲜明。这是第二个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