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稳健是主基调

合集下载

基金会议_领导发言稿

基金会议_领导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基金会议,共同探讨我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首先,请允许我简要回顾一下我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金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基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基金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基金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基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基金市场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基金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投资者风险意识有待提高;其次,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再次,基金行业监管仍需加强,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一、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风险意识。

投资者是基金市场的基石,只有投资者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才能为基金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因此,我们要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普及基金知识,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二、提升基金产品创新能力,满足多样化需求。

基金公司要紧跟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创新产品,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基金产品与其他金融工具的融合,拓展基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三、强化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基金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公正、透明。

同时,要引导基金公司加强自律,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基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我们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基金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基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我国基金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最后,预祝本次基金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2年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兼谈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

2012年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兼谈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

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 2011 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这也意味着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正式转向“稳健”,即让“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那么“稳健”的货币政策或货币政策的常态又是什么呢?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非常时期的货币政策为非常态的货币政策(即从 2008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0 月 24 个月的货币政策)。

我们可以看到,2008 年 9 月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只是外贸出口受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更可能是上一年人民币过度升值所导致的结果),采取比美国更强有力的财政救市政策(即4万亿元的财政投入),以及货币政策由“从紧”突然转变为“适度宽松”,即在非常时期采取了非常的货币政策。

银行存贷利率全面下调、信贷规模放松、按揭贷款利率优惠等。

在这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下,从 2008 年 11 月到 2009 年 12 月的 14 个月里,仅银行信贷增长就近 11 万亿元;在 2010 年的前 10 个月银行信贷新增达 69015 亿元,两年银行贷款新增近 18 万亿元,接近 1998 年- 2007 年 10 年信贷增长的总和(为 207936 亿元)从而使得 2009 年及 2010 。

年前 10 个月 M2 和 M1 增长分别达到 27.7%、32.4%和 19.3%、22.1%,达到了 1998 年以来的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二是 1998 年-2007 年(如果更细分些是 1999 年-2006 年)的 10 年中基本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 1984 年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执行时间最长的货币政策取向或常态的货币政策。

我认为,引导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实际上就是向这个时期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转变。

在这个时期新增银行信贷为 207936 亿元(其中 1998 年-2002 年为 67069 亿元;2003 年-2007 年为 140867 亿元,两个时期信贷增长速度有比较大差异),年均增长 2 万亿元左右,仅为非常时期的 2009 年-2010 年的九分之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文解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文解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文解读期待已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在全球不确定因素增加、主要国家面临大选,明年又将召开党的十九大会议的背景下,本次会议格外受到关注。

我们认为,由于2023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而明年又将召开十九大,本次会议处于承前启后之际,因此需要跳出单一年度时序的框架,将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成立后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放在一起比较,如此才能真正梳理出各年度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连续性和差异性,从而得到更多有价值的结论。

我们认为,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在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经济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阐述和新的思想,整体上看,明年将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稳住大局,守住底线,同时决战改革,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进展。

第一是此次会议将“稳中求进”总基调提升到了更高层次。

梳理2023年到2023年会议公报,下一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都是“稳中求进”,此次会议公报延续了该表述,但对此进行了特别说明,强调“稳中求进”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

我们认为其中有三方面的涵义。

一是国际环境的诸多不确定要求中国有稳定的经济大局。

明年1月,特朗普将正式上任,其经济政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明年欧洲多个国家将举行大选,同样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可能不乏黑天鹅的出现。

这种背景下,维持中国经济稳定以应对这些风险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其他经济工作需要在稳的前提下推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范围广、任务重,只有在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三是稳定的经济大局要求更加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

此次会议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对比2023年工作会议中“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提法,说明中央决策层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容忍局部性金融风险、区域性金融风险适当释放以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财政与税收期末考试

财政与税收期末考试

如何促进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一、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财政体制是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安排。

健全财政体制,既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体制保障,也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一是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事权和支出责任清晰是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重要前提。

在合理划分政府职能范围和简化政府层级的基础上,遵循受益范围、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等原则,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与支出责任。

二是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转移支付是实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重要保障。

要科学设置、合理搭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发挥好各自的作用,促进地方政府的财力与其事权相匹配。

三是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这是实现省以下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客观需要。

四是加快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县级政府是落实民生政策、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责任主体。

二、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具有稳定经济、配置资源、收入分配、监督管理等职能作用,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

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

一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按照强化税收、规范收费的原则,优化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

二是实施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税政策。

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利益补偿机制,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格局。

三是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健全科学规范、注重绩效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

三、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完善税收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体现正确的利益导向,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货币政策稳中求进基调 促进经济恢复增长

坚持货币政策稳中求进基调 促进经济恢复增长

卷语坚持货币政策稳中求进基调促进经济恢复增长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这成为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主基调。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央行通过定向降准、下调利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创设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等,精准滴灌,在保证总体通胀率可控的前提下,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三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75万亿元,全年M2同比增长10.1%,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13.3%,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社会融资规模累计34.86万亿元,为经济走出低谷发挥了关键作用。

全年经济增长实现了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超级经济体o今年,面对新冠疫情在全球的不确定性,保持经济复苏势头,就要继续维持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同时要更加精准,继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支持银行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券,引导市场推出更多供应链金融产品,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运用,靶向投放货币,在为经济增长输液的同时防止大水漫灌,坚决遏制通胀蔓延。

稳健的货币政策需要足够灵活性。

在保持货币政策规则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及时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相机抉择,有效防范内外部风险,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我国经济已经走出疫情冲击,经济增长的基础已经得到有效恢复,今年年初以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甚至远远超过疫情前水平。

而国外疫情依然没有稳定,世界经济完全走出疫情的阴影尚需时日。

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利率政策,在此背景下,国内经济的良好表现吸引国际热钱流入,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国内通胀增大,所以货币政策应保持足够弹性,把长期与短期货币政策、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结合使用,以结构性短期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为主,协调汇率、利率与通胀的关系,灵活调整以适应未来经济的不确定。

一季报 基金经理 观点

一季报 基金经理 观点

一季报基金经理观点
作为一名基金经理,我一直认为在投资过程中要保持谨慎和稳健的态度。

观察最近的一季报数据,我对市场的一些趋势和机会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从一季报数据来看,整体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国内外贸下滑,国内消费市场增长放缓,企业盈利能力受到挑战。

这些因素都对投资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投资者应该保持谨慎,控制好风险,避免盲目跟风,尤其是在选择个股时要深入研究,不要轻易被短期波动影响判断。

从行业分布来看,一季报数据显示,科技行业依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尽管受到宏观经济影响,一些传统行业表现低迷,但科技行业仍然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

特别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有望成为未来的增长点。

因此,在配置资产时,可以适当增加对科技板块的配置比例,把握住这些新兴行业的机会。

从个股选择来看,我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稳定盈利能力和良好商业模式的公司。

尤其是一些大型蓝筹股,由于其规模庞大、盈利稳定,具有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

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这些公司更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当然,投资组合的多样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配置不同行业、不同市值的个股来降低整体风险。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基金经理,我对市场的看法是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者需要更加审慎地选择投资标的,控制好风险,同时也要把握住市场的机会。

只有在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才能在投资中取得更好的回报。

希望投资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理性看待市场,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银行中支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提纲

银行中支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提纲

认清形势把握重点全力助推**经济追赶超越----***同志在ⅩⅩ年第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上的发言材料尊敬的*行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首先,感谢**中支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刚才,会议组织学习了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分行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学习了今年“两会”公报、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委(中心组)学习规则》。

按照会议安排,结合学习内容,简要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同时,结合**实际,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想法。

一、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学习认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ⅩⅩ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宏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

我个人认为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抓住以下五个关键点。

一是要把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实现了经济年均增长近两位数的高速度。

在新常态和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近两位数转为一位数既有必然性,也有合理性。

中高速不仅是与经济潜在增长率相符合的合理增速,而且有利于我们加快调结构、转方式。

结构变化和动力转换二者相辅相成。

目前,我国的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正处在关键阶段,需要把握大逻辑,采取大举措,推进大改革,按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调整经济政策框架和经济工作思路,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目标。

二是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

创新理念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

三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今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四是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投资理财基础知识

投资理财基础知识

投资理财基础知识1、银行理财相信大家都知道银行理财,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款等。

金融机构理财产品风险较小,由于风险低,投资收益低。

很多人不喜欢。

与存款相比,金融机构发行的其他股权产品更吸引投资者购买。

2、理财保险很多人对理财保险有很深的误解,这根结底是销售员态度不认真。

投资者对理财保险不太清楚,销售员都没有详解,造成投资人对产品预期收益率太高,心理状态差别太大,无法接受最后客观事实。

其实理财保险最简单的就是养老金、教育基金等等。

投资人在交易时必须深入了解理财产品特性,以免引起比较大的心理状态差别。

3、货币基金和国债券货币基金和国债券极低的风险极低的金融理财产品,特别是国债券,经常会出现,必然会卖空。

它出现得很快。

平常人难以抓住它,货币基金和国债券的流通性特别强,这使这种金融理财产品难以购买。

4、基金基金是最近非常受欢迎的金融理财产品。

基金的门槛很低。

基金的种类也很丰富,比如货币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等。

这种基金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对学生党和上班族非常友好。

学生党经常用自己的部分生活费投资小基金,分散入股。

怎么学习理财知识?学习方法见下面:学习基本知识时,可以报一些理财课程学习,也可以下载投资者教育的APP,在APP里面学习基础知识。

理财的方式有很多:基金、理财产品、国债、定期存款、股票、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合理规划资金的用途,比如说必要支出,非必要支出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最好不要超前消费。

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定期存款、国债、理财等产品进行投资。

大学生如何树立投资理财意识网上有很多教你理财的这些小课堂小平台,包括各种各样的APP 小程序这些东西你要说它是真的假的,只是看一些视频之类的。

谈不上上什么真的假的就是你真的学过这个东西,你可能觉得它里面说的都是非常浅显的。

但谈不上是骗你的。

因为这一类的课程通常都是通过广告投放的方式吸引人的注意力,可能就是告诉你只需要花一块钱或者9块9就可以买到这些理财的课程。

2024年时事政治考点

2024年时事政治考点

选择题: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经济发展主基调是?A. 高速增长B. 稳健增长(正确答案)C. 缓慢调整D. 全面转型2024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的主要目标是?A. 实现零碳排放B. 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正确答案)C. 完全治理所有污染源D. 建立全球最严格环保标准2024年,我国在国际合作中,重点推进的领域是?A. 太空探索B. “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合作(正确答案)C. 深海科研D. 极地科考2024年我国在教育领域实施的重大改革措施是?A. 全面推行在线教育B.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正确答案)C. 取消所有标准化考试D. 实现教育资源完全平均分配2024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核心战略是?A.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B. 加强自主研发,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正确答案)C. 减少科研投入D. 专注低技术产业发展2024年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是?A. 全面实现免费医疗B.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正确答案)C. 减少医疗设施投入D. 专注高端医疗服务2024年,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立场和行动是?A. 不参与国际气候谈判B. 积极履行国际承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正确答案)C. 拒绝减排目标D. 依赖他国技术支持2024年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重点完善对象是?A. 仅针对高收入群体B. 加大对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正确答案)C. 减少社会保障支出D. 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标准2024年,我国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主要举措是?A. 集中发展单一城市B. 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正确答案)C. 限制部分地区发展D. 均衡分配所有资源。

建筑行业:关注高效绿色稳增长模式下基建的相关机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建筑行业:关注高效绿色稳增长模式下基建的相关机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DONGXING SE CURITIE S行业研究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事件: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22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目标。

同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

点评:“稳”作为2022年的主基调是经济大环境的要求。

2022年海外疫情对海外企业开工影响的下降,海外企业产品的自给率提升,会使得中国的出口受到负面影响,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将会减弱。

中美关系有不确定性,在2022年存在着各种的变数。

2022年美国货币政策处于由宽松向收紧的阶段演进的过程当中,对于中国经济存在外溢性的负面影响。

地产“三条红线”稳杠杆的政策还在持续,对于地产行业的制约影响正在显现:包括地产企业的现金流紧张和债务违约、土地购置面积同比的持续负增长、新开工面积同比的负增长,以及竣工面积的增速也单月出现负增长。

由于消费需求相对稳定,中国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的压力,中国经济存在着“稳增长”的需要,所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2022年经济的主要目标。

基建是稳增长最直接和有效的抓手,在2022年有望进一步加大。

基建在政府的推动下有着逆周期调节的作用。

会议提出: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在政府主导下,基建作为经济增长的有效抓手,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将带来相关产业链的需求和就业,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拉动作用。

所以,基建是经济增速下滑的过程中“稳增长”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经济在2022年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加大。

2022年的基建是政府调节和市场机制结合下的高质量绿色新基建。

首先为“稳增长”,政府在财政支出上和主观上会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但是,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增长已经由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逐步过渡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单纯盲目上项目,不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做法将受到严格的约束。

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申论

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申论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一、概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总基调。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2020年全球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正增长。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重要性和成功之处。

在当前形势下,继续将稳中求进作为主基调,通过改革创新,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势必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1.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了有效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增活力。

2.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三、以进促稳的发展方式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长速度。

2.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3.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

四、先立后破的改革思路1.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3.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

五、申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要注重以进促稳,保持经济增长的平稳态势。

遵循先立后破的改革思路,坚定不移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我国将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改革开放的深化1. 深化国企改革是当前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深化国企改革是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

在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分类施策,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国有企业,推动国有企业提高效益、增强活力。

2. 金融市场化改革也是改革的一项任务。

金融市场化改革旨在打破传统金融行业的壁垒,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在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行为,还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主线——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主线——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 “十三五”的主线——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杨伟民摘要: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整个“十三五”时期工作的主线。

2016年重点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今年拓展为四个方面:一是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二是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工作会议;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谈四方面:一是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工作。

2016年经济形势总的特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八个字来概括: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之所以说是缓中趋稳,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在中高速这个台阶上比2015年虽然有小幅放缓,但是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季度之间非常平衡。

前三季度,大家已经知道增长了6.7%,预计全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11月份数据已经出来了。

这是符合预期的。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背景下,在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当中,复苏仍然乏力这样一个国际环境下,我觉得这样一个速度已经很不错了,同过去两位数相比算是中高速,但是同世界上各大经济体相比已经算是高增速。

之所以说是稳中向好就是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积极变化,经济结构在优化,创新的支撑作用、消费的拉动作用等都在进一步增强,就业岗位持续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基本上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也有所好转,这些方面的积极变化正是党中央所期待的一些变化。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工作作了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四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政策框架,主要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做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把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

开始的时候,大家可能还不太适应,我觉得现在企业、市场、政府越来越习惯于在新常态下发展了。

第二,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

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文化方面.中国正在变的越来越强大.作为重中之重的经济方面,中国3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不过在如今世界经济整体不振的情况下,以及国内经济发展转型带来的挑战,2012的中国经济情势将会很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主基调。

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提出了“稳中求进”的主基调。

从2012年国家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中央依据国际国内严峻而复杂的经济形势所作的这个决策是英明而果敢、积极而审慎的,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发展的前瞻性。

在未来的半年乃至更长的一个时间段内,无论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还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都必须继续牢牢把握住“稳中求进”这个主基调。

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

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

我国“稳中求进”宏观调控的政策重心形成“双着力”的格局:既着力于保持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又着力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对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框架与措施搭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趋缓,但仍处于合理的区间。

从经济构成因素看,实体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最终消费、房地产投资、物价稳定和居民收入等问题仍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关键性问题“稳中求进”统一于发展的全过程,稳是发展的基础,进则是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一般都呈现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规律,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得尤为明显。

明年经济工作基调强度“稳”,包含了多层含义。

“稳”,不仅指稳经济,也是稳社会、稳预期。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何稳住经济增长、稳住物价,稳住大家的期望、稳住信心,稳住社会发展.此外,面对国际国内诸多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不确定性,需要有防范的意识.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总基调定为“稳”,稳是发展的基础。

2012年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兼谈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

2012年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兼谈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

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2011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这也意味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正式转向“稳健”,即让“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那么“稳健”的货币政策或货币政策的常态又是什么呢?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非常时期的货币政策为非常态的货币政策(即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24个月的货币政策)。

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只是外贸出口受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更可能是上一年人民币过度升值所导致的结果),采取比美国更强有力的财政救市政策(即4万亿元的财政投入),以及货币政策由“从紧”突然转变为“适度宽松”,即在非常时期采取了非常的货币政策。

银行存贷利率全面下调、信贷规模放松、按揭贷款利率优惠等。

在这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下,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12月的14个月里,仅银行信贷增长就近11万亿元;在2010年的前10个月银行信贷新增达69015亿元,两年银行贷款新增近18万亿元,接近1998年-2007年10年信贷增长的总和(为207936亿元)。

从而使得2009年及2010年前10个月M2和M1增长分别达到27.7%、32.4%和19.3%、22.1%,达到了1998年以来的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二是1998年-2007年(如果更细分些是1999年-2006年)的10年中基本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1984年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执行时间最长的货币政策取向或常态的货币政策。

我认为,引导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实际上就是向这个时期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转变。

在这个时期新增银行信贷为207936亿元(其中1998年-2002年为67069亿元;2003年-2007年为140867亿元,两个时期信贷增长速度有比较大差异),年均增长2万亿元左右,仅为非常时期的2009年-2010年的九分之二。

我区“十二五”金融信贷形势展望

我区“十二五”金融信贷形势展望
2 考虑稳健货 币政策环境 、 宁 宁夏 作 为 一个 以 黄河 金 岸 为 核 心 8 5万名 就业 困难 人员 就业 创业 ; 1. . 9 5 %。
累计 发 放 助 学 贷 款 25 元 , .3亿 为 夏 信贷 增 长 的 长期 趋 势 及 比全 国 区 、固原 为 次 中 心 的大 城 市 来 经 以工业 预计 “ 二 营 。加快 推 进工业 化 进程 , 十 34万余 名学 子 圆 了大学 梦 。20 增 速继 续 扩 大 的情 况 , . 01
( ) 五 大力发展 民生金 融 , 促进 后 稳 健 的 货 币 政 策 一 直 延 用 到 台 了《 于深 人实施 西 部大 开发 战 关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十一 五” “ 期问 , 2 0 0 7年 , 含 义更 加 丰 富 , 其 既包 括 略 的若 干意 见》 《 ,意见 》在做 好黄
西 宁 夏 银行 业 金 融 机 构 狠抓 信 贷 难 防止通货 紧缩 , 也包 括 防止通 货膨 河 黑 山峡河段 开发 , 北草 原荒 漠 点、 弱点 , 支持 改善 民生 和促 进 就 胀 。或者 说 , 防范 金融 风险 的前 化 防治 , 土高 原 水 土保 持 , 在 黄 国家 呼包银 、 陕甘 宁 、 沿 业, 民生金 融在 经济 社会 和谐 发展 提 下 ,保 持货 币供应 量适 度增 长 , 能源基 地建 设 , 中发挥 了积极作 用 。 动建立小额 支 持 国 民 经 济 持 续 平 稳 健 康 发 黄城 市带等 重点 经济 区率先 发展 , 推 加快 民族地 区 担 保贷款 基金 , 完善 小额 担保 贷款 展 。 观察 我区历史信 贷增 长数据 , 扶贫 开发攻 坚工 程 ,
达到 70 5 亿元 , 占全部企业贷款余 政 策 , 对金融 危机 的货 币政 策导 源 建设重点开 发区之一 。 应 银川 河东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心得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心得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心得标题: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心得正文: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我对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的心得和拓展。

一、坚持严格的管理标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而严格的管理标准是保证企业健康稳健发展的基础。

在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标准,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

这些管理标准的建立需要从细节入手,从制度和流程层面出发,不断完善和优化。

二、坚持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是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成长的重要保障。

在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内部培训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竞争力。

三、坚持严格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严格的市场竞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市场竞争,不断完善和企业相关的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四、坚持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

在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环保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形象。

综上所述,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是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标准、持续的培训和发展、严格的市场竞争和严格的社会责任,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场内基金价格为什么波动频繁

场内基金价格为什么波动频繁

场内基金价格为什么波动频繁场内基金是什么?场内基金是指像股票一样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常见的场内基金主要有ETF、LOF等。

ETF又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一般会跟踪某个特定指数,通过持有指数成分股来复制指数表现,比如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

ETF的优势是透明度高、流动性好等。

LOF又称上市型开放式基金,LOF的特点是既可以在场内交易,也可以在场外申购赎回。

LOF的优势是交易费率较低,交易方式更加灵活等。

为什么场内基金价格波动频繁?1、受到投资者情绪影响。

投资者的情绪和预期会对场内基金价格产生影响,当市场投资者情绪不稳定或转换较快时,会引起场内基金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波动。

当投资者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时,会增加对场内基金的购买需求,推动价格上涨。

相反当投资者情绪悲观或市场出现不确定因素时,可能会选择抛售场内基金,导致价格下跌。

2、受到场内基金规模大小的影响。

场内基金的规模也会对其价格波动产生影响,规模较小的场内基金相对更容易受到大规模买卖交易的影响,因为流通份额较少,市场流动性较弱,当出现大额交易时可能会导致其价格波动频繁。

基金长期投资A股短线风格切换的速度太快,在牛熊市中选择基金才是长期获利的“密码”。

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不少投资者借基入市,前几日发生的“爆款基”、“日光基”就是很好的证明。

基金市场火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现象,随着A股的大起大落,引发了基民申购赎回的大量激增,有部分投资者将投资基金这一长期行为变成“炒基”。

实际上,短线的基金投资频繁申赎费时费力,长期持有才是基金投资的主基调,基金是一种中长期理财的品种,应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

历史数据显示,在以往任一日买入并持有沪深300指数,投资时间越长,收益中位数(为避免极值影响,收益指标选取年化回报率的中位数)越高,盈利的概率也越高。

坚持基金定投不管在牛市还是熊市,基金定投都是一种非常理性且可以获得稳健收益的投资方式,投资者的投资经验较少,对市场的走势无法进行准确的预判时,基金定投是首选的投资方式。

如何通过ETF投资实现稳健收益

如何通过ETF投资实现稳健收益

如何通过ETF投资实现稳健收益在当今的投资领域,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众多投资者实现稳健收益的重要工具。

那么,究竟如何通过 ETF 投资来达成这一目标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 ETF 的基本特点。

ETF 具有分散投资、交易便捷、成本低廉、透明度高等优点。

分散投资意味着它涵盖了众多的股票、债券或其他资产,降低了单一资产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交易便捷则体现在它像股票一样在证券交易所买卖,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时间内随时买入或卖出。

成本低廉是因为其管理费用相对较低,能够为投资者节省不少成本。

透明度高则是因为其投资组合公开透明,投资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所投资的资产。

要通过 ETF 投资实现稳健收益,第一步是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如果您是一位保守型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跟踪大盘蓝筹股指数的 ETF,如沪深 300ETF;如果您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且追求较高的收益,那么一些行业主题 ETF 或者新兴市场 ETF可能更适合您。

同时,您还需要考虑投资的时间跨度,是短期投资以获取市场波动的收益,还是长期投资以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在选择 ETF 时,要仔细研究其跟踪的指数。

不同的指数代表了不同的市场板块和投资风格。

例如,上证 50 指数主要涵盖了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 50 只股票;中证 500 指数则反映了沪深证券市场中小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

除了关注指数的成分股构成,还要了解指数的历史表现、波动率等指标。

资产配置也是实现稳健收益的关键。

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一只 ETF 中,而是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可以同时配置不同类型的 ETF,如股票型 ETF、债券型 ETF、商品型 ETF 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资产配置比例。

比如,在经济繁荣期,可以增加股票型 ETF 的比重;在经济衰退期,则增加债券型 ETF 的比重,以降低风险。

博时基金投资策略:2017势战不破不立

博时基金投资策略:2017势战不破不立

2017年第05期基金·理财|基金观察Fund ·Wealth日前,博时基金发布2017年投资策略报告。

博时基金认为,在全球化衰减阶段,2017年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同时系统性风险积聚。

国内A 股或将继续呈低波动状态,债市警惕信用风险,港股投资机会仍存,黄金持续受压、原油下跌空间有限。

资产配置的首要原则是不破不立,要高度关注风险时刻积极应对。

行业配置依照产能出清、PPP 保增长、成长股景气回升三条主线展开。

稳增长或成政策主基调回顾2016年,供给侧改革作为催化剂激发了自我调整基本到位的商品的补库存行情,在宏观层面表现为经济复苏与物价上升,在微观层面表现为周期复辟。

年底债券的波谲云诡预示过度刺激形成的投资环境极度脆弱,风吹草动便会引发倾巢之灾,货币催化的债券牛市距离终点越来越近。

美国股市与中国股市的分道扬镳则预示全球经济进入新的不平衡。

从资产的季度走势看,流动性紧缩对资产的杀伤开始显现,补库存的力量开始边际递减。

宏观市场方面,在全球化衰减阶段,世界进入供给收缩与制度僵滞状态,投资能力下降伴随巨大的现金存量,汇率风险依然较大。

开放变封闭,多极化的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权威将跨越市场,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中国2017年经济稳健增长的同时系统性风险积聚。

美元持续加息叠加特朗普的新政吸引资金回流美国,中国被迫收紧货币政策。

一季度防风险,自二季度开始,稳增长或将成政策主基调。

资产配置首要原则不破不立中国的产业伴随着全球化的衰减,从传统周期向新兴科技的更迭是大势所趋,但其间也难免周期的临时复辟与新兴的短暂迷失。

从需求来看,短期内消费难以大幅提升,休闲娱乐、公共服务、医疗保健、教育等具有总量机会,食品、服装、家具等具有结构性机会。

从供给来看,去杠杆去产能继续中,上游行业进展缓慢。

煤炭、纺服、化工、医药去化中,水泥、食品饮料杠杆双降,蓄势待发。

计算机、仪器仪表、轻工与化纤出清完成,开始扩张启动。

从产业风格看,缺乏需求支撑的行业补库存最多持续至一季度,基于需求的周期复辟即将结束。

23年金融政策汇总

23年金融政策汇总

2023年金融政策汇总
2023年,我国金融政策在多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下是对2023年金融政策的一些主要汇总:
1. 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强调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县域消费金融服务,强化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金融支持,持续深化金融机构定点帮扶工作。

2. 金融监管: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排查,对存在风险的金融机构进行了处置,保障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3. 金融科技:
支持金融科技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我国鼓励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同时,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资本市场: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我国继续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同时,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5. 保险业:
推动保险业健康发展,提升保障水平。

我国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创新业务,提高保险产品的保障性和服务性。

同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体来说,2023年的金融政策以稳健为主基调,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同时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