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方式初探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即以对话为主要教学方式的一种教学模式。
对话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交流、互动来获取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对话式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强调学生作为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获取自主、主动、积极的学习经验。
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活跃的交流者,他们可以通过对话来启发思考、交流经验、辨析问题,从而有效地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对话式教学的实施需要我们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师要掌握好对话教学的技巧,例如有效引导讨论、把握对话的重点、掌握语气和面部表情等等。
在对话中,教师应该注重及时给予肯定、指导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决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其次是学生的讨论过程是互动的,学习者彼此之间都是主动的。
因此,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鼓励他们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谐的沟通环境。
其三是对话式教学的课堂中需要刻意设计和选择对话素材,使其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知识背景。
适当的对话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力,从而使学习理解和运用效果更加突出。
对话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实施中有着显著的优势。
通过对话,学生可以在语言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提高。
同时,对话式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团队合作、协作、交流、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然而,对话式教学也需要注意到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受到班级因素、家庭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可能表达不畅、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给对话中的沟通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例如多组织讨论、练习口头表达和写作技巧等。
总之,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具有鲜明特点和优势的语文教学模式。
关于构建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理论研究2014-03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要知道,构建“对话式”教学模式首先需要学生能开口,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开口回答问题,那么就更不用说构建“对话式”教学模式了。
所以数学教师务必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举个例子,比如,在教“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以抢答得分的方式提问学生,“一个边长为7的正方形,其面积是多少?”,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抢答,教师还可以将问题升级,和学生在课堂上来回问答,从而构建教师与学生“对话式”的教学模式。
二、合作交流,深入对话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思维碰击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可以结合他人的想法,那么其思维也可以得到发散。
所以这就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频繁的合作交流。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比如,教师在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可以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探讨分数在学习和生活中到底有何意义,它的性质又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的思想得到碰撞,从而使其思维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散。
三、自主总结,互换角色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这个单元讲了什么内容,然后让学生上台进行总结,而教师走下讲台成为一名“小学生”,听学生的总结归纳,对重点和难点适时地举手提问学生。
举个例子,在学“圆”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圆”这部分知识进行回顾,“圆的特征是什么”、“圆的各部分名称又是什么”等等,回顾之后就让学生上台进行总结,教师在台下要认真听学生的讲课,适时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数学教师在不断总结过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从而从本质上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武维民.让思维历险[J].人民教育,2010(11).[2]何裙裙.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作者单位江西省宜黄县凤冈镇第二小学)誗编辑董慧红关于构建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探讨文/张志萍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
通过对话,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
一、对话式教学的定义对话式教学是指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即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对话交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话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与教师或同学之间的对话,学会思考,自主学习。
2. 提高学生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对话式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还要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对话,学生能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3.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话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更加关注教学内容,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 教师掌握好对话的技巧对话式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掌握好对话的技巧,例如避免单方面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对话中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 选取合适的对话形式对话式教学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和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对话形式,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者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对话。
3. 注意对话内容的质量对话式教学要求对话内容有一定的质量要求,对话的主题和内容必须与课程紧密相关,能够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例:《水浒传》中的“英雄会”。
1. 教师首先介绍《水浒传》这本书的背景和内容。
2.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分析不同英雄的形象与特点,并互相交流讨论。
3. 小组内部选出代表,代表之间进行对话,比较各组的分析和观点。
4. 整个讨论过程可以由教师组织和引导,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掌握主导权。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对话式教学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一个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结论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的教学方式。
通过对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
教师要掌握好对话的技巧,选取合适的对话形式,注意对话质量,才能让对话式教学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是一种传播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对话式教学是指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话式教学的特点是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是教学的核心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思考中建立知识框架。
学生可以通过提问、讨论,与教师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话式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对话式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而通过对话,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对话式教学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概念和知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对话式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之处。
对话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够灵活应对学生的问题和挑战。
对话式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对话中。
对话式教学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能够支持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可以采用。
通过对话式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对话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实施对话式教学也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对话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之间进行对话,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话式教学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学生之间互相对话,可以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对话,也可以是学生通过课本对话来进行教学。
无论哪种形式,对话式教学都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促进语言交流。
通过对话式教学,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可以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
对话式教学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单纯地接受知识,还可以享受到互动的乐趣,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知识广度。
对话式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课本里的知识,还可以了解到同学的想法和经验,从而增加了知识的广度。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对话式教学重在互动,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可以培养出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但是,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式教学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师生关系难处理。
在对话式教学中,老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决策者的角色,这对老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注重平衡师生关系。
二、难以掌控节奏。
对话式教学难免会因为学生的话题而偏离了教学大纲,这需要老师注重掌握教学节奏,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有机性。
三、学生思维难以掌控。
初中生思维方式比较单一,沟通交流难度较大。
这时老师需要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维,使其积极参与到对话式教学中。
综上所述,对话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需要老师们注重细节,平衡师生关系,控制教学节奏,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对话式教学发挥出最大效果,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模式初探
“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模式初探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总结归纳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型对话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本文还通过教学案例进一步示范了本模式的实施过程.笔者通过一年的教学实验,证明该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一、问题提出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难度的加大,物理的学困生明显增加,再加上江苏高考的改革,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外动机显著减弱.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寻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发现学习物理的困难,主要是因为:(1)对物理知识结构的混乱造成的;(2)授课方式过于呆板,课堂教学气氛不和谐.学生对物理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笔者经过反复思考、研究,提出“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方式,经过理论推敲,实验验证,认为是切实可行的.二、概念界定所谓“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一套清析有序且可接受的知识框架,借助该框架,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自身内部的对话不断将新知识同化到该框架中.这个框架既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也是学生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它的优点在于:(1)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始终是清析的.(2)学生知道新旧知识的链结点在哪,即听课是有目标性的.(3)对话式过程是轻松且和谐的.(4)师生的对话反映了师者的点拨、主导作用,生生的对话反映了合作与探究.三、“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图11.在一个新课题的背景下,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对话(教师起主导作用,这个对话应是显性的交流),形成本节的教学结构图(如图1,新的一章刚开始时,应形成新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并且在每一节的讲授中都要与之互应).这个结构也起到先成行组织者的作用.2.循着这个结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提问、合作等学习手段,不断地在产生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学生有自身内部的隐性对话,也有学生之间的、师生之间的显性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3.在对话过程中,与长时记忆的内容相吻合的被称为已解决的问题,即被同化.如在长时记忆中找不到正确解释问题的知识,即成为新的问题.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4.通过学生的汇报,不断暴露已解决的问题和生成的新问题,这时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学生去解决、去讨论、去发现,教师也要适时地去点拨、去化解.最终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贮存于长时记忆中.这就是顺应.5.为了便于知识的迁移,顺利的在长时记忆中提取,教师应预设与问题具有强相关性的原型题,让学生去训练,促进迁移的适时发生.四、教学案例《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案例1.建构结构图:如图2,图3,通过两个实例演示现象,让学生分析是否存在某个守恒量?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师:小球(小球与弹簧)的动能和重力(弹性)势能是如何变化的呢?生:动能增大时,重力(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时,重力(弹性)势能增大.师:小球似乎总是能够记得原来的高度一样,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没有同时增大同时减小,总是一个增大的同时,另一个必减小.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请学生自行思考,也可以相互交流.生:可能存在一个守恒量.这个守恒量可能就是机械能.2.反证法证明猜想(1)推导过程如果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在位置1的机械能等于在位置2的机械能(这两个位置是任意的):若有: E1=E2则有:Ek1+Ep1=Ek2+Ep2①Ek2-Ek1=Ep1-Ep2②即: W合/总=WG/弹力(合力做的总功等于重或弹力做的功)注:(1)这个过程是在师生显性对话中完成.(2)反证法是对课本证明的突破,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在证明过程中要暗示学生在隐性对话中悟出:隐性的能量问题在逐渐向显性的功的条件转换.(2)结论:如果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W合/总=WG/弹力),则机械能守恒(E1=E2).3.应用:如何判断(应用)机械能守恒?例1(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如图4,把质量为0.5 kg的石块从10 m高出以30°角斜向上方抛出,初速度是v0=5 m/s.石块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让学生通过显性对话分析有几种解法,为什么可以用机械能守恒来解?)分析::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道有几种解法.生:有两种解法.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师:那么机械能为什么守恒呢?请大家讨论.师:请学生先看我做一个师范.(解题过程略)(让学生通过自身内部的隐性对话思考:石块落地时的速度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说明理由.)图4图5例2如图5,(物体受到重力以外力的作用的情形)单摆绳长为L,小球摆到B点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多大?分析:师:这道题机械能守恒吗?为什么?生:不守恒,还有拉力作用.(找一个学习物理有点困难的学生)师:学生有没有意见.为什么?生: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受其他力也可以,只要不做功就可以了.因此此题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师:既然守恒那又怎么做呢?下面请学生上来做一下.(解题过程略)师:请学生讨论一下:(1)如何判断机械能守恒?(2)如果满足机械能条件,又如何运用它?图6例3如图6,(弹性势能参与的机械能守恒)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压缩处于原长的弹簧,求(1)压缩最短时,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多少?(2)物体的速度为22V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多大?师:学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吗?(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守恒,有的说不守恒.)师:既然这样,就请两位代表站起来辩论一下.师:通过刚才的辩论,结论已清楚,我请一学生来归纳一下.(解题过程略)4.迁移训练图7如图7,小球m从高为h的光滑斜面静止滚下,(斜面及圆轨道光滑)紧接着又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动,h=3R,求(1)小球运动到B、C两点的速度以及对轨道的压力.(2)若要使小球恰好运动到C点,则高度h至少为多少?5.小结回归到开始的结构图,重新领略本节课走过的足迹,理一理思路,查一查漏洞.6.布置作业.五、教学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本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切实可行.2.实验对象: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一年级普通班学生.高一(2)为控制班,高一(11)为实验班.每班参考人数都为60人.3.实验时间: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元月16日.4.实验步骤:(1)在盐城市的中考中,物理、化学为一份试卷,所以无法知道学生在实验前的物理成绩是否在同一水平上.因此,在高一年级学生刚开学,对高一(2)和高一(11)两个班级学生进行前测,由初中一位资深教师命题,试题内容为初中两册书,与中考难度相当.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前测数据.(2)高一(2)的教学为正常教学.高一(11)使用新的教学模式.(3)实验进行一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实验后测数据.5.统计分析6.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本人提出的“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验中取得的显著成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说明本人所提出的“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六、总结反思本人所提出的教学模式从构思到实验经历了二年有余,在2011届高三的教学中已实施,受县教研员的委托,在全县的一轮、二轮复习时开设了示范课,受到参加活动的同行的称赞.曾以这种上课模式在全县的教学竞赛中荣获第一名.不过,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会有其不足之处,本人认为:(1)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要求老师对高中教材非常熟,并且要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如此说来,一些年轻老师很难灵活操作.(2)这种教学模式还要求老师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功底.熟悉学习遵循的认知规律,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这样一来,一些不善于教学研究的老师就不容易接受这种模式.。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
对话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对话中去,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使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对话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话式教学不仅仅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互动交流来进行教学。
学生们可以在对话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话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相互协作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对话式教学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对话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批判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判,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对问题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对话式教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来理解和解释课文内容,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学生可以不断地梳理和总结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采用对话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其中对话式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话式教学是以对话为核心,通过师生或同学之间的交流,辅以图像、音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知和思考问题,在互动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从而激发学
生的情感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素质。
对话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比如,在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对话的形式来展开讲解,通过问答式的对话,切入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情感和思想内涵,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例如,将学生分成
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对话式教学,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和讨论,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批判性思维能力,其中的对话不仅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还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和
交流。
此外,对话式教学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开展,比如使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通过线上课堂进行教学。
通过这种方式,轻松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学生间的实时
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
对话式教学,学生可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一对一或小组对话,促进
学生的互动和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对话式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挖掘学生的
潜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 : 2 . G6 32
文献标识码 : A
新课 程标准 明确提 出应尊重 学生在 学习过程 中 的独特 体验 ;
( ) 导学生预 习, 二 指 实现 学生与文本的初 步对话 教师 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并不能代 替学生与文本 的对话 。倘若 学 生对 文本没有充分的接触 , 教师仅凭 自己的感觉 , 就在 课堂教学
( 挖掘文本 的多元解读 3)
现在的阅读课堂是 生成的 , 多变的, 但又必须是有方向的 , 教学
想这课主要写 了什 么内容 ,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 作者的写作思路 是怎样的等 ; 再结合 自己的生 活经历想一想文本对 自己的成长有 什 么启示 ; 三写 : 写下读不懂 的句子 ; 写下不理解 的问题 ; 写下教师所
给的预习问题的思考结果 。 二、 设置适当的对 话话题 , 耕耘希望 的土壤
提升对话 的质量 。以下是具体 阐述。
一
违 背了学 生 “ 与文本亲密接触 、 先人为主” 的原则。所 以, 学生与文 本 的对话不是在课堂阅读时才开始的 , 而应该从课前预 习就有所准
备。 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做到 “ 读一想一写 ” 。一
、
做 好 充 分 的 对 话 准 备 , 辟 智 慧 的 园地 开
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 完全剥夺 了学 生学 习的主动性 , 就 也
倡导 “ 主 、 自 合作 、 探究”的学 习方 式 ; 并指 出 “ 阅读教学是学 生 、 教
师、 文本之间对话 的过程 ”。 在新课标 的指导下本文就 “ 对话式”语
文课 堂教学 作了一些初步 探究。本文认为课 堂教学应该做 到以下 五个 步骤 : 一 、 第 做好 充分 的对话 准备。第 二 、 设置 适当 的对话 话 题。 第三 、 创设 和谐 的对话 情境。 四、 第 开展多样的对话形 式。 第五、
对话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对话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话模式是一种新颖而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文将从对话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对话模式进行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素养。
二、对话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话模式是一种活跃、灵活、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通过对话模式,学生能够在教师与同学的互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对话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学生在对话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生能够获得新的思维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话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对话中,学生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话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对话模式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1. 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在对话模式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一个有趣的故事,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展示一段精彩的视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对话交流打下基础。
3.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对话模式下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话中来,并从中获得启发,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 鼓励学生多样表达,促进交流在对话模式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样表达,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艺术表达等。
通过多种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培养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富有活力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进行探讨。
一、对话式教学的基本概念对话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交流。
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了一种生动、交流、互动的教学形式,使教学过程更加活跃丰富。
教师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让知识不再是枯燥的信息传递,而是在对话中展现出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1. 活跃课堂氛围对话式教学能够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在对话过程中,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和讨论,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2.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对话式教学,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思维,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这种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态度。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话式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在对话和讨论中提出问题、质疑已有的观点和结论,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对话,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辨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习更为深入。
4.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话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开心、自由的氛围中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 提问引导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帮助学生理清思绪,表达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对话中学习,增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问:“古诗词中的意境是怎样的?你能否举例说明?”通过这样的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有更深的理解。
浅议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式教学
浅议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式教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文学情感的重要场所。
而对话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则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浅议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式教学,探讨其优势和实施方法。
一、对话式教学的优势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真实对话、交流和互动的教学方法。
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话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而且,通过对话式教学,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会增加,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对话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需要不断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对话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对话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回答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话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实施对话式教学呢?下面我们就以中学语文课堂为例,简要探讨一下对话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
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进行对话和交流,所以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要讲解的内容和问题,确保教学内容丰富和有趣。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对话中来。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讨论,提高对话效果。
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归纳。
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了一定的对话和讨论后,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所学内容,加深了解。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对话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多角度的交流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对话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优势、重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对话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讲述式授课方法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对话式教学则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亲身体验到知识的魅力。
通过对话表演、分组对话等形式,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主动参与和作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对话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对话式教学正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途径。
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自己的观点和表达方式,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与他人对话并比较不同的观点,学生能够更好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言辞,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对话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对话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这一能力。
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审视和分析他人的观点,理清逻辑关系,评估观点的合理性和严密性。
学生还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辩证思考,从而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见解。
通过对话式教学,学生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实施对话式教学需要注意一些关键要点。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进行对话的设计和安排,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对话的引导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和逻辑严密性。
教师还应该及时进行对话的总结和归纳,让学生通过对话的过程形成思维的迁移和知识的整合。
以对话为主的教学模式探析
以对话为主的教学模式探析
以对话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将语言和交流技能紧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口头对话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以对话为主的教学模式以真实性为特点,其基本结构包括教师和学生回答问题、谈论话题、就问题进行讨论、进行模拟谈话、完成音频和视频练习等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语法,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
此外,以对话为主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以对话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通常比较有趣,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一些学生在一对一的对话中会出现语言困难,老师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信地参与有意义的对话。
总之,以对话为主的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适应语言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交际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
幼儿园教师对话式教学探究
幼儿园教师对话式教学探究幼儿园教师对话式教学探究一、对话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1. 对话式教学的概念对话式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互式的对话,将学生变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开展积极主动学习。
相较于传统教学,对话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表达和创造性,使学习更加自主化、灵活化和个性化。
2. 对话式教学的特点对话式教学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同时,对话式教学具有以下的特点:(1)教学方式灵活:对话形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变换。
(2)针对性强: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和纠正,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3)互动交流:对话式教学注重互动交流,让学生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4)个性化教学:对话式教学因其灵活性,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二、对话式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1. 对话式教学对幼儿的发展(1)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对话式教学,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进而提高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幼儿互动性:对话式教学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对话式教学能够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并使幼儿更加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
(4)促进幼儿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话式教学能够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有助于幼儿的学习效果。
2. 对话式教学在品德教育中的运用(1)导入阶段:通过与幼儿进行对话,教师能够了解到幼儿的内心世界,对其进行情感沟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向幼儿传递良好的品德。
(2)编排过程:在讲解儿歌、游戏等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对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强化幼儿的价值观念。
(3)巩固阶段:对话式教学能够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消化老师的教育,同时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
浅议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式教学
浅议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式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对话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讲解式教学相比,对话式教学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生动性,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对话式教学的定义、优势和实践中进行浅析。
一、对话式教学的定义对话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一系列的对话和交流,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对话式教学既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等方式进行。
1.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对话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思考、表达、展示等方式深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对话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对话,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对话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拓展思维视野。
通过对话,学生可以倾听不同的声音,理解不同的观点,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1.提问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加深理解,形成正确的认知。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对话式教学中的一种比较有趣的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到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克服对于表达的恐惧心理。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对话式教学的另一种常见方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借助彼此的优点来逐步完善自己的观点。
四、总结对话式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话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对话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对话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话模式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话模式的教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探讨对话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并阐述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教学。
对话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这种形式下,教学中不仅有单向的讲解,而且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进行互动和交流。
对话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制定教学目标:在对话模式下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制定针对同一主题的多个教学目标,预设一些问题和情境,为对话的展开做好充分准备。
选择适当的对话形式:针对不同的教学主题,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对话形式进行教学,如问题回答形式、小组讨论形式、角色扮演形式等等。
创建良好的对话氛围:在对话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的引入、情境的营造等方式为对话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对话中来。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话模式下的教学不是只有教师在进行对话,学生也需要参与其中,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及时给予反馈:在对话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优势:1.拓展思维,增强学习兴趣。
在对话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在对话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口头表达来交流思想,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说话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合作和团队意识。
在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加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感知能力。
1.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准备:在对话模式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制定课题、预设情境、设计对话问题,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初探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策略
初探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策略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苏格拉底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
这种方法自始至终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所以又叫“问答法”。
由此产生的“问答式教学”本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出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
在课改的努力下,课堂教学逐渐从以往“满堂灌”、“满堂训”的模式走向“问答式教学”模式,然而倾向于另一个极端,演变成当下的“满堂问”。
课堂教学变成了“问答教学”,把“问答教学”标示为“对话教学”。
教师把教学活动设计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学生一味等待教师的提问、解答教师的提问,从而代替了自己的理解、思考、体验和感悟,这种简单的问答教学方式是另一种“传话”教学,导致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蕴意和价值的流失。
二、浅析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对话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简单、线性、还原和主客二分的思想而提出一种新的理念,指在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下,在自由宽松的空间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作为提问的主体,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通过追问的方式,最后教师与学生生成意义的一种交往活动。
语文课堂上“对话式教学”应包含着这样几层基本的内涵:1.对话各方是民主的、平等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各方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愿望、权利和机会,都以自己的发展成长为根本;2.对话是主体间的互动、合作、沟通、交流,而不是单向的独白或灌输,师生双方不只是狭隘的语言交流,而是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3.对话教学意味着相互理解与融合,反映出知识的建构、意义的生成创造。
三、寻找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策略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但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随着年级的升高,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就越来越少。
我想这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通常认为,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必须标准,若有偏颇,就得不到教师的认可、表扬。
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就不敢、不想去倾吐内心的思想,而是互相观望、等待,在等教师说出标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方式初探
On Structed Dialogue Teaching Method
周克成射阳县第二中学224300
摘要: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总结归纳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型对话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本文还通过教学案例进一步示范了本模式的实施过程。
笔者通过一年的教学实验,证明该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教学模式结构型对话式教学实验
1问题提出
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难度的加大,物理的学困生明显增加,再加上江苏高考的改革,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外动机显著减弱。
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寻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发现学习物理的困难,主要是因为:(1)对物理知识结构的混乱造成的;(2)授课方式过于呆板,课堂教学气氛不和谐。
学生对物理产生习得性无能的心理体验,逐渐失去了兴趣。
笔者经过反复思考、研究,提出“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方式,经过理论推敲,实验验证,认为是切实可行的。
2 概念界定
所谓“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一套清析有序且可接受的知识框架,借助该框架,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自身内部的对话不断将新知识同化到该框架中。
这个框架既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也是学生本节课学习的目标。
它的优点在于:(1)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始终是清析的。
(2)学生知道新旧知识的链结点在哪,即听课是有目标性的。
(3)对话式过程是轻松且和谐的。
(4)师生的对话反映了师者的点拨、主导作用,生生的对话反映了合作与探究。
3“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3.1在一个新课题的背景下,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对话(教师起主导作用,这个对话应是显性的交流),形成本节的教学结构图(新的一章刚开始时,应形成新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并且在每一节的讲授中都要与之互应)。
这个结构也起到先成行组织者的作用。
3.2循着这个结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提问、合作等学习手段,不断地在产生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中,学生有自身内部的隐性对话,也有同学之间的、师生之间的显性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3.3在对话过程中,与长时记忆的内容相吻合的被称为已解决的问题,即被同化。
如在长时记忆中找不到正确解释问题的知识,即成为新的问题。
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
3.4通过学生的汇报,不断暴露已解决的问题和生成的新问题,这时教师要适时的引导生去解决、去讨论、去发现,教师也要适时地去点拨、去化解。
最终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贮存于长时记忆中。
这就是顺应。
3.5为了便于知识的迁移,顺利的在长时记忆中提取,教师应预设与问题具有强相关性的原型题,让学生去训练,促进迁移的适时发生。
4 教学案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案例
一、建构结构图:通过两个实例演示现象,让学生分析是否存在某个守恒量?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分析小球(小球与弹簧)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
师:小球(小球与弹簧)的动能和重力(弹性)势能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动能增大时,重力(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时,重力(弹性)势能增大。
师:小球似乎总是能够记得原来的高度一样,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没有同时增大同时减小,总是一个增大的同时,另一个必减小。
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自行思考,也可以相互交流。
生:可能存在一个守恒量。
这个守恒量可能就是机械能。
二、反证法证明猜想: 1、推导过程
如果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在位置1的机械能等于在位置2的机械能(这两个位置是任意的):
若有:
12E E
则有:1122k p k p E E E E +=+ ○
1 2112k k p p E E E E -=- ○
2 即:/G/=W W 合总弹力 (合力做的总功等于重或弹力做的功)
(1、这个过程是在师生显性对话中完成。
2、反证法是对课本证明的突破,这样更符合学
生的认知规律。
3、在证明过程中要暗示学生在隐性对话中悟出:隐性的能量问题在逐渐向显性的功的条件转换。
)
2、结论:如果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G/=W W 合总弹力),则机械能守恒(12E E =)。
三、应用:如何判断(应用)机械能守恒? 例1:(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
把质量为0.5kg 的石块从10m 高出以30°角斜向上方抛出,初速度是v 0=5m/s 。
石块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
(让学生通过显性对话分析有几种解法,为什么可以用机械能守恒来解?)
分析:
师:请大家思坏考一下这道有几种解法。
生:有两种解法。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
师:那么机械能为什么守恒呢?请大家讨论。
生:………
师:请同学们先看我做一个师范. (解题过程略)
(让学生通过自身内部的隐性对话思考:石块落地时的速度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说明理由。
)
例2:(物体受到重力以外力的作用的情形)
单摆绳长为L ,小球摆到B 点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求: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多大? 分析:
师:这道题机械能守恒吗?为什么?他大家自己思考。
生:不守恒,还有拉力作用。
(找一个学习物理有点困难的同学)
师:同学们有没有意见。
为什么?
生: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
受其他力也可以,只要不做功就可以了。
因此此题的机械能是守恒。
师:既然守恒那又怎么做呢?下面请同学上来做一下。
(解题过程略)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1)如何判断机械能守恒?2
)如果满足机械能条件,又如何运用它? 例3:(弹性势能参与的机械能守恒)
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V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压缩处于原长的弹簧,求 ⑴压缩最短时,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多少? ⑵物体的速度为
v 2
2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多大? 师:同学们,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吗?
(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守恒,有的说不守恒。
)
师:既然这样,就请两位代表站起来辩论一下。
生与生:………
B
B C
师:通过刚才的辩论,结论已清楚,我请一同学来归纳一下。
生:……… (解题过程略) 五、迁移训练.
小球m 从高为h 的光滑斜面静止滚下,(斜面及圆轨道光滑)紧接着又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动,h=3R,求
(1)小球运动到B 、C 两点的速度以及对轨道的压力
(2)若要使小球恰好运动到C 点,则高度h 至少为多少? 六、小结:
回归到开始的结构图,重新领略本节课走过的足迹,理一理思路,查一查漏洞。
七、布置作业。
5教学实验
5.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本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切实可行。
5.2实验对象: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一年级普通班学生。
高一(2)为控制班,高一(11)为实验班。
每班参考人数都为60人。
5.3实验时间: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元月16日。
5.4实验步骤:(1)在盐城市的中考中,物理、化学为一份试卷,所以无法知道学生在实验前的物理成绩是否在同一水平上。
因此,在高一年级学生刚开学,对高一(2)和高一(11)两个班级学生进行前测,由初中一位资深教师命题,试题内容为初中两册书,与中考难度相当。
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前测数据。
(2)高一(2)的教学为正常教学。
高一(11)使用新的教学模式。
(3)实验进行一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实验后测数据。
5.5统计分析: 前测结果:
5.5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本人提出的“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验中取得的显著成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说明本人所提出的“结构型对话式”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
6总结反思
本人所提出的教学模式从构思到实验经历了二年有余,在11届高三的教学中已实施,受县教研员王老师的委托,在全县的一轮、二轮复习时开设了示范课,受到参加活动的同行的称赞。
曾以这种上课模式在全县的教学竞赛中荣获第一名。
不过,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会有其不足之处,本人认为:(1)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要求老师对高中教材非常熟,并且要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如此说来,一些年轻老师很难灵活操作。
(2)这种教学模式还要求老师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功底。
熟悉学习遵循的认知规律,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这样一来,一些不善于教学研究的老师就不容易接受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