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生成及其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探讨引言: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对话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语言表达和学习乐趣的重要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情况,教学中的对话缺乏互动和深入,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方式,以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1.制定复习计划,增加学生参与决策的机会。
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分享观点,从而提高对话的质量和效果。
3.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有效的对话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设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1.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对学生的尊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维方式。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节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表达。
3.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的发言以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鼓励学生的参与和表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合理安排对话环节,注重对话的质量和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对话环节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对话的质量和方式:1.设立问题答案不唯一的对话环节。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宽学生的思维,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师-学生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然而,有效的对话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几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来实现。
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纠正或扩展学生的回答,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增强他们对课程的投入感。
其次,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当学生表达他们的想法和观点时,教师应该避免立即否定或批评他们的观点,而是应该询问更多问题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观点。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第三,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激励性的回应来鼓励学生参与到对话中。
这可以通过使用一些积极的词语,如“不错”、“很好”、“非常有趣”等,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和鼓励。
这种鼓励式的回应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对话中,并让他们带着更多的自信去学习。
最后,为了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需要建立一个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这可以通过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答等课堂活动来实现。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课堂,并从和同学的对话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
总之,有效的对话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需要创造积极的氛围,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并采用一些激励性的回应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此外,教师还需要建立一个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话学习的有效策略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话学习的有效策略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话学习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内容。
对话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形式,也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话学习,孩子们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有效地开展对话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对话学习。
一、创设积极的语言环境对话学习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如模拟超市、图书馆、医院等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进行对话学习。
教师还可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不怕出错,相互尊重,相互配合。
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进行语言交际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话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话学习的关键。
教师可以在对话学习中加入一些有趣的话题和内容,如科普知识、寓言故事、古诗词赏析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影音资料等,丰富对话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进行示范引导对话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而这些能力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的。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言语表达的示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对话表演,让学生观摩教师的表达方式和技巧,然后再进行自己的表演,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渐提高对话的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对话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礼貌用语,学会适当的交流技巧,使他们在对话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处理好人际关系。
四、注重实践与反思对话学习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过程,因此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反思。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对话练习的任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对话练习和表演。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
语文教育 >>120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杨绍辰河北省巨鹿县何寨校区对话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现象,但是有效对话却不容易做到。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独白占据主要地位,同时辅之以问答式的教学。
实施新课改以后,出现了对话这一新名词。
对话,其实就是交往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而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
它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新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
一、明确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地位(一)关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留足学生阅读时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一种对话。
教师想要让学生有效地去探究文本,首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
有的老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学生从快速浏览课文到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发表见解,往往不过是十几分钟乃至几分钟的事。
这种学生快速阅读的背后,文本应有的障碍被消除了,应有的深度被搁浅了,应有的感悟时间被缩短了,应有的鲜活真切被风干了,应有的审美愉悦被稀释得索然寡味,最终,营养丰富的文本便成了方便省时的快餐。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重视直觉解读。
如今的学生几乎都有配套的参考资料,一学习新课文,相应的资料总紧随其后,久而久之,这势必让学生已养成依赖资料的习惯,丧失阅读时自我的理解与体验。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最好开始不要依靠教参等解读资料,让学生与文本有个本真接触,这样的感悟更为真切,更精彩,更个性化,以后再逐步做到知人论世。
再次,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经历,阅历与心境去细心体验与感知文本内容,使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感受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必要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略文本意境,感受文本精神,提升审美意趣。
使学生对文本就有了尽可能充分的理解,使语文走进生活,为课堂教学注入时代活水。
(二)组织生生之间的对话,力求提高对话效率学生与学生对话是生生之间思维的相撞和激活,知识的相融与吸收,能力的相提与共升,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形式。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分析引言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并探讨其优势和适用性。
策略分析1. 创设情境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之一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真实或虚构的情境,让学生在对话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研究动力。
2. 鼓励互动交流对话教学强调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促进了合作研究和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
3. 引导学生思考对话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自主研究。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注重反馈和评价对话教学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提供具体的建议,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研究策略。
同时,积极的反馈和评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研究动力。
优势和适用性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具有以下优势和适用性:-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和互动交流。
-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适用于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各个内容和知识点。
结论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研究动力。
教师在实施对话教学时应创设情境,鼓励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同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对话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话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通过对话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对话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下面将从对话教学的重要性、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以及对话教学案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对话教学的重要性1.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对话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对话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话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对话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
二、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在进行对话教学时,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对话教学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1.创设良好的对话氛围。
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时,需要创设良好的对话氛围,让学生感到放松、愉悦,愿意参与对话。
可以通过布置合适的课堂环境、活跃的教学方式等来创设良好的对话氛围。
2.指导学生有效参与对话。
在进行对话教学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组织小组对话等方式,让学生有效参与对话,发表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对话。
在进行对话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对话,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对话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在进行对话教学时,教师需要选择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感兴趣的话题,让对话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对话。
5.及时总结对话成果。
在进行对话教学时,教师需要及时总结对话成果,梳理学生的观点,指导学生进行对话总结,提炼思想成果。
浅析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析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的有效策略浅析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的有效策略导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话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本文将浅析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对话类型的选择在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对话类型,如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等。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可以增强合作和交流能力,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则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选择对话类型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二、对话环境的营造对话型教学需要一种积极、合作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布置合理的课堂座位等方式,营造一个愉悦、包容的学习氛围。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内部动机,降低他们在对话中使用错误语言的顾虑。
同时,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话的技巧和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对话内容,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合理的对话任务设计对话任务是对话型教学中的核心,合理的对话任务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对话任务,如辩论、角色扮演等。
对话任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对话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挑战意识。
四、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的结合对话型教学倡导合作学习,但也不能忽视个体学习。
在对话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小组,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个体学习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五、对话评价与反馈对话型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对话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评价。
浅析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析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的有效策略随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升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逐渐从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语法、词汇,变成以情境为基础的交流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话型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法,它以对话为基本形式,让学生通过交流与互动,提高语文素养,达到语文内涵和交际能力的有机结合。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的有效策略做一些简单的浅析,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一、培养对话习惯,构建情境对话不仅仅是语文课堂上的一种形式,还是生活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进行各种对话,交流不同领域、不同家庭出身、不同职业的人之间其实也离不开对话。
因此,在语文理解方面,对话也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学生接触到对话的机会应该尽量多,还要将情境也带入其中,从而让学生习惯并喜欢上对话,懂得如何与他人展开理性交流。
二、让学生摆脱传统思维,锻炼对话技能在经历了多年的刻板教育环境,许多学生的思维模式呈现出惯性状态,缺乏多样性和创造性。
这种固定思维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大的障碍。
因此,在对话型教学中,要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培养一种拥有多元思维、创造性思维,对各种情况有情绪适应能力,有着开放性和灵敏度的思维模式。
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有趣而富有成效。
三、设置创新性的教学任务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对话型教学可以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教学任务。
这样的教学任务既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又能有深入理解知识的机会。
比如,在单词对话中,可以将学生进行不同职业或不同性格的表演,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表现力、理解力、以及表达能力。
在文言文中可以选一些名句来演绎,并与电影、电视剧或其他相关背景相结合,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四、加强对话教学的适应性不同的学生背景、学习习惯、生活经验和学习心态都会影响对学习的理解及其感受。
因此,在对话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在教学中加强对话教学的适应性,让学生在舒适状态内以更好的状态更好地来接受和吸取对话学习的知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探讨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学习、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基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对话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以期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讲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对于那些不爱开口或者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给予鼓励和帮助,让他们慢慢融入到对话中。
在学生参与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表达方式,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更不要批评或嘲笑学生的观点。
只有在学生的发言过于片面或者错误时,教师才需要耐心地给予指导和纠正,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愿意在对话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使得对话更加丰富和有效。
二、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话题讨论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话题讨论,鼓励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对于一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比如人物性格、事件起因、故事背景等等。
这样的话题讨论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话题讨论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形成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教师要在讨论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使得讨论更具有针对性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
三、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话语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话语,理解学生的心声。
在学生的回答或者问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不要贸然打断学生的发言,更不要轻视或者无视学生的话语。
只有当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再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探讨语文课堂教学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对话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有效对话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展开有效对话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展开有效对话的前提。
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而这种氛围的创设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对待,不仅在教学态度上要真诚友善,还要在课堂布置、学习板书等方面下功夫,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课堂中的教师语言也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用幽默、轻松的语言交流,引导学生放松心情,愉快地接受知识。
只有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更愿意参与到对话中来,才会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各自的特长和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尊重每一个学生,不应该将他们一概而论,而要关注他们个体的发展需求。
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对话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观点,给予积极的回应。
只有在这种尊重和倾听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更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才会更主动地展开对话。
三、疏通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除了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外,教师还需要疏通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学会有效地表达和倾听,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只有当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才能更好地展开有效对话。
为了疏通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教师首先要学会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让他们容易理解自己的意图。
教师还需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语言和行为,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
浅析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析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的有效策略浅析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的有效策略语文教学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两个方面,浅析初中语文对话型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角度:创造适宜的对话环境1. 营造和谐氛围:教师应树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以平等、尊重、关爱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宽松的氛围,敢于开展对话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设计对话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择生动有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利用多媒体、故事、音乐等方式,使对话环节变得生动有趣。
3. 提供适当引导:教师应在对话之前,对话中和对话之后,提供合适的引导,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提问、示范、引用经典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4. 注重语言规范: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
在对学生的对话进行点评时,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通顺,是否符合语文规范,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和提升。
5. 多角度审视:在设计对话教学的话题时,教师可以结合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例如,引导学生从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层面来分析和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学生角度:培养积极参与的习惯1. 独立思考:作为学生,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在对话中,要勇于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和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方式,积累知识和经验,为对话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2. 积极表达:在对话中,要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可以通过提问、回答问题、举例、引用资料等方式,展现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同时,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他人进行合作和讨论。
3. 倾听和表达:在对话中,要注重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想法。
语文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生成及其策略
!""!年第"期YUWENJIANSHE语文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生成及其策略!教学短论"对话教学已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新形态。
它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感受到了自主的尊严,感受到了独特价值的存在,感受到了心灵成长的愉悦。
这种教学模式,很快便被一线教师接受和广泛运用。
然而是不是在课堂中出现了交谈争论、感悟体验,就是真正有效的对话呢?一#无效对话的出现及其原因分析有些对话,造成了课堂对话教学的假象,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闹剧,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我们先来看几则案例:案例一:$#%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刘胡兰’一文时(与学生进行了一段对话)师问*+这篇文章是写谁的,-生答*+是写刘胡兰的)-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答*+题目就是刘胡兰)-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答*+#$%&年#月%日)-师问*+你怎么知道,-生答*+课文第一句就是这么写的)-师问*+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有学生答是在陕北(有学生答是在延安)师说*+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这种对话,徒有对话的形式,而没有对话的实际意义,是课堂中不折不扣的“废话”,教材中现成的内容何须绕这么大一圈来感知呢?案例二:.’%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问*+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啊/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找根吸管喝水多方便)生"*乌鸦还上过狐狸的当(挺愚蠢的)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00教师对每种答案都是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面的四种意见大加赞赏)案例中前三种意见反映了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而后面的几种“创新”意见已越来越脱离文本的教育价值,教师未能及时评价和引导,使对话失去了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策略探讨有效对话是指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表达和思考的对话。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本人将从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对话以及掌握对话技巧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有效对话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积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当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和肯定,不论其答案是否正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倡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3.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阅读水平和兴趣的文本,让学生对所读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引导学生参与对话引导学生参与对话是有效对话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话,学生可以相互启发、交流思想,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提问式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对话。
教师可以就文本中的细节、主题、情节等方面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并据此展开对话和讨论。
2.观点对比式引导。
教师可以故意提出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围绕这些观点展开对话。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
3.情感体验式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在学习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动物扮演,然后通过对话的方式交流体验,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掌握对话技巧掌握对话技巧是有效对话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对话技巧。
1.倾听技巧。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及时给予合适的回应。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要素及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要素及有效策略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教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之一。
而要提高对话教学的效果,需要充分了解对话教学的要素和有效策略。
本文将从对话教学的要素和有效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对话教学的要素1. 话题选择:对话教学的话题选择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选择符合他们认知水平和兴趣的话题。
话题选择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话。
2. 对话形式:对话形式包括问答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教师在对话教学中需要根据话题特点和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对话形式,让学生在对话中充分展示自己、感受语言魅力,并通过对话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参与者角色:对话教学中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起着引导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而学生则是对话的主体。
学生通过对话锻炼语言表达、倾听和思维能力,教师在对话中则担负着指导、引导和评价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对话模式。
4. 对话环境:对话环境是指教室内的氛围、教学设施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教师需要在对话教学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对话,创造更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5. 对话内容:对话内容需要丰富多样,包括日常生活对话、文学对话、教科书对话等。
丰富的对话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二、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1.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引言和例子来激发学生对话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层式教学: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特点进行分层对话教学,逐步提高难度和深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到对话中来。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进行对话演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景表达能力。
4.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对话交流,增加对话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提高对话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探讨1. 引言1.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是非常重要的。
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桥梁,通过对话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效的对话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话中来。
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对话技巧,比如倾听他人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等,从而实现课堂对话的双向互动。
在对话过程中,建立互信关系是非常关键的。
只有建立了互信关系,学生才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而通过对话,学生可以提升语文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 正文2.1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对话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是掌握对话质量的关键人物。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引导技巧,来促进学生展开有效对话。
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
通过定期举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其他互动性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话,展开思想交流。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欲望。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布置任务或引导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全面、独立的思考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对话时,需要做到耐心倾听、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有意义的对话。
只有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提升语文素养。
2.2 学生如何参与课堂对话互动学生如何参与课堂对话互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需要积极思考问题,并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老师提问或讨论的时候,学生应该主动回答或参与讨论,不要羞于发言。
学生要尊重他人的意见,不管是同意还是不同意,都应该礼貌地进行回应。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要素及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要素及有效策略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话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以下是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要素及有效策略:一、要素:1. 教材选取: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层次,选择适合的小学语文教材或课文,确保对话内容的简单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知识结构:确定对话教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对话语法、词汇、句型、篇章结构等要素的理解和运用,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言体系。
3. 对话场景:设定真实、有趣的对话场景,如日常生活场景、故事情节、社交场景等,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
4. 角色塑造:设定角色,分别指定学生扮演各个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5. 对话目的:明确对话的目的,例如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解释理由等,帮助学生明确对话的目标,使对话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6.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根据不同的对话任务,进行小组合作或伙伴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二、有效策略:1. 情境导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给学生呈现出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2. 角色扮演:给学生分配角色,设定好对话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引导:通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感受,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和积极性。
4. 交流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互相补充、纠正和分享信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针对性反馈:针对学生的对话表达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6. 综合训练:通过对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7. 扩展应用:通过对话活动的扩展应用,如演讲、写作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文化素养。
谈谈实现语文课堂对话的策略
谈谈实现语文课堂对话的策略语文教育是“工具”、“人文”、“言语”的综合体。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而“言语性”是体现特点和实现目标的基点。
语文课堂对话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但课堂对话不等于师生对话,其主体还包括学习对象——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者,学习资源——贯穿学习过程的环境、气氛、外引资源等。
对话主题具有不确定性,对话渠道纵横交错,形式自由灵活,对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形成的情感共鸣和难以用语言传达的内心体验。
要实现语文课堂对话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全面了解语文学科特点,夯实课堂对话的基础语文学科以文学作品为其学习对象,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于个体的生活经历、阅读积累、语感水平、思辨能力等不同,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也会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倾向,这些都决定了课堂对话在对话主体、对话主题、对话渠道、对话形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对话。
文学作品都负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创造性灵魂的表现形式,人类情意的丰富性,不一定能达到“意到笔随”。
对于这种“语言的缺失”,在口头交往中还可以借助神态、体态的变化,或当面询问而得到适当缓解,在书面交往中作者只能留出些许“诱导空间”,或只留下一串延伸的概念符号,这就为读者提供了解读的契机。
每当此处,教师要在吃透作品的基础上,模拟作者、充当作者,接受学生的询问。
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教师要学生反复阅读作品,从作品中获得启示,产生悟性,然后,在作品的隐约蒙眬、虚中带实处,在思想深刻、包含多义处,在内涵丰富、容量巨大处等等,向“作者”发出询问,从“作者”的回答中发现疑点后,又作新的咨询。
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的心灵和文本作者的心灵得到了沟通,学生的生命意识也由此不断地被唤醒,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而且,经年月久,学生便可以离开教师与作者直接对话,在阅读过程中,扮演成咨询者(读者)和被咨询者(作者)双重角色,通过“对话”,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满足理智、情感诸方面的精神需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对话是语言交流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对话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创建有效的对话环境。
一、有效对话的重要性有效的对话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话与老师互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理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另外,有效的对话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创造有效对话的环境要创建有效的对话环境,首先需要老师做好准备工作。
老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并提前设计好能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同时,老师应该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语言榜样。
其次,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对话中来。
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故事情境等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讨论的欲望。
此外,老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谈。
同时,老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
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对错,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及时指出错误并引导他们改正。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敢于表达自己,愿意参与到对话中来。
三、有效对话的策略为了保证对话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技巧。
首先,要简化问题的表达,尽可能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专业术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回答。
另外,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展开对话。
其次,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和回答问题。
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老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和回答问题。
同时,要鼓励学生互相倾听,给予对方充分的表达机会,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观点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要素及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要素及有效策略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话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将从要素和策略两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一、要素1. 学生参与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应该是对话的主体。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对话,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学生之间也应该进行对话交流,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课文内容对话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提问和引导,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思考和探究,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3. 教师引导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参与者。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巧妙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确保对话教学的顺利进行。
4. 听说读写结合语文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对话教学也应该与听说读写结合。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口语练习、写作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有效策略1. 提出开放性问题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自由的讨论和对话。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2. 小组对话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对话交流。
这样有利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对话中,减少了羞怯和压力,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更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提供实例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鼓励学生表达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表达,不只是鼓励正确表达,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和探究。
学生在对话中有了表达的渠道,会更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
5. 多元化评价在对话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不只是评价答案的对错,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分析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课堂对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这一教学方法。
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对话,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荷塘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策略二:采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
例如,在讲解《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草原如此美丽?”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策略三:组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对话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在讲解《观潮》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潮水的特点,并选取代表进行汇报,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策略四:注重教师示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对话中应注重自身示范,以正确的发音、清晰的表达为学生树立榜样。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不怕犯错,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
策略五:结合文本内容,设计对话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对话练习。
例如,在讲解《长城》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对话:A:你听说过长城吗?B:是的,我听说过。
长城是中国的一座著名古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A:那么,你知道长城有什么历史意义吗?B:长城是古代中国为了防御外敌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它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通过这样的对话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结语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注重教师示范,结合文本内容设计对话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生成及其策略宜春五中王隆裕【摘要】“对话”以及由此而生的“对话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新形态。
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对“对话”内涵的不理解,导致一些无效的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对话情境、营建层次性对话系统、培养学生对话的“集体”环境等方式促进有效对话的生成【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生成,策略在教育领域中,“对话”以及由此而生的“对话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新形态。
它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感受到了自主的尊严,感受到了独特价值的存在,感受到了心灵成长的愉悦。
这种教学模式,很快便被一线教师接受和广泛运用,然而是不是在课堂中出现了交谈争论、感悟体验,就是真正有效的对话呢?一对话教学的内涵“对话”有着不同层次的含义:从字面上讲,对话是一种纯语言学现象,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会谈,这是人与人的口头语言的交汇;从另一个层次上讲,对话还可以发生在人与文本之间,它通过人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展开,在此意义上,对话可以跨越时空,今人可以与古人对话,中国人可以与外国人对话。
进入信息时代,对话已演变为人机对话,囊括了“人”“人”对话与“人”“文”对话,人类进入了对话的新时代。
对话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沟通的方式,而是成为“承载着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沟通的原则。
由此可见,发生在教学领域的对话也应该是以对话为原则的。
据此,我们把对话教学界定为:从狭义上看,对话教学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研究为特征,以对话为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领会学习内容,激发求知欲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教学活动;从广义上看,对话教学应该是以师生的生命发展为目标,以对话精神为原则,合理协调教师、学生及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为特征,开发师生创造潜能,追求人性化的教学活动过程。
对照狭义和广义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前者仅仅将对话作为一种手段,而后者给予对话教学更丰富的内涵,它已将对话作为一种精神和原则,更注重教学过程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形式。
毫无疑问,不管以何种方式呈现,只要是在对话理念支配下的教学都可以看作是对话教学。
实际上,从狭义认识到广义认识的发展过程是我们实践探讨过程的真实再现,是大家的认识和理念逐步深化的过程。
二无效对话的出现及其原因分析有些对话,造成了课堂对话教学的假象,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闹剧,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我们先看以下两则案例:案例一:上《归去来兮辞》,老师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概括陶渊明归途中的心情一个学生回答:“恨”老师不满意,叉一个学生回答:“急”老师仍不满意,第三个学生的答案是“欣”这时老师急了,又请第四位学生,答“喜”,老师满脸无奈,只好一点鼠标,闪出一个字——“乐”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虽然也设置了师生对话的场景,但教师用自己的思想,想当然地代替学生的思维,把教材要点设置在电脑中,计算机成了教师的代言人,为教师把答案灌输给学生提供了方便。
然而在生丙的“创新”意见已脱离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时,教师未能及时评价和引导,使对话失去了意义。
案例二:一位教师在教学《范进中举》时,与学生进行了一段问答——师:这篇课文作者是谁?生:吴敬梓师:吴敬梓是哪个地方的人?生:安徽全椒人师: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小说家?生:清代师:吴敬梓的出生年月是什么?教学的展开全部围绕问题进行,教学的推进过程就是问答的延续过程。
问题回答完了,对话也就宣告结束。
这是典型的一问一答的“浅对话”,而且常常是无疑而问,或者是简单地向学生再现“是什么”等显性知识。
这种问答式对话,缺少视界的融合、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也缺乏自我反思和相互唤醒,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在这则教学案例中,师生之间似乎有问有答,看似环环相扣,但这种对话,徒有对话的形式,而没有对话的实际意义,是课堂中不折不扣的“废话”,教材中现成的内容何须绕这么大一圈来感知呢?为什么会出现类似这两则案例的无效对话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未能真正领悟对话教学的内涵。
对话教学是一种教育精神和原则,它最本质的特征和了最直接的要求就是教学将在对话中实现民主与平等、沟通与合作、创造与生成。
新课标中所讲的对话,要求对话者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互启智慧,以情感激活情感,以心灵碰撞心灵。
而一些教师以为只要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提要求学生讨论、老师出话题学生谈感受等,就是实施对话。
实际上这些只是徒有形式的“假对话”,缺乏对话的实质,导致对话的无效。
2、忽视对话环节的预设。
对话并不是预定好,它在进行中不断地变化,是由对话活动方式及其活动过程决定的。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不具体考虑某个问题学生究竟会怎样回答,课堂上会出现怎样的对话;在安排讨论环节时,也不认真思考课堂上的生成情况。
这种疏漏就容易导致课堂讨论时放任自流,敷衍收场,或走过场,最后由老师给出标准答案了事。
3、不愿丢弃导演情结。
现在教师不唱独角戏了,但摇身一变成了“导演”,他仍然牢牢掌控着教学的进程,预设好教学轨道,通过问答、设疑、质疑来展开教学。
教师演独角戏是“自编、自导、自演”,充当“导演”则是“自编、自导、生演”,结果已经预设好,教学过程就是对脚本的表演。
教师的这种导演情结是由我们以往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习惯沉淀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定势。
在这种定势的影响下,教师普遍缺乏对话的素养,于是只好“穿新鞋走旧路”,在课堂上多些讨论环节,多些学生的感悟,就算对话教学。
三有效对话的生成策略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灵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
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然而生成并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而是有目的、有方向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构建。
只有正确引导下的对话,才是有效的,才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唤醒和尊重,体现师生之间的融合和心灵的碰撞。
1、教师要树立平等、爱、谦恭和信任意识,创设对话情境。
教学情境是一种潜在的课程,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来,敞开、引发真正意义的对话。
首先,创设宽松和谐的交往情境。
这有助于把教与学的过程变成师生交往的平台,让学生“有恃无恐”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学习需要,通过对话,进行自我反省和道德的洗礼,促进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
其次,创设开放自由的学习情境。
只有创设开放自由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放飞自己心灵的时候,才能获得个性和多种智能的发展。
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积累,更包括情感积累和生活积累,这就需要学生去感悟体验。
故而,教学“不能以铃声作为起点和终点”。
最后,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
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突出思想政治教材的动态性,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辩论赛、模拟法庭、社会实践等,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参与对话,从而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2、根据学生的文化水平,营建层次性对话系统。
激起学生的对话欲望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普遍问题,教育所展现的世界是成人的世界,在这种世界中,儿童是从属于成人的,而儿童只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才能敞开心扉,真诚地交流、积极地应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并采取各种具有层次性的能力发展序列,在兴趣与智慧之中不断地开阔他们的视野与思想。
营建层次性对话系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是非性提问、陈述性提问向推理性提问的过渡,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对话时,也要带有一颗“学生心”,用“学生心”与学生交流对话。
3、淡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话的“集体”环境。
在和谐的对话环境里,教师应当是对话的激发者和参与者,不能凌驾于教学过程之上。
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要淡化教师的角色意识,放下架子,将自己的经验、思考、体验与学生分享。
而培养学生对话的“集体”环境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学习与他人分享共同生活的情趣,与他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习得共同生活的规则,在共性之中去自主地建立自己的个性,并且通过他人来确立自己在“言语”中的位置。
因此,这个共同生活就是学习与交流的直通车。
有了这样一个和谐而宽松的生成空间,其他的一切也因此而具备了种种可能性。
如果没有形成这种生成空间,对话教学也仅仅是流于形式。
4、立足于文本,善于“倾听”,适时引导。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前提──师本先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感悟,首先在备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事先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提出的问题,从而给予整个教学留下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保证──善于“倾听”:教师要善于发挥观点直接碰撞的作用,让学生之间进行直接的“交谈”与“交锋”,从而使信息能够实现“零距离”的交互。
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应该充当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而不是在那里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成功的课堂,是一个有准备而充满着各种观点碰撞的“意义交汇场”,是新观点、新见解的发源地,是一个既有共同语言与思想,又有不同见解与个性展现的乐园。
关键──适时引导:对话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评价应确切适度,评价内容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指出学生的失误与偏差,又要继续调动学生参与对话教学的意识与信心;而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教师的组织原则是针对对话过程中出现的淡化主题、偏离目标等状况予以指导和调控。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引导语言,在学生遇到不知所措的问题时适时点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总之,对话教学就是让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走向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上从“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
我们期望对话这一新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有效对话中净化和丰富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1、“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初探∕章萍莉.《科教文汇》,2008.(23)2、语文课的对话情境初探∕何志文.《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第19卷第21期。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4、实现“对话教学”的四种形式∕刘徽,李冲锋.《人民教育》,2004,(1516).5、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假对话”∕刘徽,李冲锋.《教学月刊》,2004,(6).6、民主主义与教育∕约翰〃杜威…美‟、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6.7、是什么阻碍了教育的对话∕季伟.《江西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