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模式

合集下载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题库及参考答案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题库及参考答案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制度年龄越长,社会保障水平越()。

A、不确定B、高C、稳定D、低正确答案:B2、工伤保险与养老、医疗等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区别之处在于( )。

A、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或雇主和劳动者个人缴纳B、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或雇主缴纳C、工伤保险费由劳动者个人缴费D、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或雇主缴纳,劳动者个人不缴费正确答案:D3、1875年,美国联邦快递公司设立()。

A、退休金计划B、员工援助计划C、企业年金计划D、员工福利计划正确答案:A4、对于军队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采用国家统办型监管模式的代表国家是()。

A、中国B、智利C、加拿大D、俄罗斯正确答案:B5、政府在履行社会保障责任的分布上存在的问题是()。

A、边界模糊B、越位与缺位并存C、行政主导D、重直接投入,轻间接引导正确答案:C6、世界各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A、非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制度B、以上均正确C、失业救济制度D、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失业保险制度正确答案:B7、职工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是( )。

A、理发室B、住宅C、托幼园D、食堂正确答案:B8、医疗社会保险的主体包括()。

A、医疗服务机构B、以上均正确C、参保人D、医保机构正确答案:B9、英国的( )于1942年11月提出了《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问题的报告》,提出国家对于每一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即由生到死的全面广泛的社会保障计划。

A、康伯巴奇B、贝弗里奇C、马尔萨斯D、威尔逊正确答案:B10、主张应以“社会福利”为经济研究的中心问题,通过税收政策或国有化措施,使“剩余价值”归政府所有,用于“社会福利”的是()。

A、施穆勒B、布伦坦诺C、霍布斯D、韦伯夫妇正确答案:C11、按照员工福利实施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员工福利计划分成()。

A、企业主导型、员工主导型和共同参与型三种模式B、免费型、绩效型和资历型三种模式C、自主型和外包型两种模式D、统一型和差异型两种模式正确答案:C12、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美国保障房制度

美国保障房制度

美国保障房制度摘要:保障房制度是一种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可负担住房的政府政策。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实施了一套庞大的保障房制度。

本文将介绍美国保障房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政策和取得的成果,并对其机制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关切。

在许多国家中,政府通过实施保障房政策来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

美国作为一个多元化和发达的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二、美国保障房制度的发展历程美国的保障房制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

当时,由于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许多美国家庭陷入了贫困和住房困难。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公共住房计划,以提供可负担住房给那些无力支付市场租金的家庭。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保障房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实施更加综合和长期的住房计划,旨在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住房,如公共住房项目、贴补房租等。

三、美国保障房制度的主要政策美国的保障房制度由多个政策组成,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政策的概述:1. 公共住房项目:美国政府通过建设和维护公共住房项目,提供可负担的住房给低收入家庭。

这些项目通常由政府或公共机构管理,并提供租金补贴。

2. 贴补房租:为了帮助低收入家庭支付房租,美国政府提供了贴补房租的计划。

根据家庭收入和房租水平的不同,政府会直接向房东支付一部分租金。

3. 住房券计划:美国政府通过住房券计划向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租金补贴。

家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房屋,在房租方面由政府提供补贴。

四、美国保障房制度的成果和挑战美国的保障房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提供可负担住房,这一制度帮助了大量低收入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

此外,它还有助于减少贫困和社会不平等。

然而,美国的保障房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需求远远超过供应,导致许多低收入家庭排队等待保障房。

其次,保障房的质量和管理问题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看各国“保障房”如何让居民安居?

看各国“保障房”如何让居民安居?

万套 住房 缺 口,有 6 5万 家庭在 排 队等
待廉租房 。
美国 : 住房变得 “ 支付” 让 可
些在市场 上租房 的低收 入家庭提供 住房
在 当今 世 界 最 发 达 的 美 国 ,也 有 不 补 贴。政府 可 以直 接把钱给租 房 的低 收 按 目前 的市场 需求 ,法 国每年 建设 少中低 收入者 ,这 些人没 有能力按 市场 入 家庭 ,或者是低 收入家庭在 市场 上选
住房 需超过 5 O万 套 才 能 解 决 住 房 缺 价 格 购 买住 房 ,不 能 安 居 ,也 就 无 法 乐 好房 子后 , 政府将 钱交 给房东。 口,法国政 府 曾确定 每年 兴 建 5 O万 套 业 , 政 府还 拨款或提供 低价 公有土地 给 易引发社 会不安定 。多年来 , 国政 美 新房 的 目标 , 到 目前 为 止 , 了 2 0 府 通过 制定 法律 、 但 除 06 政策 引导、 市场调 节和 外, 其他年份 均未 能实现这一 目标 , 法 而 案规定 的社会性住 房数 量在所有 住房 中
无房 或居 住 条 件 差 者 仍 有 3 0万 , 5 和
差 强 人 意 的原 因 除 了法 案 救 济 过 程 复 杂
20 0 7年人数 差不多。 法案实际执 行效果 谓锦 上添花 的话 , 那么与 此相 比 , 中国现 其售价 或房租 收入仍仅 够补偿部 分建房
阶 段 更 应 脚 踏 实 地 加 大 社 会 保 障 性 住 房 投 资和 管理费 、 维修 费等费用 , 房租 或房 目前 这 种 公 共 住 房 在 美 国 全 部 住 房 中所 占 比例 很 小 ;另 一 种 形 式 是 由政 府 向那
的住房 水平 。
满足 低 收入 者 、无 家 可 归者 等人 士 对 由政 府补 意 答复 的情况 下 ,五 类住 房 困难 户 可 向主 管 部 门要 求解 决住 房 问题 , 问题 得 不到 解决 , 向 如 可 这五 类住 房 困难 户 包括 : 无房 户 、 被逐 出 将

世界各国住房保障的做法及启示

世界各国住房保障的做法及启示

世界各国住房保障的做法及启⽰世界各国的住房保障做法及启⽰安居才能乐业。

对任何国家来说,有效解决国民特别是低收⼊群体的居住问题都是⼀个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都承认仅靠市场解决不了低收⼊家庭的住房问题。

为满⾜低收⼊者的基本居住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各国先后建⽴住房保障制度。

住房保障制度与经济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紧密相关,各国的住房保障模式、住房保障⽔平各具特⾊,但在住房保障的起源、政府担当的责任、法律体系的构建、住房保障政策的演变等⽅⾯,⼤多数国家却都具有相似性。

⼤规模公共住房建设起源于住房短缺英国:英国是⼯业化最早的国家,也是最早建⽴住房保障制度的国家之⼀。

19世纪80年代,为应对⼯业化、城市化引起的城市住房问题,英国开始兴建政府公寓,以优惠的价格出租给农民。

20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为解决第⼆次世界⼤战造成的“房荒”,英国政府⼤量兴建福利性公寓,以解决⼤量⽆房户的需要。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量的抵押房产遭受剥夺,贫民窟问题⽇益严重,直到60年代⼆战后住房短缺现象依旧存在,这⼀时期由政府出资的公共住房建设计划在扩⼤住房供给⽅⾯发挥了积极的作⽤。

新加坡:新加坡获得独⽴后,住宅问题严重,有近半数的⼈⼝⽣活在环境恶劣的贫民窟中,1960年新加坡政府成⽴了建屋发展局,实施了⼀系列的五年建房计划,最终成为东南亚地区解决住宅问题的典范。

与这些国家类似,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和⽇本等国家的住宅保障制度也都是起源于住宅短缺问题。

这些国家⽆⼀例外都将“满⾜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保障居民的基本⽣活需要”作为建⽴住宅保障制度的出发点,在住房短缺时建设⼤量的公共住房。

中央和地⽅政府共同承担责任住房保障是政府责任,各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最⼤特点在于政府⼲预的普遍性。

尽管市场经济国家主要依赖市场配置住房资源,但政府在住房保障制度中起了决定性的作⽤。

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公共住房运营过程中政府的参与模式不同,但各国中央政府和地⽅政府都设⽴了相关部门,专门负责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各国住房保障政策研究与比较

各国住房保障政策研究与比较

法律经纬法制博览2019年08月(上)各国住房保障政策研究与比较龙雯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1摘要:住房保障政策已经成为各国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致力于本国住房保障问题。

本文主要对各国住房保障政策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关键词:住房;保障政策;国际比较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2-0257-01作者简介:龙雯(1982-),女,汉族,湖南安乡人,博士,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法学,法律教学。

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提供基本生活所需住房的特殊政策安排。

目前,各国在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上,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各国的出发点、成熟程度和建立模式等各不相同。

研究比较各国住房保障政策,对于我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各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分类研究在资源配置中,考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文化与价值观等方面,都适时地选择了不同的住房保障政策。

世界上社会保障政策具有三种福利基本模式: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属于市场救济型,其住房保障政策侧重于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是有选择地对贫困阶层提供住房保障,经过严格审查申请资格,旨在实现效率目标、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保障对象为低收入等特殊阶层;二德国、法国等属于保守的合作主义,强调政府在住房保障体系中的政策指导,倾向于发挥市场在住房供应中的基础性作用,旨在调控市场和侧近社会福利,保障对象为鼓励四有住房和低收入阶层;三新加坡、瑞典等国家属于社会保障型,是以政府配置住房资源为主,旨在提供社会福利,保障对象为全民性向中、低收入阶层居民,保障政策涉及方方面面。

受经济社会状况、住房保障水平、居民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的住房保障政策都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和适应过程。

二、各国住房保障政策工具比较(一)市场救济型:住房保障法制化配合多层次金融体系该类型主要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

社会保障学复习题与答案

社会保障学复习题与答案

社会保障学复习题与答案1、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具有( )。

A、单向性B、特殊性C、多向性D、强制性答案:A2、反映了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给付过程中费用补偿的公平性问题,既是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也是评估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发展水平的标准的原则是()。

A、补偿不究过失原则B、补偿追究过失原则C、差别费率原则D、完整补偿原则答案:D3、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初创时期是( )。

A、建国后至1954年期间B、建国后至1955年期间C、建国后至1956年期间D、建国后至1957年期间答案:D4、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老年人的保障和待遇标准的差别更加明显。

这是根据老年人的( )而有所区别的。

A、历史贡献B、实际贡献C、特殊贡献D、一般贡献答案:A5、《失业保险条例》调整了失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确立了单位与个人的保险费分担机制,其中职工个人参与缴费的规定,强化了个人责任,体现了( )。

A、享受待遇与工作年龄相联系的原则B、享受待遇与工作贡献相联系的原则C、享受待遇的权利与投保对等的原则D、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社会保险原则答案:D6、在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上,中间道路学派十分强调社会的( )。

A、均等性B、公平性C、普遍性D、整体性答案:D7、1996年,民政部颁发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指导方案》,提出在农村建立( )。

A、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B、农村社会养老保险C、农村社会生育保险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答案:D8、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以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报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

这种社会保险制度贯彻( )。

A、选择性原则B、普遍性原则C、强制性原则D、盈利性原则答案:B9、住房保障的实施机构体系,从其组成结构上看,可以分为( )。

A、决策协调机构、具体执行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三个层次B、决策协调机构、具体执行机构和服务中介机构三个层次C、操作协调机构、具体执行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三个层次D、决策协调机构、具体管理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三个层次答案:A10、失业保险的根本目的是( )A、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其重新就业。

保障性住房保障措施

保障性住房保障措施

保障性住房保障措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房价的持续上涨已经成为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房屋问题更是难以解决,因此,保障性住房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关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保障性住房保障措施。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一种主要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各国的住房保障政策中。

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政府可以将住房建设和运营成本降低,提供给低收入者更加贴近市场价格的住房,以达到保障低收入人口的基本居住需求的目的。

比如中国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政府会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财政投入和补贴等,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购房需求。

社会租赁社会租赁是另一种常见的保障性住房方式。

它指的是通过政府或社会团体等机构的出租,将一些特定的房屋租赁给低收入者等特定群体,以满足他们的基本居住需求。

相比于其他保障性住房方式,社会租赁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方便地将住房和居住需求直接对接起来,有效地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国外,比如新加坡就是通过社会租赁的方式,来解决低收入者居住难题的。

政策倾斜政策倾斜也是保障性住房的一种常见方式。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比如税收优惠和购房补贴等,来给予低收入人群一定的优惠,让他们更容易地购买到合适的住房。

同样,在国内外的一些城市中,购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也被广泛应用。

廉租住房廉租住房则是一种传统的保障性住房方式,它是指政府或者其他购房者出资住房建设或管理,通过出租等方式向低收入人群提供价格较为低廉的租房和购房选择。

比如在英国,政府建造和管理廉租住房项目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保障性住房方式。

总之,在各种保障性住房方式中,以上提到的几种方式都是比较常见的。

通过这些保障措施,低收入者可以得到政府的救助,进而实现基本的居住保障。

希望政策能够不断完善,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世界各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主要模式

世界各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主要模式

城市在抑制房地产投机的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不遗余力地采取多种措施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有效地解决了购房困难群体,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美国:实物与货币补贴相结合模式在美国,通常年收入低于2万美元(1美元约合6.83元人民币)的家庭被视为低收入或者是贫困家庭,来自这样家庭的人口目前约有39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2.1%。

多年来,美国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绞尽脑汁,现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

实物补贴。

一是公共住房,指政府房屋署拨款建设并直接管理的房屋。

这种房屋主要用于出租,其租金标准根据家庭收入而定,一般为家庭收入的1/3。

二是廉租公屋,指政府为收入低偏上家庭提供租住的公有住房。

其家庭年收入限制标准相对较高,如一家一口为28150美元,两口为32150美元,一般租金标准要超过家庭收入的1/3。

一旦家庭收入超过以上标准,便要搬出去,否则,将大幅提高租金,最高租金可达基准租金的5倍以上。

货币补贴。

一是租金补贴。

这一政策主要针对低收入者承租私人房屋。

政府鼓励私人将符合出租标准的房屋出租给低收入者。

当低收入者承租后,便将自己收入的1/3付给房主作为房租,其余部分由政府代付。

二是购房补贴。

根据美国前总统布什2003年签署的《美国首付款法案》,凡能够支付月供房屋抵押贷款、但没有足够的钱支付房屋首付款的美国家庭,可向地方相关机构申请低收入家庭特别资助,政府将帮助购房者交齐首付款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的有关费用。

为购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1万美元或者是住房买入价格6%的首付款资助,该法案每年至少帮助6万中低收入家庭支付首付款和交易费用。

用义工降低修缮成本。

由于劳动力成本高昂,美国修缮房屋的费用中人力成本一般都高于材料费。

对此,美国政府和很多社区组织都鼓励志愿者无偿帮助低收入者进行房屋修缮,以降低修缮成本,志愿者也借此得到较好的履历记录。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得到用人单位的优先录取,而接受援助的居民则有义务以社区义工等形式回报社会。

社会保障学(简答题)

社会保障学(简答题)

社会保障学(简答题)简答题1.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什么?1)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2)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

3)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社会保障的功能有哪些?1)稳定功能;(2)调节功能;(3)补偿功能;(4)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3.简述社会保障的特征。

1)保证性(2)普遍性(3)公平性(4)鼓励性(5)互济性(6)储存性4.简述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

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必须打破各种身份限制,公平地对待每个国民并确保其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在社会保障实践中,必须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

以此达到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

公平原则的最充分体现,是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国民普遍享受社会保障。

5.为什么社会保障的发展必须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一方面,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变化。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无一例外地需求相应的财力支撑。

实践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只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才可能在办理相关社会问题的同时获得健康、延续的发展。

如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功能便难以充分发挥,社会问题将持续恶化,进而妨碍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6.简述社会保障思想渊源的表现这些社会保障思想渊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思想最初表现为慈善或恩赐思想;其次是表现为平等或公平思想;这种思想是比慈善或恩赐思想更加进步或者说更高层次地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思想;最后表现为空想社会主义。

7.简述新历史学派的首要观点新历史学派夸大国家的经济作用,认为国家除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之外,还具有“文明和福利的目的”,国家是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国家在进步的文明社会中,大众本能机能在不断扩大和增加,凡是个人勉力所不克不及达到的或不克不及顺利达到的方针,理应由国家去办。

基于如许的观点,新历史学派主张国家必须通过立法,实行包孕社会保险、孤寡救济、劳资合作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措施,自上而下地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及启示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及启示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比较及启示摘要:为了满足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各自的住房保障制度。

通过介绍美国、瑞典、新加坡三个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在充分了解这些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模式启示住房保障是政府对社会成员中不具备基本住房支付能力者进行的居所帮助,住房保障最基本的层次是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适当住房的一项制度,是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

一、国外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分析经过近70年的实践和发展,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大致形成了三种运行模式。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模式;二是以瑞典为代表的欧洲高福利国家的住房保障模式;三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国家的住房保障模式。

虽然这三个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在具体设计上存在差异,但在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存在共同点。

1.住房保障的目标明确发达国家均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出发点,以实现居者有其屋、实现民众的居住权为终极目标。

例如:美国提出“可承受住房”的保障目标,旨在公平、公正地解决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使“人人拥有居住的机会”。

瑞典住房保障的总目标是给每个人提供一所足够宽敞和舒适而且环境优美的住所。

新加坡将“居者有其房”作为目标,大力发展公共住房。

2.设立专门的住房保障机构住房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仅仅靠国家和地方制定相关政策来解决问题很不现实,需要有专门机构来规划、安排政策的落实,发达国家普遍设立了专门的住房保障机构,比如美国联邦住房金融机构和联邦住房发展机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和“建屋发展局”。

由于存在专业的负责机构,可以协调各种关系和各方利益,统一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进程,避免多部门负责制下容易出现的推诿扯皮现象,提高了住房保障工作的效率。

世界各国住房制度简介及中国房地产的困局

世界各国住房制度简介及中国房地产的困局

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住房从哪里来?
• • • • 公租房 经济适用房 两限房 商品房
• 以上各种房屋所占比例的数据没有实际意 义,你懂的! • 中国大陆城市的居民的住房,基本只能希 望自己能买得起商品房。
解决中国老百姓买不起房的办法
不是把现在商品房的价格降到一个什么水
平,而是尽快提供更多的政府保障房,建立完善
世界各地住房制度简介 及中国房地产的困局
吴兴志
2012年3月
一、世界各地住房制度简介
新加坡、香港、德国、美国
世界各国人民的住房都是从开发
商手里买的吗?
他们的老百姓嫌房价贵吗?
新加坡
• 85%公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房屋 • 15%高收入人群购买商品房 • 商品房的价格在6万--45万人民币/平米
香港
土地收入呢?
简单、迅速、被政府所渴望的财政收入来源!
年份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财政总收入 51321亿 61330亿 68477亿 83080亿 103740亿 土地收入 6700亿 9600亿 15900亿 29000亿 16600亿 所占财政收入比例 12% 16% 23% 35% 16%
以上地区住房制度的共同特点:
• • • • • 以政府强有力的介入实现公共住房有效供给 完善的金融支持政策 近乎完美的法律保障 以严密的制度公共住房的分配 保持房地产政策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二、中国的房地产困局
中国大陆的住房制度简介
中国保障房的建设现状 财政收入的介绍 中国房地产发展困局的解决思路及发展趋势
现在政府能从哪里找到钱?
短期内,土地收入是比较直接有效的
途径。这也是现在各个地方政府对于限购 松动预期很高的原因。

住房保障制度国际比较

住房保障制度国际比较

11住房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周亚楠(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摘 要】世界各个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建立了各自的住房保障制度,以达到满足全体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目标。

当前,对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相关法律政策的关注极大,本文选取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他们的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学习他国在住房保障制度上的成功经验,来应用到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之中,无疑对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住房保障;国际比较;外国住房保障一、引言(一)背景现代城市面临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医困难等诸多社会问题,住房问题也是其中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无法否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纵深发展,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快速攀升,随之而来的不仅是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还相应衍生了各种疾病、犯罪、社会道德约束力下降等问题。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是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是国家在住房领域利用国家和社会力量实施社会保障职能,是对城镇居民中单纯依靠市场解决住房有困难的群体进行扶持和救助的一系列住房政策措施的总和。

[1](二)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框架1、目标宗旨。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目标是保障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解决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在住房领域的困难,满足其基本的住房需要,让全体居民能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2、分配层次。

我国的住房分配方式是根据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而实施的,具体是:政府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廉租住房;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经济适用房;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等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的在职职工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

新加坡住房模式

新加坡住房模式

新加坡住房模式新加坡住房模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被广泛认为是最成功的住房政策之一。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面临着空间有限、人口密集的挑战。

然而,通过创新的政策和规划,新加坡成功地解决了住房问题,为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住房和良好的居住环境。

首先,新加坡住房模式的核心是公共住房政策。

该政策推动了公屋的建设和分配,旨在解决人民的住房需求。

新加坡政府注重公平和包容,通过不同的分配机制,确保住房资源公平分配给有需要的居民。

例如,低收入家庭可以通过申请公屋租赁计划或购买二手公屋来解决住房问题。

而中等收入家庭可以通过申请购买新建的公屋来实现住房梦想。

这种分配机制确保了住房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更多的居民能够享受到公共住房的福利。

其次,新加坡住房模式注重社区建设。

在公共住房项目中,政府提供了一系列的社区设施和服务,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例如,每个公共住房项目都有公共花园、游乐设施、健身房和社区中心等公共设施,居民可以方便地享受到各种福利和娱乐活动。

此外,政府还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加强邻里关系,提升社区凝聚力。

这些举措使公共住房不仅是一个居所,更是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

再次,新加坡住房模式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和建设公共住房项目时,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护环境和提高可持续性。

例如,他们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节约用水和资源、推广绿色建筑和开放空间等。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绿色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同时,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环保激励措施,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行动。

最后,新加坡住房模式还注重创新和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政府将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于住房领域,提供更智能、便捷和舒适的住房体验。

例如,居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管理公共住房事务,包括房屋维修、租金支付和社区服务等。

此外,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项目,旨在提高住房的质量和效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住房模式是一个成功、可持续和充满创新的范例。

世界各国房地产开发模式

世界各国房地产开发模式

目前国际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市场化资本运作为主、注重专业化细分和协作的“美国模式”;另一种是从融资、买地、建造,到卖房、管理都以开发企业为中心的“香港模式”。

我国近几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使房地产开发模式渐渐由香港模式向美国模式转变,尤其自2005年以来,美国模式成为中国地产圈内的高温词汇,国内众多地产大腕屡屡提起。

“弃港投美”,目前已经有不少品牌开发商对此趋之若骛。

香港模式——“一条龙”式垄断游戏由于地缘关系和土地公有等方面的相似性,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基本上借鉴了香港模式。

香港模式是一条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核心的纵向运作链,投资买地、开发建设、营销销售、物业管理等,通常由一家企业独立完成,堪称“全能开发商”。

香港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也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构成是银行贷款和通过预售收取客户预购房款。

香港模式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地皮最值钱。

香港拥有660万人口,却只是107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而作为人口高密度最高的上海,1700万人却拥有6340平方公里。

这就跟解放前的中国农民一样——一辈子的梦想可能就是置下五亩地。

对香港地产商而言,有地才是生存的硬道理。

项目运作“一条龙”化。

香港房地产开发企业通常采用拿地、盖房、销售、物管“一条龙”式的滚动开发模式,作为“全能开发商”扮演着各类角色。

长江和黄、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等10家地产集团都是这样开发楼盘的。

这种全能型模式有利于形成地产巨头,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正由于此,前十家地产商的开发量约占香港总开发量的80%左右。

获取土地是第一要义。

政府高度垄断土地,大开发商高度垄断市场,房地产发展商占有了最具稀缺性的土地资源后,其他行业和社会财富自动聚拢而来,想不赚钱都难。

香港不同于美国,地少人多、寸土寸金,拥有土地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总体来说,香港地产商大型化、财团化之后,其自身财力已经比较雄厚,然后通过银行贷款和预售款,基本就能满足开发经营需求,没有太大动力进行多元化融资。

住房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分析

住房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分析

住房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分析住房商品化改革至今,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日益凸显。

各国的住房问题和住房保障都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也各具特色。

本文比较分析了美、英、瑞典、新加坡等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以期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住房住房保障制度国际比较我国住房体制改革至今,住房问题从总体上纳入了市场轨道,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

对这部分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就成为我国城镇住房改革不可忽视的问题。

发达国家(地区)住房保障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发达国家(地区)的住房保障制度简介(一)美国的住房保障制度1.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租金补贴。

家庭收入为居住地的中等收入80%的居民均可申请此项补贴。

针对低收入家庭的不同情况,又分为三种补贴方式:一是直接向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有住房(一般为高价的20%-50%),主要是针对家庭收入为美国平均家庭收入37%以下的最低收入居民。

二是政府向租房给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提供补贴。

三是对满足条件的租房者补贴合理的市场租金和收入的一定比例(20%-25%)之间的差额,低收入家庭可以自己寻找住所,补贴由政府直接交给房主。

1988年后,实施住房券(Housing voucher)制度,则将补贴直接交给承租者,由其自行与房主交涉,政府不再参与。

2.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金融援助。

在住房抵押贷款的初级市场上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政府保险或担保,充当无条件偿还贷款的保险者和担保者。

这不仅稳定了初级市场,解决了贷款机构的后顾之忧,也增强了低收入者的住房购买力,促进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通过对住房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的扶持和干预,来促进一级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保证民众能够持续获得住房抵押贷款,使他们能够更容易得到能负担得起的住房。

运用发达的住房金融手段提高居民支付能力,是美国住房保障的一大特色。

完备的住房金融制度既承担了政府一部分住房补贴执行者的角色,又是使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住房分配的市场机制得以顺畅进行的润滑剂和中枢。

各国住房政策

各国住房政策

一、前言住房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大力关注的问题,因为其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存问题,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各国政府都把住房制度放在经济生活和社会保障的重要位置来对待。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中国的住房制度逐渐向市场化,房屋逐渐向商品化方向转化,同时也建立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政策,但是,现在这些制度和政策是否解决了中国的住房问题,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中国的住房制度如何改革,住房政策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和满足大多数人民群众的需要,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世界各国的住房制度千差万别,但其宗旨都是为了提高本国人民的居住水平,解决住房的供给与需求问题,使住房市场达到供求基本平衡,并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发达国家有着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城市与住房建设经验,也很好地解决了本国的住房问题,我们需要对各国住房政策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找出借鉴之处。

二、各国住房政策(一)美国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国家对于经济的直接干预通常很少,但在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却是个例外。

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美国政府在立法、金融、税收等方面都大力干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针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计划,帮助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

1.法律美国重视住房立法,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

《合众国住房法》,规定了要为低收入家庭修建公共住房制定长远计划。

《国民住宅法》要求建立住房管理署,设立联邦存款和贷款保险公司,由政府提供低利息贷款,鼓励私人投资于低收入家庭公寓住宅。

《开放住房法案》以帮助穷人成为房主,规定在10年内为低收入家庭提供600万套政府补助住房,并禁止在购买和租用房屋时的种族歧视,被认为是“20世纪第一个公平住房法令”。

同时,美国注重法律与实际发展的适应性,注意根据不同时期的住房要求对原有法律条文进行修订或推出新的相关法律,目前在住房立法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涵盖了公共住房补贴、房租补贴、消除贫民窟等诸多方面。

世界各国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模式和经验归纳

世界各国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模式和经验归纳

所养 、住 有 所 居 。 “ 全 廉 租住 房制 度 ,加快解 决 城 市低 ” 健 收人 家 庭 住 房 困难 。 ”这 充 分 体 现 了 中 国党 和 政 府 对 于住
房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低收人家庭的住房保障
问题 也 是世 界 各 国面 临 的一 个共 同性 社 会 问题 。通 过 总结 和归 纳 这些 国家在 解 决低 收 人 家庭 的住 房 保 障问 题方 面 的 基本 模 式 和有 益 经验 ,无 疑 能 给 中 国推动 住房 保 障体 系 的 建设 以及相 关 改革 提供 有益 的启示 。
义和谐 社会 的重 中之 重 。中 国共 产党 的 “ 十七大 ” 报告 指 出 : “ 努力 使 全 体 人 民学 有 所 教 、劳 有 所 得 、病 有 所 医 、老有
全 面负 责 型 。在这 一类 型 中 ,政府 承 担起 了满 足所 有 公 民住 房需 要 的责 任 , 不视 这种 责任 为经 济发 展 的包袱 , 并 反 而认 为 是 经济 发 展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同时政 府 的干 预是 长 期 的而 不 是短 暂 的 ,而 是根 据需 要 和资 源 ,作 出长 线 的 规 划 ,确 保 长期 有 足够 的房 屋供 应 。瑞典 、德 国 、新 加坡 是 “ 面 负责 型 ”保 障 的典型 代表 。 全
圆圈

世 界各 国构 建住 房保 障体 系 的 基 本模 式 和 经 验 归纳
口 周 望 / 文
实 解 决 与改 善 中 国低 收 入 居 民家 庭 的住 房 问题 ,实
政 策倾 斜 。英 国 、美 国 、加 拿 大是 “ 会 型”保 障 的典 型 社
代表 。
, J现 “ 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目 标, 乃是构建社会主

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制度比较论文

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制度比较论文

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制度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113-01摘要“居住权”是当代社会居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这一严峻课题,西方发达国家均依据其特定国情,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

关键词国外住保共性差异一、世界主要国家住房保障制度介绍(一)美国最初美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对需求住房的中低收入者进行直接的补贴。

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改变策略,通过补贴开发商,降低房价,以使中低收入者能够有能力买房。

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暂停了公共住房建设,又将补贴的对象转变为住房需求者,并随实际不断改进这一制度。

政府作用方面则主要运用住房税收减免和抵押贷款的方法。

税收减免包括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和对有房户的税收减免。

抵押贷款则是美国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部分,1938年建立的联邦全国抵押协会是美国住房市场的一大支柱。

(二)英国二战后初期,为稳定社会治安,快速使经济复苏,英政府兴建公共住房,以低价出租给居民。

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出租公共住房已不再可行。

英政府又兴建了一些独立的新市镇,集中出租给需要住房保障的人,形成完善的市镇规模。

几乎同一发展轨迹的住房协会出租住房的举措则更具有针对性,它主要提供给中低收入者家庭,单身者,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

住房协会的房子多用于出租,近年来政府推行私有化政策才逐渐有少部分出售。

目前英政府不再兴建公共住房,主要通过鼓励住房协会和建筑协会兴建出租房以扩大民间住房市场。

除出租方式外,英政府还通过政府减价的方式倡导将公共住房低价出售给有一定购买能力的人群,使住房的私有率飞速提升,并通过将住房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合作社的方式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新加坡新加坡住房实行了“建屋计划”“居者有其屋计划”“公共住房补贴计划”“中央公积金制度”等一些列有特色的制度举措。

通过“建屋计划”和“居者有其屋计划”使更多的居民拥有了享有所有权的住房。

住建部确定保障房建设的三种模式

住建部确定保障房建设的三种模式

【形势要点:住建部确定保障房建设的三种模式】在保障房任务基本确定的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建设就成为下一个问题。

9日,住建部给出了一个系统性的思路。

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表示,第一种模式是,我们有融资平台,我们要列入财政预算,我们要提取土地出让净收益。

今年中央代地方发行的2000亿元的国债当中,地方要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第二种模式,政府可以划拨土地,吸引社会机构来参与建设,就形成了政府出地,企业出钱,通过这样一种模式,来建设一大批公共租赁住房。

特别是在一些用工比较集中的开发区、产业园区,以及一些用工比较集中的大企业,用了成千上万的职工。

“我们想,这些企业可以采用我刚才说的第二种方式,由政府划拨土地,由企业出资建设,首先满足自己企业职工公租房的需求,同时也要不断向社会提供公共租赁住房的房源。

”第三种模式,有些地方正在准备做这方面的尝试,当然这是一种探索,就是政府拿出一部分土地,这部分土地是定了性的土地,它的用途就是建公共租赁住房。

让各类企业,无论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是从事其他行业但是用工比较集中的企业,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由他们通过市场方式取得这些土地,然后自己去建设公租房,并拥有这部分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

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对象是由政府来核定以后,给予许可。

齐骥强调,不论是哪一种投资方式建成的公共租赁住房,政府都要干预或者说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的制定。

但现实情况却是近来许多地方表态不再推经适房,稍作探究便不难发现其根源,除了容易造成寻租和腐败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经适房属于一次性出售产权,这让把土地视为稀缺资源的地方政府颇为心疼。

而上海市一直以来在推出经济适用房方面可谓游刃有余,无不得益于其在产权方面的制度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各国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模式
切实解决与改善中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问题,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目标,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对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

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性社会问题。

通过总结和归纳这些国家在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方面的基本模式和有益经验,无疑能给中国推动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及相关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国际通行理论将政府在住房政策中的角色定位归纳为以下三种:雏生型(Embryonic)、社会型(Social)以及全面负责型(Comprehensive),这三种类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雏生型。

在这一类型中,政府将住房视为一种社会的消费而不是生产或投资,倾向于采取消极态度面对住房需求,将之视为经济发展的阻碍,低收入者要自己寻求解决房屋需求的方法。

巴西、印度、墨西哥是“雏生型”保障的典型代表。

社会型。

在这一类型中,政府将自身的职责定位倾向于照顾市场无法满足其住房需求的人群,政府认为这部分群体在劳动市场中已经处于不利地位,更难以在自由的房屋市场中满足住房要求,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公共政策倾斜。

英国、美国、加拿大是“社会型”保障的典型代表。

全面负责型。

在这一类型中,政府承担起了满足所有公民住房需要的责任,并不视这种责任为经济发展的包袱,反而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政府的干预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暂的,而是根据需要和资源,作出长线的规划,确保长期有足够的房屋供应。

瑞典、德国、新加坡是“全面负责型”保障的典型代表。

相应地,由于各国政府在住房保障政策中的不同定位,导致了普惠模式、特惠模式和中间模式这三种典型的保障性住房发展模式。

普惠模式。

以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为代表。

在这一模式下,政府的中央财政支出中住房及其社区环境投资项目所占比例较多。

三国中央财政支持中,住房项目及其社区环境所占比例分别为13.76%、13.56%、12.10%。

同时政府还对较多家庭住房消费给予资助。

例如,新加坡80%的居民居住在住房提供的租屋中;日本以财政补贴和融资制度普遍支持住宅建设,公有资金住宅占总建设户数将近一半。

特惠模式。

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代表。

在这一模式下,政府的中央财政支出中住房及其社区环境项目所占的比例很少。

三国中央财政支持中,住房及其社区环境项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8%,2.24%,1.57%。

同时政府只对极少数家庭给予特别资助。

美国对于极少数实在没有能力解决自己住房问题的低收入阶层给予特惠政策。

在不同的阶段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援助,如公共住房计划政策、租金补贴、抵押贷款利率补贴计划、低收入居民住房税收信用计划等。

中间模式。

以印度、马来西亚、埃及等国为代表。

它介于普惠模式与特惠模式之间,在中央财政支出中,住房及其社区环境项目所占比例在5%左右。

三国中央财政支持中,住房项目及其社区环境所占比例分别为5.66%、7.31%、5.30%。

综合分析在住房保障方面取得较好实际政策效果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大体归纳出以下几
个方面的有益经验:
其一,阶梯式发展特征显著。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这些国家在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其保障水平呈现出显著的阶梯式发展特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住房保障政策的侧重点不尽相同。

一般都是首先解决住房困难即“有无”的问题,然后再逐步增加住房面积,提高住房质量和改进居住水平。

概括而言,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大体都经历了如下演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住房保障政策的重点是为急速增加的城市人口提供最基本的住房条件,大量兴建用于出租的公房,解决住房短缺的问题;之后城市人口趋于动态稳定,住房政策的重点从数量转到质量,各国政府开始调整政策,要求按更高的面积和设备标准建造新房,房屋的供给与分配从满足需要转变为更加注重需求。

其二,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

一般在住房供求矛盾尖锐、住房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政府更倾向于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提供专项运营资金,直接建造以出租为主的公房,这样有利于发挥政府动员资源的优势,在较短的时期内刺激住房总量的快速上升,解决住房短缺状况。

但最突出的缺点是政府财政压力过大,房屋建成后还要相应承担管理维护的成本。

随着住房问题的逐步缓解,住房需求和供求关系都趋于稳定之后,政府的保障措施倾向于采用一些市场化的间接性的保障手段,如政府对普通住房发展商住房建设投资和私人住宅投资实行优惠贷款(长期低息贷款或贴息贷款)、贷款利息减免等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成本、低租金住房,从而间接干预住房供应,通过市场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住房保障。

其三,保障层次严明。

这些国家首先都非常注意住房保障标准的层次性。

这一方面可以使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能享受到政府不同程度的保障,体现了对每一位居民的公平;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住房保障手段的多元化,政府可以针对住房保障的不同对象,提供多种不同方式的保障手段。

为保证这种层次性的实现,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严格的收入划分标准和资格审查制度,规定不同收入标准所能享受到的住房保障待遇,并严格执行住房保障对象的进入、退出标准。

当保障对象的收入发生变化后,保障标准会随之改变,保障措施也会及时调整。

这种经济、合理、分层次的住房保障措施,不仅有利于减轻政府住房保障负担及保障成本,同时也有效控制了不同保障水平和保障手段的适用对象与范围,避免了保障对象因家庭收入改变后仍过度享受福利待遇的现象发生,使得更多低收入居民能享受到政府的保障待遇。

其四,动态监管到位。

保障性住房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不仅本身价值大、使用期长、转租转卖等变更程序复杂,而且保障对象千变万化、保障标准千差万别、保障手段五花八门,因此,对其有效监管一直是各国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干预。

而确保监管得以到位的核心,乃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对健全住房保障对象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不遗余力,他们对这一工作的严谨、细致和准确可以说是极其到位的。

实践证明他们以此为基础进行的严格动态监管也是十分有效并得到广泛认可的。

具体的监管手段包括:一是依法签订住房保障租赁合同,合同期满要求续保的必须要经过重新审核,只有符合条件者方准予续签;二是严格审核住房保障的准入和退出对象,当住房保障对象收入水平超过当年最低收入标准时,将让其按期腾退保障性住房或停发住房租金补贴;三是住房保障及管理情况适时向公众公示。

(上文由《当代世界》杂志社授权摘编,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