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58例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58例

·临床研究·基金项目:安徽省医疗卫生重点专科肿瘤生物治疗科资金支持项目(2021sjlczdzk);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医学联合基金项目(WK9110000010)作者简介:胡丹丹,住院医师,Email:18256970080@163.com通信作者:刘虎,主任医师,Email:drliuhu@ustc.edu.cn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58例胡丹丹,李文娟,金伟,张倩玉,周守兵,刘虎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五病区,合肥230031[摘要]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

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共58例。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肝癌的疗效和治疗产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2周期疾病控制率(DCR)为89.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4个月。

39例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67.2%,其中轻度irAEs(1~2级)有36例,重度irAEs(3~4级)有3例。

只发生1种irAEs有24例,发生2种及以上irAEs有15例。

发生irAEs组mPFS较未发生irAEs组延长(9.5个月比6.5个月)。

发生2种及以上irAEs组的mPFS较只发生1种irAEs组的mPFS进一步延长(10.5个月比8.4个月)。

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疗效较好,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控,且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者预后较好。

[关键词] 肝肿瘤;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治疗结果;无进展生存期;预后DOI:10.3969/J.issn.1672 6790.2022.06.025Treatmentof58casesofadvancedlivercancerwithcarelizumabHuDandan,LiWenjuan,JinWei,ZhangQianyu,ZhouShoubin,LiuHuFifthWard,DepartmentofTumorInternalMedicine,TumourHospitalofAnhuiProvince,Hefei230031,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uHu,Email:drliuhu@ustc.edu.cn[Abstract] Objective Toexploretheeffectofcamrelizumabinthetreatmentofadvancedlivercancer.Meth ods Atotalof58patientswithadvanced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d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whoweretrea tedwithcamrelizumabinAnhuiCancerHospitalfromJanuary2018toDecember2021wereincludedinthisstudy.Theefficacyandimmune relatedadversereactionsofcamrelizumabinthetreatmentoflivercancerwereanalyzed.Results The2 cyclediseasecontrolrate(DCR)was89.7%,andthemPFSwas8.4months.Immune relatedadversereactions(irAEs)occurredin39cases,TheoverallincidenceofirAEsduringtreatmentwas67.2%,ofwhich36weremild(grade1 2)and3weresevere(grade3 4).24caseshadonlyoneirAEs,and15caseshadtwoormoreirAEs.ThemedianmPFSinthetreatmentgroupwithimmune relatedadversereactionswasprolongedcomparedwiththegroupwith out(9.5vs.6.5months).ThemPFSofpatientswithtwoormoreirAEswasfurtherprolongedthanthatofpatientswithonlyoneirAEs(10.5vs.8.4months).Conclusions Camrelizumabhasgoodefficacyinthetreatmentofadvancedliv ercancer,immune relatedadversereactionsarecontrollable,andthepatientswithimmune relatedadversereactionshasabetterprognosis.[Keywords] Liverneoplasms;Drug relatedsideeffectsandadversereactions;Treatmentoutcome;Progression freesurvival;Prognosis 肝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 2]。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58例临床分析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58例临床分析
测性。
抗结 核药物 治疗 前 , 有 患者 肝功能 均 正常 , 有 H s g 所 伴 BA 阳性 的结核病患 者在抗结 核治疗前 , 无肝病症状 和体征 。抗结
核 治疗 方 案 为异 烟 肼 03—04 d 利 福 平 04 . . 、 g/ . 5~06gd 吡 嗪 . /, 酰 胺 15g d 和 乙胺 丁 醇 07 d。 . / . g/ 5
抗 结 核药物 , 给予保 肝对 症治 疗 的基础 上 , 强 支持治 疗 1 在 加
个 月 ,5例 肝 功 能 好 转 Nhomakorabea。 1
片检查 结核杆 菌 阳性 。对痰 巾结核 杆菌 阴性者 , 行抗结核 治 进 疗后症 状 、 体征 明显改 善 。 核性胸 膜炎 的诊断依据 渗 出性 胸 结
3 讨 论
抗结 核药致 肝损害在结核病治疗 中较 多见 ,有报道其发生
水 ,排除其 他原 因 引起 的胸 膜 炎 ,进行抗结 核治 疗后 胸水 吸
收 , 状 、 征改 善 。其 中伴有 H s g阳性 者 6 症 体 BA 5例 ( 15 , 1.%) 5 3例 患 者在 抗 结 核药 物 治 疗 过程 中发 生 肝功 能 损 害 5 6 8例 ( 03 , 性 4 1.%) 男 2例 , 性 1 女 6例 ; 年龄 1 6~8 2岁 , 均 年 龄 平
维普资讯
2 0 年 4月第 4 卷第 1 期 08 6 0

药物与临床 ・
抗结 物导致 核药 肝功能损 8 害5例临床 析 分
周 平
( 广西壮族 自治 区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结核病 防治所 , 广西柳 州 5 5 0 ) 4 0 1 [ 摘要】目的 探讨抗 结核药 物造成肝损 害 的临床特 点 。方 法 分析 2 0 ~2 0 0 1 0 6年我所 收治 的 5 3例结核病 患者 行抗结 6

中药药物性肝病的进展研究探析

中药药物性肝病的进展研究探析

中药药物性肝病的进展研究探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肝疾病中草药副作用综述文献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及中药在临床治疗和保健中的广泛应用,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liverdisease,DILD)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所谓药物性肝病,是指由于药物或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无肝病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物性肝病。

据美国统计,被批准进入市场的药物从市场撤出的最常见原因是药物的肝毒性作用,同时,一半以上的急性肝衰竭由于用药不当引起。

据国外统计,每年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发生率为9.5%[1],既往国内报道占1%左右(统计1994—1998年的病例),而宋建华[2]在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1998—2003年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发生率为4.17%,已经接近国外的发病率。

杜升东[3]在总结我国1915—1990年中药不良反应中,中药品种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39.5%。

陈一凡等[4]在总结近年来中药引起肝损害的病例共427例,结果中药引起的肝损害病例占所有药物性肝病的32.6%。

这说明中药在药物性肝病中所占比例不小,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因此,对中药的药物性肝病的研究应给予足够重视。

现对中药药物性肝病目前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常见药物吴乾生[5]回顾性分析80例中药制剂引起的肝损害,认为抗肿瘤药物、治疗皮肤病药物、解热止痛类中药易发生肝损害。

陆玮婷等[6]选取2000—2005年诊断为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住院患者72例,均为口服用药,中药中具体成分多数不详,但多为多味药物的合用,已知成分比较集中的有:蜈蚣、全蝎、白花蛇、水蛭、雷公藤等。

吴苑珊等[7]检索1990—2001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中药药源性肝损害102例,占总药源性肝损害例数的20.04%。

药肝病例及要点解析

药肝病例及要点解析

及,全腹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无异常。
Miyazawa S et al. Intern Med 54 (6): 591-5, 2015.
入院后诊断经过
实验室检查1(入院时)
Miyazawa S et al. Intern Med 54 (6): 591-5, 2015.
入院后诊断经过
可以表现为无症状丙氨酸转氨酶 (ALT)升高,也可呈急性肝炎表 现,甚至发生暴发性肝细胞坏死 (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少数患 者可表现为慢性肝炎
部分患者因此不得不中止抗结核治疗 从而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抗结核药所致DILI的发生率
Hosford JD et al. Tuberculosis (Edinb) 95 (2): 112-22, 2015
急性胆汁 淤积表现
超敏反应性 肝损伤
急性亚急性 肝功能衰竭
加重
Kumar R, et al Hepatology, 2010, 51: 1665-1674.
诊断标,多数肝损
伤发生在5 d至2个月,有特异质反应者可发生在5 d以内。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3; 25:825–829. 13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在使用抗结核药过程中,由于药物 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伤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 所致病理过程。
临床表现
生化学指标
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 或结合胆红素>2倍ULN;或天 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 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同 时升高,且至少1项>2倍ULN
Keshavjee S, et al. Int J Tuberc Lung Dis, 2012, 16: 596-603. Babalık A, et al. Tuberk Toraks, 2012, 60: 136-144.

肝功能异常的病例分析与讨论

肝功能异常的病例分析与讨论

肝功能异常的病例分析与讨论概述: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多种功能,包括解毒、合成、代谢等。

肝功能异常是指肝脏在代谢、排泄等方面发生异常,常常会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病例,探讨肝功能异常的病因、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

病例分析:患者XX,男性,45岁,近期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就诊于我院消化科。

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怀疑其为肝功能异常。

下面将从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病因探究:肝功能异常有多种病因,包括肝炎病毒感染、药物中毒、肝硬化等。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发现该患者多年酗酒史,加之近期长时间服用潜在肝毒性药物,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进一步的病因分析有助于确诊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肝功能异常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患者的乏力、黄疸等症状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功能异常。

然而,需要与其他肝脏疾病进行鉴别,如肝炎、肝脏恶性肿瘤等。

因此,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针对肝功能异常,治疗方案主要包括病因治疗、支持疗法和预防措施。

对于本例患者,首先需停止酒精摄入、调整药物治疗,以预防进一步的肝损害。

其次,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可采用护肝药物、调整膳食结构等方法,以改善肝脏功能。

最后,强调预防措施的重要性,通过减少酗酒、规范用药等防范措施,可以降低肝功能异常的风险。

讨论与展望:肝功能异常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需要重视其防治工作。

本文通过病例分析的方式,对肝功能异常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然而,仍有一些尚待探讨的问题,如特定病因导致的肝功能异常的治疗等。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肝功能异常的机制和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结论:肝功能异常是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58例分析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58例分析
维普资讯
西部 医学 2 0 年 l 07 1月 第 1 第 6 9卷 期
M e et hn , o e e 0 7Wo. 9 N . dJ s C ia N vmb r2 0 , 11 , o 6 W
抗 结核 药物 致肝 损 害 5 分 析 8例
a t r t k n a iu r l i e ii e, a o h fe a i g ntt be cuOss m dc n m ng w om he e w e e 0 c s s o lgh a a t r r 3 a e fs i t d m ge, 1 e um m a e n 1 6 m di da g a d 2
Li e m a e i uc d b ntt b r u o i e c ne:a r po to a e v r da g nd e y a iu e c l s s m di i e r f 58 c s s
YAN G a c S n— hun
( eo d P o l’ Hop tl f Da h u Da h u S c u n 6 5 0 , h n ) S c n ep es s i z o , z o i a 3 0 0 C ia ao h
a tt b r u o i me ii e i 8 p t n s wih t b r u o i. R s ls 5 a in s wih t b r u o i u  ̄r d l e a g n iu e c l ss d cn n 5 a i t e t u e c l ss e u t 8 p t t t u e c l ss s f e i r d ma e e v
a tt ber u o i m e cne n iu c l ss dii .M e ho To n l z t c i c ma f s a i a c n of ie f t ds a a y e he lnial nie t ton nd ha ge lv r unc in fer ak n to a t t i g

药物性肝病61例论文

药物性肝病61例论文

药物性肝病61例临床分析药物性肝病是指某些药物对肝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引起的疾病。

资料显示,药物性肝病占所有药物损害病例的10%~15%[1],其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

本文对住院的61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旨在使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病有足够的认识,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61例患者中,男29例,女32例;年龄20~81岁,平均49.8±7.2岁。

本组病例符合下列诊断标准:①服药后,大多于1~4周内出现肝损害表现,但也可于数月后才出现肝病的表现,少数潜伏期可更长。

②初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和黄疸等。

③发病初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8%或白细胞计数增加。

④有肝内胆汁瘀积或肝细胞损害的临床特点。

⑤hbsag、抗—hbc、抗hav—igm、抗hcv、抗hdv和抗hev阴性。

⑥再次给药后可发生肝损害。

如有①,加上②~⑥中的任何2条,即可考虑为药物性肝病。

药物引起肝损害的时间和药物种类:1~2周发病32例,3~4周发病17例,5~8周发病10例,超过8周发病2例。

引起的药物性肝炎药物种类有解热镇痛类药、中药、抗生素类药、抗结核类药、抗肿瘤类药、抗甲状腺类药、抗真菌类药、降糖药。

临床表现、分型及实验室结果:按zakim标准分为3型,肝细胞损害型27例,胆汁瘀积型15例,混合型19例。

临床表现有纳差、腹胀、腹泻、发热、恶心等;皮肤巩膜黄染(55.7%)、肝大(16.4%)、肝区叩痛(18.0%)、皮疹(19.6%)、出血倾向(8.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61例,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61例,总胆红素(tbil)升高34例,碱性磷酸酶(alp)升高27例,γ—谷氨酰氨基转肽酶(ggt)升高50例,凝血时间异常5例。

61例甲、乙、丙、丁、戊及庚型肝炎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

治疗方法:停用有关或可疑药物。

适当休息,加强营养。

给予高蛋白、高糖、低脂饮食,补充维生素c、b和e。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病58例临床分析论文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病58例临床分析论文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病58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400-01【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和研究58例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加深对此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药物性肝病的治疗水平,尽量减少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58例由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病患者的资料以及各项临床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导致药物性肝病的抗结核药有很多,造成的临床症状也大不相同。

药物性肝病一般发生在服用抗结核药强化的两个月内,该病的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药物性肝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能够在较快的恢复。

结论:抗结核药导致药物性肝病的机率很高,如果服用抗结核药物出现肝功能受损的情况院方要非常重视,注重对病情的监测。

如果发现抗结核药确实导致了药物性肝病,或者出现了黄疸症状则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对肝脏进行保护治疗。

【关键词】抗结核药;药物性肝病;分析结核病一直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结核病有患病率高、传染率高的特点。

在治疗结核病的时候服食的药物很有可能引起肝脏功能受损,容易导致药物性肝病。

抗结核药物被广泛使用于治疗结核病,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

应该注重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减少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58名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现把临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2012年,我院共收治药物性肝病58例,男性30例,女性28例,男性平均年龄在20-40岁之间,女性平均年龄在10-30岁之间。

本组58例患者诊断结果皆符合药物性肝病相关诊治标准。

1.2 方法给予58位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之前,对患者身体进行各项功能检查工作,如血常规、肝功能、血沉、肾功能等。

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一般是半个月检查一次。

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分享

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分享

病历摘要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5年,服络活喜5mg qd,控制可,否认糖尿病、 冠心病。否认吸烟、饮酒史。1月余前右足背肿痛,血尿 酸升高,诊断“痛风”,予秋水仙碱2#/日共2天,2周前 予别嘌醇0.1 qd口服。
体格检查
T36.6℃ P76次/分 R20次/分 BP120/74mmHg 皮肤无黄染,睑结膜略苍白,头颈部无异常,双肺呼吸音清, 未及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 (-),四肢无水肿。
社区医院 XX中医院 XX市一院
↑↑ ↑
3.11-----3.15---------3.20---------3.25转我院
↓↓

点滴4天 3.16CT左侧肺炎 3.24CT肺实变不张 (药物不详) 头孢孟多+左克 他唑仙+莫西沙星
入住我院后
D1 --------D7---------D10-------------------4.10
用药总结
3.11~3.15 3.15~3.20 3.20~3.25 3.25~4.2 3.31~4.5 4.5~4.9 4.3~4.10 3.31~4.10
社区医院点滴药物(具体不详 ) 4天
头孢孟多+左克
5天
他唑仙+莫西沙星
5天
去甲万古霉素+比阿培南
8天
口服伊曲康唑
4天
卡泊芬净
4天
头孢地霄鹏 浙江省新华医院风湿病科
病历摘要
病史
患者,女,56岁,以“乏力、皮肤黄染2年,发现肝功能 异,10天”为主诉入院。
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乏力、皮肤黄染,时伴腹胀、纳差, 大小便正常,其他无伴随症状,当地医院查总胆红素、胆 汁酸、ALP、GGT显著升高,转氨酶轻度异常,乙肝三系: HBsAg、抗-HBe阳性,肝炎系列阴性,腹部B超:肝区 回声改变,予护肝治疗后效果不佳。后至我院查ANA、 抗SSA、AMAM2阳性,CEA、AFP肿瘤指标正常,腹部 CT、MRCP未见明显异常,乙肝DNA <1000copies/ml, 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予美卓乐片12mg qd,优 思弗胶囊250mg tid口服,肝功能恢复正常,仅胆汁酸 轻 度升高,逐渐减停激素,优思弗维持治疗。10天前当地医 院复查发现转氨酶升高,予“护肝片、易善复”口服,转 氨酶持续升高至正常7、8倍。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54例临床分析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54例临床分析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54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出现的时间、程度及与疗程的关系。

方法对154例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

结果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多出现在用药4周内,表现在胃肠道症状及ALT升高,经保肝及对症治疗2周内肝功多能恢复正常。

结论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只要早发现早治疗,肝功均可恢复正常,不会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抗结核药;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是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一线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其发生率高达10%~20%,占所有药物性肝损害的8%~13% [1] 。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核病人的规律化疗及治疗效果。

本文对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154例肺结核住院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均为2003~2008年住院患者,男性,96例,女性58例,年龄17~73岁,20岁16例(占10.4%),20~60岁119例(占77.3%),60岁19例(占12.3%)。

入院时有乙、丙肝炎病毒标记阳性者19例。

全组化疗前肝功能均正常,可排除肝炎活动或其他药物性肝损害。

化疗开始后每2~4周复查肝功能1次。

肺结核诊断按1978年柳州会议标准,Ⅱ型2例、Ⅲ型121例、Ⅳ型14例、Ⅴ型17例。

1.2 治疗方案154例均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推行的短程化疗方案标准用药[2] 。

采用四药联用,用药剂量:;异烟肼(H)0.30g qd;利福平(R)0.45g qd;乙胺丁醇(E)0.75g qd;吡嗪酰胺(Z)0.5g Tid。

两周复查一次肝功,对肝功异常的根据ALT升高的情况,采取家用保肝药、调整或停用抗结核药物等。

2 结果2.1 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检查情况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油、乏力96例(62.3%);②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15.6~113.5μmol/L)42例(27.3%);③无症状52例(33.8%);④ALT升高(41~80u)40例(26%);⑤ALT、升高(81U~200U)91例(59%);⑥ALT、TBIl 同时升高40例(26%);⑦ALT、AST同时增高31例(20.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58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58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58例临床分析
殷洪二
【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3(023)005
【摘要】@@ 我院1995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186例,其中发生肝损害58例,现分析如下.
【总页数】2页(P536-536,539)
【作者】殷洪二
【作者单位】丹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丹阳,21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1.106
【相关文献】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45例临床分析 [J], 李青;黄春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120例临床分析 [J], 刘泽洪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32例临床分析 [J], 魏琦;张丽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35例临床分析 [J], 刘红彬;董利霞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35例临床分析 [J], 刘红彬;董利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引言:在临床药学领域中,药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负责与医生、护士和患者合作,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的病例,分析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如何参与药物选择、监测和教育,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物治疗方案。

病例介绍:患者张女士,45岁,乙肝患者。

她最近进行了肝功检查,发现肝脏功能异常。

根据检查结果,她被确诊为肝脏炎症加重。

现在她正准备开始抗病毒治疗,但不确定应该选择什么药物,并对药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表示担忧。

角色分析:在这个病例中,临床药师扮演了导师和顾问的角色。

他们需要参与药物选择、监测和教育,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并有效地使用药物。

药物选择:对于乙肝患者,选择抗病毒药物非常关键。

临床药师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肝功能、其他潜在的并发症以及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这个案例中,药师可以对不同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比较,包括其疗效、药动学特性、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最终,药师可以为患者推荐最适合她的治疗方案。

监测:一旦开始药物治疗,临床药师需要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

他们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和其他相关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

药师还可以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确保患者接受到全面的监测,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

教育: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还承担着教育患者和他们的护理人员的重要角色。

他们需要确保患者了解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识别。

药师可以为患者提供书面教育材料、口头指导和可行的应对策略,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药物治疗。

案例分析:在这个病例中,张女士根据临床药师的建议选择了一种抗病毒药物。

药师详细解释了药物的特点、疗效、潜在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开始治疗后,药师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和监测,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他们还为张女士提供了一些应对不良反应的方法,帮助她减少不适感。

总结:临床药师在病例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药物性肝损伤诊疗策略

药物性肝损伤诊疗策略

药物性肝损伤诊疗策略药物性肝损伤(DILI)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大众的关注。

目前有超万种处方药及超10万种非处方的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可供使用,被明确认为有肝损可能的有1000余种。

但长期以来,由于DILI普遍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生物标志物、影像和病理形态学特征,且多数DILI起病隐袭,因此其往往并不容易识别,但另一方面DILI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排查法,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很常见,近年笔者尤其感觉DILI被过度诊断,很多常见的肝病或者不明原因肝病被误诊为DILI,影响正确的治疗选择。

病例分析中年女性,近一周来出现明显乏力、纳减伴尿黄症状,当地发现肝功能总胆红素:85.2umol/L,直接胆红素:79.0umol/L,白蛋白:37.0g/L,谷丙转氨酶(ALT):737U/L,谷草转氨酶(AST):1033U/L,碱性磷酸酶(ALP):314U/L,谷氨酰转肽酶(GGT):324U/L,总胆汁酸:122.2umol/L。

病人此前有2月余的“减肥”中药使用史(具体不详)。

病人以DILI收治入院。

病人排除病毒性肝炎。

免疫球蛋白G:33 g/L、免疫球蛋白M:2.62g/L;抗核抗体:131u/ml。

抗线粒体抗体(AMA)、抗LC、抗KLM等均阴性。

病人最初不接受肝穿刺检查。

临床医生以DILI解释病情。

但肝硬度检查显示肝脏硬度测量(LSM)达11.2Kpa。

提示严重肝纤维化或者肝硬化可能,并不支持单纯DILI的诊断。

医生和患者再三交流沟通,强调诊断的正确与治疗决定预后,患者最终接受肝穿刺检查。

病理解读:送检肝组织见明显小叶炎、中度界面炎及桥接样坏死,纤维网状支架塌陷,可见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紊乱,小叶内及汇管区大量的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炎症细胞浸润,可见小胆管的破坏及增生,未见胆栓。

病理印象:自身免疫性肝炎(AIH)(G3 S3)。

免疫组化标记:HBsAg(-)HBcAg(-)CK19(+)CK7(+)CD38(+)MUM1(+)IgG4(-)CD10(窦周+)。

药物性肝损伤最全

药物性肝损伤最全

-3
C.停药至检查正常的时间(<2倍正常值)
胆汁淤积<6个月或肝细胞损伤<2个月
3
肝细胞损伤>2个月
0
Ⅱ除外其他原因
病毒性肝炎(HAV、HBV、HCV、CMV和EBV)、酒精性肝炎、
阻塞性黄疸、其他(妊娠血压低下)
完全除外
3
部分除外
1
可能有其他原因
-1
可疑其他原因
-3
Ⅲ肝外症状
出疹、发热、关节痛、白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6%)
4项以上阴性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 3项阳性
3
1项阴性
2

1
Ⅳ有意或无意再用药
出现症状
3
无症状或未再给药
0
Ⅴ所用药物有肝损报告

2
无(上市5年内)
0
无(上市5年以上)
-3
最后判断:>17确定,14~17可能性大,10 ~ 13有可能,6 ~ 9可能性小,<6除外
临床分析线索:
1、是否具有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血清生化指标改变 的时序特征:首次用药出现在5~90天,停药 后迅速恢复,再次用药出现。
特殊解毒剂
1、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可以用较大剂量 的维生素B6静脉点滴。
2、N-乙酰半胱氨酸对扑热息痛过量患者 有特殊的疗效。
预防
1、正确选择和应用各种药物,尤其慎用已知有 肝毒性的药物。
2、忌长期用药及滥用药物,已出现过反应者应 避免再次给与同样或相似药物。
3、注意个体情况,避免促进和诱发药物性肝病 的因素,如年龄、妊娠、饮酒、营养不良和 过敏体质。
1、肝细胞性损伤:临床表现与急性病毒性 肝炎类似,常见于异烟肼、氟烷、扑热 息痛等。

药物性肝损伤PPT课件

药物性肝损伤PPT课件
有(2)(4)(9)者可确诊,有(2)(4)两项及其他项者为可疑。
15
药物性肝炎的治疗与预防
(一)药物性肝炎的治疗
1.立即停用有关的或可疑药物,并观察几天内病情是否改善。 2.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热量与蛋白质、维生素类,饮食不佳者静脉输注葡萄糖,
同时可加速药物的排泄。 3.保肝药物,维生素类药物,降酶药等。 4.有过敏症状或明显胆汁淤积者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强力宁。 5.特殊药物性肝损害有特异性治疗。如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可用较大剂量的维生素
2.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
近年来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发生率 据国内1995~1997年间文献报道,中草药所致的肝损害占所有药物性肝损
害的20~30.2%,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4
5
3.治疗肝病的药物引起肝损害
许多治疗肝病的药物也可引起肝损害。 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和免疫调节剂可引起肝损害。 保肝药物、降酶药物、治疗肝病的中草药 例如联苯双酯可加重肝损害,引起AST升高及黄疸。 小柴胡汤中的柴胡,Itoh等报道40例中9例转氨酶升高及黄疸,
四环素影响肝脏脂肪代谢过程而导致肝脏脂肪变性氨甲喋呤6巯嘌呤等选择性地干扰肝实质细胞代谢的某一环节影响肝脏蛋白质的合成甲氰咪胍和心得安使肝脏血流减少引起肝脏解毒功能障碍利福平新生霉素干扰胆红素向胆小管排泌或由血中摄取而引起淤胆型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理二个体因素遗传性特异质体质或遗传因子的变异均可使某些人对一些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混合型:
ALT和ALP均升高,ALT/ALP 2~5
(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
13
药物性肝炎的诊断
早期诊断 关键在于有高度警惕性。 凡遇肝损害者应首先排除药物性肝损害 问诊时应认真询问服药史及药物 过敏史,特别注意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疗程以及同时应用的其他药物。发现可疑 药物及时停药,观察停药后肝损害有无好转。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症状轻重可因所用药物和患者个体特异质性而出现较 大差异和不同的临床类型。因此在服用已知有肝损害的药物和新药或长期用药要注 意监测肝功能。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临床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临床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临床分析资料与方法年收治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16例符合年西安第六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诊断标准其中例经肝穿刺组织病理学确认。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8.8±.6岁;对照组58例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9.1±11.岁。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5)。

治疗方法:入院后均应用甘利欣ml加入1%葡萄糖液5ml静滴同时治疗组应用阿拓莫兰注射液1.g加入1%葡萄糖液5ml中静滴每日1次天为1个疗程。

观察项目:患者在治疗前、治疗期间每周检测1次肝、肾功能并观察临床症状。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血清总胆红素(TBi)及谷丙转氨酶(AT)等降至正常停药后无反跳现象②有效:主要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血清TBi及AT接近正常停药后有反跳現象但再次治疗有效;③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肝功能无好转或病情加重。

统计学方法:采用X检验及t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见表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

讨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商品名阿拓莫兰)是人类细胞质中自然合成的一种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含有巯(-SH)广泛分布于机体器官内有维持细胞生物功能的重要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是机体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

人体肝组织炎症时细胞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GSH的消耗增多细胞内GSH水平下降最终导致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使肝组织受损表现为肝组织坏死阿拓莫兰能有效维持机体GSH水平减轻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伤同时有效激活SH酶增强解毒作用。

甘利欣的主要成分是甘草三胺和-半胱氨酸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保护肝细胞和溶酶体膜结构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诱生干扰素等作用。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迅速缓解症状稳定肝功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我院76例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我院76例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我院76例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发表时间:2018-10-16T10:03:26.77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作者:孙瑜川林红[导读]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100013【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上报的76例ADR资料,按照患者年龄、性别、发生ADR的药物种类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老年人易引起ADR,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最易发生ADR(73.68%);引起ADR的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44.74%),ADR发生率最高的抗生素类分别为氨基糖苷类(16.95%),头孢菌素类(10%)、大环内酯类(10%);ADR以皮肤和附件、胃肠道损害最常见。

结论医务人员应当加强ADR监测,规范合理用药,减少静脉滴注给药和抗菌药物过度使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其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及过敏反应,约占所有住院原因的3%~6%[1]。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加强ADR的监测,对本院2014年-2016年7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提高医院用药的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上报的76例ADR报告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ADR表现的器官损害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对所得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2.1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76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男22例,占28.94%,女54例,占71.06%。

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王清图摘要为了作出DILI诊断,有必要建立一种实用的、逐步分析的方法,考虑象肝功能试验异常的模式等因素、从潜伏期到症状发作、存在免疫过敏性的特点、药物停止后的反应过程,明确DILI典型的临床药效形象。

肝硬化病人应用ATT时推荐Child’s A级避免吡嗪酰胺,Child’s B级避免异烟肼和吡嗪酰胺,Child’s C级避所有一线ATT药物。

年龄大于35岁患者接受异烟肼或接受异烟肼与吡嗪酰胺每月一次检测肝功能试验。

有重症肝炎与过敏特征的患者考虑应用类固醇,尤其停药3-4天后无改善的患者;有文献支持患药物诱导胆汁淤积的患者用UDCA治疗。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肝炎胆汁淤积熊去氧胆酸抗结核药物药物诱导的肝脏损害(DILI)是肝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新的各种医疗方法(如中草药)应用不断增加其发病率上升。

迄今为止,大约1000种药物和若干中草药可能有肝毒性。

这个数字可能仅是冰山一角,来自法国社区前瞻性研究资料证明,整个3年期间发现每年肝脏药物反应发生率比法国药物警戒性系统报告的数字高出16倍。

门诊病人DILI的发生率大约1:1000,而住院病人的发生率大约1:100[1]。

DILI可以表现急性和慢性肝病的两种特点。

尤其急性表现常常是严重的和致命性的。

在急性肝衰竭病例中与药物相关者占50%以上,前瞻性研究资料显示扑热息痛占大多数。

在停药定义下药物诱导的肝毒性与心脏毒性是相当的,1975~1999年间FDA批准的548种新药中,10种接受了“暗箱”警告有可能致肝毒性,另外4种撤出市场[2]。

本文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方法,并讨论某些有较大争议的问题。

读者应注意留意这些资料的不足之处,这些方面的许多专家意见尚不一致。

诊断:实践路径DILI的诊断常常根据循证可疑药物和排除其他容易混淆的肝损害原因,一般可以作出诊断。

使尽早识别致病药物并迅速地治疗,一种损害常常会涉及多种药物,确定真正的致损害源并不容易。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85例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85例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85例侍羽;赵丽【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情况。

结果:符合本调查标准的患者共1333例,其中8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肝损害发生率为6.38%。

其中,男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7.46%(59/791),女性为4.80%(26/542),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60岁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5.56%(61/1097),≥60岁患者为10.17%(24/236),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85例发生肝损害患者中,61例(占71.76%)发生于用药60 d内;57例(占67.06%)出现典型肝炎临床症状,28例(占32.94%)无症状;经治疗,78例(占91.76%)患者痊愈或好转,7例(占8.24%)未愈。

结论: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发生率高,尤其是老年患者。

因此,抗结核治疗时应注意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密切监测,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ver damage induc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 .METHODS:Retrospec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liver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liver damage admitted intothe Fourth People ’ 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from Jan .2014 to May 2015.RESULTS: There were 1 333 patients accord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standard , 85 cases had different degree of liver damage with the incidence of 6.38%;and among which 7.46%(59/791) in male, 4.80%(26/542) in femal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 .The incidence of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14-<60 years oldwas 5.56%(61/1 097),≥60 years old was 10.17%(24/23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Of the 85 patients with liver damage, 61 cases(71.76%) occurred within administration of 60 d;57 cases(67.06%) had typical hepatitis symptoms , and 28 cases ( 32.94%) had nosymptoms .After treatment , 78 cases ( 91.76%) were cured or improved, 7 cases(8.24%) did not healed.CONCLUSIONS:The incidence of liver damage induc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s relatively high , especially in the elderly .Therefore , strict monitoring , early diagnosis and rational treatment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the liver damage induc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6(016)012【总页数】3页(P1712-1714)【关键词】抗结核药;肝损害;回顾性分析【作者】侍羽;赵丽【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连云港 222000;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我国是结核病多发国家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而目前公认的抗结核治疗方案为几种抗结核药联合应用以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但需多药联合应用、剂量大、疗程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尤以药物性肝损害最为常见[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
7$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李红伟!侯鹏鹏!仝!用
作者单位!4/)%%%!河南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李红伟#仝用$%洛阳市卫生学校"侯鹏鹏$
作者简介!李红伟男#41岁#副主任医师#:N *;<+!+<>@%)%/!K ;N
>??.=?*.=5
!摘要"!目的!对7$例药物性肝损害进行临床分析#以指导今后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方法!采用Y ;G <;等提出的药物性肝损害诊断"评分$标准#回顾性分析我院)330年"1%%7年收治的符合标准的7$例患者的用药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及出现异常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有3类#以抗生素类"1/.0T $’皮肤科用药"1%./T $’中草药")1.)T $’抗结核药"$.0T $为主%临床上以肝细胞坏死型为主#表现以纳差’恶心’乏力多见#实验室检查以,98’]]8升高多见#均在(个月内恢复&结论!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应用评分表法作出早期诊断&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征
!!近年来药物性肝损害越来越多#但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指标#误诊率高&我们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330年"1%%7年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治水平&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我院)330年)月"1%%7年)1月间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7$例#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0岁"$)岁#平均年龄43.(2)7.1岁&诊断标准依据)33/年Y ;G <;等在(W ’E ;C ?+?6K )
杂志上提出的药物性肝损害诊断"评分$标准"表)$*)+#本组患者
评分大于)4分&
二’药物性肝损害分型标准!")$以肝细胞坏死为主!
临床表现酷似急性病毒性肝炎#常有发热’乏力’纳差’黄疸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8$升高"正常1倍"(%倍$%"1$以过敏反应为主!常有发热’黄疸’淋巴结肿大#伴,98’总胆红素"8X $
’碱性磷酸酶",9"$中度升高#药物接触史常较短"4周以内$%"($以胆汁淤积为主!有发热’黄疸’上腹痛’皮肤瘙痒’右上腹压痛及肝肿大伴,98轻度升高’,9"明显升高"1")%倍$#,98,,9"%1#直接胆红素"\X $
明显升高%"4
$混合型!有以上两型以上特征*1+
&表)!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评分$
’.
用药与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关系!,.用药至症状出现或检查异常时间
!!4天"$周"
再用药时间4天以内$(!!4天以内或$周以后
)!X .从停药至症状出现时间!!%"/天
(!!$")7天%!!$)
0天$f (!&.停药至检查正常的时间
&
!!胆汁淤积#0个月或肝细胞损伤#1个月
(!!肝细胞损伤$1个月%
(.
除外其他原因%!!病毒性肝炎"
W,P ’W X P ’W &P ’&YP ’:X P $’酒精性肝炎!!阻塞性黄疸’其他"妊娠’血压低下$!!完全除外
(!!部分除外)!!可能有其他原因f )!!可疑其他原因
f (
+.
肝外症状!!出疹’发热’关节痛’血细胞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多"$0T $!!4项以上阴性
(!!1"(项阴性1!!)项阴性)!!无
%..
有意或无意再用药!!出现症状
(!!无症状或未再给药%2.
所用药物有肝损害报告!!有
1!!无"
上市7年内$%!!无"
上市7年以上$f (
$除外胺碘酮"
,*<?J ;G ?B ’$等体内长期潴留%&不足正常值1倍者视为正常%%确定适当的除外标准&最后判断!$)/确定#)4")/可能性大#)%")(有可能#0"3可能性小##0除外
万方数据
三!分析指标!记录患者的用药史"症状!体征及出现的时间"8X!\X!,98!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9"!*N谷氨酰转肽酶#]]8$!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嗜酸性细胞数及出现异常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
结!果
一!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见表1%
表1!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
!!药物例数构成比#T$
抗生素类)01/.0
皮肤科用药)11%./
中草药/)1.)
抗结核药7$.0
抗甲状腺药40.3
抗精神病药(7.1
免疫抑制剂(7.1
降脂药1(.4
抗肿瘤药1(.4
其它40.3
二!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7$例患者中出现纳差!恶心4(例#/4.)T$!乏力4%例#03.%T$!发热)/例#13.(T$!黄疸)%例#)/.1T$!皮疹$例#)(.$T$!皮肤瘙痒1例#(.4T$"无明显临床症状)%例#)/.1T$&,98升高7$例!]]8升高7%例!,#8升高($例!8X升高)4例#8X$(4.1#*?+’9者)%例$!,9"升高)1例#1%./T$"嗜酸性粒细胞升高#$0T$0例#)%.(T$%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3例"抗N W&P阳性)例%
三!临床分型与发病和恢复时间比较!以肝细胞坏死为主的占0%.(T#(7’7$$"在服用可疑药物1天"0周内发病")%例无明显临床表现"在停药)周"1月内恢复&以过敏反应为主的占$.0T#7’7$$"在服用可疑药物1周内发病"在停药)周")月内恢复&以胆汁淤积为主的占11.4T#)(’7$$"在服用可疑药物1周"1月内发病"在停药(周"(月内恢复%
讨!论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无肝损害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型肝炎病的患者%目前已报道有7%%" )%%%种药物其中包括中草药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1)%本组7$例药物性肝损害由3大类药物引起"以抗生素类!皮肤科用药!中草药!抗结核药为主"占03.%T"和其它报道不一致(("4)"可能和各医院技术特点不同!各专业间患者比例不同有关"我院皮肤科和中医科规模大"患者数相对较多"用药量相应增加"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可能性也增多"特别是中草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占)1.)T"应引起重视"应改变中草药毒副作用少的传统观念%本组药物性肝损害以肝细胞坏死型为主"在(个月内均恢复"临床表现以纳差!恶心!乏力占多数"有)/.1T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大多数患者,98!]]8升高"只有14.)T8X升高" )/.1T患者有黄疸"提示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症状相对较轻"易被忽视"应提高警惕&对原有病毒性肝炎患者要认真全面分析#本组7$例中有)%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阳性$"以早期发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主要是休息!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及应用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美能!甘利欣!维生素&!X!:等"但最主要是停用致药物性肝损害或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且绝大多数患者停药后可恢复(1)%因此"在药物品种和人们使用药物不断增多的今天"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医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及早应用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评分$标准来发现和诊断该病"才能正确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性肝损害对人体的危害"保证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陈成伟.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O).肝脏"1%%)"0#)$*43N7%.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上册$(Y).第十一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0(N)$07.
(()!尚佳"徐芸"杨玉秀"等.药物性肝损害)%4例临床分析(O).中华肝脏病杂志"1%%4")1#))$*034.
(4)!余卫业"袁静"戴炜"等.药物性肝炎)71例临床分析(O).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0"13#1$*71N7(.
!收稿1%%0N%7N%$"
!校对#陈宗炳"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