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章节重点(1)

合集下载

2015北京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理论考试临考记忆要点(小学教育心理学)

2015北京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理论考试临考记忆要点(小学教育心理学)

2015北京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理论考试临考记忆要点(小学教育心理学)一、简单识记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发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5、联结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型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教育目的的理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10、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11、品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在准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掌握心理学的要点,对于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以及有效地进行教学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通常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但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例如,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实际的物体操作,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教师应该利用直观教具、实物演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也是一个关键要点。

他们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容易被外界的新鲜刺激所吸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让他们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

记忆方面,小学生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逐渐向意义记忆发展。

教师可以教导学生采用一些记忆策略,如联想、分类等,提高记忆效果。

而且,重复和复习对于巩固知识非常重要,要合理安排学习和复习的时间。

在情感和意志方面,小学生的情感比较单纯、直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教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不懈。

小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也不容忽视。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对自我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社会性方面,小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教师要提供更多的团队活动机会,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另外,学习动机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比较直接和具体,如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等。

教师要善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关于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小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必背知识点第一部分心理学第二章认知发展教育第一节感觉与知觉一、感知觉概述(一)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和知觉是新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感觉和知觉的联系:首先直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其次,感觉和直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首先,二者在感受与反应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

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

再次,经验在感觉和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

(三)感觉的分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肤觉)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四)知觉的分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二、感知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引起感觉刺激的限度,也成刺激阈限,表示客观刺激量的大小心理物理方法常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主观感觉性能力的大小,二者之间成反比关系(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也是成反比关系。

(3)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同样成反比关系。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的互相作用 4、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2、知觉活动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指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有;第一,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第二,对象的活动性;第三,刺激物的新颖性;第四,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主观有: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教师招聘考试招教教育心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1)

教师招聘考试招教教育心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1)

教育心理学(背诵版)小学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一、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1)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及注意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

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

如听的高兴时,小脸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

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等外部原因。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

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断增强,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也在逐渐提高。

小学生由于高级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其注意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较差。

他们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被新鲜、奇特、突发的无关刺激吸引,因而容易分心。

到了中学,随着高级神经系统的发展和成熟,自控能力的提高,也由于经常性的学习行为训练,他们注意的稳定性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小学生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及思考问题能力都较差,很难边听、边写、边思考,故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分配能力很低。

到了中学,学生的书写能力不仅达到了自动化程度,而且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大幅度地提高,能够同时在几种活动上投入与调配注意,表现出灵活的注意分配能力。

学生注意转移快慢的标志是速度。

速度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快。

教师资格证小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小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与简使一、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教、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3、观察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是带有更高的理论自觉和计划性的一种观察方式。

4、实验法:是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需要考察的现象去探明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方法。

5、问卷法:是将所要了解的内容及其表现归结为若干有代表性的问题或项目单,然后依据取得的样本进行评分或评级,以测知被试的心理状态或特性。

二、知识点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2、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客观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客观原则: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是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系统性原则: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看待事物内部关联的观点5、教育性原则:研究学生心理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6、实验室实验:实验室专门的仪器勒温-----蔡伐尼克效应7、自然实验:阿格法诺夫-----拾柴火它的一般程序:1、进行初试2、选择与设立等组3、施加影响4、进行复测5、对比分析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得思想,主张用心理学理论、方法来研究教育学中的问题。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心理学体系,他的实验心理学思想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霍尔主张复演说他被称作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先锋。

9、桑代克1903《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本人也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10、乌申斯基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普杰列夫1883《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第一步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1 潘菽邵瑞珍韩进之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教、环境三者互动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答:学校教育中有三个核心因素,即教、学与环境。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1)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1)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pz_填空}、{pz_填空}两个方面。

【答案】学会调适|寻求发展|2、1{pz_填空}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

【答案】厌学|3、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pz_填空}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pz_填空}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答案】人际关系|专业知识和技能|4、心理辅导中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pz_填空}、尊重、{pz_填空}。

【答案】积极关注|真诚与同感|5、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解析】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正确的自我意识;②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具有生活热情与工作的高效率;⑤情绪正常、乐观、稳定;⑥人格结构稳定协调。

6、简述心理辅导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答案】【解析】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在进行心理辅导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前提。

辅导教师与受辅导学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具有辅导与治疗功能的人际关系。

其主要特点是:积极关注、尊重、真诚与同感。

7、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案】【解析】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

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主要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笔记全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笔记全

《心理学》学习重中之重章节(仅供参考)第一章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第二章第二节注意的种类;第三章第二节基本的视觉现象;第三节基本的听觉现象; 第四节知觉的特性第五节社会知觉;第四章第三节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第四节学习的策略与方法第五章思维的过程和种类概念的心理学定义推理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想像和创造思维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第六章智商与智力差异第二节智力的理论;第七章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情绪情感的定义情绪情感的区别第八章认知方式差异第九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第三节第十章《心理学》复习资料2008年4月10日注:加粗为一级概念普通为二级概念*为三级概念括弧中的时间是考过年份(并不是说二级三级概念不主要,这个只是按照重量级划分,心理学考的还是很细的)1、心理学(2002.4)(2004.4):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研究方法3、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测验法: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5、实验法(2002.10)(2003.10):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6、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7、意识(2002.4)(2004.1)(2004.4)(2006.4)(2007.4):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8、注意(2002.10)(2003.10):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9、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10、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教师资格证小教《心理学》复习要点

教师资格证小教《心理学》复习要点

1.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等。

2.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只能发挥什么作用?教育心理学不仅能够给新课程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解决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

(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A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B、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C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A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B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性研究.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到50年代未).(3)成熟时期(20世纪60到~70年代)。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形。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5)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摸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5、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涵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即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6、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A、中学生认知结构的体系基本形成。

B、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C、认知与情感个性得到和谐发展(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A、目得更明确,B、持久性明显发展,C、精确性提高,D、概括性增强(3)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A、有意注意已占主导地位B、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在考取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过程中,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领域。

掌握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的要点,对于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会经历四个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开始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表征事物,但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和不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思维,但还需要借助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及以上),儿童具备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在小学阶段,儿童大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教师需要了解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知识。

例如,在教授数学运算时,可以使用实物道具或图形来辅助教学。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也是重要的心理学要点。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在小学阶段(6-12 岁),儿童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勤奋对自卑。

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能够在学业和社交方面取得成功,就会形成勤奋感和自信心;反之,如果经历过多的失败和挫折,可能会产生自卑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和社交活动。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困难或社交能力较弱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引导。

小学生的情感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

他们的情感比较丰富和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学校中,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同学之间的关系等都可能对他们的情感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给予支持和安慰。

另外,学习动机也是小学教育中需要关注的要点。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如对知识的渴望、对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等;外部动机则是由外部因素驱动的,如奖励、表扬、避免惩罚等。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1至8章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1至8章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1至8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简答)(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一是群体差异,二是个体差异。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中社会环境作用大)(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论述)即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1)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3)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4)教育心理学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了解)(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经典著作《梦的解析》(了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而且影响深刻。

我国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出现了几本翻译介绍和我国编写的教育心理学书。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重点)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在准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过程中,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领域。

了解和掌握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心理学要点,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要点。

一、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注意力方面,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记忆力方面,小学生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意义记忆的能力会逐渐增强。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帮助他们提高记忆效果。

思维能力方面,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运用直观教具、生动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小学生的情感与意志小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单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表扬、鼓励非常敏感,会因此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时,他们也可能因为挫折和批评而产生消极的情感。

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

意志方面,小学生的意志力相对较弱,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容易放弃。

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意志品质。

三、小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每个小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包括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认知。

他们开始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学习心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比较直接和具体,如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等。

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让他们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归纳(1)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复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知识点梳理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主要包括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两个大的方面,其中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又涵盖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因素。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反思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是学习的主要要素,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师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辅导材料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2)阶段性;(3)顺序性;(4)联系性;(5)差异性。

2.简述小学感知发展的特点。

(1)由感知带有明显的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2)由感知的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

3.简述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4.简述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1)从顺从别人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优缺点进行评价。

(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直到高年级,他们进行抽象性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仍然不多。

(4)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其抽象概括性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在迅速发展。

(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5.简述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

(2)从简单到复杂。

从某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6.简述小学儿童社会性交往发展的特点。

v(1)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2)小学儿童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怀疑和思考。

(3)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7.如何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一般从以下西个方面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8.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1)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3)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震.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9·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2011年湖北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重点考点笔记

2011年湖北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重点考点笔记

2011年湖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知识要点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识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其核心是思维,思维是人类心理发展高于动物的本质标志。

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而个性心理形成后又会影响心理过程。

4,学习心理学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第二节对心理的基本认识识记: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

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6、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活动产生并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

领会:如何正确的认识人的心理?(科学的心理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具有客观的源泉。

只有客观现实作用人脑,人脑才能产生心理。

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决定性。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的最高境界是实事求是。

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对于每个人来说,心理发展的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不可以倒退的。

比如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也不可以倒退。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
动; ③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
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 19处的 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 文化研究。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教育心理学在俄罗斯的发展历程 1、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
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1877年,俄国教育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教
育心理学》。 3、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三>教育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1、1908年房东岳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教育实用心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④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一专著奠定了科学教育
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后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 大纲》,着重探讨了《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心理学在欧美的发展历程 2、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特点是教育心理学的版本种类繁多,
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 《教育心理学》讲义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①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范的科学(广义) 学校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心理学 社会教育心理学 ②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高频考点汇总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高频考点汇总

小学教资心理学高频考点知识点一感觉规律种类定义举例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暗适应——走进电影院明适应——走出电影院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黑人的牙齿很白继时对比——先吃糖再吃橘子觉得橘子更酸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现象盯着白炽灯看一会儿,将目光转移到白墙上出现亮的像或暗的像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红、橙、黄等有温暖感;蓝、青、紫等则会有寒冷感知识点二知觉的基本特性种类含义常见的例子区分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做笔记时,用红色的笔勾画重点强调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至少要包含两个以上的事物,其中一个是对象,剩余的作为背景整体性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窥一斑而知全豹外界内容缺失,补全内容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外行看热外界内容完整,补全意义验去认识它闹,内行看门道恒常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对它的知觉保持相对稳定性人的身高、门的形状、五星红旗的颜色等对象本身不变,虽然知觉的条件发生变化,但保持原来的映象知识点三注意的分类注意种类概念引起原因举例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设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强烈、新异变化、对比、指示)(2)人的主观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主体的知识经验)上课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老师讲课时提高音量或降低音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设目的,需要意志努力(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对活动的合理组织(3)对教学内容的间接兴趣(4)主体的意志和抗干扰能力(5)人格、动机、主观能动性等(6)过去的知识经验。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在准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过程中,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心理学要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关键的要点。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大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但仍需要依靠具体的事物和经验来支持。

例如,在数学学习中,他们能够理解加减乘除的运算,但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师应该通过实物演示、具体例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儿童的注意力发展。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通常在 15 20 分钟左右。

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逐渐延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可以采用故事、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儿童的记忆特点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他们往往更擅长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对于有意义的材料,通过理解进行记忆的能力还在发展中。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片、图表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

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提高记忆效果。

情感发展在小学阶段也不容忽视。

小学生的情感逐渐丰富和稳定,但仍然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成长。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应对挫折和困难。

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方面,小学是儿童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

他们开始对自己有一定的评价和认识,但往往比较片面和主观。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此外,学习动机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要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内部动机如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以及外部动机如奖励、表扬等都对学习有促进作用。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心理学基础知识.doc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心理学基础知识.doc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心理学基础知识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心理学基础知识(一)认知过程1.感觉的特性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性。

2.知觉的特性①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②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③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

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④知觉的恒常性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3.注意①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4.记忆①记忆的分类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②遗忘的规律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

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遗忘的原因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说:①消退说②干扰说③压抑(动机)说④提取失败说。

④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章节重点(1)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1)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一旦出现了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问题。

(2)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心理学也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

正确剖析和认识社会出现的教育现象,既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现实视野,也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研究成果。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也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助于教学工作产生更为优化的效果。

来源于考试大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1)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驾驭教一学过程,更好地教导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

即教育心理学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整理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