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些认识天津试验中学傅剑
备课组交流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得与失祁福善高中数学新课程课标要学习五个必修模块和理科完成2-1、2-2、2-3三个选修模块,文科完成1-1、1-2两个选修模块;还有文理都要学习4-1、4-4、4-5三个专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五个必修模块和4-5这个专题的一半,理科2-1和文科1-1于12月10日能彻底地完成。
由于是第一次新课程教学,有得也有失。
下面谈谈高二数学备课组通过快一年半的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对新教材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最初接触的是必修一模块,没有思路,虽然培训了,自己也学习了,也制订了比较细的课时计划,但心中还是无底,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和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使我们感到困惑和难解。
1、对新教材的使用和把握不到位因为对新课标学习的不到位,在新教材的使用和把握上出现两个极端。
在必修1的教学中受到老教材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大量补充,舍不得放弃多年积累的函数的典型题目和方法,总想传授给学学生,没有体会到新课标中关于函数内容的变化,补充了很多。
在集合与集合运算中由于同练中出现了一元二次不等式和简单分式不等式,虽然课标中不要求,但害怕考试中出现,没删减,只能囫囵吞枣地介绍了这两个不等式,导致既浪费了时间又学生糊里糊涂没学好;函数及其表示法中,对函数的定义域课标中要求会求给定解析式的函数的定义域,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补充了抽象函数的定义域,学生也没明白,补充了一些求值域的方法;对函数的解析式要求给定解析式求所给值的函数值,由题意列出解析式,当时补充了给定简单函数的解析式,求复合函数的解析式和给定复合函数的解析式求简单函数的解析式;在对数函数中只是使学生知道同底的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指数函数是对数函数的反函数,并无明确提出反函数的概念,而补充加强了一下反函数及反函数的求法。
在必修二的教学时因受课时的限制,我们过分强调教材,把教材看成唯一的教学资源,教材里有什么就讲什么,不敢大胆地取舍,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摘要】本文以高中数学新课程提出的“以生为本”作为写作依据,提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应该为学生搭好知识迁移的桥梁,并提出几点关于实验教学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数学实验教学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后的新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结果”比“教学生掌握知识成果”更为重要。
这就要求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随时为学生搭好知识迁移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顺利地理解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进行知识重组,及时把新知识纳人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为此,笔者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从过去形成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产生的效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前者是指对新学习的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后者是指对新学习的知识产生消极的影响。
如何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合迁移理论与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1.问题的设置要阶梯化。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尴尬的场面:设置了一个“简单”的题目,而学生却无从下手,这通常部是由问题设置的梯度不当引起的。
设置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尽量让问题处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
2.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新知识的引入是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过程。
在新知识引入中既应重视与旧知识的联系,又应创设有利于迁移的情境。
所以能否讲好引人是讲好新课的一个关键。
例如在讲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的时候,一开始我是这样引入的:师:前面我们求异面直线所成角和线面所成角的时候,部是把它们化归成一个平面角,而且求出来部是唯一的。
我们是怎样来衡量一个两面角的大小呢?怎样构造一个平面角来衡量?角是由一点所引出的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平面图形,要定角,就应先找点,然后作线。
最新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实验的认识、实践与思考精品版
2020年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实验的认识、实践与思考精品版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而“数学实验”正是发现和创造的一个重要途经。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已成为新的课题,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表明:创设“数学实验”,不仅能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牢固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实验 作用 思考新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情景材料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数学实验就是其中的常用方法。
数学家欧拉曾说:“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
数学实验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
在数学实验中,可以通过实验的手段、产生的现象、出现的结果,进行判断、推理、归纳、总结,能更好地感悟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动机、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以几个实验为例来体会,感悟新课标的内涵。
一、 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推理能力是一个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平时提高学习效率,考试时答好试题的重要一环。
但是现在的高中学生在这一方面很缺乏。
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在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堂数学课就和他们一起做了以下实验。
把一个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剪成如图(1)所示的四块,记为1、2、3和4。
然后把这四块重新组合成一个如图(2)所示的长方形。
然后请他们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
同学们很快得到图(1)的面积为64cm 2,图(2)的面积为65cm 2,于是就出现面积增加了1cm 2的结论。
2 3 4 1 4在学生的惊奇中又做了第二个实验。
再把另一个边长为13cm 的正方形照样也剪成如图(3)所示标号为1、2、3和4的四块。
这四块也正好拼成一个边长为21cm 和8cm 的长方形如图(4)所示。
同样经过计算面积可得现在面积减少了1cm 2。
为什么正方形通过重新组合面积会发生变化呢?这不可能呀?学生在不断地重复以上问题。
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总结
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总结一、培训内容总结本次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内容丰富,涉及到了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材解读、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我对培训内容的总结:1.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质量第一、育人为本”等方面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新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包括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等。
2.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数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思想方法的要求。
其中,数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测量、函数与方程、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内容。
数学学科的基本能力包括数与代数能力、图形与几何能力、函数与方程能力、统计与概率能力等。
思想方法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数学推理的运用、数学抽象的能力等。
3.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材解读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材解读主要围绕教材的编选原则、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内容的特点、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等方面展开。
教材的编选原则包括贴近学生实际、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兼顾传统与现代等。
教材的体系结构包括基础篇、拓展篇和应用篇等。
教材内容的特点包括关注学科的前沿、强化计算能力、加强综合应用等。
4.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其中,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探究式学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归纳总结等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法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互动交流,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体会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体会津南区咸水沽一中数学: 梁茜韩丽红内容提要:曾经数学朴素的美、数学严谨的美、以及数学广泛的应用并没有在数学课堂上很好地体现。
新课程改革,正在努力地改变这一状况。
新课程改革把冰冷的数学知识变成带有温度的知识。
过去的数学教学重数学知识,轻数学应用,理论与实际差距很大,致使学生不知道学为何用。
新课程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将近两年的教学,很深刻的一点体会就是在不停的讲授新课。
没有任何知识上的停顿反思、消化的过程。
减负是双向的,既包含学生也包含教师。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我觉得师生双方负担都有所增加。
我们的教育,改革是必须的,不会有没有问题的改革,也不会做好一切准备才开始改革。
新课程改革不意味着否定一切传统的东西,课改的目的是使数学教学更生动,更加能够很好的传递数学知识。
我们应该站在传统教学留给我们的财富上,结合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让数学课堂焕发无限光彩。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体会07年秋季,我市开始了新课程教学改革。
本次课程改革并不只是教学内容的增删,而是教育方式、教学理念的巨大转变。
现在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将近两年,下面我就数学学科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一、优势所在一直以来,数学是学生认为很难学,也是很枯燥无趣的一门学科。
浩如烟海的习题让师生苦不堪言。
数学朴素的美、数学严谨的美、以及数学广泛的应用并没有在数学课堂上很好地体现。
新课程改革,正在努力地改变这一状况。
1、细节设计煞费苦心从必修一至必修五及选修课本,我们在每一章节前面都会看到恰当的章头导言和与之相应的图片。
这是体现每章知识的一个很好的暗示。
它所体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初步认识。
丰富的阅读材料补充了数学文化的不足,让学生们能够从历史角度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增强了数学的厚重感,让我们对数学发展过程中伟大的数学家肃然起敬。
每一节知识中都会出现“思考”这个环节。
这是以前教材中没有的内容。
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工作总结 (2).doc
天津市高中音乐学科课改工作总结报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变革,是教育要适应我国现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因此,无论是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和教研员都亟待通过学习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和提高教育技术。
特别是,面对新课程普及试验面积广,普及试验内容多,普及试验难度大和普及试验要求高的新课程实验工作,进行充分的试验前准备工作是科学、有效和顺利实施音乐新课程试验的前提和质量保证.2006年,在我市高中全面进行新课程改革试验的背景下,音乐学科围绕深化素质教育,按照国家课程改革方案积极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
三年来,围绕树立先进的课程理念、新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师对新课程适应能力等做了有针对性的工作。
目前,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的意识已经逐步渗透到教师的教学和教科研等各个环节,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研究的意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中,课程理念、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化最为显著。
一、广泛宣传新课改的先进理念,积极引导教师投身新课程的试验(一)努力学习新课程的理论,为新课程实验作好前期的理论准备我市进入高中新课程试验较晚,其他省市在新课程试验中的先进经验客观上为我市稳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成为我市有效实施新课程试验的科学依据。
与其他省市相比我市高中新课程实施从开始就有效避免无序性与盲目性.在新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组织一线骨干教师学习《走进新课程》《教学论》《教学评价》《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等理论,并对全市高中一线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的通识培训.学习新课程的理论的意义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支撑新课改实践,夯实和提高了教师新课程理论基础与素养,为推进新课程作好教育教学理论的奠基,为可持续性的推进课改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确保新课程实验与实施在我市能够稳步健康的实施和发展作好新课程实施前期的理论准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教师备课策略、利用教辅资料、结合新课程标准、实践新课程理念以及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升备课效率和教学效果。
在对高中数学备课的思考、如何不断完善备课工作以及未来的展望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思考,可以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数学备课、实践、思考、备课策略、教辅资料、新课程标准、理念、具体实践、现代技术、效率、思考、完善、展望。
1. 引言1.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的重要性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的推行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进行的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更加需要精心设计和规划,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
高中数学备课的重要性体现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
通过充分准备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备课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通过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节奏和重点,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优质教育的目标。
高中数学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重视备课工作,不断提升备课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新课程对高中数学备课的影响一是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调整。
新课程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将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工作总结001 (2).doc
新课程新思维新策略新教师--天津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改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天津市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室2006年秋季,天津市全面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面对新课程带来的众多挑战,天津市教研室教育信息中心带领全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更新课程理念,创新课程思维,深入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转变教与学方式的新策略,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三年来,我们的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实现课程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积累了宝贵经验,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指导思想与实验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但是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
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
我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验,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等文件要求,立足实践,深入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实验目标是提升每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目标是:开发面向全国课改实验省区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用书,打造具有新课程理念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探索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教与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研方式,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配套的具备教学支持作用的课程资源,最终提高我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每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实验历程回顾(一)准备阶段(2004年3月—2006年8月)2004年3月,天津市教研室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合作立项开发的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材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定,经天津市教委同意决定在我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教材实验,一方面为教材面向全国推广打基础,另一方面为我市全面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做准备。
浅谈数学高中新课程实验德的实施
浅谈数学高中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笔者是新会陈经纶中学数学科组长,新课程改革实验已五年多,通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及新教材培训,笔者对于数学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教学与评价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一、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新标准,呼唤全新的课堂教学。
(一)转变课堂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新的课堂教学应从传授学生知识到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转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切实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新的课程教学也应从只注重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素质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材给予了学生很多思考、创新和研究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教师在探索新德教学模式时应大胆摒除旧的教学观念,杜绝“满堂灌”,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致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全力打造“自主、合作、探索”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构建民主、平等、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
笔者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色的:1、注重小组学习实现合作与探究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新定位,学生为主,教师为导,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激疑、学生不断解疑的过程。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就是说,平静的湖面不经风吹不起浪,思维的火花不经摩擦不闪现。
试想,假如一个教师把所有的知识一字不漏给予学生,不让学生思考探索,学生也只能是成为记知识的人,而不能成为学知识的人。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挤出足够的时空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探索知识的主人,我在教学课堂中,往往根据一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当学生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合作探讨。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和整合,有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也体验了合作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考生水平分析及教学建议——以2018年高考(天津卷)数学(理工类)试卷为例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考生水平分析及教学建议———以2018年高考(天津卷)数学(理工类)试卷为例刘勇沈婕傅剑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数学(理工类)(以下简称“数学理工卷”)以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目标,注重考查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考查了考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理工卷考后数据显示,试卷难度为0.71,区分度为0.52,ALF 系数为0.87,试卷总体难度适当,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信度,可以据此进行理科考生学业水平评价以及教学质量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一)注重基础知识,突出数学主干内容数学理工卷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其中得分率0.7以上的题目有第1-7,9-12,15-17,18_Ⅰ,18_Ⅱ(ⅰ),19_Ⅰ题,共109分,占试卷的72.7%,与往年相比增加了基础题目的比例,试卷难度有所下调。
试题内容突出对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例如函数与导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主干知识都保持了较高的比例,全面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通性通法。
这一特点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夯实基础、突出主干。
(二)注重知识综合,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理工卷注重试题内容的联系性,将不同的基础知识进行适切的交汇,突出考查了考生用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实现了试卷较好的区分度。
例如第18题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及数列求和交汇在一起,考查了方程思想和化归思想;第19题将椭圆与直线交汇在一起,考查了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第20题将导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其运算、函数零点交汇在一起,考查了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以及分类讨论思想。
这些题目既进行了知识的整合又控制了试题的难度,体现出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试卷还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第16题是用概率统计知识解作者简介刘勇,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一中学。
【高中数学】让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
【高中数学】让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新课程标准”的试行推广,再一次把问题摆放在我们教师面前。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拓兰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探索性学习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自己扑捉“灵感”的;我们教师应正视新课程,抓住此有利契机,及时转变观念,大胆放开脚步。
我们该如何正视新课程呢?我个人认为,应在理智分析的应试教育和准确预测教育趋势基础上,正确认识以下几方面:一、新课程学习方式(继承+创新)有些老师一提到“新课程”,就认为必须“否定传统教学”,其实这样理解是极片面的。
新课程、念并非否认过去,而是对过去的继承、创新和丰富,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教材、环境和教师自己等因素,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机的“整合”。
对数学课进行“整合”,就要做一名辛苦的“编剧”。
千万不能让学生机械地进行“旧知练习―听取新知―一尝试练习―一知识梳理―一巩固练习―一复习训练―一测试评估”,陷入无穷无的一系列训练中。
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角色,使之能更投入地进行“演出”。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掌握了所学知识,还会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更重要的是他们也能用各种方法发现、获取新知识。
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在快乐,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于数学知识的高空。
让学生从心底爱上数学课,使“新课程”释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还有学生的心情。
二、新课程教学法(合作+指导)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教师说、学生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
新课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和学生成为好朋友,彻彻底底地放下教师的架子,学会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
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以学长教”、“互教互学”。
课改以后,有些教师反映课堂纪律变差了,又不得不板起脸孔整顿乱哄哄的场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作者:龚亮亮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05期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验的正式启动,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甚至是专家型的教师。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
那么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充分认识教材体系的变化,改变教学理念,“用活”教科书现在的教科书,无论从课题、内容、过程、习题等,还是知识结构,与之前的教科书有很大的区别,它给教师很大的想象、创造的空间,甚至给了教师开发、改动的权利。
教师可充分利用教科书,并根据学习需要、实际情况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事实上在数学新课程的视野中,教科书绝不仅等于课程,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教学内容是灵活的,是动态的,可以是教科书中的,也可以是教科书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
教师应立足于教科书,但千万不能受它的束缚。
不能拘泥于教科书,而应该合理地利用教科书来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应大于教科书内容,而学生的发展不同也决定了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这是保证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
现在的高中数学必修五本书,选修一系列两本,选修二系列三本,选修四系列两本,内容庞杂,数目繁多,时间紧,任务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吃力,一学期教学两本(甚至更多)教材,教师难以讲细讲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以至于前学后忘,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几个模块的教学最为明显,到高三复习时,有些学生就像当初没学似的。
客观地说,必修二上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内容各仅用一个月时间教学,的确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
将新课标理念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中
将新课标理念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新课程改革推行和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新课程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由原先单一的传授知识变为涉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目标领域。
然而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一些数学老师还是沿用旧理念、旧方法,不能在教学中认真践行新课标的相关理念。
下面就高中数学新的课程要求、数学新理念和数学新思维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认真学习,努力掌握新课改的内容和主导思想现在的学习是终身学习,即使是教龄很长额高中数学老师,如果不注重学习也有可能跟不上新的教材教法下的数学教学形势。
高中数学新课改增删了许多内容,如增加了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性规划,空间向量,概率,概率与统计,数列与函数的极限,导数与微分、算法等;删除了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反三角函数、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弱化了立体几何中的公理体系。
这些内容的变动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它的主导思想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高中数学知识点的更新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用数学和应用型数学占据重要的位置。
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为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提高创造了先决的条件。
“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的学习是学生“有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主动探究,教学中贯彻数学新课改的教学新理念高中数学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主要目标,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层面的学生,必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把重点培养部分学生变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必须树立个性化的思维,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找到满足其需要和层次的个性化素材。
考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评价——以2020年高考数学天津卷为例
考试研究EXAMINATIONS RESEARCH2021年第2期(总第85期)No. 2,2021General 5。
. 0(考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评价——以2020年高考数学天津卷为例王洪亮沈婕刘勇于川傅剑[摘要]以2020年高考数学天津卷实测数据为依据,基于核心素养水平评价标准,通过分析考生表现, 发现考生直观想象素养和数学运算素养发展水平较好,但不同水平组考生差异明显;逻辑推理素养发展水平 一般,部分考生差异明显。
建议教师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再认识,重视思想方法的再提炼,重视活动经验的 再积累,重视数学素养的再提升。
[关键词]水平标准;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评价;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654(2021)02—027—0102020年是天津市高考综合改革的第一年,普通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数学学科(以下简称“高考数学天津卷”)命题组遵循《中国高考评 价体系》的要求,以新、旧高考过渡时期的《普通高中2017级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 命制了 2020年的高考数学天津卷。
试卷第I 卷为选择题,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第"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填空题6小题,共30分;解答题5小题,共75分;全卷满分150 分+试卷坚持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试题突出基础、回归课本、注重能力、聚焦素养,较全面地考查了 学生数学 的发展水平,这必将对中学数学教学生较好的+考后数据表明,2020年高考数学天津卷全卷难度为0.74,区分度为0.35,ALF 信度系数为0.88,标准差为24.90,显示试卷 高的信度和区分,能够作为考生水平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考生水平评价标准2020 年高考数学天津卷对考生数学的考查主要聚焦于“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三种素养。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践的几点思考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践的几点思考区县:河北区学科:中学数学学校: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姓名:姜志惠高中数学新课程实践的几点思考摘要:作为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亲历者,我在“研究→设计→实践→反思”的反反复复中对于新课程的实施理出了一点头绪:一要立足课程标准,教学中敢于“瘦身”。
新课标的编排意图明显地传递了一个信息: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要以螺旋式上升的模式搭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作为一名“指导者”不该更不能偏离这一主旨。
二要改变课堂呈现方式,注入“问题式导引”的气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新,有时甚至比解决问题本身更为重要。
三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
数学课在走进新的课程后,课堂教学形式将是多样化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无论怎样,其核心必须落到人才的培养上,必须以人为本,离开了人才的培养,数学教学将失去生命力.关键词:新课程实践立足课标问题式导引学生主体终于在津门美丽的秋日,我们开始了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
作为亲历者,我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研究→设计→实践→反思”,再“研究→设计→实践→反思”,在这反反复复中我已感觉不到夏日炎热的褪去,也在这反反复复中我对于新课程的实施理出了一点头绪:一、立足课程标准,教学中要敢于“瘦身”大家都知道,新课改的配套教材有几个版本,但无论用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
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通读新课程标准;然后认真与旧大纲进行比较;最后形成新课标下自己疏理的脉络主线。
例如新课程中对于反函数内容的安排可谓是煞费苦心恰到好处。
反函数的定义出现在指、对函数教学内容中,教师在处理上可以对比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应元素的关系,很轻松地引出反函数定义,学生在初中已有的对称知识基础之上接受起来也很轻松。
但是如果教师继续按惯例大讲求反函数的步骤,特讲一些典型例题那就严重“超标”,很没必要了。
所以我想说课程标准是我们的教学立足之本,我们要敢于“将知识深度、广度瘦身”,跳出旧有框框的约束,而“强化课程标准之魂”。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基本状况的分析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基本状况的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而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
我国高中数学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程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启动了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项目,旨在通过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提升高中数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一实验项目的开展,对于推动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基本状况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验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基本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以及改进建议的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通过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现状和问题,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指导。
也希望通过对实施效果的评估和改进建议的提出,为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从而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通过研究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基本状况,以期能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2. 正文2.1 课程设置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实验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在新课程实验中,数学课程的设置一般包括基础知识的学习、拓展知识的学习以及应用性知识的学习三个方面。
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的学习,为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通过系统学习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建立起对数学的整体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展知识的学习旨在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体会
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体会作者:傅伟敬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394 更新时间:2006-9-18 13:04:10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有幸搭上课改头班车,参加了暑期数学新课程培训。
几天下来,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
我个人感觉新课程有这它突出优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内容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
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
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习题可以看到,数学中有物理,数学中有化学,数学中有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及科技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
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
第二,培养目标的要求上,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
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
诚然,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要学好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但是,如果片面地去强调知识更新与技能,而忽视了其它的需求,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没有创新的能力,社会就难以发展。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印象中的恩师之所以成为恩师,不是他教给了我们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
这就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
新课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概念的形成、哪一个性质、定理的获取,都设置了情景,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的形成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做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体也会问”。
第三,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
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而形成概念、定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改的基本共识
教学媒体: 以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为焦 点,追求“必要性”“平衡性”“广 泛性”“实践性”“实效性”,服务 于数学概念、原理的实质理解,做纸 笔所不能做的事。
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 对“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不适应;
• 内容多,课时不够;
• 螺旋上升导致教学要求难把握;
• 对传统内容新的处理方式不适应;传统内
教学目标: 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 性精神,强调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定 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 展,为学生的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必 须的数学基础,其实质仍然是“数学 育人”。
数学课改的基本共识
教学内容: 强调概念及其反映的思想方法教 学的重要性,注重知识的联系与综合, 反对“数学教学=解题教学=题型教学= 技巧训练”的现象。
教学过程: 以知识的(自然、水到渠成)发 生、发展过程为载体的学生认知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强调学生 数学思维的展开、深度参与(教学的 有效性)。
数学课改的基本共识
教学评价: 强调发挥评价对改进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的作用,作为教师根据教学 进程进行教学反馈、调节,以及学生 通过自我监控调节学习进程的依据, 重视形成性评价。
解决的办法
• 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提 倡“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整体预设, 局部生成”,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实践 与对话来展开教学; • 对教学内容要精中求简,追求鲜活、互动、 高效的课堂教学; • 把精力集中到解决自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 问题上,思考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 的问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解决的办法
•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关注学生 的学习,因材施教,以学定教; • 认真研究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 改变简单讲授、机械训练的单一教学模式, 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理解确 认”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探 索和发现的过程。
数学课改的基本共识
教学要求: 个性差异与统一要求的辩证统一, 这是历来强调的,但以前偏重统一性, 现在强调以个性差异为出发点和基础。
数学课改的基本共识
教学设计: 不仅内容的教学需要预设提问、 讲授、训练等,而且特别强调课堂 “生成”,设计能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的“开放性问题”,乃至强 调“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 问”。
3.制订《标准》的理念更为全面、更富有时代性, 共有十条: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与时俱进的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注意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 (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些认识
天津实验中学
傅剑
研究《课程标准》,比较新旧课程的变化
1.《标准》对数学的定义更为精辟: 《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 科学,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一门学科。 数学是人类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 本素质。数学科学历来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 现在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在某些方面直接为社会创 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的数学 应用,正在不断地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在 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 的作用,高度发展的数学思维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 要标志。
• 对信息技术要求提高,使用频率大大增 加,有些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无法适应 这种要求; • 教材的呈现方式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 问题引导学习、加强探究式学习等对教 师的教学方式有较大挑战;
• 统计、概率内容增加较多,但大多数 教师的统计概率知识储备不足;
• 初高中衔接、各模块之间的衔接都存在
问题,学生不仅在高中数学学习的必备
2.《标准》对数学的教学目的要求更为具体: (1)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比较开阔的数学 视野。 (2)提高学生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 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方面的 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新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 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应用和创新意识。并希望能够上 升为一种数学意识,自觉地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一些数 学模式做出思考和判断。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 学思考的理性精神, 欣赏数学的美学魅力, 形成批判 性的思维习惯,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知识上有缺口(如根式化简、三元一次
方程组、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等没学
过),而且在运算、推理的基本技能上
也存在较大问题,高中教师普遍感受是
“今不如昔”;
• 加大了数学与生活、现代科技及其学 科的联系,加强了数学应用,但是教 师比较习惯于“从数学到数学”; • 高考的选拔性与高中教育基础性存在 的永恒矛盾。
数学课改的基本共识
教学方法: 强调讲授、问答、训练的综合, 不再是单一的讲授或活动,是教师主 导取向的讲授式和学生自主取向的活 动式的融合,强调“启发式教学”的 核心地位。
数学课改的基本共识
学习方式: 接受与探究的融合,强调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独立思考 和合作学习的结合。
数学课改的基本共识
努力做到
• 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
• 把数学教的本质、精确、简单、实用, 教的平易近人,能引发学生对数学的 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教学设计与反思
——针对传统教学内容的教学
内容与内容解析
• 新课标虽然降低了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 理证明的教学要求,但是更加强调“认识空间 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运用图形 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 推理论证能力”,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的获得,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数学 活动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 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提升数学思想 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具有教学价值的较好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