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九年级物理上

合集下载

学度上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九级物理(上)(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中考典题补充

学度上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九级物理(上)(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中考典题补充

学度上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九级物理(上)(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中考典题补充————————————————————————————————作者:————————————————————————————————日期:第十三章内能中考典题补充1.(2015•河北中考)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B.气体容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解析:水结成冰,物态变了,但物质没有变化,即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故A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隔大;水加糖变甜是糖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铁块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B、C、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2.(2015•浙江湖州中考)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1所示:图1图2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A B C D图2解析:汽化是物理变化,水汽化后,水分子的结构保持不变。

水发生汽化时,液态的水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C选项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的分布情况。

答案:C3.(2015•山东济宁中考)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

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3所示,无色的为空气,有色的为二氧化氮气体),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甲乙丙图3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解析:已知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放在上面,抽开隔板后,不管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上面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下面的玻璃瓶内,故不能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在做无规则运动。

【免费下载】中学教材全解届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期中检测题1

【免费下载】中学教材全解届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期中检测题1

期中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014·广东中考)如图1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 ) A 、分子间存在斥力B 、分子间存在引力C 、分子间存在间隙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3.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 .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 .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 .在炉子上烧开水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

下列增大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中,与另外三个方法不同的是( )A.摩擦铁丝,使它变热B.把铁丝放在火上烤,使它变热C.反复敲打铁丝,使它变热D.反复弯折铁丝,使它变热5.(2014·山东潍坊中考)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

如图2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 乙丙 丁图2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乙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丁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6.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 )图1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图4(每空l分,共19分)4.6×107J/kg210g J汽油的热值是,完全燃烧汽油能放出的热量;若这些kg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水,从20℃升高到43℃[水的比热容为3。

甲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上面的空气瓶中乙两铅块挤压后,不易分开丙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冲程,炎热夏天的中午,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海滨浴场沙滩上沙子的温度升高、改变内能的。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教辅推荐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教辅推荐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教辅推荐在九年级物理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教辅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以下是我推荐的几种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教辅,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物理九年级教材解析与习题精讲》这本教辅书以九年级物理教材为基础,全面解析和精讲了每个知识点。

它采用了清晰简明的语言,配有解题思路和详细的步骤,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原理。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习题,供学生进行巩固和练习,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2.《物理九年级重点难点题解析》这本教辅书主要针对九年级物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析。

它通过选择性讲解一些难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和应用。

书中的解析过程图文并茂,配有详细的推导和说明,能够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

这本教辅书适合有一定物理基础的学生,希望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学生。

3.《物理九年级考点串讲与练习》这本教辅书以九年级物理的考点为主线,通过串讲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考点和解题技巧。

它分章节列出了每个知识点的重要考点,并提供了相应的例题和练习题。

此外,书中还附有详细的解析和解题思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这本教辅书适合有一定复习基础的学生,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来提高成绩。

4.《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总结与归纳》这本教辅书对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

它将每个知识点以图文形式展示,并提供了简洁明了的解释。

书中的归纳内容结构清晰,便于学生进行复习和回顾。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补充材料和拓展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相关知识。

这本教辅书适合学生进行知识点串联和巩固复习。

总之,以上是我推荐的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教辅,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

当然,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辅材料也需要依据个人学习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 八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天津专用)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 八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天津专用)

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2015·江西中考)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洗澡时淋浴水温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

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3. 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图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都可以测量5. (2014·北京中考)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6. 炎热的夏天,在阳光的烧灼下,柏油公路会变软,这一现象说明()A.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先变软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已经开始熔化D.柏油的硬度不够,不能确认柏油是晶体还是非晶体7. (2014·山东泰安中考)图2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

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九年级数学(上)(北师大版)第五章投影与视图检测题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九年级数学(上)(北师大版)第五章投影与视图检测题

2020-2021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九年级数学(上)(北师大版)第五章投影与视图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乐用一块长方形硬纸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通过观察,发现这块长方形硬纸板在平整的地面上不可能出现的投影是()A.三角形B.线段C.矩形D.正方形2.如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所得几何体()A.主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B.俯视图不变,左视图不变C.俯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D.主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3.下列图中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是()A.A B.B C.C D.D4.两个不同长度的物体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太阳光下得到的投影是()A.相等B.长的较长C.短的较长D.不能确定5.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A.B.C.D.6.(2011•陕西)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同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相同的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7.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A.4 B.5 C.6 D.98.下图是一个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 B . C.D.9.已知一个正棱柱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如图,则其主视图为A.B.C.D.10.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A.A B.B C.C D.D11.由n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几何体,两种视图如右图所示,则n的最大值是()A.18 B.19 C.20 D.21二、填空题12.在某一时刻,测得一根高为1.8m的竹竿的影长为3m,同时测得一根旗杆的影长为25m,那么这根旗杆的高度为m.13.墙壁CD上D处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A处测得他的影长与身长相等,都为1.6m,他向墙壁走1m到B处时发现影子刚好落在A点,则灯泡与地面的距离CD=____.14.下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立方块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小立方块的个数是___.15.如图所示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16.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________.17.如图是一个正六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图中a的值为____.18.如图,下列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有两个相同,而另一个不同的几何体是_______.(把所有符合条件的都写上)19.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的方格中的字母和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则x=______,y=________.三、解答题20.如图,小赵和路人在路灯下行走,试确定图中路灯灯泡的位置,并画出小赵在灯光下的影子.21.如图为一机器零件的三视图.(1)请写出符合这个机器零件形状的几何体的名称;(2)若俯视图中三角形为正三角形,那么请根据图中所标的尺寸,计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单位:cm2)22.由几个小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求组成几何体的小立方体个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画出相应的俯视图.23.如图是由相同的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请画出它的三种视图,若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为a,试求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24.如图,某同学想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为1.5米,在同一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因旗杆靠近一楼房,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1米,落在墙上的影高为6米,求旗杆的高度.25.(1)如图所示,如果你的位置在点A,你能看到后面那座高大的建筑物吗?为什么?(2)如果两楼之间相距MN=m,两楼的高各为10m和30m,则当你至少与M楼相距多少m时,才能看到后面的N楼?26.(1)如图①是一个组合几何体,右边是它的两种视图,在右边横线上填写出两种视图名称;(2)根据两种视图中尺寸(单位:cm),计算这个组合几何体的表面积.(π取3.14)参考答案1.A【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平行投影的性质分别:将长方形硬纸板立起与阳光的投影并行放置时,形成的影子为线段;将长方形硬纸板面对阳光的投影放置时,形成的影子可能为矩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由物体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且矩形对边相等,故得到的投影不可能是三角形.故选A.2.D【解析】试题分析:将正方体①移走前的主视图正方形的个数为1,2,1;正方体①移走后的主视图正方形的个数为1,2;发生改变.将正方体①移走前的左视图正方形的个数为2,1,1;正方体①移走后的左视图正方形的个数为2,1,1;没有发生改变.将正方体①移走前的俯视图正方形的个数为1,3,1;正方体①移走后的俯视图正方形的个数,1,3;发生改变.故选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3.A【解析】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且影子方向相同.A、影子方向相同,且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正确;B、影子方向相反,错误;C、物体的物高和影长不成比例,错误;D、影子方向相反,错误,故选A.4.D【解析】试题分析:因不知道物体与地面的角度关系如何,即不知道与光线的角度大小,故无法比较其投影的长短.故选D.考点: 平行投影.5.B因为几何体的俯视图是从上面看到的视图,所以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两个套在一起的矩形,并且小矩形位于大矩形的左下角,因此选项B正确,故选B.6.B【解析】圆柱主视图、俯视图分别是长方形、圆,主视图与俯视图不相同;圆锥主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三角形、有圆心的圆,主视图与俯视图不相同;球主视图、俯视图都是圆,主视图与俯视图相同;正方体主视图、俯视图都是正方形,主视图与俯视图相同.共2个同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相同.故选B.7.A【解析】试题分析:综合三视图,我们可得出,这个几何体的底层应该有3个小正方体,第二层应该有1个小正方体,因此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3+1=4个,故选A.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8.A【解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的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所以A项为主视图,B项为俯视图,D项为左视图,故选A.9.D【解析】根据此正棱柱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得到该几何体是正五棱柱,其主视图应该是矩形,而且有看到两条棱,背面的棱用虚线表示.故选D.10.D【解析】左视图是从图形的左边看,看到一个长方形的面,在长方形面上有一条实线,选项D的图形符合,【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三视图中.11.A【解析】试题分析:综合主视图和俯视图,底面最多有2+3+2=7个,第二层最多有2+3+2=7个,第三层最多有2+0+2=4个,所以n的最大值是7+7+4=18.故选A.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图形点评:根据三视图,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出最底层小正方体的个数及形状,从主视图可以看出每一层小正方体的层数和个数,从而算出总的个数.12.1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时同地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设旗杆高度为x米,由题意得,1.8325x,解得x=15.故答案为15.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3.64 15m【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灯泡与地面的距离即可.【详解】如图:根据题意得:BG=AF=AE=1.6m,AB=1m,∵BG∥AF∥CD,∴△EAF∽△ECD,△ABG∽△ACD,∴AE:EC=AF:CD,AB:AC=BG:CD,设BC=xm,CD=ym,则CE=(x+2.6)m,AC=(x+1)m,∴1.6 1.62.6x y=+,1 1.61x y=+解得:x=53, y=6415,∴CD=64 15m.∴灯泡与地面的距离为6415米,故答案为64 15m.14.4个.【分析】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出最底层小正方体的个数及形状,从主视图可以看出每一层小正方体的层数和个数,从左视图可看出每一行小正方体的层数和个数,从而算出总的个数.【详解】解:从俯视图上看,此几何体的下面有3个小正方体,从左视图和主视图上看,最.上面有1个小正方体,故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3+1=4.故答案为: 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如果掌握口诀“俯视图打地基,正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就更容易得到答案.15.π【解析】根据三视图可知这是一个圆锥,底面圆直径是2,高是3,所以体积为:2133π⨯⨯=π,故答案为π. 16.正三棱柱【解析】主视图是一个三角形,左视图是一个长方形,俯视图一个长方形,中间还有一条边,由此可以判定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主视图是正三角形,所以是正三棱柱,故答案为正三棱柱.17【解析】由正六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到正六棱柱的最长的对角线长是4,则边长为2,做AD⊥BC,在△ABC中,AB=AC=2,∠BAC=120°,∴在直角△ABD中,∠ABD=30°,AD=1,∴=18.①②【解析】图①的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长方形,左视图是圆,图②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图③的三视图都是圆,故符合题意的是①②,故答案为①②.【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识图.19.1或2 3【分析】由俯视图可知,该组合体有两行两列,左边一列前一行有两个正方体,结合主视图可知左边一列叠有2个正方体,从而求解【详解】解:由俯视图可知,该组合体有两行两列,左边一列前一行有两个正方体,结合主视图可知左边一列叠有2个正方体,故x=1或2;由主视图右边一列可知,右边一列最高可以叠3个正方体,故y=3.故答案为1或2;3.20.作图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中心投影的特点可知,连接物体和它影子的顶端所形成的直线必定经过点光源.所以分别把已知影长的两个人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即点光源的位置,再由点光源出发连接小赵顶部的直线与地面相交即可找到小赵影子的顶端. 试题解析:画图如下:考点: 中心投影.21.(1)直三棱柱;(2)24+ 【解析】试题分析:(1)有2个视图的轮廓是长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为棱柱,另一个视图是三角形,那么该几何体为三棱柱;(2)根据正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可得正三角形的边长,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底面周长×高+2个底面积.试题解析:(1)符合这个零件的几何体是直三棱柱;(2)如图,△ABC 是正三角形,CD⊥AB ,CD=12AD AC =,在Rt △ADC 中,222AC AD CD =+,22212AC AC =+()(, 解得AC =4,∴S 表面积=4×2×3+2×12×4×(cm 2).22.最大值为12个,最小值为7个,俯视图分别如图所示.【解析】试题分析:仔细观察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发挥空间想象能力,便可得出几何体的形状,最多时几何体的底层呈3×3=9个小正方体构成,然后根据主视图与左视图即可得到相应的俯视图(每个方格内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叠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也可以得出最少时如何摆放,从而可得.试题解析:最大值为12个,最小值为7个,俯视图分别如图所示(每个方格内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叠的小立方体的个数).23.图形见解析;20a2.【解析】试题分析:分别利用三视图的观察角度不同进而得出其三视图,底层有四个小正方体,上层有一个小正方体,其中看不到的面有10个,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来求表面积.试题解析:该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如图所示;()2222 233420 S a a a a =++=表,或222562520 S a a a=⨯-⨯=表【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和表面积,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三视图要从不同的方向看,求表面积时的关键是要结合图形确定重叠的部分.24.20米.【分析】过C作CE⊥AB于E,首先证明四边形CDBE为矩形,可得BD=CE=21,CD=BE=2,设AE=x,则11.5=21x,求出x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过C作CE⊥AB于E.∵CD⊥BD,AB⊥BD,∴∠EBD=∠CDB=∠CEB=90°,∴四边形CDBE为矩形,∴BD=CE=21 ,CD=BE=6 ,设AE=x,则11.5=21x,解得:x=14.故旗杆高AB=AE+BE=14+6=20 (米).答:旗杆的高度为20米.【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物长:影长=定值,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1)不能,理由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点A与M楼的顶点,则可得出能否看到后面那座高大的建筑物;(2)构造直角三角形,设AM=x,则根据AM FMAN EN=,可得出AM的长度.试题解析:(1)作图形如下:所以不能看见后面的大楼,因为大楼处在如图的A点盲区.(2)如图,由题意得,MN=,FM=10m,EN=30m,设AM=x,则AM FM AN EN=,即解得:,即AM=103(m).答:当你至少与M楼相距时才能看到后面的N楼.考点:1.视点、视角和盲区;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6.(1)主,俯;(2)207.36cm2【分析】(1)根据三视图的定义解答即可;(2)所求组合几何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故答案为:主,俯;(2)组合几何体的表面积=2×(8×5+8×2+5×2)+4×π×6=2×66+24×3.14=207.36(cm2).【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和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关键.。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 九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 第十三章 内能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 九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 第十三章 内能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九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 第十三章内能中考典题补充第十三章内能中考典题补充1.(2015•河北中考)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B.气体容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解析:水结成冰,物态变了,但物质没有变化,即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故A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隔大;水加糖变甜是糖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铁块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B、C、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2.(2015•浙江湖州中考)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1所示:图1图2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A B CD图2解析:汽化是物理变化,水汽化后,水分子的结构保持不变。

水发生汽化时,液态的水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C选项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的分布情况。

答案:C3.(2015•山东济宁中考)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

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3所示,无色的为空气,有色的为二氧化氮气体),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甲乙丙图3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解析:已知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放在上面,抽开隔板后,不管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上面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下面的玻璃瓶内,故不能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在做无规则运动。

故乙图放置方法最不合理。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物理(上)(广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物理(上)(广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期中检测题(时间: 60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 2015·成都)如图 1 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察看到音叉四周溅起很多水花。

这说明()21*cnjy*com图 1A. 发作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拥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2.太阳光垂直照耀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 圆形的B. 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 条形的3.(2015·福州) 2015 年 3 月 27 日,中国城堡室内乐团在福州于山九日台音乐厅举办音乐会。

台下的听众能够鉴别出不一样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 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版权全部:21教育】4. 图 2 是研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 2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次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可以传达能量5.以下减弱噪声的举措中,属于在流传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里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里内汽车禁鸣喇叭21· cn· jy· com6.对于声现象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D.声音流传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流传声音7.( 2015·北京)如图 3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 光景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仿佛在水面处“折断”图 38. 入射光芒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芒与入射光芒的夹角将()A. 减小 20°B.减小 40°C.增大 20°D.增大 40°9.一支蜡烛位于凸面镜前,调理好透镜和光屏地点后,在光屏上体现减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面镜地点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地点对换一下,则在光屏上()A. 没法成像B. 体现放大、正立的像C.体现放大、倒立的像D. 体现减小、倒立的像10.以下实例能用光的直线流传来解说的是()A .用凸面镜取火 B.影子的形成 C.镜中花水中月 D. 空中楼阁11.以下对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河畔看到的水中的白云、小鱼都是虚像B.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空中楼阁”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 太阳光不可以被分解为其余色光12.( 2015·成都)在“研究凸面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和的凸面镜和等器械,小明先将蜡烛、凸面镜、光屏正确安置在光具座上,如图 4 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上)++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检测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上)++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检测题.docx

O I /AU /V R 2R 1A V 1V 2P R 1R 2S图2 图3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检测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C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2. 如图1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

在“保持电压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 )A.保持R 2滑片的位置不动B.保持R 1不变 C .更换R 1,并调节R 2的滑片到适当位置,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 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3.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 1、R 2两个电阻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I -U 关系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R 1、R 2的大小关系为( )A.R 1>R 2B.R 1<R 2C.R 1=R 2D.不能确定4. 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V 1与电流表A 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C.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大D.电压表V 1与电压表V 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5.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所选择的电源电压为4.5 V ,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l0 Ω,则选择电路时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应为( )A.0~3 V 、0~3 AB.0~3 V 、0~0.6 AC.0~15 V 、0~3 AD.0~15 V 、0~0.6 A6.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的作用A V S R 1R 2 图1图4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7. (2014·兰州)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
九年级物理上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第十三、十四章中考典题补充
1.(2015天津中考)图1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
图1 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为()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解析:由图知,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活塞向下运动,因此是做功冲程,故C选项正确。

答案:C
2. (2015山东泰安中考)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哪个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A.压缩冲程
B.做功冲程
C.吸气冲程
D.排气冲程
解析:内燃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选项正确。

答案:A
3. (2015?湖北宜昌中考)为节约能源,需要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热
机效率的是( )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D.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解析:提高热机效率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物理学中,提高热机效率就是增加有用功或减少额外功。

在热机中,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热机效率;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可以提高热机效率;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也可以提高热机效率;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不能提高热机效率。

答案:D
4. (2013四川自贡中考)如图2所示流程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
环及涉及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

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
图2
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汽缸内的气体,使气体内能增大,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C
5. (2013山东济宁中考)我国研制的“神舟九号”试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
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D.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
解析: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飞船要克服空气的摩擦做功,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飞船的机械能减少,而内能增加,外表温度升高,能量的总量
不变,B、D选项正确,A选项不正确;飞船的高度越来越小,因此飞船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C选项正确。

答案:A
6. (2014·甘肃白银中考)如图3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两个冲程,甲图显示的是汽
油机的冲程,乙图中是能转化为能。

甲乙
图3
解析:甲、乙两图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甲图中的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乙图中的活塞向下运动,并且火花塞点火,是做功冲程,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压缩
内机械
7. (2013山东烟台中考)在常温常压下,完全燃烧酒精放出的热量可以使
水的温度升高[假设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酒精的热值为,水的比热容为]
解析: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
;需要完全燃烧酒精的质量
8. (2015江苏泰州中考)如图4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
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可观察到棉花着火燃烧。

此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____________,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某台汽油机飞轮
图4
的转速为。

在内,汽油机完成____________个工作循环。

解析:快速压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所以气体的内能增大;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挤压缸内混合气体,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混合气体的内能,所以空气压缩引火仪压下活塞时能量的转化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飞轮的转速为,即内飞轮转了2 400转,因为汽油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转,所以内汽油机完成的工作循环个数是个=1 200个。

答案:增大压缩 1 200
9.(2014·山东威海中考)在如图5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
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

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选填“丙”或“丁”)图。

甲乙丙丁
图5
解析: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与此对应的是乙图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的冲程是做功冲程,其特点是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如图丙所示。

答案:乙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