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浅谈中外园林设计风格
浅谈中西园林的艺术风格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风格的比较园林的起源出自于人们对天国和仙境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而其发展则来源于人性中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过程中,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为目的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造林思想。
本文就中西园林的风格作了简单的比较。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1、营造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哲学、美学思想以及伦理道德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是园主人精神和文化修养的体现,多不追求实用功能。
园林讲诗意,诗文绘风景,中国古典园林与诗歌一直是相互借鉴,采用古代诗文,让观园者从园景的提名、对额得到的暗示而联想到有关文字乃至历史人物、事件、景色等。
2、师法自然“虽有人做,宛如天开”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境界,园中景物尽量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显示自然气息。
在总体的布局上,中国古典园林力求合乎自然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
从中国园林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这些风景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可以体现出道家“崇尚自然”之一观点。
中国古典园林都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
2、与诗画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中往往会有名人字画、楹联等,把山水、建筑、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使观赏者能够得到多方面的艺术审美享受。
二、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规整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式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为代表;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匀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形成了以下的独特特点:1.规模庞大,地势平坦。
由于面积大,为了使整个园林的构图统一紧凑,因而园林的布局大都为大轴线,各类景观依次安置在轴线周围。
2.建筑占统治地位。
西方近代园林的总体布局是王权统治的体现。
在园林中宫殿或府邸统率一切,往往处于整个地段的最高处。
中西园林艺术风格对比研究
园林艺术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明对“美” 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参考内容
园林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方的历史上各自有着独特的 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比较中国古典园林和欧洲古典园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 解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艺术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
园林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在 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园林艺术不仅是一种美学形式,还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人们 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能够陶冶情操、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同 时,园林艺术还具有生态保护功能,能够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现代社会中,园林艺术更具有广泛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它能够美化城市 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其次,园林艺术能够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国际文化 交流。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园林风格和文化内涵,能够增进人们对不同国家和文 化的了解和认识。
园林艺术在文化和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园林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景观设 计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自然观、人生观和艺术观。同时,中国园林也将诗词、绘 画等艺术形式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园林诗画艺术。而西方园林则体现了西方 文化中的宗教观
、哲学观和艺术观,如对几何学和透视学的运用,以及开放、对称的景观设 计等。因此,中西园林艺术在文化和艺术上具有独特的影响力。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中西 园林艺术作为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各有特色和优点。本次演示将比较中西园林 艺术的异同点,并探讨它们的价值,以期读者对园林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园林艺术设计比较
1、园林建筑风格
中西园林在建筑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中国园林注重自然美,以山水园林为 主,强调自然景观与建筑风格的融合。而西方园林则更注重规则和对称,以几何 图案和对称轴线为特征,体现了一种严谨的秩序感。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 中对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植物学、地理学、建筑学、美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在这美学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以审美的角度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和营造,使园林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情感的载体。
本文将从美学视角下探讨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探寻园林景观设计中蕴含的美学理念和价值。
一、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特征1.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与建筑、水景与石材等各种元素相互交融,体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统一。
设计师通过对植物的选择、布局和光影的运用,营造出充满生机与灵性的空间,使人们在其中得到心灵的放松和愉悦。
这种和谐统一的理念,体现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美学特征,也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2. 艺术意境的追求园林景观设计艺术通过布局、造型、色彩等手法,追求艺术意境的表现。
在园林景观中,设计师常常运用生态原理和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植物的组合、景观的布置和水景的设置等方式,创造出富有诗意和情趣的艺术空间。
这种艺术意境的追求,使园林景观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从而成为一种能够带给人们精神愉悦和启迪的艺术形式。
3. 空间美学的表现园林景观设计艺术通过对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展现了空间美学的表现。
在园林景观中,设计师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和利用,对景观的构成和动线的设置等多种手段,创造出丰富多样、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的空间结构,使空间变得有序而富有韵律感。
这种空间美学的表现,使园林景观成为一种丰富有趣的艺术体验,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和思考的空间。
1. 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园林景观设计艺术通过对景观的营造和塑造,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在园林景观中,设计师运用植物、水景、石材等材料,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激荡。
人们在其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壮丽,还可以领略到艺术的精妙绝伦,从而得到心灵的满足和愉悦。
浅析中西园林美学艺术
浅析中西园林美学艺术一、引言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 探讨了中国和西方园林在构景艺术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旨在研究中西园林审美情趣和空间组织上的联系与区别。
由于地域、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的不同,中西方园林各自形成独有的形态,风格迴异,差别鲜明。
中国园林注重天人合一, 移步换景, 而西方园林受理性思维影响, 崇尚生态几何美学。
苏州园林着眼于自然美,追求一切服从自然。
而西方园林强调人的力量,所以西方园林艺术强调建筑的秩序感,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体现出布局均匀、井然有序的风格,强调人工创造之美和匠人精神之美。
看似水火不相容的中西园林,其构景手法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中西园林构景手法上的异同(一)不同点1、整体规模布局不同对于中西园林,首先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建设规模上,西方园林普遍规模庞大,且地势平坦,构图紧凑,构景上罗列有序,以中部的中轴线划分,几乎园林内所有的景观建筑都围绕着这根中轴线。
而中国园林大多面积较小(相对与西方),构景上强调细小精致,更在于对自然山水进行浓缩、仿真,在总体布局上强调因地制宜,巧妙运用,并没有特定的方位规划,也不一定要中规中矩。
比如法国的凡尔赛宫,其建筑总面积达6.7平方千米,是整个巴黎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东西主轴长约3km,包括伸向外围和城市的部分,则有14千米长。
“规模大”自然里面要素的“尺度也大”,例如,主轴上50米宽的大台阶;长轴40米的椭圆形阿波罗喷泉;东西轴62米宽、2千米长的大水渠等。
而反观中国苏州市的留园,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堪称中国大型园林,但相比法国的凡尔赛宫,其占地面积还是相去甚远。
例如,留园在建筑上分布极不均匀 ,有些地方极其稀疏 ,有的地方则十分稠密 , 对比异常强烈。
以东区为主 , 石林小屋附近 ,屋宇鳞次栉比 ,内外空间交织穿插 , 但西区部分的建筑则十分稀疏、平淡。
2、着重点与细部设计上不同。
西方园林在构景上注重突出建筑物本身,总是在中轴线上修建体量高大,严谨威严的建筑物;在建筑物的细部设计上崇尚“黄金分割线”,哪怕是在细节上,也注重均匀对称,细致入微。
国内外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色剖析.docx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
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
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
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
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
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
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
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
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
为达到调动审美主体能动性的目的,造园艺术家往往特别注重利用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摘要】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是一个复杂而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本文从中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规划与布局、植物选材与景观呈现、装饰风格与细节处理,以及氛围营造与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中西方园林在美学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包括理念追求、风格特点、景观配置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这些差异既受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了解中西方园林美学差异的影响及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园林艺术,同时也为园林设计和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比和交流,可以促进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园林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关键词:中西方园林、美学差异、设计理念、规划与布局、植物选材、景观呈现、装饰风格、细节处理、氛围营造、审美价值、影响、现实意义1. 引言1.1 介绍中西方园林的背景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中国,园林艺术起源于古代帝王贵族的园林别墅和皇家园林,如秦始皇陵园、唐代的大明宫园等,逐渐演变为宋代的私家园林和元明清时期的名胜园林。
这些园林以山水相间、假山迭峰、流水潺潺、假山瀑布等构造特色为主,注重塑造自然景致,以体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相比之下,西方园林的发展则始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宫殿花园和公共休闲园,如阿维尼翁花园和潘赛斯花园等。
西方园林在文艺复兴时期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逐渐发展出条理清晰、对称美丽的花园风格,以几何形状、修剪整齐的植物和水池为特色,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对对称、秩序和理性的崇尚。
虽然中西方园林在风格和设计理念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它们都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1.2 美学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美学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因为美学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追求的体现,也是园林设计的灵魂。
园林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仅要具备实用性和功能性,更应该体现出美学的价值。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对于中西园林设计大家有什么了解了,知道中西园林设计的差异性在哪里吗?以下是本人精心准备的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摘要:自从中西方园林艺术文化开始交流,人们对这两个风格意境截然不同的园林形式的比较就没有停止过。
中西方的园林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这两种风格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进而了解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性。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一、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一)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1、追求自然美。
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美学思想主要受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自然为万物之本”、“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向往原始自然状态生活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理想和审美情趣。
2、追求含蓄美。
中国园林形成含蓄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受中国诗画的影响,诗贵含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另一方面是与追求自然、追求意境这两大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
中国园林在“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导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规划造园,创造和谐的园林特色;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
3、追求意境美。
中国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深悟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内涵,并把对自然山水的认知,带到园林艺术创作中,这种融汇了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艺术意境,一直是中国园林刻意追求的境界。
给景物以艺术的比拟和象征,想象上的“人格化”,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如选石,强调山石的“透、瘦、漏、皱、清、丑、顽、拙”,梅花表示风骨清高,松柏喻示坚贞,在中国园林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花木等,完全成了审美主体抒发主观情绪意趣的载体。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代表西方园林风格的是l7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强调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因此形成的基本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形的组织营造,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规矩方圆,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一切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及其美学思想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及其美学思想
族、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表现形式存在区别,又因优秀造园者的社会实践、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修养、审美想象、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趣的不同,使园林艺术呈现了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风姿。
中西方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形态。
1、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比较
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
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
如西方人喜好雕塑,在园林中有着众多的雕塑。
而中国人却喜欢在园内堆假山。
中国人看树赏花看姿态,不讲求品种,赏花只赏一朵,不求数量,而西方人讲求的是品种、数量,以及各种花在植坛中编排组合的图案,他们欣赏的是图案美。
中国的园林艺术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因而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传统绘画的又一表现形式,从审美主体来说,长期受深厚的哲学、美学的陶冶,而主体本身又是经过各种成熟的艺术诗词、绘画、工艺美术和建筑交融渗透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形态完善的艺术类别。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审美境界。
西方园林中的法国有园林是陪衬,是背景,是建筑的附属物,确实不是独立完备的艺术(黑格尔语)。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含蓄、蕴藉、清幽、淡泊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
对自然物的各种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前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追求含蓄的境界,是一种摹拟自然,追求自然的封闭式园林,是一种独。
中西方园林艺术赏析
中西方园林艺术赏析中西方园林设计内涵丰富,区别也很显著。
中西园林的艺术更是有着非常独特的风格,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园林艺术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西方园林艺术赏析一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
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
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现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
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
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
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
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
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
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形式美与意境美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的追求便有所侧重了。
浅谈中西园林的美学思想
浅谈中西园林的美学思想作者:吴婷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1期摘要:园林美是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综合表现。
中国园林亲近自然,强调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幽深的美,基本上是感性的、写意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而西方园林基本上则是理性的、写实的,强调人工、图形、秩序和规律性,讨论中西园林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有助于对造园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园林美;美学思想;中西园林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044-01一、园林美是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综合表现园林美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综合表现,园林设计师对自然和生活的审美和园林形式美的结合构成园林美。
园林的各个自然元素是具体的,这些直观的形象实体的简单叠加并不足以表达园林艺术的美,而是通过山水绿植等具体元素使用多种造园手法,设计布局,巧妙运用形式美的法则,灵活安排园林空间,并抒发园林意境,传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情感。
园林艺术作品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象,不只是一个有限的风景,而是要有具象之外的领域那就是园林意境,即为虚景,虚景是情与景的结合。
中国园林的这种艺术意境的美就是一种艺术美,如园林中的假山,有“做假为真,以假乱真”之说,在比较小的空间内,展现出层峦叠障、峰峦起伏的气势,即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
又如当人们游览苏州园林时,会感到一种主次分明、虚实得宜、移步换景、景多意深的艺术美。
苏州园林又巧于因借,通过漏窗借景等手法把园墙以外的远近风景有效的利用起来,使有限的空间得以无限的扩展,在“咫尺之地”达到“多方胜景”的艺术效果。
二、中西园林美学思想的差异比较(一)中西园林美学追求上的意境与形式中国园林在思维方式上受到道家顺应自然思想的影响,在功能上受到儒家陶冶性情精神的影响,因此中国园林尊崇把握自然、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开掘自然美的美学观,而且注重园林的抒情,崇尚人的情感,使园林达到一种情与景的交融,力求“诗情画意”的情趣,使园林充满浪漫色彩。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是一门涵盖了建筑、园艺、艺术和地理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美化,更是通过艺术手法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更是将自然、人文、历史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打造出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园林景观作品。
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意义。
一、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特征1. 自然美: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是对自然环境的再创作和再加工,它要求在设计中保持自然的本真和纯粹。
通过植物的选择、线条的运用、水景的布置等手法,使园林景观呈现出天然、和谐的美感。
2. 人文美: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是以人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它要考虑到人的审美需求和情感体验。
通过对空间、尺度、材料等元素的巧妙运用,使园林景观具有人文关怀和温情。
3. 艺术美: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要求在设计中融入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使园林景观具有艺术品味和审美价值。
以上三点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特征,它们是相互交融、互相依存的,共同构成了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独特魅力。
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园林景观设计艺术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创造性加工和表现,为人们营造出了一个迷人的艺术空间,使人们在欣赏园林景观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品位。
2. 传达审美情感:园林景观设计艺术通过设计和布置,传达了设计师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使观者在欣赏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获得对自然、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
3. 塑造文化精神:园林景观设计艺术融合了历史、文化、地理等多种元素,通过对植物、建筑、艺术品等元素的处理,塑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和精神风貌。
三、国内外典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代表作品1.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故宫博物院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其园林设计以黄金分割为原则,结合了天然山水和人工建筑,呈现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美风貌。
试谈中西园林美学之间的差异
试谈中西园林美学之间的差异【摘要】中西园林美学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从中西园林美学的理念、设计风格、材料运用、意境表达方式以及审美标准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中西园林美学在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强调几何形状和对称美,而东方则注重意境和自然美。
设计风格方面,西方园林偏向规划和结构化,东方园林则更注重变化和灵动性。
在材料和植物运用上,东方园林更注重自然材料和中国特色植物,而西方园林则更注重工业化材料和西方植物品种。
通过对比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审美标准,可以看出中西园林美学之间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但也正是这种差异性丰富了园林设计的可能性,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园林美学风格。
【关键词】中西园林美学、差异、发展历程、定义、重要性、理念、设计风格、材料、植物、意境表达方式、审美标准、价值体现、多元化、丰富、园林设计、可能性。
1. 引言1.1 概述中西园林美学的发展历程中西园林美学是世界园林艺术中的两大重要流派,它们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观念和设计风格。
中西园林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代中国的园林艺术始于周朝,随后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峰,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园林美学,强调“山青水秀”的自然景观和意境表达。
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园林艺术则受到了古希腊哲学和罗马城市规划的影响,注重空间布局和几何图形的设计,强调对称性和秩序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园林美学在相互交流、影响和吸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美学特点。
在中世纪,伊斯兰园林的影响使西方园林美学呈现出东方化的趋势;而近现代的园林设计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对中西园林美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艺术,为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奠定基础。
1.2 中西园林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中西园林美学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西方园林艺术传统相互融合的产物。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摘要∶指出了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中、西方园林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十分明显。
分析了中西方园林差异的所在,通过实例探讨了西方园林的艺术美和中国园林自然美,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关键词∶中西,园林,美学,差异,中西方1引言园林是反映人们审美情趣的实质体现,是精神的物化。
园林的建造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一样,这是因为两者欣赏的角度不同,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挖掘它们的内涵,从而进行比较,吸收两者的优点,使设计者在造园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进步。
2中国园林的发展2.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中国园林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
中国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
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筑数量很多,铺张华丽,讲求气派。
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园景主题鲜明,富有性格;同时大量经营邑郊园林和名胜风景区,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尺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
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
造园法则成熟,出现了许多造园理论著作和造园艺术家。
2.2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近代,中国的园林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主要标志是: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个时期,中国园林发生的变化是空前的,提出了园林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把园林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
中西方园林美学概念的异同探讨
中西方园林美学概念的异同探讨文章标题:中西方园林美学概念的异同探讨一、引言园林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审美情感,更承载着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自然美的理解与表达。
中西方园林美学概念的异同,既展现了不同文化传统下的审美观念,也表现出了相似性和相互影响之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中西方园林美学的内涵、审美取向和设计风格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深入理解这一跨文化审美领域。
二、中西方园林美学的内涵1. 中西方园林美学的概念定义中西方园林美学的概念定义来源于不同文化传统对园林美的理解与感受。
西方园林美学注重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表现,追求轴线对称、几何形式和透视效果,体现出理性与秩序的审美追求。
而中园林美学着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情境的营造和意境的表达,体现出情感与意境的审美体验。
2. 中西方园林美学的审美价值取向中西方园林美学的审美价值取向受到了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西方园林美学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注重科学技术和理性思维在园林美学中的应用,追求经济效益和实用性。
而中园林美学则更注重对自然的敬畏和敏感,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讲究“意即景,景非景,而意之足矣”,追求心灵愉悦和超脱。
3. 中西方园林美学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中西方园林美学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体现了不同文化传统下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方式。
西方园林美学强调对园林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注重景观的层次和空间的张力,善于运用几何图形和线条,运用石雕和水雕等雕塑手法。
而中园林美学则更注重对情境的营造和意境的表达,注重禅意的布置和水墨画的借景手法,注重对自然景致的包容和赏析。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中西方园林美学概念的异同探讨,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不同文化传统下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方式,更体会到了中西方园林美学在审美追求和文化表达上的相似性和相互影响之处。
在未来的审美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和借鉴中西方园林美学的设计理念和审美手法,不断丰富和拓展园林美学的内涵与表现。
园林景观设计——中西方传统园林设计风格解析
中西方传统园林设计风格解析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过程中,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为目的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在悠久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中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了迥异的风格。
一、不同的自然观中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西方人善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进取,他们在与自然的抗争中获得快感和乐趣,并且认为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而中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因此,不同的自然观在造园艺术上地体现出风格迥异的特点。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
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布局对称、规则、严谨,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西方园林注重外在几何秩序的形式美感,同时,更注重外在几何秩序的功能性,以人为本,例如很早就有了功能明确的剧场、庭架、迷园、泳池等户外娱乐场所,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人服务的观点。
二、中国传统园林设计风格分析(一)皇家园林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建设,历时近百年,在北京西北郊建成了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畅春园、圆明园共计五座皇家园林,统称为“三山五园”。
与这几座大园同时建造的还有一批专门赐给皇子、皇亲的小型赐园,例如圆明园附近的熙春园、勺园、朗润园等,使北京西北郊出现了一个迄今世界上最庞大的皇家园林区,它们表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最高成就。
这些皇家园林其特点主要有:1、规模大。
2、帝王苑囿的建筑布局与形式除宫室部分较工整严谨外,其他多较活泼,随意布局建筑式样多变,与地形结合紧密,建筑体量比较小巧素雅,常不用斗拱,但同私家园林相比,又显得堂皇壮丽。
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与空间相称,体量尺度都很高大。
3、帝王苑囿主要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点缀山石,形成真山与假山相结合的方式。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摘要: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中、西方园林为何如此会循着不同的方向、路线发展呢?且不同的方面各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该文通过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中西方园林风格的差异对比。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西方园林;风格设计园林的概念随着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人类知识的扩展而日益更新从而逐渐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上生活的享受和要求。
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国家、地区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样。
提到园林,就不得不谈到中、西两大园林流派。
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但在某些表达方面却极其的相似。
中西园林艺术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都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它们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性,那就是补偿现实生活境域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玩、居住的环境。
中外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布局上来看,中国园林艺术风格由生态形式自由式布局,而西方园林艺术风格以几何形式规则布局。
在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一般在进入一个较大的景区前常有曲折,狭窄,幽暗的小空间作为过渡,以收敛人们的视觉和尺度感,然后转到较大的空间,以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这是“先藏后露”“先扬后抑”的“抑景”手法。
比如扬州何园,苏州挫政园,无锡寄畅园无不选择了这一空间布局。
中西园林的美学比较
中西园林的美学比较美是一种虚幻的东西,是让我们唤起某种美好回忆、或身处其中让我们身心愉悦的一种切实感叹。
而园林美学就是指园林美的哲学。
它是指人们对园林艺术作哲学的、社会学的研究,一般来说园林美学是从造园技法、自然哲学观、美学法则等方面综合性地分析和研究。
中国和西方的园林美学由于人们的文化差异、起源、所处环境的不同,两者之间的有不同也有相同之处。
翻开世界园林史,我们可以看到面貌各不相同的古典园林,其中最具个性和特色的就是中、西古典园林。
接下来就其异同点进行分析。
一:中西园林美学的相同之处1:二者都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自然的王国”。
虽然两者风格迥异,但依旧在不同程度和方式上尊重自然、模仿自然。
都在人性的最深处追求真、善、美。
二者在表达园林的功能用途上是一致的:以人的心灵的解放为本。
2:都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产物。
中西方园林都是历经几千年美学的沉淀与积累,往往集中了当时最时兴的思想和建筑艺术,正如中方的归隐文化嵌入中方园林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影响西方园林一样。
而园林的主人大多耗尽千金,将美好的石材、雕塑、珍惜的树木、珍奇宝贝收归于一园中,美的合理堆砌。
正是如此,中西方的园林都是都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产物。
3:都是为社会上少数人提供了游乐赏玩的艺术空间。
古典园林都是封建官商仕人的特有产物,全体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往往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
二:中西方园林美学的不同之处然而,因为具有各自民族风格的艺术,以及几千年来两个半球的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各自发展,中西古典园林在整体形象、风景内涵以及风格情调上均呈现出较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受自然条件、时代、社会存在的影响;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更多是受到哲学基础、审美思想、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渗透,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造园思想,并且鲜明地折射出不同民族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
1、中西传统文化自然观存在差异:中国园林讲究自由生动而西方园林讲究规整谨严。
世界园林风格赏析
世界园林风格赏析导语:园林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艺术创作,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园林风格各具特色。
本文将带您赏析世界各地的园林风格,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之美。
一、中国园林风格中国园林以山水为主题,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典型的中国园林如苏州园林、圆明园等,追求“小而精”的设计理念,通过错落有致的建筑、曲水流觞的景观和精致的园林细节,展现出中国园林独特的韵味。
二、日本园林风格日本园林以极简主义和禅宗哲学为核心,强调“空”和“静”。
日本的庭院园林常常布局紧凑,以小巧精致的景观元素和精心修剪的植物为主要特点。
典型的日本园林如京都的岚山、东京的皇居东御苑等,给人以深深的静谧之感。
三、法国园林风格法国园林注重对称和几何形状的运用,强调对自然的改造和艺术的表现。
凡尔赛宫的花园是法国园林的代表作,它的特点是庞大而宏伟,通过几何造型的花坛、喷泉和雕塑,展现出法国园林的奢华与典雅。
四、英国园林风格英国园林以自然与野趣为主题,强调景观的自然流动和随意性。
典型的英国园林如伦敦的肯辛顿花园、巴斯的摄政公园等,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英国园林常常融入湖泊、树林和草地,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五、意大利园林风格意大利园林追求美与实用的结合,注重对空间的利用和对建筑的装饰。
意大利的维拉园林是典型的意大利园林,它结合了建筑和植物,通过雕塑、喷泉和水槽等元素营造出宏伟壮丽的景观。
六、美国园林风格美国园林多样性丰富,各地的园林风格迥异。
例如,纽约的中央公园以其广袤的绿地和湖泊吸引着众多游客;旧金山的金门公园以其壮丽的海景和悬崖峭壁而闻名。
美国园林注重公共空间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七、其他园林风格除了以上几个国家的园林风格,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独特的园林风格。
例如,泰国的皇家花园以其金碧辉煌的建筑和浓郁的热带植物而闻名;摩洛哥的马拉喀什花园以其色彩斑斓的花卉和喷泉为特色。
这些园林风格都反映了当地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特点。
结语:世界园林风格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审美观。
视觉形式美在中西方园林景观中的有效利用
视觉形式美在中西方园林景观中的有效利用在中西方园林景观中,视觉形式美是一种重要的美学元素,它可以通过景观布局、植物选择、景观构造等方面得以有效利用。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美学特点各有不同,但都能通过视觉形式的美来达到优美和和谐的效果。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特点与美学概念中式园林以山水为主要表现手法,强调取材于自然,将自然的美景移植到园林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式园林注重“山地水植” 四大要素,山、水为轴线,植物作为点缀,把这些因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以材料的虚、实、低、高来表达景观蓬勃的感觉,由同质材料排列成同层次,这种虚实有致的景观布局构成了中式园林独特的视觉形式美。
而西式园林则更强调建筑与园林的有机结合,以对称性、轴线性和层次性为主要特点。
西式园林重视建筑美与园林景观的协调统一,通过对称、层次、色彩等手法,营造出具有古典优雅、富丽堂皇之美的景观形式。
在中式园林景观中,充分利用植物的姿态和色彩,营造出动静相宜、色彩和谐的景观形式美。
由于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性不同,中式园林的植物选择也更加注重景观的形式美感。
在亭台楼阁周围,选择形态美观的小乔木或者盆景,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让整个园林呈现出多层次的美感。
又或者在寻常隐蔽处种植富有观赏性的植物,营造出隐逸的幽静感。
这种搭配和植物选择不仅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生动鲜活,也为游人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
在西式园林景观中,对称性和轴线性是视觉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手法。
对称性可以通过建筑和园林的布局进行体现,如建筑布局的对称性、道路的对称性以及景观元素的对称性等。
这种对称性的展现不仅可以带给游人视觉上的舒适感,还可以让整个园林景观显得更加庄重优雅。
而轴线性则更多的表现为整个园林景观的延伸感和层次感。
在西式园林的中轴线上设置对称的建筑、喷泉或者雕塑等景观元素,可以让游人在行走中逐渐感受到景观的深度和高低错落的美感。
这种视觉形式美的运用不仅体现了园林景观的高贵典雅,也为游人带来了一种独特的美学享受。
浅谈中西方园林对比
浅谈中西方园林对比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关于美的思辩,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
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在西方,则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
前者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体系概述东方体系: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不过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到秦始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依然如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始终含有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用。
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有所改变。
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在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的修建。
王维的诗画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其重要特色,这座与自然山水风景结合的宅院也贯彻了这一思想。
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
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就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西方体系: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
随后希腊的园林为古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其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刑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美学角度浅谈中外园林设计风格
刘丹丹广州市俊越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中外园林设计风格由于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风格的迥异,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中的精华。
本文在比较中外传统园林的基础上,从美学思想和审美角度分析其异同,力图对传统造园设计风格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健词:中外园林;设计;风格
1.前言
园林设计风格是一种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设计风格,由于时代、民族、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表现形式存在区别,又因优秀造园者的社会实践、审美惫识、审美经验、审美修养、审美想象、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趣的不同,使园林设计风格呈现了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风姿。
中外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墓础上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形态。
2.中国园林设计风格
中国园林设计和西方园林设计是世界园林设计的两大流派。
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
如西方人喜好雕塑,在园林中有着众多的雕塑。
而中国人却喜欢在园内堆假山。
中国人看树赏花看姿态,不讲求品种,赏花只赏一朵,不求数量.而西方人讲求的是品种、数量,以及各种花在植坛中编排组合的图案,他们欣赏的是图案美。
中国的园林设计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因而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传统绘画的又一表现形式,从审美主体来说,长期受深厚的哲学、美学的陶冶,而主体本身又是经过各种成熟的设计诗词、绘画、工艺美术和建筑交
融渗透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形态完善的设计类别。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迫求的审美境界。
西方园林中的法国有“园林是陪衬,是背景,是建筑的附属物,确实不是独立完备的设计”(黑格尔语)。
西方园林以科技为缘,将建筑自然化,表现出抽象性的人工技能之美;中国园林与绘画有缘,将建筑自然化,表现出形象的天然韵律之美。
西方园林开阔坦荡,以整体对称图案美见长,中国园林则以曲径通幽,迫求惫境取胜。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含蓄、蕴藉、清幽、淡泊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
对自然物的各种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前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追求含蓄的境界,是一种奉拟自然,追求自然的封闭式园林,是一种“独乐园”。
西方园林则表现为活拨、规则、奢侈、热烈。
造园中的建筑、无不讲究完整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
西方园林讲究的是一览无余,追求人工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可以这么说中国园林基本上自然的、写意的、重想象;而西方园林基本上是直观的、重人工、重规律。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肥田沃土之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
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
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并遵循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
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而中得心源则是强调并非机械的抄袭自然山水,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精华。
除绘画外,诗词也对
中国造园艺术也影响至深。
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
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反映其气质和情操。
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道德观念。
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气质与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中国造园追求的是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分割空间,融于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山环水抱,曲折蜿蜒,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中国造园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的方面。
中国园林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寄情于山水,并从湖光山色中蕴涵的自然美中抒发情感。
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总结。
明明是自然人工造山、造水、造园,却又要借花鸟虫鱼、奇山瘦水,制造出“宛若天开,浑如天居”的局面。
这种创造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
3.西方园林设计风格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
萌芽时期的西方园林体现着人类为更好的生活而同自然界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精神,它来自于生产者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整理自然,形成有序的和谐,西方园林体现的是“天人相胜”的观念和理性的追求。
从历史上看,西方哲学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
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
拉期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
它强调规整、秩序、均衡、对称、推祟圆、正方形、直线,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3.1西方园林体现的是人工美和人化自然
西方园林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得方方正正,呈现出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虽然在西方美学著作中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形式,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它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3.2西方造园刻意追求的是形式美
西方人认为造园要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
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
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韵律、均衡、对称、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
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的园林更是将它奉为金科玉律。
西方园林那种轴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
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3.3西方园林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
印象由于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状,如直线、正方形、回、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
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样千变万化,仍有规律可循。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另外西方人搜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也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4.结束语
综合地讲中国园林在“天人合一”模式下,人的价值斌予了自然,导致了自然的变化;西方文化重视对自然的“真”的探索并不断创新,西方园林展示的是宇宙的物理秩序,是一种自然的情与理,这种理性的思维促使西方园林在各个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参考文献
[1]王其全.景观人文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余树肋园林美育目林艺术,科学出版社.
[3]宗伯华.中国困林艺术概观,科学出版社,1987.
从美学角度浅谈中外园林设计风格
作者:刘丹丹
作者单位:广州市俊越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
年,卷(期):2012(1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jsllyj201214342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