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9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第14课复习课导学案.doc
课题:14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复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高雅情趣的益处,自觉摒弃庸俗情趣。
能力目标: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考点梳理】
催什么样的情趣?
生活处处有情趣
高雅情叫
有什么重要意义?
是什么样的情趣? 庸俗情趣
Y
有什么危害?
V I
怎样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怎样杜绝不良嗜好?
【共同探究】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呕心沥血,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钱学森兴趣广泛,知识面很宽,它不仅是科学大师,而且在音乐、绘画、摄影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
在早年求学时他虽然学的是自然科学,但同时也学过钢琴和管弦乐,曾是上海交大铜管乐团的重要成员。
他曾师从著名国画大师高希尧先生学习绘画,而且成绩很好,得到高先生的表扬。
他常说,他在科学上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仅学习科学,也学习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哪些道理?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高雅的情趣?
【巩固练习】《见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单元质量达标第十四课》。
第五单元18、19、20导学案.doc
过渡:在这座园子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 看看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抓住以下几件事汇报:
(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 而被我踢飞了。
A你体会到了什么?(“我”淘气、调皮)
B特别从哪句话能体会到的?(反而被我踢飞了)
教学重点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 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法学法
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
生:我和祖父的再读课题
2、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3、出示自学提示
二、学生交流展示
(一)准备
1、根据自学提示,各自准备分配到的任务。
2、渺小组内交流:先自己准备,然后帮对交流(4、5、6号谈,1、2、3号听)谈错的对子纠正,谈不到的对子补充。
3、小组长在小组内讲解,组员听,做好补充和更正。
(二)展示: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园子,了解园子,认识园子。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月 日
课题19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型新授单元五
主备人司爱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 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4、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2)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 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认得那个是苗,哪个是草,……把狗尾草当 做谷穗留着。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导学案导学案(一)课程名称:历史课程目标:1.了解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2.了解亚非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新发展;3.认识到亚非拉国家发展的困难和挑战。
导学内容:1.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2.亚非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新发展;3.亚非拉国家发展的困难和挑战。
导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论和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亚非拉国家发展的兴趣和思考。
2.引入新课: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是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3.核心讲解:通过PPT或课文,讲解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和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4.讨论与思考: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并讨论:(1)亚非拉国家在经济上的新发展有哪些特点?(2)亚非拉国家在政治上的新发展有哪些变化?(3)亚非拉国家在文化上的新发展有哪些?有何意义?5.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并对其他组的回答进行评论。
6.小结:通过总结讨论结果,对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进行概括,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亚非拉国家发展的困难和挑战。
导学案(二)导学目标:1.了解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2.掌握亚非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新发展;3.认识到亚非拉国家发展的困难和挑战。
导学过程:1.导入:与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亚非拉国家发展的思考和兴趣。
2.导入新课: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即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3.新课讲解:通过PPT或课文,讲解亚非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新发展。
1)经济方面的新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转变;- 加强经济合作与贸易;- 推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2)政治方面的新发展:- 民主政治的发展;- 国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与外交交往;3)文化方面的新发展:- 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维护;- 推动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4.讨论与思考: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并讨论:(1)亚非拉国家在经济上的新发展与中国的发展有什么联系?(2)亚非拉国家在政治上的新发展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3)如何保护并传承本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5.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并对其他组的回答进行评价。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了解万隆会议及万隆精神;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知道拉丁美洲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万隆会议和“非洲年”教学难点:万隆精神和拉美国家维权斗争【自主预习】一、万隆会议1、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
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
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
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2、时间地点: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3、参会人员: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4、会议内容: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5、什么是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6、历史影响: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二、“非洲年”1、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哪里展开?北非。
2、北非有哪些国家先后独立?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
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成立了埃及共和国。
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2、何时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
3、哪年是“非洲年”,有多少个国家获得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4、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古巴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斗争对象是哪个国家?美国(2)反美斗争的领导人是谁?卡斯特罗(3)斗争中的重要事件有哪些?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新人教版数学14章全部导学案
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班级 组名 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及其简单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
学习难点: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预习评价单:n a 表示 ,这种运算叫做 ,这种运算的结果叫 ,其中a 叫做 ,n 是 。
预习教材P 95—96,完成下面问题:1、(每空1分)同底数幂相乘,___________不变,_________________相加(底数可以是数字,字母,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公式:_________=⋅n m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推广:_________=⋅⋅p n m a a a (p n m ,,都是整数)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1)3332a a a =+ (2)844x x x =+ (3)933a a a =+ (4)23y y y =⋅ (5)43x x x =⋅ (6)199101010=⨯ 3、计算下列各题:(1)5788⨯= (2)232121)()(-⨯-= (3)55)(a a -⨯= (4)()________)(32=+⋅+n m n m(5)=-⋅42)(-x x (6)___________)()(542=-⋅-⋅p p p 3、计算:(1)x 2·x 5 = (2)a·a 6= (3)2×24×23 = (4)x m ·x 3m+1= 当堂训练单:1、下列计算结果为10m 的是( )A.55m m +B.52m m ⋅C.10m m ⋅D.82m m ⋅ 2、计算:(1)x 10 · x= (2)10×102×104 = (3)x 5 ·x ·x 3= (4)y 4·y 3·y 2·y =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改正? (1)b 5 · b 5= 2b 5( ) (2)b 5 + b 5 = b 10( ) (3)x 5 ·x 5 = x 25 ( ) (4)y 5 · y 5 = 2y 10 ( ) (5)c · c 3 = c 3( ) (6)m + m 3 = m 4( )4、当=m 时,m m x x x -932=⋅-成立.5、计算(1)322121)()(-⋅ (2)53)(b a b a +⋅+)((3)532)2()2(2-⋅-⋅-)( (4)42)(b a b a --+)(5、已知,4,3-=-=y x 求代数式42)()()(y x y x y x -⋅-⋅-的值.课后检测单: 1、填空:(1) 8 = 2x ,则 x = ; (2) 8 × 4 = 2x ,则 x = ; (3)3×27×9 = 3x ,则 x = ; (4)3n+1=81若n=________ (5)若28233n=•,则n=_____ (6)3100. (-3)101 =_________ 2、计算:(1) x n · x n+1 (2) (x+y)3 · (x+y)4 (3)35(—3)3(—3)2( 4)—a(—a)4(—a)3 (5)3)()(--⋅-m a b b a (6)34)()(a a a -⋅-⋅-(7))2(2322-⋅-⨯n)( (8)223x x x x ⋅+⋅(9)3421(2)(2)(2)m n a b a b a b -++++ (10)(x —y)2(y —x)5 (11)a aaa x x 4213--+• (12))(341x xxnn-••+-(13))()()(432m n m n n m ---• (14))(344y yynn-••+-14.1.2 幂的乘方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部编语文五上课后题答案14-19课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1、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之情。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答:课文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的过去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应出被毁前后的不同,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圆明园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写得完美,世人对被毁的圆明园就越是痛心。
不但用对比写出了差距,更反应出了破坏者对我们国家历史宝物的残忍破坏,反应出当时的残忍,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懦弱无能反抗。
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表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第16课《太阳》1、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答:课文从在个方面介绍太阳:(1)距离远;(2)体积大;(3)温度高作用: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就没有动植物。
(2)没有太阳,我们就没有吃的穿的,也没有煤炭。
(3)云、雨、雪、风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4)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2、课文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主要采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列数字: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作比较、列数字: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举例子、列数字“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19,21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名编号学科:语文主备人:郝静复备人:五年级语文组课题:19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课时:1 分课时:1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会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我能通过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重点、难点: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知识链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1号”卫星由“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技术取得的首次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航天器的国家。
学习过程:学案自主学习我能行(时间8分钟). 1.我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请同学们给我评价。
2.由小班长带领大家学习,读生词的时候着重以后进生为主,班长并给出评价。
3.我会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导案自主学习我能行(时间为8分钟)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评价:优好良)2、我能读准下列词语遨游嫦娥奔月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瑰丽绚烂炎黄子孙实践勃勃生机苍穹振奋不已夜以继日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华发早生猝然长逝不懈努力震耳欲聋绚丽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里程碑我来提醒大家注意:容易读错的词语是:容易写错的词语是:3、我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里程碑:学案合作探究我最棒(时间10分钟)1.2.我能认真朗读课文,理解文题,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子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成果。
3.4.小组内进行朗读课文比赛,对比读,pk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拓展提升我动脑(时间3分钟)读过课文后,结合搜集的资料,我能说说!达标测评我会做(时间5分钟)检验自己的时候到了,我能独立完成,再对子互改。
第19课《怀疑与学问》导学案
19怀疑与学问学习目标1 .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2 .学会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掌握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体会文章逻辑严密、 用语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
3 .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领会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第一课时【学习要求】(1分钟)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把 握作者的观点。
【预习导学】时间3 5分钟L 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
早年从事民俗学研究, 1920年开始考辨古史传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 .解释下列词语。
(1)腐草为萤:(2)不攻自破:(3)辨伪去妄:(4)盲从: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合作探究】时间:20分钟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3 .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这两个分论点?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课堂小结】(3分钟) 【当堂检泅】(15分钟)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彩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A.步骤(zh6u ) 大孺(rS 启迪(di )B.塾师(ShU ) 墨守(mδ)懒惰(d u δ)C.虚妄(Wdn9)愚昧(Wji )盲从(mGng )D.停滞(Zhi )女蜗(Wa )辩别(biG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懒惰锻练脑筋B.内涵迷信流俗C.虚妄停滞戴震D.明辩修正凶险 3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4 .搜集有关“怀疑治学”的名言警句。
后又考辨历史地理。
代表作有 ___________ 等。
虚妄()墨守( 停滞()塾师(譬如()顾颉刚() 折扣( )) 程颐( )) 腐草为萤(不攻自破国难危急禅释真理评判学说【作业布置】(1分钟)1.完成练习册。
2.抄写生字词,并识记。
3.找出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14课导学案
14、《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晰,详略适当。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培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多层次、有创意的阅读。
4、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英格兰的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国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几乎无法完成任务。
但是,第二天,他依然驾机滑行在跑道上,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飞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飞行的一路上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
今天,我们学习这位上尉飞行员,也是一位著名作家莫顿•亨特先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他小时候经历了怎样的事而让他成为“孤胆英雄”的。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灼.人()抽噎.()恍.惚()哄.堂大笑()晕眩.()突兀.()呻.吟()参差.不齐()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2)一吸一顿地哭泣。
()(3)高耸起伏的样子。
()(4)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5)形容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3、文体知识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为特点,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融于一体,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4、作者简介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9 三个太阳
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了解通讯这一文体的特点。
2、理解本文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3、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科学探索的意识品质和创造精神。
学习重点:2学习难点:3【知识链接】关于通讯1、通讯是广义的新闻,一般是记叙文,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方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
2、通讯有三大特点:材料的典型性。
它允许作者有较充裕的时间搜集材料,从而选择更典型的事例,更全面深入的反映事物的本质;报道的真实性。
它必须内容真实,不虚构,不夸张;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它同时可以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把事实报道得更加生动形象。
3、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通讯的类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文艺通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预习案一、预习检测1、查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
亘古( ) 钦佩( ) 步履( )蹒( )跚吞噬( ) 伫立( )蹙眉( ) 粗犷( ) 蓦()地俯瞰( ) 翩跹( ) 混沌()2 查阅资料,了解南极以及中国南极站的有关情况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文章的内容2、文中写了哪些人?主要写的是谁?他们各具什么特点?在这些人身上你发现了什么?探究案三、解题:“三个太阳”是指什么?四、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五、1、阅读文章第一部分,思考:(1)女画家申请去南极顺利吗,她遇到了哪些周折?(2)这部分插叙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女画家的什么特点?2、阅读全文,思考:(1)画家眼中的南极是什么样子的?(2)画家在南极都亲身参与了哪些事情?体现了画家什么样的精神?(3)画家眼中南极人是什么样子的?这些精神是通过什么事情表现的?(4)南极是如此的冷,环境如此恶劣,但这些人表现却如此优秀。
能不能归纳出他们共同的精神品质?拓展提升思考:有人说女画家自费到南极是一种徒劳无获的行动,自己花了钱,吃了苦,送了画。
第19课导学案
学科:历史备课组:9年级主备人:黄永松执行时间:2013、10
19、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课时
1
课时
课型:讲读
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学、展、点、练、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电气时代”到来的时间、标志以及电力的使用。识记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说出电讯业的发展(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学生完成,老师评议、认可。
五、课堂小结(投影——知识结构图)
今天我们学到了:
1、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发电机——发明电动机——发明各种电器
——电力工业兴起……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发明有线电报电话------发明无线电通讯工具——电讯产业兴起——人类进入电讯时代
反思:
课前预习(投影:预习题)
快速浏览课本标题及正文,准确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及国家?电力取代蒸汽,人类跨入了什么时代?
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行指导
一、新课学习
活动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基本情况(19世纪中后期;美国、德国)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后,老师总结)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原子时代D、信息时代
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都有了彻底改善的是()
A、改良蒸汽机的应用B、汽车、飞机的推广
C、石油化工的兴起D、电力的推广和应用
5、为发电机的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B、爱迪生C、马可尼D、格拉姆
6、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发明了()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插图、故事及其他资料,学会从课本内外多渠道获取信息,学会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2)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国际: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4)现实:二月革命后出现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__________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特别提醒二月革命的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特别之处是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进程(1)“四月提纲”: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2)七月事件: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群众的反战运动,布尔什维克党活动转入地下。
(3)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成功。
(4)国家诞生: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____________》,选举产生了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将____________从理论变为现实。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歌诀记忆俄国十月革命的历程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主题1 关于十月革命的综合认识(1)一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2)四个变化: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①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④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3)四个特点①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9课学生用导学案
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历史组高三复习导学案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纲要求】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福利国家”建立、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
【命题热点】(1)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等可以跟现在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相联系。
(2)以救济、社会福利、解决就业等为切入口,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命题。
【复习重点】(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复习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法指导】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知识梳理】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2.理论:(1)开始出现:(2)进一步发展:(3)调整: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前一阶段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下,各国发展很快。
然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制的固有矛盾,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了“滞胀”状态。
“滞胀”是“”和“”的简称。
由于“滞涨”危机的出现,欧美各国相继进行了调整。
采取的措施为:,结果:发展出了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
4.评价:(1)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性;一定程度上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消极性:不能从根本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注意:第一,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
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
第二,“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
《Lesson 19》 导学案
《Lesson 19》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如_____、_____、_____等。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准确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3、培养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用法及记忆。
课文的理解和关键信息的提取。
2、难点对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输出。
三、知识链接回顾之前学过的与本课时相关的知识点,如_____、_____等,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学习过程1、预习检测单词拼写:给出一些重点单词,让学生根据音标或中文意思进行拼写。
短语填空:通过填空的形式,检测学生对重点短语的掌握程度。
2、课文学习快速阅读: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仔细阅读: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回答课文后的问题。
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子,并进行翻译和语法分析。
总结每段的段落大意。
3、语言点讲解讲解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包括其用法、搭配和例句。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如复杂的从句、特殊句式等,讲解其结构和用法。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你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知识。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课堂练习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主题或给定的话题,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短文。
6、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包括词汇、短语、句型和课文内容。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和难点,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_____的短文。
六、学习拓展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英语文章或书籍,观看英语电影或纪录片,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和视野。
以上导学案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十九课导学案
“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
──里程碑意义
交流汇报,并指导朗读相关句子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可多指名学生必要时教师可范读﹚
总结本文:“神舟六号”已经飞入太空了,我们由衷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同学们,炎黄子孙还有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的接力棒就交给你们了。
板书设计: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古人的奇妙想象
──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
──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
的发射勇于探索
──突破性进展锲而不舍
载人航天团结合作工程的实施默默奉献
──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
载人飞船发射
──巨大的成功
“神州六号
”载人飞船发射
──里程碑意义
(描述事实说明道理
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苏坊镇中心小学导学案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时间
主备人
代文娟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A、2005年10月12日B、2003年10月15日
C、1992年9月21日
一、认识人物,激趣导入。
1、出示人物名字: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说说他们都从事什么工作,有什么辉煌的表现。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它实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从古至今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
2、板书课题。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二、小组合作纠正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读一读。
19导学案样板(9学生版)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
2、知道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组成国,了解相关条约。
3、知道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预习】教材助读1 、“三国同盟”是由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三国组成,核心是2 、“三国协约”是由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三国组成,核心是国预习自测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根据课本内容,简要归纳''三国同盟” 和“三国协约”形成的过程。
小结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缔一国主导“三国同盟” 约结盟的狂潮拼盘是的“三国协约”2、在欧洲列强的角逐中______________ 成为当时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并成为欧洲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探究】质疑探究1、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根本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一、选择题1.资本主义国家的后起之秀徳国在大陆的主要竞争对手是()A.英、法B.俄、法C.英、意D.俄、意2.按其结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准确的一项是()①徳奥结盟②俄法结盟③英法结盟④【当堂训练】英俄结盟A.①®(§)④C. ®iB.②①®® D.③①®®3.不屑与其他国家结盟,并声称要实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的国家是()A.英国B.徳国C.法国D.俄国4.促使英国加入三国协约的原因中没有A.拥有盟友能够在战争中起到极大地作用B.此时世界和欧洲的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C.美国和徳国实力持续增强让英国感到不安D.英国奉行不结盟政策5.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来说,说明了()(2)上面这段材料反映了徳国将推行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A.英法俄和徳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B.俄奥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C.欧洲列强为了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D.欧洲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批阅等次:—时间:____________ 次数:【课后作业】一.阅读下列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819课导学
第18-19课内容标准:1.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
2.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
3.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学习重点:德莱塞、罗曼·罗兰、贝克特、毕加索及其代表作;爵士乐、好莱坞学习难点:对爵士乐的理解。
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一下知识点:(1)文学家德莱塞、罗曼·罗兰、贝克特的国别、成就(2)《格尔尼卡》的作者、创作目的、地位。
(3)爵士乐的起源、传播、影响。
(4)好莱坞的背景、地位、发展概况、影片类型。
(5)掌握“《格尔尼卡》”、“毕加索”、《记忆的永恒》等重要图片。
【知识梳理】(课前预习:15分钟独立完成)一、文学家或艺术家二、音乐和电影1、爵士乐:(1)形成:起源于 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
(2)影响: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和 的创作。
2、电影:(1)地位:19世纪末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电影已发展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2)好莱坞①地位: 电影的代名词,世界著名的电影“梦工厂”。
②发展:20世纪30年代,垄断了世界电影业;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跌入低谷;从 年代起,重新崛起。
③特点:以 为目的,创造出不同的类型片。
④片种:喜剧片、音乐歌舞片、西部片、警匪片、恐怖片、战争片、科幻片。
【巩固练习】1.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后蕴藏着一场危机。
美国作家德莱塞仿佛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出版了一本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 )A.《哈姆雷特》B.《美国的悲剧》 C .《神曲》 D .《战争与和平》2.瞿秋白曾在题为《美国的悲剧》一文中指出,他的“天才,像太白金星似的放射着无穷的光彩”,他是“描写美国生活得极伟大作家”。
他是( )A.罗曼·罗兰B.列夫·托尔斯泰C.德莱塞D.贝克特3.以不明主题而令人回味的文学作品是( ) 人物国籍 代表作或贡献 德莱塞美国 《 》,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罗曼·罗兰法国 《 》 贝克特法国 《 》,以不明确的主题令人回味 肖洛霍夫苏联 《 》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 《 》,影响了一代革命青年的成长 毕加索西班牙 《 》,为抗议 的暴行而作,是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 达利 西班牙 《 》,勾画了一个产生错觉的痛苦世界A.《等待戈多》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老人与海母亲》D.《战争与和平》4.以其高度的艺术性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是()A.《静静的顿河》B.《美国的悲剧》C.《母亲》D.《阿Q正传》5.汤姆随母亲去参观世界名画展,刚进展厅就看到了名画《格尔尼卡》,他马上对母亲说,这幅画的作者是世界著名画家()A.毕加索B.梵高C.拉斐尔D.米开朗基罗6.“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会经常关注悲欢激烈的事件,他从各个方面作出反映……”这段话反映了一位艺术家的崇高的人格,他创作的绘画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思想。
19课导学案Book1
1、认真读文,画 出这些词语;利用工 具书或结合上下文理 解。 2、品读课文,理 清文章的思路;从8 自然段中找出“神五 ”发射的历史意义。 3、小组探究,结 合文章内容理解重点 语句。体会航天人的 精神。 4、从文章的遣词 造句、布局谋篇方 面,归纳写作方法。
静 坂 小 学 导 学 案
环节
学
案
导
到达
总结 反思
案
交 流 展 示
1、6号展示词语。 2、1、6组交流展示 预习目标的2题。 2、4组交流展示 预习目标的第3题 (1)、(2)。 3、5组交流展示 预习目标的第3题 (3)和第4题。 3、认真完成预习, 精心研究展示方 案。
巩 固 拓 展
1、完成词语: 夜以继() ()薄西() ()清水() ()外慧() ()原逐鹿 ()死谁() ()疾眼() ()马加鞭 2、填空: (1)2003年10月15-16日,中国一名宇航员 乘坐 近地轨道,并安全返回。 (2)2005年10月12-17日,中国宇航员 和 乘 进入太空,历时 小时。 (3)中国将建立 的空间实验室。 3、链接阅读: 教材108页《炎黄飞天梦》。
习 案
过
程 导
温1、理解 ,积累词语: 瑰丽 尝试 火箭 捆绑 概括 魄力 协作 嫦娥奔月 积劳成疾 风华正茂 坚持不懈 2、理清文章思路: (1)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 的? (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 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理解句子: (1)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 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 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2)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 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3)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 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 实。 4、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故宫博物院学习目标1、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方位词的重要作用。
3、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按照空间顺序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方位词的重要作用。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按照空间顺序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学习流程给加点字注音:湛.蓝()肃.穆()修缮.()蟠.龙()鳌.头()2、解释下列词语:玲珑:布局:幽雅:悠扬:井然有序:4、在原文中画出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完成课后练习一。
5、故宫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故宫特征的语句。
6、选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太和殿的?第五段用数字“28”、“2380”是想说明什么?7、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8、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9、请你当导游:假设你带的旅游团从神武门进入故宫,你该怎么向他们介绍故宫?10、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1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指出其说明顺序,画出体现这种顺序的有关词语。
并说说选段依次介绍了哪些内容。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
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
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
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两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
正面建陵门,高十五米,宽二十四米,深八米,蓝玻璃单檐歇山顶。
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1)说明顺序:(2)体现这种说明顺序的词语有:(3)说明的内容:15 * 说“屏”学习目标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4、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学习流程课前准备查找有关屏的图片,如果你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可带到课堂上给大家欣赏。
识记重点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韶.光()伧.俗()休憩.()相称.()通读课文,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4、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并简要的把这三方面的内容写下来)5、查找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例: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6、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这样有什么好处?7、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将你喜欢的一句摘抄下来,并分析其作用。
例句:分析: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房四宝纸、墨、笔、砚是我国传统的文书工具。
由于它们在运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
而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则又是这“四宝”中的名品。
宣纸是唐代(公元618~907年)制造于安徽省泾县,曾被朝廷封为贡纸。
由于它历来集散于泾县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纸”。
宣纸蜚声海外由来已久。
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
英国的一个贵族,竟以70个基尼金的高价,在伦敦买下了一束用宣纸扎的花。
楮片(檀树皮)和稻草是宣纸的原料。
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百多道工序。
这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的宣纸,按厚度分单宣、夹宣、三层以至四层;就吸水性能分为“生宣”和“熟宣”。
“生宣”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工笔画则一般使用“熟宣”。
由于宣纸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优点,所以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是在烟灰中加胶调剂,而后置铁臼里捣研制成。
质量高的墨还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几种中药,有的还掺入黄金。
这样的墨研磨起来香气馥郁,书写后色泽乌艳,墨迹见水不化。
古时制的墨往往有“轻胶万杵”或“十万杵”的字样,意思是料精功到。
徽墨的制造始于唐末。
相传河北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庭珪避乱南徙,看到黄山附近的歙州松多质好,就定居在此制墨为生。
以歙州古松烧烟制成的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钻研技术,改进捣烟、和胶等方法,墨的质量具有“光泽如漆”“其坚如玉”的优点。
文房四宝中的笔,指的是毛笔。
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监筑长城时,偶然看到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将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
传说后来蒙恬曾在浙江吴兴县的善琏镇住过,当地人奉他为“笔祖”,在镇上修建了“蒙恬祠”,并开始制造湖笔。
湖笔是用上等山羊毛(羊毫)、山兔毛(紫毫)、黄鼠狼尾毛(狼毫)经过梳、结、装、择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用湖笔书写、绘画,落笔重压时有腰力,提笔离纸后笔头尖正成锥形,笔的周身圆浑饱满,挥毫泼墨,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端溪,据记载,问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
出现砚石的坑洞星罗棋布于端溪两岸的斧柯山上。
端砚的制作分采石、选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
用端砚磨的墨经久,还极耐冻。
传说晚唐时,端州梁举人赴京会试,时值隆冬,人家的砚台都结了冰,只有此公砚上的墨水不冻,于是中了进士,因而人们也称端砚为“神砚”。
(摘自《人民画报》)(1)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四宝”中的名品各有什么特点。
(2)体会本文的行文特点。
16 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科学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学习重难点(一) 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学会快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二)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学习流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竺可桢.( ) 萌.发()翩.然()孕.育()销声匿.迹()风雪载.途( ) 簌.簌( )草长莺.飞( ) 周而复.始( ) 衰.草连天( )2、了解作者3、思考下面问题,理清全文思路。
划分段落层次(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4、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体裁)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意义。
5、相关知识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6、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1、)本文按什么顺序说明?(2、)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7、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或作用。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叨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8、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9、细读第l段"立春过后……周而复始",品味语言的生动性。
10、质疑问难: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难要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请把它写下来。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什么是智力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像力。
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
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
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
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
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绉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
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1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12、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13、第二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14、第二段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6、本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
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17 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培养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难点进一步巩固说明方法知识,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探求科学的精神和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流程1、资料积累:(1)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做好参加“克隆利弊”为话题的辩论赛的准备。
(2)举出我们身边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各三种:23、重点研讨最后一段中“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的问题。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6、拓展阅读:扔掉可惜我的左手因事故彻底毁掉了。
本来早已死心塌地就这么着终此一生了,可是有一次身边传来了喜讯。
据云:有个医治伤残的最新式医院,可以将身体失掉的某一部分修复如初。
于是我便决定试一下。
医院是座洁白而干净的大厦。
院长是个有点神经质、面部苍白而消瘦的男子。
“只要把左手进行移植手术,就能修复得完好如初!不过,这要花费好大一笔费用呢!”“花多少钱都无所谓!拜托了……可是从哪儿弄到这一只手呢?是假肢,还是什么?”“别担心!当然是用您自已的手了!‘克隆’这玩意儿您知道吗?”所谓的“克隆”,是通过细胞增殖手段制造“复制人”的技术。
在人的基因中因为含有制造人类的信息,所以如将其培养,理论上,是可以制造出同一个人来的……“咦?这医院就是制造克隆人的?那就是说,从我这只手的切除部位可以重新长出一只新手出来!对吧?!”“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