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显者①旅宿邮亭②,时方溽暑③,帐内多蚊,驱之不出,因忆家居时堂宽似宇,簟④冷如冰,又有群姬⑤握扇而挥,不复知其为夏,何遽⑥困厄至此!因怀至乐,愈觉心烦,遂致终夕不寐。
一亭长露宿阶下,为众蚊所啮⑦,几至露筋,不得已而奔走庭中,俾⑧四体动而弗停,则啮人者无由厕足⑨;乃形则往来仆仆⑩,口则赞叹嚣嚣⑪,一似苦中有乐者。
显者不解,呼而讯之,谓:“汝之受困,什佰⑫于我,我以为苦,而汝以为乐,其故维⑬何?”亭长曰:“偶忆某年,为仇家所陷,身系狱中。
维时亦当暑月,狱卒防予私逸,每夜拘挛⑭手足,使不得动摇。
时蚊蚋之繁,倍于今夕,听其自啮,欲稍稍规避而不能,以视今夕之奔走不息,四体得以自如者,奚啻⑮仙凡人鬼之别乎!以昔较今,是以但见其乐,不知其苦。
”显者听之,不觉爽然自失。
(选文有删改)【注】①显者:富贵的人。
②邮亭;驿站。
③溽暑:盛夏。
④簟:枕席。
⑤姬:姬妾。
⑥何遽:怎么。
⑦啮:咬。
⑧俾:使。
⑨厕足:立足。
⑩仆仆:辛苦的样子。
⑪嚣嚣:大声叫喊。
⑫什佰:十倍百倍。
⑬维:由于,因为。
下文的“维”是语气词,不译。
⑭拘挛:捆住。
⑮奚啻:何止,岂但。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不得已而奔走庭中 庭:_______________②呼而讯之 讯:_______________③是以但见其乐 但: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驱之不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为众蚊所啮 不足为外人道也C.狱卒防予私逸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倍于今夕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怀至乐,愈觉心烦,遂致终夕不寐。
②听其自啮,欲稍稍规避而不能。
(4)选文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5)从选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
2017-2018学年(下)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一)游武夷记(节选)曹学佺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百里,抵万年宫,谒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履汉祀坛,即汉武帝时所谓“干鱼荐武夷①”者也。
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为大王;次而稍广,为幔亭。
按魏志②:“魏子骞为十三仙地主,筑升真观于峰顶,有天鉴池、摹鹤岩诸胜。
以始皇二年,架虹桥而宴曾孙③,奏‘人间可哀’之曲。
”今大王梯绝不可登,幔亭亦惟秋蝉咽衰草矣。
玉女兜鍪之下,数里,为一线天。
道经友定故城,虎为政,游人不敢深入。
两崖相阖者里许,中露天光仅一线。
有风洞,白玉蟾斩蛇于此,今祠之,而肃杀之气犹存云。
注释①干鱼荐武夷:汉武帝时,有人奏请祭祀各方神灵以拟出规格,其中有“祀武夷君用干鱼”说。
②魏志:《三国志》中《魏志》。
③曾孙:对乡人的称呼。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次.而稍广次:其次B.今大王梯.绝不可登梯:用梯子C.有天鉴池、摹鹤岩诸胜.胜:胜景D.白玉蟾斩蛇于此,今祠.之祠:祠堂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以:介词,表时间,在B.而肃杀之.气犹存云之:主谓之间,不译C.为.一线天为:是D.白玉蟾斩蛇于.此于:在3.翻译句子。
(4分)(1)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为大王。
(2)道经友定故城,虎为政,游人不敢深入。
4.作者引用《魏志》有什么作用?(4分)(二)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千金市骨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涓人:近侍之臣。
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③安事:怎么能够。
④期年:满一年。
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执策而临之________②才美不外见________③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________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________(2)下面句中划线“之”字的解释与其它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策之不以其道C.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D.死马且市之五百金(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4)请结合【甲】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
(5)请谈谈你如何评价【乙】文中涓人“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的做法。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罴说柳宗元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罴。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貙闻其鹿也,趋而至。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部编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 .. 。
部编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50 篇,含答案)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 木兰从军木兰者,古时一女子也。
少习骑射,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少习骑射()(2)市鞍马()(3)长而益精( )(4)木兰乃易男装()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4、木兰是古代的女英雄。
古往今来,其实像她这样不让须眉的女子还有很多。
你能再举一个这样 的人和事吗?1、(1)小时候 (2)买 (3)更加(4)换2、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3、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4、略。
二 好书之人有三病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
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
其一,博学多识,兀兀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用,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 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好书之人有三病( ) (2)徒为架上观美()(3)其于没世无闻,均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3、用简明的话概括“好书之人”中的“三病” (1) (2) (3)1、(1)毛病 (2)只是(3)一样2、至于真的懂书而又能喜好它,喜好它又能运用它,古人也以为是很难的,何况在今天呢!3、(1)追求虚名,把书作为装饰品,而不阅读学习。
(2)多方搜集,只图占有,却不研究探讨。
. . .....(3)终年苦读,也“博学多识”,但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一生没有什么建树。
部编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②响遏行云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谢求反。
译文: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义:②辄以水沃面音:义:③食不给音:义:④乃至被谗受贬音:义: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十五、阅读陶渊明《桃花源记》,完成1~4题。
(1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 )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 )如外人。
黄发( )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 )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 )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 )路,处处志( )之。
及( )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
未果,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处处志之/寻向所志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C.停数日,辞去/成礼而去D.既出,得其船/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把“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渔人进出桃花源是文章的线索,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一线贯穿,平铺直叙。
B.渔人从山上的小口进入桃花源以后,发现那里桃林美艳,土地平整,房屋整齐。
C.渔人后来“寻向所志”、“不复得路”使人觉得桃花源真真假假,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D.“皆叹惋”这细节描写,写出了桃源人忧叹自己和平安宁的生活被外人破坏了的情态。
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09.03.21【一】晏子之御晏子为齐相, 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 拥大盖, 策驷马②, 意气扬扬, 甚自得也。
既而归, 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 身相④齐国, 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 志念⑤深矣, 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 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 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 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 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
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 保持谦卑。
⑧对:回答。
[译文]: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 有一天出去。
车夫的妻子, 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
她丈夫替国相驾车, 坐在伞下, 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 趾高气昂, 很是神采气昂。
车夫回来后, 他妻子要求离婚, 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 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 身为齐相, 名闻各国。
今天, 我看他出门, 智谋深远, 态度谦虚。
现在看看你, 身高八尺, 却做人家的车夫, 可是看你的样子, 好像还觉得很满足, 我因此要求离婚。
”从此之后, 她丈夫处处收敛, 谦卑多了。
晏子觉得奇怪, 就问他怎么回事, 车夫据实相告, 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2)名显诸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 志念深矣, 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 简短精练, 含义深刻, 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 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 虽鲜明生动, 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 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 结合文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1)趾高气扬, 得意洋洋, 手舞足蹈, 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乙]郗公值永嘉①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乡人以公名德,传②共饴③之。
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甥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后并得存,同过江。
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注】①永嘉:晋怀帝年号。
②传:轮流。
③饴:同“饲”,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便要还家(2)郗公值永嘉丧乱2.加点词语解释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问所从来战则请从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C.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甥周翼二小儿往食及下船D.席苫于公灵床头行者休于树3.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文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了桃花源中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乡人“传共饴之”,是因为郗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一)文天祥至潮州文天祥至潮阳, 见张弘范①, 左右命之拜, 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崖山, 使为书招张世杰②。
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 乃教人叛父母, 可乎?”索之固, 乃书《过零丁洋》与之。
其末二句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范笑而置之。
崖山破, 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 “国亡, 丞相忠孝尽矣,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汪然出涕曰: “国亡不能救, 为人臣者死有余罪, 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
【注释】①张弘范: 元军将领。
②张世杰: 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1. 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与俱.入崖山________________ (2)使为.书招张世杰________________(3)其末二句云.________________3. 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 正确的一项是()。
A. (你)如果能够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B. (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事奉宋的态度来事奉我们皇上C. (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皇上D. (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4. “不拜”表现了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 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
因为张弘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文中的3处地方)【参考答案】1. 留取丹心照汗青。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陈遗至孝。
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②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③出征。
时遗已聚敛④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
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⑤而死者。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铛:锅。
②值:正好遇到,恰逢。
③即日:当天,当日。
④敛:积攒。
⑤馁:饥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陈遗至孝至:极,十分.(2)遗作郡主簿作:做,担任.(3)辄贮收焦饭辄:就.(4)遁入山泽入:进入.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锅巴)储存起来,回到家里后就给母亲。
(2)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唯独陈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做人要有孝心;要尊重老人的喜好;好人有好报。
附参考译文:(二)金山寺(并序)梅尧臣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
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阁,上上方③,历绝顶以问山阿④,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
一草一木,虽未萼⑤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
东小峰谓之鹘⑥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⑦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
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
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
吴客独来后,楚桡⑧归夕曛。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古文阅读】(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①。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②而二螯③,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①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②跪:蟹脚。
③螯:蟹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虽有至道道:________(2)然后能自反也反:________(3)学不可以已已:________(4)冰,水为之为:________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虽有嘉肴虽乘奔御风(《三峡》)B.而寒于水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C.蚓无爪牙之利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D.蟹六跪而二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3.选出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下列关于【甲】【乙】两篇文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开头从“嘉肴”谈起,用意不在于谈论“嘉肴”,而是为了用“嘉肴”类比“至道”,然后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 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文言文阅读: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
②质:做人质。
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
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诽谤C.愿王察之:观察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结束2.翻译句子: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4.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文言文阅读。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5.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⑵日月广明之道()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7.8.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王冕①者,诸暨②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③,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④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安阳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⑦。
(选自《宋学士文集》)【注释】①王冕(miǎn):明初著名画家、诗人。
②诸暨:地名。
③蹊:践踏。
④策,通“册”指书。
⑤恬:心神安适。
⑥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⑦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或牵牛来责蹊________ ②琅琅达旦 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3)选文主要写了王冕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高官农家畜一牛其子幼时日与牛嬉戏攀角捋尾皆不动。
牛或嗅儿顶、舐儿掌,儿亦不惧。
稍长,使之牧。
儿出即出,儿归即归,儿行即行,儿止即止,儿睡则卧于侧,有年矣,一日往牧,牛忽狂奔至家,头颈皆浴血,哮吼以角触门。
儿父出视,即掉头回旧路。
知必有变,尽力追之。
至野外,则儿已破颅死,又一人横卧道左,腹裂肠出,枣棍弃于地。
审视,乃三果庄盗牛者(三果庄,回民所聚,沧州盗薮也)。
始知儿为盗杀,牛又触盗死也。
是牛也有人心焉。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王敬臣,长洲人。
十九为诸生,受业与校。
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
老得瞀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
关保之变,挈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
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
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
而抑父被虏去,不知所之。
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
”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
②疽jū:毒疮。
③瞀mào眩:眼花头晕,迷糊。
④挈:带领。
⑤斫zhuó:砍。
⑥亟j í:急忙。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抑亟以身蔽母蔽:遮蔽,遮挡B.不知所之之:去、往C.或语之曰或:有人D.汝慎无往就死也就:完成(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其父被掳去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__(《塞翁失马》)B.其如土石何_________(《愚公移山》)C.其一犬坐于前___(《狼》)D.其真不知马也___(《马说》)(3)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必以分人___(《曹刿论战》)B.环滁皆山也___ (《醉翁亭记》)C.贤能为之用___ (《隆中对》)D.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劫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教学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以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班级姓名成绩(一)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致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阿谀④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注]①出亡:失国后流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做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阿谀:奉迎拍马。
⑤卒:终于。
1.解说以下加点词。
(4分)(1)私臣:(2)齐地方千里:...(3)吾知所以亡矣:(4)内外不闻吾过:...2.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3.简要剖析齐威王“战胜于朝廷”与宋昭公“卒得反国”的原由。
(4分)(二)汉明帝尊师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弟子数百人,上亲身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许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医生问疾者,不敢复搭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身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准,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走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2分)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3.读了本文,而后联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获取的启迪。
(2分)(三)范滂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
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
部编八下课外文言文阅读带答案
八下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好书之人有三病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
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
其一,博学多识,兀兀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用,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好书之人有三病.()(2)徒.为架上观美()(3)其于没世无闻,均.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3、用简明的话概括“好书之人”中的“三病”。
二、卖柴翁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
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上初登位,禁之。
至大赦,又明禁。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3)不取直.而归() (4)遂.殴宦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三、太宗有骏马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
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①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
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
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②。
部编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原文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2•术未尽也()3.先则恐逮于臣()4.夫诱道争远()二翻译1.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2. 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原文2■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注释:①管仲,隰(x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谜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 春往而冬反()2.迷惑失道()3.遂得水() 二翻译1.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2.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 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3■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5.IIIIIII I I II I1. J ()2. II II()3.()1. ()2. J J ()3. JJ!()J 1. 12. II IIJII ・ II II ・ II・HJ!"・"・・J!" II4.J JII . II1. ()2.()3.()4.()J 1.12. I II II I I I一,解释加点的词1•君遣之()2•而捐五百金()3•于是不能期年()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3. 而吾以捕蛇独存()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四翻译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2.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原文6■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 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注释:①发:启封.②恙:灾害,忧患.③说:通"悦",高兴.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2.不然()3.苟无岁()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_______________ ,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 形容原文7■齐欲伐魏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 无劳倦之苦③,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⑤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导读: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注释:①淳于髡(k 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 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③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④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⑤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天下之疾犬也()2.各死其处()3. 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4.谢将休士也()()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二翻译:IIJ II ,1. 2. 3.4.,1.,().21.3.3.J J JJ ・IIJII J,1. 2. , 3.,1. , 2. 3.,1.J.21. 2. 3. 1.2.1 " " 1・ J1. :" 11 23.."2.四,以讹传讹4■南辕北辙刚才我来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驾着车,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往楚国去,为什么要朝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车夫能干!"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一,1.想要2.何,什么3•良好4•越二, 1.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2.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三,南辕北辙行动和目的相反5千里之马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请让我去买马." 国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宦官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一, 1.派遣,差遣2.花费,此指白白费掉3.—年,周年二, 1用2认为3.因为4用来三,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四,1.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2.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6■赵威后问齐使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百姓怎么样国君怎么样"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威后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一,I.问候2.这样3.如果二,排比: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三,民本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四,舍本逐末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轻重倒置7■齐欲伐魏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 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 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一,l.快2分别3.怕,担心4.辞去谴散使(让)……休息5.独得,据有二, 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木兰从军木兰者,古时一女子也。
少习骑射,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少.习骑射()(2)市.鞍马()(3)长而益.精()(4)木兰乃易.男装()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4、木兰是古代的女英雄。
古往今来,其实像她这样不让须眉的女子还有很多。
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人和事吗?1、(1)小时候(2)买(3)更加(4)换2、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3、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4、略。
二好书之人有三病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
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
其一,博学多识,兀兀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用,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好书之人有三病.()(2)徒.为架上观美()(3)其于没世无闻,均.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3、用简明的话概括“好书之人”中的“三病”。
(1)(2)(3)1、(1)毛病(2)只是(3)一样2、至于真的懂书而又能喜好它,喜好它又能运用它,古人也以为是很难的,何况在今天呢!(3)终年苦读,也“博学多识”,但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一生没有什么建树。
三卖柴翁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
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上初登位,禁之。
至大赦,又明禁。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3)不取直.而归() (4)遂.殴宦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1、(1)给 (2)眼泪 (3)通“值”价值 (4)就2、A3、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
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四居安思危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于居安思危戒贪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必固.其根本()(2)德不厚而思国之理.()(3)戒.奢以俭()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3、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4、有人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世界也很和平了,不需要再谈什么居安思危了。
对这种说法你赞同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
1、(1)使……巩固(2)治好,安定(3)戒除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4、不赞同。
理由略。
五陈元方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1、“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
②方法,做法。
③效法,仿效。
④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3、下面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4、文中“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5、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1、③2、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3、A4、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5、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
六三人成虎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诽谤C、愿王察.之矣观察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结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1、C2、街市上没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有老虎了。
3、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七太宗有骏马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
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①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邪?”太宗意乃解②。
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无病而暴.死()(2)使公以.马杀人()(3)必轻.吾国()(4)公乃释.罪()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3、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1、(1)突然(2)因为(3)轻视,看不起(4)免去2、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3、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人,经皇后劝解才改变主意。
4、劝谏齐谏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八长者子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
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
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众人闻之,深信其语。
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
时长者子即便代处。
至洄洑旋流处,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
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
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语.众人言()(2)不能前进至于宝所.()(3)举.船商人没水而死()2、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读了这则故事,联系实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1、(1)告诉。
(2)地方或处所。
(3)权。
2、一位富家子弟熟背驾船方法,夸夸其谈,却没有实践经验。
一次入海采宝途中,船师猝死,由他驾船,结果船沉人亡。
3、答案示例:(1)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或:既要重知识,也要重能力。
(2)不盲从,不轻信。
或:听其言,观其行。
九李惠拷皮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同释.重担()(2)惠遣.争者出()(3)以杖击之.()(4)薪者乃.服而就罪()2、李惠对州纲纪(即州主簿)说出了断此案的办法,你知道是什么办法吗?3、从文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1、(1)认为(2)等到(3)原因(4)……的原因2、(1)捧着进献给厉王。
(2)和氏就抱着他的玉石在楚山之下大哭(3)眼泪流干就继续流着血3、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4、略。
十和氏璧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工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璞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其宝焉。
遂命曰:“和氏之璧。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王以.和为诳()(2)及.厉王薨,武王即位()(3)使人问其故.()(4)此吾所以..悲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奉而献之厉王。
(2)和乃抱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3)泣尽而继之以血。
3、卞和为什么大哭?(用原文句回答)4、自选角度,简要评价这件事。
1 、(1)通“悦”,高兴(2)①使命②出使(3)对 2、D3、哪里有舍弃主要的而问次要的问题呢?4、以民为本十一苟无民,何以有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注释】①赵威后:赵惠文王妻。
②书未发:国书没有打开。
③岁:年成。
④恙:忧患。
⑤苟:如果。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使者不说.:()(2)臣奉使使..威后:()()(3)不然.()2、下列句子与文中:“何以有民”句式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子何恃而往B、卖炭得钱何所营C、彼不我恩也D、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1、D2、(1)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
(2)就算国君赏赐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3、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启示略。
十二曾子辞邑曾子衣敝衣以耕。
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