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书法
汉代书法
西汉隶书石刻
西汉简牍帛书
2、东汉隶书
(1)碑刻:东汉的碑刻是汉代书法的基调,是代表书体,在 书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结体和用笔上可以概括 如下几点: ①取势横扁,左右舒展:隶书字形多为扁方横式,向两边伸 展,如同燕展双翅,左右对称,联翩起舞。 ②起笔蚕头,收笔燕尾:隶书横画的落笔,藏锋逆入,形状 如同蚕头;收笔带有挑势,形状似燕尾。捺的收笔,与横 的收笔相同,也带有燕尾和挑势。这样的收笔,就使笔势 显得舒展多姿。但一字之内如有两个以上的横画或捺笔, 其收笔就只有一个“燕尾”而不能重复,即所谓“燕不双 飞”。 ③笔增提顿,画变方折:隶书来自于篆书,篆书中的圆转 笔画,隶书则改为方折笔画,转折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或圆 或方的棱角,由篆书的线条化趋向于笔画化,在用笔上也 相应地出现了提笔和顿笔,因而有了篆书所不能有的粗细 轻重的变化。
四、汉代书法家
史书记载的汉代书法名家有: 曹喜、杜度、王次仲、崔瑗、崔寔、 张芝、蔡邕、师宜官、刘德昇、梁鹄。
曹喜(生卒不详),字仲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 北)人。章帝建初中(公元70年~83年)为秘书郎。能篆隶, 尤长于篆书。 杜度(生卒不详),原名操,字伯度,京兆杜陵(今陕 西西安市)人。章帝(公元75年~88年)时为齐相。擅长草 书。卫恒《四体书势》说他“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 文献记载,汉章帝特许他以草书来写奏章。崔瑗、崔寔父 子皆受其影响。与崔瑗合称为“崔杜”。张怀瓘《书断》 列其章草入“神品”。 崔瑗(公元78年~143年),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 人。曾任济北相。擅长草书和小篆。《书断》说其书“点 划之间,莫不调畅”,“章草入神,小篆入妙”。南齐王 僧虔《论书》说“崔瑗笔势甚快,而结字小疏”。书迹有 收入宋《淳化阁帖》中的《贤女帖》,已非真品。其子崔 寔,字子真,亦擅章草,有父风。
汉代隶书代表作品
清代:伊秉绶的隶书具有鲜明的个性,笔画平直,分布均匀, 四边充实,方严整饬,有强烈的装饰美术之意趣,没有晚期 汉隶的“蚕头燕尾”的习气。严格的中锋行笔,藏头护尾, 法度森然,其笔画粗细大致均等。圆润率直,分明是地道的 篆、籀笔意。结体左右平均匀称。他的隶书,善用浓墨,墨 色柔润,乌亮如漆,笔划光洁精到,此五言联,其笔力雄健, 中画沉厚挺拔。
东汉:《史晨碑》 两面刻,碑通高二百零七点五厘米,碑身 高一百七十三点五厘米,宽八十五厘米,厚二十二点五厘米, 无碑额。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 宁二年(169)三月。《史晨前后碑》为著名汉碑之一,碑字结 体方整,端庄典雅。笔势中敛,波挑左右开张,疏密有致, 行笔圆浑淳厚,有端庄肃穆的意度,其挑脚虽已流入汉末方 棱的风气,但仍有姿致而不板滞。
西汉:马王堆帛书是中国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帛书。, 字体有篆、隶之分。篆书的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 (前196)左 右,隶书的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其书风古朴、自然,笔墨 饱满流畅。用笔已规范化,波笔、挑笔形成了特色,字体富 于变化,错落有致而又气脉贯通。
• 东汉:《曹全碑》全称汉郃[hé]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 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曹全碑是汉 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 代书家推崇备至。此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书体 是用隶书写成。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 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 汉隶的成熟与风格。此碑碑石精细,碑身完整,实为汉碑、 汉隶之精品。也是目前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 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
东汉:《杨淮表记》刻于东汉熹平二年(173),全称“司 隶校尉杨淮从事下邳湘弼表记”,亦称“杨淮碑”。《杨淮 表记》书法雄古遒劲,笔势开张,用笔沉着扎实,结字参差 古拙。其章法,因石势而书,纵成列,横不成行,字态因字 立形,疏宕天成。如第六行“也”字,为此行末字,故形体 较大,第七行“过、此、追、述”四字,波笔舒展,极尽开 张之势。
书法的故事 纸张发明前,汉代用什么写字的
书法的故事纸张发明前,汉代用什么写字的?书法的故事西汉的竹木简、帛书由篆书向隶书的过渡竹木简特点及代表作西汉流沙坠简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主要用竹、木或帛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
竹木简是指西汉时期人们写在竹片、木板上的墨迹文字,狭长的竹片、木片叫做“简”。
如1949 年前出土的流散国外的《流沙坠简》、1972 年至1976 年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的《居延汉简》等。
这些竹木简牍书法直接继承了秦隶的传统,写得浑厚质朴,而又仪态万千,既有篆书圆融流动的笔意,也有“八分”(隶书)的波磔与行草书的连笔,结体呈横势扁方,也可以看到楷书的源头。
西汉居延汉简西汉居延汉简帛书特点及代表作西汉居延汉简局部帛书是指写在帛上的墨迹。
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是良好的书写材料。
1942 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楚帛书,又称“楚缯书”,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帛书。
1973 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帛书。
帛书原藏在一个长方形漆奁里,多数折叠成长方形,有的卷在作轴的木板上。
帛书上不仅有墨书文字,有的还有彩绘的图画。
马王堆帛书经拼缀复原,共28件,12 万余言,洋洋大观,大致可分六大类:1. 六艺类,有《周易》《表服图》《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等;2. 诸子类,有《老子》(甲本)、《黄帝书》《老子》(乙本)、《九主图》等;3. 刑法类,有《刑德》甲、乙、丙三种;4. 数术类,有《五星占》《天文气象占》《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神图》《筑城图》《园寝图》《相马经》等;5. 方技类,有《五十二病方》《胎产书》《养生方》《杂疗方》《导引图》等;6. 地图类,有《长沙国南部图》《驻军图》等。
如果编纂排列上架,堪称一座南方图书宝库,现代人见后无不惊叹倾服。
西汉居延汉简局部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评析说,从书法艺术上看,《老子》甲本、《老子》乙本最有代表性。
《老子》甲本,字形大小参差有致,结字或长或扁,舒展自如,纵有行而不呆板,横无列而不紊乱,疏朗灵活,气韵连贯,古隶从一开始就孕育着草隶的胎息,因为篆变隶就是沿着“草化”、“简化”,更加抽象化的轨道前进的。
浅论西汉时期的隶书
浅论西汉时期的隶书作者:冯敢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12期摘要:隶书,亦称汉隶,是在篆书的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起源于秦朝,在东汉发展到顶峰,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通过对西汉书法史的学习,发现西汉早期隶书碑刻无波磔笔意,到西汉晚期隶书碑刻中才稍有隶书笔意。
而早于这个时期碑刻的帛书简书墨迹中波磔笔意非常明显,甚至刻意强调波磔笔画。
提到隶书,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东汉成熟隶书的经典碑刻,如大家所熟悉的《张迁碑》、《乙瑛碑》。
而提到西汉隶书的整体特征,大家的印象或多或少有些陌生了。
这个时期的书写载体有刻石、竹简、帛书,本文以这些书写载体为线索,从帛书《老子乙本》(公元前194年—180年)、简书《元康四年简》(公元前62年)和《鲁孝王五凤二年刻石》(公元前56年)、《莱子侯刻石》(公元16年)等墨迹石刻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考察研究,进一步了解西汉碑刻与简牍墨迹的发展状况,展示给读者西汉时期隶书的整体特征。
关键词:西汉;简牍;碑刻;隶书;帛书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6-0078-03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录“……秦烧经书,涤荡旧典。
大发吏卒,兴役戌,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取约易。
”①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
从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看,隶书作为篆书的草体,在战国时期已经逐渐萌芽,而在秦王嬴政统治的时期发展迅猛。
反映这一进程的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的秦系简牍墨迹。
一、汉简中的隶书西汉时期出土的数万枚简书,能反映当时的书体发展演变的情况,而在这众多的简牍当中,隶书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下面将对这一时期的简书做简要的分析。
《青川木牍》,1980年在四川青川县郝家坪战国楚墓出土。
毛笔书写,书于战国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
这是一件能反映战国中晚期民间书体开始由篆向隶书演变过渡的墨迹,是有关隶书的最早的记载。
书法的发展史演变过程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 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倡导书法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
明中至清——抒情扬理
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 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 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欣赏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感谢欣赏
一、隶书始创于秦朝,由篆书发展而来。有秦隶、汉隶。汉隶在 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
二、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三、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四、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 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
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秦汉以前的书法中的真迹,一般只有在简、 帛、盟书中才能见到。
二、东汉
汉代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 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 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 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 “后汉以来,碑碣云起,” 是汉隶成熟的标记。
隋唐五代——求规隆法隋朝书法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 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
书法
书法演变过程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 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 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中国书法一直散 发着东方艺术之美,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
放异采。
一、商至西汉
汉代篆书十大名碑
汉代篆书十大名碑
汉代篆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留下了许多著名的篆刻作品。
下面列举了汉代篆书中的十大名碑:
1.《双鱼璧》:该碑是汉代篆书中的代表作之一,其“双鱼”图案被认为是汉代篆刻艺术中最为著名的图案之一。
2.《青铜山东诸公墓志》:该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墓志铭之一,保存完好,篆书精湛。
3.《西汉嘉德碑》:该碑是汉代篆书中最重要的碑刻之一,记录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成就。
4.《武功县地志》:该碑是汉代篆书中的代表作之一,其篆书风格刚健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5.《古柏堂碑》:该碑是汉代篆书中的代表作之一,其篆书书法简练,笔画清晰,是汉代篆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6.《庾信碑》:该碑是汉代篆书中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庾信的生平和政治成就。
7.《邓郎中墓志》:该碑是中国篆刻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篆刻的七绝”,篆书书法工整、流畅。
8.《龟山汉简》:该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篆刻作品之一,篆书风格古朴典雅,有独特的韵味。
9.《东汉长信宫碑》:该碑是东汉时期的一件重要文物,其篆书书法工整、刚健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0.《汉武帝御制阳山刻石记》:该碑是中国篆刻史上的经典之
作,记录了汉武帝南巡的历程和政治成就,篆书书法简练、精湛。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的简介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的简介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可简单归纳为: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草书、行书(汉)→楷书(魏晋)中国书法发展史详细介绍如下:1、先秦书法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2、秦代书法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3、汉代书法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棍牢调真书、行书,至汉末,中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
4、魏晋书法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
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
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
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
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
5、南北朝书法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此时书法以魏碑最胜。
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
6、唐代书法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6、五代书法分裂混乱的局面持续五十四年,其间兵戈迭起。
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向。
7、宋代书法从公元960年至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
8、元代书法纵观元代书法,其成就大者还在真行草书方面。
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
这种以真、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
9、明代书法明代象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大盛的一代。
法帖传刻十分活跃。
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
10、清代书法是书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中兴期,上与大唐时代遥相呼应。
书法的演变历史
书法的演变历史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春秋战国—石鼓文、秦朝—小篆、汉朝—隶书、三国—楷书、两晋—行书、隋唐五代—楷书、宋朝—行书、元朝—楷书。
我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演变至今的。
1.甲骨文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甲骨文有图画性和象征性,笔画以直为主,两端尖细中部略粗,章法纵有列,横无行,结构以纵向为主,运用对称等来求得形体的稳定美观。
2.金文金文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钟鼎文。
殷商后期到战国是我国青铜器铭文的盛行时期,西周达到鼎盛时期。
3.篆书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3.1大篆广义的大篆包括金文、籀文、秦统一前的六国文字等。
狭义的大篆遗存石刻石鼓文,流传至今最早的石刻文字,为石刻之祖。
从书法的要素上看,无论是线条、结构、章法,还是空间,都工整,有小篆风度。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是大篆文字的尾声。
3.2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的政策,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国文字,创造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就是小篆,又称“秦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大篆”的特点有着古象形文字的特点,粗犷。
“小篆”的特点是笔画粗细均匀,圆转流畅。
结构平衡,体正势圆,字形修长,大小相同。
4.隶书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宽扁,横长竖短,隶书的产生标志着汉字进入今文字时代。
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
4.1秦隶秦隶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整理,去繁就简,字圆方,笔划改曲为直。
改连笔断笔,便于书写。
书法发展史汉代简牍帛书
简可以看出,居延汉简彻底洗尽篆意、泯除篆书不规则的空间构造,开场呈现出方扁峻折隶意的整饬化,这说明隶书空间构造的 完型已是指日可待。
第十七页,共36页。
诏书二字令人个汉隶时代的“绝 唱〞,远远超过了我们的 想象力。
居延少字数签
第十八页,共36页。
西汉汉简 小结
从严格意义上讲,西汉简帛书还够不上成熟的汉隶,而只是处于隶变过程中的不定型隶书形态。 从西汉隶书的开展来看,简帛书实际分化为两条演进线索:一为隶书的正化,一为隶书的草化。前一条演进线索在东汉早期简册趋
内容极其丰富,对研究汉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法律、民族、宗教以及社会生活状况等,发挥着补史、证史 和史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第十一页,共36页。
居延汉简的书风特点
为日常功用的书写,加之书手文化程度较低,因此书风粗暴朴实、不受拘谨。大部分文字形态变化很大,自由奔放,无造作之感。 有的假设篆假设草,浑然一体;有的波磔奇古,形意俱足;有的敦厚朴茂,风韵飘逸,形成了汉代书法艺术绮丽多姿的景象。
无论从实物资料看,还是从文字演变规律看,章草的产生都是在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因为成熟的隶书产生于西 汉早中期,规整的隶书出现于东汉中晚期。根据草化先于规整化的根本规律看,章草的出现也应该是在西汉末至 东汉早期之间。
第二十四页,共36页。
3 新莽、东汉代表作品 西汉时期的居延汉简-丞相御史令牍; 新莽时期的始建国木牍 东汉武威仪礼简 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写成的居延误死马驹册 东汉早期的武威医药木牍 东汉居延永元7年〔95年〕兵器簿
书法理论总结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石鼓文特点:是大篆的典型,沿西周金文风格向前发展,他端庄浑厚,笔画粗细均匀,结体严谨,质朴,可以隐约看出他是在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对小篆影响, 显而易见的。
4、小篆:秦统一后,李斯统一文字,世称“小篆”
秦李斯的小篆,因为笔画纤细有力,线条浑圆,又被称为“玉箸篆”。与大篆相比,其笔画匀称规范,字形结构较稳定,严谨统一。
西汉最早石刻《群臣上?刻石》字为篆书,但文字有隶书意味,结体于圆劲中见奇放,有高古之气。
西汉最著名《鲁孝王五凤二年刻石》古隶点画烂漫,浑厚天成。线质完全不同于简 牍帛书墨镜的圆润光滑。
简帛墨迹:西汉早期:《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阜阳汉简》《银雀山竹简》
西汉早期的隶书,盛承秦隶之风格,其结体与用笔略具篆书体貌,笔画还没有明显的波澜变化,而且兼用侧锋、露锋,字体更见扁向,略带有波挑的笔画,竖画多被缩短,偶然有较夸张的长竖出现,也略带弧形斜势,给人一种自由飞动雄健的美感。
1 汉代书法艺术代表碑刻及其特点:
[1]摩崖:刻在山崖、天然石上的文字。
代表作:《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杨淮表记》
[2]石经:把《周易》《论语》等经书刻在碑上,用隶书刻就。
代表作:《熹平石经》
[3]碑刻:
代表作:汉碑“三杰”《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张骞迁碑》
东汉隶书。此碑为并刻于一石的两碑。又称《史晨前、后碑》方朔评之谓“书法则肃括宏深,沈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 正宗也。”碑文几及千字,气象和穆,笔意遒炼,笔法古朴厚实,为著名汉碑之一。康有为 评此碑为虚和类,是在分隶书体汉碑中具有清秀俊雅风格,笔法至二、三分笔,折笔趋圆, 柔和蕴润,为后世效法之楷则。此碑拓本甚多,仅明初至清中叶就不下百余本,可见称其为 汉碑逸品之语焉不过。 汉碑以称古意为先。此碑古厚于分隶,如此自然含蓄蕴藉,须“法”、 “意”双璧。近代书 法评论家杨守敬在《平碑记》中对此碑的评语说:“若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不 可及,此种是也。”后世临碑者,多以此碑字数多,规矩端肃,是汉隶中最为杰作之一,视 为学写隶书的入门范本。 《石门颂》此摩崖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 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 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杨守敬《平碑记》说:“其行笔真如 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对后来的书法艺 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 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 学也。”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封面“辞海”二字,就取自于《石门 颂》。 乙瑛《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或《孔和碑》《分隶偶存》称“字特 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近人郑簠每喜临之。”碑文为秦牍式,气度高古 典重,字亦刚健有风韵,为汉碑之名品。尽管从艺术创作的要求看,《乙瑛碑》 这样的作品显得过于工整和拘谨,但初学者由此入手,对于掌握隶书的结构、用 笔技巧是比较合适和方便的, 故人们普遍认为 《乙瑛碑》 “汉隶之最可师法者” 是 清 康有为:建初以后,变为波磔,篆、隶迥分。于是《衡方》、《乙瑛》等碑, 体扁已极,波磔分背,隶体成矣。(《广艺舟双楫》) 清 康有为:至于隶法,体气益多:虚和则有《乙瑛》、《史晨》。(《广 艺舟双楫》) 。 张迁《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 书体意在篆隶之间又能有意曲屈,似汉印之缪篆。12字分两行而无列,布局紧 密大小错落,浑然一体,或挪让、或盘曲、或长短、刚健有力,实为额中之妙品。 此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词旨淳古,隶书朴茂,字体方整 中多变化、朴厚中见媚劲,蚕不并头,雁不双设,外方内圆,内捩外拓,是雕刻、 书法艺术的珍品。 最早著录此碑的是明都穆《金薤琳琅》。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疑其为 后为摹刻。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刻碑书风朴茂端直,非汉人不能为,再加上自然 剥落的痕迹,更非人为,碑为原刻。1973年出土的《鲜于璜碑》与此碑风格 相近,而《鲜于璜碑》早《张迁碑》21年,二者均为汉隶中方笔之典型。 2、汉代书法理论: 最先提出书法理论的是东西汉之交的杨雄,在《问神》中指出“书,心画也” 。 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草书势》东汉崔瑗。代表作还有《篆势》 。 第一位书法理论家:东汉蔡邕。 代表作: 《笔赋》《笔论》《篆势》《九势》 、 、 、 名句: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姿性,然后书之。 第一部书法批评: 《非草书》东汉赵壹。 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 〉东汉许慎 3 、 汉代 书 法家 :张 芝“ 草 圣 ”代 表作 : 章草《 秋 凉 平善 帖》 今 草《冠 军 帖》 〈二月八 日帖》 杜度、崔瑗等擅章草。 草书地位:[1] 在当时士大夫文人中间,形成了一股摹写草书的风气。 [2] 使 张 芝 以 及 后 来 的 追 随 者 , 形 成 了 一 个 传 世 的 今 草 书 派 , 草 书作为一种古代纯粹艺术形式,从此开始正真出现在书法艺术中了。 二、魏晋南北朝: 1 魏: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书体。 书法家:钟繇“正书之祖”又称“钟元常”“钟太傅” 、 代表作品: 《贺捷表》《宣示表》, 、 、《荐季直表》《墓田丙舍帖》 、 碑刻: 《天发神谶碑》《上尊号碑》《三体石经》 、 、 (古文、小篆、汉隶) 2 行书的昌盛 [1]西晋代表书家: 索靖;善草, 作品: 《七月帖》《出师颂》《急就章》《月仪帖》等 、 、 、 卫瓘:善行、草。卫觊之子,卫恒之父 作品:《顿首州民帖》 , 。 [2]东晋书家: 四大世族:王、谢、郄、庾 王:王导、王廙、王羲之、王献之。 谢:谢尚、谢安、谢万等 郗:郗鉴、郗愔、郗昙等 庾:庾翼、庾亮灯 卫:卫恒、卫铄(卫夫人)等 ▲《三希堂法帖》 (乾隆翻刻) 三希堂:晋 王珣《伯远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 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 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 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 博采众长, 草书师法张芝, 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 备成一家”, 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及成就: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 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 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 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 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 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 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法书 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 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 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书法的影响: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 其子玄之, 善草书; 凝之, 工草隶; 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 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 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 法传递不息。 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 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 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
01历代书法理论两汉书法理论张子林书法编辑蔡邕笔论和九势汉朝汉代西汉东汉
01历代书法理论两汉书法理论张⼦林书法编辑蔡邕笔论和九势汉朝汉代西汉东汉蔡邕《笔论》和《九势》东汉⽂学家、书法家。
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
初为司徒桥⽞属官,出补平河长。
灵帝时召任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
后因弹劫宦官,遭诬陷,流放朔⽅。
遇赦后,不敢归⾥,亡命江湖⼗余载。
献帝时,董卓专权,强令邕⼈都为侍御史,拜左中郎将。
迁都长安后,封⾼阳乡候。
董卓遭诛后,他亦被捕,死于狱中。
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也称他“蔡中郎”。
蔡邕少时师事太傅胡⼴,博学多识。
通经史,喜好数术、天⽂,妙操⾳律,善⿎琴、绘画,擅长辞章,精⼯篆⾪,尤以⾪书著称。
他善于总结前⼈⽤笔经验,融会贯通,并形成⾃⼰的风格。
其书结构严整,点画俯仰,变化⾃如,有“体法百变,穷灵尽炒,独步古今”之誉(唐张怀瓘《书断》)南朝梁武帝亦称其书“⾻⽓洞达,爽爽有神⼒”(《古今书⼈优劣评》)。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字。
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奏请正定这些经⽂。
诏允后,邕亲⾃书丹于碑,命⼯镌刻,⽴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经》,亦称《熹平⽯经》。
(见下图) 太学旧址在今洛阳市,碑⽴太学门前。
据说⽯经⽴后,每天观看及摹写⼈坐的车,有100O多辆。
相传⼜曾于鸿都门,见⼯匠⽤扫⽩粉的帚在墙上写字,受到启发,归⽽创“飞⽩书”。
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似⽤枯笔写成,为⼀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书时说“飞⽩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蔡邕不仅是东汉的⼤书法家,⽽且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成者。
传世书论有《篆势》、《笔赋》、《笔论》、《九势》等,尤其是《笔论》和《九势》,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笔论》开篇就提出“书者,散也”的著名论断,论述了书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质,以及书家创作时应有的精神状态。
随后则论及书法作品应取法、表现⼤⾃然中各种⽣动、美好的物象,强调书法艺术应讲求形象美。
汉代书法
第二章汉代书法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历时400多年,包括三个时期: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刘玄又于公元23年——公元25年为帝)、新莽(公元8年——公元23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在中国书法史上,汉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长达400多年的历史时期里,书法和书法相关的诸多方面都得了发展。
包括:一、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诸体都取得新的发展成就,尤其隶书的发展最为显著。
汉代草书是当时发展比较成熟的另一种书体。
楷书、行书开始萌生。
二、书法与仕途挂钩,促使人们对书法的重视,同时对这个时期书法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汉代的书法教育包括以鸿都门学为代表的专业高等教育及家学庭训式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
三、伴随两汉书法的繁荣发展,两汉的书法家队伍得到壮大。
这些书法家有些名留青史,更多的是无名写手,他们有的专精一种书体,有的擅长几种书体。
书法家之间,有的互相学习,有的还形成群体流派。
如以张芝为首的西州草书流派,一直延续到西晋,影响久远。
四、由于书写的需要,书法用具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和创新,首先是纸的发明和应用,西汉前期纸开始出现并用于书写,到东汉中期蔡伦创用“蔡侯纸”,末期左伯研制“左伯纸”。
笔、墨的制作在汉代也得到很好的发展,最负盛名的有张芝的笔和韦诞的墨。
五、汉末理论家们的思考,也成为保留至今的最早的书论著作,在书论史上影响深远等。
第一节两汉篆书汉初承秦制,小篆在某些庄重的场合仍是比较重要的应用文字。
在汉代的各种书体中篆书装饰性最强,所以篆书多使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和器物上。
具体如下:碑刻和碑额。
西汉的篆书石刻形制简单,数量较多,但都不称“碑”,并且大多书写比较草率,比较规整的小篆刻石有:《鲁北陛石题字》、《况其卿坟坛刻石》、《上谷府卿坟坛刻石》、《群臣上寿刻石》、《霍去病墓刻石》等。
东汉以后,随着碑刻的兴盛,篆书碑刻出现新的状况,一方面,碑文正文用篆书刻写的碑刻数量非常少,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小篆的主体地位在这时已经被隶书取代,代表书迹有:《袁安碑》、《袁敞碑》,用笔浑厚,体势较宽。
西汉简牍隶书的特点
西汉简牍隶书的特点
1. 西汉简牍隶书那可是非常有特点的呀!你看它的笔画,那简直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舞,生动极了!就好比“马”字,那一笔一画多有动感啊!谁说古老的东西就一定死板呢?
2. 还有啊,它的结构特别有意思!那丰富多样的结构就像是我们搭积木一样,充满了变化和惊喜!比如说“家”字,摆布得多么巧妙呀!这难道不是一种艺术的魅力吗?
3. 西汉简牍隶书的韵味啊,那可真是独一无二!感觉就像是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呀!像“天”字,多有韵味在其中啊!这是之后的字体能轻易比的吗?
4. 它的形态也很独特呀!有的扁扁的,有的长长的,就跟我们人一样,各有各的姿态呢!比如“日”字的形态,多有意思!这多让人着迷啊!
5. 西汉简牍隶书的表现力也是超强的哟!好像每一笔都在诉说着故事,真是神奇呀!像“人”字,是不是感觉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呢?这怎能不让人爱呀!
6. 再说它的神采,哇,那可真是活灵活现呢!简直就像是赋予了文字灵魂一般!以“木”字为例,多有神采呀!难道你不想去深入了解它吗?
7. 西汉简牍隶书真的是太有特色啦!它独特的魅力简直让人为之倾倒呀!就如同璀璨的星星在书法的天空中闪耀!比如“水”字,那美感难以言喻啊!大家一定要好好感受它的奇妙之处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西汉简牍隶书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和欣赏。
书法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书法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
其中,“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一、书法的涵义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
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
二、书法的起源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
”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
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类文字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非现人能识别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绍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
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 半坡彩陶,出现图案和简单的刻划符号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
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
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
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
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
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
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三、演变的历程书法的演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
中国书法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
中国书法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中国书法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一、先秦书法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
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
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 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
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
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1)殷甲骨文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
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
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图为《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
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2)西周大盂鼎铭文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 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
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西汉书法介绍
西汉书法介绍西汉初年,在书法上仍沿袭秦代的传统,严肃庄重的宫廷器物铭文仍是沿用整饬规矩的小篆书体。
西汉书法家吸取了秦代官定典范书体如《泰山刻石》、《阳陵虎符》等铭文结构谨严的优点,以及秦代隶书中笔道方折易刻易写的长处,综合为一种崭新的书体,称为汉篆。
下面是。
西汉书法概述西汉初年,在书法上仍沿袭秦代的传统,严肃庄重的宫廷器物铭文仍是沿用整饬规矩的小篆书体。
西汉书法家吸取了秦代官定典范书体如《泰山刻石》、《阳陵虎符》等铭文结构谨严的优点,以及秦代隶书中笔道方折易刻易写的长处,综合为一种崭新的书体,称为汉篆。
其整齐规矩胜于秦代诏版。
汉篆作品主要见于金文和某些石刻。
如神爵四年的《成山宫渠斜》、初元三年的《上林豫章观铜鉴》、嵩山启母庙、太室、少室三石阙。
同时汉代是书法蓬勃发展的时代,隶书获得了大发展,西汉时隶书已成为官方文书通用的书体。
西汉早期的隶书仍受秦隶的影响,显得古拙,被称为古隶,直到西汉晚期才完成转变,发展为带波挑、波磔、结体呈横势扁方的今隶,也称汉隶。
西汉书法:金文西汉金文书法继承秦代金文的传统,又有一定的发展。
西汉金文有的是秦代官方正统小篆书体风格的忠实继承者。
如神爵四年的《成山宫渠斜》、初元三年的《上林豫章观铜鉴》、陕西三桥出土的周博造《上林铜鉴》等铭文,体方笔圆,行款整齐,均法度森严,极为精美,可与《阳陵虎符》铭文相媲美。
而另一些金文作品则篆、隶混用,笔道方折。
如天汉四年的《南宫钟》、阳朔元年的《上林铜鉴》、阳朔四年的《上林铜鉴》、永始三年的《永始高镫》等铭文,其中多数字仍依篆法,少数字如重、年、造、天等已纯然是隶书,具有波挑的笔道。
另外,还有一些出自下层隶民之手的金文作品,如《谷口鼎》铭文潦草、稚拙,为草隶。
这样的字体在西汉简牍文书中比比皆是。
西汉最为精美的金文作品是新莽时期的货布文字、量器铭文。
王莽在文字上也极力复古,以秦文字为效法模式,使用小篆。
如《新嘉量》铭文,书体虽为小篆,但已有汉篆笔道方折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元前26 西元前32-7 西元5 西元7
草 隸 ( 章 草 雛 形 )
• 秦書八體 • 是指秦代通行的八種書體。
• 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 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 曰隸書。”
尚方鏡:1952年西安市出土,直徑16.3釐米。圓
鈕,四葉紋鈕座,座外方框內排列十二地支銘,內 區分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鳥、獸、羽人 等。外區自內向外依次為一圈銘文帶,一圈三角鋸 齒紋,一圈流雲紋。 釋文:尚方禦鏡大毋傷,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鳥玄 武順陰陽,子孫備具居中央,長保二親樂富昌。
霍去病墓石刻字: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篆、隸書各一。1957年 岀土於陜西興平縣茂陵霍去病墓前,現仍存列於 墓前。 釋文:左司空;平原樂陵宿伯牙霍巨孟。
成年為 冊城武 ,陽帝 然十后 後一元 再年二 書”年 寫紀視 於年日 上文簡 。字。 。其 簡上 是殘 用存 細有 絲“ 繩天 編漢 聯二
冊為 ,武 然帝 後后 再元 書二 寫年 於視 上日 。簡 。 簡 是 用 細 絲 繩 編 聯 成
西元前171 西元前165 西元前158 西元前157以前
文帝九年 文帝十五年 後元六年 後元七年
西元前149 西元前156-141
景帝中元元年 景帝時
刻《魯北陛石題字》。 魯恭王壞孔子宅,發現用戰國晚期文字抄寫 之《禮記》、《尚書》、《論語》、《孝經》 等古書,其字被稱之為“古文”。孔安國以 今文正讀之,此即“隸古定”。
西元前68 西元前56 西元前52
宣帝地節二年 五鳳二年 甘露二年
西元前86-50
昭帝始元元年宣帝甘露四年
定縣漢簡抄寫完成,其字已近成熟之“八分”隸 書。
西漢晚期
西元前46 西元前48-33 元帝初元三年 初元元年-竟甯 元年 成帝河平三年 成帝時 平帝元始五年 孺子嬰居攝二 年 刻《上林共府銅升銘》。 傳史遊作《急就章》,此為以草書作字書之始。 因卷首以“急就奇觚與眾異”起句,故名。 元帝 善史書。 刻《麃(biao)孝禹刻石》、《東安漢裡刻石》。 《武威儀禮簡》抄寫完成。 《武威王杖詔令冊》寫定。 詔令說字未央廷中,揚雄采以作《訓纂篇》,凡 五千三百四十字。 刻《居攝兩墳壇刻石》。 大司空甄豐改定古文。時有六書:古文、奇字、 篆書(秦小篆)、佐書(隸書)、繆篆、 鳥蟲書。 意在復古,不蹈秦制。古文書法由此逐漸流行。
春秋事語:
1973年出土於馬王堆漢墓。以隸 書形式寫在半幅的帛書上。前部損缺 比較嚴重,後部比較完整。據書法由 篆變隸,書中不避邦字諱,抄寫的年 代當在漢初甚或更早。 現存16章,97行,約2000余字, 原無篇題。每章各記一事,不相聯貫, 既不分國別,也沒有紀年,如魯隱公 被弑、齊使公子彭生殺魯桓公、魯公 子慶父弑君、宋襄公泓水之戰、子贛 見太宰、秦殺大夫繞朝等。 所記史事,上起魯隱公被殺,下 迄三家滅智氏,記事年代相當於《左 傳》。記事與文筆與《左傳》略有不 同,記事比較簡略,重在記言。史實 有的與《左傳》相合,但議論不同, 有的為《左傳》所未載。
銀雀山漢簡: 1972年發掘出土於山東臨沂銀雀山兩座漢墓中。簡文書體為早期隸書,寫於西
元前140~前118年(西漢文景時期至武帝初期)。銀雀山漢墓竹簡共計有完整簡、殘簡4942簡, 此外還有數千殘片。其內容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劉韜》、《尉繚子》、《晏 子》、《守法守令十三篇》、《元光元年曆譜》等先秦古籍及古佚書。這些古籍均為西漢時手 書,是較早的寫本。對於研究中國歷史、哲學、古代兵法、曆法、古文字學、簡冊制度和書法 藝術等方面,都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漢武帝末年,魯恭王拆除孔 子住宅,又發現一部《尚 書》,這是《尚書》的第三 個本子,之前已有孔子百篇 《尚書》及伏生口述《尚書》 兩個版本。這部《尚書》是 用古代文字寫的,所以叫做 《古文尚書》,後來被孔子 後裔孔安國得到了,因為當 時人已不能識讀古文,便根 據漢初伏生傳流的《尚書》 來考定新出書,把這部《古 文尚書》依照古文字的形狀 寫成隸書,所以又稱“隸古 定本”。發展到現代人們又 把用當代人的筆法書寫古文 字字形稱作“隸定”。
西漢天水放馬灘紙地圖:最大殘長8釐米,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5號漢墓出土,
甘肅省博物館藏,此地圖用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紙。紙面平整、光滑、結構緊密, 表面有細纖維渣,可見造紙技術比較原始。其原料為大麻,是西漢早期麻紙。紙上 用墨線繪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紙繪地圖。
魯北陛石題字:
上刻“魯六年九月所造北陛”,計九字,篆書。西漢景帝劉啟曾封其子 劉余于魯,是為魯恭王,魯六年應為西元前149年。刻石為扁長方形,長 92釐米,高21釐米,厚42釐米,三面刻線紋及壁紋。從內容看,此刻石 應為漢代記載魯故宮內建築年代的刻石。
群臣上醻刻石:
長約130釐米,寬約25釐米,篆書一 行十五字,釋文曰“趙廿二年八月 丙寅群臣上醻此石北”,原石在今 河北省永年縣西吳莊村北朱山之巔。 其中,醻與酬同義,長時間飲酒的 意思。此石刻文字記錄的是西漢趙 國群臣為其王劉遂祝壽時盡興飲酒 于此刻石背面。趙廿二年八月丙寅, 專家考即漢文帝劉恒後元六年(前 158年),(也有專家認為此石之 “趙”系戰國時期之“趙國”,或 西元4世紀之“後趙”)。字體古拙 渾樸,篆書中兼有隸法,較為典型 體現秦漢之際篆隸過渡時期的書法 風格,而顯得彌足珍貴。
1977年在安徽省阜陽縣雙古堆1號 漢墓中發掘出土。墓主夏侯灶,為 西漢第二代汝陰侯,是西漢開國 功臣夏侯嬰之子,卒于文帝十五 年(前165年)。因此,阜陽漢簡為 漢初遺物。從1980年9月開始,由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和阜陽 地區博物館聯合組成了阜陽漢簡 整理組,對這批漢簡進行整理, 發現包括竹簡、木簡、木牘3類簡 文計有11種古籍。西漢墨蹟留傳 於世的極少,該簡冊的出土,對 於考察西漢的歷史、語言、文字 及2000多年來書法藝術的源流提 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照婉但現東 ,轉長存安 全,短秦漢 作起大漢裡 給伏小刻刻 人自不石 以如拘篆石 雲,一書 , 龍開律中 這 飛闊,之 是 駕的用最 漢 ,氣筆大 篆 悠象純者 中 遊與以。 的 浩凝篆體 奇 宇煉意勢 品 的精出闊 , 審勁之達 字 美的,且 徑 感筆隨取 大 受致形上 逾 。形屈拱 二 成曲之 十 鮮,弧 釐 明瘦形 米 對健, , 為
開州刺史高德裔監修孔廟時,在魯靈光殿遺址西南三十步太子釣魚池得之。書家多斷 為隸書定型的例證。康有為也認為此刻石為“漢隸之始”。
定縣漢簡,1973年出土于河北
定縣八角廊漢墓,墓主斷為西漢 宣帝時的王族—中山國王劉修。 這批竹簡破碎和炭化現象十分嚴 重,對殘簡的整理結果,斷明是 一批典籍,其中包括:《論語》 《儒家者言》《哀公問五義》 《保傅傳》《太公》《文子》以 及《六安王朝五鳳二年正月起居 記》《日書》《占卜》等。其成 書年代當在西漢五鳳二年(前56) 之前。這批帶有儒學色彩的西漢 竹簡,全部以八分書寫出,其整 飭嚴肅的書風頗具東漢廟堂碑刻 的基調,通過對比,許多字與 《曹全碑》《史晨碑》相似,可 見早在西漢後期,分書已經具有 了相當成熟的定式。由此也可以 推斷,《定縣漢簡》可能出於文 化層次較高的官府文人之手。
張家山漢簡:1983年至1984年
在湖北江陵縣張家山三座漢墓中 發掘出土,其中編號為247號墓 中發現了約1000枚竹簡。考古工 作者根據墓葬樣式和隨葬器物及 簡書推斷,此墓年代的下限在漢 文帝初年(前179),屬西漢前期墓 葬。張家山漢簡內容涉及西漢早 期的律令、司法訴訟、醫學、導 引、數學和軍事理論等,是極其 重要的歷史文獻。 《闔廬》是張 家山漢簡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全文採用問答形式,由“闔廬”提 問,“申青”回答,內容屬兵陰 陽家的學說。“蓋廬”即吳王闔 閭,“申青”即伍子胥,楚人, 其父兄為楚王所害,投奔吳國, 封于申,故稱“申青”。
五十二病方:
現知我國最古的醫學方書,全書為九千九百 十一字,抄錄于一高約24釐米、長450釐米長卷 之後5/6部分,西漢文物,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 堆三號漢墓出土。它是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醫書 中內容最豐富的一種,該書出土時本無書名,因 其目錄列有52種病名,且在這些病名之後有“凡 五十二”字樣,所以整理者據此而給該書命名。 《五十二病方》這類文字較多見;而隸書也 是從周秦篆書演變來的,字體已接近楷書,由於 隸書結構簡省,書寫方便,所以在漢初已取代篆 書,由此可證《五十二病方》文字是漢以前的文 字。據考證,帛書書法字體,頗與《秦金文錄》、 《詛楚文》等秦銘文相仿,基本屬秦系小篆文字, 其中有些文字結構類似戰國早期的楚國文字,由 此可以推論,出土帛書中《五十二病方》的字體 算是較早的一種。其篆書年代可以上溯到西元前 六-四世紀春秋末至戰國之際,甚至更早,其抄 錄年代則不晚於西元前三世紀末秦代或秦漢之際, 並于漢文帝十二年隨葬於墓,無疑它比《黃帝內 經》還要早一個較長歷史階段,是目前我國現存 最早的醫學集著。
西漢書法
大隱山房文化-系列講座之五
西漢早期
西元前206年 高祖元年 “漢興有草書”。按《說文》所言草書當即隸變中出現 之草隸,略見牽索與結構、筆劃之省簡。 漢律,以秦書八體取仕、考課官吏。 漢印盛行,面目與戰國古璽及秦璽或異。私印中有鳥、 蟲、魚書。 漢代銅鏡銘文均陽文鑄就,與銅器陰文刻款可為不同風 格之比觀。又,鏡銘省變小篆,因其中《尚方鏡》起首 有“尚方作鏡”語,後人遂名其字為“尚方篆”。
西漢中期
西元前140以後
西元前117 西元前99
武帝建元元年
元狩六年 天漢二年
北平侯張蒼獻古文經書《春秋左氏傳》。
刻《霍去病墓石刻字》。 西北漢簡中最早之紀年簡“天漢二年簡”寫於此 時。 孔安國獻壁中所出古文經書。 立五經博士,崇 尚學術,小學倡興,“善史書”風氣蔚成,推進 隸書之正體化發展。 刻《楊量買山記》。 刻《五鳳二年刻石》。 《居延丞相禦史令牘》寫定。
長沙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春秋事語》、《老 子》甲本等抄寫完成,或早至秦漢之際。
江陵張家山漢簡《闔廬》等寫定。 臨沂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抄寫完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