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执法要与时俱进
环境监察环境执法工作问题所在
浅析环境监察与环境执法工作问题的所在摘要:文章探讨了在环境监察工作中有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依法行使等职能,并从理顺监察职责,健全和规范执法程序和加强监察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察;环境执法;环保政绩考核一、环境监察与环境执法工作的形势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也不断得到了加强。
我国已建立起国家、省、地、县四级环境执法体系,拥有环境监察机构3063个,环境监察人员4.5万人。
通过标准化建设,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体制的快速转轨、公众维权意识的提高,环境执法工作正处于硬碰硬的攻坚阶段。
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2003年,gdp 增长速度达到9%,但主要原材料消耗却增长10-20%,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电力、煤炭、石油等基础能源的供应短缺02003年全国gdp占世界的不到4%,消耗的钢材和煤炭约为30%~33%,50%的水泥在中国消耗,对固定资产的过度投资,给环境执法工作带来新的压力。
二是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大企业故意偷排偷放,小企业连片污染反弹,违法排污导致严重危害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污染事件屡屡发生,从而,使人民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连起码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三是环境执法和短期行为的冲突不断加剧,不法分子以身试法、艇而走险,多处出现了暴力抗法事件,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四是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依法维护环境权益的意识普遍增强。
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投诉以每年近20%a的速度递增,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群众信访、上访的8大热点之一。
二、环境监察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缺乏应有的认识,研究新情况的主动性不够。
2.环境监察机构管理体制尚未全面理顺。
3.经费投入不足,环境监察能力建设滞后。
4.执法力度不够。
一是建设滞后,环境监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不能全面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关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
关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xx作为老工业城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压力。
xx区作为中心城市,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环境质量不断好转,但是仍然不时出现雾霾天气,因此建议:1.强化舆论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需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
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企业领导、职工和人民群众的节约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
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增强全社会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最终形成政府、企业、公民互动的有效机制。
2.完善地方环保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一是要突出地方特点,从xx区实际出发完善地方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二是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执法主体责任制。
三是环保执法应与时俱进。
实现由污染防治向生态保护延伸,由城市综合整治向农村环境治理延伸。
3.发展循环经济,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是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创绿色企业。
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企业努力实现废物的最小化、产出的最大化。
二是推动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小循环。
三是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思路,优化工业布局,对现有工业区进行整合和生态化改造,促进资源型的传统加工业向生态化的发展方向、方式转型逐步构建生态经济城市。
4.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污染源头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应坚持治本与治标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和燃料结构是治本。
当务之急是加大力度,多管齐下治标。
控制煤炭质量,调整煤炭的燃烧方式。
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王惠忠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11期摘要: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现阶段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
本文分析当前环境问题及原因,探究对策,以期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光荣和艰巨任务。
一、当前主要环境问题1、整体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总体上看,我国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成效并不稳固,大气和水环境质量问题仍不容忽视。
空气质量超标依然严重,区域性污染较重。
2、部分自然保护区、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由于违法开发引起生态破坏。
这其中以矿产资源开发居多,最典型的案例如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违法开发。
除矿产资源外,水资源过夜开发、围湖占湖、拦坝筑汊、侵占岸线、毁坏湿地等水生态破坏问题频发。
3、农村污染问题突显。
农村地区随着农药、化肥大量施用,畜禽养殖量增大,面源污染问题显现;生活污水处理滞后,污水直排;垃圾处置不足,随意倾倒和堆存;作坊式小企業集聚,环境脏乱差。
4、企业非法排污屡禁不止。
一些产业园区成为污染排放的集中区,“散乱污”企业量大面广,污染严重,监管缺失。
部分企业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环保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二、环境问题原因分析1、粗放的发展方式带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比重大,造成资源过度开采,污染物大量排放,环境质量逐步恶化。
体制机制不尽合理环境保护问题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单靠环保部门“单打独斗”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2、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意识淡薄,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形成;部分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心不强,对环保部署和要求落实不到位;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不择手段追求经济利益,牺牲环境公共利益,偷排偷放等。
环境执法 与时俱进
、
1公 众 环 境 意 识 的 变 化 、
全社会乃至全球对环境保护 1 3益重视, 环境形势 1益严峻 。 3 另一方 面, 近年来 ,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 国家 的 目标 , 民的民主权 公 利提升, 维权意识增强。这些因素使公众 比以往更加关心生存 、 活环 生 境 ,更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 ,依法保护 自己权益 的意识不 断增 强。各种形式的民间环保社 团组织纷纷成立 , 他们在环境法制宣传 、 环 境监督 、 环境教育等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各级人大代表 、 政协委员越 来越关 注环境 问题 , 级人大 、 各 政协 “ 两会” 有关环境保 护的建议 、 提案 占相 当比重 , 并逐年增加。广大群众通过举报 、 信访 以及诉诸法律等途 径, 维护 自身的环境利益。积极适应了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 , 并从公众 反映 的环境问题中 , 发现新情况 , 析新 问题 , 分 研究新对策 , 下力解决公 众反映的环境问题 , 改善环境质 量 , 成为环境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此, 各级 环保 部门应经常 向党委和政府 汇报 、 请示环保执 法工作 , 取得 党政领导的支持 ; 加强 与计划 、 贸 、 经 工商 、 国土资源 、 林业 、 农业 、 建设 、 水利等有关部门的协调 与沟通 , 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 取 真正贯彻 落实 环境统一监督管理 和分工 负责制度 , 营造 良好的执法环境。 2致力 于构建地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 自 17 9 9年 国家制定《 中华人 民共 和国环 境保护法( 试行 ) 以来 , 》 经 过2 O多年 的努力 , 国家 已经颁布 了多部环境保护法。 河南 省 以国家 的环 境立法为指针 , 从实际 出发 , 按照急需先 立 、 原 则 性与灵活性相 结合 、 出地方 特色 、 突 解决 实际问题的原则 , 近年来也 加快 了地方环境立法步伐 , 先后制定 或批 准制定了《 河南省建设项 目环 境保 护条例> 2 o ) 《 (o 6 、 河南省建设项 目环境影 响评价 文件分级 审批规 定》 2 0 )《 (0 5 、河南省环境污染 防治设施监督 管理 办法》 1 9 )《 ( 9 9 、河南省 污染源限期治理管理办法》 19 )《 (9 6 河南省排污 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0 3 、河南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 办法》 20 ) 2 0 )《 ( 0 5 等法规 、 规 范性文件 ,初步构建了适应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的地方环保法规体 系框架 , 为河南省的环保执法提供了有力的法 律依据 和保 障。 但是 , 随着环保工作的快速发展 , 环境管理对法 规体系的完善提 出 了新的挑战 ,这就需 要在法制建设中抓住健全和完善法规体 系这个 重 点, 突出地方特色 , 加快立 法步伐 , 构建衔接 紧密 、 相对完善 的地方 环境 法规体系 , 为环保执法提供更加有力 的法律保 障。 3 合理配置各 职能部 门之间的权力 、 目前 ,由于我 国在环境执法体制上实行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 门统 管理和其他各部 门分工 负责的原则 , 导致环境执法主体过多 , 执法 权 力过于分散 , 环境执法 比较混乱 。因此 , 应改革我国现行的环境执法体 制, 最大限度地统一环境执法 主体 , 把分散于各职能部 门的执法权尽量 集中到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 门; 同时 , 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以必 要的监督权 , 使其有资格对其他 部门的环境违法行政行为予 以有效地
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的指导意
见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为了
保护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的监管
力度。
以下是加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的指导意见: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首先需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法律
的适用范围,规范执法流程和程序,确保执法依据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二、优化执法机制
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的机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
要加强执法
人员的培训和质量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
应该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处置生态环境问题,保障公众利益。
三、加强协同执法
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
加强
协同执法,形成一体化执法机制,有效地防止罚款、拒执、抗诉等问
题的发生。
四、加强信息共享
为了做到实时监管,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需要加强信息共享。
各部
门应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掌握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况,及时采取
相关行动。
五、完善惩戒机制
要想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建立完善的惩戒机制,严格执法惩治违法行为,对违规企业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刑事追究等。
综上所述,加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是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必然选择。
政府应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环境执法应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 环 保法制工作在不断发生变化。 对环保法制工作的认 识, 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提高。结合本 单位的工作实际, 在对当前环保执法工作面临的新 变化和新耗 新亍 分析的基础 E 提出若干对策建 ,
一
—
责任编辑: 于会兰
一
91 —
变。
四个延仲是: 由污染防治 向生态保护延伸; 由 防 治大中型企业污染向 防治各类, 业、 J 小摊 污 染延仲 ; 山虱 治理第二产业向第一、 第三产业延 和 备案 制度 , 开展 环境行 政 处罚 、 政 复议 案 t 深入 行 是害企业 。 伸 ; 城市综合整治向农村环境治理、 由 保护延伸。 件和法律文书的分析、 检奁活动 。 在行政处罚、 行政
六个 转变是: 由就环保抓环保的习惯定式, 向 复议、 排污费的征管用、 建设项 目审批、 污染 控制、 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胡 制转变, 努力促进环境 污染防治设 施运行等方面, 制定和完善工作程序和 与经济协调发展; 由单纯污染防治向优化投资环境 廉政规范。 强化了 执法 人 员执法资格管理, 合格的 与营造生态环境新优势转变, 我加压 , 自 拓宽环保 才能办理和年检执法证件,不合格的允许补考一 责任领域; 由分散的点源治理向区域 、 流域环境综 次, 再不合格的调离执法岗位。进—步规范委托 执 合整治和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 ; 行政手段为 法行为, 确委托的执法权限范围、 由 明 执法要求、 执法 主向 运用法律手段为, 辅以必要的行政、 经济、 技术 标准、 备案监督等内容, 使受委托单位在规范和制 等综合手段转变, 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 城市环保事 度的约柬F F 逝 亍 王 活-。同时, 去 动 加强j锚培 业 由过去政府包办、直接管理向发挥市场机制作 训工作。 用, 按经济规律发展环保事业转变 ; 单要素的管 由 3 致 力 . 4 理 向多要素、 全系统的缭 酌垦 变。 转 随着环保执法的深入, 监督机制越发显得重 3 开创环保法制工作新局面 要, 已是保证昂呆}法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必不 【 【 环保实际工作者和环境法学者都应认真分析 可少的条件, 此 , 因 应加强执法责任机 、 制 执法l 匕 督 环保法制工作的变化, 深化认识 , 进一步解放思想、 机制、 权力制衡机制的建设。 在实际工作中, 主动向 、 大常委会汇报环保执法工作, 接受 人 大常委会的 与时俱进、 开拓仓 , 嘶 努力开创环保法制工作新局 ^ 面。 ’ 法律监督; 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 对执法过错 1 致力于改善环保圭I 环境 I j 去 行为给予责任追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 把行政执 执法环境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是关键点是认 法 的法律依据、 执法程序 、 执法结果、 廉政工作制 识问题 , 是党委、 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问题。 伪好统 度 、 文明办公规范、 便民措施 、 举报办法和电话等 , 思想认识的工作, 律向社会公布, 的—项基础性工作。 把统一思想认识, 争取党委、 政 监督之下, 加强社会和舆论的『 肾。 盥 同时, 要建立和 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与加强环境执法— 是行政 完善了 E 锄 , 级对下级环保部门的层级监督。 加强行政 执法搞得好的地方的重要经验。因此 , 向党委和政 复议、 备案等工 , 作 使层级 范化和经常化。 实 府汇报、 请示环保执法工作, 取得党政领导的支持; 行了执法 考核评议 制度, 对经考核评议不合 格的, 加强与计划 、 经贸、 工商、 国土资源、 、 林业 农业、 建 要限期调离执法岗位。 设、 水利等有关部门的 调与沟通, 取得它们的配 3 致力于 . 5 , 依法行政 合和支持, 真正贯彻落实环境 _l 驽管理和分工 }_ 监 环保执法工作要始终紧紧围绕 “ —个宗 旨” , 负责制度, 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就是认真保护环境, 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保障人民 3 致力于理顺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 2 群众的生命_ 财产安全。保障环境安全 , 改善环境质 环 境保护 是—项 社 会系统 工 程 ,涉 及 众 多的 量 , 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也完全符合 领域和方面, 单靠环保部门“ 包打天下” 是解决不了 江泽民总书记讲的“ 三个代表” 的要求0同时 。 环保 问题的, 广泛动员联合各方力量—起来干。但 执法人员应切实增强了“ ! 濒 四个意识”—是环保基本 : 策意识。 说话力 首先要找准立足点。 ; 睾 从瑚 保基 是, 这也会带来多头执法的弊端。环境保护执法主 国 体的多元化和规范化建 间 缺乏晰同 和配套, 影 本国策的角度 , 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看问 真正随 F 衡观、 环境与经济协讽 昵 , 响了法律 效用的发挥。 因此, —要根据环保法律、 法 题 , = 规和关部门分工负责制度的规定, 明确了相近相关 而不能站在污染者的立场上 , 替污染者说话。=是 依法行政意识。 环境保护法是经济效益、 部门所负的环保职责, 重点理顺 与计划、 经贸、 国土 严格执法、 资源、 农业、 建设、 、 等部门的关系。 林业 ] 环保部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最佳结合点; 只有严 f 实履行好环境统一监管职责, 。 彻 实行“ 五统一” 制 格执法 , 才能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协调 , 实现可持续 度, 即统一 芦 法规、 一 统一环境标准、 统一环境 发展。 三 去费任意识。 去 执 部门及其拙法 ^员 规划、 统一环境监测规范、 一环境保护信息发布; 要对自己的执法行为负责 , 统 发生了执法过错要承担 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 , 加强协调配合 , 加强了综 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代表了最广大人民 群众的最 合 执法 。 根本利益, 严格执法就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 ^民群 . 众的最大利益, 对法律负责就是对党负责、 对人民 3 3致力于规范执法行为和程序 执法人员必须从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即由 负责。 因此, ^ 执法 员既要增强责任意识, 又要大胆 权力至上向法律至 £ 转变 ,由 人治向法治转变 , 并 执法 , 严格执法。 是服务意识。 四 执法的过程就是做 根据法律规范执法 , 按照程序履行职责 , 在行政执 法保护环境 , 实现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 只有 法中做到不越位、 不缺位、 不错位。 环保系统应继续 严格执法, 依法行政 ,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 严格环保执法是促进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实 深化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 进一步明确每个执法 利益。 岗位和执法人员的执法任务、 权限、 标准、 程序及违 现节能、 、 降耗 减污和科技进步的强制驱动器 , 这是 如果不严格执法 , 就是保护落后, 实际 法执法 、 不作为应承担的责任。完善行政处罚报告 最大的服务;
申论范文:以法治力量守护生态文明建设
申论范文:以法治力量守护生态文明建设申论范文:以法治力量守护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责任。
而作为一支强大的力量,法治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也能够成为守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法治不仅能够约束人类的行为,还能够规范公共事务和市场秩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法律可以明确规定环境标准和节能减排措施,鼓励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法治还能够规范土地开发、资源利用等行为,遏制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
通过法治手段,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受到规范和监督,违法行为受到严惩,从而构建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
同时,法治还可以借助法律教育和舆论引导,提高全社会的法治素养和环保意识。
法律教育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引导公众履行环保义务,从个人做起,推动社会整体的环保意识。
舆论引导则可以通过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努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引起公众的共鸣和参与,强化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和支持。
这样,才能形成广泛的法治共识,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守护生态文明建设中,法治的力量不仅能够维持正常秩序,更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环境纠纷和生态恶行。
以往,由于环境损害行为难以界定,赔偿标准不明确等原因,环境纠纷难以解决。
而现在,随着法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在环境纠纷中可以更好地维权和自我保护。
法律规定了环境损害行为的标准和责任划分,为当事人提供了维权的法律依据;法院也有专门的环境审判庭,能够更好地审理环境纠纷案件,保护环境受损方的合法权益。
此外,法治还能够通过环境行政处罚等手段,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惩戒,有效遏制生态恶行。
由此可见,法治在守护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法治在守护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环保执法人员的执法经验分享
环保执法人员的执法经验分享在环保领域,环保执法人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负责监督和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企业和个人遵守这些规定,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执法的过程中,环保执法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从而更加高效地履行职责。
本文将分享一些环保执法人员的执法经验,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一、充分了解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环保执法人员,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环境保护法规的内容,执法人员才能在执行任务时做到心中有数,不被企业和个人的漏洞所迷惑。
熟悉法律法规还能帮助执法人员更好地解读和理解,从而正确执行并避免违规执法的行为。
二、注重与各方沟通合作在执法工作中,环保执法人员需要与企业、群众和其他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通过与企业相关人员交流,能够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并指导其改善环保措施。
与群众的沟通能够收集投诉和意见,并及时处理。
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有助于资源的共享和协调行动,增强整体执法效果。
三、善于运用科技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环保执法人员可以借助各种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
例如,使用无人机巡查企业,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利用遥感技术实时监测污染物扩散范围;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企业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等。
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执法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减少了执法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风险。
四、加强执法队伍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持续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是环保执法人员的必修课。
环境保护法规的不断更新和环境治理技术的不断升级,要求执法人员始终保持敏锐的触觉和知识的更新。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班、学术讲座和座谈会,执法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
五、注重执法过程的规范和公正合法、公正和规范的执法过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环保执法人员应该始终遵守执法规范,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执法工作,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在执法行为中,要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解释,实事求是地查证证据,并及时向当事人解释执法依据和结果。
加强环境执法,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社会主体特别是企 正性是非 常重 要的。第三 ,除了环保 的 它们获取利润提供外部保证 .促进 了环 业单位追求 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天然属性 立法 、执法之外 . 还有新 闻媒体 的环保 保市场的发展。可见 ,环部 门加大执法
决定 了他们对环保产 品和服务需求更多 社会舆论 监督 ,人民法院 、 民检察院 力度对于社会 主体提高对环保工作的重 人 地来 自于 外部 的监督 和制约。 的环 保司法工作介入 ,以及人大 、政协 视 程度 、加大对环保 产品和环保服务 的
要使 环境执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相应 的 环保产业对于环境执法 的促进作用将会 执 法 、依 法执 法 。 在加 强 环 境 执 法 的 同 人 、财 、物的 因素都非常重要。 首先 .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 高
环 境 执 法 人 员 的思 想 和 业 务 素 质 。 随 着 环 保 产 业 的 发展 .环 保 科 研 水 平 的 不 断
对 于 企 业 环 保 问 题 进 行 监 督 制 约 等单位 的 监督 这 些力量 都 是环境 保 投入资金是非常必要 的。对于环保产 品
的外部 力量 是 多方面 的 ,首 先是 国家 护监督工 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
关于环 境保 护 的立 法。 我 国 自改 革开
和环保服务 的需 求越大 ,越能够刺激投
多与环 保有关的法律 .法规 。各地方人 纽带 。环境立法为社会提供 了基础性的 大 和政 府也 针对各 地 的环境 保护 具体 环境法律制度 .而这些制度必须依靠环
环境执法是推 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强 情况 , 制定 了地 方的法规 、 规章等 规范 境执法保证实施 环境执法人 员也通过
提高认 识 。为环保产业的发展 奠定 经济社 会 的发展 以及人 类文 明的不 断
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建设
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建设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
为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环境保护法治体系的建设。
本文将从法治体系的内涵与特点、建设改革举措、现存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探讨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建设。
一、法治体系的内涵与特点法治体系是指以法律为准绳,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和保护环境的一套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
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建设是指在法制层面上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监督。
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确保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2. 法律实施:加强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法律的有效落实。
3. 法律监督:加强环境保护法律的监督和检查,建立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机制,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环境保护法治体系的特点在于其针对性强、科学性高。
通过建立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对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保护等问题进行精确管理,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改革举措为了推进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建设,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法律制定:加大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力度,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系列法律的制定和修改。
2.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建立与时俱进的环境保护法律框架,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3. 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建立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环境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执法效能和公正性。
4. 加大处罚力度: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严重污染行为和破坏性行为进行重罚,提高违法成本。
5. 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对环境责任主体的追究,推动企事业单位增强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确保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
三、现存问题与对策虽然中国在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环境保护工作刍议
随着经济体制越来越健全,中国G D P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经济一片繁荣景象。
但是。
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忽略了生产刨颖堡堂l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环境保护工作刍议成本中的重要一项即隐形的环境成本,忽视或者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或者破坏。
目前,因环境问题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绿带沙漠化、河流污染等,已经严重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科学环保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个工程的最优化,就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环境执法和环境立法并重要想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突出效果,环境立法和环境执法必须放在首要位置。
首先,环保立法的条款要与时俱进。
对于新出现的环保问题,相关的环保法律条款也要随着客观世界变化而做出适时的调整。
环保立法的内容应该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要突出环保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加强惩处环保违法行为,注重强化对环境的刑事法律保护,明确规定在环境方面的法人犯罪,严厉制裁危险犯。
加强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处罚程度增强,对环境违法者实行双罚、多罚制。
其次,要健全环境执法制度,加强执法力度。
要强化国家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设,成立一支综合性的建制清晰的环保执法队伍,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环境管理机构、提高环境管理机关的级别、加强环境管理和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增强环境执法行为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保证法律执行的刚性;增强环境法条款中的确定性、强制性规范,禁止性、处罚性、奖励性措施必须到位。
再者,要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管理的有效协调,对环境法的监督、检查要加强;成立环境警察、环境法庭,切实保障公民和单位享有的提起环境诉讼的起诉资格,积极开展环境法诉讼:加强对环境纠纷的处理,在处理环境民事损害赔偿纠纷时,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举证责任转移原则,并实行较长的诉讼时效;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扩大诉讼权等。
对环境法的认识和理解
对环境法的认识和理解环境法是指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它主要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环境法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威胁,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土地退化等。
环境法的核心目标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和自然界的生存环境。
它通过规范和约束人类的行为,限制和管理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法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规定,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确保他们在生产、经营和生活中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环境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为环境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解决途径。
环境法明确了责任和义务,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环境法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通过环境法的规制和监管,企业和个人被迫采取更环保的措施,降低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环境法增强了公众参与和监督的能力。
公众可以利用环境法规定的信息公开和参与机制,参与环境决策和监督环境治理,确保环境利益的平衡和保护。
然而,环境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环境法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有时,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导致环境法的执行不力。
其次,环境法的执法难度较大。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得环境法的执法存在困难,有时会导致执法效果不佳。
此外,环境法的制定和修改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环境问题的演变,环境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总之,环境法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法律工具,是应对环境挑战和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切实的实施和执行,环境法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和自然界的共同利益。
也谈环境执法要与时俱进
的问题较 多 ,需要 改进工作 方式 ,加 强管理 ,规范执 法程序 ,依法行 不准 确 ,是 指对 某一 环境 违法 行 为适用 了尚未 生效 或 已经失 效 的法
、
环保 法存在 的主要 问题
虽然2 多年 来我 国环境 法制建设 取得 了巨大成绩 ,但面对 日益严 O
的规章或者 没有注 明法律 条款 的具体 条款项 目。 3 、事 实不 清或 主要 证 据不足 。所谓 事实不 清或 主要证 据不足 , 真实性条款缺 乏足够 的、可靠的证据加 以证 明。 4 、处罚 的 文书不规 范 。如调查 勘验 笔录制 作不及 时 ,事 后补 正
和有关 部 门支 持与加强 环境执法 一起抓 ,是行政执 法搞得好 的地方的
4 、行政处 罚种类 单一 ,总 是以罚 款为 主 ,罚 款数 额又过 低 ,一 重要 经验 。因此 ,各级 环保部 门应经常 向党委和政 府汇报 、请 示环保 般罚 款额在2 万元 以下 ,发生 污染事故造 成重大 经济损失 的 ,罚 款额 执法 工作 ,取 得党政领 导 的支 持 ;加强 与计划 、经 贸 、工商 、国土资 0 最高 不得超 过 1 0 万元 ,导致 违 法成本低 、守法成 本高 、执法 成本 更 源 、林 业 、农 业 、建设 、水利等 有关部 门的协调 与沟通 ,取得 它们的 0 高 的问题 仍然没能解决 。 5 、环保部 门缺 乏必要 的行 政强制 权 ,例如对 污染 企业 就缺乏 限 配合 和支持 ,真正贯彻 落实环境 统一监督 管理和分 工负责制度 ,营造 良好 的执法环境 。 3 、加 快立法步伐 ,构建地方环 境保 护法规体 系 自] 7 年 国家制定 《 99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环 境保 护法 ( 试行点建议
1 以人 为本 ,科学 发展 。各级政 府要 以科学 发展 观为统 领 ,实 、 施全 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战略作为环境执 法的指导思想 。 2 、注重改善环保 执法环境 执法 环境包括 的内容很 多 ,但是关键 点是认识 问题 ,是党 委 、政
执法与时俱进名言
执法与时俱进名言咱就说啊,“变则通,通则久。
”执法也得跟着时代变呀。
以前呢,可能执法就是简单的“按规定办事”,可现在不同喽。
现在社会发展得像火箭一样快,新的东西不停地冒出来。
就好比网络吧,网络刚出来的时候,谁能想到会有那么多网络上的事儿需要执法呀。
现在呢,什么网络诈骗、网络侵权之类的,执法要是不跟上,那可就乱套啦。
就像警察叔叔们,以前可能更多是在大街上抓小偷,现在还得学会从网络的蛛丝马迹里揪出那些网络罪犯呢。
这就叫与时俱进,得跟着时代的潮流走,不能还守着老一套的办法。
还有啊,“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
”这对执法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要是执法人员还抱着过去的那些观念,那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说环保执法吧。
以前可能大家对环保的概念还不是那么强,执法也就是管管那些特别明显的污染企业。
可是现在呢,大家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执法就得更细致啦。
那些小的污染行为,像偷偷排放污水的小作坊,也得被管起来。
而且现在还有很多新的环保技术和理念,执法人员就得去学习这些,才能更好地执法呀。
如果执法人员还觉得只要大企业不冒烟就万事大吉,那可就落后喽。
再讲讲交通执法吧。
以前路上车少的时候,交通执法可能就比较简单,指挥指挥交通,管管那些特别违反交通规则的。
现在呢,车多得像蚂蚁一样,还有共享单车、共享汽车这些新玩意儿。
交通执法就得想办法把这些新的交通元素都管理好。
不能只盯着汽车,还得把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事儿也给解决了。
要是执法人员还不知道共享单车是啥,那怎么能做好交通执法呢?而且呀,执法与时俱进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老百姓的生活变了,执法也得跟着变。
就像现在大家都喜欢在网上购物,那对于市场监管执法来说,就得关注网络购物的那些事儿。
什么假货、虚假宣传之类的,都得管起来。
要是执法不跟上,那消费者的权益就没法保障啦。
老百姓可都指望着执法人员能把这些新出现的问题解决好呢。
从另一个角度说,“船到江心补漏迟。
”执法要是不与时俱进,等到问题变得特别严重了,再想去改变就晚了。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提高监管效能、加强执法力量和改进执法手段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提高监管效能加强环境监管,首先需要提高监管效能。
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强人员培训和条例制定,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同时,建立现代化的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污染源、排放情况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有效发现和防范环境违法行为。
此外,加强监管的配套措施也很重要。
环境监管部门应完善处罚机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确保环境法规的实施。
同时,加大对环境治理设施的投入,提升监管的实效。
二、加强执法力量除了提高监管效能外,加强执法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环境监管部门应增加执法人员数量,建立专项执法队伍,形成工作合力。
同时,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合作,形成执法合力。
在执法力量的加强过程中,对于环境执法人员的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环境法律法规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执法人员要保持学习的状态,掌握最新的环境法律法规,提升执法水平。
此外,执法人员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保持公正执法,严惩腐败行为。
三、改进执法手段除了提高监管效能和加强执法力量,改进执法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的环境监管和执法手段往往存在诸多限制,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环境监管成为现实可行的选择。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对污染源的精确定位和排放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限制污染物的扩散,从而遏制环境污染的蔓延。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供更高效、更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帮助环境监管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此外,改进执法手段还应注重公众参与。
加强与社会组织、媒体和公众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鼓励公众揭发和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是当前环境保护的紧迫任务。
环境执法个人工作总结
环境执法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一年的环境执法工作中,我深刻意识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也学到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我个人工作的总结和反思:首先,我在环境执法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环境执法涉及到法律、科技、管理等多个领域,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在过去一年中,我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包括参加相关培训班和课程,积极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环境专业知识,为环境执法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其次,我在环境执法中需要更好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合作。
环境执法工作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包括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地方政府部门等。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虽然在这些方面有所合作,但还需要更加深入和有效地与相关单位合作,共同推进环境执法工作,保护好地方的生态环境。
另外,我在环境执法中需要更加注重宣传和教育工作。
环境执法不仅仅是惩罚违法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广大市民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多地开展环境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最后,我会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实际效果的评估和总结。
环境执法工作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重视对工作效果的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总之,在未来的环境执法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更好地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环境执法的个人工作总结中,我也意识到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保持对环境法规的更新。
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环境执法工作的需求,我积极关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变化,并及时进行学习和理解,确保自己始终掌握最新的执法信息,有效地进行环境执法工作。
未来我会更加注重法规更新的跟进,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
环境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各国都纷纷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工具,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环境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环境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环境法规定了各种环境保护行为的具体要求和标准,确保各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例如,环境法规定了对水、空气、土壤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要求,明确了排放标准和排放许可制度,保障了环境质量的改善。
此外,环境法还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在重大建设项目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确定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负面影响。
其次,环境法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明确的责任和义务。
环境法规定了各方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政府、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和责任。
例如,环境法规定了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责,要求政府加强环境监测、环境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环境法也规定了企业应承担的环境责任,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个人也不得随意破坏环境,要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再次,环境法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处罚和救济手段。
环境法规定了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对环境污染、破坏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惩罚规定。
同时,环境法还规定了环境责任制度,要求责任人对环境污染和破坏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威慑违法行为,促使各方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
此外,环境法还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途径和手段。
环境法赋予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包括环境信息公开、参与环境决策和提起环境诉讼等。
公众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了解环境状况,参与环境决策,监督环境保护的实施。
如果环境受到破坏,公众还可以通过环境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环境保护的落实。
尽管环境法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法律执行不力和执法效果不佳的问题。
环境法的执行依赖于执法部门的高效运作和严格执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执法力度不足、执法资源有限等问题。
环境监管的有效方式有哪些
环境监管的有效方式有哪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有效的环境监管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环境监管的有效方式究竟有哪些呢?首先,完善法律法规是环境监管的重要基础。
法律法规为环境监管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准则。
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违反规定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例如,对于污染排放超标的企业,应给予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产整顿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
同时,法律法规还应与时俱进,根据环境问题的变化和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环境保护的新需求。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是环境监管的关键环节。
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获取全面、详细的环境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反映环境质量的现状,还能为环境监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网络应覆盖广泛,包括城市、农村、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同时要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此外,还应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使环境监测数据能够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公众之间便捷地流通和使用,提高环境监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是确保环境监管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环境执法部门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这需要执法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同时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为了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可以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整合环保、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
对于重大环境违法案件,要坚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推动企业自律也是环境监管的重要途径。
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应当承担起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执法要与时俱进
导读:本文环境执法要与时俱进,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保法制工作在不断发生变化。
对环保法制工作的认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提高。
我们结合各自单位的工作实际,在对当前环保执法工作面临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环境执法的新变化
1、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公民的民主权利提升,维权意识增强。
另一方面,全社会乃至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
这些因素使公众比以往更加关心生存、生活环境,更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依法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
各种形式的民间环保社团组织纷纷成立,他们在环境法制宣传、环境监督、环境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各级人大、政协“两会”有关环境保护的建议、提案占相当比重,并逐年增加。
比如河北省环保局与河北电视台《绿色家园》节目,通过对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查处情况的报道,增强了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
广大群众通过举报、信访,以及诉诸法律等途径,维护自身的环境利益。
积极适应了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并从公众反映的环境问题中,发现新情况,分析新
问题,研究新对策,下力解决公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成为环境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执法主体的新变化
环境保护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管,但在哪些方面监管、如何监管以及监管的方式、手段,特别是如何相互配合,对这些重要问题现行法律、法规缺乏明确的界定。
例如现在防沙治沙执法归林业部门,水资源保护执法归水利部门,农业环保执法归农业部门,社会生活噪声执法归公安部门,土地利用和矿山开发环保执法归国土资源部门,海洋污染防治归海洋部门。
我国入世后面对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绿色食品等环保产品的认证、环保产业及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也都有相应的执法部门。
这种状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保执法工作中的重要特点。
环保执法主体多元化,需要以法律为依据加强统一监管,对各有关执法主体的职责和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避免多头执法、交叉执法和执法不到位、执法不作为。
尤其要防止和克服部门之间借执法来争夺各自的利益,损害环境保护整体利益。
3、执法对象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尤其是个体、私有、合资合作、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会有大量外资企业进入,执法对象呈现多面性特点、分散化趋向。
这种变化,对环保管理部门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进一步明确界定执法对象与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保护好执法对象的利益,为执法对象提供良好的服务。
为此,要努力
研究、分析执法对象需要何种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环保部门能够给予他们哪些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如何根据执法对象的新变化,贯彻好环保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能,这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4、环境保护任务及其管理方式的变化
环境保护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运作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二、环境执法要做到四个延伸和六个转变
新的形势下,依法做好环境管理工作,行政管理方式和内容要适应环境保护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我们将之归纳为四个延伸和六个转变。
四个延伸是:由污染防治向生态保护延伸;由防治大中型企业污染向防治各类小企业、小摊点污染延伸;由重点治理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延伸;由城市综合整治向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延伸。
六个转变是:由就环保抓环保的习惯定式,向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转变,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由单纯污染防治向优化投资环境与营造生态环境新优势转变,自我加压,拓宽环保责任领域;由分散的点源治理向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由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法律手段为,辅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转变,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城市环保事业由过
去政府包办、直接管理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经济规律发展环保事业转变;由单要素的管理向多要素、全系统的综合管理转变(不是传统的林管林、草管草、水管水)。
总之,环境行政执法工作要在充分尊重实际的基础上,加强主体职能建设,使行政管理进一步向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发展。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