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专题质检: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专题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专题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现象()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2.(2019福建漳州三模,24)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

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

这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的加强B.忠孝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C.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D.王权与神权形成紧密联系3.(2019安徽黄山二模,24)下表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该历史现象表明了()A.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B.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D.方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4.(2019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1)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于殷。

秦王嬴政灭东周国,又封一地给东周君,让他们“祭祀先祖”,材料反映出秦王嬴政()A.受宗法传统影响B.极力推广分封制C.加强了中央集权D.扩展王朝的疆域5.(2019山东聊城二模,25)“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

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揆。

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

”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6.(2019福建福州二模,25)据史书记载,汉景帝欲立皇后兄长为侯,丞相周亚夫以“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对之,汉景帝“默然而沮”。

这一记载说明汉初()A.官员争权夺利现象严重B.外戚干政局面得到扭转C.中央注重加强地方管理D.君主行使权力受到限制7.(2019甘肃兰州二模,25)唐朝赋税之事,归尚书省负责,开元之后,权移他官。

2020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36张)

2020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36张)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与薛举作战记 载的共性——唐军“败绩”,故 C 项正确。A 项“皇帝”与材 料“秦王”不符,排除;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 且其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B 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中 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病,但这一记载在其他 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 D 项。 【答案】 C
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系的成长
思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 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
想 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 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
文 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 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
化 围内传播
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对点训练] 1.(2019·周口调研)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 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 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 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 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 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王亚 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 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史学界对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是否开明及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与“不变”的论争 [观点一] 钱穆与王亚南对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是否开明的观 点 材料 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 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 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

2020春人教版历史必修1高考总复习必考知识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20春人教版历史必修1高考总复习必考知识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下的文化扩展 把周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 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 代表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一再复制。
——曹兵武《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 知识点三 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 承上的矛盾。 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 (1)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 定和团结。
知识点一 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权承袭 (1)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2)王位传承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政治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 (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王位世袭制下,王位的传承方式既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但均注重父系血 缘关系。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而不是倒退。 知识点二 西周的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 (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2)核心内容:土地和人民土、随从作战、交纳 贡赋和朝觐述职。 (4)诸侯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等。 4.影响 (1)积极性: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延续 数百年的强国。 (2)局限性:受封的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王权衰弱, 分封制遭到破坏。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皖南八校联考)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

由此可知()A.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D.“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解析:选D根据材料“治国必先齐其家者”说明做好“家君”才能做好国父,即“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故C 项错误。

2.(2019·遂宁期中)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昭穆亲疏之法也。

”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B.关于宗法制的起源目前存在着争议C.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D.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丁山先生认为宗法制起源在西周之前,王国维先生认为宗法制在西周时产生,两者对宗法制起源的观点是不同,存在着争议,故B项正确;宗法制在西周前产生只是丁山先生的观点,故A项错误;丁山先生和王国维先生都没有提出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故C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是王国维先生的观点,故D项错误。

3.(2019·衡阳一模)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这一现象说明()A.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B.儒学家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C.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嬗变D.士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结构也随之改变,士大夫称谓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在社会结构领域的体现,故C项正确。

2024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人民版

2024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商朝前期,龟甲占卜所问巨细无遗,包括祭典、任免、征伐等大事公事,及疾病、生育等小事私事;而后期则仅及于祭祀、田猎征伐等例行公事大事。

前期由贞人选卜问内容,宣布占卜结果;后期则由商王自选卜辞内容,甚至自己推断吉凶。

这反映出商朝( )A.神权与王权共治的特点B.封建迷信观念占统治地位C.王权的地位在渐渐上升D.神权与王权冲突日益激化2.(2024福建莆田三模)卫国为殷商故地,周初分封卫国时,周公命始封君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勿庸杀之,姑惟教之”。

据此可知,周初( )A.形成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B.对殷商遗民实施怀柔政策C.采纳儒法并施的治理策略D.承袭殷商的地方治理模式3.(2024广西桂林一模)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实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

这一做法旨在( )A.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B.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C.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冲突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4.(2024河北唐山一模)有学者认为,周平王东迁以后,王政衰微,霸政迭兴,甚至“陪臣执国命”。

然而,这既不能证明西周分封制造成了城邦民主制,也不能证明专制程度的减弱。

相反,正是经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斗争,中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该学者认为西周时期( )A.君主专制制度业已形成B.经验过城邦民主制阶段C.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D.中心集权制度初步确立5.(2024广东茂名二模)依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秦始皇制定了统一的法律B.秦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C.秦始皇实现了对地方的限制D.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及制度6.(2024辽宁沈阳一模)据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到泰山,实行封禅大礼;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曾率大臣及军队到黄帝冢,实行祭祀之礼。

新人教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整合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整合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所以能够应对空间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治理挑战”,体现的是中央与地
方的配合,故C项错误;明清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故D
项错误。
关闭
A
解析 答案
一、比较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与西方雅典民主政治
-12-
对点训练
3.(2018山东济宁期末,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
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够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
方乃至最下层的农民实行有效控制,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并非一
直都有比较完备的赋税政策,故C项错误;公元前到20世纪并非一直都是
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也出现过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故D项错误。 B
解析-13-
关闭
答案
二、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的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14-
对点训练
4.(2018山东、安徽名校大联考,9)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
单元整合 提升素能
-2-
-3-
一、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1.原因 (1)经济方面:封建经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其经济基础。小 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来维护国家的统 一和社会的稳定。 (2)政治方面: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封建 土地私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其封建统治。 (3)思想方面:主张中央集权、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和融合了各家 学派思想精髓的儒家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4)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 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 生产发展的需要。
-4-
2.演变过程、趋势、本质
-5-
3.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的早期 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度 的消极作用突显。具体表现在: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

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限时训练人民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

”由此可见,“殷周间之大变革”( )A.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B.与后世王朝的更替本质相同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A[根据材料“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可知周人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变革,如分封制、宗法制、周礼等,其中分封制和宗法制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故A项正确;根据“……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可知B项错误;商周时期都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仍是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

] 2.(2017·黄山质检)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

”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的权威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C[题干中材料没有体现出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故B项错误;从题干给材料看,只是体现了所涉及的人物都强调自己是天命的执行者,从本质上看,也就是借神权抬高自己的权威,故C项正确;题干中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统治的信息,故D项错误。

] 3.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嬴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 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C.分封制受到冲击C[“勤王不成”一事,不能说明周天子权力削弱的开始,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血缘问题,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有随从作战的义务,而材料中说“勤王不成”,故C项正确;宗法制也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

(2)经济上:“贫不必不富”。魏晋南北朝时期,自 然经济色彩浓重。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时至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商品经济竞争性强, 胜负盈亏难料。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 舍”。政治权力往往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 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 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明显加快,以致 “庄田置后频移主”。
2.通过史料分析,可以明确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治上:“贱不必不贵”。魏晋南北朝时期,门 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 变。宋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士庶界限趋 于消解,官民之别可以转化。
宋代由贱而贵与由贵而贱的两种现象均较为常见。 宋代政治上的社会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和唐代 不尽相同,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 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进仕的可能性增大。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与“不变”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
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 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 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则仍可 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 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监察制度
中央: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分为 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代 表中央监察地方及诸侯
朝代
两汉
魏晋 南北

选官制度
察举制 ①西汉开始,东汉末年 衰落 ②地方以品行为依据向 中央举荐
九品中正制 依品行、 门第等分九等,作为中 央选官依据
监察制度
中央:东汉设御史台 地方: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 成地方行政区

【人教版】广西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人教版】广西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60分)1.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有交纳贡赋的义务,贡赋可以是马匹、粮食,也可以是地方特产、珍鸟奇兽。

材料说明西周( )A.贡赋的标准并不统一B.具备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C.用血缘解决继承问题D.用经济手段控制地方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贡赋可以是马匹、粮食,也可以是地方特产、珍鸟奇兽”,可知贡赋的标准并不统一,故A项正确;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划分权力,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继承问题,故C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下,中央主要依靠血缘关系和周天子的权威来实现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答案: B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公共性君臣关系,没有涉及分封制,故A项错误;宗法制在政治上表现为君臣关系,君主是全天下人的大宗,全天下人不论血缘关系的亲疏都必须服从君主,因而宗法制的君臣关系削弱了血缘关系,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权力的继承问题,故C项错误;D项是宗法制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3.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

因为此举( )A.挑战了宗法制度B.损害了大夫利益C.冲击了天子权威D.不符合周礼规定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大夫”“国君”,可知为分封制,不是宗法制,故A项错误;材料是季孙氏的家臣主张整肃跋扈的大夫,结果受到反对和批评,并未真正损害大夫的利益,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冲击周天子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大夫替国君整肃大夫,实际上是僭越了大夫的职责和地位,这不符合西周礼乐制度的规定,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一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一轮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

考点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纲要求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

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1.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扩大疆域,稳定统治秩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权利),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义务)。

(3)分封对象:王族(姬姓贵族,是分封的主体)、功臣、__________。

(4)作用及影响①积极作用: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扩大统治区域,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影响:西周后期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2.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原则)。

②大宗与小宗形成相对关系。

③血缘关系与__________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等级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影响①(对当时)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_________”的特权,维持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以后)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尊祖敬宗、宗庙祠堂、族谱)。

正确理解“封建”这一概念“封建”一词古今有别:①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建”是指国家结构,即西周的“封邦建国”,分封诸侯国的意思;②“封建社会”中的“封建”是指社会形态,即以地主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封建社会。

有关宗法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其出题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追根认祖、家谱、祭祖、家族、祠堂、男女比例(想要男孩)、父辈称呼、先家人后外人等几种形式。

凡读到有关以上几种信息的情景材料时,其正确选项应与宗法制相关。

互动探究探究点宗法制的内容及特点材料下面是大宗、小宗示意图思考(1)材料能反映出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2)材料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 人民版-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 人民版-人民版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永州二模)据甲骨文记载,商朝除与所属盟邦联合行动外,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

这说明( ) A.早期王权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B.商王与方国首领地位完全平等C.中央对地方实现了有效的控制D.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解析:选D。

材料中商王接受方国的贡献后也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这说明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王权和神权的关系,排除A项;商朝内外服制度下,方国首领臣服于商王,因而商王与方国首领的地位不可能完全平等,排除B项;商朝内外服制度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比较松散,中央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排除C项。

2.(2020·达州一诊)商朝王畿周围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首领被赐予侯、伯等封号,诸侯与商王是分散的臣服关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而周王把亲族、盟友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欲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

从历史发展看,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 A.形成了对天下的有效控制B.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C.包含有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是对商朝制度的继承解析:选C。

根据材料“诸侯与商王是分散的臣服关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而周王把亲族、盟友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欲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可知,西周初期统治者在设计分封制之时包含有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故选C项。

3.(2020·百师联盟大联考全国Ⅰ卷)记述出处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吕氏春秋·观世》“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史记·周本纪》于薊,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A.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B.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C.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D.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解析:选D。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题线索】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演变历程。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点。

【主要表现】(1)夏商周时期是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2)秦汉至明清时期是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①君主专制: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②中央集权: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权分三司再到督抚制,体现了地方建制的演变,中央集权有不断强化的趋势。

③选官制度:从世官制到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应学生用书第2页)(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含义: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概况(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_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单元综合提升_含答案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_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单元综合提升_含答案

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3.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5.加强:北宋时期,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深化理解古代中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1)加强君主权力。

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

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4)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

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掌握;隋唐及之后实行的科举考试,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

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在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使司等。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复习人教版精练: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复习人教版精练: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1.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

周王此举有利于()A.强化血缘宗法B.维护尊卑关系C.凸显宗教信仰D.加强文化认同解析:选D经过周王改造之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关系,说明周王在弱化血缘宗法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表现的是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没有提及尊卑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周时期的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经过周王改造之后的神成了整个天下的保护神,其目的在于加强西周各个部族之间的联系,并加强文化认同,故D项正确。

2.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据,又规定受封诸侯的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

周天子这一做法旨在()A.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B.鼓励诸侯积极开疆拓土C.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D.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解析:选C材料主要论述西周时期周天子对各地诸侯进行分封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没有涉及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周天子的授土授民仪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显示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即隶属关系,而不是鼓励诸侯开疆拓土,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所示仅是一种仪式,起不到加强管理地方的作用,故D项错误。

3.《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

”这主要反映了()A.追求秩序与和谐的统一B.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性C.早期文化充满神秘色彩D.百家思想的趋同与融合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由天作,礼以地制”,得出追求秩序与和谐的统一,故A项正确;礼乐制度不属于封建等级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早期文化的神秘色彩和百家思想的融合,故C、D两项错误。

4.秦汉时期,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监察长官,又为丞相助手,从属于丞相。

2020版历史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历史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续表)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7·全国文综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而使周的文化影响覆盖其所辖之处,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A项正确。

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拥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局面,B项错误。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被称为王畿。

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对地方进行间接控制,C项错误。

题干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D项错误。

【答案】A考点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2017·全国文综Ⅰ,25)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汉高帝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都有,这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

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A、D两项均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B项错误。

【答案】C3.(2018·全国文综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020版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20版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

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材料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

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

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

(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

2.从秦到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代虽然确立了郡县制这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但是由于他的残暴统治,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采用的是……混合体。

……《后汉书·刘焉传》记载:东汉末灵帝中平五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九卿出任州牧,“镇安方夏”,“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东汉州郡县三级制随之形成。

高中历史人民版记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人民版记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元朝
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一省二院)
节度使:地方军政长官,意为节制调度,集军民财于一身,一人兼统两至三镇。
明朝
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留六部、设殿阁大学士
成祖选翰林大学士决策、内阁成立
通判:负责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诉等裁决,与州长官签书施行,起监察作用。兼行政与监察于身的中央官吏
宣宗票拟批红、大权归内阁
魏晋南北朝
三省制度(先尚书省、后中书省、门下省)
隋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宋朝
路州县(文臣任地方官)、通判
唐朝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史户礼兵刑工)
元朝
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宣慰司
魏晋南北朝至隋Biblioteka :三省六部制名词解读北宋
中书门下、枢密院、参知政事(一参二府三司)
推恩令:汉武帝刘彻削弱诸侯势力,令诸侯分为若干国,诸侯王子孙依次分享封地。
清朝
皇太极: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设南书房、选翰林大学士参与机务
宣慰司:称宣慰使,掌管地方行政的军政、民政,并负责行政的调整。
三足鼎立: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雍正:设军机处,中央集权到顶峰
高中历史人民版记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李祖锋
中心线索: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夏朝
分九州,派“九牧”管理
夏朝
王位世袭代替禅让制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
商朝
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结合
秦朝
郡县制
西周
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关系
汉朝
汉初郡国并行、推恩令
秦朝
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
隋朝
设州县
汉朝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
2.太尉一职是虚设的,并未授予大臣,便于皇帝直 接掌兵权,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
3.九卿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 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 务。这都是为皇帝和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4.形成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府组织;在一 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不同 官职和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问题驱动3】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进步性。 提示: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皇 权;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材料三 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 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岁时劝课农桑, 旌别孝悌。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 焉。……通判……建隆四年(963),诏知府公事并须长 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职掌倅贰郡政,凡 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 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二、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1.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 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 官职,如丞相是百官之首,权力比御史大夫大,地位也 比御史大夫高,但是当丞相有失职和做错的情况发生, 御史大夫就可以向皇帝报告,纠正丞相;同样,管军 事的太尉有什么不对,御史大夫也可以向皇帝报告。
三、专制主义的巩固(两汉时期) 1.中央:西汉武帝时期,频繁更换宰相,并设“_内__朝__” 牵制“外朝”。 2.选官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选拔了人才,巩固了统 治。
四、专制主义弱化(魏晋南北朝) 1.地方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_专__制__主__义__中央集权严重削 弱。 2.士族地主势力发展,_九__品__中__正__制__盛行。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A.宗教信仰B.财产制度C.血缘关系D.地域联系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其“始皇”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

其主要目的是( )A.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B.强化政权的合法性C.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D.开创新的皇帝制度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

”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B.颁布“推恩令”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D.分封同姓诸侯国4.明制,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

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

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

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

明宣宗这一做法在当时最可能是为了()A.提高官员素质B.牵制内阁权力C.减少决策失误D.完善办事程序5.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

“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联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 )A.家族等级关系B.政治隶属关系C.家族血缘关系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6.(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中讲了一个宦官对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

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

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

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

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

”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D.明朝宦官权势膨胀7.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还有不少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质检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聊城三模,24)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现象( )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可知商朝的祭祀对象的广泛性,这体现了商朝人注重传统美德,故A项正确;题干中商朝人祭祀对象的广泛不能说明宗法制已经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专制王权,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早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从材料“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说明社会等级并不森严,故D项错误。

2.(2018山西晋中高考适应性调研,24)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均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王室无法有效地对众多人口进行控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可知分封制成为后世一统天下的文化基础,故D项正确。

3.(2018辽宁辽南协作校一模,24)《周礼》规定:“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注:燕同宴)之礼,亲四方之宾客。

”这说明西周的礼仪制度( )A.具有区分贵族等级的功能B.秉持稳定社会秩序的宗旨C.强调生活良俗的教育D.注重仁爱心地的培养,而不是区分贵族等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亲宗族兄弟”“亲四方宾客”可知西周借助礼乐制来凝聚宗族,防止纷争,维护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礼乐制维护统治秩序,而不是强调生活良俗,故C项错误;据材料“以饮食之礼”“以飨燕(注:燕同宴)之礼”可知主要是借助饮食达到凝聚宗族的作用,而不是注重仁爱心地的培养,故D项错误。

4.(2018广东汕头二模,24)周幽王宠褒姒,为博一笑,烽火戏诸侯,后来又废黜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申侯大怒,与西夷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举烽火,诸侯未至,幽王被杀。

诸侯立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据传世文献《史记》编译续 表周幽王娶西申女为妻,生平王,又娶褒姒,生伯服。

幽王与伯盘追赶平王,平王投奔西申。

幽王起兵围攻西申。

西申联合西戎灭幽王与伯盘,周亡。

诸侯立幽王之弟余臣为王,是为携惠王。

晋文侯立平王,迁都洛阳,后又杀携惠王据出土战国竹简《系年》编译上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述,由此可认定( )A.西申、犬戎联合攻灭西周B.周幽王因失信于诸侯致亡C.周幽王主动兴兵自取灭亡D.携惠王是西周最后一位王“申侯大怒,与西夷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举烽火,诸侯未至,幽王被杀”“西申联合西戎灭幽王与伯盘,周亡”可知《史记》《系年》均提及西申、犬戎联合攻灭西周,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西周灭亡的史实而非原因,故B项错误;由材料“幽王起兵围攻西申”可知周幽王主动兴兵自取灭亡只是《系年》中的记载,故C项错误;由材料“诸侯立幽王之弟余臣为王,是为携惠王”可知携惠王是西周最后一位王只是《系年》中的记载,故D项错误。

5.(2018河南安阳一模,24)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

这一转变是( )A.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B.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C.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D.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封建”指分封制,“帝制”指中央集权制度。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是家国一体,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是地方贵族和周王统治,不是集体统治,君主专制在秦朝最终确立,故B项错误;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度均属于世俗政治,故C项错误;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

6.(2018河北唐山期末24)“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种政治现象应该是( )A.秦代垂直管理的特征B.汉朝内朝外朝的体制C.唐代三省分工的具体化D.宋代机构臃肿的写照“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太尉”“御史”得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内外朝制不符合题目中“内外官制同一系统”,故B项错误;唐朝的三省是指中书、门下、尚书,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宋代机构与题目中“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不符,故D项错误。

7.(2018山东聊城三模,25)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

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 )A.秦朝的焚书坑儒B.明朝的特务统治C.唐朝设置节度使D.汉初分封同姓王“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可知反映的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焚书坑儒是思想文化方面 ,故A项错误;明朝特务统治是监察机构而不是封建的地方机构,故B项错误;唐朝的节度使还是地方机构,是皇帝任免的官吏,属于郡县时代,故C项错误;材料“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说明封建是指分封制,汉初封王是对土地和人民分封,故D项正确。

8.(2018广东湛江二模,26)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

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

这说明( )A.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B.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C.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D.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说明此时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政治运行过程是否成熟,B项错误;唐朝时期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不是内外朝制,C项错误;唐朝中枢机构不是皇室,是三省六部,D项错误。

9.(2018四川雅安三模,27)宋太宗不仅多次鼓励臣下直言,并将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

立此新名,“使各修其职业”。

宋代监察官员的更名( )A.强化了监察官的责任感B.确立了官员间相互监督制度C.限制了官员的监察范围D.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鼓励臣下直言,并将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使各修其职业”可知宋太宗从制度上增强谏官的监察机制,强化监察官的责任感,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皇权的谏言制度而非官员间的相互监督,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官员的监察范围,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宋代对皇帝的谏言制度,没有涉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故D项错误。

10.(2018河南毕业班适应性考试,26)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种变化反映了( )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可知是边疆地区,元朝时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增加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元朝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没有涉及削弱相权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这些地区由“唐所谓羁縻之州”变成了“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由唐朝少数民族自我管理,元朝时变成了中央直接管理,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这些地区采取的管理制度是否与其他地区一样,仅是说明这些地区的赋税制度与内地一致,故D项错误。

11.(2018博文雅道全国第一次联合质量测评,7)下图为明朝初年中央和省级地方官府行政关系示意图。

以下各项对于示意图的分析,正确并且全面的是( )A.皇帝专制权力强化B.具有近代三权分立特征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即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皇帝专制权力强化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分割相权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与近代三权分立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地方机构分为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分管军事、民政、财政与监察,三司之间互不隶属,容易导致地方行政效率较低,C项不全面,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12.(2018辽宁葫芦岛六校协作体月考,5)雍正帝挑选入职军机处的两位大臣之一是为官谨慎小心的汉族官员张廷玉,另一位是雍正帝的心腹鄂尔泰。

这体现出军机处( )A.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B.加剧了君权相权的矛盾C.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D.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谨慎小心”“心腹”可知雍正帝选择军机大臣的标准是不违背皇帝意愿、皇帝的亲信,这都有利于皇帝个人决策,加强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清朝没有设置宰相,故B项错误;军机大臣的选择不是民族出身,而是与皇帝的亲信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军机处便于皇帝控制,不能制约皇权,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僚制度是维系君主权力运作的重要支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上下相维,内外相制,若网之有纲,丝之有纪……古之王者,设……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纲纪其内;设方伯、州长、卒正、连帅、属长,以纲纪其外。

尊卑有序,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从。

此为政之体也。

——司马光《上神宗之体要》材料二 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

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

朝廷用人,则一依选举考试之所得。

故中国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仅可称之曰:“士人政府。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封建君主为了“纲纪其内”和“纲纪其外”,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了哪些制度。

(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钱穆的主要观点并概括其主要论据。

(不得照抄原文)(7分)(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钱穆对于古代官僚制度认识的局限性。

(6分)纲纪其内: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设置军机处。

纲纪其外: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

(2)观点:中国自秦以后是“士人政府”。

论据:君臣各掌其权,百官有职有权,君主不控制选官权。

(3)局限:官僚的职权均来自君主;官僚的作用是君主权力的延伸;官僚对君主绝对臣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