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与对策研究报告_1

合集下载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后进生是指在学校学习中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学业上往往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导致他们难以达到正常的学业水平。

后进生的存在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对于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后进生的成因1.1 教育环境问题教育环境问题是造成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差,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氛围混乱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1.2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也是后进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教育的不善、家长对学习的不重视、家庭矛盾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等,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上的问题。

1.3 学习态度问题有些后进生在学习中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对待学习,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对学习缺乏兴趣,这些都会导致学习上的问题。

1.4 心理问题有些后进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心理、自我放弃、消极抵触、孤僻内向等,这些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

有些后进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方法不熟悉,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就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好。

二、后进生的转化策略学校应该加大对教育环境的改善力度,提高教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师资力量,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2.2 家校合作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解决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鼓励家长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

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增强学习的目标意识和动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4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建立自信心。

浅谈对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浅谈对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浅谈对后进生的转化对策对后进生的转化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后进生的教育不同于普通学生,需要更加细心、耐心和创新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转化。

本文将从后进生的原因分析入手,分析后进生的特点和转化对策,为教师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一、后进生的原因分析后进生是指在学业、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发展较慢、成绩较差的学生。

后进生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不和睦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2.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消极、自律性差、对学习缺乏兴趣以及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导致后进生的原因之一。

3.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对、缺乏学习技巧或者学习习惯不好都会影响学业成绩。

4. 自我发展:有些学生在心理成长上存在障碍,例如自卑、自大、过分自信等都会影响学业成绩。

二、后进生的特点1. 成绩差: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常常是在班级中偏低的,有时一科目甚至几门科目都不及格。

2. 自信心低:后进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常常自卑、消极。

3. 不善交往:后进生的情商通常较低,难以与同学良好相处,社交能力不足。

4. 学习方法不对:后进生常常使用错误的学习方法,或者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5. 没有自我激励能力:后进生对学习没有足够的自我激励能力,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

三、对后进生的转化对策1. 了解学生的原因和特点:针对不同的后进生,了解他们的成因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帮助计划,找准问题的症结,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帮助。

2. 调整教育方式:对待后进生要采取更加耐心、关心、理解和爱护的态度,不能以成绩来评价他们,要多鼓励、多表扬。

3.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积极推进班级教育教学改革,为后进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学校、班级层面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

4. 鼓励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式,让后进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自主性。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长时间不及格,进步较慢,学习动力缺失的学生。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后进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转化对策。

一、形成原因1.学习方式不正确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后进生通常其学习方式不正确,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过度依赖老师或教科书学习,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缺乏学习兴趣造成的,缺乏兴趣的学习,容易导致学习困难和成绩下降。

2.家庭环境与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家庭关系矛盾严重,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条件相对困难,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和稳定的情绪,进而对学习兴趣产生消极影响。

另外,生活习惯不良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如熬夜、不健康饮食等。

3.兴趣和动力后进生缺少学习兴趣和动力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同学之间的差距,缺乏学习动力,缺乏相应的鼓励和激励,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对学习的消极态度。

同时,许多后进生都缺乏自信心,无法适应学校的竞争环境,导致学习成绩长期不佳。

二、转化对策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特点,需要老师和学校探索出一种普遍的解决方案,即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方法将重点放在学生理解自己学习方法的能力上,让后进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并纠正错误。

2.全面加强评价制度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和兴趣是重要的转化对策。

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评价制度,注重学习效果而非学生之间的分数趋势,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校可以通过校内竞赛和活动来激励后进生,并将其引导到感兴趣的领域去深入学习。

3.重视心理健康学校应加强后进生心理辅导,改变后进生消极厌学的观念,提振他们的自信心,并帮助他们找到学习动力。

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增强自信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4.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后进生的辅导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不容缺失的环节。

后进生形成原因调查报告范文1

后进生形成原因调查报告范文1

后进生形成原因调查报告范文1——贵阳市城西小学后进生调查05秋教育管理本科李丹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进步、得到提高,这样就应注意研究后进生的形成特点、表现形式,重视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我校地处贵阳市云岩区瑞金北路,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其中不乏外来务工人员、吸毒劳教人员,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促成我校生源的复杂。

我校各个班级中,均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后进生。

大量事实表明,学生一旦沦为后进生,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因此,我于2006年7月,8月进行数据处理,9月完成了对城西小学后进生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

一、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

后进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

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其实际生活沟通的能力差,成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现出较好的品质,但却不擅长体育,成为“品优体弱生”;有的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但学习成绩差,成为“低分特长生”;有的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却管不住自己,导致成绩很差,因此,后进生具有相对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衡量和考察学生,我们才能科学地做出判断与评价。

部分学生由于意志薄溺,自控能力较差,加之家庭的包办代替较多,往往产生依赖心理。

这一点不仅表现在生活上,在学习上也会显示和暴露出来。

依赖的结果,窒息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调查情况: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把家庭因素看作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因素。

那么,在学生的家庭里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后进生的产生呢?1、家庭因素六(2)家长的文化程度(百分点)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小学6.61026.74016.7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会影响他对任何事物所采取的态度,决定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的文化程度也决定了他对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一个文化水平高的家长,他会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给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适时的进行辅导。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差、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动力、态度不端正等因素导致学业表现不如其他同学的学生。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等。

针对后进生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包括改进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教育、培养学习动力等。

本文将对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第一,个人因素。

有些学生由于天资不足或自身学习习惯不好,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他们可能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缺乏自律能力,学习方法不当等。

同时,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会影响学习成绩,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消极,不敢提问、不善于与他人交流,这种个性特点也会影响学业发展。

第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影响。

一方面,一些家庭过于娇纵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可能存在经济困难,使得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资源,如辅导班、图书等,这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三,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育环境等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学校教师水平不高,教育资源有限,无法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指导和支持,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另外,学校的竞争压力也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焦虑,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针对后进生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改进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此外,教育部门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次,提供个性化教育。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学校可以采取个性化教育的方式,帮助后进生克服学习困难。

个性化教育可以包括灵活的教学方式、专门的辅导等,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再次,培养学习动力。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可以通过奖惩机制、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小学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学生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甚至被称为“后进生”。

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低下的现象,给教师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教育困扰。

那么,造成小学“后进生”的成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教育转化措施?本文将从成因和解决措施两方面进行探索。

一、小学“后进生”的成因1.家庭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一些家庭可能因为家庭贫困、父母忙于工作等原因,缺乏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家庭教育氛围,导致孩子学习困难。

一些家长因为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会导致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

2.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都是存在的,有些孩子天生学习能力就较差,或者在学习态度上存在问题,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3.学习方法不当一些学生可能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不注重课堂学习、不做好课后作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4.学习兴趣不强学生如果对学习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就会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也会成为学习成绩低下的原因。

二、教育转化措施探索1.加强家庭教育学校可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提高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学校还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为家庭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2.个性化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校可以采取个性化教学的方式,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教学方案,针对性地辅导他们。

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计划。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4.提高学习方法指导学校应当向学生宣传科学的学习方法,老师也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会高效的学习方法。

5.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社会环境,支持学校开展相关的困难学生帮扶工作。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小学“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相对落后于同年级其他学生的学生。

这些学生学习进步较慢、成绩相对较差,给他们和家长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和压力。

针对这些小学“后进生”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寻找相应的教育转化措施。

一、成因分析1.生理因素:小学“后进生”可能存在一些生理上的问题,比如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较差等。

3.家庭因素:一些小学“后进生”可能来自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经济困难等不利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环境。

4.教育因素:教育环境的不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都有可能导致一些学生成为小学“后进生”。

二、教育转化措施探索1.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小学“后进生”,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于一些生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材和教学内容,使其更易理解和接受;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则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咨询和辅导。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等方式,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3.建立良好的学校家庭协作机制。

学校和家长要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与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模拟教学、游戏化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

教师还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加深学习的印象。

5.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教育转化措施还应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

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后20%学生的问题与建议对策一.后进生的现状与问题1.思想品德不高这些学生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的薛学生不知道尊老爱幼,缺乏爱心;还有的学生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

有的学生愚昧无知,常表现为称霸的英雄观,在班级里争“老大”。

2.心理健康不全这些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常常不分是非的感情用事,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常;有的同学的叛逆性过强,存在着很不正常的反抗心理和逆反心理。

从几年来的了解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多也更严重。

3.行为习惯不良这些学生有的在生活上自由,纪律观念不强;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4.学习成绩不佳后进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

他们当中有的理解力不强;有的反应迟钝;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甚至“破罐子破摔”;有的学习无目标,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

二.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

这所学校虽然不象正规学校那样具有系统的教学计划,但是它对孩子来说,却有极为明显的教育和影响作用。

这是因为儿童在这所学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大多是具体的、鲜明的、形象的、更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其特点是身教重于言教,榜样多于说理,潜移默化,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极深;这所学校信息源广,几乎各种社会信息。

同时在这里又传播和制造社会信息。

这就是说,家庭教育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与社会息息相通的,可见家庭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

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有的学生学习不够用功,得过且过;有的玩心很重,在家大部分时间手游。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对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每个学校都期望能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但是在现实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成绩较差,学习成绩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后进生。

那么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转化为优秀的学生呢?本文将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转化对策。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1.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条件不好、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家庭教育程度不高、家庭纷争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2. 学习方式问题:一些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难以取得好成绩。

3. 对学习的态度:有些学生对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和热情,常常是应付了事,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4. 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一些心理创伤,使得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影响了学习的发挥。

5. 学习资源不足:一些地区学校条件差,教学资源匮乏,学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学习资源有限,难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

后进生转化对策: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亲子互动、家长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学习帮助和指导,使得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2. 学习指导: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3. 建立学习兴趣:学校应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4. 心理辅导:对于那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学校应该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重建学习信心,使得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学习。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小学“后进生”是指在学校的学习中进步缓慢、成绩较差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的问题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消极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分析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并探讨相应的教育转化措施。

一、成因分析1. 基础薄弱:小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扎实是学习的基础。

如果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基础不牢固,那么在后续的学习中会感到吃力,导致成绩较差。

2. 学习方法不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是机械地死记硬背,没有运用灵活的思维去理解、分析和应用知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

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专注度低下,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4. 学习态度消极:一些小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的态度和动力,对学习没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缺乏学习的目标感和使命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教育转化措施1. 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补充基础知识,理顺知识框架,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2. 针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探索合适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运用启发式思维、归纳总结等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3. 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提升他们的注意力,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游戏化教学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4. 针对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积极向上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力,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5. 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和教师应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形成家校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

6.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建设图书馆、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管理等方式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习后进生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实施

学习后进生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实施

02
学习后进生的成因
分析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经济困难可能导致学 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资 源和环境,影响学习效果 。
家庭教育背景
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观念可 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 方法,以及家庭对学习重 视程度的不足。
家庭氛围
家庭矛盾、缺乏关爱和支 持等家庭氛围问题可能让 学生产生心理困扰,无法 专心学习。

THANKS.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深入研究学习后进生的心理、生理和学习特点,以更精确地识别学生的需求,为教 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学习后进生的成因,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转化策略。
探索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应用于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
教育公平与社会责任呼吁
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教育公平。针对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公 平的重要体现。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学习后进生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确保每个学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个人发展对策
1 2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后进生应当积极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 课外阅读、参加学习小组等方式,拓宽知识面和 视野。
制定学习计划
后进生应当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 时间和任务,避免拖延和浮躁情绪的影响。
3
寻求帮助与支持
面对学习困难和挑战时,后进生应当主动寻求老 师、同学或家长的帮助和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共同进步。
学习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与对策实施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学习后进生的定义与现状 • 学习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 对策与实施 • 结论与展望
学习后进生的定义
01
与现状

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一)

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一)

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一)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小学是学生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对于他们将来学习以及就业都起到基础性作用。

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小学生都能为自己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因为在小学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如学校评价方式落后、家庭环境差等,不少小学生沦为“后进生”。

这些后进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障碍,学习上步履维艰,不能为自己打下一个好的知识基础,严重影响了自己今后的学习、就业,因此,挖掘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实现后进生的转化,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学习,显得尤为必要。

一、小学阶段后进生概述(一)基本概念界定综观国内外研究,对后进生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后进生”等同于“差生”,主要包括那些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等因非智力因素暂时落后的学生;其二,后进生是那些学习、品德、自信心、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代名词;其三,后进生又叫问题学生,一般称差生,通常是指那些思想上不求上进,思想品德水平较低,行为习惯较差,学习不努力,学习成绩不好,因而未能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缺点问题较多的学生。

①以上对后进生的概念界定过于宽泛,再加上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等非智力因素难以衡量,因此,从研究的方便性、可行性来考虑,本文所要探讨的后进生主要指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且本文的探讨仅限于小学阶段的后进生。

(二)小学阶段后进生的特点首先,后进生大都在学习上有很强的依赖性。

小学教育阶段,后进生在学习上缺乏积极主动性,并不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而发愤努力,而是把自己的进步寄托于老师,希望老师能够帮助自己摆脱学习落后的状态。

其次,后进生学习方法不正确。

在小学阶段,很多后进生之所以学习差,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不科学。

他们一旦离开了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就在学习上不知所措。

他们只凭课上对知识的记忆,课下缺乏巩固复习;他们在课上不认真做笔记,也不知道对自己所学知识,所犯错误加以总结。

关于小学后进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关于小学后进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关于小学后进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小学后进儿童的生成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于个体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有着重
要作用。

2.家庭环境: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利影响,父母的教育程度和水平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3.学校环境:小学教学质量低下,教师教学质量差,教学方法
不对,对后进生的不重视等均会对其成绩产生不利影响。

4.孩子自身原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差等原因也可能
导致孩子的成绩下降。

对于小学后进儿童的对策:
1.积极开展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需求,开展
以他们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进度。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采
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效果。

3.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建
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4.开展调研:开展调研,进一步了解后进生的问题,找出问题
的症结所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5.加强过程评价:通过尽量克服量化评价的缺陷,更加注重过
程评价,及时发现后进生的困难和问题。

政教处小学浅谈后进生产生原因及转化措施

政教处小学浅谈后进生产生原因及转化措施

心理问题
总结词
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是后进生常见的现象。
详细描述
由于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的问题,后进生可能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和生活失去 信心。同时,他们可能因为无法达到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而感到焦虑和抑郁。
03
后进生转化措施
家庭方面
家长教育方式
家长应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尊 重孩子的个性,关注孩子的情感 需求,避免过度溺爱或严厉惩罚
同学关系紧张
同学之间关系不和谐,存 在欺凌现象,影响学生的 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
社会因素
社会价值观扭曲
社会上存在“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观 念,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网络游戏成瘾
不良文化影响
不良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学生 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
网络游戏成瘾现象严重,导致学生沉 迷游戏,无心学习。
成功案例一
总结词
家庭与学校合作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后 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详细描述
在某小学中,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环境不良和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学习成绩落后。政教 处与家长深入沟通,共同制定转化计划。家长负责改善家庭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则在课堂上给予该生更多关注和辅导,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经过一段时间
分析后进生转化存在的问题
缺乏有效沟通
教师与后进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无法准确了解他们的学习 困难和需求。
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后进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 的支持和引导。
教育资源不均衡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得部分后进生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 教育辅导。
展望未来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中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研究

中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研究

中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研究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特别是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更是如此。

但是在中小学教育中,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即“后进生”。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学生的后进呢?在我们通过一定的调查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成因。

首先,家庭因素是造成后进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缺乏陪伴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孩子缺乏温暖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关注,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情况。

而一些家庭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缺乏关注,并且往往采用严厉的教育方式来管教孩子,使孩子的性格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更不利于后进生的脱颖而出。

其次,学校因素是造成后进生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教育质量的差异导致了一些学生学习的困难,因此,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在上课、辅导的时候应该多关注他们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但是,在现实中,老师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每一个学生,而且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使一些学生越来越被边缘化,最终成为后进生。

此外,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学生自己不够努力,不重视学习,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

在学生自身的努力不够的情况下,即使老师和家庭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几种因素,我们应该采取什么举措来帮助后进生们呢?首先,从家庭环境入手,加强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与交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从学校角度出发,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另外,学生个人也应该从自身入手,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确定目标并不断努力奋斗。

总之,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后进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入手,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帮助后进生们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他们也一定会有所作为,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新-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中小学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与

最新-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中小学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与

中小学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与对策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品德、学习后进生的存在,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它不仅影响着《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更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市场竞争、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

后进生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的素质,也决定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兴衰。

减少一个后进生,学校就少一分困扰,家长就少一分忧患,社会就多一分稳定,中华民族就多一分希望。

可见,后进生教育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二、品德、学习后进生的概念界定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把品德后进、学习不良的学生称作“品德、学习后进生”。

这些学生的智商水平属于正常状态,只是由于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个体不良的心理结构,从而导致品德、学习较长时间表现为后进。

我们对其品德、学习后进界定的具体标准是:品德标准:在学校的平时表现及各项活动中,由本人的思想认识、道德认识不良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造成不思进取、品德修养与一般学生有较大距离,在行为表现上多次违反中、小学生守则与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存在较多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问题行为与不良行为,或有较大过失、过错、违纪行为且屡教不改,并已基本发展成为行为、习惯定势。

学习标准:三门主要学科(思品、语文、数学)在一年内或更长时间内平时考查、其中考试、期末考试、学年考试其总成绩不及格,与部颁教学要求有较大距离,且学习成绩大大低于自己的智力水平。

三、样本分布为反映当前后进生存在的实际,样本选择上中、小学取样以初中为主,城乡学校以城为主,普教、职教以普教为主,上中下三类学校比例各占三分之一。

实际调查,本课题样本分布全省7个市、22个县(区)、105所学校,共得到有效个案、问卷调查样本712个。

四、品德、学习后进生归因分析(一)学校教育归因分析我们的调查表明:在712名后进生中,与学校教育失误相关的有619人,占后进生总数的87.07%。

当前中小学“后进生”的主要成因与转化对策

当前中小学“后进生”的主要成因与转化对策

当前中小学“后进生”的主要成因与转化对策长期以来,“后进生”已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一个令人担忧的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

说它普遍,因为它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问题。

说它严重,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后进生”本人的学业和前途,同时也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因此,有效控制“后进生”群体的形成,切实遏制“后进生”文化的漫延,已成为当今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当前中小学“后进生”的主要成因许多“后进生”并不是天生就“差”。

其实,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很聪明可爱。

他们之所以沦为“后进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先天遗传:一些孩子由于先天遗传造成了智力低下、思维迟钝。

2、意外伤残:一些孩子由于病变或天灾人祸等原因导致肢体不全、行动不便、视听障碍等。

这不仅造成了学生身体的伤残,也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了学生的自卑心理,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发展。

3、家庭原因:一些孩子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学习没有动力,缺乏吃苦精神,意志力脆弱,经不起挫折与失败的考验。

一些孩子由于家庭溺爱,学习缺乏自觉性,生活很难独立,劳动拈轻怕重,纪律松懈散漫。

一些孩子由于父母离异或家庭变故而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久而久子之,他们变得内向孤僻、心怀戒备、无心向学。

4、环境原因:目前的影视传媒、报刊书籍、电子网络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而广大青少年明辨是非和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

此时,若父母和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很容易遭受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的滑坡。

转化中小学“后进生”的主要策略“后进生”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外因和内因。

因此,在转化“后进生”时,应同时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后进生”转化。

1、真诚关爱“后进生”。

大多数“后进生”存在着“自卑”、“失意”心理。

他们特别渴望尊重、关爱。

因此,教师应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

用爱的雨露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田,用真诚的春风驱走他们心灵的阴影。

方案-中小学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分析

方案-中小学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分析

中小学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分析'\xa0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通常把品德、学习后进的具体标准界定为:情绪消极,不思进取,品德修养与一般学生存在较大距离,在行为上多次违反中小学守则与行为准则,存在较多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问题行为。

学习成绩不佳--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三门功课长时间内总成绩不及格,且成绩大大低于自己的智力水平。

经过理论研究与样本实际调查,我们出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如下:一、学校失误导致后进生1、错误的教育观念在制造后进生。

由于绝大多数学校灌输的是应试教育思想,学习成绩当然被视为评价学生“能否出息”的首要标准。

整个教育气氛、教育观念就停留在这么一个“唯学至尊”的水平阶段,很多认为“升学无望”的学生当然要自报弃,越学越后进。

2、教育方法失当“逼”出后进生。

老师错误的教育方法包括: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自尊;驱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强制调班,发难校长;弃之不管,任其东西¨¨上述方法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师生的对立,把站在后进生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

3、班主任失误导致出后进生。

(1)&127;偏爱少数“尖子”生,致使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大减,越来越后进。

(2)&127;无视友谊与“小团体”界限,把本不后进的学生推到后进生一边。

4、学校失误“管”出了后进生。

(1)近70%的校长不抓教学,抓教学的副校长50%工作不力;(2)改革开放以来,校长的首要任务也开始落到筹集经费,抓钱之上,德育教育被忽视;(3)&127;以罚代管、以撵代管、以处分代管,这种管理方式极易产生后进生。

二、家庭教育失误,家庭不利导致后进生。

1、学习目的导向错误。

40岁以上的家长多以“文革”后对艰苦岁月的体味去教育子女升学;40岁以下的家长则多以对市场大潮冲击的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

在这种教育下,有的学生埋头苦学而不思品德端正,有的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

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措施探索一、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小学“后进生”是指在学习、认知、心理等方面相对于同龄人偏后的学生。

他们在学业方面表现不佳,成绩较差,学习动机低下,甚至有自卑心理。

小学“后进生”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动力,而一个紧张冷漠的家庭则会造成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落寞,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 学习方法:小学生在学习上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经常被动学习,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容易被一知半解、不理解就死记硬背的习惯所困扰。

3.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是造成小学“后进生”出现的原因之一。

学校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 心理问题:一些小学生由于对自身能力的自卑感或者对未来的迷茫感,使得学习动力下降,成为了小学“后进生”。

5. 营养与健康: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以上种种原因是造成小学“后进生”出现的主要原因,在教育实践中必须针对这些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和解决,才能使得小学“后进生”得到转化。

二、教育转化措施探索小学“后进生”的存在,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也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下面就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和教育转化措施进行一些探索。

1.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针对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的直接影响,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协作,促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制定出个性化的家庭学习计划。

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学习班,教导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让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2. 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增加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提高学习的动力。

3. 引导自主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校应该教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与对策研究报告以下是关于中小学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与对策研究报告,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品德、学习后进生的存在,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它不仅影响着《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更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市场竞争、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

后进生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的素质,也决定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兴衰。

减少一个后进生,学校就少一分困扰,家长就少一分忧患,社会就多一分稳定,中华民族就多一分希望。

可见,后进生教育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二、品德、学习后进生的概念界定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把品德后进、学习不良的学生称作“品德、学习后进生”。

这些学生的智商水平属于正常状态,只是由于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个体不良的心理结构,从而导致品德、学习较长时间表现为后进。

我们对其品德、学习后进界定的具体标准是:品德标准:在学校的平时表现及各项活动中,由本人的思·想认识、道德认识不良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造成不思进取、品德修养与一般学生有较大距离,在行为表现上多次违反中、小学生守则与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存在较多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问题行为与不良行为,或有较大过失、过错、违纪行为且屡教不改,并已基本发展成为行为、习惯定势。

学习标准:三门主要学科(思品、语文、数学)在一年内或更长时间内平时考查、其中考试、期末考试、学年考试其总成绩不及格,与部颁教学要求有较大距离,且学习成绩大大低于自己的智力水平。

三、样本分布为反映当前后进生存在的实际,样本选择上中、小学取样以初中为主,城乡学校以城为主,普教、职教以普教为主,上中下三类学校比例各占三分之一。

实际调查,本课题样本分布全省7个市、22个县(区)、105所学校,共得到有效个案、问卷调查样本712个。

四、品德、学习后进生归因分析(一)学校教育归因分析我们的调查表明:在712名后进生中,与学校教育失误相关的有619人,占后进生总数的87.07%。

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1.错误的教育观念在制造后进生·在问卷调查中,有近80%的学生迫于“升学无望”而自暴自弃或越学越后进。

他们说:“我们升上初中的第一天,校长和老师就对我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能考上高中、大学才算有出息!’”有的说:“班级、学校评‘三好’,就是看学习好。

”有的甚至说:“学习不好,不是让我们降级,就是给我们放假,我们不念才好,我们还有啥学头儿?”……这些道白充分揭示错误的教育观念首先导致的后果。

2.教育方法失当“逼”出了后进生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例不对教师错误的教育方法提出批评。

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包括: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情面;动骂动打,不讲师情;撵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强其调班,发难校长;弃之不管,任其东西……上述种种,直接带来的是师生的对立,把站在后进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

在我们的调查中,由于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而使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占被调查总数的37%。

3.班主任工作失误导致出后进生前面曾提到,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37%。

在这37%中,涉及到班主任工作失误的占绝大多数,主要表现为:(1)偏爱失误。

偏爱少数“尖子”生,致使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大减,越来越后进。

·属这种情况的后进生占总数的近一半。

(2)非正式群体工作失误。

无视友谊与“小团体”的界限,把本不后进的学生推到后进生一边。

属这种情况的后进生占总数的近21%。

4.学校管理失误“管”出了后进生调查表明:后进生的出现与学校管理失误密切相关。

学校管理的主要失误有:(1)尚有近三分之一的校长的首位工作是抓钱,导致德育被忽视;(2)有近70%的校长不抓教学,抓教学的副校长近半数对教学抓得不力;(3)以罚代管、以撵代管、以处分代管,这种管法虽涉及到的学生不多,但涉及到几个便有几个成为后进生,“命中率”极高。

(二)家庭教育归因分析1.错误的学习目的教育调查表明:由于家长对子女的错误的学习目的教育与引导,从而导致子女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61%。

40岁以上的家长多以“文革”后对艰苦岁月的体味去教育子女升学;40岁以下的家长则多以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

在这种教育下,使有的埋头苦学而不思品德端正,有的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有的干脆不学而去逛市场,与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

2.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相关的后进生在所有家庭教育归因·中占的比例最大,高达72%。

主要表现为粗暴打骂、溺爱袒护、放任自流。

3.家长自身不完善调查表明,与父母自身不完善相关的后进生占调查总数的33%。

这种不完善,一表现为父母经常吵骂、大打出手,从而导致子女对爱的失落,对生活的失望,性情孤僻,性格暴躁;二表现为父母缺少对人生的正确追求,或追求吃喝玩乐,或迷恋于扑克、麻将,从而导致子女对学习的淡漠,不思进取;三表现为父母生活的不检点,或追求吃穿打扮,或与婚外恋人厮混从而导致子女不想学。

4.家庭残缺与再婚家庭在被调查的后进生中,有7%的后进生父母有一方不全,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不能像正常家庭子女那样能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导致子女冷漠、孤僻、忧郁的性格,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思进取,而成为后进生。

5.父母系个体业者我们的调查显示:后进生中有11%的父母是个体业者。

这些父母整天起早贪晚地忙于作买卖攥钱,无暇问及子女的品德与学业,无暇对子女进行教育与辅导;其中有甚者,面对子女的后进竟亮出大把钞票慰藉、安抚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用钱雇用同学写作业、跑腿学舌,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

·(三)社会教育归因分析1.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当前的报刊、广播有关教育工作的报道,时常可以发现错误的导向。

诸如:对一所好学校的评价基本是以升学率作标准,对升学率高的教师给予重奖,有的集团、公司、乡镇对考上大学的奖以上千元奖金。

受社会错误导向影响的后进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3%。

2.社会风气不正调查表明:主要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18.5%。

社会不良风气中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拉关系走后门等,使一些是非判断能力不高的学生沿着羡慕——模仿的路线下滑而成为后进生。

3.黄色文化毒害,灰色文化熏陶黄色录相、书刊对少年儿童的毒害已多为人知,灰色文化却尚未引起人们的警觉;歌词既不“黄”更不反动,无非是爱呀、情呀、不问前程地“潇洒走一回”之类,使许多青少年灰退丧志,荒废了进取,过早地投入了对爱的寻觅、对情的追求,不思增长本事地去空手潇洒!……我们的调查显示:主要因有害文化熏陶而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13.6%;我们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归因的专项调查显示:主要因有害文·化毒害而犯罪的占调查总数的14.02%。

4.社会上行为不端者的影响中小学生渴望在同龄人中寻找知音,但鉴于他们是非判断能力较低,一经与社会上有劣迹的人搭上手臂,很快就会成为后进生。

调查显示:主要鉴于这种影响的后进生占调查总数的6.55%;青少年违法犯罪归因专项调查显示:主要鉴于这种影响而走上犯罪的占调查总数的15.85%。

(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归因分析学习后进生属智力正常的少年儿童,与学习好的学生比较,其差异主要表现在:(1)兴趣离异与兴趣转移。

主要因教师讲课枯燥乏味,让学生死记硬背,给学生留做不完的作业。

(2)意志品格低下。

由此而成为学习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半数以上。

(3)抑制力品格低下。

这是绝大多数后进生的共同弱点。

有的表现为对外来刺激的抗干扰能力较低,有的表现为对主观不良情绪的抑制能力较低。

(4)学习动机不端正。

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构成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升大学而学,一类为将来攥大钱而学。

于是,有的当感到将来升学无望时便急转直下而后成为学习后进生,有的当很难使学习与挣钱挂起钩时便淡漠学业,不仅成为学习·后进生,而且由于由“钱”的支使,又极易成为品德后进生。

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品格低下不是固有的,是学校、家庭教育影响的结果,但主要责任在学校。

五、品德、学习后进生对策研究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后进生教育工作的复杂性。

为此,需要我们依据系统科学与教育科学理论,实施一项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与社会为两翼的“我为后进生献爱心”的整体教育工程。

(一)工程组织与领导以学校为单位,吸收街道社区教育负责人与家长代表参加,成立“我为后进生献爱心”教育工程委员会;委员会下面,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教育工程小组,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省、市、县(区)教委(局)建立领导、指挥系统,负责对本地区教育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监控与评估工作。

(二)工程指导思想认真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与党的教育方针,为青少年奠定良好的素质发展基础。

(三)工程目的任务规定期限内完成所承担的品德、学习后进生的教育任务,使其达到所设计的转化目标:半年内,品德不再出现新的“滑坡”,学习成绩平均达到及格;一年内,品德表现有所进步,·学习成绩平均达到65分;二年内,品德表现有较大进步,学习成绩平均达到70分;三年内,品德表现、学习成绩达到良好;工程付诸实施不再有新后进生出现。

(四)工程实施总原则1.偏爱后进生原则。

认真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因材施教原则。

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最后奏效。

3.德育为首、非智力因素为先原则。

后进生教育只有运用“内发律”才可能奏效。

4.整体性原则。

后进生的成因是错综复杂、互相制约的,其教育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整体实施才能实现教育效果的优化。

5.激励性原则。

对后进生的教育应坚持肯定评价为主,努力使来自外部的激励化作内部的动力。

(五)工程实施的基本设计第一阶段:准备阶段(7-8周)1.成立学校“我为后进生献爱心”教育工程委员会与班级教育工程小组。

2.确定工程对象。

3.签订工程责任状。

以班为基层工程,层层签定责任状,·写明教育对象、教育期限、应实现的教育目标,以及依目标完成情况应给予的奖罚规定。

4.开展工程前测。

即对教育对象的品德、学习的具体表现的调查摸底。

5.制定工程实施方案。

包括时间安排、工程完成指标规定、人员分工、教育方法、实施步骤等,送校长签署同意后执行。

6.工程实施前培训。

培训由校长主持,全校统一进行。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原则,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2年不等)。

[略]第三阶段:验收评价阶段(2-3周)。

[略](六)确立学校、家庭、社会相应的教育原则1.学校的主要教育原则(1)兴趣教育原则;(2)个性发展原则;(3)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4)说服与导行结合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