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最新地理教案-4.4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 了解岩石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岩石的形成过程;- 了解不同类型岩石的特点和分布。

2. 教学重点:- 岩石的定义和分类;- 岩石的形成过程。

3. 教学难点:- 不同类型岩石的特点和分布。

4. 教学准备:- 幻灯片或黑板;- 视频资源;- 实物岩石样本。

5. 教学过程:[引入]-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不同类型的岩石图片,并引发学生对岩石的认知和兴趣;-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岩石的组成和形成的问题。

[知识讲解]- 定义:岩石是地壳中的固态物质,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 分类:- 岩石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 火成岩:由火山爆发或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在地表或水中由岩屑、碳酸盐等物质沉积并逐渐固结形成的岩石,如砂岩、石灰岩等;- 变质岩:在高温、高压等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如片麻岩、云母片岩等。

[示例演示]- 通过展示实物岩石样本,让学生观察、探索不同类型岩石的特点和颜色等;- 视频资源展示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岩石形成的理解。

[巩固练习]-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岩石样本进行观察和描述,然后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和解释;- 小结:总结不同类型岩石的特点和分布,学生进行名词卡和概念图的整理。

6. 课堂反思:- 结合实物样本和视频资源,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岩石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交流,加深对岩石知识的理解。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陆地水的概念和特点,掌握陆地水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和分布规律。

2.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力。

3. 通过对陆地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陆地水的概念和特点2. 陆地水的分布规律3. 陆地水的作用4. 陆地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5. 水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陆地水的概念、特点、分布规律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陆地水的分布规律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陆地水的概念、特点、分布规律及其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陆地水的概念、特点、分布规律及其作用。

3. 分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讨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6.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并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陆地水概念、特点、分布规律及其作用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和措施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提出的建议的可行性。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或相关教材。

2. 教学PPT或投影片。

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案例资料。

4. 查阅资料的网络平台。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陆地水的概念、特点、分布规律及其作用。

2. 第二课时:分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例,进行小组讨论。

九、教学建议:1. 在讲解陆地水分布规律时,可结合地图和实地照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陆地水的分布情况。

2. 在分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例时,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4.4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学案(二十四)

§4.4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学案(二十四)

§4.4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学案(二十四)
班级姓名学号年月日
学习目标:
1.知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植物对环境有明显作用的原因以及植物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价值。

2.理解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

学习重点: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

学习难点: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学习思路:
[阅读总结] 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生物对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光能
根本原因:6CO 2 + 6H 2O → C 2H 12O 6 + 6O 2↑ 叶绿素
CO 2 → O 2
三个转变 无机物→有机物
太阳能→化学能
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作用:
请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知识运用]思考完成教材P
105、P
109
活动题。

完成基础训练中相应的内容。

高中优秀教案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教学设计

高中优秀教案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同学知道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进一步培育同学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力量,通过对土壤标本或实地观查,培育同学的观查力量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力量。

3.在学习过程中,使同学明确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这种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式,逐步树立同学可持续进展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土壤的物质组成教材的其次部分,围绕土壤的物质组成说明土壤的肥力特性,以及土壤与农业生产的亲密关系。

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形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具有肥力特性是土壤对于人类和地理环境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段教材重点说明土壤的肥力,由于其肥力与组成有着亲密关系,因此教材从土壤的成分动身,介绍了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这四种物质分别为固、液、气三相,它们共同构成了土壤这种独特的自然体,教材用一幅扇性百分比图表示了抱负土壤各组分的比例关系。

正是这种独特构成,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土壤的物质组成及与肥力的关系:①土壤中每种组分的作用及每种组分与土壤肥力的关系;②土壤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土壤的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另一方面,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只要人们合理利用,土壤肥力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不断改良和提高,假如利用不当,土壤肥力就会减退。

土壤的形成由于土壤的肥力特性与土壤的形成过程有着亲密关系,因此教材在第三部分叙述了土壤的形成,这部分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在土壤的形成中,生物特殊是植物和微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肥力的大小起决于生物作用,因此教材着重叙述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和影响,首先教材运用一幅"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说明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①暴露岩石风化——形成成土母质,释放矿物养分;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形成原始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累积;③高等植物着生——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丰富并经过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

以“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为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貌的定义及分类。

2.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特点。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貌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貌的定义、分类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特点。

2.教学难点:地貌类型的区分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吗?2.学习地貌的定义及分类(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貌的定义。

(2)讲解地貌的分类,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3.分析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特点(1)山地:海拔较高,坡度陡峻,相对高度大。

(2)平原: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坡度小。

(3)高原:海拔较高,地势较为平坦,边缘坡度较陡。

(4)丘陵: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相对高度较小。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4.实例分析(1)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貌图片,让学生判断并描述其类型。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貌现象。

5.巩固练习(1)让学生列举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特点。

(2)让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貌现象。

6.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貌的定义、分类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特点。

通过实例分析和巩固练习,同学们对地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作业布置1.复习地貌的定义、分类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特点。

2.观察家乡的地貌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分析和巩固练习,使学生对地貌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地貌的定义、分类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特点。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貌是什么吗?生:地貌是不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师:很好,地球表面的形态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貌。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教案题目: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教学目标:
1. 了解陆地水的概念和分类。

2. 了解陆地水的来源和运动过程。

3. 了解陆地水对地表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陆地水的概念和分类。

a. 陆地水是指存在于陆地上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瀑布等。

b. 陆地水可以分为表层水和地下水。

2. 陆地水的来源和运动过程。

a. 陆地水的来源主要包括雨水、融雪水和地下水。

b. 陆地水的运动过程包括蒸发、降水、流动和渗透。

3. 陆地水对地表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a. 陆地水是维持生物生存的重要资源,提供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等。

b. 陆地水的流动和蓄水对地表风化和侵蚀有重要影响,形成地貌。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陆地水的兴趣。

2. 介绍陆地水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陆地水的基本特征。

3. 介绍陆地水的来源和运动过程,让学生了解陆地水的形成和运动规律。

4. 讨论陆地水对地表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保护意义。

5.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分析该地区的陆地水特点和应用目的。

6. 小结:概括总结课堂内容,重点强调陆地水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1.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小组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课堂评价:
1.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2. 小组活动成果。

3. 学生对于水资源保护的理解和思考。

陆地环境的组成的地理教案

陆地环境的组成的地理教案

陆地环境的组成的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陆地环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难点:分析陆地环境中的自然规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陆地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陆地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讲解1.讲解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1)陆地表面的基本组成:地貌、植被、水文、土壤等。

(2)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地貌影响水文、植被,土壤等;植被影响土壤、水文等。

2.分析陆地环境的特点(1)多样性:我国陆地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

(2)地域性:不同地区的陆地环境存在差异,如气候、地貌等。

(3)动态性:陆地环境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如地貌演变、植被变化等。

3.举例讲解陆地环境中的自然规律(1)地貌演变:地壳运动、侵蚀、沉积等。

(2)气候与植被:气候影响植被类型,植被影响气候。

(3)土壤形成与演化:成土母质、气候、植被等影响土壤形成。

(三)案例分析1.我国某地区陆地环境现状分析(1)分析该地区的地貌、植被、水文、土壤等要素。

(2)分析该地区陆地环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提出解决方案(1)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2)讨论如何保护该地区的陆地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根据所学内容,绘制我国陆地环境分布图。

2.写一篇关于我国陆地环境特点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陆地环境的组成、特点及自然规律,使学生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堂互动、作业布置等方面进行改进。

重难点补充:“同学们,你们知道陆地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吗?”“对,有地貌、植被、水文、土壤等。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_高中地理教案_模板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_高中地理教案_模板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_高中地理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通过适应对环境的指示作用,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意识,并逐步树立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发展生产,使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生物的分布与环境本节教材从内容看,介绍了一些有关生物的具体知识,但教材选取的是与地理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生物知识作为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目的是为了阐明生物与陆地环境的相互关系,这在本节教材的开篇已经有所体现,教材的前言部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方面,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必须依赖或适应环境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是组成地理环境的有机成分,形成了地球上的有机界和生物圈,并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和重要的作用。

由于教材侧重于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此对于一些生物知识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如果学生对此感到理解困难,教师应适当予以知识补充,如生物圈,学生经常从各种媒体中遇到这个概念,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明确其含义。

关于“生物的分布与环境”,教材主要介绍生物中的植物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植物分布受环境的制约,同时植物通过对环境的适应,逐渐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教材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予以介绍。

环境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教材主要介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不同植物类型对光、热、水的需求是不同的,教材列举了几种植物,以实例并配以图片的形式说明光、热、水对不同植物的影响。

另外这部分教材有意识的渗透了人类利用自然界中不同植物对气候条件需求不同的特点,建立人工生态经济林的典型实例,使学生认识人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做到生产、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统一。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一一岩石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系。

通过学习岩石、矿物和矿产等概念,使学生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通过阅读地层和化石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观念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整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关于这一点教材在引言部分叙述的较清楚,引言部分说明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环境和整个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要素,是陆地上生命及人类生存的基地。

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这在第二节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岩石是土壤的发育及其物质组成的基础,这可从第四节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别提到岩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也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弓I言部分叙述较为概括、简练,并且与后面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除引言外,本节教材还包括三部分内容: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的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地壳物质循环。

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宀矿物组成岩石T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教材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组成岩石的矿物”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以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解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组成,教材进而说明矿物和矿产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突岀的特点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所举实例都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生最为熟悉的,拉近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所列举的矿物实例又兼顾了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而且配以图片增强对矿物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对矿物已理解,初步了解矿物与岩石关系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岩石及其成因”的内容,这部分教材首先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岩石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三大类岩石分类依据、简单的成因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以及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介绍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实质上是阐明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关系,这部分教材是为后面了解地壳物质循环作知识上的铺垫。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的教案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的教案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一、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初步掌握生物圈的概念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理解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对生物分布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3.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2)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难点理解生物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发球的面貌及其根本原因。

3.解决方法通过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教师加以指导,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投影片:光合作用示意图,绿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示意图;景观图:不同温度带的景观,典型的具有环境指示性的植物。

五、学生活动设计讨论环境条件对生物分布的影响,读图认识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读图讨论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圈的概念,科学地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通过讨论,举例理解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对生物分布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3.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1.关于生物圈的概念[导入新课]我们的地球是一个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世界,是谁使地球如此生机勃勃?——生物,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是地理环境的产物。

同时,它作为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构成了地理环境中非常活跃的特殊部分—生物圈。

[提问]什么是生物圈?学生回答。

[教师强调]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厚度约20多千米。

而生物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这一薄层里,这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

[过渡]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环境影响着生物的分布。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教案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教案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质作用及其分类,初步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内容,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地貌,掌握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判读原理示意图,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逐步树立物质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板块构造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发展的观点,并以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关于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教材分析本部分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

在这部分教材中,首先介绍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概念,接着重点分析了两种最常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两种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分析褶皱形成的不同岩层形态时,运用辩证的观点说明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后形成的地形倒置状况。

本段教材配备有大量的原理示意图,对褶皱和断层形成加以辅助说明,这些示意图有助于学生对本段教材的形象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

本段教材的最后介绍了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和工程建设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有利于学生认识地质、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的最后部分主要介绍“外力作用和地貌”。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作用力的来源也有多种,教材对此有所侧重和删减,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看,教材选择了学生较为常见的、陆地上分布也最广的三种,即风化地貌、流水地貌、风成地貌。

风化地貌注意其形成原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但注意风化并不是由于风的原因,应与风成地貌的原因区分开。

流水和风成地貌两部分内容注意不同外力作用形式形成的地貌形态是不一样的,流水有侵蚀和沉积地貌,风力也有侵蚀和沉积地貌,无论是流水还是风力的沉积地貌其形成过程都是有分选的。

特别注意搬运作用是运动过程,没有结果,因此不形成地貌类型。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土壤的概念及组成;
2. 掌握土壤的形成过程;
3. 了解土壤的作用和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土壤的概念和组成;
2. 土壤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
1. 土壤的形成过程;
2. 土壤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投影仪、图片和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投影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土壤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土壤的特征和颜色等特点。

2. 讲解(15分钟)
介绍土壤的概念和组成,包括有机质、矿物质和水分等;并介绍土壤的形成过程,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作用和胶结作用等。

3. 操作(15分钟)
请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张卡片,上面写有土壤形成过程的关键词,让学生根据关键词自行整理并介绍土壤的形成过程。

4. 总结(10分钟)
请学生归纳总结土壤的作用和重要性,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5. 小结(5分钟)
再次强调土壤的概念和组成,以及土壤的形成过程,并布置相关作业。

六、课后作业
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选择任意一个地方的土壤进行观察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陆地水的概念和特点,知道陆地水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陆地水的分布规律,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陆地水的概念和特点2. 陆地水的分布规律3.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 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陆地水的概念、特点、分布规律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难点:陆地水的分布规律及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陆地水的分布规律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陆地水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陆地水的概念和特点:阐述陆地水的定义,介绍陆地水的来源、存在形式及特点。

3. 分析陆地水的分布规律:讲解海陆分布对陆地水分布的影响,展示我国陆地水分布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分布规律。

4. 讲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介绍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及地区分布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

5. 讨论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具体措施,如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开发水资源等。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水资源利用案例,如南水北调工程、三峡水利工程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价值。

7. 总结课堂内容:概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描述陆地水的概念和特点,理解陆地水的分布规律,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合作探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教学目标:1. 理解陆地水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陆地水的主要存在形式;3. 了解陆地水对陆地环境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陆地水的概念和特点;2. 陆地水的主要存在形式;3. 陆地水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 陆地水的循环过程;2. 陆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图表或图片;4. 实践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陆地环境的组成;2. 提问:你们认为陆地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什么?3.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陆地水。

二、陆地水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讲解陆地水的定义:指存在于陆地上的水,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等;2. 介绍陆地水的特点:有限性、分布不均、循环更新等;3. 强调陆地水对陆地环境的重要性。

三、陆地水的主要存在形式(10分钟)1. 讲解陆地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等;2. 展示相关图片或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存在形式的特征;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环境中陆地水的存在形式。

四、陆地水对陆地环境的影响(10分钟)1. 讲解陆地水对陆地环境的影响:气候、地形、生态等;2. 举例说明陆地水对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等的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陆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五、实践活动:陆地水调查(15分钟)1. 布置实践活动任务:调查周围环境中的陆地水情况;2. 提供实践活动指导:观察、记录、分析陆地水的存在形式和影响;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陆地水的概念、特点和存在形式,以及陆地水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环境中的陆地水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陆地水的存在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陆地环境的组成教学设计示例

陆地环境的组成教学设计示例

陆地环境的组成教学设计示例第1篇:陆地环境的组成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①气候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及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②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绿*植物环境效益【教学手段】①我国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植被图片;②我国内蒙古草原、西部戈壁、荒漠的景观图片;③马尾松林图片,东北原始林中的人参景观图片;④热带和寒带地区的动物图片【教学过程】(引课)石灰岩的形成和外力作用中的生物风化以及陆地水循环中的植物蒸腾作用等都离不开生物的作用,生物在地球上构成圈层。

(板书)一、生物圈1.概念2.厚度3.核心二、生物的分布与环境(出示第①组图片提问思考)生物中与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植物,观察说明以上图片分布在我国的什么纬度地区?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出示第②组图片提问思考)图片中的植被分布反映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出示第③组图片提问思考)影响图片中植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板书)1.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①环境对植物的影响(阅读教材中的西双版纳人工经济林图片思考)人类怎样利用自然规律发展生产?(板书)②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阅读教材中相关图示思考)图中分别反映了植物的哪些指示作用?(出示第④组图片)生物中的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如何?(板书)2.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阅读教材中关于光合作用的示意图思考)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所起的根本作用是什么?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篇一: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了解生态系统各组成的作用能力目标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情感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二、重难点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食物链书写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六、板书设计: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产者:绿*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各种动物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三、食物链的概念篇二:教案《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一、概念解析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高山草甸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水 热 变 化 与 植 物 垂 直 分 布 规 律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莲 和 骆 驼 刺 的 叶 子 、 根 系 有 什 么 不 同 ?
植物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现象
枣发芽,种棉花 干旱区植物茂盛
指示环境特征
矮牵牛叶片伤害症状
莲 骆驼刺
永久冰雪(北极熊、企鹅) 苔原(驯鹿) 温带草原 (旱獭) 荒漠 (骆驼) 热带草原 (长颈鹿)
O2
O2
(21%)
现 代 大 气
CO2
N2
(78%)
H2 H2O H2O N2
细 菌
N2
细菌
氮化 合物
氮化合 物
生物影响陆地水
森林 陆地水
蒸腾
大气湿度、云量增加
降水增多
石油、天然气 藻类植物 陆地植物 O2 大气 海水Fe CO2 煤 风化物 土壤
2+
Fe2O3沉积 Ca(HCO3)2
CaCO3沉积
培养学生热爱乡土,增强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光照、热量、水分影响植物分布 (2)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指示作用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难点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1、活动小组: 第一组:去熟悉学校后山有哪些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第二组:到县公园园林中观察林中不同高度的植物 种类。
第三组:观察大田最高峰大仙峰从山麓到山顶的植 物种类变化。
第四组:到均溪河观察大田一纸厂排出的污水对其 下游不同河段的污染情况。 2、课件准备。
3、准备铁芒萁植物。
复习旧课
1、沉积岩有什么主要特征?石灰岩是如何 形成的?

4.4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4.4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第四节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一课时教学目的:了解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了解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过程:生物是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

一方面,它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不能脱离环境,而必须依赖环境,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形成了地球上有机界和生物圈。

因此,生物的出现,对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的分布与环境:1.环境条件对于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气候因素,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1)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有喜光植物(马尾松)和喜阴植物(冷杉)之分。

读图分析西双版纳地区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可得出: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林中的上层;喜阴植物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在密林的底层。

(2)热量和水分条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深受环境的制约,什么样的环境就可能有相应的植物种类分布。

相反,有什么样的植物种类,也反映了相应的环境即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1)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对农村、农事的指示作用;如华北民间的谚语:“枣发芽,种棉花”等;(2)植物对干旱地区寻找水源的指示作用;(3)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如矮牵牛能反映二氧化硫的污染情况。

此外,动物的分布也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只是动物能够克服一些自然障碍,表现了对环境的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二、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巨大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它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教学教案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教学教案
第8页 共8页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板块构造学说;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③ 外力作用与地貌 【教学手段】计算机动画: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褶皱 形成过程;断层形成过程;风化的岩石标本 【教学过程】 〔引课〕喜马拉雅山上发觉海洋生物化石,在我国渤海湾钻 井到上千米深度,仍是陆地沉积物,这两个实例说明什么?→地 壳是不断运动改变的。引起地壳这种改变的力来自何处?学生阅 读教材思索“地质作用的分类依据是什么?表现形式有哪些?对 地表形态的影响是什么?”列表比拟完成。 〔板书〕一、地表形态的改变和地质作用 1.地质作用概念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类 分类
分析“地质构造类型时”留意引导视察教材供应的示意图或 老师供应的计算机动画演示并思索:两种地质构造类型是否有本 质的区分?通过视察应使学生明确褶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层的 岩层是不连续的。对于褶皱还应使学生明确背斜和向斜的差异, 包括岩层的新老关系、形成的地表形态、地形倒置是怎样形成的, 向斜构造中一般会储存有地下水,背斜构造中简单储存油气等。 对于断层应使学生明确其组合形式以及形成的地表形态,断层对 工程建立的影响等。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教学教 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质作用及其分类,初步了解板块构 造学说的相关内容,驾驭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地貌,驾 驭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 2.通过学习造就学生判读原理示意图,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 进展加工处理的实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地壳运动和改变的观点,逐步树立物 质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板块构造理论协助学生树立历史开展的 观点,并以此对学生进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关于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教材分析 本局部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在这局部教材中,首先介绍
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概念,接着重点分析了两种最 常见的根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 析了两种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分析褶皱形成的不同岩 层形态时,运用辩证的观点说明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地表形态 发生改变后形成的地形倒置状况。本段教材配备有大量的原理示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陆地水的组成、分布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陆地水的组成、分布和特点。

2.难点:陆地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地图3.教学视频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水循环动画,引导学生关注陆地水。

2.提问:同学们,地球上的水循环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第二环节: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陆地水的组成、分布和特点。

2.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绘制陆地水平衡图。

第三环节:课堂讲解1.讲解陆地水的组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

2.讲解陆地水的分布: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

3.讲解陆地水的特点:动态平衡、季节变化、地域差异。

第四环节: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分析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和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2.学生分组讨论:水资源丰富和匮乏的地区在地理环境方面有哪些差异?第五环节:课堂互动1.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讲解陆地水平衡图。

第六环节:拓展延伸1.讲解陆地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土壤、植被、地形。

2.学生举例说明陆地水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

第七环节: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提高地理素养。

五、课后作业1.根据教材内容,绘制我国水资源分布图。

2.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陆地水的组成、分布和特点,以及陆地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提高地理素养。

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难点详细讲解重点:陆地水的组成、分布和特点1.陆地水的组成教师展示地球水循环模型,引导学生观察。

对话:“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些形式的水?它们分别分布在哪里?”2.陆地水的分布教师展示世界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了解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生物是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

一方面,它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不能脱离环境,而必须依赖环境,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形成了地球上有机界和生物圈。

因此,生物的出现,对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1.环境条件对于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
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气候因素,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1)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有喜光植物(马尾松)和喜阴植物(冷杉)之分。

读图分析西双版纳地区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可得出: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林中的上层;喜阴植物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在密林的底层。

(2)热量和水分条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深受环境的制约,什么样的环境就可能有相应的植物种类分布。

相反,有什么样的植物种类,也反映了相应的环境即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1)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对农村、农事的指示作用;如华北民间的谚语:“枣发芽,种棉花”等;
(2)植物对干旱地区寻找水源的指示作用;
(3)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如矮牵牛能反映二氧化硫的污染情况。

此外,动物的分布也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只是动物能够克服一些自然障碍,表现了对环境的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二、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巨大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它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
氧气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即为:6CO 2+6H 2O C 6H 12O 6+6O 2↑。

光合作用的最大意义是固定太阳
能和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通过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的物质不断运动,太阳能不断转化,把自然界中无机界和有机界联系起来,从而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2.生物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改造:
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是光能 叶绿素
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大气中的氮一部分是来自生物的作用。

陆地水的化学成分在相当程度上也为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所制约。

这些有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里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而释放另一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在陆地上出现以后,还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3.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起着巨大的作用。

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等作用。

可见,绿色植物具有多方面综合的环境效益。

如果人为地破坏植被,就会引起生态失调,环境恶化。

课后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要阐明其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第四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二、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光合作用及意义
2.与各圈层的关系
3.保护环境的作用
教学后记:
多组织学生了解、分析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补充些相关的资料内容,扩大学生视野与知识面,更好地学好本节内容,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生物分布与环境 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光、热、水 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